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416492B - 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6492B
CN106416492B CN201610783161.1A CN201610783161A CN106416492B CN 106416492 B CN106416492 B CN 106416492B CN 201610783161 A CN201610783161 A CN 201610783161A CN 106416492 B CN106416492 B CN 106416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weight
rice
layer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31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6492A (zh
Inventor
覃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umeiw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oudi Zhu Mei W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udi Zhu Mei W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udi Zhu Mei W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831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6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6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6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6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6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6Coating or dressing se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1/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potass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9/00Other inorganic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05Treatments involving invertebrates, e.g. worms, flies or maggo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50Treatments comb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s, e.g. anaerobic and aerobic treatment or vermicomposting and aerob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7/00Fertilisers from waste water, sewage sludge, sea slime, ooze or similar ma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20Liquid fertilisers
    • C05G5/23Solu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种子预处理:将水稻种子依次进行浸泡液浸泡、包埋剂包埋和拌料混合,得到播种用水稻种子;步骤二、整地:将三种不同的生物肥料分别铺设在猪粪层和沼泽粪层之间并分别埋入三个沟中,就地发酵,得到肥沃的育苗床;步骤三、育苗自制营养土,将营养土填充于育苗盘的育苗穴中,并将播种用水稻种子播撒于育苗穴中,进行浇水施肥管理,得待插秧苗;步骤四、移栽。本发明通过对水稻种子进行预处理和对秧田地整地得到肥沃且能预防病虫害的育苗床的种植技术,使稻苗的分叶能力强,采光和透气性好,使稻苗长得更强壮,得到抗虫,抗病能力强的水稻,从而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Description

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人类的主食。
现有的水稻种植技术中,大都采用粗旷式的种植方法,产量低,品质差,且在育苗床和秧田地里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导致过剩的肥料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使得水稻稻谷中的化学有害成分超标,危害人身体健康。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精细化的,绿色环保的,高产的水稻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其通过对水稻种子进行预处理和对秧田地整地得到肥沃且能预防病虫害的育苗床,实现水稻种子出苗快,使稻苗的分叶能力强,采光和透气性好,使稻苗长得更强壮,且苗体健壮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而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预处理:将水稻种子置于太阳光下摊晒1~2天,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10~16h取出后用清水冲洗2~4次,然后将水稻种子置于28~30℃的水中浸泡1~3天,将浸泡过的水稻种子装入湿麻袋中并封口,用60~70℃的水蒸气预热至40~50℃,将湿麻袋置于稻草堆中催芽20~26h,然后将催芽后的水稻种子加入其重量10~20倍的包埋剂中,获得水稻种子的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水稻种子重量20~30倍的已灭菌的2%氯化钙溶液中,搅拌10~15min后静置20~30min,倒去氯化钙溶液,用无菌水冲洗20min,得到包埋后的水稻种子加入其重量10~15倍的拌料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播种用水稻种子;
其中,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6份的野菊花、5~9份的皂角树叶、1~3份的银杏树皮和3~9份的侧柏叶置于搅拌机中粉碎,加入4~8份的辣椒粉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粉末,向所述混合粉末中加入40~50份的乙醇浸泡2~4h,过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液浓缩至5~10ml得浸膏;取10~14份的砂姜捣成泥,并向其中加入20~30份的淘米水,用三层纱布过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用3~5份的淘米水洗涤所述第二滤渣三次,收集所述第二滤液和洗涤液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0.4~0.7份的赤霉素、0.05~0.08份的二甲亚砜、0.8~1.4份的食用醋精和所述浸膏,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得;
所述拌料的制备方法为:将20~30重量份的麦麸、2~7重量份的活性炭、10~18重量份的菜籽饼、15~20重量份的薄荷叶、20~28重量份的绿茶水、4~7重量份的白酒以及1~2重量份EM菌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发酵10~16h,期间每隔2h向其中通入空气并充分搅拌一次,得发酵料,将所述发酵料和10~20重量份的蚕沙、4~10重量份的槐米和0.8~1.2重量份的玉米素置于石臼中,用舂捶打2~4h,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置于温度为40~55℃的烘炒机中烘炒10~15min,取出、放凉、粉碎后即得;
步骤二、整地:择地势较高、平坦、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深耕30~40cm,暴晒10天,期间每隔2天,按400~500公斤/亩的量撒生石灰,并翻地一次;在经暴晒后的秧田地里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开设三个宽30cm、深30cm的沟,在第一沟中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3~5cm厚的猪粪层、2~4cm厚的第一生物肥料和3~5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一生物肥料之间放入8~15只活蚯蚓,得第一发酵堆体;第二沟中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3~5cm厚的猪粪层、2~4cm厚的第二生物肥料和3~5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二生物肥料之间放入8~15只活蚯蚓,得第二发酵堆体;第三沟中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铺设3~5cm厚的猪粪层、2~4cm厚的第三生物肥料和3~5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三生物肥料之间放入8~15只活蚯蚓得第三发酵堆体;在所述第一发酵堆体、所述第二发酵堆体和所述第三发酵堆体表面分别铺覆一层壳斗科碎树叶和一层塑料薄膜,用细土将薄膜边缘压实,在薄膜上戳多个通气孔,5天后分别揭开三个薄膜,翻动所述第一发酵堆体、所述第二发酵堆体和所述第三发酵堆体,并分别喷洒500~800ml的石灰水与多层发酵物质搅拌混合均匀,再次覆盖薄膜,保持12天,每隔2~4天揭开薄膜,喷洒200~300ml的石灰水并翻动一次;
发酵完成后去除三个薄膜,在秧田地进行深度达30~35cm的翻土,将所述第一沟、所述第二沟和所述第三沟中的三种发酵肥料均匀的分散于土壤中,并将秧田地田面整平,在其表面铺设一次厚度为1~3cm的泥浆层,在所述泥浆层表面戳多个深为3~5cm的孔洞,整地后的秧田地作为水稻育苗床待用;
步骤三、育苗:将多个育苗装置铺设于所述育苗床表面,在所述育苗装置的每个育苗穴中填充0.3~0.5cm厚的营养土,并在营养土上放入3~5粒所述播种用水稻种子,并覆土将所述育苗穴填平,在所述育苗装置上部撒一层厚为0.2~0.4cm的细土,用微喷将细土浇透,然后覆盖地膜,出齐苗后撤去地膜,每隔3~5天浇一次液体肥,至秧苗高度至8~10cm,得待插秧苗;
步骤四、移栽:将所述待插秧苗带土从所述育苗穴中移出,移栽到稻田中,保持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0~12cm,对所述秧苗进行日常灌溉、追肥和病虫害管理,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所述包埋剂包括以下原料:0.01~0.03重量份的魔芋粉、5~9重量份的海藻酸钠溶液、3~7重量份的苦瓜汁、2~6重量份的大蒜汁、6~13重量份的烟草提取液、4~8重量份的聚乙二醇、7~11重量份的木醋液和1~4重量份的羟乙基纤维素。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所述第一生物肥料包括10~15重量份的丝瓜藤、12~19重量份的牵牛蔓、7~14重量份的苦皮藤、9~13重量份的亮叶中南鱼藤、8~13重量份的黄瓜蔓、12~20重量份的苦瓜藤、11~18重量份的葡萄藤和2~9重量份的玉米秸秆;
所述第二生物肥料包括20~30重量份的丝瓜叶、19~28重量份的南瓜叶、17~29重量份的夹竹桃叶、14~26重量份的番茄叶、16~25重量份的辣椒叶、15~24重量份的银杏叶和4~9重量份的糖蜜发酵液;
所述第三生物肥料包括2~7重量份的韭菜根、3~6重量份的苦参根、2~4重量份的榴莲壳、1~5重量份的火龙果皮、4~10重量份的石榴籽、11~19重量份的紫穗槐、19~38重量份的金针菇菌渣和所述的第一滤渣。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所述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5~22重量份的海底泥、12~16重量份的腐叶土、5~12重量份的火山灰、6~13重量份的硅藻土、1~4重量份的炭渣和20~30重量份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制作多个直径为8~10cm、厚度为2~4cm的圆盘,将多个圆盘晾干并平行铺设于焙烧炉中,控制焙烧炉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然后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00℃,最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进行焙烧,5~6h后取出多个圆盘,自然冷却至40~50℃并趁热将多个圆盘粉碎,过30~50目筛,得第一混合物;
S2、取2~7重量份的香蕉皮、1~5重量份的土豆枝叶、3~8重量份的茶树枝叶、1~4重量份的辣椒枝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为碎料后与3~6重量份的锯末、4~9重量份的草木灰、6~12重量份的豆渣和0.01~0.04重量份的卤水搅拌混合后,装入密封容器中,在温度为180~220℃的条件下,熏蒸2~3h,得到第二混合物,取3~9重量份的壳聚糖和1~2重量份的环糊精溶解于5~10重量份的所述浸泡液中,得添加剂,将所述添加剂加入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均匀,得第三混合物;
S3、将10~20重量份的牛粪块置于太阳光下暴晒1~3天后粉碎,然后向其中加入5~8重量份的蚕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第四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和所述第四混合物按照重量比为3:1:1.8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营养土。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所述液体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0~30份的脂肪族聚氧乙烯醚、0.1~1份的生物碱、0.01~0.05份的煤油、25~30份的尿素、4~6份的磷酸二氢钾、5~10份的螯合锌、0.1~0.4份的食盐和20~27份的水。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所述育苗装置在铺设至所述育苗床之前经过了预处理:将多个所述育苗装置分别置于所述浸泡液中浸泡1~3h,取出后用风机热风快速吹干,充分浸泡、吹干3次,然后在所述育苗装置外表面喷洒一层所述浸泡液,晾干即得。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浸泡液的原料之一浸膏由野菊花、皂角树叶、银杏树皮、侧柏叶和辣椒粉几种物质处理得到,以上几种物质都是具有很好的杀菌除虫的土农药,能够增强水稻种子抗菌抗病虫的免疫力,为水稻种子在萌芽、出苗以及后期苗的生长期打下良好的,健康的机体基础;淘米水中含有维生素、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养分,能够提高水稻种子的萌芽率和抗逆性;赤霉素、二甲亚砜能够促进水稻种子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细胞透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和增强淀粉酶的活性,提高水稻种子初期萌芽率,有利于后期秧苗苗根生长;本发明将浸种、催芽后的水稻种子进行了包埋处理,在种子外表面包裹一层不易脱落,透气性好的包埋衣,能够提高防治立枯病、恶苗病等水稻秧苗病害的能力;将包埋后的水稻种子与拌料混合,可使潮湿的水稻种子分散于拌料中,避免水稻种子因外部潮湿而粘接在一起,不方便播撒,同时拌料中的营养成分在水稻种子表面形成保护层,进一步有效防止病虫害,对培育壮秧、促进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发明对秧田地消毒后,分沟埋入猪粪、各种生物肥料和沼泽粪并分别发酵,就地作为肥料利用,无需单独使用发酵容器,省去转移、施肥的工序,节省人力物力;在猪粪层与生物肥料之间放入活蚯蚓,能够起到为发酵层内部输送氧气以及搅拌发酵物质的作用;不同的生物肥料单独发酵,避免发酵物之间的干扰,在土壤中发酵能够产生各种有益的特效的代谢物质,如酶、激素和抗生素,能够刺激作物快速生长发育,抑制土传病菌的传播,提高作物抗病、抗逆性能;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
3、由海底泥、腐叶土、火山灰、硅藻土、炭渣制成泥状圆盘,并经过逐步升温焙烧制得的蓬松的、通气性好的第一混合物,增强营养土的基质输送、通透性能和保肥保水能力;香蕉皮、土豆枝叶、茶树枝叶、辣椒枝叶、锯末、草木灰、豆渣等制得的第三混合物,能够促进幼苗根系的发育和增强幼苗根系的抗病虫的免疫力;营养土中还加入了第四混合物,为秧苗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
4、本发明在秧苗出齐后定时施用脂肪族聚氧乙烯醚、生物碱、煤油、尿素、磷酸二氢钾、螯合锌、食盐的液体肥,及时补充秧苗生长后期的营养消耗,得到更加茁壮的待插秧苗,使得移栽后的秧苗成活率更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预处理:将水稻种子置于太阳光下摊晒1天,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10h取出后用清水冲洗2次,然后将水稻种子置于28℃的水中浸泡1天,将浸泡过的水稻种子装入湿麻袋中并封口,用60℃的水蒸气预热至40℃,将湿麻袋置于稻草堆中催芽20h,然后将催芽后的水稻种子加入其重量10倍的包埋剂中,获得水稻种子的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水稻种子重量20倍的已灭菌的2%氯化钙溶液中,搅拌10min后静置20min,倒去氯化钙溶液,用无菌水冲洗20min,得到包埋后的水稻种子加入其重量10倍的拌料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播种用水稻种子;
其中,所述包埋剂包括以下原料:0.01重量份的魔芋粉、5重量份的海藻酸钠溶液、3重量份的苦瓜汁、2重量份的大蒜汁、6重量份的烟草提取液、4重量份的聚乙二醇、7重量份的木醋液和1重量份的羟乙基纤维素;
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份的野菊花、5份的皂角树叶、1份的银杏树皮和3份的侧柏叶置于搅拌机中粉碎,加入4份的辣椒粉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粉末,向所述混合粉末中加入40份的乙醇浸泡2h,过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液浓缩至5ml得浸膏;取10份的砂姜捣成泥,并向其中加入20份的淘米水,用三层纱布过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用3份的淘米水洗涤所述第二滤渣三次,收集所述第二滤液和洗涤液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0.4份的赤霉素、0.05份的二甲亚砜、0.8份的食用醋精和所述浸膏,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得;
所述拌料的制备方法为:将20重量份的麦麸、2重量份的活性炭、10重量份的菜籽饼、15重量份的薄荷叶、20重量份的绿茶水、4重量份的白酒以及1重量份EM菌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发酵10h,期间每隔2h向其中通入空气并充分搅拌一次,得发酵料,将所述发酵料和10重量份的蚕沙、4重量份的槐米和0.8重量份的玉米素置于石臼中,用舂捶打2h,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置于温度为40℃的烘炒机中烘炒10min,取出、放凉、粉碎后即得;
步骤二、整地:择地势较高、平坦、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深耕30cm,暴晒10天,期间每隔2天,按400公斤/亩的量撒生石灰,并翻地一次;在经暴晒后的秧田地里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开设三个宽30cm、深30cm的沟,在第一沟中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3cm厚的猪粪层、2cm厚的第一生物肥料和3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一生物肥料之间放入8只活蚯蚓,得第一发酵堆体;第二沟中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3cm厚的猪粪层、2cm厚的第二生物肥料和3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二生物肥料之间放入8只活蚯蚓,得第二发酵堆体;第三沟中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铺设3cm厚的猪粪层、2cm厚的第三生物肥料和3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三生物肥料之间放入8只活蚯蚓得第三发酵堆体;在所述第一发酵堆体、所述第二发酵堆体和所述第三发酵堆体表面分别铺覆一层壳斗科碎树叶和一层塑料薄膜,用细土将薄膜边缘压实,在薄膜上戳多个通气孔,5天后分别揭开三个薄膜,翻动所述第一发酵堆体、所述第二发酵堆体和所述第三发酵堆体,并分别喷洒500ml的石灰水与多层发酵物质搅拌混合均匀,再次覆盖薄膜,保持12天,每隔2天揭开薄膜,喷洒200ml的石灰水并翻动一次;
发酵完成后去除三个薄膜,在秧田地进行深度达30cm的翻土,将所述第一沟、所述第二沟和所述第三沟中的三种发酵肥料均匀的分散于土壤中,并将秧田地田面整平,在其表面铺设一次厚度为1cm的泥浆层,在所述泥浆层表面戳多个深为3cm的孔洞,整地后的秧田地作为水稻育苗床待用;
所述第一生物肥料包括10重量份的丝瓜藤、12重量份的牵牛蔓、7重量份的苦皮藤、9重量份的亮叶中南鱼藤、8重量份的黄瓜蔓、12重量份的苦瓜藤、11重量份的葡萄藤和2重量份的玉米秸秆;
所述第二生物肥料包括20重量份的丝瓜叶、19重量份的南瓜叶、17重量份的夹竹桃叶、14重量份的番茄叶、16重量份的辣椒叶、15重量份的银杏叶和4重量份的糖蜜发酵液;
所述第三生物肥料包括2重量份的韭菜根、3重量份的苦参根、2重量份的榴莲壳、1重量份的火龙果皮、4重量份的石榴籽、11重量份的紫穗槐、19重量份的金针菇菌渣和所述的第一滤渣;
步骤三、育苗:将多个育苗装置分别置于所述浸泡液中浸泡1h,取出后用风机热风快速吹干,充分浸泡、吹干3次,然后在所述育苗装置外表面喷洒一层所述浸泡液,晾干得预处理后的育苗装置,将预处理后的育苗装置铺设于所述育苗床表面,在所述育苗装置的每个育苗穴中填充0.3cm厚的营养土,并在营养土上放入3粒所述播种用水稻种子,并覆土将所述育苗穴填平,在所述育苗装置上部撒一层厚为0.2cm的细土,用微喷将细土浇透,然后覆盖地膜,出齐苗后撤去地膜,每隔3天浇一次液体肥,至秧苗高度至8cm,得待插秧苗;
所述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5重量份的海底泥、12重量份的腐叶土、5重量份的火山灰、6重量份的硅藻土、1重量份的炭渣和20重量份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制作多个直径为8cm、厚度为2cm的圆盘,将多个圆盘晾干并平行铺设于焙烧炉中,控制焙烧炉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然后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00℃,最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进行焙烧,5h后取出多个圆盘,自然冷却至40℃并趁热将多个圆盘粉碎,过30目筛,得第一混合物;
S2、取2重量份的香蕉皮、1重量份的土豆枝叶、3重量份的茶树枝叶、1重量份的辣椒枝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为碎料后与3重量份的锯末、4重量份的草木灰、6重量份的豆渣和0.01重量份的卤水搅拌混合后,装入密封容器中,在温度为180℃的条件下,熏蒸2h,得到第二混合物,取3重量份的壳聚糖和1重量份的环糊精溶解于5重量份的所述浸泡液中,得添加剂,将所述添加剂加入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均匀,得第三混合物;
S3、将10重量份的牛粪块置于太阳光下暴晒1天后粉碎,然后向其中加入5重量份的蚕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第四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和所述第四混合物按照重量比为3:1:1.8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营养土;
所述液体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0份的脂肪族聚氧乙烯醚、0.1份的生物碱、0.01份的煤油、25份的尿素、4份的磷酸二氢钾、5份的螯合锌、0.1份的食盐和20份的水;
步骤四、移栽:将所述待插秧苗带土从所述育苗穴中移出,移栽到稻田中,保持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0cm,对所述秧苗进行日常灌溉、追肥和病虫害管理,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实施例2>
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预处理:将水稻种子置于太阳光下摊晒2天,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16h取出后用清水冲洗4次,然后将水稻种子置于30℃的水中浸泡3天,将浸泡过的水稻种子装入湿麻袋中并封口,用70℃的水蒸气预热至50℃,将湿麻袋置于稻草堆中催芽26h,然后将催芽后的水稻种子加入其重量20倍的包埋剂中,获得水稻种子的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水稻种子重量30倍的已灭菌的2%氯化钙溶液中,搅拌15min后静置30min,倒去氯化钙溶液,用无菌水冲洗20min,得到包埋后的水稻种子加入其重量15倍的拌料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播种用水稻种子;
其中,所述包埋剂包括以下原料:0.03重量份的魔芋粉、9重量份的海藻酸钠溶液、7重量份的苦瓜汁、6重量份的大蒜汁、13重量份的烟草提取液、8重量份的聚乙二醇、11重量份的木醋液和4重量份的羟乙基纤维素;
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称取6份的野菊花、9份的皂角树叶、3份的银杏树皮和9份的侧柏叶置于搅拌机中粉碎,加入8份的辣椒粉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粉末,向所述混合粉末中加入50份的乙醇浸泡4h,过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液浓缩至10ml得浸膏;取14份的砂姜捣成泥,并向其中加入30份的淘米水,用三层纱布过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用5份的淘米水洗涤所述第二滤渣三次,收集所述第二滤液和洗涤液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0.7份的赤霉素、0.08份的二甲亚砜、1.4份的食用醋精和所述浸膏,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得;
所述拌料的制备方法为:将30重量份的麦麸、7重量份的活性炭、18重量份的菜籽饼、20重量份的薄荷叶、28重量份的绿茶水、7重量份的白酒以及2重量份EM菌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发酵16h,期间每隔2h向其中通入空气并充分搅拌一次,得发酵料,将所述发酵料和20重量份的蚕沙、10重量份的槐米和1.2重量份的玉米素置于石臼中,用舂捶打4h,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置于温度为55℃的烘炒机中烘炒15min,取出、放凉、粉碎后即得;
步骤二、整地:择地势较高、平坦、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深耕40cm,暴晒10天,期间每隔2天,按500公斤/亩的量撒生石灰,并翻地一次;在经暴晒后的秧田地里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开设三个宽30cm、深30cm的沟,在第一沟中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5cm厚的猪粪层、4cm厚的第一生物肥料和5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一生物肥料之间放入15只活蚯蚓,得第一发酵堆体;第二沟中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5cm厚的猪粪层、4cm厚的第二生物肥料和5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二生物肥料之间放入15只活蚯蚓,得第二发酵堆体;第三沟中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铺设5cm厚的猪粪层、4cm厚的第三生物肥料和5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三生物肥料之间放入15只活蚯蚓得第三发酵堆体;在所述第一发酵堆体、所述第二发酵堆体和所述第三发酵堆体表面分别铺覆一层壳斗科碎树叶和一层塑料薄膜,用细土将薄膜边缘压实,在薄膜上戳多个通气孔,5天后分别揭开三个薄膜,翻动所述第一发酵堆体、所述第二发酵堆体和所述第三发酵堆体,并分别喷洒800ml的石灰水与多层发酵物质搅拌混合均匀,再次覆盖薄膜,保持12天,每隔4天揭开薄膜,喷洒300ml的石灰水并翻动一次;
发酵完成后去除三个薄膜,在秧田地进行深度达35cm的翻土,将所述第一沟、所述第二沟和所述第三沟中的三种发酵肥料均匀的分散于土壤中,并将秧田地田面整平,在其表面铺设一次厚度为3cm的泥浆层,在所述泥浆层表面戳多个深为5cm的孔洞,整地后的秧田地作为水稻育苗床待用;
所述第一生物肥料包括15重量份的丝瓜藤、19重量份的牵牛蔓、14重量份的苦皮藤、13重量份的亮叶中南鱼藤、13重量份的黄瓜蔓、20重量份的苦瓜藤、18重量份的葡萄藤和9重量份的玉米秸秆;
所述第二生物肥料包括30重量份的丝瓜叶、28重量份的南瓜叶、29重量份的夹竹桃叶、26重量份的番茄叶、25重量份的辣椒叶、24重量份的银杏叶和9重量份的糖蜜发酵液;
所述第三生物肥料包括7重量份的韭菜根、6重量份的苦参根、4重量份的榴莲壳、5重量份的火龙果皮、10重量份的石榴籽、19重量份的紫穗槐、38重量份的金针菇菌渣和所述的第一滤渣;
步骤三、育苗:将多个育苗装置分别置于所述浸泡液中浸泡3h,取出后用风机热风快速吹干,充分浸泡、吹干3次,然后在所述育苗装置外表面喷洒一层所述浸泡液,晾干得预处理后的育苗装置,将预处理后的育苗装置铺设于所述育苗床表面,在所述育苗装置的每个育苗穴中填充0.5cm厚的营养土,并在营养土上放入5粒所述播种用水稻种子,并覆土将所述育苗穴填平,在所述育苗装置上部撒一层厚为0.4cm的细土,用微喷将细土浇透,然后覆盖地膜,出齐苗后撤去地膜,每隔5天浇一次液体肥,至秧苗高度至10cm,得待插秧苗;
所述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22重量份的海底泥、16重量份的腐叶土、12重量份的火山灰、13重量份的硅藻土、4重量份的炭渣和30重量份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制作多个直径为10cm、厚度为4cm的圆盘,将多个圆盘晾干并平行铺设于焙烧炉中,控制焙烧炉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然后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00℃,最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进行焙烧,6h后取出多个圆盘,自然冷却至50℃并趁热将多个圆盘粉碎,过50目筛,得第一混合物;
S2、取7重量份的香蕉皮、5重量份的土豆枝叶、8重量份的茶树枝叶、4重量份的辣椒枝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为碎料后与6重量份的锯末、9重量份的草木灰、12重量份的豆渣和0.04重量份的卤水搅拌混合后,装入密封容器中,在温度为220℃的条件下,熏蒸3h,得到第二混合物,取9重量份的壳聚糖和2重量份的环糊精溶解于10重量份的所述浸泡液中,得添加剂,将所述添加剂加入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均匀,得第三混合物;
S3、将20重量份的牛粪块置于太阳光下暴晒3天后粉碎,然后向其中加入8重量份的蚕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第四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和所述第四混合物按照重量比为3:1:1.8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营养土;
所述液体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份的脂肪族聚氧乙烯醚、1份的生物碱、0.05份的煤油、30份的尿素、6份的磷酸二氢钾、10份的螯合锌、0.4份的食盐和27份的水;
步骤四、移栽:将所述待插秧苗带土从所述育苗穴中移出,移栽到稻田中,保持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2cm,对所述秧苗进行日常灌溉、追肥和病虫害管理,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实施例3>
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预处理:将水稻种子置于太阳光下摊晒1.5天,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13h取出后用清水冲洗3次,然后将水稻种子置于29℃的水中浸泡2天,将浸泡过的水稻种子装入湿麻袋中并封口,用65℃的水蒸气预热至45℃,将湿麻袋置于稻草堆中催芽23h,然后将催芽后的水稻种子加入其重量15倍的包埋剂中,获得水稻种子的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水稻种子重量25倍的已灭菌的2%氯化钙溶液中,搅拌13min后静置25min,倒去氯化钙溶液,用无菌水冲洗20min,得到包埋后的水稻种子加入其重量13倍的拌料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播种用水稻种子;
其中,所述包埋剂包括以下原料:0.02重量份的魔芋粉、7重量份的海藻酸钠溶液、5重量份的苦瓜汁、4重量份的大蒜汁、10重量份的烟草提取液、6重量份的聚乙二醇、9重量份的木醋液和3重量份的羟乙基纤维素;
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称取4份的野菊花、7份的皂角树叶、2份的银杏树皮和6份的侧柏叶置于搅拌机中粉碎,加入6份的辣椒粉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粉末,向所述混合粉末中加入45份的乙醇浸泡3h,过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液浓缩至8ml得浸膏;取12份的砂姜捣成泥,并向其中加入25份的淘米水,用三层纱布过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用4份的淘米水洗涤所述第二滤渣三次,收集所述第二滤液和洗涤液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0.6份的赤霉素、0.07份的二甲亚砜、1.1份的食用醋精和所述浸膏,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得;
所述拌料的制备方法为:将25重量份的麦麸、5重量份的活性炭、14重量份的菜籽饼、18重量份的薄荷叶、24重量份的绿茶水、6重量份的白酒以及1.5重量份EM菌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发酵13h,期间每隔2h向其中通入空气并充分搅拌一次,得发酵料,将所述发酵料和15重量份的蚕沙、7重量份的槐米和1.0重量份的玉米素置于石臼中,用舂捶打3h,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置于温度为48℃的烘炒机中烘炒13min,取出、放凉、粉碎后即得;
步骤二、整地:择地势较高、平坦、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深耕35cm,暴晒10天,期间每隔2天,按450公斤/亩的量撒生石灰,并翻地一次;在经暴晒后的秧田地里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开设三个宽30cm、深30cm的沟,在第一沟中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4cm厚的猪粪层、3cm厚的第一生物肥料和4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一生物肥料之间放入12只活蚯蚓,得第一发酵堆体;第二沟中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4cm厚的猪粪层、3cm厚的第二生物肥料和4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二生物肥料之间放入12只活蚯蚓,得第二发酵堆体;第三沟中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铺设4cm厚的猪粪层、3cm厚的第三生物肥料和4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三生物肥料之间放入12只活蚯蚓得第三发酵堆体;在所述第一发酵堆体、所述第二发酵堆体和所述第三发酵堆体表面分别铺覆一层壳斗科碎树叶和一层塑料薄膜,用细土将薄膜边缘压实,在薄膜上戳多个通气孔,5天后分别揭开三个薄膜,翻动所述第一发酵堆体、所述第二发酵堆体和所述第三发酵堆体,并分别喷洒650ml的石灰水与多层发酵物质搅拌混合均匀,再次覆盖薄膜,保持12天,每隔3天揭开薄膜,喷洒250ml的石灰水并翻动一次;
发酵完成后去除三个薄膜,在秧田地进行深度达33cm的翻土,将所述第一沟、所述第二沟和所述第三沟中的三种发酵肥料均匀的分散于土壤中,并将秧田地田面整平,在其表面铺设一次厚度为2cm的泥浆层,在所述泥浆层表面戳多个深为4cm的孔洞,整地后的秧田地作为水稻育苗床待用;
所述第一生物肥料包括13重量份的丝瓜藤、16重量份的牵牛蔓、11重量份的苦皮藤、11重量份的亮叶中南鱼藤、11重量份的黄瓜蔓、16重量份的苦瓜藤、15重量份的葡萄藤和6重量份的玉米秸秆;
所述第二生物肥料包括25重量份的丝瓜叶、24重量份的南瓜叶、23重量份的夹竹桃叶、20重量份的番茄叶、20重量份的辣椒叶、20重量份的银杏叶和7重量份的糖蜜发酵液;
所述第三生物肥料包括5重量份的韭菜根、5重量份的苦参根、3重量份的榴莲壳、3重量份的火龙果皮、7重量份的石榴籽、15重量份的紫穗槐、24重量份的金针菇菌渣和所述的第一滤渣;
步骤三、育苗:将多个育苗装置分别置于所述浸泡液中浸泡2h,取出后用风机热风快速吹干,充分浸泡、吹干3次,然后在所述育苗装置外表面喷洒一层所述浸泡液,晾干得预处理后的育苗装置,将预处理后的育苗装置铺设于所述育苗床表面,在所述育苗装置的每个育苗穴中填充0.4cm厚的营养土,并在营养土上放入4粒所述播种用水稻种子,并覆土将所述育苗穴填平,在所述育苗装置上部撒一层厚为0.3cm的细土,用微喷将细土浇透,然后覆盖地膜,出齐苗后撤去地膜,每隔4天浇一次液体肥,至秧苗高度至9cm,得待插秧苗;
所述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9重量份的海底泥、14重量份的腐叶土、8重量份的火山灰、10重量份的硅藻土、3重量份的炭渣和25重量份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制作多个直径为9cm、厚度为3cm的圆盘,将多个圆盘晾干并平行铺设于焙烧炉中,控制焙烧炉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然后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00℃,最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进行焙烧,5.5h后取出多个圆盘,自然冷却至45℃并趁热将多个圆盘粉碎,过40目筛,得第一混合物;
S2、取5重量份的香蕉皮、3重量份的土豆枝叶、6重量份的茶树枝叶、3重量份的辣椒枝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为碎料后与5重量份的锯末、7重量份的草木灰、9重量份的豆渣和0.03重量份的卤水搅拌混合后,装入密封容器中,在温度为200℃的条件下,熏蒸2.5h,得到第二混合物,取6重量份的壳聚糖和1.5重量份的环糊精溶解于7重量份的所述浸泡液中,得添加剂,将所述添加剂加入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均匀,得第三混合物;
S3、将15重量份的牛粪块置于太阳光下暴晒2天后粉碎,然后向其中加入7重量份的蚕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第四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和所述第四混合物按照重量比为3:1:1.8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营养土;
所述液体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5份的脂肪族聚氧乙烯醚、0.6份的生物碱、0.03份的煤油、28份的尿素、5份的磷酸二氢钾、7份的螯合锌、0.3份的食盐和24份的水;
步骤四、移栽:将所述待插秧苗带土从所述育苗穴中移出,移栽到稻田中,保持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1cm,对所述秧苗进行日常灌溉、追肥和病虫害管理,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实施例4>
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水稻种子仅通过常规浸种方法催芽,即不经过浸泡液浸泡、包埋处理和拌料混合,其余步骤和操作条件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二中的秧田地经暴晒消毒后,施撒常规肥料得水稻育苗床待用,其余步骤和操作条件同实施例3。
<实施例6>
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三中的育苗穴中填充普通细土或市售的营养土,出齐苗撤去地膜后,每隔4天施用普通农家肥一次,其余步骤和操作条件同实施例3。
<实施例7>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选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水稻种子、秧田地,施用普通农家肥,按照常规水稻种植方法。
<对比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1~7的种植方法得到的水稻进行产量、抗病(水稻立枯病)和水稻品质进行统计并记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统计结果
由表1可以得知,本发明实施例1~6的种植方法较实施例7的常规种植方法,显著提高的水稻的亩产量,水稻的抗病性有所提高,且水稻品质得到改善;而实施例1~3的亩产量、抗病能力和水稻品质均远高于实施例4~6,实施例3与实施例4、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区别分别在于:水稻种子经过了浸泡、包埋和拌料的预处理;在水稻的秧田地就地发酵肥料代替常规农家肥;自制营养土培育水稻秧苗,由此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通过对水稻种子进行预处理和对秧田地整地得到肥沃且能预防病虫害的育苗床,实现水稻种子出苗快,且苗体健壮根系发达,使稻苗的分叶能力强,采光和透气性好,使稻苗长得更强壮,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并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6)

1.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预处理:将水稻种子置于太阳光下摊晒1~2天,然后置于浸泡液中浸泡,10~16h取出后用清水冲洗2~4次,然后将水稻种子置于28~30℃的水中浸泡1~3天,将浸泡过的水稻种子装入湿麻袋中并封口,用60~70℃的水蒸气预热至40~50℃,将湿麻袋置于稻草堆中催芽20~26h,然后将催芽后的水稻种子加入其重量10~20倍的包埋剂中,获得水稻种子的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倒入水稻种子重量20~30倍的已灭菌的2%氯化钙溶液中,搅拌10~15min后静置20~30min,倒去氯化钙溶液,用无菌水冲洗20min,得到包埋后的水稻种子加入其重量10~15倍的拌料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播种用水稻种子;
其中,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6份的野菊花、5~9份的皂角树叶、1~3份的银杏树皮和3~9份的侧柏叶置于搅拌机中粉碎,加入4~8份的辣椒粉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粉末,向所述混合粉末中加入40~50份的乙醇浸泡2~4h,过滤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所述第一滤液浓缩至5~10ml得浸膏;取10~14份的砂姜捣成泥,并向其中加入20~30份的淘米水,用三层纱布过滤,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用3~5份的淘米水洗涤所述第二滤渣三次,收集所述第二滤液和洗涤液得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0.4~0.7份的赤霉素、0.05~0.08份的二甲亚砜、0.8~1.4份的食用醋精和所述浸膏,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得;
所述拌料的制备方法为:将20~30重量份的麦麸、2~7重量份的活性炭、10~18重量份的菜籽饼、15~20重量份的薄荷叶、20~28重量份的绿茶水、4~7重量份的白酒以及1~2重量份EM菌剂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罐中发酵10~16h,期间每隔2h向其中通入空气并充分搅拌一次,得发酵料,将所述发酵料和10~20重量份的蚕沙、4~10重量份的槐米和0.8~1.2重量份的玉米素置于石臼中,用舂捶打2~4h,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置于温度为40~55℃的烘炒机中烘炒10~15min,取出、放凉、粉碎后即得;
步骤二、整地:择地势较高、平坦、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深耕30~40cm,暴晒10天,期间每隔2天,按400~500公斤/亩的量撒生石灰,并翻地一次;在经暴晒后的秧田地里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开设三个宽30cm、深30cm的沟,在第一沟中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3~5cm厚的猪粪层、2~4cm厚的第一生物肥料和3~5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一生物肥料之间放入8~15只活蚯蚓,得第一发酵堆体;第二沟中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3~5cm厚的猪粪层、2~4cm厚的第二生物肥料和3~5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二生物肥料之间放入8~15只活蚯蚓,得第二发酵堆体;第三沟中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铺设3~5cm厚的猪粪层、2~4cm厚的第三生物肥料和3~5cm厚的沼泽粪层,在所述猪粪层和所述第三生物肥料之间放入8~15只活蚯蚓得第三发酵堆体;在所述第一发酵堆体、所述第二发酵堆体和所述第三发酵堆体表面分别铺覆一层壳斗科碎树叶和一层塑料薄膜,用细土将薄膜边缘压实,在薄膜上戳多个通气孔,5天后分别揭开三个薄膜,翻动所述第一发酵堆体、所述第二发酵堆体和所述第三发酵堆体,并分别喷洒500~800ml的石灰水与多层发酵物质搅拌混合均匀,再次覆盖薄膜,保持12天,每隔2~4天揭开薄膜,喷洒200~300ml的石灰水并翻动一次;
发酵完成后去除三个薄膜,在秧田地进行深度达30~35cm的翻土,将所述第一沟、所述第二沟和所述第三沟中的三种发酵肥料均匀的分散于土壤中,并将秧田地田面整平,在其表面铺设一次厚度为1~3cm的泥浆层,在所述泥浆层表面戳多个深为3~5cm的孔洞,整地后的秧田地作为水稻育苗床待用;
步骤三、育苗:将多个育苗装置铺设于所述育苗床表面,在所述育苗装置的每个育苗穴中填充0.3~0.5cm厚的营养土,并在营养土上放入3~5粒所述播种用水稻种子,并覆土将所述育苗穴填平,在所述育苗装置上部撒一层厚为0.2~0.4cm的细土,用微喷将细土浇透,然后覆盖地膜,出齐苗后撤去地膜,每隔3~5天浇一次液体肥,至秧苗高度至8~10cm,得待插秧苗;
步骤四、移栽:将所述待插秧苗带土从所述育苗穴中移出,移栽到稻田中,保持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0~12cm,对所述秧苗进行日常灌溉、追肥和病虫害管理,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剂包括以下原料:0.01~0.03重量份的魔芋粉、5~9重量份的海藻酸钠溶液、3~7重量份的苦瓜汁、2~6重量份的大蒜汁、6~13重量份的烟草提取液、4~8重量份的聚乙二醇、7~11重量份的木醋液和1~4重量份的羟乙基纤维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肥料包括10~15重量份的丝瓜藤、12~19重量份的牵牛蔓、7~14重量份的苦皮藤、9~13重量份的亮叶中南鱼藤、8~13重量份的黄瓜蔓、12~20重量份的苦瓜藤、11~18重量份的葡萄藤和2~9重量份的玉米秸秆;
所述第二生物肥料包括20~30重量份的丝瓜叶、19~28重量份的南瓜叶、17~29重量份的夹竹桃叶、14~26重量份的番茄叶、16~25重量份的辣椒叶、15~24重量份的银杏叶和4~9重量份的糖蜜发酵液;
所述第三生物肥料包括2~7重量份的韭菜根、3~6重量份的苦参根、2~4重量份的榴莲壳、1~5重量份的火龙果皮、4~10重量份的石榴籽、11~19重量份的紫穗槐、19~38重量份的金针菇菌渣和所述的第一滤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5~22重量份的海底泥、12~16重量份的腐叶土、5~12重量份的火山灰、6~13重量份的硅藻土、1~4重量份的炭渣和20~30重量份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制作多个直径为8~10cm、厚度为2~4cm的圆盘,将多个圆盘晾干并平行铺设于焙烧炉中,控制焙烧炉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然后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00℃,最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进行焙烧,5~6h后取出多个圆盘,自然冷却至40~50℃并趁热将多个圆盘粉碎,过30~50目筛,得第一混合物;
S2、取2~7重量份的香蕉皮、1~5重量份的土豆枝叶、3~8重量份的茶树枝叶、1~4重量份的辣椒枝叶,分别通过粉碎机粉碎为碎料后与3~6重量份的锯末、4~9重量份的草木灰、6~12重量份的豆渣和0.01~0.04重量份的卤水搅拌混合后,装入密封容器中,在温度为180~220℃的条件下,熏蒸2~3h,得到第二混合物,取3~9重量份的壳聚糖和1~2重量份的环糊精溶解于5~10重量份的所述浸泡液中,得添加剂,将所述添加剂加入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均匀,得第三混合物;
S3、将10~20重量份的牛粪块置于太阳光下暴晒1~3天后粉碎,然后向其中加入5~8重量份的蚕沙搅拌混合均匀后得第四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和所述第四混合物按照重量比为3:1:1.8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营养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0~30份的脂肪族聚氧乙烯醚、0.1~1份的生物碱、0.01~0.05份的煤油、25~30份的尿素、4~6份的磷酸二氢钾、5~10份的螯合锌、0.1~0.4份的食盐和20~27份的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装置在铺设至所述育苗床之前经过了预处理:将多个所述育苗装置分别置于所述浸泡液中浸泡1~3h,取出后用风机热风快速吹干,充分浸泡、吹干3次,然后在所述育苗装置外表面喷洒一层所述浸泡液,晾干即得。
CN201610783161.1A 2016-08-31 2016-08-31 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Active CN106416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3161.1A CN106416492B (zh) 2016-08-31 2016-08-31 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3161.1A CN106416492B (zh) 2016-08-31 2016-08-31 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6492A CN106416492A (zh) 2017-02-22
CN106416492B true CN106416492B (zh) 2018-10-19

Family

ID=58091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3161.1A Active CN106416492B (zh) 2016-08-31 2016-08-31 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64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8263A (zh) * 2017-05-18 2017-10-20 覃燕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07455191A (zh) * 2017-07-28 2017-12-12 安徽省陶寓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水稻发病率的幼苗培育方法
CN107646581A (zh) * 2017-11-10 2018-02-0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地下水限采休耕区一季玉米节水高产种植方法
CN107646357A (zh) * 2017-11-22 2018-02-02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提高水稻育苗成活率的育苗方法
CN107926205A (zh) * 2017-12-12 2018-04-20 桐城市天天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病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08496711A (zh) * 2018-02-06 2018-09-07 金华市飞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黄瓜育苗方法
CN108585999A (zh) * 2018-04-02 2018-09-28 共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5619A (zh) * 2018-04-04 2018-09-28 东营市垦利区万隆农林经贸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的水稻种植方法
CN109673227A (zh) * 2018-08-29 2019-04-26 合肥万丰生态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绿色无公害的水稻种植方法
CN109601448A (zh) * 2019-01-02 2019-04-12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水稻、虾和蟹轮养的方法
CN112005827A (zh) * 2020-09-03 2020-12-01 广东都市菜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12239270B (zh) * 2020-09-28 2022-09-13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可用作植物种植基质的新型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735695B (zh) * 2022-11-28 2024-10-08 衡南世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富硒高钙营养大米的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2615B (zh) * 2008-06-27 2011-06-15 濮阳市中原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 应用生物技术种植无公害富硒水稻的方法
US8106276B2 (en) * 2008-09-29 2012-01-31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Inbred rice line P64-2S
CN102124922A (zh) * 2010-01-18 2011-07-20 王景满 一种高营养多功能原生态能高产保健稻及其生产方法
CN103141355B (zh) * 2011-12-07 2014-08-13 北京金稻育康米业有限公司 种植生态水稻生产生态大米的方法
CN104521645A (zh) * 2014-10-01 2015-04-22 长沙万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富硒水稻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5284513A (zh) * 2015-11-02 2016-02-03 长沙市望城区文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的优质高产种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6492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6492B (zh) 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03798024B (zh) 一种芹菜的种植方法
CN106386298A (zh) 无公害的水稻种植方法
CN105993590A (zh) 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CN104396500A (zh) 一种茄子种植方法
CN107125132A (zh) 一种杂交构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6718459A (zh) 一种有机水稻种植方法
CN107750874A (zh) 一种甜菜增糖高产绿色种植方法
CN109566348A (zh) 一种水稻自动覆盖种子育秧基质盘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56874A (zh) 滨海沙质化盐碱地种植补血草及改良土肥状况的方法
CN105900723A (zh) 一种珠子参的育苗方法及栽培方法
CN108812116A (zh) 一种辣椒、丝瓜及蕹菜的复合立体生态套种栽培方法
CN108029493A (zh) 沙质化盐碱地种植花生及改良土肥状况的方法
CN106588467A (zh) 一种广豆根专用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7150A (zh) 一种旱地油茶大苗的培育方法
CN107493905A (zh) 一种园林植物种植技术
CN109258284A (zh) 一种富硒绿茶优质优产栽培方法
CN112753533A (zh) 一种促生抗逆水稻育秧基础基质、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育秧方法
CN109076915A (zh) 一种南川百合的繁殖方法
CN109496724B (zh) 一种一点红的高效种植方法
CN106717967A (zh) 一种油茶林下套种板蓝根的方法
CN108990734A (zh) 一种富硒淮山的栽培方法
CN108476896A (zh) 一种牛大力的坡地保水种植方法
CN107646493A (zh) 油梨一叶一芽扦插繁育方法
CN106900320A (zh) 一种精品蒙古黄芪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27

Address after: 417117 Yunxing group, Yunhe village, Longtang Town, Lianyuan City, Loudi, Hunan

Applicant after: Loudi City Zhu Meiw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s Co.,Ltd.

Address before: 546505 21 Tan Village, Tun Shan village, North Si Township, Heshan City, Laibin City,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HESHAN FENGXIN FARM MACHINERY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7117 Yunxing group, Yunhe village, Longtang Town, Lianyuan City, Loudi, Hunan

Patentee after: Hunan Zhumeiw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17117 Yunxing group, Yunhe village, Longtang Town, Lianyuan City, Loudi, Hunan

Patentee before: Loudi City Zhu Meiw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Assignee: LIANYUAN XINLY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Hunan Zhumeiw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2555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lanting methods for high-yield r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1119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