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4770A - 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04770A CN106504770A CN201610903634.7A CN201610903634A CN106504770A CN 106504770 A CN106504770 A CN 106504770A CN 201610903634 A CN201610903634 A CN 201610903634A CN 106504770 A CN106504770 A CN 1065047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base station
- tested communication
- call
- audi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72 quality tes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36—Quality of speech transmission monito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48—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 G10L25/51—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for comparison or discrimination
- G10L25/6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for comparison or discrimination fo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voi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6—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with means for applying test signals or for measu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0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OAM&P
- H04M2203/05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OAM&P loopback t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该测试系统可以包括:控制设备、测试设备、模拟基站和被测通讯设备;控制设备向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发出呼叫指令,使得任一方向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发起呼叫,且另一方被预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以在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测试设备在通话建立后,向所述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使其经由通话被从任一方传输至另一方时,由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并被另一方传回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对测试音频与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并将结果传回控制设备。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对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进行自动测试,以便于对通讯设备进行通话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通话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尽可能地对通讯设备进行检测,以确定出通讯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
但是,相关技术中并未提供有效的通话质量检测方案,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设备、测试设备、模拟基站和被测通讯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发出呼叫指令,使得所述任一方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发起呼叫,且所述另一方被预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以在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
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通话建立后,向所述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其中,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
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并将得到相似度比较结果传回所述控制设备。
可选的,所述模拟基站在所述通话建立后,向所述测试设备发送通知消息,使所述测试设备向所述任一方提供所述标准音频。
可选的,
当所述任一方为所述被测通讯设备时,所述测试设备播放所述标准音频;其中,所述标准音频被所述被测通讯设备通过内置麦克风或者外接麦克风采集得到所述测试音频;
当所述任一方为所述模拟基站时,所述测试设备将所述标准音频发送至所述模拟基站;其中,所述标准音频被所述模拟基站作为通话语音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采集得到所述测试音频。
可选的,当所述测试设备为平均意见值MOS测试设备时,所述相似度比较结果为MOS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包括:
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其中,所述通话建立后,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以由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
接收所述测试设备传回的相似度比较结果,以确定所述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
可选的,所述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包括:
控制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呼叫所述模拟基站,其中所述模拟基站被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
或者,控制所述模拟基站呼叫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其中所述被测通讯设备被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
可选的,所述通话质量正相关于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之间的相似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其中,所述通话建立后,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以由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测试设备传回的相似度比较结果,以确定所述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
可选的,所述建立单元包括:第一呼叫子单元或第二呼叫子单元;
所述第一呼叫子单元,控制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呼叫所述模拟基站,其中所述模拟基站被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
所述第二呼叫子单元,控制所述模拟基站呼叫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其中所述被测通讯设备被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
可选的,所述通话质量正相关于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之间的相似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其中,所述通话建立后,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以由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
接收所述测试设备传回的相似度比较结果,以确定所述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采用模拟基站执行通话操作,能够持续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可以排除网络不稳定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控制设备对测试设备、模拟基站、被测通讯设备的控制处理,使得三者之间可以实现自动配合,从而实现对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的自动测试,并有效提升了对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的测试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测试通话质量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测试通话质量的示意图。
图5-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通话质量的测试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测试系统可以包括:控制设备1、测试设备2、模拟基站3和被测通讯设备4等,由控制设备1对模拟基站3或被测通讯设备4进行控制,并通过测试设备2、模拟基站3和被测通讯设备4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处理等,实现本公开的通话质量测试目的。
其中,控制设备1可以为PC设备、服务器等各种具有控制功能的电子设备,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测试设备2可以采用MOS(Mean Opinion Score,平均意见值)设备,即通过计算MOS值来表征通话质量的高低;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参数或设备来实现通话质量测试,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模拟基站3可以采用如CMU(综合测试仪)来实现。被测通讯设备4可以为手机、平板设备等任意具有通话功能的电子设备,均可以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通话质量测试。
针对控制设备1的控制过程,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1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2中,控制被测通讯设备4与模拟基站3之间建立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可以向被测通讯设备4与模拟基站3中的任一方发出呼叫指令,使得该任一方向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发起呼叫,且该另一方被预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以在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话建立后,可由测试设备2向被测通讯设备4与模拟基站3中的任一方(与上述的“控制设备1可以向被测通讯设备4与模拟基站3中的任一方发出呼叫指令”为相互独立的不同部分,两个“任一方”并不一定相同)提供标准音频,例如可由模拟基站3在通话建立后向测试设备2发送通知消息,使测试设备2向任一方提供所述标准音频。其中,该标准音频在经由通话被从该任一方传输至被测通讯设备4与模拟基站3中的另一方时,由被测通讯设备4处理为测试音频,且该测试音频被该另一方传回测试设备2,以由该测试设备2对测试音频与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
其中,当任一方为被测通讯设备4时,测试设备2可以向被测通讯设备4播放标准音频;其中,标准音频被被测通讯设备4通过内置麦克风或者外接麦克风采集得到测试音频;而当任一方为模拟基站3时,测试设备2将标准音频发送至模拟基站3;其中,标准音频被模拟基站3作为通话语音传输至被测通讯设备4,并由被测通讯设备4采集得到测试音频。
可以理解的是:标准音频是指未由被测通讯设备4处理过的音频数据,测试音频是指由该被测通讯设备4处理过的音频数据;而通过配置模拟基站3,可以在被测通讯设备4与模拟基站3之间基于模拟基站3建立的通讯网络来实现通讯的过程中,避免由于网络环境因素而影响到测试音频本身的质量,换言之可以确保测试音频的质量状况仅与被测通讯设备4自身的通话质量相关,有助于提升通话质量的测试准确度。
在步骤204中,接收所述测试设备2传回的相似度比较结果,以确定所述被测通讯设备4的通话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话质量可以正相关于测试音频与标准音频之间的相似度。换言之,当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越高时,对于标准音频的改变就越小,使得相应的测试音频与标准音频之间的相似度越高;反之,当测试音频与标准音频之间的相似度越低时,则表明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越低。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采用模拟基站3执行通话操作,能够持续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可以排除网络不稳定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控制设备1对测试设备2、模拟基站3、被测通讯设备4的控制处理,使得三者之间可以实现自动配合,从而实现对被测通讯设备4的通话质量的自动测试,并有效提升了对被测通讯设备4的通话质量的测试效率。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测试通话质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测试通话质量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1中,控制设备1向被测通讯设备4发送呼叫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与被测通讯设备4之间可以通过物理线路或无线方式建立连接,并据此连接实现上述呼叫指令的传输。例如,物理线路可以采用USB连接线等;而无线连接可以基于蓝牙、WIFI等方式建立连接,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步骤3.2中,被测通讯设备4响应于呼叫指令,与模拟基站3建立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被测通讯设备4可以向模拟基站3发起呼叫操作,而模拟基站3可以被预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使得该模拟基站3可以响应于被测通讯设备4的呼叫操作而自动接听,从而在被测通讯设备4与该模拟基站3之间建立通话。
在步骤3.3中,模拟基站3在建立通话后,向测试设备2发送通知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类似于控制设备1与被测通讯设备4之间建立的连接,模拟基站3与测试设备2之间也可以建立有线或无线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3.4中,测试设备2向被测通讯设备4发送标准音频。
在一实施例中,测试设备2可以通过扬声器等播放标准音频,并由被测通讯设备4通过送话器进行音频采集,以生成相应的测试音频;那么,该过程可以用于模拟出用户基于被测通讯设备4的送话器直接进行语音通话的场景。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将带有麦克风的耳机插入被测通讯设备4的耳机孔,并由耳机的麦克风对测试设备2处播放的标准音频进行音频采集,以输入该被测通讯设备4,然后由该被测通讯设备4将该标准音频处理为测试音频。
在本实施例中,被测通讯设备4在将标准音频生成为测试音频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将模拟音频信号通过模数转换生成数字音频信号的过程,而该模数转换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原始数据的丢失和噪声的添入,从而影响实际通话质量;而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正是通过对实际通话过程的模拟,以期检测出被测通讯设备4可能存在的通话质量问题,从而尽早解决该通话质量问题。
在步骤3.5中,被测通讯设备4将测试音频传输至模拟基站3。
在本实施例中,被测通讯设备4与模拟基站3建立通话后,相当于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条数据连接,并且可以通过该数据连接实现对诸如测试音频等数据的传输操作。其中,数据连接可以为基于电路交换域或分组交换域,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步骤3.6中,模拟基站3将测试音频传输至测试设备2。
在本实施例中,模拟基站3对于测试音频的接收和传输过程,完全是基于数字信号的传输过程,并不存在模数转换操作,因而不会造成对测试音频的数据变更,不会影响该测试音频的数据完整性和测试准确度。
在步骤3.7中,测试设备2将测试音频与标准音频进行比较,以得到相应的测试结果。
在步骤3.8中,测试设备2将测试结果输出至控制设备1。
在本实施例中,当测试设备2为MOS设备时,该测试设备2可以基于标准音频,计算测试音频对应的MOS值;其中,当计算出的MOS值越高时,表明测试音频与标准音频之间的相似度越高,则被测通讯设备4的通话质量越高,反之则通话质量越低。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设备2将测试结果输出至控制设备1后,控制设备1可以在显示屏上示出该测试结果;或者,控制设备1可以在测试结果表明通话质量低于预设质量标准或其他情况下,才将相应的测试结果通过显示屏输出,以供用户查看。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测试通话质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测试通话质量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1中,控制设备1向模拟基站3发送呼叫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与模拟基站3之间可以通过物理线路或无线方式建立连接,并据此连接实现上述呼叫指令的传输。例如,物理线路可以采用USB连接线等;而无线连接可以基于蓝牙、WIFI等方式建立连接,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步骤4.2中,模拟基站3响应于呼叫指令,与被测通讯设备4建立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模拟基站3可以向被测通讯设备4发起呼叫操作,而被测通讯设备4可以被预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使得该被测通讯设备4可以响应于模拟基站3的呼叫操作而自动接听,从而在被测通讯设备4与该模拟基站3之间建立通话。
需要指出的是: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步骤3.1-3.2在模拟基站3与被测通讯设备4之间建立通话,以替代此处的步骤4.1-4.2;类似地,此处的步骤4.1-4.2也可以被应用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以替代步骤3.1-3.2而在模拟基站3与被测通讯设备4之间建立通话,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步骤4.3中,模拟基站3在建立通话后,向测试设备2发送通知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类似于控制设备1与被测通讯设备4之间建立的连接,模拟基站3与测试设备2之间也可以建立有线或无线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4.4中,测试设备2向模拟基站3发送标准音频。
在步骤4.5中,模拟基站3将标准音频转发至被测通讯设备4。
在本实施例中,模拟基站3对于标准音频的接收和传输过程,完全是基于数字信号的传输过程,并不存在模数转换操作,因而不会造成对标准音频的数据变更,不会影响该标准音频的数据完整性和测试准确度。
在步骤4.6中,被测通讯设备4将标准音频处理为测试音频后,并使得测试设备2获得该测试音频。
在本实施例中,被测通讯设备4可以通过数模转换将标准音频处理为模拟信号后,通过扬声器等或与该被测通讯设备4相连的耳机听筒进行播放,并由测试设备2进行音频采集,以获得测试音频。
在本实施例中,被测通讯设备4在执行数模转换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生成模拟音频信号的过程,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原始数据的丢失和噪声的添入,从而影响实际通话质量;而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正是通过对实际通话过程的模拟,以期检测出被测通讯设备4可能存在的通话质量问题,从而尽早解决该通话质量问题。
在步骤4.7中,测试设备2将测试音频与标准音频进行比较,以得到相应的测试结果。
在步骤4.8中,测试设备2将测试结果输出至控制设备1。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7-4.8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步骤3.7-3.8,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控制设备1的控制下,测试设备2、模拟基站3与被测通讯设备4之间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协作关系,从而实现对被测通讯设备4的快速、高效、自动化的通话质量测试。并且,通过由模拟基站3创建模拟网络,以实现与被测通讯设备4之间的通话连接,可以避免外界通讯网络的不稳定而造成的测试不准确等问题,从而显著提升通话质量的测试准确度。
与前述的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通话质量的测试装置的实施例。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装置框图。参照图5,该装置可以包括建立单元51和接收单元52。其中:
建立单元51,被配置为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其中,所述通话建立后,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以由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
接收单元52,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测试设备传回的相似度比较结果,以确定所述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
如图6所示,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装置的框图,该实施例在前述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建立单元51可以包括:第一呼叫子单元511或第二呼叫子单元512;其中:
所述第一呼叫子单元511,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呼叫所述模拟基站,其中所述模拟基站被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
所述第二呼叫子单元512,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模拟基站呼叫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其中所述被测通讯设备被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
可选的,所述通话质量正相关于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之间的相似度。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其中,所述通话建立后,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以由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接收所述测试设备传回的相似度比较结果,以确定所述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其中,所述通话建立后,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以由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接收所述测试设备传回的相似度比较结果,以确定所述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通话质量的测试的装置700的框图。例如,装置7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7,装置700包括处理组件7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7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部件7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7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
装置7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7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7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50被配置为将装置7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758。装置7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7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测试设备、模拟基站和被测通讯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发出呼叫指令,使得所述任一方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发起呼叫,且所述另一方被预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以在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
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通话建立后,向所述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其中,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
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并将得到相似度比较结果传回所述控制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基站在所述通话建立后,向所述测试设备发送通知消息,使所述测试设备向所述任一方提供所述标准音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任一方为所述被测通讯设备时,所述测试设备播放所述标准音频;其中,所述标准音频被所述被测通讯设备通过内置麦克风或者外接麦克风采集得到所述测试音频;
当所述任一方为所述模拟基站时,所述测试设备将所述标准音频发送至所述模拟基站;其中,所述标准音频被所述模拟基站作为通话语音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采集得到所述测试音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试设备为平均意见值MOS测试设备时,所述相似度比较结果为MOS值。
5.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其中,所述通话建立后,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以由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
接收所述测试设备传回的相似度比较结果,以确定所述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包括:
控制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呼叫所述模拟基站,其中所述模拟基站被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
或者,控制所述模拟基站呼叫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其中所述被测通讯设备被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质量正相关于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之间的相似度。
8.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单元,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其中,所述通话建立后,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以由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测试设备传回的相似度比较结果,以确定所述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包括:第一呼叫子单元或第二呼叫子单元;
所述第一呼叫子单元,控制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呼叫所述模拟基站,其中所述模拟基站被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
所述第二呼叫子单元,控制所述模拟基站呼叫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其中所述被测通讯设备被配置为自动接听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质量正相关于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之间的相似度。
11.一种通话质量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控制被测通讯设备与模拟基站之间建立通话;其中,所述通话建立后,测试设备向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任一方提供标准音频,所述标准音频在经由所述通话被从所述任一方传输至所述被测通讯设备与所述模拟基站中的另一方时,由所述被测通讯设备处理为测试音频,且所述测试音频被所述另一方传回所述测试设备,以由所述测试设备对所述测试音频与所述标准音频进行相似度比较;
接收所述测试设备传回的相似度比较结果,以确定所述被测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03634.7A CN106504770B (zh) | 2016-10-17 | 2016-10-17 | 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 |
EP17196642.7A EP3310028B1 (en) | 2016-10-17 | 2017-10-16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call quality |
US15/785,873 US20180109337A1 (en) | 2016-10-17 | 2017-10-17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call qualit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03634.7A CN106504770B (zh) | 2016-10-17 | 2016-10-17 | 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04770A true CN106504770A (zh) | 2017-03-15 |
CN106504770B CN106504770B (zh) | 2020-03-17 |
Family
ID=58295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03634.7A Active CN106504770B (zh) | 2016-10-17 | 2016-10-17 | 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109337A1 (zh) |
EP (1) | EP3310028B1 (zh) |
CN (1) | CN106504770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1280A (zh) * | 2018-01-08 | 2018-08-10 | 东莞市慧眼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nb-iot网络的信号测试系统及方法 |
CN108966263A (zh) * | 2018-07-26 | 2018-12-07 | 广东经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语音mos便携测量系统 |
CN110070892A (zh) * | 2019-04-09 | 2019-07-30 | 易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讲设备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 |
CN110505352A (zh) * | 2018-05-17 | 2019-11-2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话质量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1405122A (zh) * | 2020-03-18 | 2020-07-10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音频通话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629396A (zh) * | 2019-02-27 | 2020-09-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
CN111741168A (zh) * | 2020-08-07 | 2020-10-02 | 睿云联(厦门)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设备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其设备 |
CN111863032A (zh) * | 2020-06-12 | 2020-10-30 | 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音频采集设备的优选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901746A (zh) * | 2020-07-15 | 2020-11-06 |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 移动站甚高频通信覆盖效果测试方法和系统 |
CN114050962A (zh) * | 2020-07-24 | 2022-02-1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16777B1 (en) * | 2018-09-11 | 2019-12-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user experience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
CN112489684A (zh) * | 2020-12-02 | 2021-03-12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一种端到端的音频信号通讯转换检测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67381B1 (en) * | 1999-12-21 | 2003-05-20 | Willtech In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call test in a CDMA system |
CN101030824A (zh) * | 2006-03-02 | 2007-09-05 |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移动电话射频信号的测试系统与测试方法 |
CN102355688A (zh) * | 2011-09-05 | 2012-02-1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设备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
US20120128134A1 (en) * | 2010-11-23 | 2012-05-24 | Ipc Systems, Inc. | Test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CN103249069A (zh) * | 2012-02-14 | 2013-08-1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移动终端的测试系统 |
US8737571B1 (en) * | 2004-06-29 | 2014-05-27 | Empirix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call quality testing |
US20150245230A1 (en) * | 2014-02-24 | 2015-08-27 | PCTES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Inc. | Techniques for testing compatibility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20160261737A1 (en) * | 2014-04-02 | 2016-09-08 | Softbank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51457B1 (en) * | 2000-06-28 | 2004-06-15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Real time call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
JP3916591B2 (ja) * | 2003-06-16 | 2007-05-16 |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 試験装置 |
US8249260B2 (en) * | 2007-04-13 | 2012-08-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dio path filter tuning |
US8942109B2 (en) * | 2012-04-25 | 2015-01-27 | Anritsu Company | Impairment simulation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to enable voice quality degradation estimation |
US9838544B2 (en) * | 2014-06-27 | 2017-12-05 | Agora Lab,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quality of a call over network with load leveling and last mile signal indication |
-
2016
- 2016-10-17 CN CN201610903634.7A patent/CN106504770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0-16 EP EP17196642.7A patent/EP3310028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0-17 US US15/785,873 patent/US2018010933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67381B1 (en) * | 1999-12-21 | 2003-05-20 | Willtech In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call test in a CDMA system |
US8737571B1 (en) * | 2004-06-29 | 2014-05-27 | Empirix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call quality testing |
CN101030824A (zh) * | 2006-03-02 | 2007-09-05 |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移动电话射频信号的测试系统与测试方法 |
US20120128134A1 (en) * | 2010-11-23 | 2012-05-24 | Ipc Systems, Inc. | Test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CN102355688A (zh) * | 2011-09-05 | 2012-02-1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设备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
CN103249069A (zh) * | 2012-02-14 | 2013-08-1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移动终端的测试系统 |
US20150245230A1 (en) * | 2014-02-24 | 2015-08-27 | PCTES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Inc. | Techniques for testing compatibility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20160261737A1 (en) * | 2014-04-02 | 2016-09-08 | Softbank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1280A (zh) * | 2018-01-08 | 2018-08-10 | 东莞市慧眼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nb-iot网络的信号测试系统及方法 |
CN110505352A (zh) * | 2018-05-17 | 2019-11-2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话质量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8966263A (zh) * | 2018-07-26 | 2018-12-07 | 广东经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语音mos便携测量系统 |
CN111629396A (zh) * | 2019-02-27 | 2020-09-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
CN110070892A (zh) * | 2019-04-09 | 2019-07-30 | 易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讲设备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 |
CN111405122B (zh) * | 2020-03-18 | 2021-09-24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音频通话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405122A (zh) * | 2020-03-18 | 2020-07-10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音频通话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863032A (zh) * | 2020-06-12 | 2020-10-30 | 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音频采集设备的优选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901746A (zh) * | 2020-07-15 | 2020-11-06 |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 移动站甚高频通信覆盖效果测试方法和系统 |
CN114050962A (zh) * | 2020-07-24 | 2022-02-1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050962B (zh) * | 2020-07-24 | 2023-01-13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741168A (zh) * | 2020-08-07 | 2020-10-02 | 睿云联(厦门)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设备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其设备 |
CN111741168B (zh) * | 2020-08-07 | 2022-02-18 | 睿云联(厦门)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设备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其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10028B1 (en) | 2024-07-03 |
CN106504770B (zh) | 2020-03-17 |
EP3310028A1 (en) | 2018-04-18 |
US20180109337A1 (en) | 2018-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04770A (zh) | 通话质量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 | |
CN109600694B (zh) | 一种无线耳机的配对方法、装置、终端及充电盒 | |
CN103414982B (zh) | 一种提供声音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577293B (zh) | 一种蓝牙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8886653B (zh) | 一种耳机声道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CN108449493B (zh) | 语音通话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9195090B (zh) | 用于产品内麦克风电声参数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9445740A (zh) |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2019128586A (ja) | 音声処理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 |
JP7590553B2 (ja) | サウンドボックス位置調整方法、オーディオレンダリ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3260124A (zh) | 移动终端的音频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 |
CN108366160A (zh) | 音频测试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889044A (zh) | 音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4243652A (zh) | 通信终端自主音频测试方法 | |
CN111314780B (zh) | 回声消除功能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205754521U (zh) | 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音频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设备 | |
CN108235215B (zh) | 一种线控耳机测试装置及其测试电路 | |
CN109246664B (zh) | 一种语音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5554230A (zh) | 一种语音通信电路和手持终端 | |
CN105072553A (zh) | 音响设备的扩音方法及装置 | |
KR20160012444A (ko) | 스마트폰의 음성 통화 품질 측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3986818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7255282A (zh) | 一种蓝牙音频采集方法和蓝牙耳机 | |
CN108574914B (zh) | 音箱组播放音频文件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接收端 | |
CN106341436B (zh) | 加速效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