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5400B - 调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05400B CN106105400B CN201580013218.3A CN201580013218A CN106105400B CN 106105400 B CN106105400 B CN 106105400B CN 201580013218 A CN201580013218 A CN 201580013218A CN 106105400 B CN106105400 B CN 1061054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lighting load
- control circuit
- switch portion
- incandescent 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9/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incand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9/04—Controlling
- H05B39/041—Controlling the light-intensity of the 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以与使来自白炽灯的光输出改变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使来自配备有电容器的LED照明装置的光输出改变的调光装置。判断部(9)基于从开始向整流部(6)供给交流电压起直到经过了预定时间为止的时间段(T1)内的来自整流部(6)的电压,来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控制电路(5)控制驱动部(4),以使得与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相比,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针对设置部(8)所设置的第一直流电压(V1)的除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外的值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较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配置为调整照明负载的光输出的调光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有包括照明装置(照明负载)和用于调整照明负载的光输出的调光装置的照明系统(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编号2010-80238,以下称为“文献1”)。
文献1所述的照明系统1中的调光装置包括场效应晶体管(FET)和用于设置FET的ON(接通)时间段的调光水平设置部。调光装置还包括:过零检测部,用于检测AC(交流)电源的AC电压的过零;电流检测部,用于检测至照明负载的输出电流;以及控制部,用于控制FET。控制部包括用于测量电流检测部所检测到的输出电流的波形的波形测量部。
照明负载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等的光源。文献1公开了包括平滑部的照明负载(以下称为“第一照明负载”)和不包括平滑部的照明负载(以下称为“第二照明负载”)作为照明负载的示例。
第一照明负载例如包括:整流电路,其包括全波整理二极管;扼流线圈,用于阻止高频成分;平滑部;以及LED。平滑部包括电容器和DC-DC(直流-直流)转换部。电容器经由扼流线圈连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之间,以对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平滑化。DC-DC转换部连接在电容器的两端之间,以将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压转换成预定DC电压。LED连接在DC-DC转换部的输出端之间。调光装置和AC电源的串联电路要连接在二极管桥的输入端之间。
第二照明负载例如包括二极管桥和LED。LED连接在二极管桥的输出端之间。调光装置和AC电源的串联电路要连接在二极管桥的输入端之间。
文献1的调光装置被配置为基于AC电源的AC电压进行相位控制,并由此调整照明负载的光输出。具体地,调光装置被配置为通过控制在AC电源的AC电压的半个周期中FET接通的时间段(FET的导通角)来调整照明负载的光输出。
调光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判断波形测量部所测量到的波形的对称性或不对称性,来判断照明负载是第一照明负载还是第二照明负载。
在上述的调光装置通过基于AC电源的AC电压进行反相控制来调整第一照明负载的光输出的情况下,在AC电压的绝对值为零(约为零)时,FET从OFF(断开)状态变为ON状态,并且在AC电压的绝对值大于零时,FET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因此,在调光装置中,存在如下可能性:即使在FET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之后,一些电荷也可能仍累积在第一照明负载的电容器中,并且电容器中所累积的电荷可能被供给至LED。结果,在调光装置中,第一照明装置的光输出可能大于期望光输出。因此,难以对第一照明负载进行控制以表现出与白炽灯相同的光输出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能够对包括电容器的LED照明装置进行控制以表现出与白炽灯相同的光输出变化的调光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一种调光装置包括:一对端子;开关部,其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子之间;驱动部,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开关部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驱动部;整流部,其与所述开关部并联地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子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对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电源部,其被配置为根据通过所述整流部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生成预定直流电压,以将所述预定直流电压供给至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控制电路;以及设置部,其被配置为设置与所述开关部的导通角相对应的第一直流电压,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驱动部以基于所述交流电压进行反相控制,并且根据通过所述设置部所设置的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的大小来控制所述驱动部,由此改变所述开关部的导通角的值,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判断部,所述判断部被配置为在照明负载和用于输出所述交流电压的交流电源的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子之间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照明负载是包括电容器的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所述判断部被配置为基于从开始向所述整流部供给所述交流电压起的预定时间段内的第二直流电压,来判断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LED照明装置还是所述白炽灯,其中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与通过所述整流部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相对应,以及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得与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白炽灯的情况下相比,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的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外的大小相对应的所述开关部的导通角的值较小。
附图说明
附图仅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根据本教导的一个或多个实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是指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的电路图。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中的控制电路、电源部和设置部的示意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中、在照明负载是白炽灯的情况下整流部的输入电压的电压波形和第二DC电压的电压波形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中、在照明负载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整流部的输入电压的电压波形和第二DC电压的电压波形的图。
图6是示出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的第一DC电压与开关部的导通角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在照明负载是白炽灯的情况下开关部的电压波形和流经开关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的图。
图8是示出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在照明负载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开关部的电压波形和流经开关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的图。
图9是示出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的第一DC电压与照明负载的光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中的第一DC电压与开关部的导通角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中、在照明负载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开关部的电压波形和流经开关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中的第一DC电压与照明负载的光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3是示出LED照明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10。
调光装置10例如是调光器。调光器被配置为安装至嵌入型布线装置用安装架。
如图1所示,调光装置10包括:一对端子1和2;开关部3,其连接在一对端子1和2之间;以及驱动部4,其被配置为驱动开关部3接通和断开。调光装置10还包括:控制电路5,其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4;整流部6,其被配置为对(从外部的AC电源20供给的)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以及电源部7,其被配置为向驱动部4和控制电路5供给电力。
整流部6电气连接在一对端子1和2之间。用于输出AC电压的AC电源20与照明负载21的串联电路要电气连接在一对端子1和2之间。AC电源20例如是商用电源。照明负载21例如是白炽灯或LED照明装置。
LED照明装置的示例是图13所示的照明负载(LED灯)100。照明负载100是包括电容器C1的LED照明装置。AC电源20和照明负载21没有作为构成元件而包括在调光装置10中。在下文,为了便于说明,将调光装置10的一对端子1和2中的一个端子1(要连接至照明负载21侧的端子)称为第一输入端子1,并且将该一对端子1和2中的另一个端子2(要连接至AC电源20侧的端子)称为第二输入端子2。在下文,为了便于说明,可以将包括电容器的LED照明装置简称为“LED照明装置”。
如图13所示,照明负载100包括一对端子101和102、电容器C1、二极管桥103、转换部104、光源部105、控制电路106和电源部107。电容器C1连接在一对端子101和102之间,以对从AC电源20供给的AC电压进行平滑化。二极管桥103配置在一对端子101和102之间,并且与电容器C1并联连接。二极管桥103的一对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容器C1的两端。二极管桥103被配置为对电容器C1进行平滑化后的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转换部104例如是包括开关装置的升压电路(或恒流电路)。转换部104连接在二极管桥103的输出端之间。转换部104被配置为将通过由二极管桥103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转换成DC电压(DC电流)。光源部105包括多个LED。光源部105连接在转换部104的输出端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利用从转换部104供给的电力进行点亮。控制电路106连接至转换部104,并且被配置为控制转换部104的开关装置。电源部107例如是三端稳压器。电源部107被配置为根据通过由二极管桥103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来生成预定DC电压(电源电压),并且将所生成的DC电压供给至控制电路106。
在照明负载100中,转换部104、控制电路106和电源部107是可选的,并且照明负载100可以不包括这些组件。此外,电容器C1可以连接在二极管桥103的输出端之间。
返回参考图1,开关部3例如是开关装置。开关装置例如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开关部3的第一主端子31(在本实施例中为漏极端子)电气连接至第一输入端子1。开关部3的第二主端子32(在本实施例中为源极端子)电气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子2。调光装置10中所包括的开关装置是MOSFET,但不限于此。例如,开关装置可以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驱动部4例如是用于控制开关部3的接通和断开的控制用集成电路(IC)。驱动部4电气连接至开关部3的控制端子33(在本实施例中为栅极端子)。驱动部4电气连接至调光装置10的接地端。
控制电路5例如包括具有程序的微计算机51。该程序例如存储在微计算机51的内置存储器中。控制电路5电气连接至驱动部4。控制电路5电气连接至调光装置10的接地端。调光装置10包括微计算机51作为控制电路5,但不限于这种结构。控制电路5例如可以是离散部件的组合。
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4以基于AC电压进行反相控制。反相控制意味着如下控制:在AC电源20的AC电压变为零时,使开关部3从OFF状态切换为ON状态,并且在AC电源20的AC电压变为等于除零以外的期望值时,使开关部3从ON状态切换为OFF状态。
控制电路5例如被配置为基于通过由二极管桥(整流部6)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来检测AC电源20的AC电压为零的时刻(过零)。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基于后面所述的电阻器R2两端间的电压,来检测AC电源20的AC电压的过零。例如,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在电阻器R2两端间的电压的绝对值变为预定阈值Vref1(约为零)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AC电源20的AC电压处于过零。例如,控制电路5包括过零检测部50,其中该过零检测部50用于检测AC电源20的AC电压为零的时刻。例如,过零检测部50包括比较器500,其中该比较器500被配置为将电阻器R2两端间的电压的绝对值和预定阈值Vref1进行比较。将过零检测部50的输出供给至控制电路5的微计算机51。过零检测部50可以包括在微计算机51中。例如,可以将电阻器R2两端间的电压的值输入至微计算机51的A/D转换端口并且与微计算机51中所保持的数字值(阈值Vref1)进行比较。
整流部6例如是二极管桥。二极管桥的一对输入端子61和62中的第一输入端子61电气连接至第一输入端子1。二极管桥的一对输入端子61和62中的第二输入端子62电气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子2。二极管桥的一对输出端子63和64中的第一输出端子(正输出端子)63电气连接至电源部7。二极管桥的一对输出端子63和64中的第二输出端子(负输出端子)64电气连接至调光装置10的接地端。利用该配置,整流部6可以对AC电源20的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
电源部7被配置为根据通过由整流部6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来生成预定DC电压。电源部7被配置为将该预定DC电压供给至驱动部4和控制电路5。例如,如图2所示,电源部7包括三端稳压器(恒压元件)71和电解电容器72。三端稳压器71的输入端子电气连接至二极管桥的第一输出端子63。三端稳压器71的输出端子电气连接至电解电容器72的高电位侧。三端稳压器71的接地端子电气连接至调光装置10的接地端。电解电容器72的高电位侧电气连接至驱动部4和控制电路5。电解电容器72的低电位侧电气连接至调光装置10的接地端。利用该配置,电源部7可以根据通过由整流部6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来生成预定DC电压,并且将该预定DC电压供给至驱动部4和控制电路5。调光装置10的电源部7包括三端稳压器71,但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代替三端稳压器71,电源部7可以包括DC-DC转换器。
调光装置10包括壳体11(参见图3)和设置部8。壳体11容纳配备有开关部3、驱动部4、控制电路5、整流部6和电源部7的模块基板。设置部8被配置为设置与开关部3的导通角相对应的第一DC电压V1。模块基板意味着如下的基板,其中该基板包括设置有图案化导体的印刷板,并且在该基板上以电气方式安装构成开关部3、驱动部4、控制电路5、整流部6和电源部7的多个电子组件。开关部3的导通角与开关部3处于ON状态的时间段(以下称为“开关部3的ON时间段”)相对应。
壳体11被配置为安装至安装架。安装架例如被配置为安装至凹进到墙壁中的齐平箱(flush box)。安装架例如是符合日本工业标准(JIS)的大矩形毂型(large square bosstype)的可更换布线装置所用的安装架。板12可以以覆盖安装架的前面的方式安装至安装架。
设置部8包括可变电阻器13、以及安装至可变电阻器13的可转动旋钮的操作部14。
可变电阻器13具有用于设置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的可变电阻值。可变电阻器13例如是包括三个端子131、132和133(参见图1)的电位计。电位计用作分压器。电位计的两个端子(以下称为第一端子131和第二端子132)分别连接至电阻组件的两端,并且其余端子(以下称为第三端子133)连接至被配置为在电阻组件上以机械方式滑动的可滑动触点。
可变电阻器13电气安装在模块基板上。可变电阻器13的第一端子131电气连接至用作电源部7的电解电容器的高电位侧。可变电阻器13的第二端子132电气连接至调光装置10的接地端。可变电阻器13的第三端子133电气连接至控制电路5。在调光装置10中,根据可变电阻器13的电阻值来确定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
操作部14被设置成在壳体11的前面侧露出。在调光装置10中,根据对操作部14的操作来改变可变电阻器13的电阻值。换句话说,在调光装置10中,根据对操作部14的操作来设置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
在调光装置10中,可变电阻器13由旋转电位计来实现,但不限于此。可变电阻器13例如可以是线性电位计。
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基于设置部8所设置的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来控制驱动部4以改变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5包括转换部15和计算部16。转换部15被配置为将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模拟值)转换成数字值。计算部16被配置为基于作为转换部15进行转换的结果所获得的数字值来确定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
转换部15例如可以是微计算机51的内置模数转换器。转换部15电气连接至可变电阻器13的第三端子133。
计算部16例如可以是微计算机51的内置计算器。微计算机51的存储器存储第一数据表,其中该第一数据表使通过转换部15进行转换所要获得的数字值与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相关联。计算部16被配置为根据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第一数据表,来确定与作为通过转换部15进行转换的结果所获得的数字值相关联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
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根据连接至调光装置10的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来设置导通角的不同值(后面进行详细说明)。因此,第一数据表例如包括第一设置表和第二设置表。在第一设置表中,要从转换部15供给的各数字值(与第一DC电压V1的各个值相对应)唯一地与适用于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相关联。在第二设置表中,要从转换部15供给的各数字值(与第一DC电压V1的各个值相对应)唯一地与适用于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相关联。可选地,第一数据表例如可以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该一个数据表使要从转换部15供给的各个数字值(与第一DC电压V1的各个值相对应)与适用于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以及适用于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的开关部3的另一导通角相关联。
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将用于控制驱动部4的控制信号S1输出至驱动部4。控制信号S1例如是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存储器存储第二数据表,其中该第二数据表使计算部16所要确定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与控制信号S1的占空比相关联。
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根据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第二数据表来输出包含与计算部16所确定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相对应的占空比的控制信号S1。利用该配置,驱动部4可以根据从控制电路5输出的控制信号S1的占空比来使开关部3接通。具体地,控制电路5控制驱动部4,以使得开关部3以与操作部14(设置部8)所设置的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相对应的导通角而接通。因此,可以根据对操作部14的手动操作来改变开关部3的ON时间段,结果调光装置10可以调整照明负载21的光输出。控制信号S1的ON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与控制电路5检测到AC电源20的AC电压的过零的时刻相对应。
如图1所示,控制电路5包括判断部9,其中该判断部9被配置为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例如,如图1所示,判断部9包括:平均化电路90(例如,包括电容器),其被配置为对电阻器R2两端间的电压进行平均化;以及比较器900,其被配置为将平均化电路90的输出电压与预定阈值Vref2进行比较。判断部9可以包括在微计算机51中。例如,可以将电阻器R2两端间的电压的值输入至微计算机51的A/D转换端口并且与微计算机51中所保持的数字值(阈值Vref2)进行比较。
判断部9被配置为接收与通过整流部6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相对应的第二DC电压V2。如图1所示,调光装置10包括两个电阻器R1和R2。电阻器R1的第一端电气连接至二极管桥的第一输出端子63。电阻器R1的第二端电气连接至电阻器R2的第一端。电阻器R2的第一端(电阻器R1的第二端与电阻器R2的第一端的连接点)电气连接至判断部9。电阻器R2的第二端电气连接至调光装置10的接地端。利用该配置,判断部9被配置为接收通过利用电阻器R1和电阻器R2的串联电路对由整流部6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而获得的电压进行分压所获得的电压(电阻器R2两端间的电压)。换句话说,判断部9接收与通过由整流部6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相对应的第二DC电压V2。简言之,在调光装置10中,电阻器R2两端间的电压与第二DC电压V2相对应。
判断部9被配置为基于从开始向整流部6供给AC电压起(从向整流部6供给AC电压的开始时刻起)的预定时间段(判断时间段)T1(参见图4和图5)内的第二DC电压V2,来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在下文,为了便于说明,将时间段T1称为“第一时间段T1”。
判断部9例如被配置为确定在电源部7开始向控制电路5(判断部9)供给电力时、或者在电阻器R2两端间的电压达到预定值时,开始向整流部6的AC电压的供给。
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4,使得开关部3在第一时间段T1内保持断开。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段之后,控制驱动部4以使开关部3接通和断开。
判断部9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间段T1内的第二DC电压V2的平均值为预先设定的阈值Vref2(判断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此外,判断部9被配置为在该平均值小于阈值Vref2的情况下,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该阈值Vref2被设置为比在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的第一时间段T1内的第二DC电压V2的平均值小、且比在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的第一时间段T1内的第二DC电压V2的平均值大的值。利用该配置,判断部9可以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
图4示出在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整流部6的输入电压V3的电压波形以及第二DC电压V2的电压波形。图5示出在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整流部6的输入电压V3的电压波形以及第二DC电压V2的电压波形。图4和图5各自中的时刻t0表示整流部6接收到AC电压的时间点(整流部6开始接收AC电压的时间点)。图4和图5各自中的时刻t1表示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时间点。
控制电路5可以具有用以判断AC电源20的频率是50Hz还是60Hz的功能。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基于第一时间段T1内的第二DC电压V2来判断AC电源20的频率是50Hz还是60Hz。用于判断AC电源20的频率是50Hz还是60Hz的部件例如可以是微计算机51的内置频率计数器。
控制电路5可被配置为与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并行地,判断AC电源20的频率是50Hz还是60Hz。因此,利用调光装置10,与在判断了AC电源20的频率是50Hz还是60Hz之后、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在整流部6开始接收AC电压之后照明负载21开始输出调光所需的时间。在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5中,第一时间段T1的长度与用于判断AC电源20的频率是50Hz还是60Hz的时间段(以下称为“第二时间段”)的长度相同,但这些设置是可选的。例如,第一时间段T1的长度可以短于第二时间段的长度。
判断部9被配置为在平均值(第一时间段T1内的第二DC电压V2的平均值)为阈值Vref2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并且在平均值小于阈值Vref2的情况下,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但也可能不是以这种方式配置的。判断部9可被配置为基于第二DC电压V2的波形来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具体地,判断部9可被配置为基于作为第二DC电压V2的波形和预先设置的基准波形之间的图案匹配的结果所获得的一致度,来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
这里,说明包括与控制电路5不同的控制电路的假定调光装置(以下称为“比较例的调光装置”)。比较例的调光装置的控制电路例如不包括判断部9。比较例的调光装置的控制电路与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无关地,根据第一DC电压V1来确定导通角。向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的与调光装置10的元件相同的元件赋予与调光装置10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适当省略针对这些元件的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可以将调光装置10的控制电路5称为“第一控制电路5”,并且可以将比较例的调光装置的控制电路称为“第二控制电路”。
此外,以下说明参考这些情况:在比较例的调光装置的一对端子1和2之间连接白炽灯作为照明负载21的情况;以及在比较例的调光装置的一对端子1和2之间连接LED照明装置作为照明负载21的情况。
第二控制电路被配置为与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还是LED照明装置无关地,控制驱动部4,从而如图6所示,使开关部3的导通角相对于第一DC电压V1的增加而按恒定比率增加。图6的纵轴表示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图6的横轴表示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图6中的实线直线涉及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和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中的每个情况。
图7示出在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在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照明负载21两端间的电压V4的电压波形和流经开关部3的电流I1的电流波形。图7中的时刻“t2”和“t4”各自表示开关部3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的时间点。图7中的时刻“t3”表示开关部3从OFF状态变为ON状态的时间点。
图8示出在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在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照明负载21两端间的电压V4的电压波形和流经开关部3的电流I1的电流波形。图8中的时刻“t5”和“t8”各自表示开关部3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的时间点。图8中的时刻“t6”和“t9”各自表示使LED照明装置的平滑电容器内所累积的电荷放电的时间点。图8中的时刻“t7”表示开关部3从OFF状态变为ON状态的时间点。图8中的时刻“t5”表示与图7中的时刻“t2”相同的时间点。图8中的时刻“t7”表示与图7中的时刻“t3”相同的时间点。图8中的时刻“t8”表示与图7中的时刻“t4”相同的时间点。
图9示出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的第一DC电压V1与照明负载21的光输出之间的关系。图9的纵轴表示照明负载21的光输出的大小。图9的横轴表示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图9中的利用实线示出的曲线涉及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图9中的利用点划线示出的曲线涉及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
在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存在如下可能性:即使在用作开关部3的MOSFET断开之后,在使LED照明装置的电容器中所累积的电荷放电的时间段(图8的t5~t6)内,电流也仍流经LED。因此,如图9所示,在第一DC电压V1的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外的值中的任意值处,作为比较例的调光装置所点亮的照明负载21的LED照明装置的光输出将大于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的照明负载21的光输出。因此,在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照明负载21的光输出可能大于期望光输出。结果,在比较例的调光装置中,在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难以对照明负载21进行控制以表现出与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的照明负载21的光输出相同的变化。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10的第一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4,以使得与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相比,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与第一DC电压V1的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外的大小相对应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较小。
例如,第一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控制驱动部4,从而如图10所示,使开关部3的导通角相对于第一DC电压V1的增加而按恒定比率增加。此外,第一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控制驱动部4,从而使开关部3的导通角相对于第一DC电压V1的增加而按逐渐增大的比率增加。图10的纵轴表示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图10的横轴表示第一DC电压的大小。图10中的利用点划线示出的直线涉及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图10中的利用实线示出的曲线涉及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
图11示出关于调光装置10、在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照明负载21两端间的电压V4的电压波形以及流经开关部3的电流I1的电流波形。图11中的时刻“t10”和“t13”各自表示开关部3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的时间点。图11中的时刻“t11”和“t14”各自表示使LED照明装置的平滑电容器中所累积的电荷放电的时间点。图11中的时刻“t12”表示开关部3从OFF状态变为ON状态的时间点。
例如,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根据设置部8所设置的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来选择LED照明装置所用的第一ON时间(与LED照明装置所用的导通角相对应)。在(AC电源20的)AC电压的绝对值变为预定阈值Vref1(约为0)以下的情况下,控制电路5使开关部3接通。此外,在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在控制电路5使开关部3接通之后经过了第一ON时间的情况下,控制电路5使开关部3断开。
例如,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根据设置部8所设置的第一DC电压V1来选择白炽灯所用的第二ON时间(与白炽灯所用的导通角相对应)。在(AC电源20的)AC电压的绝对值变为预定阈值Vref1(约为0)以下的情况下,控制电路5使开关部3接通。此外,在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在控制电路5使开关部3接通之后经过了第二ON时间的情况下,控制电路5使开关部3断开。
图12示出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10中的第一DC电压V1与照明负载21的光输出之间的关系。图12的纵轴表示照明负载21的光输出的大小。图12的横轴表示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图12中的利用实线示出的曲线涉及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和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中的每个情况。
关于调光装置10,如图12所示,在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与在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的照明负载21的光输出的变化相同,照明负载21的光输出响应于第一DC电压V1的增加而改变。因此,在调光装置10中,在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对照明负载21进行控制,以表现出与在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的照明负载21相同的光输出的变化。简言之,在LED照明装置作为照明负载21连接至调光装置10的情况下,调光装置10可以对LED照明装置进行控制,以表现出与白炽灯相同的光输出的变化。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10包括一对端子1和2、开关部3、驱动部4、控制电路5、整流部6、电源部7以及设置部8。开关部3连接在一对端子1和2之间。驱动部4被配置为驱动开关部3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4。整流部6与开关部3并联地连接在一对端子1和2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电源部7被配置为根据通过整流部6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来生成预定DC电压,以将该预定DC电压供给至驱动部4和控制电路5。设置部8被配置为设置与开关部3的导通角相对应的第一DC电压V1。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4以基于AC电压进行反相控制,并且根据设置部8所设置的第一DC电压V1的大小来控制驱动部4,由此改变(调整)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控制电路5包括判断部9。判断部9被配置为在照明负载21和用于输出AC电压的AC电源20的串联电路连接在一对端子1和2之间的情况下,判断照明负载21是包括电容器的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判断部9被配置为基于从开始向整流部6供给AC电压起的预定时间段T1内的第二DC电压V2,来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第二DC电压与通过整流部6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相对应。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4,以使得与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是白炽灯的情况下相比,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与第一DC电压V1的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外的大小相对应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较小。
在示例中,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根据第一DC电压V1的值来确定LED照明装置所用的第一ON时间。然后,(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控制电路5以如下方式控制开关部3:控制电路5在AC电压的绝对值变为预定阈值Vref1以下的情况下,使开关部3接通,并且在控制电路5使开关部3接通之后经过了第一ON时间的情况下,使开关部3断开。
此外,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DC电压V1的值来确定白炽灯所用的第二ON时间。然后,(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控制电路5以如下方式控制开关部3:控制电路5在AC电压的绝对值变为预定阈值Vref1以下的情况下,使开关部3接通,并且在控制电路5使开关部3接通之后经过了第二ON时间的情况下,使开关部3断开。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调光装置10中,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控制驱动部4,以使得与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相比,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与第一DC电压V1的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外的大小相对应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的值较小。利用该配置,调光装置10可以对包括电容器的LED照明装置进行控制以表现出与白炽灯相同的光输出的变化。
优选地,判断部9被配置为:在时间段T1内的第二DC电压V2的平均值为预定阈值Vref2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并且在该平均值小于阈值Vref2的情况下,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
利用该配置,判断部9可以更精确地判断照明负载21是包括电容器的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
优选地,判断部9被配置为基于时间段T1内的第二DC电压V2的波形,来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
利用该配置,判断部9可以更精确地判断照明负载21是包括电容器的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
优选地,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控制驱动部4,以使开关部3的导通角相对于第一DC电压V1的增加而以恒定比率增加;以及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控制驱动部4,以使开关部3的导通角相对于第一DC电压V1的增加而以逐渐增大的比率增加。
利用该配置,调光装置10可以对包括电容器的LED照明装置进行控制以表现出与白炽灯相同的光输出的变化。
在示例中,如图1和2所示,整流部6包括二极管桥。电源部7包括恒压元件(三端稳压器71)和电解电容器72。设置部8包括可变电阻器13。二极管桥的一对输入端子61和62分别连接至调光装置10的一对端子1和2。二极管桥的正输出端子63连接至恒压元件的正极侧输入端子(三端稳压器71的输入端子),并且其负输出端子64连接至恒压元件的负极侧输入端子(三端稳压器71的接地端子)。恒压元件的正极侧输出端子(三端稳压器71的输出端子)连接至电解电容器72的正电极侧,并且其负极侧输出端子(三端稳压器71的接地端子)连接至电解电容器72的负电极侧。可变电阻器13连接在电解电容器72的正电极侧和负电极侧之间。
如图3所示,设置部8包括操作部14。操作部14安装至可变电阻器13,由此可变电阻器13的电阻值根据对操作部14的操作而改变。操作部14具有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之间的可操作范围。设置部8被配置为根据电源部7的输出电压以及基于操作部14的可操作范围内的位置(转动位置)所确定的可变电阻器13的电阻值,来确定第一DC电压V1。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电路5包括数据表(第一数据表),其中该数据表使设置部8所要设置的第一DC电压V1与LED照明装置所用的导通角和白炽灯所用的导通角相关联。在第一数据表中,对白炽灯所用的导通角和LED照明装置所用的导通角进行设置,以使得只要操作部14处于可操作范围内的同一位置,LED照明装置的亮度比与白炽灯的亮度比就基本相同。LED照明装置的亮度比表示在操作部14处于特定位置时的LED照明装置的亮度相对于LED最大亮度的比。白炽灯的亮度比表示在操作部14处于特定位置时的白炽灯的亮度相对于灯最大亮度的比。LED最大亮度表示在操作部14位于可操作范围内的第一端141时的LED照明装置的亮度。灯最大亮度表示在操作部14位于可操作范围内的第一端141时的白炽灯的亮度。
换句话说,在第一数据表中,对白炽灯所用的导通角和LED照明装置所用的导通角进行设置,以使得针对第一DC电压V1的各值,定义为LED照明装置的亮度相对于LED最大亮度的比的LED照明装置的亮度比与定义为白炽灯的亮度相对于灯最大亮度的比的白炽灯的亮度比基本相同。LED最大亮度与在第一DC电压V1具有最大值时的LED照明装置的亮度相对应。灯最大亮度与在第一DC电压V1具有最大值时的白炽灯的亮度相对应。即,在第一数据表中,根据操作部14的位置的变化来对白炽灯所用的导通角和LED照明装置所用的导通角进行设置,以使得LED照明装置和白炽灯表现出相同的亮度变化。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数据表包括第一设置表和第二设置表,其中该第一设置表使设置部8所要设置的第一DC电压V1与LED照明装置所用的导通角相关联,以及该第二设置表使第一DC电压V1与白炽灯所用的导通角相关联。
换句话说,控制电路5包括第一设置表和第二设置表。第一设置表要用于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根据第一DC电压V1来确定开关部3的ON时间。第二设置表要用于在判断部9判断为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DC电压V1来确定开关部3的ON时间。
第一设置表和第二设置表的示例在表1(第一设置表)和表2(第二设置表)中示出。
表1
表2
操作部14的位置 | 第一DC电压V1 | 导通角(白炽灯用) | 亮度比 |
第一端(P1) | V11 | D21 | B1 |
P2 | V12 | D22 | B2 |
P3 | V13 | D23 | B3 |
… | … | … | … |
第二端(PN) | V1N | D2N | BN |
在表1中,P1~PN表示操作部14在可操作范围(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之间的范围)内按相等间隔分布的位置。V11~V1N分别表示适用于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的、在操作部14处于位置P1~PN时的第一DC电压V1的值。D11~D1N分别表示适用于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的、在操作部14处于位置P1~PN(与第一DC电压V1的值V11~V1N相对应)时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B1~BN分别表示操作部14处于位置P1~PN时的LED照明装置的亮度相对于操作部14处于第一端141(P1)时的LED照明装置的亮度的比。在图12的示例中,亮度比在以BN为下限的特定范围(第一范围)内为0%。此外,亮度比在以B1为上限的特定范围(第二范围)内为100%。亮度比在第一范围的上限和第二范围的下限之间的范围内单调地改变。
在表2中,P1~PN表示操作部14在可操作范围(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之间的范围)内按相等间隔分布的位置。V11~V1N分别表示适用于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的、在操作部14处于位置P1~PN时的第一DC电压V1的值。D21~D2N分别表示适用于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的、在操作部14处于位置P1~PN(与第一DC电压V1的值V11~V1N相对应)时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B1~BN分别表示操作部14处于位置P1~PN时的白炽灯的亮度相对于操作部14处于第一端141(P1)时的白炽灯的亮度的比。在图12的示例中,亮度比在以BN为下限的特定范围(第一范围)内为0%。此外,亮度比在以B1为上限的特定范围(第二范围)内为100%。亮度比在第一范围的上限和第二范围的下限之间的范围内单调地改变。
如表1和2的最右列所示,操作部14的可操作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处的照明负载21的亮度相对于操作部14处于第一端141时的照明负载21的亮度的亮度比在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与在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下相同。
在第一设置表和第二设置表中,“操作部14的位置”和“亮度比”的列是可选地,并且第一设置表和第二设置表可以不包括这些列。
在另一具体示例中,第一数据表包括使设置部8所要设置的第一DC电压V1与LED照明装置所用的导通角和白炽灯所用的导通角相关联的一个设置表。在表3中示出这种设置表的示例。
表3
在表3中,P1~PN表示操作部14在可操作范围(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之间的范围)内按相等间隔分布的位置。V11~V1N分别表示在操作部14处于位置P1~PN时的第一DC电压V1的值。D11~D1N分别表示适用于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的情况的、在操作部14处于位置P1~PN(与第一DC电压V1的各值V11~V1N相对应)时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D21~D2N表示分别适用于照明负载21是白炽灯的情况的、在操作部14处于位置P1~PN(与第一DC电压V1的各值V11~V1N相对应)时的开关部3的导通角。B1~BN分别表示在操作部14处于位置P1~PN时的照明负载21的亮度相对于在操作部14处于第一端141(P1)时的照明负载21的亮度的比。在图12的示例中,亮度比在以BN为下限的特定范围(第一范围)内为0%。此外,亮度比在以B1为上限的特定范围(第二范围)内为100%。亮度比在第一范围的上限和第二范围的下限之间的范围内单调地改变。
在该设置表中,“操作部14的位置”和“亮度比”的列是可选地,并且该设置表和第二设置表可以不包括这些列。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电路5被配置为基于从开始向整流部6供给AC电压起的预定时间段(第一时间段T1)内的第二DC电压,来判断照明负载21是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并且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基于第二DC电压V2来确定使开关部3接通的时刻(AC电源20的AC电压为零的时刻),其中第二DC电压V2与通过整流部6对AC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相对应。
尽管前述已经说明了被认为是最佳模式的实施例和/或其它示例,但应当理解,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且可以以各种形式和示例实现这里所公开的主题,并且可以将这些变形应用在多个用途中,而这里仅说明了这些用途中的一些用途。所附权利要求书意图要求保护落在本教导的真实范围内的任何及所有变形和变化。
Claims (6)
1.一种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端子;
开关部,其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子之间;
驱动部,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开关部接通和断开;
控制电路,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驱动部;
整流部,其与所述开关部并联地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子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对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
电源部,其被配置为根据通过所述整流部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生成预定直流电压,以将所述预定直流电压供给至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控制电路;以及
设置部,其被配置为设置与所述开关部的导通角相对应的第一直流电压,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驱动部以基于所述交流电压进行反相控制,并且根据通过所述设置部所设置的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的大小来控制所述驱动部,由此改变所述开关部的导通角的值,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判断部,所述判断部被配置为在照明负载和用于输出所述交流电压的交流电源的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一对端子之间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照明负载是包括电容器的LED照明装置还是白炽灯,
所述判断部被配置为基于从开始向所述整流部供给所述交流电压起的预定时间段内的第二直流电压,来判断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LED照明装置还是所述白炽灯,其中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与通过所述整流部对所述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所获得的电压相对应,以及
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得与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白炽灯的情况下相比,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的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外的大小相对应的所述开关部的导通角的值较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部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的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的平均值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白炽灯;以及
在所述平均值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LED照明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装置,其中,
所述判断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定时间段内的所述第二直流电压的波形,来判断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LED照明装置还是所述白炽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白炽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所述开关部的导通角相对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的增加而以恒定的比率增加;以及
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使所述开关部的导通角相对于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的增加而以逐渐增大的比率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LED照明装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的值来确定所述LED照明装置所用的第一接通时间,并且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开关部:在所述交流电压的绝对值变为预定阈值以下时,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开关部接通,以及在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开关部接通之后经过了所述第一接通时间时,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开关部断开;以及
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照明负载是所述白炽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的值来确定所述白炽灯所用的第二接通时间,并且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开关部:在所述交流电压的绝对值变为预定阈值以下时,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开关部接通,以及在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开关部接通之后经过了所述第二接通时间时,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开关部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包括二极管桥,
所述电源部包括恒压元件和电解电容器,
所述设置部包括可变电阻器,
所述二极管桥的一对输入端子分别连接至所述一对端子,
所述二极管桥的正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恒压元件的正极侧输入端子,并且所述二极管桥的负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恒压元件的负极侧输入端子,
所述恒压元件的正极侧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电解电容器(72)的正电极侧,并且所述恒压元件的负极侧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电解电容器的负电极侧,以及
所述可变电阻器连接在所述电解电容器的正电极侧和负电极侧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47995 | 2014-03-11 | ||
JP2014-047995 | 2014-03-11 | ||
PCT/JP2015/001185 WO2015136899A1 (ja) | 2014-03-11 | 2015-03-05 | 調光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05400A CN106105400A (zh) | 2016-11-09 |
CN106105400B true CN106105400B (zh) | 2018-09-07 |
Family
ID=54071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1321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5400B (zh) | 2014-03-11 | 2015-03-05 | 调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019966A1 (zh) |
JP (3) | JP6454940B2 (zh) |
CN (1) | CN106105400B (zh) |
DE (1) | DE112015000754T5 (zh) |
TW (1) | TW201603645A (zh) |
WO (1) | WO201513689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5400B (zh) * | 2014-03-11 | 2018-09-0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调光装置 |
JP6195200B2 (ja) * | 2014-04-03 | 2017-09-1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調光装置 |
JP6195199B2 (ja) * | 2014-04-03 | 2017-09-1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調光装置 |
US10513185B2 (en) * | 2017-12-20 | 2019-12-2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Electrified vehicle ground fault monitoring system |
JP7199011B2 (ja) * | 2018-11-30 | 2023-01-0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負荷制御装置 |
US10568185B1 (en) * | 2019-07-18 | 2020-02-18 |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 Two-wire dimmer operation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6288A (zh) * | 2009-08-27 | 2010-02-10 | 佛山市美博照明有限公司 | 适用于传统调光器的调光方法及其led可调光驱动电源 |
CN101835314A (zh) * | 2010-05-19 | 2010-09-15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led驱动电路及灯具 |
CN102036442A (zh) * | 2009-09-25 | 2011-04-27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点灯电路及具备该点灯电路的光源装置 |
CN102098855A (zh) * | 2011-02-20 | 2011-06-15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体驱动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69245B2 (ja) * | 2003-09-30 | 2010-10-27 |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 Led照明装置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
JP4305308B2 (ja) * | 2004-07-14 | 2009-07-29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調光装置 |
US7847440B2 (en) * | 2005-06-06 | 2010-12-07 |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 Load control device for use with lighting circuits having three-way switches |
US8471485B2 (en) * | 2007-03-09 | 2013-06-25 | Edward J. Richter | Dimmer switch assembly |
US7288902B1 (en) * | 2007-03-12 | 2007-10-30 | Cirrus Logic, Inc. | Color variations in a dimmable lighting device with stable color temperature light sources |
WO2008137460A2 (en) * | 2007-05-07 | 2008-11-13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 High power factor led-based ligh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CN101861762B (zh) * | 2007-11-14 | 2012-12-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以及采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
JP4888351B2 (ja) * | 2007-11-14 | 2012-02-29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
JP5242212B2 (ja) * | 2008-03-26 | 2013-07-2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調光装置 |
JP2010080232A (ja) * | 2008-09-25 | 2010-04-08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照明システム |
JP2010080238A (ja) * | 2008-09-25 | 2010-04-08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照明システム |
JP4864994B2 (ja) * | 2009-03-06 | 2012-02-0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Led駆動回路、led照明灯具、led照明機器、及びled照明システム |
JP2011044353A (ja) * | 2009-08-21 | 2011-03-03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調光器 |
US8664881B2 (en) * | 2009-11-25 | 2014-03-04 |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 Two-wire dimmer switch for low-power loads |
JP2011150981A (ja) * | 2010-01-25 | 2011-08-04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調光器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
JP5895170B2 (ja) * | 2010-02-23 | 2016-03-3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2線式交流スイッチ |
DE102010048980A1 (de) * | 2010-04-19 | 2011-10-20 | Permundo Gmbh | Steu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Detektion einer Lastart |
JP2012134001A (ja) * | 2010-12-21 | 2012-07-12 | Sharp Corp | Led駆動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led照明灯具 |
JP5975375B2 (ja) * | 2012-01-17 | 2016-08-2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2線式調光スイッチ |
JP5768979B2 (ja) * | 2012-01-19 | 2015-08-26 |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 調光装置 |
CN106105400B (zh) * | 2014-03-11 | 2018-09-0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调光装置 |
-
2015
- 2015-03-05 CN CN201580013218.3A patent/CN1061054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3-05 WO PCT/JP2015/001185 patent/WO201513689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3-05 DE DE112015000754.7T patent/DE112015000754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3-05 JP JP2015043768A patent/JP645494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3-05 US US15/124,655 patent/US2017001996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5-03-06 TW TW104107137A patent/TW201603645A/zh unknown
-
2018
- 2018-11-28 JP JP2018222388A patent/JP681138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11-28 JP JP2018222387A patent/JP669775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6288A (zh) * | 2009-08-27 | 2010-02-10 | 佛山市美博照明有限公司 | 适用于传统调光器的调光方法及其led可调光驱动电源 |
CN102036442A (zh) * | 2009-09-25 | 2011-04-27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点灯电路及具备该点灯电路的光源装置 |
CN101835314A (zh) * | 2010-05-19 | 2010-09-15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led驱动电路及灯具 |
CN102098855A (zh) * | 2011-02-20 | 2011-06-15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体驱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05400A (zh) | 2016-11-09 |
WO2015136899A1 (ja) | 2015-09-17 |
JP6697753B2 (ja) | 2020-05-27 |
JP2019033098A (ja) | 2019-02-28 |
DE112015000754T5 (de) | 2016-11-10 |
US20170019966A1 (en) | 2017-01-19 |
TW201603645A (zh) | 2016-01-16 |
JP6454940B2 (ja) | 2019-01-23 |
JP2019033097A (ja) | 2019-02-28 |
JP6811386B2 (ja) | 2021-01-13 |
JP2015187980A (ja) | 2015-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05400B (zh) | 调光装置 | |
JP5047029B2 (ja) | 調光装置 | |
US9167642B2 (en) | LED ligh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US9301356B2 (en) | Light generating device | |
CN106165547B (zh) | 调光装置 | |
WO2017020670A1 (zh) | Led灯可调光的恒流驱动方法和电路 | |
CN106165548B (zh) | 调光装置 | |
CN107925349B (zh) | Pfc模块及其操作方法、系统及其操作方法以及照明装置 | |
TWI442826B (zh) | 氣體放電燈驅動電路系統及控制方法 | |
CN108307557A (zh) | 用于校正电力谐波的方法和装置 | |
JP3322261B2 (ja) | 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 | |
CN109309985A (zh) | 照明系统 | |
US10159129B2 (en) | Lighting device,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JP2013157207A (ja) | Led点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照明器具 | |
JP2011096411A (ja) | 電源装置及び照明装置及び電力計測システム | |
RU134383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яркостью светодиодного освещения | |
JP6492954B2 (ja) | 照明灯、照明装置及び点灯制御回路 | |
JP2011044353A (ja) | 調光器 | |
JP5363026B2 (ja) | 調光制御システム | |
CN108668400A (zh) | Led灯 | |
JP6693085B2 (ja) | 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 |
US9572213B2 (en) | Illumination light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 |
CN103517499B (zh) | 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 |
JP6547498B2 (ja) | 照明灯、照明装置及び点灯制御装置 | |
TWM428462U (en) | High luminance LED lamp AC driving circui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