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795678B - 滚筒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滚筒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5678B
CN106795678B CN201580047296.5A CN201580047296A CN106795678B CN 106795678 B CN106795678 B CN 106795678B CN 201580047296 A CN201580047296 A CN 201580047296A CN 106795678 B CN106795678 B CN 106795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rotating body
laundry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72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5678A (zh
Inventor
广田弘美
竹内晴美
田中启之
辻贵裕
中本重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Asia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95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5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04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 D06F37/06Ribs, lifters, or rubbing 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receptacl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2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40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receptacle and an agitator or impeller, e.g. alternative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滚筒洗衣机,其能充分得到由旋转体带来的清洗效果。滚筒洗衣机(1)具备:外槽(20),配置在壳体(10)内;滚筒(22),配置在所述外槽(20)内,能以水平轴H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体(24),配置在滚筒(22)的后部,表面具有与洗涤物接触的突状部(24a);以及驱动部(30),使滚筒(22)和旋转体(24)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同轴旋转。滚筒具有提升筋(23),设置在滚筒(22)的内圆周面,并作为使滚筒(22)内的洗涤物向旋转体(24)的方向移动的移动单元,其中,该提升筋(23)的通过滚筒(22)的旋转来拢起洗涤物的拢起面(23R、23L)以使旋转体(24)侧在滚筒(22)的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

Description

滚筒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该滚筒洗衣机既可以从洗涤到烘干连续地进行,也可以进行洗涤但不进行烘干。
背景技术
以往,滚筒洗衣机通过在底部存积了水的外槽内使横轴型的滚筒旋转,由设置在滚筒内的提升筋将洗涤物举起落下,将洗涤物摔到滚筒的内圆周面来洗涤洗涤物(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在通过提升筋搅拌洗涤物的结构中,洗涤物彼此之间很难互相缠绕或互相摩擦。因此,滚筒洗衣机与在洗涤脱水槽内使搅拌器(pulsator)旋转来洗涤洗涤物的全自动洗衣机相比,作用于洗涤物的机械力容易变小,清洗性能容易降低。
因此,在滚筒洗衣机中,可以采用在滚筒的后表面设置表面具有突状部的旋转体,在进行洗涤、漂洗时,使滚筒和旋转体以不同的旋转速度旋转的结构。通过由旋转体摩擦、搅拌洗涤物,能实现清洗性能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0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当洗涤物不在旋转体的附近时,不能使洗涤物与旋转体接触,不能充分得到由旋转体带来的清洗效果。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其能够充分得到由旋转体带来的清洗效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主要方式的滚筒洗衣机,具备:外槽,配置在壳体内;滚筒,配置在所述外槽内,能以水平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体,配置在所述滚筒的后部,表面具有与洗涤物接触的突状部;以及驱动部,使所述滚筒和所述旋转体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同轴旋转。在此,所述滚筒具有使所述滚筒内的洗涤物向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动的移动单元。
通过上述的结构,由于能使洗涤物位于旋转体的附近,因此能使洗涤物容易与旋转体接触,能对洗涤物充分赋予由旋转体带来的清洗效果。
在本方式的滚筒洗衣机中,可以采用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提升筋的结构,其中,该提升筋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内圆周面,该提升筋的通过所述滚筒的旋转拢起洗涤物的拢起面以使旋转体侧在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
通过上述的结构,由于拢起面以使旋转体侧在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所以在拢起洗涤物期间,旋转体侧会变低。因此,在被拢起面拢起时,洗涤物会以沿着拢起面的方式向旋转体侧移动。
这样,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通过提升筋使洗涤物一边翻滚一边靠近旋转体的附近,因此能使洗涤物容易与旋转体接触,能对洗涤物充分赋予由旋转体带来的清洗效果。
在采用上述的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所述提升筋可以设为具备分别对应所述滚筒的右旋转以及左旋转的两个所述拢起面的结构。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的话,无论滚筒往左右哪个方向旋转时,都能使洗涤物靠近旋转体的附近。
在本方式的滚筒洗衣机中,可以采用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提升筋的结构,其中,提升筋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内圆周面,能够以设置在与所述旋转体侧相反的端部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从与所述水平轴平行的状态往两侧倾斜。
通过上述的结构,当滚筒分别右旋转时、左旋转时,在拢起洗涤物时,提升筋由于洗涤物的重量而以旋转体侧变低的方式倾斜。由此,洗涤物沿着提升筋的倾斜向旋转体侧移动。
这样,通过上述的结构,能通过提升筋使洗涤物一边翻滚一边靠近旋转体的附近,因此能使洗涤物容易与旋转体接触,能对洗涤物充分赋予由旋转体带来的清洗效果。进而,无论滚筒往左右哪个方向旋转时,都能使洗涤物靠近旋转体的附近。
在本方式的滚筒洗衣机中,所述移动单元可以设为包括以越往后方直径越大的方式带有倾斜度的所述滚筒的内圆周面的结构。
通过上述的结构,当伴随着滚筒的旋转而翻滚的洗涤物落到滚筒的内圆周面时,沿着内圆周面的下倾斜向后方的旋转体侧移动。
这样,通过上述的结构,由于能够使洗涤物通过滚筒的内圆周面的倾斜度靠近旋转体的附近,因此能够使洗涤物容易与旋转体接触,能够对洗涤物充分赋予由旋转体带来的清洗效果。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其能充分得到由旋转体带来的清洗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以及意义由如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进一步明确。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例示,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驱动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驱动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驱动电机的转子的结构的转子主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形成有齿条的轴承单元的后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6(a)~(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离合器机构部的离合器体的结构的图。
图7(a)~(d)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提升筋的结构的图。
图8(a)和(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在洗涤过程或漂洗过程中,通过提升筋翻滚时的洗涤物的动向的图。
图9是表示变更例1的滚筒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0(a)~(e)是表示变更例1的提升筋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11(a)和(b)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变更例1的洗涤过程或漂洗过程中,通过提升筋而翻滚时的洗涤物的动向的图。
图12是表示变更例2的滚筒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3(a)和(b)是表示其它变更例的滚筒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不具有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滚筒洗衣机1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滚筒式洗衣机1具备构成外观的壳体10。在壳体10的前表面形成有洗涤物的投入口11。投入口11由自由开闭的门12遮盖。
在壳体10内,由多个减振器21弹性地支承有外槽20。在外槽20内,自由旋转地配置有横轴型滚筒22。滚筒22以水平轴H为中心进行旋转。外槽20的前表面的开口部20a以及滚筒22的前表面的开口部22a与投入口11对置,并与投入口11一起由门12来关闭。在滚筒22的圆周壁,几乎整个面都形成有许多个脱水孔22b。进而,在滚筒22的内周面上,在圆周方向上以大致相等的间隔设有三个提升筋23。图1中仅图示出了一个提升筋23。提升筋23不限于三个,只要在滚筒22内设置至少一个以上即可。提升筋23的详细结构稍后说明。
在滚筒22的后部以旋转自由的方式配置有旋转体24。旋转体24具有大致圆盘形状,与滚筒22同轴旋转。在旋转体24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突状部24a。进而,在滚筒22的后部设有形成为环状并包围旋转体24的护圈25。护圈25阻止洗涤物卡入旋转体24和滚筒22之间所产生的间隙。
在滚筒22的前表面设置有环状的流体平衡器26。流体平衡器26抑制脱水时所产生的滚筒22的振动。
在外槽20的后方,配置有产生驱动滚筒22和旋转体24的转矩的驱动部30。驱动部30在进行洗涤过程和漂洗过程时,使滚筒22和旋转体24以不同的旋转速度同向旋转。具体地说,驱动部30使滚筒22以施加到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变得比重力小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使旋转体24以比滚筒22的旋转速度更快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另一方面,驱动部30在进行脱水过程时,使滚筒22和旋转体24以施加到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变得远远大于重力的旋转速度一体旋转。驱动部30的详细结构随后进行说明。
在外槽20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口部20b。在排水口部20b设有排水阀。排水阀40与排水软管41连接。当排水阀40打开时,存积于外槽20内的水就会通过排水软管41向机外排出。
在壳体10内的前方上部配置有洗涤剂盒50。在洗涤剂盒50中,以从前方自由抽出的方式收容有容纳洗涤剂的洗涤剂容器50a。洗涤剂盒50通过给水软管52与配置在壳体10内的后方上部的给水阀51连接。此外,洗涤剂盒50通过注水管53与外槽20的上部连接。当给水阀51打开时,来自水龙头的自来水通过给水软管52、洗涤剂盒50以及注水管53供给到外槽20内。此时,收容在洗涤剂容器50a中的洗涤剂顺着水流供给到外槽20内。
接下来,关于驱动单元3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以及图3是表示驱动部3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表示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被切换到双轴驱动形态的状态,图3表示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被切换到单轴驱动形态的状态。图4是表示驱动电机100的转子110的结构的、转子110的主视图。图5是形成有齿条514的轴承单元500的后部的放大立体图。图6(a)至(c)是表示离合器机构部600的离合器体610的结构的图,分别为离合器体610的主视图、右视图以及后视图。
驱动部30包括:驱动电机100、翼轴200、滚筒轴300、行星齿轮机构400、轴承单元500以及离合器机构部600。驱动电机100产生用于驱动旋转体24以及滚筒22的转矩。翼轴200通过驱动电机100的转矩进行旋转,并将该旋转传递给旋转体24。行星齿轮机构400将翼轴200的旋转即驱动电机100的转子110的旋转减速并传递给滚筒轴300。滚筒轴300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400减速后的旋转速度与翼轴200同轴地旋转,并将该旋转传递给滚筒22。轴承单元500旋转自由地支承翼轴200以及滚筒轴300。离合器机构部600在双轴驱动形态和单轴驱动形态之间切换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其中,所述双轴驱动形态是能够使旋转体24即翼轴200以与驱动电机100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并使滚筒22即滚筒轴300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400减速后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的形态;所述单轴驱动形态是能够使旋转体24以及滚筒22即翼轴200、滚筒轴300以及行星齿轮机构400以与驱动电机100相等的旋转速度一体地旋转的形态。
驱动电机100是外转子型DC无刷电机,包括转子110和定子120。转子110形成为有底的圆筒状,在其内圆周面遍及整个圆周地排列有永磁铁111。如图4所示,在转子110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轴套部112。在轴套部112形成有用于固定翼轴200的轴套孔113并且在轴套孔113的外圆周形成有环状的被卡合凹部114。被卡合凹部114的外圆周部遍及整个圆周地具有凹凸部114a。
定子120在外圆周部具有线圈121。当从未图示的电机驱动部提供驱动电流给定子120的线圈121时,转子110旋转。
滚筒轴300具有中空形状,内包翼轴200和行星齿轮机构400。滚筒轴300从中央部向外侧突出,该突出的部位构成行星齿轮机构400的收容部。
行星齿轮机构400包括:太阳齿轮410;包围太阳齿轮410的环状的内齿轮420;多组行星齿轮430,夹在太阳齿轮410和内齿轮420之间;以及行星齿轮架440,旋转自由地保持这些行星齿轮430。
太阳齿轮410固定在翼轴200,内齿轮420固定在滚筒轴300。一组行星齿轮430包括相互啮合并往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行星齿轮架440包括向后方延伸的行星架轴441。行星架轴441与滚筒轴300同轴,并且内部形成为中空以供翼轴200插入。
翼轴200的后端部从行星架轴441向后方突出,固定在转子110的轴套孔113。
在轴承单元500的中央部设有圆筒状的轴承部510。在轴承部510的内部,在前部以及后部设有滚动轴承511、512,在前端部设有机械密封件513。滚筒轴300的外圆周面由滑动轴承511、512承接,在轴承部510内顺滑地旋转。此外,通过机械密封件513防止水侵入轴承部510和滚筒轴300之间。如图5所示,在轴承部510的后端部的里面遍及整个圆周地形成有齿条514。
在轴承单元500的轴承部510的周围形成有固定凸缘部520。在固定凸缘部520的下端部形成有安装凸起521。
轴承单元500通过固定凸缘部520,以螺钉紧固等固定方法固定在外槽20的后表面。在驱动部30已安装于外槽20的状态下,翼轴200以及滚筒轴300进入外槽20的内部。滚筒22固定在滚筒轴300,旋转体24固定在翼轴200。
离合器机构部600包括:离合器体610、离合器弹簧620、离合器杆630、杆支承部640、离合器驱动装置650、中继棒660以及安装板670。
如图6(a)至(c)所示,离合器体610具有大致圆盘形状。在离合器体610的前端部的外圆周面形成有环状的齿条611。齿条611以与轴承单元500的齿条514卡合的方式形成。此外,在离合器体610的外圆周面,在齿条611的后方形成有凸缘部612。进而,在离合器体610的后端部形成有环状的卡合凸缘部613。卡合凸缘部613具有与转子110的被卡合凹部114相同的形状,在外圆周部具有遍及整个圆周的凹凸部613a。当卡合凸缘部613插入被卡合凹部114时,凹凸部613a、114a彼此卡合。
行星架轴441插入离合器体610的轴孔614。在轴孔614的内圆周面形成的齿条614a与在行星架轴441的外圆周面形成的齿条441a卡合。由此,离合器体610成为相对于行星架轴441,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允许,并且向圆圆周方向的转动被限制的状态。
在离合器体610的轴孔614的外侧形成有环状的收容槽615,该收容槽615收容有离合器弹簧620。离合器弹簧620的一端与轴承部510的后端部抵接,另一端与收容槽615的底面抵接。
在离合器杆630的上端部形成有与离合器体610的凸缘部612的后表面接触,向前方推压凸缘部612的推压部631。离合器杆630由设置在杆支承部640的支轴641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离合器杆630的下端部形成有安装轴632。
离合器驱动装置650配置在离合器杆630的下方。离合器驱动装置650包括力矩电机651和通过力矩电机651的力矩绕水平轴旋转的圆盘状的凸轮652。在凸轮652的上表面的外圆周部设有凸轮轴653。凸轮652的旋转中心和离合器杆630的安装轴632的中心在前后方向上一致。
中继棒660向上下方向延伸,连结离合器杆630和凸轮652。中继棒660的上端部安装在离合器杆630的安装轴632,下端部安装在凸轮652的凸轮轴653。在中继棒660的中间位置处一体形成有弹簧661。弹簧661为伸缩弹簧。
杆支承部640以及离合器驱动装置650通过螺钉紧固等固定方法固定在安装板670。安装板670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单元500的安装凸起521。
在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从单轴驱动形态切换向双轴驱动形态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凸轮652通过力矩电机651,以凸轮轴653位于最下方的方式旋转。伴随着凸轮652旋转,离合器杆630的下端部被中继棒660拉向下方。离合器杆630以支轴641为中心向前方旋转,推压部631向前方推压离合器体610。离合器体610抵抗离合器弹簧620的弹力,向前方移动,离合器体610的齿条611和轴承单元500的齿条514卡合。
当凸轮轴653移动到中间的规定位置时,离合器体610的齿条611到达与齿条514卡合的位置。此时,中继棒660的弹簧661处于自然长度的状态。由于离合器体610不会移动至比该卡合位置更靠前的位置,因此当凸轮轴653从规定位置移动至最下方的位置时,像图2那样,弹簧661伸长至下方。这样,由于离合器杆630被弹簧661拉动而向前方转动,因此位于卡合位置的离合器体610被推压部631施加推压力。由此,能够将齿条611与齿条514紧紧地卡合。
当齿条611和齿条514卡合时,由于离合器体610相对于轴承单元500向圆周方向的转动受限,成为不能转动的状态,因此行星齿轮机构400的行星架轴441即行星齿轮架440成为被固定成不能旋转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当转子110旋转时,翼轴200以与转子110的旋转速度相等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并且与翼轴200连结着的旋转体24也以与转子110的旋转速度相等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伴随着翼轴200的旋转,对于行星齿轮机构400而言,太阳齿轮410也进行旋转。如上所述,由于行星齿轮架440处于被固定的状态,因此行星齿轮430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分别与太阳齿轮410逆向以及同向旋转,内齿轮420与太阳齿轮410同向旋转。由此,固定在内齿轮420的滚筒轴300以比翼轴200慢的旋转速度与翼轴200同向旋转,固定在滚筒轴300的滚筒22以比旋转体24慢的旋转速度与旋转体24同向旋转。换言之,旋转体24以比滚筒22慢的旋转速度与滚筒22同向旋转。
另一方面,在驱动部30的形态从双轴驱动形态切换向单轴驱动形态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凸轮652通过力矩电机651,以使凸轮轴653位于最上方的方式进行旋转。当凸轮652旋转,凸轮轴653向上方移动时,首先,弹簧661收缩。当弹簧661恢复到自然长度时,之后,随着凸轮轴653移动,中继棒660向上方移动,离合器杆630的下端部被中继棒660推压,向上方移动。离合器杆630以支轴641为中心向后方旋转,推压部631离开离合器体610的凸缘部612。离合器体610通过离合器弹簧620的弹力向后方移动,离合器体610的卡合凸缘部613和转子110的被卡合凹部114卡合。
当卡合凸缘部613和被卡合凹部114卡合时,离合器体610相对于转子110向圆周方向的转动受限,离合器体610成为能够与转子110一起旋转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当转子110旋转时,翼轴200以及离合器体610以与转子110的旋转速度相等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此时,对于星齿轮机构400而言,太阳齿轮410和行星齿轮架440以与转子110相等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由此,内齿轮420以与太阳齿轮410以及行星齿轮架440相等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固定在内齿轮420的滚筒轴300以与转子110相等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即,在驱动部30中,翼轴200、行星齿轮机构400以及滚筒轴300一体地旋转。由此,滚筒22和旋转体24一体地旋转。
接下来,对提升筋23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表示提升筋23的结构的图。图7(a)、(b)以及(c)分别是提升筋23的俯视图、主视图以及后视图。图7(d)是图7(a)的A-A′剖视图。
参照图1以及图7,提升筋23的底面23a为大致等腰三角形,并且具有与底面23a相对的顶点P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中线上的底边附近的大致三角锥形。提升筋23为底面打开的中空体,并且包括在滚筒22右旋转时拢起洗涤物的大致三角形的右拢起面23R;在滚筒22左旋转时拢起洗涤物的大致三角形的左拢起面23L。如图1所示,在提升筋23已安装在滚筒22的内圆周面的状态下,与右拢起面23R的滚筒22的内圆周面抵接的边23R1不平行于水平轴H而是倾斜,右拢起面23R自身以使旋转体24侧在滚筒22的右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此外,与左拢起面23L的滚筒22的内圆周面抵接的边23L1不平行于水平轴H而是倾斜,左拢起面23L自身以使旋转体24侧在滚筒22的左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
滚筒洗衣机1进行各种运转模式的洗涤运转。在洗涤运转中,按照顺序执行洗涤过程、中间脱水过程、漂洗过程以及最终脱水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运转模式,有时候会进行两次以上中间脱水过程和漂洗过程。
在洗涤过程以及漂洗过程中,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切换为双轴驱动形态。以使滚筒22内的洗涤物浸泡在水中的方式,在外槽20内蓄水至未到达投入口11的下缘的规定的水位,在该状态下,驱动电机100交替进行右旋转以及左旋转。由此,滚筒22和旋转体24以旋转体24的旋转速度比滚筒22的旋转速度快的状态交替进行右旋转以及左旋转。此时,滚筒22以作用于洗涤物的离心力变得比重力小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滚筒22内的洗涤物被提升筋23举起落下,即在滚筒22内翻滚,被摔到滚筒22的内圆周面。除此之外,在滚筒22的后部,洗涤物与旋转的旋转体24的突状部24a接触,通过突状部24a被摩擦、搅拌。由此,洗涤物被洗涤或漂洗。
这样,在进行洗涤以及漂洗时,由于洗涤物不仅被施加由滚筒22的旋转所产生的机械力还被施加由旋转体24产生的机械力,因此可期待提高清洗性能。在中间脱水过程以及最终脱水过程中,驱动部30的驱动形态切换为单轴驱动形态。驱动电机100即滚筒22以及旋转体24以作用于滚筒22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远大于重力的旋转速度一体地旋转。洗涤物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被按压到滚筒22的内圆周面进行脱水。
这样,由于在脱水时,滚筒22和旋转体2一体地旋转,因此贴附在滚筒22的洗涤物无需被旋转体24搅拌,就能够良好地给洗涤物脱水。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洗涤过程或漂洗过程中通过提升筋23进行翻滚时的洗涤物的动向的图。图8(a)示意性地表示滚筒22右旋转时的洗涤物的动向,图8(b)示意性地表示滚筒22左旋转时的洗涤物的动向。
如上所述,由于右拢起面23R以使旋转体24侧在滚筒22的右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因此在拢起洗涤物期间,旋转体24侧变低。因此,当被右拢起面23R拢起时,洗涤物以沿着右拢起面23R的方式向旋转体24侧移动。同样,由于左拢起面23L以使旋转体24侧在滚筒22的左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因此在拢起洗涤物期间,旋转体24侧变低。因此,当被左拢起面23L拢起时,洗涤物以沿着左拢起面23L的方式向旋转体24侧移动。这样,即使在洗涤物配置在滚筒22的前侧,即远离旋转体24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8(a)以及(b)的虚线箭头所示,在反复进行通过滚筒22的左右旋转而进行的翻滚期间,洗涤物向滚筒22的后侧,即旋转体24的附近移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滚筒22具有构成移动单元的提升筋23,通过该提升筋23,能使洗涤物一边翻滚一边往配置有旋转体24的滚筒22的后部移动。由此,例如,即使在将少量的洗涤物投入滚筒22的前侧附近的情况下,也能使洗涤物向旋转体24侧靠近并与旋转体24接触。因此,能够不受洗涤物的量等的影响地对洗涤物良好地赋予由旋转体24带来的清洗效果。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提升筋23的形状下功夫,使提升筋23形成为右拢起面23R以使旋转体24侧在滚筒22的右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左拢起面23L以使旋转体24侧在滚筒22的左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的大致三角锥形状,就能够容易地实现使洗涤物向旋转体24侧移动的移动单元。
以上,虽然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等,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上述之外进行各种变形。
<变更例1>
图9是表示变更例1的滚筒22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变更例1的提升筋单元27的结构的图。图10(a)、(b)、(c)以及(d)分别是提升筋单元27的俯视图、右视图、主视图以及后视图。图10(e)是表示图10(a)的B-B′剖视图。
本变更例中,在滚筒22的内圆周面替代提升筋23设有提升筋单元27。虽然图9中只图示出了一个提升筋单元27,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滚筒22中设有三个提升筋单元27。需要说明的是,提升筋单元27不限于三个,只要是在滚筒22内设置至少一个以上即可。
参照图9以及图10,提升筋单元27包括:提升筋271、基体272、右限位器273以及左限位器274。
提升筋271是在正视时具有大致三角形状、在侧视时具有大致梯形的底面打开的中空体。提升筋271包括:大致梯形的右拢起面271R,在滚筒22右旋转时拢起洗涤物;大致梯形的左拢起面271L,在滚筒22左旋转时拢起洗涤物。进而,在提升筋271的前端部的内部形成有轴承套275,在外部侧形成有凹部271a。形成于轴承套275的轴孔275a深至凹部271a的底面。
基体272在俯视时具有大致长方形。基体272的上表面的尺寸比提升筋271的底面的尺寸稍微大一些。基体272形成有旋转轴276,通过使该旋转轴276插入轴承套275的轴孔275a,从而使提升筋271的前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基体272。在旋转轴276的上端通过螺钉278安装有从凹部271a侧脱落的防脱构件277。由于防脱构件277的头部277a的直径比轴孔275a的直径大,因此提升筋271的轴承套275不会从旋转轴276脱落。如图9所示,安装有提升筋271的基体272以与水平轴H平行的方式,通过螺钉等固定方法固定在滚筒22的内圆周面。
右限位器273在滚筒22的内圆周面,设置在当提升筋271从与水平轴H平行的状态向滚筒22的右旋转方向倾斜规定角度时,提升筋271的后部所触碰的位置。左限位器274在滚筒22的内圆周面,设置在当提升筋271从与水平轴H平行的状态向滚筒22的左旋转方向倾斜规定角度时,提升筋271的后端部所触碰的位置。规定角度可以采用几度到数十度左右的角度。
提升筋271的底面离开滚筒22的内圆周面约基体272的高度左右的距离。因此,在提升筋271向两侧倾斜时,提升筋271的底面直到触碰左右限位器273、274为止,都不会触碰滚筒22的内圆周面。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调整基体272的高度,使得在提升筋271从与水平轴H平行的状态倾斜规定角度时,提升筋271的底面触碰滚筒22的内圆周面,不会倾斜得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设左右限位器273、274。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洗涤过程或漂洗过程中,通过提升筋271翻滚时的洗涤物的动向的图。图11(a)是示意性地表示滚筒22右旋转时的洗涤物的动向,图11(b)是示意性地表示滚筒22左旋转时的洗涤物的动向。
当滚筒右旋转22时,右拢起面271R拢起洗涤物。其间,提升筋271因洗涤物的重量而向滚筒22的左旋转方向倾斜,右拢起面271R的旋转体24侧变低。因此,被右拢起面271R拢起的洗涤物以沿着右拢起面271R的方式向旋转体24侧移动。另一方面,当滚筒22左旋转时,左拢起面271L拢起洗涤物。其间,提升筋271因洗涤物的重量而向滚筒22的右旋转方向倾斜,左拢起面271L的旋转体24侧变低。因此,被左拢起面271L拢起的洗涤物以沿着左拢起面271L的方式向旋转体24侧移动。这样,即使在洗涤物配置在滚筒22的前侧,即远离旋转体24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11(a)以及(b)的虚线箭头所示,在反复进行通过滚筒22的左右旋转而进行的翻滚期间,洗涤物向滚筒22的后侧,即与旋转体24接触的位置移动。
这样,本变更例中,通过构成移动单元的提升筋271,能使洗涤物一边翻滚一边向配置有旋转体24的滚筒22的后部移动。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不受洗涤物的量等的影响地对洗涤物良好地赋予由旋转体24带来的清洗效果。
进而,本变更例中,由于右拢起面271R以及左拢起面271L为根据滚筒22的旋转方向自动倾斜的结构,因此可以不将右拢起面271R以及左拢起面271L的形状设为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三角形状,而是设为梯形等四角形状。由此,能使右拢起面271R以及左拢起面271L的面积变大,因此能通过提升筋271使洗涤物良好地翻滚。
<变更例2>
图12是表示变更例2的滚筒22A的结构的剖视图。
本变更例中,在外槽20内配置有替代滚筒22的滚筒22A。滚筒22A形成为周壁22A1的内径,即内圆周面22A2的直径D1越往后方越是徐徐变大。由此,在外槽20的底部侧,滚筒22A的内圆周面22A2向下倾斜。
在滚筒22A的内圆周面22A2,在圆周方向上以大致相等间隔设有三个提升筋28。图12只图示出一个提升筋28。提升筋28除了不被基体272支承而是直接固定在滚筒22这一点外,具有与上述变更例1的提升筋271相同的结构。
当滚筒22A左右旋转时,洗涤物通过提升筋28翻滚。翻滚的洗涤物在落到滚筒22A的内圆周面22A2时沿着内圆周面22A2的下倾斜向后方移动。这样,洗涤物容易在翻滚期间向滚筒22A的后部靠近,与旋转体24接触。
本变更例中,由于移动单元在滚筒22A的内圆周面22A2具有越往后方直径越大的倾斜度,因此能使翻滚的洗涤物向滚筒22A的后部靠近,能对洗涤物良好地赋予由旋转体24带来的清洗效果。
进而,本变更例中,能容易地实现在滚筒22A的内圆周面22A2具有越往后方直径越大的倾斜度,使洗涤物向旋转体24侧移动的移动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更例中,可以将提升筋28置换为提升筋23、提升筋单元27。像这样,洗涤物更容易向旋转体24侧移动。
<其它变更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上述之外的各种变更。
例如,上述变更例2中,滚筒22A的周壁22A1设置了倾斜度。然而,也可以使用图13所示的滚筒22B替代滚筒22A。
图13(a)是表示滚筒22B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3(b)是从后方观察内侧构件222的立体图。
滚筒22B通过在滚筒主体220的内部收容内侧构件222而形成,其中,滚筒主体220的周壁221不设置倾斜度,内侧构件222具有设置了倾斜度的内圆周面224a。
在滚筒主体220的圆周壁221的几乎整个面上形成有许多个脱水孔223。此外,滚筒主体220以能够从前方收容内侧构件222的方式,整个前表面开口。
内侧构件222包括:躯体部224;圆环状的凸缘部225,形成在躯体部224的前端。躯体部224形成为内圆周面224a的直径D2越往后方越是徐徐变大。在躯体部224的几乎整个面上形成有许多个脱水孔226。当凸缘部225的外径与躯体部224的后端的外径相同,内侧构件222收容在滚筒主体220时,凸缘部225的外圆周面和躯体部224的后端的外圆周面与滚筒主体220的内圆周面抵接。
这样,在使用滚筒22B的情况下,与变更例2相同,由于能使翻滚的洗涤物通过躯体部224的内圆周面224a的下倾斜而向滚筒22B的后部靠近,因此同样能对洗涤物良好地赋予由旋转体24带来的清洗效果。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提升筋23的右拢起面23R以及左拢起面23L形成为平面。然而,右拢起面23R以及左拢起面23L不局限于平面,也可以是例如凸曲面、凹曲面。同样,变更例1的提升筋271的右拢起面271R以及左拢起面271L也不局限于平面,也可以是例如凸曲面、凹曲面。
进而,虽然上述实施方式的滚筒洗衣机1不具备烘干功能,但本发明也能用于具备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即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示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20:外槽;22:滚筒;23:提升筋;23R:右拢起面;23L:左拢起面;24:旋转体;24a:突状部;27:提升筋单元;271:提升筋;272:基体;276:旋转轴;22A:滚筒;22A2:内圆周面;22B:滚筒;220:滚筒主体;222:内侧构件;224:躯体部;224a:内圆周面。

Claims (1)

1.一种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槽,配置在壳体内;
滚筒,配置在所述外槽内,能以水平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旋转体,配置在所述滚筒的后部,表面具有与洗涤物接触的突状部;以及
驱动部,使所述滚筒和所述旋转体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同轴旋转,
所述滚筒具有使所述滚筒内的洗涤物向所述旋转体的方向移动的移动单元;
所述移动单元包括以越往后方直径越大的方式带有倾斜度的所述滚筒的内圆周面;
所述滚筒通过在滚筒主体的内部收容内侧构件而形成,其中,所述滚筒主体的周壁不设置倾斜度,所述内侧构件具有设置了倾斜度的所述内圆周面;
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提升筋,其设置在所述内侧构件的内圆周面,所述提升筋的通过所述滚筒的旋转来拢起洗涤物的拢起面以使旋转体侧在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
所述提升筋具备分别与所述滚筒的右旋转以及左旋转对应的右拢起面和左拢起面,所述右拢起面与所述滚筒的内圆周面抵接的边不平行于水平轴H,且所述右拢起面以使所述旋转体侧在所述滚筒的右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所述左拢起面与所述滚筒的内圆周面抵接的边不平行于水平轴H,所述左拢起面以使所述旋转体侧在所述滚筒的左旋转方向上滞后的方式倾斜。
CN201580047296.5A 2014-09-02 2015-09-02 滚筒洗衣机 Active CN106795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7623 2014-09-02
JP2014177623A JP6564173B2 (ja) 2014-09-02 2014-09-02 ドラム式洗濯機
PCT/CN2015/088808 WO2016034115A1 (zh) 2014-09-02 2015-09-02 滚筒洗衣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5678A CN106795678A (zh) 2017-05-31
CN106795678B true CN106795678B (zh) 2020-01-10

Family

ID=55439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7296.5A Active CN106795678B (zh) 2014-09-02 2015-09-02 滚筒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9702B2 (zh)
EP (1) EP3190218B1 (zh)
JP (1) JP6564173B2 (zh)
KR (1) KR20170049563A (zh)
CN (1) CN106795678B (zh)
WO (1) WO20160341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7824B2 (ja) * 2016-04-15 2020-01-29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10158273B (zh) * 2018-02-14 2023-02-28 菲舍尔和佩克尔应用有限公司 用于洗涤机的集成电机和齿轮箱驱动系统
CN110894848B (zh) * 2018-09-11 2022-03-15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组件及洗衣机
JP2020175168A (ja) * 2018-12-18 2020-10-29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ドラム式洗濯機
EP3744891B1 (en) * 2019-05-28 2022-07-06 Jeanología, S.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cloths
KR102754833B1 (ko) * 2020-09-04 2025-0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N114808371A (zh) * 2021-01-18 2022-07-29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组件及洗衣机
CN115382844A (zh) * 2022-09-08 2022-11-25 安徽舒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洗衣机旋钮生产的表面处理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19263A (ko) * 2004-06-16 2005-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류건조기
CN1749471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N1888191A (zh) * 2005-06-29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带有波轮的倾斜式滚筒洗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37189A (en) * 1947-09-20 1953-05-05 Easy Washing Machine Corp Laundry machine
US2637186A (en) * 1947-09-20 1953-05-05 Easy Washing Machine Corp Laundry machine
US2717135A (en) * 1948-12-29 1955-09-06 Easy Washing Machine Corp Resilient support for laundry apparatus
JPS4951073U (zh) * 1972-08-09 1974-05-04
JPS54138471U (zh) * 1978-03-20 1979-09-26
JPS6141680U (ja) * 1984-08-22 1986-03-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の駆動装置
JPH01115398A (ja) * 1987-10-29 1989-05-08 Fuji Car Mfg Co Ltd ドラム型洗濯機
US4941333A (en) * 1989-01-31 1990-07-17 Levi Strauss & Co. Centrifugally draining single drum washing machine
JPH02271896A (ja) * 1989-04-12 1990-11-06 Sharp Corp ドラム式乾燥洗濯機
US5289703A (en) * 1989-06-16 1994-03-01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JPH07114873B2 (ja) * 1989-07-19 1995-1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AU632439B2 (en) * 1989-10-05 1992-12-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JPH03123488U (zh) * 1990-03-27 1991-12-16
US6854300B2 (en) * 1998-05-12 2005-02-15 Dys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 and agitating the contents of a container
KR100763367B1 (ko) * 2000-11-15 2007-10-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
KR100734349B1 (ko) * 2000-11-17 2007-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회전가능한 배플을 갖는 드럼세탁기
KR100493305B1 (ko) * 2002-12-11 2005-06-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듀얼 모터 드럼세탁기
DE602004024975D1 (de) * 2004-07-22 2010-02-25 Candy Spa Trommel für Waschmaschine, Waschtrockner, Trockner o.ä.
JP2006158488A (ja) * 2004-12-03 2006-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機およびドラム式衣類乾燥機
JP2007111431A (ja) * 2005-10-24 2007-05-10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4923950B2 (ja) * 2006-10-26 2012-04-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4911623B2 (ja) * 2007-09-26 2012-04-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乾燥機
JP5251222B2 (ja) * 2008-04-09 2013-07-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TR201007914A2 (tr) * 2010-09-28 2011-07-21 Vestel Beyaz Eşya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Şi̇rketi̇@ Yıkayıcı ve/veya kurutucu cihazlar için bir tambur.
US9080279B2 (en) * 2011-10-24 2015-07-14 Lg Electronics Inc. Washing machine to produce three-dimensional motion
KR101951423B1 (ko) * 2012-10-09 2019-04-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듀얼드럼 세탁기의 서브드럼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브드럼 결합방법
US9512551B2 (en) * 2011-10-24 2016-12-06 Lg Electronics Inc. Washing machine to produce three-dimensional motion
JP2013240577A (ja) * 2012-04-23 2013-12-05 Panasonic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1577872B1 (ko) * 2013-12-19 2015-12-15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19263A (ko) * 2004-06-16 2005-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류건조기
CN1749471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N1888191A (zh) * 2005-06-29 2007-01-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带有波轮的倾斜式滚筒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34115A1 (zh) 2016-03-10
JP6564173B2 (ja) 2019-08-21
EP3190218B1 (en) 2022-03-02
CN106795678A (zh) 2017-05-31
JP2016049371A (ja) 2016-04-11
KR20170049563A (ko) 2017-05-10
EP3190218A1 (en) 2017-07-12
US20170284007A1 (en) 2017-10-05
US10329702B2 (en) 2019-06-25
EP3190218A4 (en) 2018-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5678B (zh) 滚筒洗衣机
JP6397254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6345974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5102707B (zh) 滚筒洗衣机
KR101934655B1 (ko) 드럼 세탁기
EP2476790A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Pulsator Thereof
CN105229215B (zh) 滚筒洗衣机
CN107614776B (zh) 滚筒洗衣机
CN107075773B (zh) 滚筒洗衣机
CN111356801B (zh) 滚筒洗衣机
WO2016034084A1 (zh) 滚筒洗衣机
KR101959872B1 (ko) 드럼 세탁기
JP6397218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6460281A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105862312A (zh) 一种双波轮滚筒洗衣机
CN105264138B (zh) 滚筒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