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4292B - 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74292B CN106374292B CN201610864927.9A CN201610864927A CN106374292B CN 106374292 B CN106374292 B CN 106374292B CN 201610864927 A CN201610864927 A CN 201610864927A CN 106374292 B CN106374292 B CN 1063742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base
- positioning
- seat
- position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2—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定位单元,定位单元位于连接器母座的一侧,且包括基座、连接结构以及定位件;定位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基座,定位件相对于基座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其中,定位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件抵持于连接器公座的抵持部,以将连接器公座定位于连接器母座;定位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定位件位于连接器公座的插拔移动区域之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本发明使得连接器公座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尽量避免出现偏移或后退松脱现象,以保证连接器端接脚信号传输稳定和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线对板电池连接器普遍应用于电脑等终端设备中,它决定着终端设备的正常供电以及连接器端信号的正常识别,以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以终端设备常用的电池连接器为例,比较常用的电池连接器为“线对板连接器”,如图1所示,电池通过引线3连接于连接器公座1,安装时,连接器公座1需要插入连接器母座2中4.1毫米;如图2所示,拆卸时,需要将连接器公座1从连接器母座2中往后退位(即,往后拔出)4.1毫米以上,以使连接器公座1完全拔出连接器母座2。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为了保证连接器公座1从连接器母座2内正常拆卸,连接器母座2后面4.1毫米以上的距离内通常不能设置其他部件,否则连接器公座1无法正常拆卸。然而,在没有任何定位结构以限位连接器公座1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发生跌落或震动等情况中导致的连接器受到外力冲击时,连接器公座1有可能会出现细微偏位或者后退松脱的现象,导致连接器端接脚信号识别出错或者终端设备掉电,从而影响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尽量避免连接器公座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能出现的偏移或后退松脱现象,以保证连接器端接脚信号传输稳定和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定位单元,定位单元位于连接器母座的一侧,且包括基座、连接结构以及定位件;定位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基座,定位件相对于基座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其中,定位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件抵持于连接器公座的抵持部,以将连接器公座定位于连接器母座;定位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定位件位于连接器公座的插拔移动区域之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座体,包括:连接器母座以及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辅助定位机构的基座由连接器母座的壳体延伸出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连接器母座以及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基座设置于壳体的第一表面;电路板固定于壳体的第二表面;连接器母座安装于电路板且露出于壳体的第一表面。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当连接器公座插入连接器母座时,定位单元通过定位件将连接器公座精准的定位于连接器母座中,在终端设备跌落或震动等情况中导致连接器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定位单元对连接器公座的定位作用,使得连接器公座不会出现细微偏移或者后退松脱等现象,从而确保连接器端接脚信号传输稳定以及终端设备正常使用;而且,定位件可以移动至连接器公座的插拔移动区域之外,使连接器公座有足够后退空间,确保连接器公座完全拔出连接器母座,便于拆卸。
另外,定位件形成有匹配于抵持部轮廓的限位部;定位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抵持部位于所述限位部内。本实施例中,限位部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强定位的稳定性。
另外,连接结构包括旋转轴;定位件通过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基座。本实施例提供了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即定位件与基座为可旋转连接,此种连接方式较为简单,相对于可拆卸连接而言,定位件通过旋转轴与基座形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整体较为简单且定位件不易丢失。
另外,旋转轴由定位件延伸出来;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基座。本实施例中,旋转轴与定位件一体成型,制备工艺简单。
另外,旋转轴固定于基座;定位件可旋转地连接于旋转轴。本实施例提供了定位件可旋转地连接于基座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另外,连接结构还包括止挡件;定位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件的第一侧抵持于连接器公座的抵持部,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抵持于止挡件。止挡件的设置进一步加强定位的稳定性。
另外,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基座与定位件的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卡合于第一卡合部时,定位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二卡合部脱离第一卡合部时,定位件位于第二位置。本实施例提供了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即定位件与基座为可拆卸连接。
另外,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座的滑轨以及设置于定位件的滑块;定位件通过滑块与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本实施例提供了连接结构的又一种实现方式。
另外,定位单元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定位单元分别设置于连接器母座的相对两侧,以分别抵持连接器公座的两个抵持部。
另外,在终端设备中,辅助定位机构的基座一体成型于终端设备的壳体,使得制备工艺更加简单。
另外,终端设备还包括:可充电电池与连接于可充电电池的连接器公座;可充电电池固定于壳体的第一表面;可充电电池通过连接器公座与连接器母座连接至电路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公座插入连接器母座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公座拔出连接器母座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中,定位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中,定位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座体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用于辅助连接器公座定位于连接器母座;其中,该连接器公座与连接器母座例如为线对板连接器的公座和母座,该线对板连接器可作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中的电池连接器;然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请参考图3、图4,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公座8与连接器母座4为插入式配合,即,连接器母座4不动,连接器公座8可插拔地连接于连接器母座4。连接器公座8相对于连接器母座4而言,具有一插拔移动区域,该插拔移动区域为将连接器公座8拔出连接器母座4时,连接器公座8的后退空间。于实际中,插拔移动区域在连接器公座8的插拔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连接器公座8插入连接器母座4的长度,以确保连接器公座8有足够的后退空间,保证连接器公座8能够从连接器母座4中完全拔出。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一定位单元,定位单元位于连接器母座4的一侧,且包括基座5、连接结构6以及定位件7。
定位件7通过连接结构6连接于基座5,定位件7相对于基座5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其中,定位件7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件7抵持于连接器公座8的抵持部81,以将连接器公座8定位于连接器母座4;定位件7位于第二位置时,定位件7位于连接器公座8的插拔移动区域之外。
本实施方式中,较佳的,定位单元的数目可以为两个;两个定位单元分别设置于连接器母座4的相对两侧,以分别抵持连接器公座8的两个抵持部81,使得定位更加稳定。然本实施方式对定位单元的具体数目不做任何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较佳的,定位件7形成有匹配于抵持部81轮廓的限位部71,定位件7位于第一位置时,抵持部81位于限位部71内。实际上的,限位部71为一个凹槽,当定位件7抵持于将连接器公座8时,定位于连接器母座4中时,由于限位部71能够匹配连接器公座8的抵持部81,使抵持部81位于限位部71的凹槽中,使得限位部71能够与抵持部81的两个面相接触,进一步加强定位的稳定性,有助于防止连接器公座8后退松脱以及左右偏移,从而加强定位的稳定性;其中,限位部71可以由定位件7模内注塑形成,制备工艺较为简单。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6包括旋转轴61;定位件7通过旋转轴61可旋转地连接于基座5。
优选的,旋转轴61可以由定位件7延伸出来;旋转轴61可旋转地连接于基座5。于实际中,旋转轴61由定位件7的相对两个侧面延伸出来;基座5形成有能够与旋转轴61相匹配的定位槽,旋转轴61能够卡合于定位槽中,定位槽的槽口可以对旋转轴61起到限位作用,使旋转轴61不会从定位槽51中滑出,从而使定位件7通过旋转轴61旋转地连接于基座5。
或者,定位件7与旋转轴61可以分开制备,例如,旋转轴61可以固定于基座5或者由基座5延伸出来;定位件7可旋转地连接于旋转轴61,即定位件7的一端具有通孔,旋转轴61能够穿设其中,从而使定位件7通过旋转轴61旋转地连接于基座5。
不难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连接结构6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即定位件7与基座5为可旋转连接,此种连接方式较为简单,相对于可拆卸连接而言,定位件7通过旋转轴61与基座5形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整体较为简单且定位件7不易丢失。
本实施方式中,较佳的,连接结构6还可以包括止挡件62;定位件7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件7的第一侧抵持于连接器公座8的抵持部81,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抵持于止挡件62。本实施例中,以定位件7位于第一位置时,限定出止挡件62的位置。当连接器公座8插入连接器母座4时,使定位件7位于第一位置,定位件7将连接器公座8定位于连接器母座4中,此时,定位件7与连接器公座8的抵持部81接触的一面为第一侧,与第一侧相对的一侧为第二侧;第二侧抵持于止挡件62。
不难看出,止挡件62的设置使得在定位件7对连接器公座8进行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定位件7进行止挡,可以防止定位件7松动导致的连接器公座8后退松脱现象,使定位更稳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当连接器公座插入连接器母座时,定位件可以对连接器公座进行精准定位,在终端设备跌落或者震动等情况中导致连接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有效防止连接器公座出现细微偏移或者后退松脱的现象,以保证连接器端接脚信号传输稳定。进一步的,定位件7形成有能够匹配于抵持部轮廓的限位部,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6包括旋转轴61,定位件7通过旋转轴61可旋转的连接于基座5;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6包括分别设置于基座5与定位件7的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定位件7可拆卸地连接于基座5,请参考图3。
第二卡合部卡合于第一卡合部时,定位件7位于第一位置;第二卡合部脱离第一卡合部时,定位件7位于第二位置。其中,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例如为卡槽与卡勾的配合;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具体地,当第二卡合部卡合于第一卡合部时,即,定位件7连接于基座5,此时,定位件7将连接器公座8定位于连接器母座4中;当第二卡合部脱离第一卡合部时,即,将定位件7从基座5上拆卸下来,定位件7位于连接器公座8的插拔移动区域之外,确保连接器工作7相对于连接器母座4来说有足够的后退空间,使连接器公座8能够从连接器母座4中完全拔出。
不难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即定位件与基座为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当然,于实际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6包括旋转轴61,定位件7通过旋转轴61可旋转的连接于基座5;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连接结构6包括设置于基座5的滑轨51以及设置于定位件7的滑块72,定位件7通过滑块72与滑轨51的配合可滑动地设置于基座5。
具体地,定位件7的滑块72相对于基座5的滑轨51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其中,滑块72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件7抵持于连接器公座8的抵持部81,以将连接器公座8定位于连接器母座4;滑块72滑至第二位置时,定位件7位于连接器公座8的插拔移动区域之外,使连接器工作8具有足够的后退空间,确保连接器公座8完全从连接器母座4中拔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对滑块72与滑轨51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制,凡是能够实现定位件7相对于基座5滑动的结构形式,均适用于本实施方式。
不难看出,本实施方式中,定位件可以通过滑块与滑轨可滑动的设置于基座,提供了定位件连接于基座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连接器座体,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座体包括:连接器母座4以及第一至第三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如图6所示。
辅助定位机构的基座5由连接器母座4的壳体41延伸出来。具体地,壳体41延伸出一连接件411,连接件411进一步延伸形成基座5;于实际中,基座5可以由连接器母座4的壳体41模内注塑形成,即,在制备连接器母座4的壳体41时,可一并制备制得基座5,相对于独立制备辅助定位机构的基座5而言,可以减少模具数量,从而节省开模成本;并且,可以减少元器件数量,方便组装。
连接器母座4的壳体41一般包括金属部与绝缘部。优选的,辅助定位机构的基座5可以由壳体41的绝缘部延伸形成。当然,于实际中,基座5也可以由壳体41的金属部延伸形成,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或者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器座体,当连接器公座插入连接器母座时,定位件可以对连接器公座进行精准定位,在终端设备跌落或者震动等情况中,连接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有效防止连接器公座出现偏移或者后退松脱的现象,保证连接器端接脚信号传输稳定;基座由连接器母座的壳体延伸形成,形成方式较为简单,有助于降低经济成本,并且,可以减少元器件数量,方便组装。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例如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设备包括:壳体9、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连接器母座4以及第一至第三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
基座5设置于壳体9的第一表面,电路板固定于壳体9的第二表面;连接器母座4安装于电路板且露出于壳体9的第一表面。
具体地,终端设备的壳体9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壳体9具有一开口,连接器母座4安装于电路板,且穿设于壳体9的开口,露出壳体9的第一表面,电路板固定于壳体9的第二表面;基座5设置于壳体9的第一表面上。
较佳的,本实施例中,基座5可以一体成型于壳体9,即,在制备壳体9时,可一并值得基座5,相对于独立制备辅助定位机构的基座而言,可以减少模具数量,从而节省开模成本;并且,可以减少元器件数量,方便组装。
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座为电池连接器的母座。具体而言,终端设备还包括:可充电电池10与连接器公座8,即连接器公座8由可充电电池10延伸出来,连接器公座8与连接器母座4作为电池连接器的公座和母座。其中,可充电电池10固定于壳体9的第一表面;可充电电池10通过连接器公座8与连接器母座4连接至电路板,从而,可充电电池10能够为电路板提供工作电源。
本实施方式对连接器母座4、连接器公座8的具体应用场景不作任何限制;其也可以作为其他电子元件的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设备,连接器公座插入连接器母座时,定位件可以对连接器公座进行精准定位,在终端设备跌落或者震动等情况中,连接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有效防止连接器公座出现偏移或者后退松脱的现象,保证连接器端接脚信号传输稳定;而且,对于连接器为“线对板的电池连接器”而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可充电电池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的实现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位于连接器母座的一侧,且包括基座、连接结构以及定位件;
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定位件相对于所述基座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件抵持于连接器公座的抵持部,以将所述连接器公座定位于所述连接器母座;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连接器公座的插拔移动区域之外;
所述定位件形成有匹配于所述抵持部轮廓的限位部;
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的凹槽内,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抵持部的两个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旋转轴;
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由所述定位件延伸出来;所述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基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固定于所述基座;所述定位件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旋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止挡件;
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件的第一侧抵持于所述连接器公座的所述抵持部,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抵持于所述止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定位件的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
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部时,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卡合部脱离所述第一卡合部时,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的滑轨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件的滑块;
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的数目为两个;所述两个定位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母座的相对两侧,以分别抵持所述连接器公座的两个抵持部。
9.一种连接器座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母座以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
所述辅助定位机构的所述基座由所述连接器母座的壳体延伸出来。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路板、连接器母座以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
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表面;
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
所述连接器母座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且露出于所述壳体的第一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一体成型于所述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可充电电池与连接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连接器公座;
所述可充电电池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第一表面;
所述可充电电池通过所述连接器公座与所述连接器母座连接至所述电路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64927.9A CN106374292B (zh) | 2016-09-28 | 2016-09-28 | 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64927.9A CN106374292B (zh) | 2016-09-28 | 2016-09-28 | 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74292A CN106374292A (zh) | 2017-02-01 |
CN106374292B true CN106374292B (zh) | 2020-07-28 |
Family
ID=57898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64927.9A Active CN106374292B (zh) | 2016-09-28 | 2016-09-28 | 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74292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90187B1 (en) * | 1998-09-10 | 2001-02-20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of lever fit type |
CN201774127U (zh) * | 2010-07-23 | 2011-03-23 | 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组连接装置 |
JP2011243426A (ja) * | 2010-05-18 | 2011-12-0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用コネクタ |
CN202651458U (zh) * | 2012-05-18 | 2013-01-02 | 乔讯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安全锁线对板连接器 |
CN104348030A (zh) * | 2013-08-09 | 2015-02-11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
CN105281120A (zh) * | 2015-11-23 | 2016-01-27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器 |
CN206022771U (zh) * | 2016-09-28 | 2017-03-15 |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72724A (zh) * | 2013-01-28 | 2014-08-06 |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连接器防脱装置 |
-
2016
- 2016-09-28 CN CN201610864927.9A patent/CN1063742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90187B1 (en) * | 1998-09-10 | 2001-02-20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of lever fit type |
JP2011243426A (ja) * | 2010-05-18 | 2011-12-0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用コネクタ |
CN201774127U (zh) * | 2010-07-23 | 2011-03-23 | 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组连接装置 |
CN202651458U (zh) * | 2012-05-18 | 2013-01-02 | 乔讯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安全锁线对板连接器 |
CN104348030A (zh) * | 2013-08-09 | 2015-02-11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
CN105281120A (zh) * | 2015-11-23 | 2016-01-27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器 |
CN206022771U (zh) * | 2016-09-28 | 2017-03-15 |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74292A (zh) | 2017-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5165416A1 (zh) | 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 |
CN205159707U (zh) | 双面两用连接器 | |
CN106374292B (zh) | 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 | |
CN206022771U (zh) | 连接器的辅助定位机构、连接器座体及终端设备 | |
CN201118064Y (zh) | 探针式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 | |
TWM296578U (en) | Latch device for USB connection port | |
CN209217329U (zh) | 快速连接器 | |
TWM293569U (en) | Universal serial connector | |
CN204949795U (zh) | 快拆模块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 |
CN204633038U (zh) | 掀盖式卡座连接器 | |
CN218415259U (zh) | 适配器 | |
CN203243593U (zh) | 可挠式传输线及传输装置 | |
US8512064B1 (en) | Integrated electric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and guiding mechanism thereof | |
CN202178422U (zh) | 具磁性结构的连接器组合装置 | |
CN106684640A (zh) | 一种接插件 | |
CN202260987U (zh) | 侧向导接的电源转换器 | |
CN107482325B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203596429U (zh) | 用来耦接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 |
CN206076589U (zh) | 新型Type‑C公头 | |
CN217589673U (zh) | 具前置插接机构的线端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 | |
CN207638039U (zh) | 一种角部定位的耳机插座 | |
CN222282428U (zh) | 一种电连接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 |
CN220439960U (zh) | 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及其壳体 | |
CN207638087U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04668602U (zh) | 一种可实现快速插接的高速板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