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7922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57922B CN106457922B CN201580021587.7A CN201580021587A CN106457922B CN 106457922 B CN106457922 B CN 106457922B CN 201580021587 A CN201580021587 A CN 201580021587A CN 106457922 B CN106457922 B CN 1064579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tire
- type tread
- siping
- major troug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2011/125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with closed sipe, i.e. not extending to a groo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该充气轮胎(1)中,块状花纹(5)的位于周向主槽(21)侧的左右边缘部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具有振幅的台阶形状。另外,块状花纹(5)的位于花纹块槽(41)侧的前后边缘部具有在轮胎周向具有振幅的台阶形状。另外,多个块状花纹(5)分别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刀槽花纹。另外,形成于1个块状花纹(5)的80[%]的刀槽花纹(51)是在一端部向周向主槽(21)开口且在另一端部在块状花纹(5)内终止的半封闭刀槽花纹。另外,半封闭刀槽花纹(51)的向轮胎周向投影的投影长度P和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分别具有0.30≤P/Wb≤0.60的关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提高轮胎的耐偏磨损性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的小型卡车用无钉防滑轮胎中,为了提高轮胎的冰上性能和雪上性能,采用具有带刀槽花纹的多个块状花纹列的牵引型花纹。作为这样以往的充气轮胎,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具有上述那样的牵引型花纹的结构中,存在应抑制块状花纹的偏磨损(尤其是中央磨损)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轮胎的耐偏磨损性的充气轮胎。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具有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以及被所述周向主槽划分而成的多个陆部的充气轮胎,其中,在将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所述周向主槽称为最外周向主槽,并将被所述最外周向主槽所划分出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陆部称为中央陆部时,至少1列所述中央陆部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花纹块槽、以及被所述多个花纹块槽划分而成的多个块状花纹;所述块状花纹的位于所述周向主槽侧的左右边缘部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具有振幅的台阶形状;所述块状花纹的位于所述花纹块槽侧的前后边缘部具有在轮胎周向具有振幅的台阶形状;所述多个块状花纹分别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刀槽花纹;形成于1个所述块状花纹的80[%]的所述刀槽花纹是在一端部向所述周向主槽开口且在另一端部在所述块状花纹内终止的半封闭刀槽花纹;并且,所述半封闭刀槽花纹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长度P和所述块状花纹的所述花纹块槽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具有0.30≤P/Wb≤0.60的关系。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通过半封闭刀槽花纹的投影长度P和块状花纹的宽度方向长度Wb的比P/Wb被适当化,具有适当地缓和了块状花纹的边缘部处的应力集中、且确保了块状花纹的刚性、抑制了中央陆部的偏磨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的平面图(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胎面花纹的中央陆部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图3所记载的中央陆部的花纹块槽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3所记载的块状花纹的缺口部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3所记载的块状花纹的刀槽花纹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三维刀槽花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三维刀槽花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并非由本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括了在维持发明的一致性的同时可置换且显然能置换的要素。另外,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多个变型例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言而喻的范围内是可以进行任意组合的。
[充气轮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视图。该图示出了轮胎径向的单侧区域。另外,在该图中,作为充气轮胎的一个例子,示出了小型卡车用无钉防滑轮胎。此外,在该图中,附图标记CL是轮胎赤道面。另外,轮胎宽度方向是指平行于轮胎旋转轴(省略图示)的方向,轮胎径向是指垂直于轮胎旋转轴的方向。
该充气轮胎1具有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的环状结构,具有一对胎圈芯11、11、一对胎圈填胶12、12、胎体层13、带束层14、胎面橡胶15、一对胎侧橡胶16、16和一对轮辋缓冲橡胶17、17(参照图1)。
一对胎圈芯11、11是将多个胎圈线束扎而成的环状部件,构成左右胎圈部的芯。一对胎圈填胶12、12分别配置于一对胎圈芯11、11的轮胎径向外周,加强胎圈部。
胎体层13呈环状地架设在左右胎圈芯11、11之间来构成轮胎的骨架。另外,胎体层13的两端部以包入胎圈芯11和胎圈填胶12的方式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卷回并卡定。另外,胎体层13是通过覆盖橡胶(涂敷橡胶)覆盖由钢或者有机纤维材料(例如,芳族聚酰胺、尼龙、聚酯、人造丝等)构成的多个胎体帘线并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的,具有绝对值为80[deg]以上且95[deg]以下的胎体角度(胎体帘线的纤维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
带束层14是层叠一对交叉带束141、142和带束覆盖件143而成的,挂绕配置在胎体层13的外周。一对交叉带束141、142是通过覆盖橡胶覆盖由钢或者有机纤维材料构成的多个带束帘线并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的,具有绝对值为20[deg]以上且40[deg]以下的带束角度。另外,一对交叉带束141、142具有正负符号彼此不同的带束角度(带束帘线的纤维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使带束帘线的纤维方向彼此交叉地层叠(交叉带束结构)。带束覆盖件143是通过对由覆盖橡胶覆盖的由钢或者有机纤维材料构成的多个带束帘线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的,具有绝对值为45[deg]以上且70[deg]以下的带束角度。另外,带束覆盖件143层叠配置在交叉带束141、142的轮胎径向外侧。
胎面橡胶15配置于胎体层13和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周而构成轮胎的胎面部。一对胎侧橡胶16、16分别配置于胎体层1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而构成左右的胎侧部。一对轮辋缓冲橡胶17、17分别配置于左右胎圈芯11、11和胎圈填胶12、1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而构成左右胎圈部。
此外,胎面橡胶15(尤其是构成胎面表面的胎冠橡胶)优选具有50以上且75以下的橡胶硬度,更优选具有60以上且70以下的橡胶硬度。橡胶硬度指的是以JIS-K6263为基准的JIS-A硬度,在20[℃]的条件下测定。
[胎面花纹]
图2是表示图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的平面图。在该图中,示出了无钉防滑轮胎的牵引型花纹。此外,在图2中,轮胎周向指的是绕轮胎旋转轴的方向。另外,附图标记T是轮胎接地端。
如图2所示,该充气轮胎1在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21、22、被这些周向主槽21、22划分而成的多个陆部31~33、以及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花纹块槽41~44。另外,附图标记23是周向细槽。
周向主槽是具有表示磨损晚期的磨损指示器的周向槽,一般来说,具有5.0[mm]以上的槽宽和7.5[mm]以上的槽深。
槽宽是在将轮胎安装于规定轮辋并填充了规定内压的无负荷状态下,作为槽开口部处的左右槽壁的距离的最大值而被测定的。在陆部在边缘部具有缺口部、倒角部的结构中,在将槽长度方向作为法线方向的剖面看,以胎面踏面和槽壁的延长线的交点为基准来测定槽宽。另外,在槽在轮胎周向呈锯齿形或者波浪形延伸的结构中,以槽壁的振幅的中心线为基准来测定槽宽。
槽深是在将轮胎安装于规定轮辋并填充了规定内压的无负荷状态下,作为从胎面踏面到槽底为止的距离的最大值而被测定的。另外,在槽在槽底具有局部的凹凸部和/或刀槽花纹的结构中,将它们除外地测定槽深。
规定轮辋是指JATMA所规定的“適用リム(适用轮辋)”、TRA所规定的“Design Rim(设计轮辋)”、或ETRTO所规定的“Measuring Rim(测量轮辋)”。另外,规定内压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高空気圧(最高气压)”、TRA所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极限)”的最大值、或ETRTO所规定的“INFLATION PRESSURES(充气压力)”。另外,规定载荷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大負荷能力(最大负荷能力)”、TRA所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极限)”的最大值、或ETRTO所规定的“LOADCAPACITY(负载能力)”。其中,在JATMA中,在乘用车用轮胎的情况下,规定内压为空气压力180[kPa],规定载荷为最大负荷能力的88[%]。
在此,将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左右周向主槽22、22称为最外周向主槽。另外,将比左右最外周向主槽22、22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陆部31、32称为中央陆部。另外,将比左右最外周向主槽22、22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陆部33、33称为胎肩陆部。
例如,在图2的结构中,4条周向主槽21、22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左右对称地配置。另外,由这些周向主槽21、22划分出3列中央陆部31、32、32和左右一对胎肩陆部33、33。另外,左右胎肩陆部33、33分别配置于左右轮胎接地端T、T上。
但是,并不限于此,周向主槽21、22也可以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左右非对称地配置(省略图示)。另外,周向主槽也可以配置于轮胎赤道面CL上(省略图示)。另外,也可以配置3条或者5条以上的周向主槽(省略图示)。
[中央陆部]
图3是表示图2所记载的胎面花纹的中央陆部的平面图。在该图中,示出了中央陆部31的块状花纹5的放大平面图。
此外,在图2的结构中,充气轮胎1具有3列中央陆部31、32,这些中央陆部31、32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对中央的中央陆部31进行说明,而省略其他的中央陆部32、32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图2的结构中,中央陆部31(32)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花纹块槽41(42)、以及被这些花纹块槽41划分而成的多个块状花纹5。另外,多个花纹块槽41在轮胎宽度方向贯通中央陆部31,分别向划分中央陆部31的左右周向主槽21、21开口。另外,多个花纹块槽41沿轮胎周向以预定间隔排列配置。由此,中央陆部31被花纹块槽41沿轮胎周向分割开,成为由多个块状花纹5构成的块状花纹列。
另外,在图2的结构中,所有的陆部31~33分别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花纹块槽41~44,这些花纹块槽41~44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贯通陆部31~33的开放结构。因此,所有的陆部31~33成为块状花纹列。
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胎肩陆部33的花纹块槽43也可以具有在一端部、在陆部33内终止的半封闭结构(省略图示)。在此情况下,胎肩陆部33成为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条状花纹。
在此,如图3所示,在中央陆部31,块状花纹5的位于周向主槽21、21侧的左右边缘部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具有振幅的台阶形状。由此,中央陆部31的牵引成分增加,会提高轮胎的冰上性能和雪上性能。
例如,在图3的结构中,块状花纹5的位于周向主槽21、21侧的左右边缘部具有带2个台阶(省略附图标记)的台阶形状。另外,这些台阶在块状花纹踏面具有大致平行于轮胎周向的直线形状,并在轮胎宽度方向彼此错开地配置。另外,台阶形状的台阶差部(省略附图标记)配置于块状花纹5的中央部(相对于块状花纹5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的周向长度Lb,为40[%]以上且60[%]以下的区域)。另外,在轮胎周向相邻的块状花纹5、5的边缘部的台阶隔着花纹块槽41、在轮胎宽度方向错开地配置。由此,中央陆部31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具有一边在轮胎宽度方向呈台阶状变化一边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台阶形状。
此外,在图3的结构中,块状花纹5的台阶形状的台阶差量(省略尺寸附图标记)被设定为大约2[mm]。
另外,如图3所示,块状花纹5的位于花纹块槽41侧的前后边缘部具有在轮胎周向具有振幅的台阶形状。由此,中央陆部31的牵引成分增加,会提高轮胎的冰上性能和雪上性能。
例如,在图3的结构中,花纹块槽41一边弯折一边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从而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具有带2个台阶(省略附图标记)的台阶形状。另外,这些台阶在花纹块槽41的槽宽度方向彼此错开地配置。另外,块状花纹5的台阶形状的台阶差部53配置于块状花纹5的中央部(相对于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为40[%]以上且60[%]以下的区域)。
另外,花纹块槽41在轮胎宽度方向以预定角度倾斜地延伸,从而块状花纹5的台阶形状的台阶整体上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此时,花纹块槽41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优选处于1[deg]以上且30[deg]以下的范围内。
花纹块槽41的倾斜角是作为通过花纹块槽41的左右开口部的中心点的直线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而被测定的。
另外,块状花纹5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的周向长度Lb和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具有1.15≤Lb/Wb≤1.50的关系。由此,块状花纹5的形状被适当化。
块状花纹5的周向长度Lb为块状花纹5的面向周向主槽21的边缘部的轮胎周向的距离,是将轮胎安装于规定轮辋并施加了规定内压且处于无负荷状态而被测定的。另外,在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具有倒角部和/或缺口部的结构中,将它们除外而测定周向长度Lb。
块状花纹5的宽度方向长度Wb为块状花纹5的面向花纹块槽41的边缘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是将轮胎安装于规定轮辋并施加了规定内压且处于无负荷状态而被测定的。另外,在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具有倒角部和/或缺口部的结构中,将它们除外而测定宽度方向长度Wb。
另外,在图3的结构中,如上所述,花纹块槽41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从而块状花纹5的踏面作为整体具有平行四边形状。并且在块状花纹5的锐角的角部设置有倒角部(省略附图标记)。由此,确保块状花纹5的角部的强度来抑制块状花纹5的偏磨损,并且,使得花纹块槽41的槽开口部的宽度增加而提高排水性。
另外,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和轮胎接地宽度TW(参照图2)具有0.10≤Wb/TW≤0.18的关系。由此,块状花纹5的宽度方向长度Wb被适当化。
轮胎接地宽度TW作为如下时候的轮胎与平板的接触面处的轮胎轴向的最大直线距离而被测定,该时候是在将轮胎安装于规定轮辋并施加了规定内压,且在静止状态下相对于平板垂直放置,并施加了与规定载荷相对应的负荷的时候。
另外,花纹块槽41对于划分中央陆部31的左右周向主槽21、21以通透(seethrough)结构开口。通透结构指的是能够从一方周向主槽21经由花纹块槽41看见另一方周向主槽21的结构。通过该通透结构,会提高花纹块槽41的排水性和排雪性。
另外,花纹块槽41的轮胎周向的开口宽度Wl和块状花纹5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的周向长度Lb优选具有0.08≤Wl/Lb≤0.18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10≤Wl/Lb≤0.15的关系。由此,花纹块槽41的开口宽度Wl被适当化。
花纹块槽41的开口宽度Wl是花纹块槽41对于周向主槽21的开口部的轮胎周向的距离,是将轮胎安装于规定轮辋并施加了规定内压且处于无负荷状态而被测定的。另外,在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具有倒角部和/或缺口部的结构中,将它们除外而测定开口宽度Wl。
此外,花纹块槽41一般来说具有1.0[mm]以上的槽宽。花纹块槽41的槽宽是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除去倒角部和/或缺口部而被测定的。
图4是表示图3所记载的中央陆部的花纹块槽的剖视图。在该图中,示出了花纹块槽41的槽深方向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在中央陆部31,花纹块槽41具有抬底部411。抬底部411形成于花纹块槽41的槽底,使花纹块槽41的槽深局部地底部抬高。由此,确保块状花纹5的刚性,抑制块状花纹5的偏磨损。
另外,抬底部411处的花纹块槽41的槽深DL和周向主槽21的槽深GD优选具有0.50≤DL/GD≤0.8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55≤DL/GD≤0.75的关系。由此,抬底部411处的花纹块槽41的槽深DL被适当化。
例如,在图4的结构中,花纹块槽41的抬底部411形成于花纹块槽41的槽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另外,花纹块槽41的槽深从抬底部411朝向周向主槽21逐渐增加,在对于周向主槽21的槽开口部成为最大。由此,会提高花纹块槽41的排水性和排雪性。
[缺口部]
图5是表示图3所记载的块状花纹的缺口部的剖视图。在该图中,示出了缺口部52的深度方向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中央陆部31的块状花纹5在位于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具有缺口部52。另外,缺口部52形成于块状花纹5的台阶形状的台阶差部。由此,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的滑动量均匀化,抑制块状花纹5的偏磨损。
例如,在图3的结构中,中央陆部31的块状花纹5在左右周向主槽21、21侧的边缘部分别具有缺口部52。另外,如上所述,块状花纹5的左右边缘部分别具有带2个台阶的台阶形状,在这些台阶的台阶差部分别配置缺口部52。
另外,在图3中,块状花纹5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的周向长度Lb和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中的缺口部52的位置Mc优选具有0.35≤Mc/Lb≤0.65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40≤Mc/Lb≤0.60的关系。由此,缺口部52的位置Mc被适当化。
缺口部52的位置Mc,作为在块状花纹5的俯视(平面观察)时,块状花纹5的周向长度Lb的测定点和缺口部52的中心在轮胎周向的距离而被测定。
另外,在图5中,缺口部52的深度Dc和周向主槽21的槽深GD优选具有0.50≤Dc/GD≤0.80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55≤Dc/GD≤0.75的关系。由此,缺口部52的深度Dc被适当化。
缺口部52的深度Dc作为以块状花纹5的踏面为基准的缺口部52的最大深度而被测定。
另外,在图3中,缺口部52的宽度方向长度Wc和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优选具有0.05≤Wc/Wb≤0.25的关系。由此,确保缺口部52的功能,另外,确保块状花纹5的刚性。
缺口部52的宽度方向长度Wc作为以块状花纹5的台阶形状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的台阶为基准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而被测定。
[刀槽花纹]
图6是表示图3所记载的块状花纹的刀槽花纹的剖视图。在该图中,示出了刀槽花纹51的深度方向的剖视图。
在图3的结构中,中央陆部31的块状花纹5分别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刀槽花纹51。另外,形成于1个块状花纹5的80[%]的刀槽花纹51为半封闭刀槽花纹(单侧开口刀槽花纹),在一端部向周向主槽21开口而在另一端部在块状花纹5内终止。由此,块状花纹5的边缘成分增加,会提高作为无钉防滑轮胎的牵引性能。
刀槽花纹指的是具有不足1.0[mm]的刀槽花纹宽度的切口。
例如,在图3的结构中,1个块状花纹5具有多个半封闭刀槽花纹51以及在两端部在块状花纹5的内部终止的多个封闭刀槽花纹(省略附图标记)。另外,1个块状花纹5的半封闭刀槽花纹51的比率相对于刀槽花纹的总条数被设定在80[%]以上。另外,这些多个半封闭刀槽花纹51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锯齿形,在轮胎周向以大致均匀的间隔配置。另外,这些多个半封闭刀槽花纹51均匀地配置于块状花纹5的左右边缘部。由此,块状花纹5的左右边缘部的刚性均匀化。
另外,在图3的结构中,中央陆部31的块状花纹5不具有贯通块状花纹5的开放刀槽花纹。因此,块状花纹5的踏面不会因刀槽花纹而被分割开,具有在轮胎周向连续的结构。由此,提高了块状花纹5的刚性。
另外,半封闭刀槽花纹5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长度P和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分别具有0.30≤P/Wb≤0.60的关系。另外,比P/Wb优选处于0.35≤P/Wb≤0.55的范围。另外,满足该比P/Wb的条件的半封闭刀槽花纹51相对于1个块状花纹5的刀槽花纹的总条数被设定在80[%]以上。由此,刀槽花纹51的投影长度P被适当化。
刀槽花纹的投影长度P以块状花纹5的踏面处的刀槽花纹长度为基准而被测定。
另外,在图6中,半封闭刀槽花纹51的刀槽花纹深度Ds1和周向主槽21的槽深GD优选具有0.55≤Ds1/GD≤0.85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60≤Ds1/GD≤0.80的关系。由此,刀槽花纹深度Ds1被适当化。
刀槽花纹深度Ds1作为从块状花纹5的踏面到刀槽花纹51的最大深度位置的距离而被测定。
另外,如图6所示,半封闭刀槽花纹51在对于周向主槽21的开口部具有抬底部511。由此,缓和了块状花纹5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处的应力集中,抑制了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抑制块状花纹5的偏磨损。
此时,抬底部511处的刀槽花纹深度Ds2和周向主槽21的槽深GD优选具有0.05≤Ds2/GD≤0.25的关系,更优选具有0.10≤Ds2/GD≤0.20的关系。由此,抬底部511处的刀槽花纹深度Ds2被适当化。
抬底部511处的刀槽花纹深度Ds2是以块状花纹5的踏面为基准而测定的。
另外,在图6中,抬底部511的配置长度Ws和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优选具有0.05≤Ws/Wb≤0.20的关系。由此,抬底部511的配置区域被适当化。
抬底部511的配置长度Ws作为块状花纹5的俯视时的抬底部511在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而被测定。
此外,刀槽花纹可以是二维刀槽花纹,也可以是三维刀槽花纹。例如,在图3的结构中,中央陆部31的刀槽花纹都是三维刀槽花纹。
二维刀槽花纹是指,在以刀槽花纹长度方向为法线方向的剖视时(包含刀槽花纹宽度方向和刀槽花纹深度方向的剖视时)中具有直线形状的刀槽花纹壁面的刀槽花纹。二维刀槽花纹在胎面踏面中既可以具有直线形状,也可以具有锯齿形状、波状形状或圆弧形状。
三维刀槽花纹是指在以刀槽花纹长度方向为法线方向的剖视时具有在刀槽花纹宽度方向上弯折的形状的刀槽花纹壁面的刀槽花纹。与二维刀槽花纹相比较,三维刀槽花纹的相对的刀槽花纹壁面的啮合力强,因此有效地抑制了轮胎接地时块状花纹的倒塌。三维刀槽花纹在胎面踏面上既可以具有直线形状,也可以具有锯齿形状、波状形状或圆弧形状。对于该三维刀槽花纹,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的例子(参照图7以及图8)。
图7以及图8是示出三维刀槽花纹的一例的说明图。这些图示出了三维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壁面。
在图7的三维刀槽花纹51中,刀槽花纹壁面具有沿刀槽花纹长度方向连结三棱锥和倒三棱锥的构造。换言之,刀槽花纹壁面使胎面表面侧的锯齿形状与底部侧的锯齿形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互错开间距,在该胎面表面侧与底部侧的锯齿形状的相互之间具有彼此相对的凹凸。另外,在这些凹凸中的从轮胎旋转方向观察时的凹凸中,分别用棱线将胎面表面侧的凸弯折点与底部侧的凹弯折点之间相连、将胎面表面侧的凹弯折点与底部侧的凸弯折点之间相连、将在胎面表面侧的凸弯折点与底部侧的凸弯折点中彼此相邻的凸弯折点彼此之间相连,并且将这些棱线间沿轮胎宽度方向依次用平面连结,由此形成刀槽花纹壁面。另外,一方的刀槽花纹壁面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凸状的三棱锥和倒三棱锥而成的凹凸面,另一方的刀槽花纹壁面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凹状的三棱锥和倒三棱锥而成的凹凸面。并且,刀槽花纹壁面,至少使配置于刀槽花纹的两端最外侧的凹凸面朝向块状花纹的外侧。此外,作为这样的三维刀槽花纹,例如已知有日本专利第3894743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
另外,在图8的三维刀槽花纹51中,刀槽花纹壁面具有使具有块形状的多个棱柱相对于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倾斜并将它们沿刀槽花纹深度方向以及刀槽花纹长度方向连结的构造。换言之,刀槽花纹壁面在胎面表面具有锯齿形状。另外,刀槽花纹壁面在块状花纹的内部具有在轮胎径向上的2处以上在轮胎周向弯折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连的弯折部,另外,该弯折部中具有在轮胎径向上具有振幅的锯齿形状。另外,刀槽花纹壁面中,将在轮胎周向上的振幅设为恒定,另一方面,相对于胎面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向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在刀槽花纹底侧的部位比在胎面表面侧的部位小,将弯折部的在轮胎径向上的振幅在刀槽花纹底侧的部位比在胎面表面侧的部位大。此外,作为这样的三维刀槽花纹,例如已知有日本专利第4316452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
[效果]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该充气轮胎1具有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21、22、以及被这些周向主槽21、22划分而成的多个陆部31~33(参照图2)。另外,至少1列中央陆部31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花纹块槽41、以及被这些花纹块槽41划分而成的多个块状花纹5(参照图3)。另外,块状花纹5的位于周向主槽21侧的左右边缘部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带振幅的台阶形状。另外,块状花纹5的位于花纹块槽41侧的前后边缘部具有在轮胎周向带振幅的台阶形状。另外,多个块状花纹5分别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刀槽花纹。另外,形成于1个块状花纹5的80[%]的刀槽花纹51是在一端部向周向主槽21开口且在另一端部在块状花纹5内终止的半封闭刀槽花纹。另外,半封闭刀槽花纹5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长度P和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分别具有0.30≤P/Wb≤0.60的关系。
在该结构中,块状花纹5的周向主槽21侧和花纹块槽41的边缘部具有台阶形状,从而具有提高块状花纹5的边缘作用、提高轮胎的冰雪上性能的优点。另外,形成于1个块状花纹5的80[%]的刀槽花纹51是半封闭刀槽花纹,从而在确保块状花纹5的刚性的同时缓和了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处的应力集中。由此,具有抑制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提高轮胎的耐偏磨损性能(尤其是安装于车辆的驱动轴的轮胎的耐中央磨损性能)的优点。
另外,具有半封闭刀槽花纹51的投影长度P和块状花纹5的宽度方向长度Wb之比P/Wb被适当化的优点。即,通过是0.30≤P/Wb,确保了半封闭刀槽花纹51的投影长度P,适当地缓和了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处的应力集中。另外,通过是P/Wb≤0.60,确保了块状花纹5的刚性,抑制了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半封闭刀槽花纹51的刀槽花纹深度Ds1和周向主槽21的槽深GD具有0.55≤Ds1/GD≤0.85的关系(参照图6)。由此,具有刀槽花纹深度Ds1被适当化的优点。即,通过是0.55≤Ds1/GD,确保了刀槽花纹深度Ds1,适当地得到刀槽花纹51的作用。另外,通过是Ds1/GD≤0.85,确保了块状花纹5的刚性,抑制了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半封闭刀槽花纹51在对于周向主槽21的开口部具有抬底部511(参照图6)。另外,抬底部511处的刀槽花纹深度Ds2和周向主槽21的槽深GD具有0.05≤Ds2/GD≤0.25的关系。在该结构中,缓和了块状花纹5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处的应力集中,抑制了轮胎接地时块状花纹5的倒塌。另外,具有抬底部511处的刀槽花纹深度Ds2被适当化的优点。即,通过是0.05≤Ds2/GD,确保了刀槽花纹深度Ds2,适当地得到刀槽花纹51的作用。另外,通过是Ds2/GD≤0.25,确保了块状花纹5的刚性,抑制了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块状花纹5的位于周向主槽21侧的左右边缘部在上述台阶形状的台阶差部具有缺口部52(参照图3)。由此,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的滑动量均匀化,抑制块状花纹5的偏磨损。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块状花纹5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的周向长度Lb和该边缘部处的缺口部52的位置Mc具有0.35≤Mc/Lb≤0.65的关系(参照图3)。在该结构中,缺口部52配置于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的中央部,从而有效地缓和了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处的应力集中。由此,具有有效地抑制块状花纹5的偏磨损的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缺口部52的深度Dc和周向主槽21的槽深GD具有0.50≤Dc/GD≤0.80的关系(参照图5)。由此,具有缺口部52的深度Dc被适当化的优点。即,通过是0.50≤Dc/GD,确保了缺口部52的深度Dc,适当地得到缺口部52的作用。另外,通过是Dc/GD≤0.80,确保了块状花纹5的刚性,抑制了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花纹块槽41的轮胎周向的开口宽度Wl和块状花纹5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的周向长度Lb具有0.08≤Wl/Lb≤0.18的关系(参照图3)。由此,具有花纹块槽41的开口宽度Wl被适当化的优点。即,通过是0.08≤Wl/Lb,确保了花纹块槽41的开口宽度Wl,确保了花纹块槽41的排水性和排雪性。另外,通过是Wl/Lb≤0.18,确保了块状花纹5的轮胎周向的刚性,抑制了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花纹块槽41具有抬底部411(参照图4)。另外,抬底部411处的花纹块槽41的槽深DL和周向主槽21的槽深GD具有0.50≤DL/GD≤0.80的关系。在该结构中,花纹块槽41具有抬底部411,从而确保了块状花纹5的刚性,抑制了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另外,具有比DL/GD被适当化的优点。即,通过是0.50≤DL/GD,确保了抬底部411处的花纹块槽41的槽深DL,确保了花纹块槽41的排水性和排雪性。另外,通过是DL/GD≤0.80,适当地确保了抬底部411对块状花纹5的刚性的加强作用。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处的台阶形状的台阶差部53处于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的40[%]以上且60[%]以下的位置(参照图3)。在该结构中,台阶形状的台阶差部53配置于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的中央部,从而有效地缓和了块状花纹5的边缘部处的应力集中。由此,具有抑制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的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图3参照)和轮胎接地宽度TW(图2参照)具有0.10≤Wb/TW≤0.18的关系。由此,具有块状花纹5的宽度方向长度Wb被适当化的优点。即,通过是0.10≤Wb/TW,具有确保了块状花纹5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刚性、抑制了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的优点。另外,通过是Wb/TW≤0.18,适当地确保了周向主槽21的槽宽,能够确保周向主槽21的排水性和排雪性。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块状花纹5的周向主槽21侧的边缘部的周向长度Lb和块状花纹5的花纹块槽41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具有1.15≤Lb/Wb≤1.50的关系(参照图3)。由此,具有块状花纹5的形状被适当化的优点。即,通过是1.15≤Lb/Wb,确保了块状花纹5的周向长度Lb,抑制了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另外,通过是Lb/Wb≤1.50,确保了块状花纹5的宽度方向的刚性,抑制了块状花纹5的偏磨损。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半封闭刀槽花纹51是三维刀槽花纹(参照图7和图8)。由此,具有增加了刀槽花纹51的啮合力、抑制了轮胎接地时的块状花纹5的倒塌的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胎面橡胶15具有50以上且75以下的橡胶硬度。由此,具有适当确保胎面部的刚性的优点。
[适用对象]
另外,该充气轮胎1适用于具有70[%]以下的扁平率的低扁平率轮胎,尤其是优选将JATMA规定的最高空气压为350[kPa]以上且600[kPa]以下的范围内的小型卡车用轮胎作为适用对象。在该低扁平率小型卡车用轮胎中,在货物的装载时和无装载时,胎面部的接地状态容易变化。即,在货物的装载时,胎面部的中央区域和胎肩区域同样地接地,但在无装载时,胎肩区域的踏面积减少。这样一来,中央区域的陆部就会过早地磨损,从而存在容易产生中央磨损的课题。因此,通过将该低扁平率的小型卡车用轮胎作为适用对象,具有显著地得到偏磨损的抑制作用的优点。
实施例
图9和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在该性能试验中,对彼此不同的多个试验轮胎,进行与耐踵趾摩损(heel and toewear)性能有关的评价。在该性能试验中,轮胎尺寸205/70R16的小型卡车用轮胎被组装于JATMA规定的适用轮辋,给该试验轮胎施加JATMA规定的最高空气压和最大负荷。
另外,试验轮胎安装于作为试验车辆的3吨载重卡车的所有车轮,使试验车辆以平均速度60[km/h]在铺面道路上行驶5万[km],观察在中央陆部的块状花纹上产生的偏磨损。然后,基于该观察结果来进行将以往例1作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该数值越大越好,若是为110以上,则可以说相对于以往例尤其有优越性。
实施例1~18的试验轮胎具有图2所记载的胎面花纹。其中,实施例1~10的块状花纹5不具有缺口部52。另外,胎面宽度TW是TW=160[mm],周向主槽21的最大槽深GD是GD=13.5[mm]。
在以往例1~5的试验轮胎中,相对于实施例1的结构,中央陆部31的块状花纹的边缘部的形状、刀槽花纹的结构等不同。但是,刀槽花纹的总条数和刀槽花纹密度与实施例1相同。
如试验结果所示,可知,在实施例1~18的试验轮胎中轮胎的耐偏磨损性能提高。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充气轮胎、5:块状花纹、11:胎圈芯、12:胎圈填胶、13:胎体层、14:带束层、141、142:交叉带束、143:带束覆盖件、15:胎面橡胶、16:胎侧橡胶、17:轮辋缓冲橡胶、21、22:周向主槽、31、32:中央陆部、33:胎肩陆部、41~44:花纹块槽、411:抬底部、51:刀槽花纹、511:抬底部、52:缺口部、53:台阶差部。
Claims (12)
1.一种充气轮胎,具有在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以及被所述周向主槽划分而成的多个陆部,其特征在于,
在将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所述周向主槽称为最外周向主槽,并将被所述最外周向主槽所划分出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陆部称为中央陆部时,
至少1列所述中央陆部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花纹块槽、以及被所述多个花纹块槽划分而成的多个块状花纹;
所述块状花纹的位于所述周向主槽侧的左右边缘部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具有振幅的台阶形状;
所述块状花纹的位于所述花纹块槽侧的前后边缘部具有在轮胎周向具有振幅的台阶形状;
所述多个块状花纹分别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刀槽花纹;
形成于1个所述块状花纹的刀槽花纹总条数的80%以上的所述刀槽花纹是在一端部向所述周向主槽开口且在另一端部在所述块状花纹内终止的半封闭刀槽花纹,剩余的20%以下的刀槽花纹是在两端部在所述块状花纹的内部终止的封闭刀槽花纹;并且
所述半封闭刀槽花纹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长度P和所述块状花纹的所述花纹块槽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具有0.30≤P/Wb≤0.60的关系,
所述块状花纹的位于所述周向主槽侧的左右边缘部在所述台阶形状的台阶差部具有缺口部,
所述缺口部的深度Dc和所述周向主槽的槽深GD具有0.50≤Dc/GD≤0.80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封闭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深度Ds1和所述周向主槽的槽深GD具有0.55≤Ds1/GD≤0.85的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封闭刀槽花纹在对于所述周向主槽的开口部具有抬底部;并且
所述抬底部处的刀槽花纹深度Ds2和所述周向主槽的槽深GD具有0.05≤Ds2/GD≤0.25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块状花纹的所述周向主槽侧的边缘部的周向长度Lb和该边缘部处的所述缺口部的位置Mc具有0.35≤Mc/Lb≤0.65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花纹块槽的轮胎周向的开口宽度Wl和所述块状花纹的所述周向主槽侧的边缘部的周向长度Lb具有0.08≤Wl/Lb≤0.18的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花纹块槽具有抬底部,并且
所述抬底部处的所述花纹块槽的槽深DL和所述周向主槽的槽深GD具有0.50≤DL/GD≤0.80的关系。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块状花纹的所述花纹块槽侧的边缘部处的所述台阶形状的台阶差部处于所述块状花纹的所述花纹块槽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的40%以上且60%以下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块状花纹的所述花纹块槽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和轮胎接地宽度TW具有0.10≤Wb/TW≤0.18的关系。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块状花纹的所述周向主槽侧的边缘部的周向长度Lb和所述块状花纹的所述花纹块槽侧的边缘部的宽度方向长度Wb具有1.15≤Lb/Wb≤1.50的关系。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封闭刀槽花纹是三维刀槽花纹。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胎面橡胶具有50以上且75以下的橡胶硬度。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以JATMA规定的最高空气压为350kPa以上且600kPa以下的范围内的小型卡车用轮胎作为适用对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95423 | 2014-05-02 | ||
JP2014095423A JP6032240B2 (ja) | 2014-05-02 | 2014-05-02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PCT/JP2015/063063 WO2015167007A1 (ja) | 2014-05-02 | 2015-05-01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7922A CN106457922A (zh) | 2017-02-22 |
CN106457922B true CN106457922B (zh) | 2019-01-22 |
Family
ID=5435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2158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57922B (zh) | 2014-05-02 | 2015-05-01 | 充气轮胎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32240B2 (zh) |
CN (1) | CN106457922B (zh) |
WO (1) | WO201516700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07777B2 (ja) * | 2017-07-19 | 2021-07-21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7035550B2 (ja) | 2018-01-18 | 2022-03-15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119529B2 (ja) * | 2018-04-19 | 2022-08-17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115150B2 (ja) * | 2018-08-30 | 2022-08-09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178254B2 (ja) * | 2018-12-20 | 2022-11-25 | Toyo Tire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403987B2 (ja) * | 2019-08-07 | 2023-12-25 | Toyo Tire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399679B2 (ja) * | 2019-10-29 | 2023-12-1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115157934A (zh) * | 2022-07-20 | 2022-10-11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扰乱气流降低噪音的轮胎 |
CN115157935A (zh) * | 2022-07-20 | 2022-10-11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共振吸声降低噪音的轮胎 |
JP7610151B1 (ja) * | 2023-09-15 | 2025-01-08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58884A (zh) * | 2009-05-25 | 2012-05-16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65686B2 (ja) * | 1994-06-09 | 2003-01-14 | オーツタイヤ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056164B2 (ja) * | 1999-01-05 | 2008-03-05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4297236B2 (ja) * | 2000-03-30 | 2009-07-15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冬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04026158A (ja) * | 2003-10-20 | 2004-01-29 | Bridgestone Corp | 重荷重用スタッドレス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268576B2 (ja) * | 2004-08-23 | 2009-05-2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07314137A (ja) * | 2006-05-29 | 2007-12-06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232414B2 (ja) * | 2007-07-06 | 2013-07-10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956139B2 (ja) * | 2011-11-11 | 2016-07-2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909141B2 (ja) * | 2011-11-04 | 2016-04-26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2014
- 2014-05-02 JP JP2014095423A patent/JP6032240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5-01 CN CN201580021587.7A patent/CN1064579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5-01 WO PCT/JP2015/063063 patent/WO201516700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58884A (zh) * | 2009-05-25 | 2012-05-16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167007A1 (ja) | 2015-11-05 |
CN106457922A (zh) | 2017-02-22 |
JP2015212119A (ja) | 2015-11-26 |
JP6032240B2 (ja) | 2016-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57922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7107676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6573505B (zh) | 充气轮胎 | |
JP5835112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6414112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6183642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4955659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3101403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2806814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6794717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6068192B (zh) | 充气轮胎 | |
US10500903B2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6457916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5980173B (zh) | 充气轮胎 | |
US9346323B2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6457923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1391561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7206846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6255605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4334373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6457897B (zh) | 翻新轮胎 | |
CN106183650A (zh) | 冬季用轮胎 | |
CN109070656A (zh) | 充气轮胎 | |
JP692646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8025598A (zh) | 充气轮胎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