CN106843558A -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43558A CN106843558A CN201510887257.8A CN201510887257A CN106843558A CN 106843558 A CN106843558 A CN 106843558A CN 201510887257 A CN201510887257 A CN 201510887257A CN 106843558 A CN106843558 A CN 1068435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d
- adjacent
- plane
- sensing metal
- reference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其制法包含步骤:于第一平面上定义多个第一参考节点及第一参考点,其中多个第一参考节点规则排列,且第一参考点设置于任两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的中间处;于第二平面上定义多个第二参考节点及第二参考点,其中多个第二参考节点规则排列,并与多个第一参考节点的垂直投影交错设置,且第一与第二参考点的垂直投影相同;以每一个第一参考点为中心,于一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一第一折点;以及连接所有第一参考节点及第一折点,于第一平面构成感测金属网格的第一网格图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尤指一种可降低或避免干涉纹(Moire)发生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显示设备中,以便于使用者利用触控方式操控该电子产品的作动。触控面板为了使其触控区域的电极不易被视认,通常采用氧化铟锡(ITO)来形成透明电极。但随着触控面板的应用逐渐朝大尺寸的方向发展,使用氧化铟锡透明电极的技术存在着电阻较大、触控响应速度较慢,需多道制程步骤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因此金属网格(Metal Mesh)感测电极于是被发展以取代氧化铟锡透明电极的应用。
然而,触控面板的金属网格与显示面板贴合应用时,易产生所谓的干涉纹(Moire),影响画面显示质量。干涉纹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金属网格图案形状所造成,当相邻的条纹图案彼此规律地排列时,即会产生光学干涉纹。此外,当金属网格的线宽越粗,或相邻的条纹产生重叠或交叉点而使条纹图案彼此厚度增加时,将容易造成干涉纹发生。另一原因则为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贴合时,触控面板的金属网格与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阵列(Thin-FilmTransistor array,TFT array)(如黑色矩阵(black matrix)或RGB像素排列)同为规则网格状排列,因此两规则网格状排列的图案重叠时,亦会产生光学干涉纹。
为避免或降低干涉纹现象的发生,目前触控面板的金属网格的图案与线条形状通常根据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排列,而设计为由多条直线状的金属微线以交错且规则排列的方式构成网格图案,借此以增加可见度。举例而言,金属网格包含多条直线状的第一金属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平行排列,以及多条直线状的第二金属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平行排列,其中多条直线状的第一金属微线与多条直线状的第二金属微线相互隔离且交错设置以形成一触控阵列。然而,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的金属网格必需与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有良好的配合才能降低干涉纹的发生,因此金属网格的多条直线状的金属微线间的空间与交错的角度需经过精细的设计,造成设计上的困难,且易因金属网格图案设计误差而降低了可见度。另一方面,若使用随机图案设计来解决干涉纹问题,却有可能因网格设计开口率大小不一且分布不均,而产生亮度不均匀的现象。当多个随机网格图块彼此组合时,于其界面相交处亦可能因节点位置随机变化而使随机图案间不易拼接或产生干涉纹等。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实为有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以构成具随机网格图块的感测金属网格,避免感测金属网格的网格图块的线路条纹产生重叠或过多交叉点而造成干涉纹发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以精确控制感测金属网格的随机网格图块的变化,以避免感测金属网格的网格图块的线路条纹因随机变化的设计而造成开口率大小不一或分布不均的情况,同时避免其应用的触控显示设备产生亮度不均匀的现象。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以精确控制感测金属网格的随机网格图块的变化,使两个以上网格图块于进行搭接组合时,避免两组网格图块的搭接界面产生搭接纹而影响视效。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以因应像素单元的排列设计而构成具随机网格图块的感测金属网格。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其包括透明基板、至少一第一网格图块及至少一第二网格图块。透明基板,具有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第一网格图块,设置于该第一平面,具有多个第一参考节点、多个第一参考点及多个第一折点。其中多个第一参考节点规则排列。多个第一参考点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的中间处。第二网格图块,设置于该第二平面,具有多个第二参考点及多个第二参考点。多个第二参考点规则排列。多个第二参考点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点的中间处,多个第一参考点与多个第二参考点的垂直投影彼此交错设置,且多个第一参考点与多个第二参考点的垂直投影相同。每一个第一折点对应于该第一参考点,以第一参考点为中心,于一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者。第一网格图块连接所有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与第一折点而成。
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更具有多个第二折点,对应于该第二参考点,以该第二参考点为中心,于该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者;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二参考节点与该第二折点而成。
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更具有多个第二折点,该多个第二折点分别为该多个第一折点于该第二平面的垂直投影者;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二参考节点与该第二折点而成。
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该第一网格图块投影于该第二平面的垂直投影并水平位移一偏移距离;其中该偏移距离等于任一该第二参考节点的垂直投影位置至任一该第一参考节点的垂直投影位置的距离。
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更具有多个第二网格节点及多个第二折点;该第二网格节点对应于该第二参考节点,以该第二参考节点为中心,于该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者;该第二折点对应于该第二参考点,以该第二参考点为中心,于该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者;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为连接该第二平面上所有相邻的该第二网格节点与该第二折点而成。
其中该可偏移区域为以一预定半径值构成之一圆形区域内或一圆周上,其中该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的间距的八分之一至二百分之一。
其中该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的间距的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
其中该可偏移区域为以一第一预定半径值与一第二预定半径值构成的一环形区域内或两圆周上,该第一预定半径值及该第二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为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间距的八分之一至二百分之一,且该第一预定半径值大于该第二预定半径值。
其中该第一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的间距的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步骤包含:(a)于第一平面上定义多个第一参考节点及多个第一参考点,其中多个第一参考节点规则排列,且多个第一参考点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的中间处;(b)于一第二平面上定义多个第二参考节点及多个第二参考点,其中多个第二参考节点规则排列,并与多个第一参考节点的垂直投影交错设置,且多个第一参考点与多个第二参考点的垂直投影相同;(c)以每一个第一参考点为中心,于一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一第一折点;以及(d)连接所有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及第一折点,于第一平面构成感测金属网格的第一网格图块。
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更包含步骤:(e)以每一个该第二参考点为中心,于该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一第二折点;以及(f)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二参考节点及该第二折点,以于该第二平面形成该感测金属网格的一第二网格图块。
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更包含步骤:(e)将该第一网格图块垂直投影于该第二平面;以及(f)将该第一网格图块水平位移一偏移距离,以于该第二平面形成该感测金属网格的一第二网格图块,其中该偏移距离等于该第一参考节点与该第二参考节点的垂直投影间距。
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更包含步骤:(e)该第一折点于该第二平面的垂直投影定义为一第二折点;以及(f)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二参考节点及该第二折点,以于该第二平面形成该感测金属网格的一第二网格图块。
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更包含步骤:(e)以每一个该第二参考节点为中心,于该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一第二网格节点,且将该第一折点于该第二平面的垂直投影定义为一第二折点;以及(f)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二网格节点及该第二折点,于该第二平面形成该感测金属网格的一第二网格图块。
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中步骤(c)更包含步骤(c1)以每一个该第一参考节点为中心,于该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一第一网格节点;以及步骤(d)更包含步骤(d1)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一网格节点及该第一折点,以于该第一平面形成该感测金属网格的该第一网格图块。
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中该可偏移区域为以一预定半径值构成的一圆形区域内或一圆周上,其中该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的间距的八分之一至二百分之一。
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中该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的间距的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
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中该可偏移区域为以一第一预定半径值与一第二预定半径值构成的一环形区域内或两圆周上,其中该第一预定半径值大于该第二预定半径值,为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间距或任两相邻的该第二参考节点的间距的八分之一至二百分之一。
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中该第一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的间距的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制造流程图。
图2A至2F揭示图1制程步骤中的阶段性结构示意图。
图3A揭示多个网格图块拼接而成的感测金属网格。
图3B揭示两相对层别的具感测金属网格的一示范性的电极结构。
图4揭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制造流程图。
图5A至5D揭示图4制程步骤中的阶段性结构示意图。
图6揭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制造流程图。
图7A至7D揭示图6制程步骤中的阶段性结构示意图。
图8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感测金属网格与像素图层的结构对应图。
【符号说明】
1:感测金属网格
11:透明基板
111:第一平面
112:第二平面
12:第一网格图块
12a:第一金属网格
12A:第一感测电极
121:第一参考节点
121’:第一网格节点
13:第二网格图块
13A:第二感测电极
131:第二参考节点
141:第一参考点
142:第二参考点
141’:第一折点
142’:第二折点
2:像素图层
21:像素单元
A1,A2:可偏移区域
C1、C2:可偏移区域
D1、D2:偏移距离
P1:可偏移区域
R,R1,R2:预定半径值
S10~S16、S20~S26、S30~S36:步骤
X,Y:轴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式在本质上当作说明的用,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图1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制造流程图,以及图2A至2F揭示图1制程步骤中的阶段性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简述如下:首先,如图1、2A及2B所示,提供一透明基板11,其中透明基板11具有第一平面111及第二平面112,并且于第一平面111上定义多个第一参考节点121及多个第一参考点141(如步骤S10)。于此步骤中,多个第一参考节点121规则排列,且多个第一参考点141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121的中间处。接着,于第二平面112上定义多个第二参考节点131及多个第二参考点142(如步骤S11)。于此步骤中,多个第二参考节点131亦规则排列,且多个第二参考点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131的中间处。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2A及2B所示,多个第一参考节点121于第一平面111构成菱形阵列的图案单元而沿X-Y轴方向扩展延伸,当然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任何可重复扩展延伸拼接的图案单元,如三角形、矩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均得以适用的。多个第二参考节点131于第二平面112所构成的图案单元亦同,于此不再赘述。又于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参考节点121与多个第二参考节点131的垂直投影交错设置,且多个第一参考点141与多个第二参考点142的垂直投影位置相同。接着,如图2C~2F所示,定义一可偏移区域C1,C2范围(如步骤S12)。在本实施例中,可偏移区域C1,C2均为一预定半径值R所构成的圆形区域。之后,如图1及2C所示,再以每一个第一参考点141为中心,于其对应的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一第一折点141’(如步骤S13)。接着,如图1及第2D所示,连接于第一平面111上所有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121及第一折点141’,则可于第一平面111上构成感测金属网格的第一网格图块12(如步骤S14)。
接着,如图1、2A及2E所示,针对第二平面112上的第二网格图块13亦同,先以第二参考点142为中心,于其所对应的可偏移区域C2内随机选定第二折点142’(如步骤S15)。最后,如图1及2F所示,连接第二平面112上所有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131及第二折点142’,则可于第二平面112上构成感测金属网格的第二网格图块13(如步骤S16)。
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面111构成的第一网格图块12与第二平面112构成的第二网格图块13,可视为一具随机不重复图纹的网格图块,可以多个网格图块搭接方式组合形成更大面积的网格图块组合。如图3A所示,其揭示多个网格图块拼接而成的感测金属网格。两相邻网格图块通过其边界的参考节点重合即可完成拼接,多个第一网格图块12可沿第一方向(如X轴)或第二方向(Y轴)接续搭合而形成更大面积的网格图块组合。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网格12a即由例如但不限于2×4=8个第一网格图块12所拼接而成,进而构成感测电极所需的金属网格。图3B更揭示两相对层别的感测电极,其中不同层别具感测金属网格的第一感测电极12A与第二感测电极13A均由多个网格图块组合所构成,而每一网格图块组合则由多个随机不重复的网格图块12,13所搭接组合而成。于本实施例中,由于可偏移区域的限定,如前述实施例中可偏移区域C1,C2均为一相等的预定半径值R所构成的圆形区域,且第一网格图块12的第一参考节点121与第二网格图块13的第二参考节点131均规则排列,因此每一个第一网格图块12或第二网格图块13与另一网格图块进行拼接时,彼此的交界处具规则排列的节点,易于接合,不会如习知过度随机变化及节点偏移而造成拼接不易或拼接界面开口率过大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网格图块设计搭接时产生的拼接痕。以图3B所示的感测金属网格为例,其透过一光罩显影及金属成形蚀刻制程而形成于透光基板的上。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定半径值相对于网格图块中的线路间距,即相对于任两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121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131间的距离。预定半径值可为任两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121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131的间距的八分之一至二百分之一。预定半径值较佳的实施范围为前述线路间距的十分之一距离到百分之一距离,即介于3微米至50微米之间,较佳为介于5微米至30微米之间。
图4揭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制造流程图,以及图5A至5D揭示图4制程步骤中的阶段性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简述如下:首先,如图4及5A所示,提供具有第一平面111及第二平面112的透明基板11(请参阅图2A),且定义多个第一参考节点121及多个第一参考点141于第一平面111上(如步骤S20)。同样地,于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参考节点121规则排列,且多个第一参考点141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121的中间处。接着,于第二平面112上定义多个第二参考节点131及多个第二参考点142(如步骤S21)。于此步骤中,多个第二参考节点131亦规则排列,且多个第二参考点142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131的中间处。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及5A所示,多个第一参考节点121于第一平面111构成菱形阵列的图案单元而沿X-Y轴方向扩展延伸,当然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任何可重复扩展延伸拼接的图案单元,如三角形、矩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均得以适用的。多个第二参考节点131于第二平面112所构成的图案单元亦同,于此不再赘述。又于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参考节点121与多个第二参考节点131的垂直投影交错设置,且多个第一参考点141与多个第二参考点142的垂直投影位置相同。接着,定义一可偏移区域P1范围(如步骤S22)。在本实施例中,可偏移区域P1为一预定半径值R所构成的圆周上。之后,再以每一个第一参考点141为中心,于其对应的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一第一折点141’(如步骤S23)。接着,如图4及5B所示,连接第一平面111上所有相邻的第一参考节点121及第一折点141’,则可于第一平面111上构成感测金属网格的第一网格图块12(如步骤S24)。
另一方面,如图4及第5C所示,针对第二平面112上的第二网格图块13,先将第一折点141’于第二平面112的垂直投影定义为第二折点142’(如步骤S25),意即,第一平面的第一折点141’与第二平面的第二折点142’的垂直投影位置相同。尔后,如图4及5D所示,连接第二平面112上所有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131及第二折点142’,则可于第二平面112上构成感测金属网格的第二网格图块13(如步骤S26)。
图6揭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制造流程图,以及图7A至7C则揭示图6制程步骤中的阶段性结构示意图。如图6、7A及7B所示,相较于前述实施例,第一网格图块12可构成于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参阅图2A)。于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程步骤S30至S32与图1所示的制程步骤S10至S12相同,于此不再赘述。于执行步骤S30至S32后,即定义有一可偏移区域A1,A2。惟不同于前述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可偏移区域A1,A2均为以第一预定半径值R1与第二预定半径值R2构成的一环形区域内。此外,于第一平面111上每一个第一参考节点121及每一个参考点141均对应用有一可偏移区域A1,A2,如图6及7A所示,以每一个第一参考节点121为中心,于其对应的可偏移区域A1内随机选定第一网格节点121’;同时亦以每一个第一参考点141为中心,于其对应的可偏移区域A2内随机选定第一折点141’(如步骤S33)。接着,如图6及7B所示,连接第一平面111上所有相邻的第一网格节点121’与第一折点141’,便可构成第一网格图块12(如步骤S34)。另一方面,第二网格图块13可构成于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参阅图2A)。惟不同于前述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网格图块13的构成先将第一平面111上第一网格图块12的线路图案垂直投影于第二平面112(如步骤S35)。接着,如图6及7C所示,将垂直投影后的第一网格图块12再水平位移一偏移距离D1、D2,水平位移方向可自投影后的起始原点位置沿X轴、Y轴或向XY轴的各象限方向变动(如步骤S36),其中偏移距离D1、D2可为任一第二参考节点131的垂直投影位置至任一第一参考节点121的垂直投影位置的距离。如图7C所示的实施例,水平位移自投影后的起始原点位置沿X轴为的,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而于本实施例中,偏移距离D1即等于第一参考节点121与第二参考节点131的垂直投影间距D1,则第二网格图块13便得以构成于第二表面112上。于某些实施例中,偏移距离D2更可为任一第一参考节点121与任一第二参考节点131的垂直投影间距离。此外,如图7D所示的实施例,第一网格图块12垂直投影于第二表面112后,自投影后的起始原点位置向XY轴的第四象限方向偏移一偏移距离D2后,即可于第二表面112构成第二网格图块13。本发明并不以前述实施例为限,第一网格图块12垂直投影于第二表面112后,除如前向XY轴的第四象限(右下)偏移外,亦自投影后的起始原点位置向XY轴的第一象限(右上)、第二象限(左上)或第三象限(左下)偏移。任何可令第一网格图块12与第二网格图块13交错设置的偏移均适用于本发明的应用,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相较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第一网格图块12及第二网格图块13中的网格构成除随机折点外,各个规则排列的参考节点亦可配合随机选定而变化。由于随机的第一网格节点121’均落于以其对应的第一参考节点121为中心的可偏移区域A1内,当两组第一网格图块12再行设计搭接时,其搭接边界的第一参考节点121可对应接合,而两相邻第一网格图块12的边界上的第一网格节点121’均会落于其对应的可偏移区域A1内,透过可偏移区域A1的范围控制(即给定第一预定半径值R1与第二预定半径值R2而控制环形区域的大小),使其边界接合处的开口率不会过大,且不易有拼接痕产生。于某些实施例中,其最外围边界处的第一网格节点121’可给定为原第一参考节点121而呈规则排列,借此使多个第一网格图块12进行拼接时更可轻易完成,且其搭接界面间也不会产生搭接纹而影响视效。
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考节点121阵列所构成的图案单元及第二参考节点131阵列所构成的图案单元更可为以一三角形、矩形、菱形、六边形或八边形所构成者。于本实施例中,虽以菱形为图案单元所构成者为例,但本发明实际上并不以此为限。图8揭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与一显示模块的像素图层的结构对应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1的每一个第一网格图块12或每一个第二网格图块13的设计均对应于显示模块的像素图层2的多个像素单元21,其中每一个像素单元21由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及蓝色子像素所排列组合而成。为因应不同的需求,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及蓝色子像素的排列组合可有不同的方式区域。而本发明的参考点即可因应不同区域的组态而为模块化的设计,即第一参考节点或第二参考节的规则排列方式可视像素单元的排列而为设计,借此可有效防止与像素单元产生干涉条纹的现象。其中每一网格图块12、13的边长至少大于一像素单元21的尺寸。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以构成具随机网格图块的感测金属网格结构,避免感测金属网格的网格图块的线路条纹产生重叠或过多交叉点而造成干涉纹发生。此外,本发明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制法,更可精确地控制感测金属网格的随机网格图块的变化,以避免感测金属网格的网格图块的线路条纹因随机变化的设计而造成开口率大小不一或分布不均的情况,同时避免其应用的触控显示设备产生亮度不均匀的现象。另一方面,本发明以特定的可偏移区域控制感测金属网格结构的随机图纹变化,使两个以上网格图块于进行搭接组合时,避免两相邻网格图块的搭接界面产生搭接纹而影响视效。且感测金属网格的网格图块的设计更可因应像素单元的排列设计而构成。
本发明得由熟习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Claims (11)
1.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包括:
一透明基板,具有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
至少一第一网格图块,设置于该第一平面,具有多个第一参考节点、多个第一参考点及多个第一折点,其中该多个第一参考节点规则排列,该多个参考点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中间处;以及
至少一第二网格图块,设置于该第二平面,具有多个第二参考点及多个第二参考点,其中该多个第二参考点规则排列,该第二参考点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二参考点的中间处,该多个第一参考点与该多个第二参考点的垂直投影彼此交错设置,且该多个第一参考点与该多个第二参考点的垂直投影相同;
其中每一个该第一折点对应于该第一参考点,以该第一参考点为中心,于一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者;其中该第一网格图块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与该第一折点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更具有多个第二折点,对应于该第二参考点,以该第二参考点为中心,于该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者;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二参考节点与该第二折点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更具有多个第二折点,该多个第二折点分别为该多个第一折点于该第二平面的垂直投影者;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二参考节点与该第二折点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该第一网格图块投影于该第二平面的垂直投影并水平位移一偏移距离;其中该偏移距离等于任一该第二参考节点的垂直投影位置至任一该第一参考节点的垂直投影位置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更具有多个第二网格节点及多个第二折点;该第二网格节点对应于该第二参考节点,以该第二参考节点为中心,于该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者;该第二折点对应于该第二参考点,以该第二参考点为中心,于该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者; 其中该第二网格图块为连接该第二平面上所有相邻的该第二网格节点与该第二折点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其中该可偏移区域为以一预定半径值构成之一圆形区域内或一圆周上,其中该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的间距的八分之一至二百分之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其中该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的间距的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其中该可偏移区域为以一第一预定半径值与一第二预定半径值构成的一环形区域内或两圆周上,该第一预定半径值及该第二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为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间距的八分之一至二百分之一,且该第一预定半径值大于该第二预定半径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其中该第一预定半径值的范围介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间距或任两相邻的第二参考节点的间距的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
10.一种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包含步骤:
(a)于一第一平面上定义多个第一参考节点及多个第一参考点,其中该多个第一参考节点规则排列,该多个第一参考点分别设置于任两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的中间处;
(b)于一第二平面上定义多个第二参考节点及多个第二参考点,其中该多个第二参考节点规则排列,并与该多个第一参考节点的垂直投影交错设置,且该多个第一参考点与该多个第二参考点的垂直投影相同;
(c)以每一个该第一参考点为中心,于一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一第一折点;以及
(d)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一参考节点及该第一折点,以于该第一平面构成该感测金属网格的一第一网格图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的制法,其更包含步骤:
(e)以每一个该第二参考点为中心,于该可偏移区域内,随机选定一第二折点;以及
(f)连接所有相邻的该第二参考节点及该第二折点,以于该第二平面形成该感测金属网格的一第二网格图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87257.8A CN106843558A (zh) | 2015-12-04 | 2015-12-04 |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87257.8A CN106843558A (zh) | 2015-12-04 | 2015-12-04 |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43558A true CN106843558A (zh) | 2017-06-13 |
Family
ID=59150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87257.8A Pending CN106843558A (zh) | 2015-12-04 | 2015-12-04 |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4355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31957A (zh) * | 2017-11-14 | 2018-03-23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组件、制作方法及一种触摸屏 |
CN109739387A (zh) * | 2019-01-08 | 2019-05-10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金属网格形成方法、装置、设备、导电膜及触控面板 |
CN111522468A (zh) * | 2020-04-28 | 2020-08-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0029A (zh) * | 2011-04-18 | 2012-10-24 | 爱特梅尔公司 | 面板 |
CN102902856A (zh) * | 2012-09-27 | 2013-01-30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金属网导电薄膜的随机网格设计方法、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 |
WO2015083424A1 (ja) * | 2013-12-03 | 2015-06-1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導電シート、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CN104750302A (zh) * | 2013-09-10 | 2015-07-01 | 爱特梅尔公司 | 随机化网格设计 |
JP2015143978A (ja) * | 2013-12-26 | 2015-08-0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タッチパネル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
CN205247345U (zh) * | 2015-12-04 | 2016-05-18 |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 |
-
2015
- 2015-12-04 CN CN201510887257.8A patent/CN10684355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0029A (zh) * | 2011-04-18 | 2012-10-24 | 爱特梅尔公司 | 面板 |
CN102902856A (zh) * | 2012-09-27 | 2013-01-30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金属网导电薄膜的随机网格设计方法、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 |
CN104750302A (zh) * | 2013-09-10 | 2015-07-01 | 爱特梅尔公司 | 随机化网格设计 |
WO2015083424A1 (ja) * | 2013-12-03 | 2015-06-1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導電シート、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JP2015143978A (ja) * | 2013-12-26 | 2015-08-0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タッチパネル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
CN205247345U (zh) * | 2015-12-04 | 2016-05-18 |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31957A (zh) * | 2017-11-14 | 2018-03-23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组件、制作方法及一种触摸屏 |
CN107831957B (zh) * | 2017-11-14 | 2021-03-09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组件、制作方法及一种触摸屏 |
CN109739387A (zh) * | 2019-01-08 | 2019-05-10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金属网格形成方法、装置、设备、导电膜及触控面板 |
CN109739387B (zh) * | 2019-01-08 | 2022-02-01 |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金属网格形成方法、装置、设备、导电膜及触控面板 |
CN111522468A (zh) * | 2020-04-28 | 2020-08-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96948A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TWI461805B (zh) | 液晶顯示裝置 | |
TWI623776B (zh) | 設計光學基板的方法 | |
CN205334425U (zh) | 触控面板 | |
KR102054734B1 (ko) | 터치 기판,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마스크 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TWI581141B (zh) | 觸控面板的導電層的製作方法與觸控面板 | |
US10139965B2 (en) |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TW201721377A (zh) | 觸控面板之感測金屬網格及其製法 | |
TWI619052B (zh) | 觸摸板 | |
CN104823141A (zh) | 触摸面板基板、触摸面板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4871119B (zh) | 触摸面板基板和电子设备 | |
WO2022121456A1 (zh) | 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 | |
WO2016174986A1 (ja) |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 |
CN106796463B (zh) | 触摸传感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TWI584165B (zh) | 觸控面板與金屬網格樣式的形成方法 | |
WO2014077315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 |
CN106843558A (zh) |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 | |
CN11223356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5988613A (zh) | 触控感应电极层及显示装置 | |
CN205247345U (zh) |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 | |
TWI584169B (zh) | 具感測金屬網格之觸控面板及其製法 | |
TWM521770U (zh) | 觸控面板之感測金屬網格 | |
CN108563364A (zh) |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6227381B (zh) | 触摸基板、用于制造触摸基板的掩模板和方法 | |
WO2022160201A1 (zh) |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