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542609A - 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2609A
CN106542609A CN201610940988.9A CN201610940988A CN106542609A CN 106542609 A CN106542609 A CN 106542609A CN 201610940988 A CN201610940988 A CN 201610940988A CN 106542609 A CN106542609 A CN 106542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ineralizer
valve
water
resin
sof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09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龙
李青
李兆廷
石志强
李赫然
李震
李俊生
田海峰
解光辉
孙庆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409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42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42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2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9/00Regeneration or reactivation of ion-exchangers; 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其中,该软化树脂再生方法包括:反洗阶段:对软化树脂进行反洗,超滤洗水由软化器(10)下部进入,并由上部排出,使软化树脂处于全浮状态;排水阶段:在反洗阶段之后将超滤水排放,使软化树脂沉降;还原阶段:使用第一增压泵(1)将再生液直接泵入至软化器(10)内,对软化树脂进行还原;冲洗阶段:将超滤水输入至软化器(10)内,对所述软化树脂进行冲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增压泵将再生液直接泵入至软化器内,对软化树脂进行还原,增加了再生液的浓度,提高再生液对软化树脂的还原效率,避免再生液的浪费。

Description

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软化树脂是专用于软化硬水的一种专用树脂,通过离子交换技术,使水的硬度小于50mg/L。以钠离子交换树脂为例,当含有硬度离子的原水通过软化器内的软化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能够被软化树脂吸附,同时释放出等物质量的钠离子,有效率高达99%,当钠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后,为恢复其交换能力,需对软化树脂进行再生处理。现有水站软化工艺中,软化器运行时间短,软化树脂的再生周期频繁,且软化树脂的再生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再生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化树脂再生方法,该方法能够增加再生液的浓度,提高软化树脂的还原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化树脂再生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软化树脂的再生还原,避免再生液的浪费。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该软化树脂再生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再生液对软化树脂的还原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化树脂再生方法,该方法包括:反洗阶段:对软化树脂进行反洗,超滤水由软化器下部进入,并由上部排出,使该软化树脂处于全浮状态;排水阶段:在反洗阶段之后将所述超滤水排放,使该软化树脂沉降;还原阶段:使用第一增压泵将再生液直接泵入至所述软化器内,对该软化树脂进行还原;冲洗阶段:将所述超滤水输入至所述软化器内,对所述软化树脂进行冲洗。
可选地,在所述还原阶段和冲洗阶段之间,该方法还包括置换阶段:将软化水输入至所述软化器内,对该软化树脂进行置换。
可选地,在所述还原阶段,通过阀门调节所述第一增压泵泵送所述再生液的流量为4~6m3/h。
可选地,在所述置换阶段,所述软化水输入至所述软化器内的流量为5~8m3/h,对所述软化树脂的置换用时为50~90分钟。
可选地,所述再生液为饱和盐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软化树脂再生系统,包括软化器、第一增压泵、再生液箱、再生水泵、软化水箱以及超滤水箱,所述软化器内装有该软化树脂,所述再生液箱、软化水箱以及超滤水箱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软化器,所述软化水箱和所述软化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再生水泵,所述再生液箱和软化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增压泵,所述超滤水箱和软化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增压泵。
可选地,所述第一增压泵和所述软化器之间管路上设置有阀门,设置有所述再生水泵和软化水箱的管路连接于所述阀门和第一增压泵之间的管路上。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增压泵和再生水泵的下游管路上还设置有喷射器。
可选地,所述阀门和喷射器相串联设置于管路上,以用于控制设置有所述再生液箱和软化水箱管路的开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采用该软化树脂再生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反洗阶段:对软化树脂进行反洗,超滤水由所述软化器下部进入,并由上部排出,使该软化树脂处于全浮状态;排水阶段:在反洗阶段之后将所述超滤水排放,使该软化树脂沉降;还原阶段:使用第一增压泵将再生液直接泵入至所述软化器内,对该软化树脂进行还原;冲洗阶段:将所述超滤水输入至所述软化器内,对所述软化树脂进行冲洗;其中,所述还原阶段的具体步骤为:开启所述阀门、第一增压泵、所述软化器上部的反洗排水阀以及所述软化器顶部的排气阀,并保证其余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使用所述第一增压泵将再生液由所述再生液箱直接泵入至所述软化器内,再生液由所述软化器下部至上部穿过软化树脂并对软化树脂进行还原,使用后的再生液由所述反洗排水阀排出,还原结束后关闭所述阀门停止所述再生液的注入,并关闭所述反洗排水阀。
可选地,所述反洗阶段的具体步骤为:开启所述软化器上部的反洗排水阀、顶部的排气阀以及下部的反洗进水阀,超滤水由下部所述反洗进水阀进入,使软化树脂处于松动状态,污物由上部所述反洗排水阀排出,反洗阶段结束后,关闭所述反洗进水阀,停止超滤水的注入。
可选地,所述排水阶段的具体步骤为:打开所述软化器的下部正洗排水阀、中部的中排阀、上部的反洗排水阀以及顶部的排气阀,将所述反洗阶段的超滤水分别由所述反洗排水阀、中排阀以及正洗排水阀排放,使软化树脂沉降,将所述软化器内的超滤水全部排出,排水阶段结束后,关闭打开的所有排水阀门。
可选地,所述冲洗阶段包括依次进行的小正洗过程和正洗过程,所述小正洗过程的具体步骤为:开启所述软化器中部的中排阀、顶部的排气阀以及上部的进水阀,超滤水由上部所述进水阀进入,并由所述中排阀排出,所述小正洗过程结束后关闭打开的所有阀门;所述正洗过程的具体步骤为:开启所述软化器下部的正洗排水阀以及上部的进水阀,软化水由上部所述进水阀进入,并由下部所述正洗排水阀排出,所述正洗过程结束后关闭打开的所有阀门。
可选地,在所述还原阶段和冲洗阶段之间还包括置换阶段,所述置换阶段的具体步骤为:开启所述阀门、再生水泵以及软化器上部的反洗排水阀,并关闭所述软化器的其它阀门,软化水经所述再生水泵提升至所述喷射器由所述软化器底部进入,由下至上穿过软化树脂,对该软化树脂进行置换,置换结束后软化水由所述软化器上部所述反洗排水阀排出,置换阶段完成后,关闭所述阀门和再生水泵停止软化水的注入,并关闭所述反洗排水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增压泵将再生液直接泵入至软化器内,对软化树脂进行还原,增加了再生液的浓度,提高再生液对软化树脂的还原效率,避免再生液的浪费。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软化树脂再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软化树脂再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中反洗过程的工艺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中小反洗过程的工艺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中排水阶段的工艺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中还原阶段的工艺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中置换阶段的工艺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中小正洗过程的工艺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中正洗过程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软化器 20 再生液箱
30 软化水箱 40 超滤水箱
1 第一增压泵 2 再生水泵
3 阀门 4 喷射器
5 第二增压泵 101 排气阀
102 反洗排水阀 103 进水阀
104 正洗排水阀 105 反洗进水阀
106 产水阀 107 小反洗进水阀
108 中排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的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对于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化树脂再生方法,该方法包括反洗阶段、排水阶段、还原阶段以及冲洗阶段,其中,反洗阶段主要是对软化树脂进行反洗,如图3所示,超滤水由软化器10下部进入,并由上部排出,使软化树脂处于全浮状态,具体地,开启软化器10上部的反洗排水阀102、顶部的排气阀101以及下部的反洗进水阀105,超滤水由下部反洗进水阀105进入,使软化树脂处于松动状态,污物由上部反洗排水阀102排出,反洗阶段结束后,关闭反洗进水阀105,停止反洗水的注入;这里的反洗还可以为小反洗过程,超滤水由软化器10中部进入,并由上部排出,如图4所示,小反洗是指开启反洗排水阀102、排气阀101、小反洗进水阀107、第二增压泵5,超滤水通过第二增压泵5提升后由软化器10中部的小反洗进水阀107进入,使软化树脂处于松动状态,污物由软化器上部的反洗排水阀102排出,反洗阶段用时可以为10min,反洗阶段结束后,关闭小反洗进水阀107,停止反洗水的注入,以上均能够实现反洗水对软化树脂的清洗;如图5所示,排水阶段是指在反洗阶段之后打开软化器10的正洗排水阀104、中排阀108、反洗排水阀102以及排气阀101,将反洗阶段的超滤水分别由软化器10上部的反洗排水阀102、中部的中排阀108以及下部的正洗排水阀104排放,使软化树脂沉降,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阶段用时为8分钟,将软化器10内的超滤水全部排出,使软化树脂充分沉降,排水阶段结束后,关闭打开的所有排水阀门;如图6所示,还原阶段中开启阀门3、第一增压泵1、反洗排水阀102以及排气阀101,并保证其余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使用第一增压泵1将再生液由再生液箱20直接泵入至软化器10内,再生液由软化器10下部至上部穿过软化树脂并对软化树脂进行还原,使用后的再生液由反洗排水阀102排出,还原阶段用时可以为40min,还原结束后关闭阀门3停止再生液的注入,并关闭反洗排水阀102;冲洗阶段是将软化水输入至软化器10内,对软化树脂进行冲洗,冲洗阶段可以为依次进行小正洗过程和正洗过程,其中,如图8所示,小正洗是指开启软化器10的中排阀108、排气阀101、进水阀103以及第二增压泵5,超滤水箱40内的超滤水经过第二增压泵5提升后,由软化器10上部的进水阀103进入,并由中部的中排阀108排出,小正洗过程用时可以为5min,小正洗结束后关闭打开的所有阀门,如图9所示,正洗是指开启软化器10的正洗排水阀104、进水阀103及软化增压泵,超滤水经第二增压泵5提升后,由软化器10上部的进水阀103进入,并由下部正洗排水阀104排出,实现对软化树脂的清洗,直至出水硬度合格,正洗过程用时可以为10min,以完成软化树脂的再生过程,软化器10进入运行状态或备用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软化树脂的还原阶段,增设第一增压泵,直接将再生液泵入至软化器内,对软化树脂进行还原,增加了再生液的浓度,提高了再生液对软化树脂的还原效率,避免再生液的浪费。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增设第一增压泵1,增加了再生液的吸收量,为了防止再生液的浪费,在还原阶段,通过阀门3调节第一增压泵1泵送再生液的流量为4~6m3/h,再生液完全穿过该软化树脂并对其进行还原。再生液可以为饱和盐溶液,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氢氧化钠、盐酸或硫酸等溶液。
此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在还原阶段和冲洗阶段之间,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置换阶段,将软化水由软化器10底部以小流量输入至软化器10内,如图7所示,打开阀门3、再生水泵2以及反洗排水阀102,并关闭软化器10的其它阀门,软化水经再生水泵2提升至喷射器4由软化器10底部进入,由下至上穿过软化树脂,对该软化树脂进行置换,置换阶段用时可以为80min,置换结束后软化水由软化器10中部反洗排水阀102上部排出,实现对软化树脂的完全还原,使其恢复原有的交换能力,置换阶段完成后,关闭阀门3和再生水泵2停止软化水的注入,并关闭反洗排水阀102。其中,在置换阶段,软化水输入至软化器10内的流量为5~8m3/h,避免由于进水流速过大导致软化树脂“乱层”,进而影响软化树脂的再生效果。并且,在置换阶段,对软化树脂的置换用时为50~90分钟,以保证软化树脂完全被还原。
如图1和图2所示,图2为针对图1中现有技术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的改进,在软化器10实际运行时间及耗盐量相同的前提下,通过软化器10产水量来评估该再生方法改进前、改进后的再生效果。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再生液选用饱和盐溶液,排水阶段用时由5分钟延长为8分钟,还原阶段再生液进入软化器10内的流量由9m3/h调整为6m3/h,置换阶段软化水进入软化器10内的流量由12m3/h调整为7m3/h,且置换时间由50分钟调整为80分钟,通过产水阀106,在软化器10产水量为90m3/h的前提下,以2#、6#软化器为示例性实施例,采用软化器10消耗一吨盐产软水量来衡量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的改进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由表1和表2可知,2#软化器改造前一吨盐产软水量为1980m3-2278m3,改造后2#软化器一吨盐产软水量为4000m3-5400m3。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由表3和表4可知,6#软化器改造前一吨盐产软水量为1440m3-2666m3,改造后6#软化器一吨盐产软水量为4125-5400m3。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软化树脂的再生效率,避免再生液的浪费。
表1改造前2#软化器再生后运行时间及耗盐量
日期 2#软化器 合计产水量 吸盐量 吸盐时间 投盐量 一吨盐产软水量
2016.1.28 690分钟 1035m3 9m3/h 40分钟 0.5t 2070m3
2016.1.31 660分钟 990m3 9m3/h 40分钟 0.5t 1980m3
2016.2.12 718分钟 1077m3 9m3/h 40分钟 0.5t 2154m3
2016.2.17 759分钟 1139m3 9m3/h 40分钟 0.5t 2278m3
2016.3.2 677分钟 1015m3 9m3/h 40分钟 0.5t 2030m3
表2改造后2#软化器再生后运行时间及耗盐量
表3改造前6#软化器再生后运行时间及耗盐量
日期 6#软化器 合计产水量 吸盐量 吸盐时间 投盐量 一吨盐产软水量
2016.1.27 540分钟 810m3 9m3/h 40分钟 0.5t 1620m3
2016.2.4 739分钟 1108m3 9m3/h 40分钟 0.5t 2216m3
2016.2.16 652分钟 978m3 9m3/h 40分钟 0.5t 1956m3
2016.2.26 480分钟 720m3 9m3/h 40分钟 0.5t 1440m3
2016.3.4 889分钟 1333m3 9m3/h 40分钟 0.5t 2666m3
表4改造后6#软化器再生后运行时间及耗盐量
日期 6#软化器 合计产水量 吸盐量 吸盐时间 投盐量 一吨盐产软水量
2016.4.19 1122分钟 1683m3 6m3/h 40分钟 0.4t 4208m3
2016.4.29 1157分钟 1735m3 6m3/h 40分钟 0.4t 4338m3
2016.5.9 1100分钟 1650m3 6m3/h 40分钟 0.4t 4125m3
2016.5.12 1440分钟 2160m3 6m3/h 40分钟 0.4t 5400m3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软化树脂再生系统,包括软化器10、第一增压泵1、再生液箱20、再生水泵2、软化水箱30以及超滤水箱40,软化器10内装有该软化树脂,再生液箱20、软化水箱30以及超滤水箱4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软化器10,再生液箱20和软化器10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增压泵1,超滤水箱40和软化器10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增压泵5,软化水箱30和软化器10的管路上设置有再生水泵2。通过第一增压泵直接将再生液泵送至软化器内,对软化树脂进行还原,增加了再生液的浓度,提高了再生液对软化树脂的还原效率,避免再生液的浪费。
为了便于调节还原阶段再生液输入至软化器10内的流量以及置换阶段软化水由软化水箱30输入至软化器10内的流量,在第一增压泵1和软化器10之间管路上设置有阀门3,为了实现阀门3可以同时控制再生液和软化水进入软化器10的流量,设置有再生水泵2和软化水箱30的管路连接于阀门3和第一增压泵1之间的管路上,且节省管路布置,此外,在第一增压泵1和再生水泵2的下游、阀门3的上游管路上还设置有喷射器4,能够在软化水和再生液分别进入软化器10时起到降速、升压的作用,以保证进入软化器内的流量稳定。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软化树脂再生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再生液对软化树脂的还原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软化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反洗阶段:对软化树脂进行反洗,超滤水由软化器(10)下部进入,并由上部排出,使该软化树脂处于全浮状态;
排水阶段:在反洗阶段之后将所述超滤水排放,使该软化树脂沉降;
还原阶段:使用第一增压泵(1)将再生液直接泵入至所述软化器(10)内,对该软化树脂进行还原;
冲洗阶段:将所述超滤水输入至所述软化器(10)内,对所述软化树脂进行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还原阶段和冲洗阶段之间,该方法还包括置换阶段:将软化水输入至所述软化器(10)内,对该软化树脂进行置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还原阶段,通过阀门(3)调节所述第一增压泵(1)泵送所述再生液的流量为4~6m3/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置换阶段,所述软化水输入至所述软化器(10)内的流量为5~8m3/h,对所述软化树脂的置换用时为50~9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化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液为饱和盐溶液。
6.一种软化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器(10)、第一增压泵(1)、再生液箱(20)、再生水泵(2)、软化水箱(30)以及超滤水箱(40),所述软化器(10)内装有该软化树脂,所述再生液箱(20)、软化水箱(30)以及超滤水箱(4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软化器(10),所述软化水箱(30)和所述软化器(10)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再生水泵(2),所述再生液箱(20)和软化器(10)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增压泵(1),所述超滤水箱(40)和软化器(10)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增压泵(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化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泵(1)和所述软化器(10)之间管路上设置有阀门(3),设置有所述再生水泵(2)和软化水箱(30)的管路连接于所述阀门(3)和第一增压泵(1)之间的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化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增压泵(1)和再生水泵(2)的下游管路上还设置有喷射器(4)。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化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3)和喷射器(4)相串联设置于管路上,以用于控制设置有所述再生液箱(20)和软化水箱(30)管路的开闭。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化树脂再生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洗阶段:对软化树脂进行反洗,超滤水由所述软化器(10)下部进入,并由上部排出,使该软化树脂处于全浮状态;
排水阶段:在反洗阶段之后将所述超滤水排放,使该软化树脂沉降;
还原阶段:使用第一增压泵(1)将再生液直接泵入至所述软化器(10)内,对该软化树脂进行还原;
冲洗阶段:将所述超滤水输入至所述软化器(10)内,对所述软化树脂进行冲洗;
其中,所述还原阶段的具体步骤为:开启所述阀门(3)、第一增压泵(1)、所述软化器(10)上部的反洗排水阀(102)以及所述软化器(10)顶部的排气阀(101),并保证其余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使用所述第一增压泵(1)将再生液由所述再生液箱(20)直接泵入至所述软化器(10)内,再生液由所述软化器(10)下部至上部穿过软化树脂并对软化树脂进行还原,使用后的再生液由所述反洗排水阀(102)排出,还原结束后关闭所述阀门(3)停止所述再生液的注入,并关闭所述反洗排水阀(10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再生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阶段的具体步骤为:开启所述软化器(10)上部的反洗排水阀(102)、顶部的排气阀(101)以及下部的反洗进水阀(105),超滤水由下部所述反洗进水阀(105)进入,使软化树脂处于松动状态,污物由上部所述反洗排水阀(102)排出,反洗阶段结束后,关闭所述反洗进水阀(105),停止超滤水的注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再生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阶段的具体步骤为:打开所述软化器(10)的下部正洗排水阀(104)、中部的中排阀(108)、上部的反洗排水阀(102)以及顶部的排气阀(101),将所述反洗阶段的超滤水分别由所述反洗排水阀(102)、中排阀(108)以及正洗排水阀(104)排放,使软化树脂沉降,将所述软化器(10)内的超滤水全部排出,排水阶段结束后,关闭打开的所有排水阀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再生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阶段包括依次进行的小正洗过程和正洗过程,所述小正洗过程的具体步骤为:开启所述软化器(10)中部的中排阀(108)、顶部的排气阀(101)以及上部的进水阀(103),超滤水由上部所述进水阀(103)进入,并由所述中排阀(108)排出,所述小正洗过程结束后关闭打开的所有阀门;所述正洗过程的具体步骤为:开启所述软化器(10)下部的正洗排水阀(104)以及上部的进水阀(103),软化水由上部所述进水阀(103)进入,并由下部所述正洗排水阀(104)排出,所述正洗过程结束后关闭打开的所有阀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再生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还原阶段和冲洗阶段之间还包括置换阶段,所述置换阶段的具体步骤为:开启所述阀门(3)、再生水泵(2)以及软化器上部的反洗排水阀(102),并关闭所述软化器(10)的其它阀门,软化水经所述再生水泵(2)提升至所述喷射器(4)由所述软化器(10)底部进入,由下至上穿过软化树脂,对该软化树脂进行置换,置换结束后软化水由所述软化器(10)上部所述反洗排水阀(102)排出,置换阶段完成后,关闭所述阀门(3)和再生水泵(2)停止软化水的注入,并关闭所述反洗排水阀(102)。
CN201610940988.9A 2016-10-25 2016-10-25 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 Pending CN106542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0988.9A CN106542609A (zh) 2016-10-25 2016-10-25 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0988.9A CN106542609A (zh) 2016-10-25 2016-10-25 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2609A true CN106542609A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93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0988.9A Pending CN106542609A (zh) 2016-10-25 2016-10-25 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4260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6107A (zh) * 2019-03-27 2019-06-25 兆德(南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纯水前端软化树脂再生工艺
CN112076805A (zh) * 2020-09-22 2020-12-15 南京云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盐水树脂软化再生工艺
CN113019475A (zh) * 2021-03-16 2021-06-25 台嘉成都玻纤有限公司 软化器树脂再生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86A (zh) * 1991-09-07 1993-03-31 刘举利 新的软化器再生工艺
CN1198409A (zh) * 1997-05-07 1998-11-11 李循 软化器无排污再生方法
CN1272458A (zh) * 2000-06-19 2000-11-08 霍银坤 除氧软化处理工业用原水新方法及其设备
CN204873944U (zh) * 2015-07-30 2015-12-16 常州市金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顺流再生阴离子交换器
CN204918075U (zh) * 2015-08-26 2015-12-30 同济大学 一种填装耐污染型软化树脂的离子交换反应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86A (zh) * 1991-09-07 1993-03-31 刘举利 新的软化器再生工艺
CN1198409A (zh) * 1997-05-07 1998-11-11 李循 软化器无排污再生方法
CN1272458A (zh) * 2000-06-19 2000-11-08 霍银坤 除氧软化处理工业用原水新方法及其设备
CN204873944U (zh) * 2015-07-30 2015-12-16 常州市金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顺流再生阴离子交换器
CN204918075U (zh) * 2015-08-26 2015-12-30 同济大学 一种填装耐污染型软化树脂的离子交换反应塔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6107A (zh) * 2019-03-27 2019-06-25 兆德(南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纯水前端软化树脂再生工艺
CN112076805A (zh) * 2020-09-22 2020-12-15 南京云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盐水树脂软化再生工艺
CN113019475A (zh) * 2021-03-16 2021-06-25 台嘉成都玻纤有限公司 软化器树脂再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2609A (zh) 软化树脂再生方法、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再生树脂的方法
CN112774737A (zh) 软水树脂再生控制方法及软水机水路系统
CN109205913A (zh) 纯水设备
CN108911036A (zh) 一种近零排放软化水设备及方法
CN106745512B (zh) 油田注汽锅炉软化器再生废水零排放装置及其再生方法
CN108483574A (zh) 一种减少污泥废危产生量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4671350A (zh) 一体化再生滤料软水机及滤料的再生方法
CN206108984U (zh) 一种锅炉补给水除盐处理废水分类收集和重复利用系统
CN103223355A (zh) 无顶压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
CN109201123A (zh) 一种离子交换再生液回收利用的方法
CN205999067U (zh) 高盐水特种树脂软化装置
CN205990263U (zh) 混合式水对水压力储水罐与高回收率反渗透系统
CN203625087U (zh) 离子交换器节水减排装置
CN222402592U (zh) 感光材料板洗涤槽液回收系统
CN206069457U (zh) 连续软化水净水装置
CN103979718B (zh) 一种间甲酚生产废水循环分质资源化处理的方法
CN222700077U (zh) 一种不影响取水的软水系统
CN100425541C (zh) 水处理离子交换除盐系统阳离子交换器再生方法
CN207918569U (zh) 一种智能控制全屋综合水处理系统
CN206359332U (zh) 一种具有降低前段纯水浓度功能的纯水机系统
CN207276262U (zh) 一种用于处理高含盐废水的离子交换系统
CN205328761U (zh) 一种洗车水处理系统
CN203253447U (zh) 无顶压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
CN202576044U (zh) 软化器自动节水装置
CN210193473U (zh) 软水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