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0992A - 轴支承装置以及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轴支承装置以及电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40992A CN106340992A CN201610490816.6A CN201610490816A CN106340992A CN 106340992 A CN106340992 A CN 106340992A CN 201610490816 A CN201610490816 A CN 201610490816A CN 106340992 A CN106340992 A CN 1063409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bearing
- fixed
- motor body
- output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3—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only one end of the ro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18—Means for guiding or suppor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20—Mountings for rollers or pulley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7—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sliding-contact or spherical cap bearings
- H02K5/1675—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sliding-contact or spherical cap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only one end of the rot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73—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 H02K5/1735—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only one end of the rot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00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pull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轴支承装置以及电动机。轴支承装置支承电动机的输出轴。轴支承装置包括:轴承,其以输出轴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输出轴;以及安装部,其将轴承固定于自电动机主体离开的位置。安装部的一侧的端部固定于轴承。安装部的另一侧的端部具有与电动机主体相嵌合的形状,并以能够拆除的方式固定于电动机主体。安装部形成为,通过另一侧的端部与电动机主体相嵌合,从而轴承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的旋转轴线一致。能够相对于电动机主体可拆卸且抑制输出轴、电动机主体的内部的轴承的破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电动机主体可拆卸的轴支承装置以及包括轴支承装置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自电动机输出的旋转力经由带、减速器被传递到其他的构件。在传递电动机的旋转力时,存在有对电动机的输出轴施加径向上的力的情况。例如,在利用带驱动传递旋转力的情况下,若施加较大的转矩,则会对输出轴施加径向上的较大的载荷。其结果,可能导致输出轴破损、配置于电动机的内部的轴承破损。
在日本特开2005-8697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负荷侧的轴承或与负荷侧相反侧的轴承的附近配置有辅助轴承的电动机。在该电动机中,即使负荷侧的轴承或与负荷侧相反侧的轴承发生故障,也能够避免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接触。
在日本特开2000-31625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支承固定有转子的旋转轴的主轴承的附近配置有辅助轴承的旋转电机。在该旋转电机中,公开了辅助轴承借助具有弹性的支承器支承于外框的情况。
电动机的输出轴由电动机主体的内部的轴承支承。在向输出轴施加径向上的力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固定于规定的机械的轴承支承向电动机主体的外侧突出的输出轴的顶端。在该结构中,能够抑制输出轴的破损、电动机的内部的轴承的破损。然而,在支承输出轴的顶端的情况下,需要对输出轴进行支承输出轴的顶端的轴承的定心。因此,将电动机安装于规定的机械的安装作业花费功夫。
在上述特许公报所公开的电动机中,输出轴的向电动机主体的外侧突出的部分未被支承。因此,在对输出轴施加径向上的较大的载荷时,可能导致输出轴、电动机的内部的轴承破损。另外,由于需要在电动机主体的内部追加附加的轴承,因此,需要改变现有的电动机的内部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能够相对于电动机主体可拆卸且抑制输出轴、电动机主体的内部的轴承的破损的轴支承装置以及包括轴支承装置的电动机。
本发明的轴支承装置用于支承自电动机主体突出的电动机的输出轴,其中,该轴支承装置包括:轴承,其以输出轴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输出轴;以及安装部,其将轴承固定于自电动机主体离开的位置。安装部的一侧的端部固定于轴承。安装部的另一侧的端部具有与电动机主体相嵌合的形状,并以能够拆除的方式固定于电动机主体。安装部形成为,通过另一侧的端部与电动机主体相嵌合,从而轴承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的旋转轴线一致。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安装部具有固定于轴承的保持部、和固定于保持部且形成为筒状的支承部,在支承部的内部,在输出轴固定有供带卡合的滑轮,支承部具有供带贯穿的开口部。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安装部具有固定于轴承的保持部、和固定于保持部的支承部,支承部形成为圆筒形状。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安装部在另一侧的端部的内周面具有用于与电动机主体的凸部相嵌合的缺口部。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该轴支承装置包括延长轴,该延长轴以与输出轴同轴的方式连结于输出轴,延长轴支承于轴承。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安装部包含:固定于轴承的保持部、固定于保持部的支承部以及配置在支承部与电动机主体之间的介入构件,介入构件以能够固定于预定的机械的固定部的方式形成。另外,可以是,介入构件的一侧的端部与支承部相嵌合,并以能够拆除的方式固定于支承部。可以是,介入构件的另一侧的端部与电动机主体相嵌合,并以能够拆除的方式固定于电动机主体。
本发明的电动机包括上述的轴支承装置和电动机主体。
根据本发明,能够相对于电动机主体可拆卸且抑制输出轴、电动机主体的内部的轴承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实施方式的第1轴支承装置的电动机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第1轴支承装置的支承部以及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3是在电动机主体上安装第1轴支承装置时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4是安装有包括比较例的轴支承装置的电动机的机械的概略侧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第2轴支承装置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第3轴支承装置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7是安装有实施方式的第4轴支承装置的机械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第4轴支承装置的支承部以及保持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8说明实施方式的轴支承装置以及包括轴支承装置的电动机。本实施方式的轴支承装置具有支承电动机的输出轴的功能。另外,轴支承装置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形成于电动机主体。
图1中表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第1轴支承装置的电动机的概略局部剖视图。电动机1包括电动机主体11和轴支承装置2a。轴支承装置2a以能够安装于电动机主体11的外侧的方式形成。
电动机1包括输出轴12。输出轴12利用配置于电动机主体11的内部的轴承13支承。轴承13配置于电动机主体11的、输出轴12所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输出轴12的顶端固定有滑轮61。
轴支承装置2a包括将输出轴1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的轴承21、和将轴承21固定于电动机主体11的安装部22a。安装部22a在自电动机主体11离开的位置固定轴承21。安装部22a包含保持部23和支承部24。轴承21固定于保持部23的内部。本实施方式的轴承21为滚动轴承,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还可以采用滑动轴承。
图2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以及保持部的立体图。参照图1和图2,支承部24形成为圆筒形状。支承部24具有长度方向,且一侧的端部固定于保持部23。即,安装部22a的一侧的端部固定于轴承21。
安装部22a的另一侧的端部具有与电动机主体11相嵌合的形状。即,支承部24的另一侧的端部以与电动机主体11相嵌合的方式形成。在支承部24的另一侧的端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缺口部25。在电动机主体11的、输出轴12所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凸部15。而且,通过缺口部25嵌合于凸部15,从而形成安装部22a与电动机主体11相嵌合的嵌合部。
通过支承部24的另一侧的端部嵌合于电动机主体11,形成为轴承21的中心轴线(轴承21的内圈的旋转轴线)和输出轴12的旋转轴线一致。另外,在支承部24的形成有缺口部25的区域,形成有用于贯穿将安装部22a固定于电动机主体11的紧固构件的孔部26。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紧固构件,采用螺栓51。支承部24被螺栓51固定于电动机主体11。
图3中表示在电动机主体上安装轴支承装置时的概略局部剖视图。如箭头81所示,对电动机主体11安装安装部22a。支承部24的端部的缺口部25的形状与电动机主体11的凸部15的形状相对应。通过向凸部15嵌入缺口部25,从而使轴承21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12的旋转轴线一致。即,通过向凸部15嵌入缺口部25,能够进行轴承21的定心。由此,在组装电动机的作业中,能够容易地进行轴承21和输出轴12之间的轴线对齐。而且,参照图1和图3,利用螺栓51能够将轴支承装置2a固定于电动机主体11。然后,能够将滑轮61安装于输出轴12。另外,在进行分解时,将滑轮61自输出轴12拆除。接着,通过拆除螺栓51,能够容易地将轴支承装置2a自电动机主体11拆除。
图4中表示将比较例的电动机安装于规定的机械时的概略侧视图。在图4所示的比较例中,为了向机械3的规定的部分供给旋转力而采用带驱动。在这样的带驱动中,传递转矩除以滑轮的半径而得到的径向载荷施加于输出轴12。在需要较大的转矩的机械中,由于较大的径向载荷施加于输出轴12,因此,可能导致电动机主体11的内部的轴承、输出轴12破损。
机械3包括用于固定电动机主体11的固定部66。通过电动机主体11的顶端的凸部15嵌入形成于固定部66的凹部,从而确定输出轴12的旋转轴线的位置。机械3包括用于支承输出轴12的顶端的轴承65。轴承65固定在形成于机械3的固定部67。在输出轴12固定有滑轮61。
机械3具有安装了滑轮62的旋转轴64。带63与滑轮61以及滑轮62卡合。通过电动机1的驱动,带63向箭头82所示的方向移动。而且,将输出轴12的旋转力传递到旋转轴64。
在比较例的电动机1中,由于利用轴承65支承输出轴12的顶端,因此,能够在两个部位支承施加于输出轴12的径向上的力。因此,能够抑制输出轴12等的破损。然而,在安装电动机1时,需要相对于轴承65进行输出轴12的定心。即,需要调整轴承65的位置以使轴承65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12的旋转轴线一致。因此,存在有将电动机1安装于机械3的作业花费功夫这样的问题。
参照图1至图3,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中,在将支承部24嵌入于电动机主体11的同时,轴支承装置2a的轴承21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12的旋转轴线一致。因此,能够排除轴承21的轴线对齐的作业。接着,能够在输出轴12上安装滑轮61。然后,能够将电动机主体11固定于机械的规定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中,利用轴支承装置2a,在自轴承13离开的部分配置有轴承21。轴承21支承于电动机主体11。因此,能够在两个部位支承输出轴12,能够抑制输出轴12的破损、配置于电动机主体11的内部的轴承13的破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轴支承装置2a以能够自电动机主体11的外侧安装的方式形成。因此,电动机主体11以自后方安装轴支承装置2a的方式形成即可,而不需要改变电动机主体11的内部的结构。例如,仅改变电动机主体11的壳体的结构,就能够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轴支承装置。另外,在轴支承装置2a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拆除并更换轴支承装置2a即可。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启动机械。
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22a的支承部24形成为圆筒形状。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使安装部的结构简单并且提高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利用带驱动规定的旋转轴的带驱动的机械,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轴支承装置适用于在输出轴施加径向载荷的机械。例如,存在有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齿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存在有在来自齿轮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施加有输出轴的径向上的载荷的情况。优选在这样的电动机上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轴支承装置。
然而,轴支承装置的安装部和电动机主体相嵌合的嵌合部能够采用任意的结构。另外,轴支承装置和电动机主体相固定的固定部能够采用任意的结构。
图5中表示了包括本实施方式的第2轴支承装置的电动机的概略局部剖视图。第2轴支承装置2b包含具有保持部23和支承部28的安装部22b。支承部28具有形成为筒状的筒状部28a和配置于筒状部28a的顶端的凸缘部27。支承部28的一侧的端部固定于保持部23。凸缘部27自筒状部28a的另一侧的端部朝向外侧地形成。
支承部28的另一侧的端部的内周面未形成缺口部。通过筒状部28a与电动机主体11的凸部15相嵌合,从而形成有嵌合部。形成于安装部22b的另一侧的端部的凸缘部27利用螺栓51固定于电动机主体11,由此,轴支承装置2b固定于电动机主体11。还可以像第2轴支承装置2b那样,在安装部22b形成凸缘部27,并利用螺栓51将凸缘部27固定于电动机主体11。
图6中表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第3轴支承装置的电动机的概略局部剖视图。第3轴支承装置2c包含安装部22c。安装部22c具有保持部23和支承部29。支承部29的一侧的端部固定于保持部23。支承部29形成为筒状。支承部29的另一侧的端部未形成缺口部。通过支承部29的内表面与电动机主体11的凸部15相嵌合,从而形成有嵌合部。另外,通过沿径向插入螺栓51,从而将安装部22c的另一侧的端部固定于电动机主体11。
另外,第3轴支承装置2c包括连结于输出轴12的延长轴30。延长轴30形成为圆柱状。延长轴30以与输出轴12同轴的方式连结于输出轴12。即,延长轴30以延长轴30的旋转轴线与输出轴12的旋转轴线一致的方式固定于输出轴12。延长轴30贯穿轴承21。延长轴30支承于轴承21。轴支承装置2c包括延长轴30,由此,即使对于输出轴12较短的电动机1,也能够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轴支承装置2c。
图7中表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第4轴支承装置的电动机的概略局部剖视图。图7所示的电动机1安装于预定的机械3。作为机械3,能够采用压力机、成型机等任意的机械。该电动机1包括第4轴支承装置2d。
机械3利用带驱动使连结于旋转轴64的构件旋转。电动机1借助带63驱动旋转轴64。在旋转轴64固定有滑轮62。在电动机1的输出轴12固定有滑轮61。带63与滑轮61以及滑轮62卡合。通过电动机1驱动,而使滑轮61旋转。而且,通过带63向箭头82所示的朝向移动而使滑轮62旋转,由此,使旋转轴64旋转。
轴支承装置2d包括将轴承21固定于电动机主体11的安装部22d。安装部22d包含保持部23、固定于保持部23的支承部28以及配置在支承部28与电动机主体11之间的介入构件32。
图8中表示第4轴支承装置的支承部以及保持部的立体图。图7为沿着图8的A-A线切断时的局部剖视图。参照图7和图8,支承部28具有筒状部28a和凸缘部27。介入构件32的一侧的端部具有与支承部28的另一侧的端部相嵌合的形状。在介入构件32的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凸部35。凸部35以与筒状部28a相嵌合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筒状部28a形成为圆筒状,因此,凸部35形成为圆柱状。
凸缘部27形成于支承部28的另一侧的端部。凸缘部27利用螺栓51固定于介入构件32。支承部28以能够拆除的方式固定于介入构件32。
支承部28具有供带63贯穿的开口部37。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口部37自支承部28的另一侧的端部朝向一侧的端部形成为线状。而且,形成有多个开口部37。由于在支承部28上形成有供带63贯穿的开口部37,因此,能够在支承部28的内部配置滑轮61。供带贯穿的开口部并不限定于该方式,能够采用可供带贯穿的任意的结构。
机械3具有用于固定电动机1的固定部66。介入构件32与形成于固定部66的开口部66a相嵌合。介入构件32具有朝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33。利用螺栓52将凸缘部33固定于固定部66,从而使介入构件32固定于固定部66。
介入构件32具有供输出轴12贯穿的孔部32a。介入构件32具有凹部34,该凹部34形成于介入构件32的供电动机主体11配置的另一侧的端部。电动机主体11的凸部15形成为圆柱状。凹部34的形状与电动机主体11的凸部15的形状相对应。通过在凹部34嵌合电动机主体11的凸部15,从而形成有轴支承装置2d与电动机主体11相嵌合的嵌合部。
电动机主体11具有朝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16。利用螺栓53将凸缘部16固定于介入构件32,从而使电动机主体11固定于介入构件32。由此,在介入构件32的另一侧的端部以能够拆除的方式固定有电动机主体11。
在将电动机主体11安装于机械3时,为了容易进行安装位置的调整,有时电动机1形成有凸部15。该情况下,在使支承部28与凸部15相嵌合时,有时无法将电动机主体11安装于固定部66。由于第4轴支承装置2d的安装部22d具有介入构件32,因此,能够将安装有轴支承装置2d的电动机主体11固定于固定部66。
另外,通过在电动机主体11固定于介入构件32的状态下拆除螺栓51,能够拆除轴承21和支承部28。或者,通过在介入构件32固定于固定部66的状态下拆除螺栓53,能够拆除电动机主体11。由此,在电动机主体11或轴承21等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故障的部分拆除。例如,在轴承21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在电动机主体11固定于固定部66的状态下,能够拆除支承部28。而且,能够更换轴承21。
另外,电动机主体11的凸部15形成为,在与介入构件32的凹部34相嵌合时输出轴12的旋转轴线与介入构件32的凸部35的中心轴线一致。介入构件32的凸部35形成为,在与支承部28的筒状部28a相嵌合时凸部35的中心轴线与轴承21的中心轴线一致。通过采用该结构,仅在介入构件32嵌入并固定支承部28以及电动机主体11,就能够进行轴承21相对于输出轴12的轴线对齐。能够容易地进行输出轴12相对于轴承21的定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部的支承部形成为圆筒状,但并不限定于此,支承部的截面形状能够采用任意的形状。例如,支承部还可以具有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筒状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部形成为筒状,但并不限定于此,支承部形成为能够将保持轴承的保持部固定于自电动机主体离开的位置即可。例如,支承部也可以利用多个棒构件构成。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相对于电动机主体可拆卸且抑制输出轴、电动机主体的内部的轴承的破损的轴支承装置以及包括轴支承装置的电动机。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组合。在上述的各图中,对相同或相等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为例示,并不用于限定发明。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包含权利要求书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变更。
Claims (7)
1.一种轴支承装置,其用于支承自电动机主体突出的电动机的输出轴,其中,
该轴支承装置包括:
轴承,其以上述输出轴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输出轴;以及
安装部,其将上述轴承固定于自电动机主体离开的位置,
上述安装部的一侧的端部固定于上述轴承,
上述安装部的另一侧的端部具有与电动机主体相嵌合的形状,并以能够拆除的方式固定于电动机主体,
上述安装部形成为,通过另一侧的端部与电动机主体相嵌合,从而上述轴承的中心轴线与上述输出轴的旋转轴线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支承装置,其中,
上述安装部具有固定于上述轴承的保持部、和固定于上述保持部且形成为筒状的支承部,
在上述支承部的内部,在上述输出轴固定有供带卡合的滑轮,
上述支承部具有供上述带贯穿的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支承装置,其中,
上述安装部具有固定于上述轴承的保持部、和固定于上述保持部的支承部,
上述支承部形成为圆筒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支承装置,其中,
上述安装部在另一侧的端部的内周面具有用于与电动机主体的凸部相嵌合的缺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支承装置,其中,
该轴支承装置包括延长轴,该延长轴以与上述输出轴同轴的方式连结于上述输出轴,
上述延长轴支承于上述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支承装置,其中,
上述安装部包含:固定于上述轴承的保持部、固定于上述保持部的支承部以及配置在上述支承部与电动机主体之间的介入构件,
上述介入构件以能够固定于预定的机械的固定部的方式形成,
上述介入构件的一侧的端部与上述支承部相嵌合,并以能够拆除的方式固定于上述支承部,
上述介入构件的另一侧的端部与电动机主体相嵌合,并以能够拆除的方式固定于电动机主体。
7.一种电动机,其中,
该电动机包括: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支承装置;以及
电动机主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35534A JP2017017959A (ja) | 2015-07-06 | 2015-07-06 | 電動機本体に脱着可能なシャフト支持装置およびシャフト支持装置を備える電動機 |
JP2015-135534 | 2015-07-0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40992A true CN106340992A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758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6245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11867U (zh) | 2015-07-06 | 2016-06-28 | 轴支承装置以及电动机 |
CN201610490816.6A Pending CN106340992A (zh) | 2015-07-06 | 2016-06-28 | 轴支承装置以及电动机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6245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11867U (zh) | 2015-07-06 | 2016-06-28 | 轴支承装置以及电动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009851A1 (zh) |
JP (1) | JP2017017959A (zh) |
CN (2) | CN205911867U (zh) |
DE (1) | DE10201611186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02728A (zh) * | 2018-12-29 | 2019-05-0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舵机用径向零力矩延长轴及其装配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92063B2 (ja) * | 2017-11-09 | 2019-10-16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モータ交換用アダプタおよびモータの交換方法 |
CN108916246A (zh) * | 2018-09-20 | 2018-11-30 | 镇江大力液压马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摆线液压马达的输出支撑装置 |
EP3937352B1 (de) * | 2020-07-08 | 2022-08-31 | Sick Ag |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r motoreinheit mit einem gehäuse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der motoreinheit mit dem gehäuse mittels der verbindungsvorrichtu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17705U (zh) * | 1974-07-26 | 1976-02-09 | ||
JPS6114873U (ja) * | 1984-06-29 | 1986-01-28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モ−タ出力軸の支持装置 |
JPH01132847U (zh) * | 1988-02-29 | 1989-09-08 | ||
JP2725807B2 (ja) * | 1988-11-26 | 1998-03-11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ボールネジ貫通形サーボモータ |
JPH0428761U (zh) * | 1990-05-24 | 1992-03-06 | ||
JPH06284632A (ja) * | 1993-03-26 | 1994-10-07 | Fuji Electric Co Ltd | ベルト駆動用の電動機 |
JPH06284633A (ja) * | 1993-03-26 | 1994-10-07 | Fuji Electric Co Ltd | ベルト駆動用の電動機 |
JP3608430B2 (ja) | 1999-04-28 | 2005-01-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JP2005086979A (ja) | 2003-09-11 | 2005-03-31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電動機 |
-
2015
- 2015-07-06 JP JP2015135534A patent/JP2017017959A/ja active Pending
-
2016
- 2016-06-22 US US15/189,222 patent/US2017000985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06-28 CN CN201620662453.5U patent/CN2059118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6-28 CN CN201610490816.6A patent/CN106340992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6-29 DE DE102016111862.1A patent/DE102016111862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02728A (zh) * | 2018-12-29 | 2019-05-0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舵机用径向零力矩延长轴及其装配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6111862A1 (de) | 2017-01-12 |
CN205911867U (zh) | 2017-01-25 |
US20170009851A1 (en) | 2017-01-12 |
JP2017017959A (ja) | 2017-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11867U (zh) | 轴支承装置以及电动机 | |
JP5642680B2 (ja) | 電気機械へのレゾルバの取り付け装置 | |
JP6389935B2 (ja) | 電気モーター又は発電機システム | |
US20160355084A1 (en) | Wheel drive motor and in-wheel motor drive assembly | |
US20160061292A1 (en) | Eccentric oscillation gear device and torque adjusting method therefor | |
CN104995430A (zh) | 启动发电机-皮带轮张紧器 | |
JP6654445B2 (ja) | 操舵装置 | |
JP2008290594A (ja) | 建設機械の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 | |
JP2017105416A5 (zh) | ||
CN103288016B (zh) | 用于牵引元件的张紧装置以及安装这种装置的方法 | |
CN110094466B (zh) | 车轮驱动装置 | |
JP5430517B2 (ja) | 車両の駆動装置 | |
CN106043415A (zh) | 驱动装置 | |
WO2020225582A1 (ja) | 回転電機 | |
EP3388271B1 (en) | Parallel hybrid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
RU2009121508A (ru) | Барабан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 |
WO2014170940A1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回転電機のロータ保持構造 | |
US20160061291A1 (en) | Eccentric oscillation gear device and torque adjusting method therefor | |
JP2013223390A (ja) | 回転電機の軸受部の交換方法及びその交換治具 | |
JP6169274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の綱車の締結方法 | |
CN104204622A (zh) | 轨道车辆的传动齿轮箱装置 | |
CN209134186U (zh) | 新能源通孔轴套驱动电机 | |
KR100901590B1 (ko) |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구동모터용 조립지그 | |
JP7452444B2 (ja) |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ユニット | |
CN107407395A (zh) | 绳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