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463819A - 无线电天线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3819A
CN106463819A CN201580022927.8A CN201580022927A CN106463819A CN 106463819 A CN106463819 A CN 106463819A CN 201580022927 A CN201580022927 A CN 201580022927A CN 106463819 A CN106463819 A CN 106463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istance piece
hole
grafting
convex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29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3819B (zh
Inventor
D·弗莱恩库
M·施托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Kathrein Werke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hrein Werke KG filed Critical Kathrein Werke KG
Publication of CN106463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3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3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3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0Resilient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2Arrangements for de-icing; Arrangements for drying-out ; 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适用于高频连接的无线电天线,其包括下述特征:基础模块(1),其具有多个安装区段(1a),在这些安装区段中分别构成有内螺纹孔(15');安装模块(3),其具有安装区段(3a),在这些安装区段中设有通孔(17);在基础模块(1)和安装模块(3)之间的间隔件(21),所述侧凹部(31、131):a)设置在安装模块(3)中的通孔(17)内,使得通孔(17)的直径沿插接方向(20)过渡到具有更大直径的侧凹部(31)中,或者b)设置在导电的第二间隔件(121)中,该间隔件在与第一间隔件(21)相对置的一侧上定位于安装模块(3)上,所述第二间隔件(121)包括具有侧凹部(131)的间隔件孔(11),该侧凹部沿插接方向扩宽。

Description

无线电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无线电天线。
背景技术
在高频技术中普遍地并且特别是在无线电天线技术的领域中常常使用螺纹连接来将例如金属盖固定在金属壳体上、将偶极辐射器安装在反射器上等。
根据现有技术,例如在无线电技术中使用这样的反射器,其在与辐射器侧相对置的后侧上构造成壳体状,在此在该空间中例如可布线、安装移相器、用于移相器的调节装置、滤波器组件等。在此,反射器可设有侧壁接片,其过渡到平行于反射器平面终止的固定法兰中,反射器盖例如可拧紧到这些固定法兰上。
在相应的无线电天线的目前的封装密度的情况下,通常还在反射器的后侧上、即在所描述情况下例如在覆盖反射器后侧的反射器盖上一同安装有源组件、如无线电接收装置(RRH),所述有源组件设置在单独的壳体中。
因此始终需要借助多个螺钉将相应的部件相互固定在一起。
根据现有技术,例如可在反射器的后侧上在所述的固定法兰上将多个间隔开的压入螺母相应压入到反射器固定法兰中的钻孔上,以便在此实现用于进一步安装的预固定。在固定法兰上可放置盖,在该盖中也设有孔。这些孔与压入螺母中的孔对齐。在压入螺母本身中设有内螺纹,从而相应螺钉可从对置侧被拧入,以便固定盖。
但如上所述当在盖上还一同安装有另一元件的壳体时,则在该壳体中通常也在侧向突出的法兰区段上设置有另外的孔,这些孔与其余的孔对齐,从而螺钉能够从待安装元件的后侧穿过对齐的孔一直被拧入压入螺母的所述内螺纹中。
此外也已知这样的方案,在其中反射器例如构造为挤压件。在相应的安装或固定法兰上反射器可设有更厚的材料厚度,其允许从安装侧设置内螺纹孔或内螺纹盲孔。在此情况下可省却所述的压入螺母。但在此情况下仍使用了压入套筒,其与待安装在反射器上的盖通过挤压预固定。由此可在许多相应的孔连接的情况下这样预固定各部件,使得它们上下叠置并且随后可拧接在一起。在此常常需要将远多于30或40个螺钉拧入相应的螺纹内孔中。
但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已表明,尤其是通过压入所述压入螺母或通过压入所述压入套筒至少可产生最小的倾斜位置,因此在反射器、盖和/或壳体、如有源元件之间不形成唯一重现的支承点。但不能唯一重现的支承点始终导致变化的条件,由此尤其是在高频技术中可产生不希望的互调。
上述不可接受的误差偏差不仅可在竖直方向而且也可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待面状相互固定的元件出现。所述误差偏差通常不可接受或不可克服。
因此,在过去也已尝试在相应安装区段(在其上待相互固定的部件直接接触)上通过冲压过程分别形成突出于正常固定平面的接触环或接触凹部。但通过这种冲压过程仍可产生极小的允许误差,其始终导致不同的支承条件。这同样适用于通常构造在有源构件、滤波器组等的目前壳体上的相应突出的并且通常为环状的接触区段,以便在此改进接触条件。
最后,在上下叠置并且拧接各个组件时也可在导电层或金属上产生表面损伤,这也又导致变化的接触条件。在此,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也基于由制造引起的不同表面尺寸(接触区段的直径)仅实现极差的表面压力控制。
如在本发明范围内所示,所有目前已知尝试的特征是,不能符合互调问题的接触几何结构。此外,由于并非最佳适合的材料配对还可能附加地产生恶化互调的条件,如果由不同材料制成或具有不同表面涂层的部件相互接触的话。
因此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以便在制造和安装这种类型的元件时避免可能的由误差决定的偏差。但误差偏差越小,为此所需的花费就越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技术的螺纹连接,其能够减少或甚至尽可能避免互调产物。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根据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涉及一种无线电天线,在其中基础模块与安装模块在使用间隔件的情况下借助多个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此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原则上也可用于极不同的螺纹连接和支承连接,但主要用于高频技术的领域中、如无线电技术、即尤其是用于无线电基站的天线安装领域中。
在此在无线电天线的基本配置中规定,在两个待相互固定的、可导电的、通常由金属制成或具有金属涂层的构件之间设置间隔件、例如套筒状的间隔件。
为了在天线技术中将反射器在后侧与本来的反射器平面间隔开地借助例如金属板形式的盖封闭,通常在两个对置的纵向侧面上在构成反射器一部分的法兰中设置多个孔,以便在此例如在使用40个或更多个螺钉的情况下将盖固定在反射器上。为了能够进行可行的安装,需要将优选套筒状的间隔件预固定在所述盖中的钻孔区域内。通过预固定可使盖毫无问题地借助间隔件放置到反射器的后侧上并且通过拧入螺钉固定在构造于那里的安装位置上。预固定的间隔件在此不可丢失地保持在其正确位置中。
所述预固定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压入相应套筒状间隔件实现,这附加地恶化了整体情况,因为通过高压紧力使待彼此连接的部件的安装区域和区段附加地经受变形、冲压、切口加工等,由此不希望的互调产物可更进一步或更强地出现。
现在在本发明范围内规定,所述优选套筒状的间隔件的预固定在不产生高压入力的情况下进行、即仅通过插入预固定。
在此,该不可丢失地预固定的间隔件能以小的间隙预固定,该间隙优选不仅沿着轴向方向而且沿着横向方向、例如沿着两个垂直于轴向方向的横向方向作用。在此,几分之一毫米的间隙就足够了。该优选小的间隙在最终安装中提供以下优点,即由此可毫无问题地补偿可能的公差偏差,因为间隔件在拧接时可自动占据最佳位置,从而上下叠置并且待通过螺钉相互连接的部件能够尽可能平面平行并且面状地在三明治状容纳所述间隔件的情况下彼此连接。由此避免或至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始终出现的且不希望的互调。
根据本发明为此规定,间隔件具有插接区段,该插接区段伸入安装模块(如待拧接在反射器上的盖)的通孔中。在那里插接区段具有沿插接方向优选设置在前面的并且沿径向方向突出的保持区段,该保持区段作用于沿插接方向构成在通孔中的侧凹部上。由此,间隔件在必要时以至少小的间隙预固定并且因而不可丢失地保持。
同样可能的是,在间隔件的插接区段上的径向突出的保持区段穿过固定孔并且沿插接方向突出于安装模块的相对置的侧面,但随后在那里嵌入定位在安装模块的该侧上的第二间隔件套筒的相应孔内并且在钻孔中终止于构造在那里的侧凹部的区域中。因此,间隔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包括两个间隔件半部的组合间隔件,这两个间隔件半部靠置在待固定且优选板状的安装模块(如反射器盖)的上方和下方。通过在三明治状容纳待固定的安装模块的情况下的所述预固定,组合间隔件的两个半部相互间并且因而在安装模块本身上预固定且不可丢失地保持。
为了进行拧接,可将包括例如反射器盖形式的安装模块和单独的间隔件套筒或两个构成所谓组合间隔件的间隔件套筒的整个布置系统放置到基础模块的相应安装面、例如在反射器后侧上的安装法兰上,以便随后从与基础模块相对置的一侧将多个螺钉插过在安装模块和间隔件套筒中的孔并且拧入基础模块内所设置的内螺纹中。
在此可附加地在组合间隔件的第二半部的上侧上或直接在安装模块的上侧上(如果在安装模块和基础模块之间使用仅一个单个的间隔件的话)一同安装其它待固定的组件或元件,其在下面简称为元件模块。所述元件模块例如在用于基站的无线电天线的情况下可包括所谓的远程无线电头(RRH),其安装在单独的元件壳体中,该壳体具有相应的支架法兰,在支架法兰中也与安装模块和基础模块中的孔以相同的顺序设有相应孔。
因此,本发明如上所述适用于无线电天线,但原则上也可普遍用于结合螺纹连接的高频技术中,在其中例如基础模块或反射器模块应至少与安装模块固定连接。此外也可一同固定附加的安装模块。
由此,在本发明的范畴中不仅可沿着轴向方向也可沿着垂直于此的横向方向克服多重的位置公差偏差。尤其是没有像现有技术中所描述的那样压入部件,其导致安装条件和尤其是接触条件的恶化。由于无需以高压力将压入件压入钻孔上,因此在这些位置上也不产生金属表面损伤,由此不引起互调的产生或增大。
最后,在本发明的范畴中也可通过上下叠置部件的相同表面尺寸(直径)实现改善的表面压力控制。
因此,在总体上产生可克服互调的接触几何结构并且尤其是克服互调的材料配对。
特别地,如果不仅两个模块、尤其是三个模块(如用于保持多个辐射器和辐射器元件的反射器、反射器盖和另外的组件、如无线电接收装置)应拧接在一起时,产生进一步的优点。
通过使用所谓的组合间隔件(例如以第一间隔件套筒和第二间隔件套筒的形式),在此可通过相应确定所述间隔件套筒的尺寸可沿轴向方向例如在盖和位于其上方的无线电接收装置壳体的下侧之间产生几乎任何期望的且最佳的轴向距离。此外,各个构件和模块必要时也可由不同材料制成或可设有不同的导电和/或金属的涂层。这同样适用于所述间隔件。在组合间隔件的情况下,该组合间隔件的两个部分也可由不同金属制成或具有不同金属涂层或合金涂层。因此例如间隔件的一个半部可镀银并且与之共同作用且固定于其上的第二半部可镀锌。其它不同的金属配对也是可能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允许,待相互固定的模块无需设置相对于通常接触面隆起和因此突出的接触环或接触压花,其最终又由于所述突出接触环的相应加工可引起接触调节的恶化。由于无需附加地构造突出的接触压花,因此在通过拧接各个模块并且在制造待相互连接的模块时均不产生另外的表面损伤。
因此,在本发明的范畴中总体上实现相互贴靠且待连接的构件和模块之间改善的表面压力控制。在此相接触的表面在所有构件中可重现地相同,因此也可在避免或显著减小互调的情况下实现改善的可重现的电接触条件。
原则上螺纹连接在极不同的方案中充分公开。
例如US 5018982公开了一种借助间隔件和定位于间隔件内的套筒元件的螺纹连接件,所述套筒元件被长的螺纹连接件贯穿。在间隔件之间印刷电路板相应于间隔件的高度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在不同的平行平面中。因此,间隔件和印刷电路板彼此电隔离。在此本身不存在避免互调产物的问题。
DE 4029587 A1公开了一种借助螺纹连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套到螺钉上的圆片,以便在螺钉和被螺钉贯穿的热水器壳体之间实现电和热隔离。这本身也不涉及避免互调产物的任务和解决方案。
DE 3502263 A1仅公开了一种印刷电路板的保持装置,所述印刷电路板借助彼此平行间隔开地保持电路板的螺纹连接件来保持,在此在间隔件和印刷电路板之间也不存在电流连接或其它电连接。
因此,这些在先公开文献也没有公开用于避免在高频技术中的互调产物的解决方案提示。
在这方面,DE 8422203 U1也描述了一种类似的解决方案,在其中应借助特殊的螺纹连接件将扁平组件、如印刷电路板锚固于电气设备中的支承板上。
最后,US 8526195B2也公开了一种原则上与此不同的连接技术。在那里设有通孔的可导电板与两个套筒部件连接,在此,套到可导电板一侧上的套筒部件的圆柱凸肩贯穿在可导电板中的孔和在相对置的套筒部件中的孔,并且更确切地说直至在相对置的套筒部件中逐渐锥形扩宽的容纳空间的高度中。第一套筒部件的套筒状凸肩可卷边到该容纳空间中,以便将两个圆柱部件固定在板上。但这种类型的连接技术始终在高频技术中导致不希望的互调产物。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为三个待连接的元件的空间分解图,并且更确切地说采用呈现出元件模块上侧的视角;
图2为对应于图1的视图,但从下侧观察基础模块的下侧;
图3为横向于图1和2所示且处于安装状态中的待连接的模块的纵向方向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4为在图4中通过圆围起的横截面区域的放大细节图;
图5为在图4中通过圆围起的横截面区域的再次放大的细节图;
图6为对应于图4的横截面图,但在其中仅安装模块和基础模块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不可丢失地预固定的间隔件套筒的情况下借助螺钉相互固定;
图7为对应于图1的、相对于图1略微改变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8为对应于图2的、但关于图7所示的略微改变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9为关于所述改变的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10为图9中通过圆围起的横截面区域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11为在图10中通过圆围起的横截面区域的再次放大的细节图;
图12为对应于图4的横截面图,但在其中仅安装模块和基础模块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不可丢失地预固定的组合间隔件套筒的情况下相互固定,所述组合间隔件套筒包括第一和第二间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所示实施例中示出基础模块1、待固定其上的安装模块3和元件模块5,它们全部可使用多个螺钉彼此固定在一起。
在所示实施例中在此基础模块1包括反射器1,其例如可应用于基站中的无线电天线。安装模块3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反射器盖3'。元件模块5例如包括以无线电接收装置5'形式、即所谓远程无线电头RRH形式的有源构件,所述远程无线电头也可应用于移动无线电天线装置或移动无线电天线设备(基站)的范围内。
相应模块1、3、5通常在长度L上延伸,该长度显著长于在根据图1或2的分解透视图中的长度。
在图1、2和3中,在附图中分别位于下方的侧面构成基础模块1(在此以反射器1'的形式)的前侧11a。沿纵向方向L错开地在该前侧11a上通常安装有偶极辐射器、偶极正方形、向量偶极、贴片辐射器等,它们能够在一个或两个相互垂直的极化(Polarisation)中以一个、两个或多个频带进行发送和/或接收。在这方面参考充分公开的解决方案。
在所示实施例中,反射器1'形式的基础模块1具有朝向前侧11a方向突出的侧向接片11c以及向后定向的侧向接片11d,所述向后定向的侧向接片又在两个相对置的纵向侧面上在相向延伸的安装法兰11e中终止。由此,该安装法兰11e构成在反射器1'形式的基础模块1的后侧11b上。
由此,在以反射器1'的形式示出的该基础模块1的后侧上在基础模块1后侧11b上的面和安装法兰11e或者说安装模块3(在此优选以反射器盖3'的形式)之间形成间隔空间10(图3),在该间隔空间中可安装不同组件元件。在天线或无线电天线的情况下,在这里安装通向辐射器的电缆连接、尤其是同轴电缆、移相器、拉杆或其它用于调节或调整移相器的调节装置等。所设置的空间10在安装反射器盖3'时可被覆盖和封闭,反射器盖3'的宽度通常相应于位于其下方的基础模块1(在此以反射器1'的形式)的宽度。一般来说,安装模块3固定和拧紧到基础模块1的后侧11b上。
在此由根据图1至5的视图可见,在此以反射器盖3'形式的安装模块3并非直接位于以反射器1'形式的基础模块1上,而是在中间设有间隔件21(在此以间隔件套筒21'的形式)。
相应的间隔件套筒21'分别设置在安装模块以及元件模块设有的相应孔的位置上。
由所示实施例可知,反射器1'形式的基础模块1在所示安装法兰11e上设有多个孔15。在此,基础模块1优选构造为挤压件或连铸件,使得安装法兰11e具有增厚的材料区段11f。这允许从后侧将设置在那里的孔15构造成例如盲孔的形式并且设置内螺纹15'。就此而言孔15也称为内螺纹孔15,而与其构造为通孔还是盲孔无关。在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内螺纹孔15构造为在相配的安装法兰11e中的通孔,从而螺钉下端部可伸出于安装法兰11e。
与这些内螺纹孔15对齐地,在安装模块3(在此以反射器盖3'形式)的相应边缘3a上以相同的距离顺序设置孔17,这些孔被称为通孔。这样确定所述孔的尺寸,使得相应的在图1和2中示出的螺钉7能以其螺钉杆7'毫无问题地穿过,在所述螺钉杆上至少在部分长度中设有外螺纹。
为了毫无问题地进行安装,须将优选构造成间隔件套筒21'形式的间隔件21预固定、即至少不可丢失地安装到安装模块3上,以便能够将如此准备好的、具有在通孔17区域中预固定于其上的间隔件套筒21'的安装模块与基础模块1拧接在一起。尤其是由根据图4和5的放大横截面图可见,间隔件21(在此以间隔件套筒21'的形式)具有插接凸肩21a,该插接凸肩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在安装模块3中的通孔17的内径。
所述的插接凸肩21a沿插接方向20在前面、优选在插接凸肩21的前端部上具有沿径向方向加宽的突出部21c,其在所示实施例中可构造成环绕的环状终端,其外径大于插接凸肩21a的外径。
在该区域中安装模块3与其下侧3b间隔开地设有朝向上侧3c延伸的侧凹部31,该侧凹部在所示实施例中沿插接方向锥形扩宽地构造。
在间隔件21的插接凸肩21a插入通孔17中之后,间隔件的在此略微隆起的径向突出部21c受到轻微压缩或受挤压,从而该突出部可在插接时通过通孔17,直至径向突出部21c在到达侧凹部3d时再次轻微卸压(基于弹性变形),并且因而径向突出部21c在横截面大于通孔17的侧凹部31区域中靠置在安装模块3中。
就此而言,所述的径向突出部21c也可称为卡锁环。该卡锁环也可在部分轴向长度上沿圆周方向错开地设有凹槽或切口,使得径向突出部21c不构造为或多或少连续的卡锁环,而是由此形成多个沿圆周方向错开的卡锁指,从而更易于卡入或扣入侧凹部区域中。间隔件21因此至少在其插接凸肩21a区域中或至少在径向突出部21c区域中构成为具有弹性或部分弹性或至少轻微的弹性,以便可毫无问题地穿过孔直至到达侧凹部。这也适用于下面还将阐述的另外的部分变化的实施例。
为了在径向突出部21c区域中形成所述弹性或部分弹性而规定,在此插接凸肩的材料厚度尤其是朝向其前端部21b逐渐变薄。对此,插接凸肩21a在朝向其前端部的部分高度上优选设有逐渐变薄或部分变薄的壁区段,为此插接凸肩在内侧从其圆柱形的孔16过渡到朝向前插入端部21b锥形扩宽的开口横截面16'中。这有利于形成至少一定的弹性以实现径向突出的卡入或扣入区段21c的插入。这不仅适用于根据图1至5的实施例也适用于下面的实施例。
由此,以间隔件套筒21'形式的所述的间隔件21不可丢失地固定、即在此预固定且不可丢失地保持在安装模块3上。就此而言,该设计实现了一种类型的预固定装置。
在插接凸肩21a的下端部上在此以间隔件套筒21'形式的间隔件21过渡到具有更宽径向延伸长度的套筒基座21d中,由此形成间隔件止挡21e,该间隔件止挡限定了插接凸肩21a在通孔17中的最大插入深度。在此,插接凸肩嵌入孔17中的长度或高度H小于或等于安装模块3的高度或厚度D、即在通孔17区域中在下侧3b和上侧3c之间的材料厚度D。
将间隔件的尺寸、插接凸肩的尺寸和通孔直径的大小等这样彼此协调一致,使得相应间隔件21(在此以间隔件套筒21'的形式)至少以小的或极小的间隙被预固定,从而在之后的最终安装中拧入螺钉时各个部件可自动占据其最佳的螺纹连接位置。因此,在此在间隔件和孔或者说安装模块3之间规定这样的允许间隙,其允许优选在一个并且尤其是两个彼此垂直延伸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即平行于安装模块3的下侧3b的和/或也优选垂直于此沿着插接方向的相对运动,该允许间隙大于0.001mm、尤其是大于0.005mm、0.01mm、0.15mm、0.2mm等。大于1mm的间隙原则上是不必要的。
但在所示实施例中不仅安装模块3拧紧在基础模块1上,而且同时还有元件模块3(在此以有源结构元件、如无线电接收装置壳体5'的形式)也借助螺钉7一同固定。
因此,元件模块5在其两个相对置的固定边缘5a上(有时也称为固定法兰5a)也设有具有相同距离顺序的另外的插入孔19,所述插入孔构成在侧向突出的固定法兰或壳体法兰5a上。在所示实施例中,在元件模块5的下侧5d上在插入孔19区域中分别构成有支承凸肩5c,从而元件模块5不以其整个下侧3b、而是仅以支承凸肩5c的下侧5d直接贴靠在安装模块3的上侧3c上。
在连接所有三个元件之前,在中间元件、即安装模块3已经在其通孔17区域中分别不可丢失地装有所述的间隔件之后,现在可将三个模块上下叠置并且这样定向,使得所有的孔、即在元件模块5中的插入孔19、在安装模块3中的通孔17和在基础模块1中的内螺纹孔15相互对齐。
在此产生图3至5中所示的显示,在该位置中所述螺钉分别穿过插入孔19和位于其下方的通孔17直至插入内螺纹孔15中并且随后可通过拧紧而拧入基础模块的法兰状边缘中的内螺纹15'中,直至相应螺钉头7b的下侧7a靠置在元件模块5或固定法兰的上侧5e上并且能够将所有三个元件彼此牢牢拧紧在一起。
通过所描述的总体结构,在最简单的结构和设计中得到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尤其是由此减少或甚至完全避免互调。就此而言,这也可称为抗互调的螺纹连接。
最后,各个模块的材料和/或间隔件的材料可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成。尤其是可通过适当选择间隔件的材料或适合于此的间隔件表面涂层材料来确保所选择的材料相对于基础模块的材料、安装模块的材料和/或元件模块的材料是特别适合的,尽管它们应由不同材料制成或具有不同表面涂层。
借助图6仅示意性示出,借助所描述的结构所述安装模块3也可单独在使用相应间隔件21的情况下固定在基础模块1上,即不存在根据图1至5所示的元件模块5。在此间隔件不可丢失地预固定在安装模块3中的相应通孔17内也证明是有利的。
最后还应指出,在间隔件套筒21'外侧上的阶梯状增加的环或环状扩宽部21f并非强制性的。但这些凸肩允许具有不同孔直径的安装模块3靠置在不同的阶梯状凸肩上,由此最终也可不同地预选择在基础模块1上侧和安装模块3下侧之间的距离X(图5和6),且为此不需要不同的间隔件21。
下面参考图7及其后面的附图说明第二种实施例。
根据图7及其后面附图的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元件模块5不直接通过其支承凸肩5c在拧接状态中靠置在安装模块3的上侧上,而是在此在安装模块3和基础模块1之间设有以另外的或第二间隔件套筒121'形式的间隔件121。首先描述的间隔件21(其也可称为第一间隔件21)与所述另外的或第二间隔件121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组合间隔件K。
尤其是由根据图9、10和11的横截面图可见,现在第一间隔件21的插接凸肩21a的高度或长度H增大地构造并且在此大于插接凸肩所贯穿的通孔17的厚度D。换言之,之前描述的、在在此以间隔件套筒21'形式构造的间隔件21的插接凸肩21a上的径向突出部21c在安装模块3上侧3c上方的平面中终止。
但在此以间隔件套筒121'形式的所述第二间隔件121定位于安装模块3的上侧3c上,该第二间隔件具有内孔116,所述内孔反向于插接方向20从一个孔直径(其大于安装模块3中的通孔17的孔直径)过渡到锥形变细的区段中,由此形成侧凹部131。在插入或者说套上间隔件21之后,插接凸肩21a的径向突出部21c靠置在该沿插接方向从较窄的孔直径向较大的孔直径过渡的侧凹部131的端部上,使得由此两个间隔件21和121、即所谓的组合间隔件K在三明治状地容纳安装模块3的安装区段或钻孔区段的情况下相互靠置,由此安装模块3利用两个间隔件21和121不可丢失地预固定。
在根据图1至6的实施例中,插接凸肩21a的在径向突出部21c区域中的直径、即外径至少在未变形状态中至少略大于在安装模块3中未设置侧凹部31的区域中的孔直径。
在根据图7及其后面附图的实施例中,径向突出的突出部21c、即所谓的卡锁环(包括或不包括构造在那里的卡锁指)的外径或直径也至少略大于在安装模块3中的通孔17的直径。相连的第二间隔件121在此在通孔区域中具有这样的内部尺寸,其优选从安装模块3中的孔直径17起通过沿插接方向直接连接的侧凹部131首先变大并且随后过渡到钻孔116中,该钻孔的内径大于在安装模块3中的钻孔17的内径。
在如此预固定之后,如借助第一种实施例所说明的,三个模块1、3和5可在相应定向中上下地定位,并且更确切地说使在各个模块中的相应孔分别彼此对齐。在尤其是图7及其后面附图所示的横截面图中,所述螺钉7可从元件模块5后侧穿过钻孔插入并且随后被拧入最下面的在基础模块3中的内螺纹孔15中,直至螺钉7的螺钉头下侧7a牢牢地靠置在基础模块1的上侧上并且全部三个模块在产生足够压紧力的情况下相互紧靠地固定。
由于在此情况下所述组合间隔件21、121也具有至少少许的间隙,因此在拧紧螺钉时确保所有提到的元件连同两个间隔件套筒21和121在必要时能够进行少许的相对运动,以便产生抵制互调产生或增大的唯一重现的接触条件。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也在元件模块5的下侧和安装模块3的上侧之间产生附加距离Y。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无需在元件模块5的下侧5d上构成沿安装方向突出的、在第一种实施例中优选设置的支承凸肩5c。在此也可在元件模块5中设置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在元件模块下侧上突出的支承凸肩5c。但优选尤其是在后面说明的实施例中省却支承凸肩,这又具有在制造技术方面的优点。
借助图12不同地、类似于根据图6的横截面图示出,在使用组合间隔件、即第一和第二间隔件21、121的情况下也可仅在基础模块1和安装模块3之间进行相应螺纹连接。在此情况下,螺钉头7b的下侧7a靠置在第二间隔件121的上侧上。具体而言,基础模块1和安装模块3可导电、通常由金属制成和/或具有导电涂层、即表面涂层或外层。所使用的螺钉在本领域中总是由金属制成或尤其是钢制螺钉(不生锈),本发明的优点原则上也可在使用塑料螺钉的情况下实现。

Claims (10)

1.无线电天线,其包括下述特征:
-基础模块(1),该基础模块具有多个安装区段(1a),在这些安装区段中分别构成有内螺纹孔(15');
-安装模块(3),该安装模块具有安装区段(3a),在这些安装区段中设有通孔(17);
-在基础模块(1)和安装模块(3)之间的间隔件(21);
-在基础模块(1)和安装模块(3)以及设置在基础模块(1)和安装模块(3)之间的间隔件(21)之间的螺纹连接件,其中,基础模块(1)、安装模块(3)和间隔件(21)是能导电的,
-间隔件(21)包括间隔件孔(16),所述间隔件孔与在安装模块(3)中的通孔(17)和在基础模块(1)中的内螺纹孔(15')对齐,
-在基础模块(1)中的内螺纹孔(15')中拧入螺钉(7),所述螺钉贯穿通孔(17)和间隔件(21),
-设有预固定装置,借助该预固定装置将间隔件(21)在未安装状态中已经不可丢失地预固定在安装模块(3)上,为此,所述预固定装置包括间隔件基座(21d)和沿插接方向(20)从间隔件基座(21d)突出的插接凸肩(21a),
-所述插接凸肩(21a)具有沿插接方向(20)相对于间隔件基座(21d)错开的径向突出部(21c),
-该径向突出部(21c)嵌入侧凹部(31、131)中,
-所述侧凹部(31、131)
a)设置在安装模块(3)中的通孔(17)内,使得通孔(17)的直径沿插接方向(20)过渡到具有更大直径的侧凹部(31)中;或者
b)设置在导电的第二间隔件(121)中,该第二间隔件在安装模块(3)上定位在与第一间隔件(21)相对置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间隔件(121)包括具有侧凹部(131)的间隔件孔(11),该侧凹部沿插接方向扩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模块(3)上的与基础模块(1)相对置的一侧上附加地固定有元件模块(5),对此,元件模块(5)设有插入孔(19),所述插入孔与在安装模块(3)中的通孔(17)和在基础模块(1)中的内螺纹孔(15')对齐,其中,在安装状态中螺钉头(7b)的下侧(7a)至少间接地靠置在基础模块(1)的与安装模块(3)相对置的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21)的插接凸肩(21a)能由止挡限定地插入安装模块(3)中的通孔(1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21)沿插接方向(20)在后面具有止挡(21e),该止挡由间隔件基座(21d)构成,所述间隔件基座沿横向于插接方向(20)的径向方向突出于插接凸肩(21a),其中,所述止挡(21e)在插接凸肩(21a)在通孔(17)内到达最大插入深度时碰撞到安装模块(3)的下侧(3b)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无线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21)包括多个具有间隔件孔(16)的间隔件套筒(21'),这些间隔件套筒在其外圆周上具有至少两个并且优选多个阶梯状扩宽的、具有不同外径的区段(21f)。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螺纹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21)的插接凸肩(21a)具有插入高度(H),插接凸肩(21a)以该插入高度突出于间隔件基座,其中,所述插入高度(H)小于或等于安装模块(3)在其通孔(17)区域中的厚度(D)。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无线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21)的插接凸肩(21a)具有插入高度(H),插接凸肩(21a)以该插入高度突出于间隔件基座,其中,所述插入高度(H)大于安装模块(3)在其通孔(17)区域中的厚度(D),其中,径向突出部(21c)设置在第二间隔件(121)的侧凹部(131)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无线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凸肩(21a)朝向其径向突出部(21c)至少在部分区段上构成有较薄的材料横截面以便产生至少部分弹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无线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间隔件(21、121)具有导电表面涂层或由金属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无线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模块(1)、安装模块(3)和/或间隔件(21、121)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成。
CN201580022927.8A 2014-05-15 2015-05-07 无线电天线 Active CN1064638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07141.3 2014-05-15
DE102014007141.3A DE102014007141A1 (de) 2014-05-15 2014-05-15 Schraubverbindung
PCT/EP2015/000933 WO2015172871A1 (de) 2014-05-15 2015-05-07 Mobilfunkanten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3819A true CN106463819A (zh) 2017-02-22
CN106463819B CN106463819B (zh) 2019-07-05

Family

ID=5326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2927.8A Active CN106463819B (zh) 2014-05-15 2015-05-07 无线电天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6748B2 (zh)
EP (1) EP3143664A1 (zh)
CN (1) CN106463819B (zh)
DE (1) DE102014007141A1 (zh)
WO (1) WO20151728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1429A (zh) * 2018-02-20 2020-10-13 采埃孚股份公司 压入配合连接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6426A (zh) * 2014-11-11 2015-03-25 李梓萌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反射板以及基站天线阵列结构
JP6792076B2 (ja) 2016-11-16 2020-11-25 ケーエムダブリュ・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アンテナ装置
WO2018111480A2 (en) * 2016-12-16 2018-06-2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Integrated cell site sector module
US10617034B2 (en) * 2017-12-12 2020-04-07 Cloud Light Technology Limited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of enclosed electronic module with single/multiple active components
KR20190085266A (ko) * 2018-01-10 2019-07-18 주식회사 만도 차량용 레이더 장치
US11374309B2 (en) 2018-07-05 2022-06-2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ulti-band base station antennas having radome effect cancellation features
WO2020230478A1 (ja) * 2019-05-13 2020-11-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測定システム、および、測定方法
KR102290036B1 (ko) * 2019-05-15 2021-08-18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안테나 장치
US11839057B2 (en) * 2019-07-12 2023-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with housing having structure for radiating hea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422203U1 (de) * 1984-07-25 1984-10-31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Stehbuchse
US4640639A (en) * 1984-02-13 1987-02-03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Printed circuit board holding appliance
DE9013234U1 (de) * 1989-09-20 1990-12-06 Joh. Vaillant GmbH u. Co., 42859 Remscheid Auf einen Schaft eines Bolzens aufgesetzte Scheibe
US5018982A (en) * 1990-07-25 1991-05-28 Ncr Corporation Adapter for stack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20080055184A1 (en) * 2006-09-01 2008-03-06 Junichi Noro Antenna device, antenna element and antenna module
CN101743664A (zh) * 2007-07-19 2010-06-16 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天线装置
CN101971425A (zh) * 2007-10-15 2011-02-09 埃尔德雷公司 电连接端子
CN202495565U (zh) * 2012-03-16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中的连接结构及天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0639A (en) * 1984-02-13 1987-02-03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Printed circuit board holding appliance
DE8422203U1 (de) * 1984-07-25 1984-10-31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Stehbuchse
DE9013234U1 (de) * 1989-09-20 1990-12-06 Joh. Vaillant GmbH u. Co., 42859 Remscheid Auf einen Schaft eines Bolzens aufgesetzte Scheibe
US5018982A (en) * 1990-07-25 1991-05-28 Ncr Corporation Adapter for stack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20080055184A1 (en) * 2006-09-01 2008-03-06 Junichi Noro Antenna device, antenna element and antenna module
CN101743664A (zh) * 2007-07-19 2010-06-16 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天线装置
CN101971425A (zh) * 2007-10-15 2011-02-09 埃尔德雷公司 电连接端子
CN202495565U (zh) * 2012-03-16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中的连接结构及天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1429A (zh) * 2018-02-20 2020-10-13 采埃孚股份公司 压入配合连接结构
CN111771429B (zh) * 2018-02-20 2024-02-02 采埃孚股份公司 压入配合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72871A1 (de) 2015-11-19
US10186748B2 (en) 2019-01-22
US20170077587A1 (en) 2017-03-16
DE102014007141A1 (de) 2015-11-19
EP3143664A1 (de) 2017-03-22
CN106463819B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3819A (zh) 无线电天线
CN103915708A (zh) 具有高浮动插塞适配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CN106537686B (zh) 电容式屏蔽的壳体
WO2017053149A1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nd rf connector integral connector assembly
EP2590265B1 (en)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854632B (zh) 一种同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8157586B2 (en) Connector hat with extended mounting posts for securing a connector shell to a circuit board
CN204885729U (zh) 矩形高低频混装连接器组件
TW200507226A (en) A lamp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lamp
EP3361568B1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US7950960B2 (en) Pressed in cable transition and method
US11728565B2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and board assembly for base station antenna
US8333596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tail with vertical panels inserted into a dielectric holding a contact terminal surrounded by a body
US20110053412A1 (en) Vandal proof nmo antenna mount
US10932377B2 (en) Housing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housing body to a housing cover
CN207368363U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固定装置
US8246395B2 (en) Contact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231263U (zh) 同轴连接器插头、同轴连接器插座以及同轴连接器
CN107591658B (zh) 一种大板距射频盲插连接装置
CN222300905U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rca座
CN20569301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3682622B (zh) 多频天线
CN105490017B (zh) 电容耦合接地传输装置和移相器网络设备
WO2015054015A1 (en) Modular antenna assemblies for wireless systems
CN203801101U (zh) 一种具有接地保护的led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5

Address after: Rosenheim

Applicant after: KATHREIN-WERKE KG

Address before: Rosenheim

Applicant before: KATHREIN-WERKE K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5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aft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before: Ericsson AB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5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after: Ericsson AB

Address before: Rosenheim

Patentee before: KATHREIN-WERKE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