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8904A -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88904A CN106788904A CN201710084493.5A CN201710084493A CN106788904A CN 106788904 A CN106788904 A CN 106788904A CN 201710084493 A CN201710084493 A CN 201710084493A CN 106788904 A CN106788904 A CN 1067889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flow
- decoding
- base station
- result
- cr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476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08—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 G10L15/14—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using statistical models, e.g. Hidden Markov Models [HM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e.g. by using checking codes
- G06F11/10—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 G06F11/1004—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to protect a block of data words, e.g. CRC or checksum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2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convolutional codes, e.g. unit memory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7—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 H03M13/39—Sequence estimation, i.e.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codes
- H03M13/41—Sequence estimation, i.e.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codes using the Viterbi algorithm or Viterbi process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4—Maximum-likelihood or sequential decoding, e.g. Viterbi, Fano, ZJ algorith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9—Convolutional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5—Serial concatenated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循环卷积校验CRC;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提高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提高语音质量,满足用户对语音质量的更高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通信系统,例如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以下简称:UMTS)中,语音编码大量采用卷积码作为信道编码,并利用功率控制机制保障其语音质量。图1为现有技术中语音编码过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UMTS网络举例来说,上行速率自适应(Adaptive Muti-Rate,以下简称:AMR)语音信号处理过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以下简称:UE)中的AMR语音编码器(以下简称:AMR Speech Encoder)的语音编码经过卷积码编码器(Convolutional CodeEncoder,以下简称:CC Encoder)采用卷积码进行编码处理,CC Encoder编码后的AMR语音信号通过空口发送给基站(以下简称:NodeB),NodeB中的CC译码器(以下简称:CC Decoder)可以对AMR语音信号进行译码,该CC Decoder包括两路输出,一路通过Iub口将译码后的比特流发送给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以下简称:RNC),RNC再通过Iu口发送到核心网(Core Network,以下简称:CN)中的AMR语音译码器(以下简称:AMR SpeechDecoder),另一路通过Iub口将循环卷积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以下简称:CRC)校验结果,即CRC指示(CRC Indicator,以下简称:CRCI)发送给RNC,RNC即可根据该CRCI通过Iu口向CN中的AMR Speech Decoder发送坏帧指示(Bad Frame Indicator,以下简称:BFI),CC Decoder还将该CRCI发送给RNC中的外环功率控制(以下简称:Outer-Loop PowerControl)。AMR Speech Decoder在接收到译码后的比特流以及BFI之后,即可进行译码处理。而Outer-Loop Power Control可以根据CRCI调整目标块误码率(Block Error Ratio,以下简称:BLER),并根据调整的BLER向NodeB中的内环功率控制(以下简称:Inner-LoopPower Control)发送目标信噪比(以下简称:Target SINR),内环功率控制根据测量的信噪比(以下简称:Measured SINR)和Target SINR向UE的功率发射器(以下简称:PowerTransmitter)发送功率指令(以下简称:Power Commander),以调整UE的发射功率。图2为在图1所示系统架构中处理三个子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AMR语音信号可以分为A、B、C三个子流,即Class A、Class B和Class C,其中,A子流对语音质量影响最大,也最重要,其数据块后附有12比特的CRC校验,B、C子流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数据块之后没有CRC校验。NodeB中的CC Decoder均采用维特比算法(Viterbi Algorithm,以下简称:VA)译码器,而VA译码器的译码结果中,只有A子流存在CRCI。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NodeB对上行AMR语音信号中A子流的卷积码译码性能较低,或者UE对下行AMR语音信号中的A子流的卷积码译码性能较低,对语音质量的影响较大,无法满足用户对语音质量的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以提高对A子流的卷积码译码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循环卷积校验CRC;
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
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为采用基于循环卷积校验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后获取的译码结果且该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将所述CRC校验结果发送给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发送给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循环卷积校验CRC;
译码处理模块,用于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控制器,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为采用基于循环卷积校验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后获取的译码结果且该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CRC校验结果发送给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发送给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网系统,包括: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其中,基站采用上述的基站,基站控制器采用上述的基站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循环卷积校验CRC;
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进行AMR语音信号的译码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循环卷积校验CRC;
第一译码处理模块,用于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第二译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进行AMR语音信号的译码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的VA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来说,可以提高对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而由于第一子流在语音质量中的重要性较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提高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提高语音质量,满足用户对语音质量的更高要求。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UE可以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的VA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来说,可以提高对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而由于第一子流在语音质量中的重要性较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提高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提高语音质量,满足用户对语音质量的更高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语音编码过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在图1所示系统架构中处理三个子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中所使用的PLVA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所使用的另一种PLVA译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9为图8所示方法实施例四中处理三个子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基站控制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基站控制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基站控制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基站控制器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接入网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图;
图22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图;
图23为图2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UE的架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CDMA)2000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系统等。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以WCDMA为例进行说明。
基站,可以是GSM或者CDMA2000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以下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以下简称:eNB或eNodeB),本发明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以NodeB为例进行说明。
基站控制器,可以是GSM或者CDMA2000中的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以下简称:BSC),也可以是WCDMA中的RNC,本发明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以RNC为例进行说明。
图3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是对图1中NodeB的CC Decoder所执行的方法的改进,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接收UE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循环卷积校验CRC。
举例来说,NodeB,可以接收UE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该编码语音信号即可为图1中经过CC Encoder编码处理后的AMR语音信号。该AMR语音信号即可包括图2中的A、B、C三个子流,分别对应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其中第一子流,即A子流中包含CRC。
步骤302、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
NodeB,具体地可以是NodeB中的CC Decoder,可以采用译码算法分别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为了提升现有技术中NodeB对第一子流,即A子流的卷积码译码性能,本实施例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第一子流,即A子流进行译码处理。由于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需要CRC的辅助判决,而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中均不包含CRC,因此,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即B子流和C子流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VA译码器进行译码处理。
具体来说,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卷积码的译码性能,其基本原理是:通过Viterbi算法输出全局最优的多条候选的路径,通过CRC对这些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分别进行CRC校验,选择CRC校验正确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结果,如果所有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都无法通过CRC校验,则输出最佳路径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结果。由于这种译码算法可以在包括最佳路径在内的多条路径间做选择,因此性能比只选择最佳路径的普通Viterbi算法性能更好。通过研究和仿真,在1%的BLER条件下,以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为4条候选路径的并行列举维特比译码算法(Parallel ListViterbi Algoriyhm-4,以下简称:PLVA-4)为例来说,译码性能比VA译码性能大致高0.2~0.8dB。
步骤303、向基站控制器发送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该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在完成步骤302所执行的译码处理后,NodeB,具体地可以是NodeB中的CC Decoder即可将译码结果发送给基站控制器,例如RNC,从而使得RNC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方式将译码结果发送给CN中的AMR Speech Decoder,而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含的CRC校验结果则可以发送到RNC中的Outer-Loop Power Control。后续的实现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的VA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来说,可以提高对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而由于第一子流在语音质量中的重要性较高,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提高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提高语音质量,满足用户对语音质量的更高要求。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可以为列举维特比译码算法(List Viterbi Algorithm,以下简称:LVA),或者比特反转译码算法等。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可以优选PLVA,或者,串行LVA(Serial LVA,以下简称:SLVA)。
图4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中所使用的PLVA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PLVA译码器包括VA译码器和CRC校验和选择(CRC Check&Choose)模块,其中VA译码器包括K个候选路径,即Path1~PathK。A子流输入到VA译码器中,VA译码器采用Viterbi算法可以输出K条全局最优的候选路径Path1~PathK,CRC Check&Choose模块可以通过A子流中包含的CRC对Path1~PathK对应的译码结果分别进行CRC校验,并选择CRC校验结果正确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译码结果,例如选择Path2对应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结果,如果Path1~PathK对应的译码结果都不能通过CRC校验,也即所有译码结果都是错误的,则输出最佳路径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译码结果,该最佳路径例如可以为预先设定的Path1,最佳路径即为采用VA算法确定的最大似然路径。最后,CRC Check&Choose模块可以将PLVA CRC指示(PLVA CRC Indicator,以下简称:PLVA CRCI)和PLVA译码比特流输出给RNC。
更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可以优选采用包括PLVA-4。采用PLVA-4是当前性能增益和复杂度权衡的一个折中,当候选路径的条数K>4以后,性能增益增加不多,而K越大,意味着CRC漏检概率增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PLVA-2、PLVA-6、PLVA-8、PLVA-12或者PLVA-16也可以利用到上述实施例中。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还可以采用其它算法,例如SLVA,比特反转译码算法等,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发明人发现,在将基站中普通的VA译码器直接替换成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器,例如直接替换成PLVA译码器,确实能够提高第一子流,即A子流的译码性能,但是会降低语音的平均主观分(Mean Opinion Score,以下简称:MOS)。具体来说,Outer-Loop Power Control中针对A子流、B子流和C子流均预先设定一相同的目标BLER(以下简称:Target BLER),一旦A子流的译码性能变好,则A子流的BLER低于Outer-Loop Power Control设定的Target BLER,因此,Outer-Loop Power Control需要将AMR功率降下去。但是,一旦AMR功率降低,其最终结果是A子流的BLER保持不变,但B、C子流的BLER则会升高,从而导致语音MOS分下降,实验表明,AMR功率降低0.3dB,MOS分约降低0.1分。
为了在采用图3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时,避免降低MOS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下面对这三种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一、降低外环功率控制的目标块误码率。
通过降低Outer-Loop Power Control的Target BLER,可以使得Outer-LoopPower Control降低A子流的Target SINR,而B、C子流的BLER则可维持不变,因此,该方案无需Outer-Loop Power Control降低AMR功率,因此,不会降低语音的MOS分。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不用修改产品代码,只需要修改Outer-Loop Power Control的Target BLER。
方案二、减少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
在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减小A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增大B子流和C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来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它手段来重新配置三个子流之间的信道资源,只要能够达到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的目的即可。
本方案可以通过重新配置A、B、C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使得A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减小,B子流和C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增大,从而将A子流的一部分传输资源转移到B、C子流,从而使得三个子流在PLVA下达到新的平衡,从而避免降低MOS分。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对产品改动小。
方案三:采用双CRC上报的技术方案。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站可以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获取多条候选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应用第一子流中包含的CRC对多条候选路径上的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获取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以及该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然后,基站可以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以及最佳路径的校验结果,以使基站控制器将最佳路径的校验结果发送给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将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发送给核心网并根据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向核心网发送坏帧指示。
以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为PLVA举例来说,图5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所使用的另一种PLVA译码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PLVA译码器相对于图4所示的PLVA译码器来说,可以包括三路输出,这三路输出包括VA CRCI、PLVA CRCI以及PLVA译码比特流,该VA CRCI即为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该最佳路径为预先设定的路径,例如Path1,而该VA CRCI与VA译码器输出的CRCI是等同的,该PLVA CRCI即为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可能与最佳路径相同,例如正确路径和最佳路径均为Path1,此时PLVACRCI与VA CRCI相同,正确路径也可能与最佳路径不同,例如,正确路径为Path2,则该PLVACRCI为Path2的校验结果,PLVA译码比特流则为正确路径的译码结果。如果候选路径中所有路径都不正确,则PLVA译码器的CRC Check&Choose模块也输出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也即,PLVA译码器的三路输出分别为:最佳路径的译码结果,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以及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此时PLVA译码器等价于VA译码器。Outer-Loop Power Control仍然使用VA CRCI,而PLVA CRCI则送给AMR Speech Decoder,用于指示语音帧是否可用。
由上述PLVA的原理描述可知,如果最佳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正确,则VA译码的结果和PLVA译码的结果相同,两个CRC校验结果均为正确;如果最佳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错误,其他候选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正确,则VA CRC校验结果错误,PLVA CRC校验结果正确,PLVA输出正确的译码结果;如果所有候选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均错误,PLVA输出最佳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因此,VA CRC校验结果正确的时候,PLVA的CRC校验结果必然正确;反之,PLVA CRC校验结果正确,但VA CRC校验结果不一定正确。
然后,通过NodeB和RNC之间的Iub接口,NodeB可以将VA CRCI和PLVA CRCI传给RNC。RNC可以利用VA CRCI进行外环功率控制,根据PLVA CRCI,则可以向CN发送BFI指示对应的语音帧是否正确,NodeB还可以将PLVA译码后的A子流和VA译码得到的B、C子流进行组帧,送给AMR Speech Decoder。
AMR Speech Decoder可以根据收到包括三个子流的AMR语音信号、以及对应的BFI指示进行语音解码。而RNC的Outer-Loop Power Control模块则可以根据PLVA输出的VACRCI进行功率控制,此处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不再赘述。
下面采用三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三个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用于实现上述方案一,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接收UE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CRC。
步骤602、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
步骤603、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上述步骤601~步骤603与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301~步骤303的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4、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降低后的目标信噪比。
步骤605、根据所述目标信噪比,进行内环功率控制。
步骤604和步骤605具体来说可以为NodeB中的Inner-Loop Power Control模块执行的。
本实施例,通过降低Outer-Loop Power Control的Target BLER,可以使得Outer-Loop Power Control降低第一子流的Target SINR,而第二、第三子流的BLER则可维持不变,因此,该方案无需Outer-Loop Power Control降低AMR功率,因此,不会降低语音的MOS分。而且,本实施例不用修改产品代码,只需要修改Outer-Loop Power Control的TargetBLER,实现容易。
图7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接收UE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CRC。
步骤702、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
步骤703、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上述步骤701~步骤703与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301~步骤303的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4、减小第一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增大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重新配置三个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使得第一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减小,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增大,从而将第一子流的一部分传输资源转移到第二、第三子流,从而使得三个子流在PLVA下达到新的平衡,从而避免降低MOS分。该技术方案对产品的改动较小,实现简单。
图8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图9为图8所示方法实施例四中处理三个子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9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接收UE发送的AMR语音信号。
该AMR语音信号包括A、B、C三个子流,即Class A、Class B和Class C,其中Class A的数据块后附有CRC校验,B、C子流的数据块之后没有CRC校验。
步骤802、采用LVA译码器对A子流进行译码处理,采用VA译码器对B子流和C子流进行译码处理。
步骤803、LVA译码器向RNC中的外环功率控制(Outer-Loop Power Control)发送VA CRCI。
步骤804、LVA译码器通过RNC向AMR语音译码器(AMR Speech Decoder)发送LVACRCI。
步骤805、LVA译码器译码后的A子流的译码结果和两个VA译码器译码后的B、C子流的译码结果通过RNC发送给AMR语音译码器。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03~步骤804之间可以没有先后顺序。
发明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了系统仿真,从仿真结果可知,对于AMR12.2k业务的A子流,PLVA-4相对于VA,大约有0.3dB的性能增益。通过双CRC上报的方案,在BLER=1%的时候,可以得到0.1分的MOS分增益,在BLER=10%的时候,可以获得0.35分的MOS分增益。当系统中BLER越大,由PLVA带来的MOS分增益也越大。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双CRC的方案,使得带有功率控制的语音处理系统,例如WCDMA系统等,不需要修改Outer-Loop Power Control的Target BLER,也不需要修改A、B、C子流间的速率匹配参数,而是直接将LVA带来的性能增益转化为语音MOS分的增益。由于A子流在AMR语音中重要性最高,该方法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语音性能,同时对现有系统影响最小。
图10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为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后获取的译码结果且该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步骤102、将所述最佳路径的校验结果发送给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将所述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和CRC校验结果发送给核心网。
本实施例是图3所示基站执行的技术方案相应的基站控制器执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已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基站控制器可以为RNC或者BSC。本实施例中的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可以包括PLVA、SLVA等,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基站控制器可以接收基站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后的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的VA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来说,本实施例可以提高对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而由于第一子流在语音质量中的重要性较高,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提高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提高语音质量,满足用户对语音质量的更高要求。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图10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步骤102之后还可以包括:指示所述基站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并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该实施例的方法对应上述方案一所述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在图10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步骤102之后还可以包括:降低所述外环功率控制模块的目标块误码率,以使所述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向所述基站发送降低后的目标信噪比。该实施例的方法对应上述方案二所述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对上述方案三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11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为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后获取的译码结果且该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其中,CRC校验结果可以包括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所述译码比特流为正确路径上的译码比特流。
步骤202、将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外环功率控制模块。
步骤203、将正确路径上的译码比特流和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发送给核心网。
步骤204、将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发送给核心网。
步骤202~步骤204之间可以没有先后的执行顺序。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双CRC的方案,使得带有功率控制的语音处理系统,例如WCDMA系统等,不需要修改Outer-Loop Power Control的Target BLER,也不需要修改三个子流间的速率匹配参数,而是直接将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带来的性能增益转化为语音MOS分的增益。由于第一子流在AMR语音中重要性最高,本实施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语音性能,同时对现有系统影响最小。
需要说明的是,宽带AMR语音与部分窄带AMR语音,其C子流的比特数为0。尽管上述实施例仅以C子流的比特数不为0的窄带AMR语音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同样适用于宽带AMR语音以及C子流的比特数为0的窄带AMR语音,其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1、译码处理模块12和第一发送模块13,其中,第一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UE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CRC;译码处理模块12用于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第一发送模块13用于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为BTS、NodeB或者eNB。
图13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在图12所示基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接收模块11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11、第二接收单元112和第三接收单元113,其中,第一接收单元11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子流;第二接收单元11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子流;第三接收单元113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子流;译码处理模块12可以包括:第一译码处理单元121、第二译码处理单元122和第三译码处理单元123,其中,第一译码处理单元121用于采用并行列举维特比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多条候选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应用所述CRC对多条候选路径上的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获取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以及该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所述最佳路径为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确定的最大似然路径;第二译码处理单元122用于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二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译码结果;第三译码处理单元123用于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译码结果;第一发送模块13可以包括:第一发送单元131、第二发送单元132和第三发送单元133,其中,第一发送单元131用于将所述第一译码处理单元获取的所述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所述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以及最佳路径的校验结果发送给基站控制器,以使所述基站控制器将所述最佳路径的校验结果发送给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将所述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和CRC校验结果发送给核心网;第二发送单元132用于将所述第二译码处理单元获取的译码结果发送给所述基站控制器;第三发送单元133用于将所述第三译码处理单元获取的译码结果发送给所述基站控制器。
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案三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可以执行图8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在图12所示基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信道资源控制模块14,用于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
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案一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可以执行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5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在图12所示基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内环功率控制模块15,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降低后的目标信噪比,并根据所述目标信噪比,进行内环功率控制。
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案二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可以执行图7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6为本发明基站控制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控制器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21和第二发送模块22,第二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为采用基于循环卷积校验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后获取的译码结果且该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第二发送模块22用于将所述CRC校验结果发送给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发送给核心网。
本实施例的基站控制器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10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7为本发明基站控制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CRC校验结果包括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译码比特流为正确路径上的译码比特流,所述最佳路径为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确定的最大似然路径;本实施例的基站控制器在图16所示的基站控制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第二发送模块22包括:第四发送单元221和第五发送单元222,其中,第四发送单元221用于将所述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发送给所述外环功率控制模块;第五发送单元222用于将所述正确路径上的译码比特流和所述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发送给核心网,将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发送给所述核心网。
本实施例的基站控制器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案三所述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可以执行图11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8为本发明基站控制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控制器在图16所示的基站控制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包括:指示模块23,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并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
本实施例的基站控制器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案一所述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9为本发明基站控制器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控制器在图16所示的基站控制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包括:参数控制模块24,用于降低所述外环功率控制模块的目标块误码率,以使所述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向所述基站发送降低后的目标信噪比。
本实施例的基站控制器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案二所述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0为本发明接入网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接入网系统可以包括基站1和基站控制器2,其中,基站1可以采用图12~图15任一所示的基站的结构,其对应地可以执行图3、图6~8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基站控制器2可以采用图16~图19任一所示的基站的结构,其可以执行图10或图11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网络侧对UE发送的上行AMR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过程,下面详细描述UE对基站发送的下行AMR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过程。
图21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图,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11、接收基站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该第一子流中包含CRC。
步骤212、采用译码算法对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该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
步骤213、根据第一子流的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以及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进行AMR语音信号的译码处理。
具体来说,UE可以接收NodeB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该编码语音信号即可为AMR语音信号。该AMR语音信号即可包括A、B、C三个子流,分别对应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其中第一子流,即A子流中包含CRC。UE中的CC译码器,可以采用译码算法分别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
具体来说,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卷积码的译码性能,其基本原理是:通过Viterbi算法输出全局最优的多条候选的路径,通过CRC对这些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分别进行CRC校验,选择CRC校验正确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结果,如果所有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都无法通过CRC校验,则输出最佳路径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结果。由于这种译码算法可以在包括最佳路径在内的多条路径间做选择,因此性能比只选择最佳路径的普通Viterbi算法性能更好。通过研究和仿真,在1%的BLER条件下,以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为4条候选路径的PLVA-4为例来说,译码性能比VA译码性能大致高0.2~0.8dB。
因此,为了提升UE对第一子流,即A子流的卷积码译码性能,本实施例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第一子流,即A子流进行译码处理。由于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需要CRC的辅助判决,而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中均不包含CRC,因此,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即B子流和C子流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VA译码器进行译码处理。
本实施例中,UE可以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的VA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来说,可以提高对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而由于第一子流在语音质量中的重要性较高,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提高第一子流的译码性能,提高语音质量,满足用户对语音质量的更高要求。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可以为LVA,或者比特反转译码算法等。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可以优选PLVA,或者SLVA。其中,PLVA可以采用包括2条、4条、6条、8条、12条或者16条候选路径的PLVA。
在上述图2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发明人发现,在将UE中普通的VA译码器直接替换成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器,例如直接替换成PLVA译码器,确实能够提高第一子流,即A子流的译码性能,但是会降低语音的MOS分。具体来说,外环功率控制中针对A子流、B子流和C子流均预先设定一相同的目标BLER,一旦A子流的译码性能变好,则A子流的BLER低于外环功率控制设定的Target BLER,因此,外环功率控制需要将AMR功率降下去。但是,一旦AMR功率降低,其最终结果是A子流的BLER保持不变,但B、C子流的BLER则会升高,从而导致语音MOS分下降,实验表明,AMR功率降低0.3dB,MOS分约降低0.1分。
为了在采用图21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时,避免降低MOS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下面对这三种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方案一、降低外环功率控制的目标BLER。
通过降低外环功率控制的目标BLER,可以使得外环功率控制降低A子流的目标信噪比,而B、C子流的BLER则可维持不变,因此,该方案无需外环功率控制降低AMR功率,因此,不会降低语音的MOS分。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不用修改产品代码,只需要修改外环功率控制的目标BLER。
方案二、指示基站减少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
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指示基站减小A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增大B子流和C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来减少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指示基站采用其它手段来重新配置三个子流之间的信道资源,只要能够达到减少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的目的即可。
本方案可以通过指示基站重新配置A、B、C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例如重新配置速率匹配参数,使得A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减小,B子流和C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增大,从而将A子流的一部分传输资源转移到B、C子流,从而使得三个子流在PLVA下达到新的平衡,从而避免降低MOS分。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对产品改动小。
方案三:采用双CRC上报的技术方案。
在该技术方案中,UE可以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获取多条候选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应用第一子流中包含的CRC对多条候选路径上的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获取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以及该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其中,最佳路径为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确定的最大似然路径;然后,UE可以采用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进行外环功率控制,根据所述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和CRC校验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进行AMR语音信号的译码处理。
下面采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方案三进行详细说明。
图22为本发明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图,图23为图2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UE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2和2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51、接收基站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该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CRC;
步骤252、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多条候选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应用CRC对多条候选路径上的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获取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以及该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最佳路径为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确定的最大似然路径;
步骤253、根据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进行外环功率控制;
步骤254、根据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和CRC校验结果以及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进行AMR语音信号的译码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53和步骤254之间并不限定执行的先后顺序。
具体地,以图5所示PLVA译码器的结构为例来说,该PLVA译码器可以包括三路输出,这三路输出包括VA CRCI、PLVA CRCI以及PLVA译码比特流,该VA CRCI即为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该最佳路径为预先设定的路径,例如Path1,而该VA CRCI与VA译码器输出的CRCI是等同的,该PLVA CRCI即为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可能与最佳路径相同,例如正确路径和最佳路径均为Path1,此时PLVA CRCI与VA CRCI相同,正确路径也可能与最佳路径不同,例如,正确路径为Path2,则该PLVA CRCI为Path2的校验结果,PLVA译码比特流则为正确路径的译码结果。如果候选路径中所有路径都不正确,则PLVA译码器的CRCCheck&Choose模块也输出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也即,PLVA译码器的三路输出分别为:最佳路径的译码结果,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以及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此时PLVA译码器等价于VA译码器。
由上述PLVA的原理描述可知,如果最佳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正确,则VA译码的结果和PLVA译码的结果相同,两个CRC校验结果均为正确;如果最佳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错误,其他候选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正确,则VA CRC校验结果错误,PLVA CRC校验结果正确,PLVA输出正确的译码结果;如果所有候选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均错误,PLVA输出最佳路径对应的译码结果。因此,VA CRC校验结果正确的时候,PLVA的CRC校验结果必然正确;反之,PLVA CRC校验结果正确,但VA CRC校验结果不一定正确。
在具体实现时,UE的接收模块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包含A子流、B子流以及C子流的下行AMR语音信号,其中A子流包含CRC。该UE中包括两种译码器,一种是PLVA译码器,另一种是VA译码器,其中,PLVA译码器可以针对A子流进行译码,而VA译码器则可以针对B子流和C子流进行译码。对于采用VA译码器对B子流和C子流进行译码的过程来说,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此处不再赘述,译码后的比特流可以发送给UE中的AMR语音译码器进行译码。
下面对PLVA译码器对A子流进行译码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对于A子流来说,采用图5的PLVA译码器,可以输出三个译码结果,VA CRCI、PLVA CRCI以及译码后的比特流。PLVACRCI以及译码后的比特流可以发送给AMR语音译码器,其中PLVA CRCI可以用于指示语音帧是否可用,而VA CRCI则可以发送给UE中的外环功率控制模块进行外环功率控制。在具体实现时,UE可以将PLVA译码后的A子流和VA译码得到的B、C子流进行组帧,送给AMR语音译码器,AMR语音译码器可以根据收到的包括三个子流的AMR语音信号、以及对应的BFI指示进行语音译码。
发明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了系统仿真,从仿真结果可知,对于AMR12.2k业务的A子流,PLVA-4相对于VA,大约有0.3dB的性能增益。通过双CRC上报的方案,在BLER=1%的时候,可以得到0.1分的MOS分增益,在BLER=10%的时候,可以获得0.35分的MOS分增益。当系统中BLER越大,由PLVA带来的MOS分增益也越大。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双CRC的方案,使得带有功率控制的语音处理系统,例如WCDMA系统等,可以将LVA带来的性能增益转化为语音MOS分的增益。由于A子流在AMR语音中重要性最高,该方法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语音性能,同时对现有系统影响最小。
图24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UE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6、第一译码处理模块27和第二译码处理模块28,其中,接收模块26,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循环卷积校验CRC;第一译码处理模块27,用于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第二译码处理模块2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比特流和CRC校验结果以及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进行AMR语音信号的译码处理。
本实施例中,接收模块26即为UE中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的模块,第一译码处理模块27即为UE中进行卷积码译码处理的模块,第二译码处理模块28,即为UE中的AMR语音译码器。本实施例中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实现方式,例如复用现有UE结构中的相应模块,也可以采用软件形式实现,例如在存储器中装载相应的程序代码,又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例如第一译码处理模块27和第二译码处理模块28均可以采用软件形式实现,而接收模块26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
本实施例的UE,其用于执行图2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5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在图24所示UE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外环功率控制模块29,其中:
接收模块26包括:第一接收单元26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子流;第二接收单元26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子流;第三接收单元263,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子流;
第一译码处理模块27包括:第一译码处理单元271,用于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多条候选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应用所述CRC对多条候选路径上的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获取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以及该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所述最佳路径为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确定的最大似然路径;第二译码处理单元272,用于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二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译码结果;第三译码处理单元273,用于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获取译码结果;
外环功率控制模块29,用于根据所述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进行外环功率控制;
第二译码处理模块28,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译码处理单元271获取的所述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和CRC校验结果以及第二译码处理单元272获取的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译码处理单元273获取的所述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进行AMR语音信号的译码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三个接收单元可以在物理上合为一个、第二译码处理单元272和第三译码处理单元273可以采用一个VA译码器实现。
本实施例的UE,其用于执行图2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具体的逻辑架构参见图23所示的架构,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6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在图24所示UE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外环功率控制模块29和内环功率控制模块30,其中:
外环功率控制模块29,用于降低外环功率控制的目标块误码率,并根据降低后的目标块误码率向所述内环功率控制模块发送降低后的目标信噪比;
内环功率控制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降低后的目标信噪比和测量的信噪比进行内环功率控制。
本实施例的UE,其可以用于执行前述方案一,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7为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在图24所示UE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指示模块31,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
本实施例的UE,其可以用于执行前述方案二,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循环卷积校验CRC;
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
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以及该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所述最佳路径为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确定的最大似然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为列举维特比译码算法或者比特反转译码算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举维特比译码算法为并行列举维特比译码算法或者串行列举维特比译码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列举维特比译码算法为包括2条、4条、6条、8条、12条或者16条候选路径的并行列举维特比译码算法。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包括:
减小所述第一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增大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速率匹配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降低后的目标信噪比,并根据所述目标信噪比,进行内环功率控制。
8.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包括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以及该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所述最佳路径为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确定的最大似然路径;
将所述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发送给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将所述正确路径上的译码比特流和所述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发送给核心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示所述基站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并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降低所述外环功率控制模块的目标块误码率,以使所述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向所述基站发送降低后的目标信噪比。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编码语音信号,所述编码语音信号包括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述第一子流中包含循环卷积校验CRC;
译码处理模块,用于采用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进行译码处理,其中,采用基于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对所述第一子流进行译码处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站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所述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中包括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以及该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所述最佳路径为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确定的最大似然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道资源控制模块,用于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环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控制器发送的降低后的目标信噪比,并根据所述目标信噪比,进行内环功率控制。
14.一种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子流、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的译码结果,其中,第一子流的译码结果为采用基于循环卷积校验CRC辅助判决的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处理后获取的译码结果,该译码结果包括CRC校验结果正确路径上的译码结果以及该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和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所述最佳路径为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确定的最大似然路径;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最佳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发送给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将所述正确路径上的译码比特流和所述正确路径的CRC校验结果发送给核心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减少所述第一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并增加所述第二子流和第三子流所占用的信道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参数控制模块,用于降低所述外环功率控制模块的目标块误码率,以使所述外环功率控制模块向所述基站发送降低后的目标信噪比。
17.一种接入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和基站控制器,所述基站采用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所述基站控制器采用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1/074801 WO2011144112A2 (zh) | 2011-05-27 | 2011-05-27 |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
CNPCT/CN2011/074801 | 2011-05-27 | ||
CN201280025927.XA CN103782518B (zh) | 2011-05-27 | 2012-01-20 |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25927.XA Division CN103782518B (zh) | 2011-05-27 | 2012-01-20 |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88904A true CN106788904A (zh) | 2017-05-31 |
Family
ID=4499212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005315A Pending CN102907030A (zh) | 2011-05-27 | 2011-05-27 |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
CN201280025927.XA Active CN103782518B (zh) | 2011-05-27 | 2012-01-20 |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
CN201710084493.5A Withdrawn CN106788904A (zh) | 2011-05-27 | 2012-01-20 |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005315A Pending CN102907030A (zh) | 2011-05-27 | 2011-05-27 |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
CN201280025927.XA Active CN103782518B (zh) | 2011-05-27 | 2012-01-20 |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171540B2 (zh) |
EP (2) | EP2706709B1 (zh) |
JP (2) | JP5881818B2 (zh) |
KR (2) | KR101568921B1 (zh) |
CN (3) | CN102907030A (zh) |
BR (2) | BR112013030371A2 (zh) |
RU (2) | RU2546321C1 (zh) |
WO (2) | WO2011144112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68921B1 (ko) * | 2011-05-27 | 2015-11-12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음성 신호 처리 방법과 장치, 및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시스템 |
JP6180524B2 (ja) * | 2012-07-09 | 2017-08-16 | ヴィド スケー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電力認識型ビデオ復号およびストリーミング |
CN103490858B (zh) | 2013-09-23 | 2017-0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
CN104796160B (zh) * | 2014-01-22 | 2019-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译码方法和装置 |
EP3098991B1 (en) * | 2014-02-11 | 2019-10-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20160204908A1 (en) * | 2015-01-14 | 2016-07-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multi-rate partial decode |
WO2016197390A1 (zh) * | 2015-06-12 | 2016-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20170118707A1 (en) * | 2015-10-21 | 2017-04-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achieving optimal power and mean opinion scores for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based dual connectivity calling |
EP3448083B1 (en) | 2016-05-20 | 2022-05-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voice service in packet domain |
US10992729B2 (en) * | 2017-04-18 | 2021-04-27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Endpoint configuration for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
CN111294060B (zh) * | 2019-02-28 | 2023-04-2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信息译码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61823A (en) * | 1997-04-23 | 2000-05-09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Error correcting/decoding apparatus and error correcting/decoding method |
US6161210A (en) * | 1998-04-03 | 2000-12-1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List Viterbi algorithms for tail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s |
CN1292958A (zh) * | 1998-03-11 | 2001-04-25 | 艾利森公司 | 确定卷积编码通信信道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
CN1483257A (zh) * | 2000-01-10 | 2004-03-17 | �����ɷ� | 在cdma通信系统中支持自适应多速率(amr)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CN1720683A (zh) * | 2002-10-28 | 2006-01-1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为系统间传输重新格式化可变速率声码器帧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ZA947317B (en) * | 1993-09-24 | 1995-05-10 | Qualcomm Inc | Multirate serial viterbi decoder fo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pplications |
JPH11122120A (ja) * | 1997-10-17 | 1999-04-30 | Sony Corp | 符号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復号化方法及び装置 |
JP3567067B2 (ja) * | 1997-11-04 | 2004-09-15 | 株式会社日立グローバルストレージテクノロジーズ | ディジタル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US6347122B1 (en) * | 1998-01-13 | 2002-02-12 |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 Optimal complement punctured convolutional codes for use in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s |
US6108386A (en) * | 1998-04-03 | 2000-08-2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List Viterbi algorithms for continuous data transmission |
US6105158A (en) * | 1998-04-03 | 2000-08-1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creening for undetected errors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US6272660B1 (en) * | 1998-04-03 | 2001-08-07 |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 Screening for errors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JP3653391B2 (ja) * | 1998-06-11 | 2005-05-25 | 株式会社日立グローバルストレージテクノロジーズ | ビタビ検出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ジタル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US6868257B1 (en) | 1999-07-05 | 2005-03-15 | Nokia Networks Oy |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coding method |
SE522356C2 (sv) * | 1999-07-09 | 2004-02-03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Transmission av komprimerad information med realtidskrav i ett paketorienterat informationsnät |
RU2168858C1 (ru) * | 1999-12-30 | 2001-06-10 |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дофон" | Способ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данных в прямом канале umts-2000 для второго типа прерывистой передачи |
US7746832B2 (en) * | 2001-01-05 | 2010-06-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daptive multi-rate (AMR) data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493335B2 (ja) | 2001-08-31 | 2010-06-3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Cdma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
CN1284319C (zh) * | 2002-04-22 | 2006-11-08 |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多通道amr声码器的实现方法和设备 |
JP4701343B2 (ja) * | 2002-10-30 | 2011-06-15 | エスティー‐エリクソン、ソシエテ、アノニム | トレリスに基づく受信器 |
US7643993B2 (en) * | 2006-01-05 | 2010-01-05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coding WCDMA AMR speech data using redundancy |
JP4305341B2 (ja) | 2004-09-09 | 2009-07-2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基地局、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US20080139235A1 (en) | 2004-12-22 | 2008-06-12 | Claes Tidestav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mproved Outer Loop Power Control |
US8019615B2 (en) | 2005-07-26 | 2011-09-13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coding GSM speech data using redundancy |
EP1982331B1 (en) | 2006-02-06 | 2017-10-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peech co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7831895B2 (en) * | 2006-07-25 | 2010-11-09 | Communications Coding Corporation | Universal error control coding system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data storage systems |
CN101155141A (zh) * | 2006-09-29 | 2008-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组语音数据包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JP4326561B2 (ja) * | 2006-12-18 | 2009-09-09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端末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JP4888245B2 (ja) * | 2007-06-25 | 2012-02-2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受信品質測定方法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装置 |
US20090276221A1 (en) | 2008-05-05 | 2009-11-05 | Arie Heima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hannel B Data for AMR and/or WAMR |
CN101321035B (zh) * | 2008-07-09 | 2012-03-21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差值上限获取方法、定点方法及装置 |
JP2010062907A (ja) * | 2008-09-04 | 2010-03-18 | Toshiba Corp | 復号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4785899B2 (ja) * | 2008-09-05 | 2011-10-0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CN101841340B (zh) * | 2010-05-28 | 2013-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差值上限获取方法及装置、维特比译码方法及装置 |
KR101568921B1 (ko) * | 2011-05-27 | 2015-11-12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음성 신호 처리 방법과 장치, 및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시스템 |
-
2011
- 2011-05-27 KR KR1020137034254A patent/KR101568921B1/ko active Active
- 2011-05-27 CN CN2011800005315A patent/CN102907030A/zh active Pending
- 2011-05-27 JP JP2014511701A patent/JP5881818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5-27 BR BR112013030371A patent/BR112013030371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5-27 WO PCT/CN2011/074801 patent/WO2011144112A2/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5-27 RU RU2013158324/08A patent/RU2546321C1/ru active
- 2011-05-27 EP EP11783029.9A patent/EP2706709B1/en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1-20 JP JP2014511711A patent/JP5827743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1-20 EP EP12793985.8A patent/EP2709280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1-20 CN CN201280025927.XA patent/CN103782518B/zh active Active
- 2012-01-20 CN CN201710084493.5A patent/CN106788904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1-20 WO PCT/CN2012/070658 patent/WO201216309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1-20 BR BR112013030548-7A patent/BR112013030548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01-20 KR KR1020137034285A patent/KR101611018B1/ko active Active
- 2012-01-20 RU RU2013158335/08A patent/RU2543944C1/ru active
-
2013
- 2013-11-27 US US14/092,319 patent/US91715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1-27 US US14/092,236 patent/US917754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61823A (en) * | 1997-04-23 | 2000-05-09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Error correcting/decoding apparatus and error correcting/decoding method |
CN1292958A (zh) * | 1998-03-11 | 2001-04-25 | 艾利森公司 | 确定卷积编码通信信道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
US6161210A (en) * | 1998-04-03 | 2000-12-1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List Viterbi algorithms for tail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s |
CN1483257A (zh) * | 2000-01-10 | 2004-03-17 | �����ɷ� | 在cdma通信系统中支持自适应多速率(amr)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CN1720683A (zh) * | 2002-10-28 | 2006-01-1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为系统间传输重新格式化可变速率声码器帧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CF LEANDERSON;C.-EW SUNDBERG: "The max-log list algorithm (MLLA)-a list-sequence decoding algorithm that provides soft-symbol output", 《THE MAX-LOG LIST ALGORITHM (MLLA)-A LIST-SEQUENCE DECODING ALGORITHM THAT PROVIDES SOFT-SYMBOL OUTPUT》 * |
N.SESHADRI, C.-EW SUNDBERG: "List Viterbi decoding algorithms with applications", 《LIST VITERBI DECODING ALGORITHMS WITH APPLICATIONS》 * |
李玉萍: "AMR语音编解码的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07030A (zh) | 2013-01-30 |
WO2011144112A3 (zh) | 2012-03-08 |
WO2011144112A2 (zh) | 2011-11-24 |
JP2014519743A (ja) | 2014-08-14 |
US9171540B2 (en) | 2015-10-27 |
CN103782518A (zh) | 2014-05-07 |
RU2543944C1 (ru) | 2015-03-10 |
US9177548B2 (en) | 2015-11-03 |
JP5881818B2 (ja) | 2016-03-09 |
JP5827743B2 (ja) | 2015-12-02 |
EP2706709A2 (en) | 2014-03-12 |
EP2706709A4 (en) | 2014-04-09 |
KR101611018B1 (ko) | 2016-04-08 |
WO2012163099A1 (zh) | 2012-12-06 |
RU2546321C1 (ru) | 2015-04-10 |
EP2709280A1 (en) | 2014-03-19 |
KR101568921B1 (ko) | 2015-11-12 |
KR20140015577A (ko) | 2014-02-06 |
CN103782518B (zh) | 2017-02-22 |
EP2709280A4 (en) | 2014-04-09 |
KR20140016394A (ko) | 2014-02-07 |
US20140088963A1 (en) | 2014-03-27 |
BR112013030371A2 (pt) | 2016-12-13 |
JP2014519742A (ja) | 2014-08-14 |
EP2706709B1 (en) | 2017-07-05 |
BR112013030548A2 (pt) | 2018-04-24 |
US20140089770A1 (en) | 2014-03-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82518B (zh) |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接入网系统 | |
CN102007721B (zh) | 基于信道解码的错误检测 | |
KR102325782B1 (ko) | 폴라 코딩의 방법 및 장치,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 |
JP3825750B2 (ja) | 畳み込みエンコード化ビットを変調前にシンボルに割り当て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09565289A (zh) | 基于目标信息长度和目标奇偶校验长度的纠错码选择 | |
WO2018171401A1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8631792A (zh) | 一种极化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
CA209536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tail-biting code especially applicable to digital cellular base stations and mobile units | |
CN109873686B (zh) |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5g广播信道合并接收方法 | |
CN103490858B (zh) | 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 |
EP3098991B1 (en) | Channel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875647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 |
US1112831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010080764A (ko) | 프레임-구조화된 정보의 채널 코딩 또는 디코딩을 위한방법 및 장치 | |
WO2024131838A1 (zh) | 译码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620588B (zh) |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bpl译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3532660B (zh) | 信源信道的解码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3312437B (zh) | Td‑scdma小业务译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2801431A (zh) | 一种编码装置及方法 | |
Guo et al. | A New Defined Lower Bit Rate AMR Mode in GSM and WCDMA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