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7715A - 一种亚像素单元、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亚像素单元、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97715A CN106597715A CN201710065914.XA CN201710065914A CN106597715A CN 106597715 A CN106597715 A CN 106597715A CN 201710065914 A CN201710065914 A CN 201710065914A CN 106597715 A CN106597715 A CN 1065977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signal
- gate line
- switching element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06010047571 Visual impairm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70131 Agaricus moelle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5 electric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55—Details of drivers for counter electrodes, e.g. common electrodes for pixel capacitors or supplementary storage capaci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亚像素单元、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能够在显示同一灰阶时,实现极性反转的情况下保持数据线驱动电压不变,从而能够降低功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亚像素单元,所述亚像素单元包括用于形成像素电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亚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栅线输入开启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极连通,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通;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栅线输入开启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通,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一电极连通。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显示装置的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亚像素单元、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仍然是显示领域的主流,但是,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在经过长时间固定画面的点灯后,即使将电压取消掉,液晶分子由于长期施加一个方向的直流电压而会产生极化,受到极化的面板区域存在恒定的亮度差异,表现为直流残像。
在现有技术中,位于栅线和数据线所围成的最小区域中的部分为一亚像素单元,如图1所示,所述亚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TFT,液晶电容Clc(也称为像素电容),所述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栅线G,源极连接至所述数据线D。为了消除液晶分子极化所造成的直流残像,正常的液晶驱动必须施加交流电场,即把施加于像素电极的正负电压相对于公共电压交替翻转,当像素电极的电压高于公共电极的电压时,液晶驱动电压为正极性,而当像素电极的电压低于公共电极的电压时,液晶驱动电压为负极性,这样,不论液晶驱动电压为正极性还是负极性,只要像素电极电压与公共电极电压之间的电压差绝对值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灰阶是一致的,在这两种情况下,液晶分子的转向却是完全相反的,这样能够实现极性反转,从而能够减少直流残像的发生。
然而,为了实现极性不断反转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当公共电极电压不变时,加载在像素电极上的伽马电压变化幅度较大,例如:公共电极电压是5V,当液晶驱动电压是正极性时,施加给像素电极的电压为5~10V;当液晶驱动电压是负极性时,施加给像素电极的电压为0~5V;也就是说施加给像素电极的电压需要在0~10V间变化,使得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像素单元、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能够在显示同一灰阶时,实现极性反转的情况下保持数据线驱动电压不变,从而能够降低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亚像素单元,所述亚像素单元包括用于形成像素电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亚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连接第一栅线、数据线、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在所述第一栅线输入开启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极连通,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通;在所述第一栅线输入关断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极断开,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极断开;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连接第二栅线、所述数据线、所述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在所述第二栅线输入开启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通,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一电极连通;在所述第二栅线输入关断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二电极断开,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一电极断开。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栅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信号端连接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信号端连接所述公共电极线;
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栅线传输的开启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导通,当所述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栅线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传输的关断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断开。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栅线,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信号端连接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信号端连接所述公共电极线;
当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二栅线传输的开启信号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导通,当所述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栅线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传输的关断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断开。
可选的,所述公共电极线接地。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均为薄膜晶体管;或者,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均为薄膜晶体管。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条栅线、与所述多条栅线交叉设置的数据线、以及阵列排布的如上所述的亚像素单元,每条所述数据线与一列所述亚像素单元相连,且该列中各亚像素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数据线;每相邻两条所述栅线所构成的栅线组与一行所述亚像素单元相连,且该行中每个亚像素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该栅线组中的两条栅线。
可选的,在一行亚像素单元中,各亚像素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块均连接该栅线组中的同一条栅线,各亚像素单元的第二控制模块均连接该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或者,
在一行亚像素单元中,任一个亚像素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块和该亚像素单元的相邻亚像素单元的第二控制模块连接该栅线组中的同一条栅线。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栅线组一一对应连接的扫描信号控制模块;
每个所述扫描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第五开关元件和第六开关元件;
同一个所述扫描信号控制模块,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扫描信号输入端和一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所述第六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扫描信号输入端和该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一控制信号时,使所述第五开关元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处于关断状态,用于输入第二控制信号时,使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五开关元件处于关断状态;
当第五开关元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导通或断开;
当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断状态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导通或断开。
可选的,所述第五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均为薄膜晶体管。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
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对各个所述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进行逐行扫描,包括:向一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输入开启信号,使各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分别连通该栅线连接的各亚像素单元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像素电容进行充电,在所述像素电容充电结束时,向该栅线输入关断信号;
在下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对各个所述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进行逐行扫描,包括:向一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输入开启信号,使各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分别连通该栅线连接的各亚像素单元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像素电容进行反向充电,在所述像素电容反向充电结束时,向该栅线输入关断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亚像素单元、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通过在亚像素单元中设置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由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连接第一栅线、数据线、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通过向所述第一栅线输入开启信号和关断信号,将所述数据线输出的伽马电压(示例性的,所述伽马电压为5v)加在第一电极上,将所述公共电极线输出的公共电压(示例性的,所述公共电压为0v)加在第二电极上,能够将所述像素电容充电至一预设电压(该预设电压可以为某一灰阶所对应的电压),这时液晶驱动电压为正极性,电压值为5v;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连接第二栅线、所述数据线、所述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下一帧的扫描周期内,通过向所述第二栅线输入开启信号和关断信号,将所述数据线输出的伽马电压(5v)加在第二电极上,将所述公共电极线输出的公共电压(0v)加在第一电极上,能够将所述像素电容反向充电至预设电压,这时液晶驱动电压为负极性,电压值也为5v,仅仅通过改变像素电容的充电方向,伽马电压和公共电压并不需要发生改变,而伽马电压是由数据线驱动器产生的,因此,能够在显示同一灰阶时,实现极性反转的情况下保持数据线驱动电压不变,从而能够降低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公共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极性反转时数据线驱动电压的变化幅度较大,从而使得功耗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亚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亚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2的一种亚像素单元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基于图1的一种亚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3的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导通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3的第三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导通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控制下像素电容两端电压的波动曲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8的一种增加扫描信号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9的一种对各行亚像素单元进行驱动的时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8的另一种增加扫描信号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11的一种对各行亚像素单元进行驱动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亚像素单元,如图2所示,所述亚像素单元包括用于形成像素电容Clc的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
所述亚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0和第二控制模块20;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0用于连接第一栅线g1、数据线D、公共电极线Com、所述第一电极A和所述第二电极B,用于在所述第一栅线g1输入开启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D与所述第一电极A连通,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Com与所述第二电极B连通;在所述第一栅线g1输入关断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D与所述第一电极A断开,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Com与所述第二电极B断开;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0用于连接第二栅线g2、所述数据线D、所述公共电极线Com、所述第一电极A和所述第二电极B,用于在所述第二栅线g2输入开启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D与所述第二电极B连通,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Com与所述第一电极A连通;在所述第二栅线g2输入关断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D与所述第二电极B断开,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Com与所述第一电极A断开。
其中,所述像素电容即为液晶电容,用Clc来表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亚像素单元可以应用于AD-SDS(Advanced-SuperDimensional Switching,高级超维场开关)型、IPS(In Plane Switch,横向电场效应)型、TN(Twist Nematic,扭曲向列)型、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开关技术)型等类型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其中,亚像素单元中的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可以根据其应用在的液晶显示面板类型,设置在同一个基板(通常是阵列基板)上,此时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位于液晶层的同一侧;还可分设在不同基板(不同基板一般是指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此时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之间设有液晶层(图中未示出)。无论应用于哪种液晶显示面板中,均可以通过向所述像素电容Clc的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之间施加电压,以对液晶分子的转向进行驱动,从而能够显示不同的灰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亚像素单元,通过在亚像素单元中设置第一控制模块10和第二控制模块20,由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0用于连接第一栅线g1、数据线D、公共电极线Com、所述第一电极A和所述第二电极B,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通过向所述第一栅线g1输入开启信号和关断信号,将所述数据线D输出的数据信号(数据信号通常是是伽马电压,示例性的,所述伽马电压为5v)加在第一电极A上,将所述公共电极线Com输出的公共电压(示例性的,所述公共电压为0v)加在第二电极B上,能够将所述像素电容Clc充电至一预设电压(该预设电压可以为某一灰阶所对应的电压),这时液晶驱动电压为正极性,电压值为5v;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0用于连接第二栅线g2、所述数据线D、所述公共电极线Com、所述第一电极A和所述第二电极B,在下一帧的扫描周期内,通过向所述第二栅线g2输入开启信号和关断信号,将所述数据线D输出的伽马电压(5v)加在第二电极B上,将所述公共电极线Com输出的公共电压(0v)加在第一电极A上,能够将所述像素电容Clc反向充电至预设电压,这时液晶驱动电压为负极性,电压值也为5v,仅仅通过改变像素电容Clc的充电方向,伽马电压和公共电压并不需要发生改变,而由于伽马电压是由数据线驱动器产生的,因此,能够在显示同一灰阶时,实现极性反转的情况下保持数据线驱动电压不变,从而能够降低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公共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极性反转时数据线驱动电压的变化幅度较大,从而使得功耗较大的问题。
以下对如图2所示的亚像素单元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参见图3,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0可以包括:第一开关元件T1和第二开关元件T2;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栅线g1,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的信号端连接所述数据线D,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A,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B,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信号端连接所述公共电极线Com;
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栅线g1传输的开启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导通,当所述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栅线g1传输的关断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断开。
具体的,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即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周期)内,通过向所述第一栅线g1输入开启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的控制端在所述开启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导通,这时,所述数据线D输出的电压信号加在所述第一电极A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控制端在所述开启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导通,所述公共电极线Com输出的电压信号加在所述第二电极B上,这样,能够通过所述数据线D输出的电压信号和所述公共电极线Com输出的电压信号对所述像素电容Clc进行充电,在向所述第一栅线g1输入关断信号时,此时所述像素电容Clc的电压保持,严格意义上讲,像素电容Clc会轻微放电。
其中,所述第一栅线g1传输的开启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也可以为低电平信号,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类型有关。只要在所述第一栅线g1向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控制端传输开启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导通,在所述第一栅线g1向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控制端传输关断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断开即可。
这里,所述第一电极A可以为像素电极,这时,所述第二电极B则是公共电极,对所述像素电容Clc充电完成后,所述像素电容Clc两端的电压VAB等于像素电极电压与公共电极电压之差,即等于伽马电压减去公共电压。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0可以包括:第三开关元件T3和第四开关元件T4;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元件T3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T4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栅线g2,所述第三开关元件T3的信号端连接所述数据线D,所述第三开关元件T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B,所述第四开关元件T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A,所述第四开关元件T4的信号端连接所述公共电极线Com;
当所述第三开关元件T3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T4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二栅线g2传输的开启信号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T3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T4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导通,当所述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二栅线g2的传输的关断信号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T3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T4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断开。
具体的,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通过向所述第二栅线g2输入开启信号,所述第三开关元件T3的控制端在所述开启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3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导通,这时,所述数据线D输出的电压信号加在所述第二电极B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T4的控制端在所述开启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四开关元件T4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导通,所述公共电极线Com输出的电压信号加在所述第一电极A上,这样,能够通过所述数据线D输出的电压信号和所述公共电极线Com输出的电压信号对所述像素电容Clc进行充电,在向所述第二栅线g2输入关断信号时,对所述像素电容Clc的电压进行保持;如上所述,所述第一电极A为像素电极,所述第二电极B则是公共电极,对所述像素电容Clc充电完成后,所述像素电容Clc两端的电压等于像素电极电压与公共电极电压之差,即等于公共电压减去伽马电压,可见,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0控制对所述像素电容充电后的电压与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0控制对所述像素电容充电后的电压,数值相等,而方向相反,因此,针对同一个亚像素单元,能够在帧翻转周期内,保证液晶分子的翻转的同时,保持伽马电压和公共电压不变,从而能够降低数据线驱动电压的变化幅度,降低功耗。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0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0的具体结构仅仅是一种示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0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0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五开关元件,这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可以与所述第二栅线g2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可以与所述数据线D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可以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信号端连接,同样能够达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发明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在实现极性反转时,由于寄生电压的存在所引起的像素电容两端电压的不对称性对直流残像也具有较大的影响,以下,将通过图1所示的亚像素单元和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亚像素单元为例对直流残像的消除效果进行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所示的亚像素单元,可以得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如图4所示。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和漏极之间会有寄生电容Cgd。而当栅线打开和关断的时刻,电压变化很剧烈(VON约为30V,VOFF约为-8V,这样栅极电位将近38V左右的电压变化),这个电压变化会经由Cgd影响到像素电容Clc上的电压,这时,所述像素电容Clc的两端会有一个压降。示例性的,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假设所显示的灰阶所对应的电压为8v,由于在栅线打开和关断的时刻,由于寄生电容Cgd的影响会有2v的压降,假设施加在公共电极的电压为0v,则通过数据线D向像素电极施加10v的电压,在下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将通过所述数据线D向像素电极施加-10v的电压,而由于寄生电容的影响会有2v的压降,因此,这时所述像素电容的电压为-12v,伽马电压并不关于公共电压对称,并不能完全消除直流分量的存在,在很多产品中,仍会有直流残像的问题。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元件T1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开通时,所述亚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参见图5所示,当所述第三开关元件T3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T4开通时,所述亚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参见图6所示。参见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控制下像素电容两端电压的波动曲线示意图,当薄膜晶体管开通和关断瞬间,像素电容Clc两端的电压VAB仍会因为寄生电容Cgd的存在而产生变化(如图7所示会有一个压降),但是当正负极性切换时,相当于改变了像素电容Clc的充电方向,而寄生电容的结构和电荷分配的回路基本一致,只是方向改变,那么像素电容两端的电压VAB变化也是对称的,在两帧的扫描周期内,像素电容两端电压VAB正负交替,而且严格对称,这样彻底消除了直流分量的存在,从而消除直流残像。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线Com接地。通过将所述公共电极线Com接地,每个灰阶对应一个伽马电压,能够进一步降低数据线驱动电压,降低功耗。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均为薄膜晶体管;或者,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T3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T4均为薄膜晶体管。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参见图8,包括:多条栅线(g1、g2…g2m)、与所述多条栅线交叉设置的数据线(D1、D2…Dn)、以及阵列排布的如上所述的亚像素单元01,每条所述数据线与一列所述亚像素单元01相连,且该列中各亚像素单元01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数据线;每相邻两条所述栅线所构成的栅线组(G1、G2…Gm)与一行所述亚像素单元01相连,且该行中每个亚像素单元01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该栅线组(G1、G2…Gm)中的两条栅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亚像素单元01,因此,通过向所述多条栅线输入相应的时序控制信号,能够实现对每一个所述亚像素单元01的极性反转,并能够降低每条数据线所对应的数据线驱动电压,从而降低功耗。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栅线组中靠上均是第一栅线,靠下的均是第二栅线,但是本发明是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每个栅线组中第一栅线与第二栅线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那么,在第1个栅线组中,第一栅线则成为了第2行栅线g2,第二栅线则成为了第1行栅线g1。同样,在第2个栅线组中,第一栅线成为了第4行栅线g4,第二栅线则成为了第3行栅线g3。
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以每个栅线组中靠上为第一栅线,靠下为第二栅线为例进行说明。
优选的,参见图9,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栅线组(G1,G2…Gm)一一对应连接的扫描信号控制模块30;
每个所述扫描信号控制模块30包括第五开关元件T5和第六开关元件T6;
同一个所述扫描信号控制模块30,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扫描信号输入端和一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扫描信号输入端和该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一控制信号时,使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处于关断状态,用于输入第二控制信号时,使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处于关断状态;
当第五开关元件T5处于开启状态或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导通或断开;
当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处于开启状态或关断状态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导通或断开。
通过引入扫描信号输入端,不增加栅极驱动器的数量就能够对栅线组中的两条栅线进行交替驱动。
其中,可以在A-A区域(Active Area)以外增加两条栅极线路来分别对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的开启和关断进行控制,这时这两条栅线分别用Gshift1和Gshift2来表示,分别用于输入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可以均为高电平,也可以均低电平,还可以一个为高电平,另一个为低电平,这与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的类型有关。示例性的,当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的类型相同时,则分别向所述Gshift1和Gshift2输入相同的信号(这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相同,均为高电平或者均为低电平),来控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分别开启,当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的类型不同时,则分别向所述Gshift1和Gshift2输入不同的信号(这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一个为高电平,另一个为低电平),来控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分别开启。
以下结合驱动时序图,如图10所示,对如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对各个栅线组(G1、G2…Gm)中的其中一条栅线(g1,g3,…g2m-1)进行逐行扫描,包括:通过Gshift1向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输入第一控制信号,以向一行栅线组(例如G2)中的其中一条栅线(如g3)输入开启信号,使各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分别连通该栅线g3连接的各亚像素单元01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像素电容进行充电,在所述像素电容充电结束时,通过Gshift1向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输入第二控制信号,以向该栅线g3输入关断信号。
具体的,向一行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输入开启信号时,其余各行栅线组中的栅线全部处于关闭状态,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相邻的两行栅线组(如G1和G2)中,当上一条栅线组(G1)中的一条栅线(如g1)输入关断信号时,相应地,则下一条栅线组G2中的一条栅线(如g3)输入开启信号。
在下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对各个栅线组(G1、G2…Gm)中的另一条栅线(例如为g2,g4,…g2m)进行逐行扫描,包括:通过Gshift2向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输入第二控制信号,以向一栅线组(例如G2)中的另一条栅线(如g4)输入开启信号,使各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分别连通该栅线g4连接的各亚像素单元01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像素电容进行反向充电,在所述像素电容反向充电结束时,通过Gshift2向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输入第一控制信号,向该栅线输入关断信号。
当然,参见图11,为了在实现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处于关断状态,也可以将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连接至同一条栅极线路(用Gshift来表示),这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的类型不同,可以一个为N型晶体管,另一个为P型晶体管,在向该栅极线路输入高电平信号时,一个处于开启状态,另一个处于关断状态,而在向该栅极线路输入低电平信号时,一个处于关断状态,另一个处于开启状态。
以下结合驱动时序图,如图12所示,对如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以输入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开启,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关断,输入低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关断,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开启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对各个栅线组(G1、G2…Gm)中的其中一条栅线(g1,g3,…g2m-1)进行逐行扫描,包括:向Gshift输入高电平信号,以向一行栅线组(例如G2)中的其中一条栅线(如g3)输入开启信号,使各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分别连通该栅线g3连接的各亚像素单元01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像素电容进行充电,在所述像素电容充电结束时,向Gshift输入低电平信号,以向该栅线g3输入关断信号。
具体的,向一行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输入开启信号时,其余各行栅线组中的栅线全部处于关闭状态,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相邻的两行栅线组(如G1和G2)中,当上一条栅线组(G1)中的一条栅线(如g1)输入关断信号时,相应地,则下一条栅线组G2中的一条栅线(如g3)输入开启信号。
在下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对各个栅线组(G1、G2…Gm)中的另一条栅线(例如为g2,g4,…g2m)进行逐行扫描,包括:向Gshift输入低电平信号,以向一栅线组(例如G2)中的另一条栅线(如g4)输入开启信号,使各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分别连通该栅线g4连接的各亚像素单元01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像素电容进行反向充电,在所述像素电容反向充电结束时,向Gshift输入高电平信号,以向该栅线输入关断信号。
优选的,所述第五开关元件T5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T6均为薄膜晶体管。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行亚像素单元01中,针对不同的显示灰阶,所述亚像素单元01所对应的数据线输出的伽马电压不同,针对多个所述亚像素单元01,每条数据线输出的伽马电压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对于每个亚像素单元,它的极性是不停变换的。当像素电极的电压低于公共电极的电压时,称之为负极性,当像素电极的电压高于公共电极时称之为正极性。针对一行亚像素单元,对极性反转的模式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一行亚像素单元,当向一行栅线组中的一条栅线输入开启信号时,一个亚像素单元的极性是正还是负,主要取决于该栅线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还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当每相邻的两个亚像素单元均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或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该栅线连接,则这两个亚像素单元显示相同的极性,而当每相邻的两个亚像素单元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该栅线连接,则这两个亚像素单元显示相反的极性。
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一行亚像素单元,具有两种优选的连接方式。
一种连接方式中,在一行亚像素单元01中,各亚像素单元01的第一控制模块均连接该栅线组中的同一条栅线,各亚像素单元的第二控制模块均连接该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
这时,这一行亚像素单元01均被充电至同一极性。
另一种连接方式中,在一行亚像素单元01中,任一个亚像素单元01的第一控制模块和该亚像素单元的相邻亚像素单元的第二控制模块连接该栅线组中的同一条栅线。
这时,这一行亚像素单元01中,每两个相邻的亚像素单元01被充电至相反的极性。
这两种连接方式中,当一行中所有的亚像素单元01被充电到同一极性时,在极性翻转期间,大量的电流必须流过公共电极线、栅线、和数据线。对于和栅驱动器、数据线驱动器及公共电极板相连接的其他像元,导通路径有很高的电阻,导致像元电压的稳定速度很慢。而当一行中每两个相邻的像素电容被充电至相反的极性时,在极性翻转期间,充电在两个相邻电容之间交换,所以屏上大部分的电流流动时很小,局部电流只流过非常短的部分。因此,与前一种连接方式相比,能够增加像元电压的稳定速度,从而减少水平的交叉串扰。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
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对各个所述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进行逐行扫描,包括:向一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输入开启信号,使各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分别连通该栅线连接的各亚像素单元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像素电容进行充电,在所述像素电容充电结束时,向该栅线输入关断信号;
在下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对各个所述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进行逐行扫描,包括:向一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输入开启信号,使各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分别连通该栅线连接的各亚像素单元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像素电容进行反向充电,在所述像素电容反向充电结束时,向该栅线输入关断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由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阵列排布的如上所述的亚像素单元,结合驱动时序信号对该显示装置进行驱动,在两帧的翻转周期内,仅仅改变各个像素电容的充电方向,伽马电压和公共电压并不需要发生改变,能够减小数据线驱动电压的变化幅度,从而能够减小功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T、RAT、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亚像素单元,所述亚像素单元包括用于形成像素电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亚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连接第一栅线、数据线、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在所述第一栅线输入开启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极连通,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通;在所述第一栅线输入关断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极断开,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极断开;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连接第二栅线、所述数据线、所述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在所述第二栅线输入开启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通,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一电极连通;在所述第二栅线输入关断信号时,将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二电极断开,并将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一电极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栅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信号端连接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信号端连接所述公共电极线;
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栅线传输的开启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导通,当所述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栅线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传输的关断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亚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栅线,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信号端连接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信号端连接所述公共电极线;
当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二栅线传输的开启信号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导通,当所述控制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栅线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传输的关断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均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亚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电极线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亚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均为薄膜晶体管;或者,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均为薄膜晶体管。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栅线、与所述多条栅线交叉设置的数据线、以及阵列排布的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亚像素单元,每条所述数据线与一列所述亚像素单元相连,且该列中各亚像素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数据线;每相邻两条所述栅线所构成的栅线组与一行所述亚像素单元相连,且该行中每个亚像素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该栅线组中的两条栅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一行亚像素单元中,各亚像素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块均连接该栅线组中的同一条栅线,各亚像素单元的第二控制模块均连接该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
或者,
在一行亚像素单元中,任一个亚像素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块和该亚像素单元的相邻亚像素单元的第二控制模块连接该栅线组中的同一条栅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栅线组一一对应连接的扫描信号控制模块;
每个所述扫描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第五开关元件和第六开关元件;
同一个所述扫描信号控制模块,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扫描信号输入端和一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所述第六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扫描信号输入端和该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一控制信号时,使所述第五开关元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处于关断状态,用于输入第二控制信号时,使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五开关元件处于关断状态;
当第五开关元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断状态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导通或断开;
当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断状态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的信号端和输出端导通或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均为薄膜晶体管。
10.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
在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对各个所述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进行逐行扫描,包括:向一栅线组中的其中一条栅线输入开启信号,使各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分别连通该栅线连接的各亚像素单元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像素电容进行充电,在所述像素电容充电结束时,向该栅线输入关断信号;
在下一帧的扫描周期内,对各个所述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进行逐行扫描,包括:向一栅线组中的另一条栅线输入开启信号,使各条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分别连通该栅线连接的各亚像素单元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的像素电容进行反向充电,在所述像素电容反向充电结束时,向该栅线输入关断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5914.XA CN106597715B (zh) | 2017-02-06 | 2017-02-06 | 一种亚像素单元、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5914.XA CN106597715B (zh) | 2017-02-06 | 2017-02-06 | 一种亚像素单元、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97715A true CN106597715A (zh) | 2017-04-26 |
CN106597715B CN106597715B (zh) | 2019-08-06 |
Family
ID=58585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6591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597715B (zh) | 2017-02-06 | 2017-02-06 | 一种亚像素单元、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97715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64478A (zh) * | 2017-10-18 | 2018-01-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686331A (zh) * | 2019-01-24 | 2019-04-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653247A (zh) * | 2020-06-09 | 2020-09-1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CN112599106A (zh) * | 2020-12-31 | 2021-04-02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US11257456B2 (en) | 2020-06-09 | 2022-02-22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81929Y (zh) * | 2008-09-26 | 2009-07-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升压电路、液晶驱动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488018A (zh) * | 2013-09-25 | 2014-01-0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
CN104282287A (zh) * | 2014-10-31 | 2015-01-14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goa单元及驱动方法、goa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4681568A (zh) * | 2009-10-21 | 2015-06-03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显示装置和包括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
CN105446035A (zh) * | 2015-12-04 | 2016-03-30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 |
CN107479289A (zh) * | 2017-09-13 | 2017-12-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画素结构及阵列基板 |
-
2017
- 2017-02-06 CN CN201710065914.XA patent/CN10659771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81929Y (zh) * | 2008-09-26 | 2009-07-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升压电路、液晶驱动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4681568A (zh) * | 2009-10-21 | 2015-06-03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显示装置和包括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
CN103488018A (zh) * | 2013-09-25 | 2014-01-0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
CN104282287A (zh) * | 2014-10-31 | 2015-01-14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goa单元及驱动方法、goa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5446035A (zh) * | 2015-12-04 | 2016-03-30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 |
CN107479289A (zh) * | 2017-09-13 | 2017-12-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画素结构及阵列基板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64478A (zh) * | 2017-10-18 | 2018-01-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686331A (zh) * | 2019-01-24 | 2019-04-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653247A (zh) * | 2020-06-09 | 2020-09-1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WO2021248566A1 (zh) * | 2020-06-09 | 2021-12-1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US11257456B2 (en) | 2020-06-09 | 2022-02-22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
CN112599106A (zh) * | 2020-12-31 | 2021-04-02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97715B (zh) | 2019-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10308B2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each column of sub-pixel units being driven by two data lines and driving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 |
US731944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
US8928568B2 (en) | Sub-pixel voltage control using coupling capacitors | |
US9305512B2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esh rate | |
US922434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9858879B2 (en) | Driving circuit with a feed through voltage compensation and array substrate | |
CN106597715B (zh) | 一种亚像素单元、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
KR101764553B1 (ko) | 어레이 기판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
JP5517822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1906924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화소 구동방법 | |
US10062350B2 (en) |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display panel | |
KR20160042014A (ko) | 어레이 기판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04680998A (zh) | 一种源极驱动器及液晶显示装置 | |
EP2846184A1 (en) |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8878761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20210335306A1 (en) |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050070778A (ko) | 횡전계 방식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공통 전압 구동회로 | |
US8217873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or improving color washout effect | |
CN108873531B (zh)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295539B (zh) | 液晶显示面板 | |
KR101108155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
KR101167929B1 (ko) | 수평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 |
CN101369409A (zh) | 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
KR102560941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와 액정표시패널 | |
KR100885018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