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0500B - 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60500B CN106760500B CN201710131410.3A CN201710131410A CN106760500B CN 106760500 B CN106760500 B CN 106760500B CN 201710131410 A CN201710131410 A CN 201710131410A CN 106760500 B CN106760500 B CN 1067605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ms
- slab
- steel
- under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837 heart atr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层的预留洞,在最顶层预留洞洞口相对两侧边处固定型钢梁,两侧型钢梁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次梁,次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型钢梁上,两侧型钢梁之上架设支撑脚手架,所述支撑脚手架的底座分别设置于两侧型钢梁上;支撑脚手架顶部设置两根板下支撑梁,两根板下支撑梁正对两根型钢梁,且两根板下支撑梁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板下次梁,板下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板下支撑梁上;所述板下支撑梁、板下次梁之上设置模板。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留洞顶盖现浇施工时设置落地式支模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为预留洞顶盖现浇提供支撑同时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建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型综合体项目的土建施工中,主体结构的中间层会出现有连续若干层是大面积预留洞的情况,比如自动扶梯的预留洞、中庭镂空预留洞等,这部分预留洞通常面积较大。现有技术中,预留洞顶部的混凝土顶盖在进行现浇施工时,底部模板支撑架仅能按照常规方式,采取落地式支模架,通常会是高度很高的的超高架体,架设复杂、费工费时,同时由于高度太高,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留洞顶盖现浇施工时设置落地式支模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为预留洞顶盖现浇提供支撑同时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层的预留洞,在最顶层预留洞洞口相对两侧边处设置固定的型钢梁,两侧的型钢梁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次梁,次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型钢梁上,两侧的型钢梁之上架设支撑脚手架,所述支撑脚手架的底座分别设置于两侧的型钢梁上;支撑脚手架顶部设置两根板下支撑梁,两根板下支撑梁正对两根型钢梁,且两根板下支撑梁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板下次梁,板下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板下支撑梁上;所述板下支撑梁、板下次梁之上设置模板。
针对现有技术中预留洞顶盖现浇施工时设置落地式支模架时,架设复杂、费工费时、同时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在若干层大面积预留洞之中最顶层的预留洞上设置,包括在最顶层预留洞洞口相对的两内侧边固定型钢梁作为支撑的主梁结构,型钢梁固定在预留洞侧壁上,即能够确保型钢梁的稳固可靠。两根型钢梁之间连接若干次梁,次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型钢梁上且若干次梁均匀分布。通过次梁将最顶层的预留洞洞口进行封隔,使得该洞口形成条纹状支撑结构,由于次梁与型钢梁固定连接,因此通过若干的次梁将两侧型钢梁连接在一起,使得次梁、型钢梁成为牢固的整体结构,提高脚手架下部的支撑能力。两侧型钢梁之上架设支撑脚手架,支撑脚手架的两侧底座分别设置于两侧型钢梁上,此外,支撑脚手架的其他底部端头也可以根据需要固定在次梁上,使得连接更加牢固。支撑脚手架顶部设置两根板下支撑梁,用于支撑现浇模板,两根板下支撑梁正对两根型钢梁,以确保上下主载荷位于相同竖直面上,由板下支撑梁与型钢梁进行主要的支撑。两根板下支撑梁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板下次梁,板下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板下支撑梁上,即是通过若干根板下次梁将两根板下支撑梁连接成一体,同时通过板下次梁为上部的模板提供安放支撑的位置,从而使得模板及其上方浇筑水泥时的重量通过板下次梁传递至板下支撑梁,再通过脚手架传递至型钢梁,由型钢梁将其传递至预留洞周围的混凝土结构中,从而通过最顶层预留洞周围的混凝土主体对模板进行支撑,不用再采取传统方式从底层地面搭设落地式支模架进行支撑,降低了架设支撑架的复杂性和难度,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用量与架设时长,解决了搭设超高支撑架所导致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了为预留洞顶盖现浇提供支撑同时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型钢梁与预留洞侧壁通过钢筋锚固连接。以确保作为主承载的型钢梁与预留洞侧壁的混凝土之间连接稳固可靠。用于锚固的钢筋预设在混凝土内或通过后置方式植入均可。
进一步的,两侧的型钢梁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型钢梁的第一辅助梁,所述第一辅助梁的两端均通过钢筋锚固在预留洞侧壁。即是通过第一辅助梁帮助型钢梁分担载荷,使得整个载荷分布均匀,型钢梁与第一辅助梁共同构成平行的条状结构,次梁再与之配合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从而使得脚手架下方的支撑结构具有载荷分布均匀的特点,避免局部受力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两根板下支撑梁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平行于板下支撑梁的第二辅助梁,第二辅助梁焊接在板下次梁上。即是通过第二辅助梁帮助板下支撑梁分担载荷,第二辅助梁焊接在板下次梁上,同时第二辅助梁、板下支撑梁、板下次梁共同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使得上方模板所施加的重量分散分布,避免板下支撑梁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快速受损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相邻两根次梁、相邻两根板下次梁之间的间距均小于等于2m。以增加支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防止次梁、板下次梁过于稀疏导致稳定性不足影响安全性能的问题。
进一步的,型钢梁上表面焊接钢筋头,支撑脚手架的底座设置与所述钢筋头相匹配的插孔,支撑脚手架插入在钢筋头内。即是将支撑脚手架的底座插入在型钢梁上的钢筋头上,由于插孔与钢筋头相匹配,即是正好能插入钢筋头,插入钢筋头后水平方向上能够得以稳固,防止支撑脚手架在水平方向上的晃动,确保脚手架与型钢梁之间有可靠的定位连接,避免脚手架受震动时发生滑动位移。
优选的,所述次梁设置两层,分别焊接在型钢梁的上下表面。通过双层的次梁结构提高结构稳定性,同时使得型钢梁位于两层次梁之间,通过次梁对型钢梁进行保护,避免作为主要承载部件的型钢梁受到外力直接的磕碰损坏等,从而提高本结构的整体强度、稳定与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型钢梁使用25#b工字钢,板下支撑梁使用25#a工字钢。型钢梁使用强度更大的25#b工字钢,确保作为主承载的型钢梁具有本结构中最大的强度。作为直接支撑模板载荷的板下支撑梁,其承载要求随不如型钢梁那么高,但是也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选用25#a工字钢,仅比型钢梁的承载性能稍弱,从而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与承载。
优选的,所述次梁、板下次梁为钢管。次梁、板下次梁为辅助支撑部件,主要用于后续分块设置模板进行浇筑时提供受搭建平台。因此其强度要求远低于型钢梁与板下支撑梁的强度要求,因此,优选使用钢管,既能够便于焊接连接提供模板搭建的平台,又质轻而降低自重。
优选的,任意两根相邻第一辅助梁之间均匀铺设缀板。通过缀板便于工作人员站立在预留洞之上进行施工,同时也能够提高两根相邻第一辅助梁之间的整体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在最顶层预留洞洞口相对的两内侧边固定型钢梁作为支撑的主梁结构,两根型钢梁之间连接若干次梁,次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型钢梁上且若干次梁均匀分布,通过次梁将最顶层的预留洞洞口进行封隔,使得该洞口形成条状支撑结构,由于次梁与型钢梁固定连接,因此通过若干的次梁将两侧型钢梁连接在一起,使得次梁、型钢梁成为牢固的整体结构,提高脚手架下部的支撑能力。
2、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两侧型钢梁之上架设支撑脚手架,支撑脚手架的两侧底座分别设置于两侧型钢梁上,支撑脚手架顶部设置两根板下支撑梁,用于支撑现浇模板,两根板下支撑梁正对两根型钢梁,以确保上下主载荷位于相同竖直面上,由板下支撑梁与型钢梁进行主要的支撑。得模板及其上方浇筑水泥时的重量通过板下次梁传递至板下支撑梁,再通过脚手架传递至型钢梁,由型钢梁将其传递至预留洞周围的混凝土结构中,从而通过最顶层预留洞周围的混凝土主体对模板进行支撑,不用再采取传统方式从底层地面搭设落地式支模架进行支撑,降低了架设支撑架的复杂性和难度,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用量与架设时长,解决了搭设超高支撑架所导致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了为预留洞顶盖现浇提供支撑同时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3、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将支撑脚手架的底座插入在型钢梁上的钢筋头上,由于插孔与钢筋头相匹配,即是正好能插入钢筋头,插入钢筋头后水平方向上能够得以稳固,防止支撑脚手架在水平方向上的晃动,确保脚手架与型钢梁之间有可靠的定位连接,避免脚手架受震动时发生滑动位移。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型钢梁,2-次梁,3-支撑脚手架,4-支撑梁,5-板下次梁,6-模板,7-第一辅助梁,8-第二辅助梁,9-钢筋头,10-缀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层的预留洞,其特征在于,在最顶层预留洞洞口相对两侧边处设置固定的型钢梁1,两侧的型钢梁1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次梁2,次梁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型钢梁1上,两侧的型钢梁1之上架设支撑脚手架3,所述支撑脚手架3的底座分别设置于两侧的型钢梁1上;支撑脚手架3顶部设置两根板下支撑梁4,两根板下支撑梁4正对两根型钢梁1,且两根板下支撑梁4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板下次梁5,板下次梁5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板下支撑梁4上;所述板下支撑梁4、板下次梁5之上设置模板6。所述型钢梁1与预留洞侧壁通过钢筋锚固连接。两侧的型钢梁1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型钢梁1的第一辅助梁7,所述第一辅助梁7的两端均通过钢筋锚固在预留洞侧壁。两根板下支撑梁4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平行于板下支撑梁4的第二辅助梁8,第二辅助梁8焊接在板下次梁5上。相邻两根次梁2、相邻两根板下次梁5之间的间距均小于等于2m。型钢梁1上表面焊接钢筋头9,支撑脚手架3的底座设置与所述钢筋头9相匹配的插孔,支撑脚手架3插入在钢筋头9内。所述次梁2设置两层,分别焊接在型钢梁1的上下表面。所述型钢梁1使用25#b工字钢,板下支撑梁4使用25#a工字钢。所述次梁2、板下次梁5为钢管。任意两根相邻第一辅助梁7之间均匀铺设缀板10。本结构在最顶层预留洞洞口相对的两内侧边固定型钢梁1作为支撑的主梁结构,两根型钢梁1之间连接若干次梁2,次梁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型钢梁1上且若干次梁均匀分布,通过次梁2将最顶层的预留洞洞口进行封隔,使得该洞口形成条状支撑结构,由于次梁2与型钢梁1固定连接,因此通过若干的次梁将两侧型钢梁1连接在一起,使得次梁、型钢梁1成为牢固的整体结构,提高脚手架下部的支撑能力。两侧型钢梁1之上架设支撑脚手架3,支撑脚手架3的两侧底座分别设置于两侧型钢梁1上,支撑脚手架3顶部设置两根板下支撑梁4,用于支撑现浇模板6,两根板下支撑梁4正对两根型钢梁1,以确保上下主载荷位于相同竖直面上,由板下支撑梁4与型钢梁1进行主要的支撑。得模板6及其上方浇筑水泥时的重量通过板下次梁5传递至板下支撑梁4,再通过脚手架传递至型钢梁1,由型钢梁1将其传递至预留洞周围的混凝土结构中,从而通过最顶层预留洞周围的混凝土主体对模板6进行支撑,不用再采取传统方式从底层地面搭设落地式支模架进行支撑,降低了架设支撑架的复杂性和难度,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用量与架设时长,解决了搭设超高支撑架所导致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了为预留洞顶盖现浇提供支撑同时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将支撑脚手架3的底座插入在型钢梁1上的钢筋头9上,由于插孔与钢筋头9相匹配,即是正好能插入钢筋头9,插入钢筋头9后水平方向上能够得以稳固,防止支撑脚手架3在水平方向上的晃动,确保脚手架与型钢梁1之间有可靠的定位连接,避免脚手架受震动时发生滑动位移。此外,两侧型钢梁1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型钢梁1的第一辅助梁7,所述第一辅助梁7的两端均通过钢筋锚固在预留洞侧壁。两根板下支撑梁4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平行于板下支撑梁4的第二辅助梁8,第二辅助梁8焊接在板下次梁5上。即是通过第一辅助梁7帮助型钢梁1分担载荷,使得整个载荷分布均匀,型钢梁1与第一辅助梁7共同构成平行的条状结构,次梁再与之配合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从而使得脚手架下方的支撑结构具有载荷分布均匀的特点,避免局部受力的情况出现。第二辅助梁8焊接在板下次梁5上,同时第二辅助梁8、板下支撑梁4、板下次梁5共同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使得上方模板6所施加的重量分散分布,避免板下支撑梁4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快速受损的情况出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层的预留洞,其特征在于,在最顶层预留洞洞口相对两侧边处设置固定的型钢梁(1),两侧的型钢梁(1)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次梁(2),次梁(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型钢梁(1)上,两侧的型钢梁(1)之上架设支撑脚手架(3),所述支撑脚手架(3)的底座分别设置于两侧的型钢梁(1)上;支撑脚手架(3)顶部设置两根板下支撑梁(4),两根板下支撑梁(4)正对两根型钢梁(1),且两根板下支撑梁(4)之间固定若干均匀分布的板下次梁(5),板下次梁(5)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根板下支撑梁(4)上;所述板下支撑梁(4)、板下次梁(5)之上设置模板(6);
所述型钢梁(1)与预留洞侧壁通过钢筋锚固连接;
两侧的型钢梁(1)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型钢梁(1)的第一辅助梁(7),所述第一辅助梁(7)的两端均通过钢筋锚固在预留洞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板下支撑梁(4)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平行于板下支撑梁(4)的第二辅助梁(8),第二辅助梁(8)焊接在板下次梁(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次梁(2)、相邻两根板下次梁(5)之间的间距均小于等于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型钢梁(1)上表面焊接钢筋头(9),支撑脚手架(3)的底座设置与所述钢筋头(9)相匹配的插孔,支撑脚手架(3)插入在钢筋头(9)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设置两层,分别焊接在型钢梁(1)的上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梁(1)使用25#b工字钢,板下支撑梁(4)使用25#a工字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2)、板下次梁(5)为钢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任意两根相邻第一辅助梁(7)之间均匀铺设缀板(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31410.3A CN106760500B (zh) | 2017-03-07 | 2017-03-07 | 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31410.3A CN106760500B (zh) | 2017-03-07 | 2017-03-07 | 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60500A CN106760500A (zh) | 2017-05-31 |
CN106760500B true CN106760500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58962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3141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60500B (zh) | 2017-03-07 | 2017-03-07 | 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605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6878B (zh) * | 2018-03-28 | 2019-09-27 | 中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型钢梁与压型钢板组合封堵洞口施工方法 |
CN108756220B (zh) * | 2018-05-25 | 2024-06-18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现浇混凝土肋梁楼盖模板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006158D0 (en) * | 2000-03-14 | 2000-05-03 | Murphy Patrick A | Scaffolding system |
EP2248948A1 (en) * | 2009-05-06 | 2010-11-10 | The European Union, represent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 Supporting arch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 |
CN102322135A (zh) * | 2011-06-13 | 2012-01-18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与建筑主体结构随层施工提升的电梯井道施工脚手架装置及其设置方法 |
CN202441075U (zh) * | 2012-03-05 | 2012-09-19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安装大悬挑钢构件的支撑架 |
CN205530683U (zh) * | 2016-01-19 | 2016-08-31 | 张帆 | 一种拼接式钢筋框架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50557A (en) * | 1990-12-17 | 1992-09-29 | Gregory Robert K | Adjustable shoring system |
CN100537975C (zh) * | 2007-07-31 | 2009-09-09 |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斜拉钢桁架高支模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
GB201008513D0 (en) * | 2010-05-21 | 2010-07-07 | Dawson Alan | Adaptahaus |
CN202227476U (zh) * | 2011-09-15 | 2012-05-23 | 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连廊型钢混凝土结构 |
JP6032477B2 (ja) * | 2012-10-15 | 2016-11-30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天井システム |
CN202925891U (zh) * | 2012-10-26 | 2013-05-08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高空桁架自承重模板支撑结构 |
JP5532468B1 (ja) * | 2013-11-25 | 2014-06-25 | 美藤 雅康 | スラブ内の型枠支持部材 |
CN203925524U (zh) * | 2014-06-30 | 2014-11-05 | 宋仲华 | 一种跨度可调的超高断面混凝土衬砌钢模台车 |
CN205476588U (zh) * | 2016-01-19 | 2016-08-17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高空大跨度悬挑板的模板支撑体系 |
CN205840316U (zh) * | 2016-07-11 | 2016-12-28 | 温州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大跨度中庭悬空结构模板支撑体系 |
CN206530053U (zh) * | 2017-03-07 | 2017-09-29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 |
-
2017
- 2017-03-07 CN CN201710131410.3A patent/CN1067605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006158D0 (en) * | 2000-03-14 | 2000-05-03 | Murphy Patrick A | Scaffolding system |
EP2248948A1 (en) * | 2009-05-06 | 2010-11-10 | The European Union, represent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 Supporting arch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 |
CN102322135A (zh) * | 2011-06-13 | 2012-01-18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与建筑主体结构随层施工提升的电梯井道施工脚手架装置及其设置方法 |
CN202441075U (zh) * | 2012-03-05 | 2012-09-19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安装大悬挑钢构件的支撑架 |
CN205530683U (zh) * | 2016-01-19 | 2016-08-31 | 张帆 | 一种拼接式钢筋框架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建筑模板"桥型"支撑架的设计与施工;郑志平;;建筑施工(第02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60500A (zh) | 2017-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79248B (zh) | 高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512719B (zh) | 一种高层住宅大跨度间隔式连廊高空支模钢平台施工工法 | |
CN210067002U (zh) | 一种免支撑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 |
CN104264865A (zh) | 装配式防火墙 | |
CN111411724A (zh) | 一种钢梁-混凝土叠合楼板组合装配体系 | |
CN111424948A (zh) | 一种高层建筑悬挑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平台 | |
CN111411721A (zh) | 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次梁组合构件 | |
CN212507296U (zh) | 高支模体系 | |
CN101555709B (zh) | 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混凝土剪力墙的安装工艺 | |
CN202509765U (zh) | 悬挑平台模板 | |
CN106760500B (zh) | 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 | |
CN108222480A (zh) | 一种高空悬挑主桁架式钢模架施工平台 | |
CN204282803U (zh) | 悬挑支模平台安装结构 | |
CN214399425U (zh) | 一种改扩建工程新增双电梯支撑结构 | |
CN207633734U (zh) | 一种高空悬挑主桁架式钢模架施工平台 | |
CN211340840U (zh) | 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 | |
CN207847150U (zh) |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 | |
CN207987777U (zh) | 一种高墩钢梁顶推支撑装置 | |
CN116201343A (zh) | 施工支架系统及其搭设方法 | |
CN111927509B (zh) | 一种用于地下临时折线钢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13898171A (zh) | 超高两侧无楼板墙体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06530053U (zh) | 一种预留洞顶盖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 | |
CN113356882A (zh) | 大断面隧道墙体支架和施工方法 | |
CN206986739U (zh) | 倾斜式墩身浇筑系统 | |
CN220184726U (zh) | 一种既有墙体的加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