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0178A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00178A CN106500178A CN201610921930.XA CN201610921930A CN106500178A CN 106500178 A CN106500178 A CN 106500178A CN 201610921930 A CN201610921930 A CN 201610921930A CN 106500178 A CN106500178 A CN 1065001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wind direction
- conditioner
- rotating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119 centrifu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200 vapor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1580 syndrom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5—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with parallel simultaneously tiltable lamell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和风向转筒。壳体具有多个第一出风口。风向转筒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风向转筒为多个,多个风向转筒与多个第一出风口一一对应,风向转筒上设置有出风区域以改变对应的第一出风口处的送风角度。通过转动风向转筒,使得风向转筒的出风区域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时实现第一出风口处送风,通过多个风向转筒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增加空调器出风口的送风角度,提高了空调器的出风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圆筒立式空调器大多采用贯流风叶,有一个或多个出风口。出风口在空调器的上部,且大多数的出风口多集中在正面,造成扫风角度小,送风区域小等缺陷,使得室内房间温度场分布不均匀,送风无法吹到房间边角处,造成空调器出风舒适性差、用户使用体验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出风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具有多个第一出风口;风向转筒,风向转筒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风向转筒为多个,多个风向转筒与多个第一出风口一一对应,风向转筒上设置有出风区域以改变对应的第一出风口处的送风角度。
进一步地,各风向转筒具有多个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区域沿风向转筒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出风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出风区域,沿风向转筒的周向方向的尺寸与其余的出风区域的尺寸不同。
进一步地,风向转筒包括:转筒本体,转筒本体呈筒状结构,多个出风区域沿转筒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沿筒状结构的周向开设有多个通孔以形成多个出风区域,各通孔沿转筒本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多个通孔中的至少一个通孔的横截面沿转筒本体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多个通孔中的至少一个通孔的横截面呈第一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结构的弧度为40°或120°。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通孔之间形成通孔隔离部,通孔隔离部的横截面呈第二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弧形结构的弧度为40°或60°。
进一步地,各风向转筒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风向转筒的轴线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各第一出风口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各第一出风口的长边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壳体还具有第二出风口,各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二出风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系统,设置于壳体内,风机系统包括出风通道,风机系统通过出风通道分别与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出风通道包括:第一送风管道,第一送风管道的第一端与壳体的进风口相连通,第一送风管道的第二端与多个第一出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送风管道包括多个送风通道,各送风通道独立设置,各送风通道的进口端均与风机系统相连通,各送风通道的出口端与多个第一出风口一一对应并连通。
进一步地,风机系统包括风机部,风机部包括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吸风口与壳体的进风口相连通,离心风机的蜗壳上开设有开口,所开口与第二出风口相连通,离心风机用于将进风口处的风送至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风机部还包括:挡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开口处,挡风板具有遮挡开口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开口的打开位置。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驱动器,驱动器驱动多个风向转筒独立转动。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导风叶片,导风叶片设置于各出风区域内。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上出风格栅,上出风格栅为多个,多个上出风格栅与多个第一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各上出风格栅可转动地设置于对应的第一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下出风格栅,下出风格栅设置于第二出风口处。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壳体和风向转筒。壳体具有多个第一出风口。风向转筒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风向转筒为多个,多个风向转筒与多个第一出风口一一对应,风向转筒上设置有出风区域以改变对应的第一出风口处的送风角度。通过转动风向转筒,使得风向转筒的出风区域与第一出风口相连通时实现第一出风口处送风,通过多个风向转筒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增加空调器出风口的送风角度,提高了空调器的出风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进风和出风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空调器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第一种出风方式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第二种出风方式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空调器的风向转筒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风向转筒的各出风区域布局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
20、风向转筒;21、转筒本体;22、通孔隔离部;23、导风叶片;24、出风区域;25、出风区域;26、出风区域;
30、风机系统;31、蜗壳;32、开口;33、过流口;
40、出风通道;41、第一送风管道;
51、上出风格栅;52、下出风格栅;53、进风格栅;54、进风面板;55、出风面板;
60、挡风板;61、齿条;
70、驱动部;71、驱动电机;72、驱动齿轮;73、从动齿轮;
80、导向部;
90、分风板;
91、轴承;92、盖板;93、主动齿轮;94、电机;95、轴承盖;96、钢珠;97、换热器;98、离心风叶;99、风叶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具体地,该空调器包括壳体10和风向转筒20。壳体10具有多个第一出风口11。风向转筒20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内,风向转筒20为多个,多个风向转筒20与多个第一出风口11一一对应,风向转筒20上设置有出风区域以改变对应的第一出风口11处的送风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风向转筒20,使得风向转筒20的出风区域与第一出风口11相连通时实现第一出风口11处送风,通过多个风向转筒20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地增加空调器出风口的送风角度,提高了空调器的出风的舒适性。
其中,各风向转筒20具有多个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区域沿风向转筒2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出风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出风区域,沿风向转筒20的周向方向的尺寸与其余的出风区域的尺寸不同。这样设置能够使得风向转筒20具有多种不同角度的送风模式,满足了用户的出风多样性的需求,增加了该空调器出风的舒适性,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风向转筒20包括转筒本体21。转筒本体21呈筒状结构,多个出风区域沿转筒本体21的周向间隔设置。筒状结构的风向转筒的重心恒定,使得筒状结构的风向转筒在转动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平衡性,增加了筒状结构出风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进一步地,沿筒状结构的周向开设有多个通孔以形成多个出风区域,各通孔沿转筒本体21的轴线方向延伸。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减轻筒状结构的重量,同时也增加了出风区域的出风面积。
优选地,多个通孔中的至少一个通孔的横截面沿转筒本体21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大。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增加了出风区域的扫风面积。
其中,多个通孔中的至少一个通孔的横截面呈第一弧形结构。如图9所示,图9中示出了三个通孔,三个通孔的横截面均呈弧形结构即第一弧形结构。其中,第一弧形结构的中心线呈弧线,从图9中可以看出,沿顺时针方向,出风区域24的横截面的中心线的弧度为120°,出风区域25的横截面的中心线的弧度为40°,出风区域26的横截面的中心线的弧度为40°。
再请参照图9所示,相邻两个通孔之间形成通孔隔离部22,通孔隔离部22的横截面呈第二弧形结构。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增加风向转筒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通孔隔离部22能够将各出风区域隔离开,使得各个出风区域之间具有一个合理的距离。
优选地,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各个出风区域单独出风或是相邻两个出风区域同时出风,或是与另一个风向转筒的出风区域协同出风,使得出风口出的扫风范围能够实现180°扫风,从图9中可以看出,沿顺时针方向,通孔隔离部22的横截面的中心线的弧度即第二弧形结构的弧度为依次为60°、40°和60°。
为了进一步提高空调器出风的舒适性,将各风向转筒2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风向转筒20的轴线相互平行。
其中,各第一出风口11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各第一出风口11的长边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设置能够增加空调器在壳体周向上的扫风范围,有效地增加了该空调器的出风舒适性。
优选地,壳体10还具有第二出风口12。各第一出风口11位于第二出风口12的上方。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该空调器既能够实现上出风又能够实现下出风,即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可以选择上出风,在制热模式下可以选择下出风,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的制热效率和增加空调器的出风的舒适性。
如图2所示,空调器还包括风机系统30。风机系统30设置于壳体10内,风机系统30包括出风通道40,风机系统30通过出风通道40分别与各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各第一出风口11进风更加顺畅,有效地降低了各第一出风口11的进风的风阻,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的第一出风口11的出风舒适性。
具体地,出风通道40包括第一送风管道41,第一送风管道41的第一端与壳体10的进风口相连通,第一送风管道41的第二端与多个第一出风口11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多个第一出风口11的出风风量,保证了多个第一出风口11处始终能够正常的进出风。
当然,还可以将第一送风管道41设置成包括多个送风通道,各送风通道独立设置,各送风通道的进口端均与风机系统30相连通,各送风通道的出口端与多个第一出风口11一一对应并连通(即如图10所示,送风通道在进风口处相连通并形成过流口33。这样设置进一步地提高了第一出风口11的出风稳定性。
如图2所示,风机系统30还包括风机部。风机部包括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吸风口与壳体10的进风口相连通,离心风机的蜗壳31上开设有开口32,所开口32与第二出风口12相连通,离心风机用于将进风口处的风送至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处。这样设置使得该空调器能够通过离心风机实现第二出风,而且采用离心风机送风能够使得从第二出风口12处吹出的热风紧贴地面送风,且增加了热风送风的距离,避免了人体脚部感觉不暖和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出风的舒适性。其中,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53。
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控制第二出风口12的出风模式,在开口32处设置了挡风板60。其中,挡风板60可转动地设置于开口32处,挡风板60具有遮挡开口32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开口32的打开位置。在保证能够关闭和打开开口32的前提下,挡风板60可以设置在蜗壳31上,也可以是设置在壳体10内。
为了使得挡风板60能够顺畅的转动,在空调器器内设置了导向部80。驱动部70驱动挡风板60沿导向部80的长度方向转动。
优选地,导向部80包括导轨。导轨设置于蜗壳31上。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小导轨占用壳体10内部的空间,将导轨设置于蜗壳31上能够减小挡风板60与开口32处的距离,降低了挡风板60与开口32实现关闭时的密封难度,增加了空调器出风的可靠性。
为了能够使得风向转筒20能够在空调器内部转动,空调器还设置了驱动器。驱动器驱动多个风向转筒20独立转动。这样设置能够通过单独控制多个风向转筒20的出风模式,增加了空调器出风模式的多样性。
为了使得从风向转筒20出吹出的风的风向在竖直方向上可调,空调器还设置了导风叶片23,导风叶片23设置于各出风区域内。其中,导风叶片23可沿竖直方向转动。
为了进一步地使得从出风区域吹出的风向在水平方向可调,空调器还设置了上出风格栅51,上出风格栅51为多个,多个上出风格栅51与多个第一出风口11一一对应设置。其中,各上出风格栅51可转动地设置于对应的第一出风口11处。
为了增加第二出风口12处的出风舒适性,以及避免异物进入空调器内,在第二出风口12处设置了下出风格栅5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为圆筒立式空调器,空调器上部为两个独立的贯流风道系统,下部为一个离心风道系统,一个U形翅片管式蒸发器即换热器97及接水盘,两个出风格栅即上出风格栅51和下出风格栅52,两套格栅运动机构(因下部的出风是通过挡风板控制的,把挡风板的运动作为下格栅的运动机构,如果挡风板不算格栅运动机构的话,可以表述称一套格栅运动机构和一套挡风板运动机构),出风面板55,进风面板54,盖板92,显示器以及其他必须的电控器等。
上部贯流风道系统包括贯流风叶,驱动风叶运转的电机,形成气流流动腔室的风道,出风末端设置的扫风叶片,用于控制上下方向的送风。上部的两个贯流风道系统在空调器内相向设置,其进风口相互靠近,而出风口相互远离,且出风方向的夹角设置在90°至180°之间,以扩大其送风范围,两个风道进风末端延伸至与U形换热器靠近或相接,用以阻隔两个风道,避免气流在两个风道窜通时,由于压力不均形成涡流加剧气流噪声。下部风道送风为水平方向,因贴近地板,制热时可以使热风沿着地板吹出,依靠浮力的作用,向房间上部飘散,使房间温度均匀。空调器上部两个风口即第一出风口与下部风口即第二出风口之间形成的空间,因风道内外存在温差,此空间容易形成凝露水,因此设置整体泡沫保温,避免产生凝露水。
U形蒸发器设置于进风面板与风道之间,室内常温空气从进风面板被吸入通过蒸发器后,经过与蒸发器换热后,再从风道上、下部出风口即第二出风口送到室内,U形蒸发器完全覆盖两个风道的进风范围,以充分利用进风量与蒸发器的换热能力,U形蒸发器竖直放立与接水盘内,蒸发器表面形成的凝露水汇流至接水盘,再通过接水盘排水管排出空调器外。
风道上、下部出风口外均置有出风格栅,其中上部出风格栅用于控制左右方向的送风,下部出风格栅仅用于控制水平方向的送风,出风格栅包括横向的筋条和竖直、弧形的导风筋条,在出风格栅的出风区域四周各有一用于密封、可压缩变形、保温性好的物质,如橡胶、海绵或其他材料,用于阻止经过换热后的气流向空调器内部流动,造成空调器内部凝露严重。
上部出风格栅即上出风格栅通过螺钉与分别设置于风道的顶部和底部的运动机构紧固,通过运动机构驱动,上出风格栅可左右旋转,实现左右送风方向的控制调节,扩大送风范围。下部出风格栅即下出风格栅通过螺钉与底盘即盖板、进风面板固定,在上部风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的运动机构,采用齿轮结构,包括一个主动齿轮93,一个齿盘即从动齿轮73,齿盘上有格栅安装结构和与主动齿轮配合的齿轮结构,以及驱动运行的电机94、轴承91、轴承盖95以及钢珠96。通过电机驱动主动齿轮,带动齿盘旋转,格栅与齿盘紧固后随齿盘一道运动,实现左右旋转。
如图3所示,示出了设置于上风道系统中的风机部的离心风叶98以及驱动离心风叶转动的风叶电机99。
空调器包括驱动部70,设置于壳体10内,驱动部70驱动挡风板60转动。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控制开口32的打开或是关闭,有效地增加了空调器出风的舒适性,同时增加了空调器出风的多样性。驱动部70包括驱动电机71。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72。挡风板60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72相啮合的齿条61,驱动电机71通过驱动驱动齿轮72驱动挡风板60转动。采用驱动齿条与驱动齿条的形式驱动挡风板60转动,有效地增加了挡风板60的可靠性。
上部两个贯流风道与出风格栅送风方式相配合,下部地毯式送风,该空调可实现左右180℃广角送风,上下超厚度送风,提高房间温度场的均匀性,改善人体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具有多个第一出风口(11);
风向转筒(20),所述风向转筒(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风向转筒(20)为多个,多个所述风向转筒(20)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11)一一对应,所述风向转筒(20)上设置有出风区域以改变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11)处的送风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风向转筒(20)具有多个所述出风区域,多个所述出风区域沿所述风向转筒(2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出风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区域,沿所述风向转筒(20)的周向方向的尺寸与其余的所述出风区域的尺寸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转筒(20)包括:
转筒本体(21),所述转筒本体(21)呈筒状结构,多个所述出风区域沿所述转筒本体(21)的周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筒状结构的周向开设有多个通孔以形成多个所述出风区域,各所述通孔沿所述转筒本体(21)的轴线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通孔的横截面沿所述转筒本体(21)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呈第一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弧度为40°或12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形成通孔隔离部(22),所述通孔隔离部(22)的横截面呈第二弧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结构的弧度为40°或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风向转筒(2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所述风向转筒(20)的轴线相互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出风口(11)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各所述第一出风口(11)的长边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具有第二出风口(12),各所述第一出风口(11)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2)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风机系统(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风机系统(30)包括出风通道(40),所述风机系统(30)通过所述出风通道(40)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出风口(1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2)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40)包括:
第一送风管道(41),所述第一送风管道(41)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0)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送风管道(41)的第二端与所述多个第一出风口(11)相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管道(41)包括多个送风通道,各送风通道独立设置,各所述送风通道的进口端均与所述风机系统(30)相连通,各所述送风通道的出口端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11)一一对应并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系统(30)风机部,所述风机部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吸风口与所述壳体(10)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31)上开设有开口(32),所述开口(32)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2)相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用于将所述进风口处的风送至所述第一出风口(1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2)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部还包括:
挡风板(6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开口(32)处,所述挡风板(60)具有遮挡所述开口(32)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所述开口(32)的打开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动多个所述风向转筒(20)独立转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导风叶片(23),所述导风叶片(23)设置于各所述出风区域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上出风格栅(51),所述上出风格栅(51)为多个,多个所述上出风格栅(51)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11)一一对应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上出风格栅(51)可转动地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11)处。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下出风格栅(52),所述下出风格栅(52)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2)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21930.XA CN106500178A (zh) | 2016-10-21 | 2016-10-21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21930.XA CN106500178A (zh) | 2016-10-21 | 2016-10-21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00178A true CN106500178A (zh) | 2017-03-15 |
Family
ID=58318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21930.XA Pending CN106500178A (zh) | 2016-10-21 | 2016-10-21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00178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00217A (zh) * | 2017-08-07 | 2017-10-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均热装置 |
CN107830615A (zh) * | 2017-10-31 | 2018-03-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8679705A (zh) * | 2017-03-31 | 2018-10-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9237666A (zh) * | 2018-09-30 | 2019-01-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蓄氧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9442573A (zh) * | 2018-11-26 | 2019-03-08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
CN109780708A (zh) * | 2019-02-26 | 2019-05-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2682848A (zh) * | 2019-10-17 | 2021-04-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4963489A (zh) * | 2022-06-09 | 2022-08-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风结构及其送风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688533U (zh) * | 2010-05-25 | 2010-12-29 | 海尔集团公司 | 用于立式空调柜机的风道及立式空调柜机 |
CN103968516A (zh) * | 2013-02-06 | 2014-08-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出风装置 |
CN104390333A (zh) * | 2014-10-29 | 2015-03-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蜗壳组件及空调器 |
CN104879993A (zh) * | 2015-05-21 | 2015-09-02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路送风装置 |
CN204880611U (zh) * | 2015-08-10 | 2015-12-16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导风装置、出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
CN106288283A (zh) * | 2016-10-08 | 2017-01-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出风部件、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206160285U (zh) * | 2016-10-21 | 2017-05-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
2016
- 2016-10-21 CN CN201610921930.XA patent/CN10650017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688533U (zh) * | 2010-05-25 | 2010-12-29 | 海尔集团公司 | 用于立式空调柜机的风道及立式空调柜机 |
CN103968516A (zh) * | 2013-02-06 | 2014-08-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出风装置 |
CN104390333A (zh) * | 2014-10-29 | 2015-03-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蜗壳组件及空调器 |
CN104879993A (zh) * | 2015-05-21 | 2015-09-02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路送风装置 |
CN204880611U (zh) * | 2015-08-10 | 2015-12-16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导风装置、出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
CN106288283A (zh) * | 2016-10-08 | 2017-01-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出风部件、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206160285U (zh) * | 2016-10-21 | 2017-05-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79705A (zh) * | 2017-03-31 | 2018-10-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13074417A (zh) * | 2017-03-31 | 2021-07-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8679705B (zh) * | 2017-03-31 | 2021-09-2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7300217A (zh) * | 2017-08-07 | 2017-10-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均热装置 |
CN107830615B (zh) * | 2017-10-31 | 2023-07-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7830615A (zh) * | 2017-10-31 | 2018-03-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9237666A (zh) * | 2018-09-30 | 2019-01-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蓄氧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9237666B (zh) * | 2018-09-30 | 2024-04-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蓄氧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9442573A (zh) * | 2018-11-26 | 2019-03-08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
CN109442573B (zh) * | 2018-11-26 | 2024-03-15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
CN109780708B (zh) * | 2019-02-26 | 2021-10-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9780708A (zh) * | 2019-02-26 | 2019-05-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2682848A (zh) * | 2019-10-17 | 2021-04-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出风框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4963489A (zh) * | 2022-06-09 | 2022-08-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风结构及其送风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52412A (zh) | 空调器 | |
CN106500178A (zh) | 空调器 | |
CN106152459B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
CN103574770B (zh) | 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222482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6196291A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6642310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160286U (zh) | 空调器 | |
JP2007198641A (ja) | 床置き型空調室内機 | |
CN107246657A (zh)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594868A (zh) | 空调器 | |
CN106196304A (zh) | 圆形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设备 | |
CN105910180B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9827242A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6440028A (zh) | 空调器 | |
CN107120733A (zh) | 空调器 | |
CN106594867A (zh) | 空调器 | |
CN110657495B (zh) | 空调内机 | |
CN106642311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531173U (zh) | 空调的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 | |
CN210511923U (zh) | 空调柜机 | |
CN106642318A (zh) | 空调器 | |
CN206160285U (zh) | 空调器 | |
CN106196301A (zh) | 低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123127A (zh) | 空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