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103119B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3119B
CN106103119B CN201580013434.8A CN201580013434A CN106103119B CN 106103119 B CN106103119 B CN 106103119B CN 201580013434 A CN201580013434 A CN 201580013434A CN 106103119 B CN106103119 B CN 1061031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ping
printer
open
peeling
close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34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3119A (zh
Inventor
广濑贤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o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to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o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Sato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03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3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3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3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41J13/03Rollers driven, e.g. feed rollers separate from pla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4Rolle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2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loading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into printers, e.g. for replacing a used-up paper roll; Point-of-sale printers with openable casings allowing access to the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B65C9/18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1Thermal printer with head or platen 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11/00Manually-controlled or manually-operable label dispensers, e.g. modifi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abels to articles
    • B65C11/02Manually-controlled or manually-operable label dispensers, e.g. modifi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abels to articles having printing equipment
    • B65C11/0205Manually-controlled or manually-operable label dispensers, e.g. modifi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abels to articles having printing equipment modifi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abels to articles
    • B65C11/021Manually-controlled or manually-operable label dispensers, e.g. modifi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abels to articles having printing equipment modifi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abels to articles 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 B65C11/0215Labels being adhered to a web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在构成剥离单元的一对支承部件的各自的外侧侧面设置板簧。在剥离发行时,在使开闭盖的按压部与剥离单元的板簧抵接的状态下关闭开闭盖,从而将剥离单元固定于剥离发行位置,并且通过板簧的作用将剥离单元的压送辊向压纸辊侧施力。能够通过开闭盖的按压部按压板簧,因此能够减少按压板簧的部件。

Description

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印字有所希望的信息的标签从底纸剥离而发行的剥离发行功能的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标签打印机例如是如下这样的标签印字专用的打印机,即:其在将卷绕为卷状的标签连续体的长边方向一端夹持于热敏头与压纸辊之间的状态下使压纸辊旋转,从而在片状地抽出并输送标签连续体的中途,通过热敏头将所希望的信息印字于临时附着于构成标签连续体的长条状的底纸的多张标签的每一个。
在该标签打印机存在通常发行与剥离发行这两种发行方式。通常发行方式是保持将标签临时附着于底纸的状态而发行的方式,剥离发行方式是将标签从底纸剥离而发行的方式。
在通常发行方式的情况下,预先在保持将必要张数的标签临时附着于底纸的状态下进行连续印字,能够在作业现场将标签从底纸剥离而进行粘贴,因此适于供标签粘贴的对象物位于从打印机分离的场所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剥离发行的情况下,标签在一张一张地从底纸剥离的状态下被排出,因此适于供标签粘贴的对象物位于工作人员的附近的情况。在剥离发行中,设定为如下状态,即:将安装于打印机的剥离单元设置于剥离发行位置,并且将底纸的长边方向一端侧经由剥离销折弯为锐角后夹持于剥离单元的压送辊与压纸辊之间。由此,若为了进行印字而使压纸辊旋转来输送标签连续体,则底纸在被压送辊与压纸辊夹持的状态下被输送,另一方面,印字后的标签一张一张地从底纸剥离而被排出至机外(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9219号公报)。
然而,在发明人研究的打印机中,在对剥离单元的压送辊进行轴支承的轴部与覆盖压送辊的盖部之间的微小的间隙设置螺旋弹簧,通过该螺旋弹簧将压送辊向压纸辊施力。但是,在该结构中,为了支承螺旋弹簧而需要盖部,从而存在打印机的部件件数增加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技术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打印机的部件件数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打印机是对包含临时附着于底纸的标签的印字介质实施印字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开闭盖,其能够相对于上述框体进行开闭;输送辊,其设置于上述开闭盖,并输送上述印字介质;印字头,其设置为在上述开闭盖关闭时与上述输送辊对置,并对上述印字介质实施印字;剥离机构,其设置于上述印字介质的发行口侧,并在上述印字介质的剥离发行中将上述标签从上述底纸剥离;压送辊,其是构成上述剥离机构的部件,设置为在上述剥离发行中与上述输送辊对置;以及弹性构造体,其设置于上述剥离机构,并在上述剥离发行中与上述开闭盖抵接而将上述压送辊向上述输送辊侧施力。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打印机中,上述剥离机构可以以如下状态进行设置,即:能够在上述剥离发行的位置与从上述剥离发行的位置离开的通常发行的位置移动。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打印机中,可以在上述开闭盖的一端侧形成有在上述剥离发行中关闭上述开闭盖而对上述剥离机构进行按压的一对按压部。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打印机中,上述弹性构造体可以在上述剥离发行中而关闭上述开闭盖时,与上述开闭盖的上述一对按压部抵接,从而将上述开闭盖向上述剥离发行位置引导,在上述剥离机构移动至上述剥离发行的位置时,将上述压送辊向上述输送辊侧施力。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打印机中,上述弹性构造体可以以在关闭上述开闭盖的情况下对上述开闭盖进行引导的方式并以从构成上述剥离机构的一对支承部的一端部侧朝向另一端部侧延伸的状态形成。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打印机中,上述弹性构造体可以以能够装卸的状态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打印机中,上述弹性构造体可以为板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通过利用开闭盖的按压部来按压弹性构造体,从而能够不需要盖部,因此能够减少打印机的部件件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能够使开闭盖的按压部沿着上述板弹性构造体移动,因此能够顺利地对开闭盖进行开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能够简单地更换弹性构造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能够将弹性构造体形成简单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能够应对剥离发行与通常发行的两种发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通常发行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1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剥离发行状态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开闭盖的敞开状态的图1A以及图1B的打印机以及标签连续体的外观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图1A以及图1B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打印机的剥离单元与其周围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剥离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6A是将图4的剥离单元拔出而进行表示的整体立体图。
图6B是图6A的剥离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侧面侧以透过的方式观察剥离发行状态的图1A以及图1B的打印机的内部的简要结构图。
图8A是放大表示图7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
图8B是放大表示图7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
图9A是图1A的通常发行时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图。
图9B是图1B的剥离发行时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图。
图10A是表示将剥离单元设定于剥离发行位置时的开闭盖的关闭状态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
图10B是表示将剥离单元设定于剥离发行位置时的开闭盖的关闭状态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
图11A是表示将剥离单元设定于剥离发行位置时的接着图10B的开闭盖的关闭状态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
图11B是表示将剥离单元设定于剥离发行位置时的接着图10B的开闭盖的关闭状态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
图12A是从侧面侧以透过的方式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剥离发行状态的内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简要结构图。
图12B是从侧面侧以透过的方式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剥离发行状态的内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简要结构图。
图13是构成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剥离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4A是构成第四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剥离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4B是图14A的弹性构造体的整体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张于2014年4月2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4-092824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参照而被引入本说明书中。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用于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原则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反复的说明。
另外,通常发行是指在作为标签连续体而使用将多张标签临时附着于长条带状的底纸的连续状的标签(有底纸标签)的情况下,不将标签从底纸剥离而保持粘贴于底纸的状态而从打印机发行的方式,剥离发行是指将标签一张一张地从底纸剥离而从打印机发行的方式。在作为标签连续体而使用未临时附着有在一面具有粘着面的连续状的标签(无底纸标签)或不具有粘着面的连续状的片材(连续片材)等那样的标签的印字介质的情况下,应用通常发行。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通常发行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1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剥离发行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开闭盖的敞开状态的图1A以及图1B的打印机以及标签连续体的外观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图1A以及图1B的打印机的开闭盖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例如是形成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的便携式的标签打印机,具备主体壳体(框体的一个例子)2、开闭盖3、剥离单元(剥离机构的一个例子)4以及前盖5,在1台打印机中具备能够切换通常发行与剥离发行的兼用型的结构。此外,打印机1也能够在使发行口侧朝向上方的状态(横置)下使用,但也能够在通过将设置于打印机1的底面的带钩(未图示)挂在工作人员的带上或者安装肩带(未图示)来挂在工作人员的肩上而使发行口侧朝向横向的状态(纵置)下使用。
主体壳体2是形成打印机1的外形的一部分的框体,如图2所示,在其一面形成有开口部2a。在该开口部2a内设置有纸张收容部(印字介质收容部的一个例子)6。纸张收容部6是对卷状的标签连续体(印字介质的一个例子)P进行收容的区域,在其内部设置有纸张引导部6a。纸张引导部6a是在与卷状的标签连续体P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面接触的状态下以能够旋转的状态对卷状的标签连续体P进行支承而对标签连续体P的输送进行引导的部件,以与标签连续体P的宽度对应地改变位置的方式以能够沿着标签连续体P的宽度方向移动的状态设置。
如图2所示,标签连续体P例如具有长条状的底纸PM以及沿着其长边方向每隔预先决定的间隔而被临时附着的多张标签PL,在卷绕为卷状的状态下收容于纸张收容部6内。在底纸PM的标签粘贴面,以能够容易地剥离标签PL的方式覆盖有硅等那样的剥离剂。另外,在底纸PM的标签粘贴面的背面,沿着长边方向每隔预先决定的间隔形成有表示标签PL的位置的位置检测标记(未图示)。在标签PL的表面(印字面)形成有若到达预先决定的温度区域则发出特定的颜色(黑或红等)的热敏发色层。
此外,如图1A~图2所示,在主体壳体2的一侧的侧面以能够开闭的状态轴支承有电池盖7。该电池盖7是后述的电池收容部(图1A~图3未图示)的开闭盖。
开闭盖3是纸张收容部6的开闭盖,以开闭盖3的长边方向一端部(主体壳体2的长边方向中央侧)能够向相对于主体壳体2分离以及接近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而通过铰链等将开闭盖3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轴支承于主体壳体2的长边方向一端部。另外,开闭盖3被配置于其长边方向另一端侧的扭转弹簧(图1A~图3未图示)向开方向(开闭盖3的长边方向一端部从主体壳体2分离的方向)施力。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该开闭盖3的长边方向一端部形成有一对按压部3a。该一对按压部3a是以在剥离发行中关闭开闭盖3的情况下将剥离单元4固定于剥离发行位置而进行按压的部分,形成于开闭盖3的宽度方向(与开闭盖3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侧。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开闭盖3的长边方向一端部以能够向正反方向转动的状态轴支承有压纸辊(输送辊的一个例子)10。该压纸辊10是输送标签连续体P的输送机构,以沿着标签连续体P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状态形成。在该压纸辊10的压辊轴10a的一端连接有齿轮10b。该齿轮10b在开闭盖3关闭时与设置在开口部2a内的未图示的齿轮等卡合,经由该齿轮等机械式地连接于辊驱动用的步进电机(未图示)等。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开闭盖3的长边方向一端部,且在压纸辊10的附近,沿着压纸辊10设置有剥离销11。该剥离销11是将标签PL从底纸PM剥离的剥离部件,其长边方向两端侧轴支承于开闭盖3。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开闭盖3的长边方向一端部,且在开闭盖3关闭时与走纸路线对置的面部分设置有传感器12(12a、12b)。传感器12a例如是对标签PL的位置(上述底纸PM的位置检测标记、邻接的标签PL之间的底纸PM部分等)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由反射型的光传感器等构成。另一方面,传感器12b例如是对有无标签连续体P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由透射式的光传感器等构成。
剥离单元4具备在剥离发行时从底纸PM剥离标签PL而分开底纸PM与标签PL的输送路径的功能,以能够使其长边方向一端向打印机1的内部的通常发行位置与打印机1的外部的剥离发行位置移动的状态设置。此外,剥离单元4的结构在之后进行叙述。
如图1A~图2所示,前盖5以在主体壳体2的开口部2a覆盖开闭盖3的对面侧以及主体壳体2的两侧面附近部分的方式而固定于主体壳体2。在该前盖5具备显示部15、操作按钮16a、16b、电源按钮17、盖打开按钮18、一对解除杆19以及切割器20。
显示部15是显示操作指令及消息等的画面,例如,由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构成。操作按钮16a、16b是对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操作的按钮,电源按钮17是开关打印机1的电源的按钮。
盖打开按钮18是用于打开开闭盖3的按钮。解除杆19是将剥离单元4保持于通常发行位置的部件,使它们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解除剥离单元4的保持状态。
切割器20是切断通常发行后的标签连续体P的底纸PM的部件,以沿着标签连续体P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于前盖5的开闭盖3的对面侧的前端部。此外,在开闭盖3与前盖5之间形成有发行口。
接下来,参照图4~图6B对剥离单元4进行说明。图4是图2的打印机的剥离单元与其周围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图4的剥离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6A是将图4的剥离单元拔出而进行表示的整体立体图。图6B是图6A的剥离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剥离单元4具备压送辊4a、轴部4b、一对支承部4c、一对板簧(弹性构造体的一个例子)4da以及螺钉4e。
压送辊4a为如下部件,即:其配置为在剥离发行时与压纸辊10对置,并通过压送辊4a与压纸辊10夹持插入于压送辊4a与压纸辊10之间的底纸PM来进行输送。
该压送辊4a例如由橡胶那样的弹性部件形成,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轴支承于夹持在一对支承部4c的长边方向一端侧之间的轴部4b。另外,压送辊4a形成为其长度比轴部4b的全长短,局部配置于轴部4b的轴向中央。上述的压送辊4a在剥离发行时经由标签连续体P被向压纸辊10侧按压,从而追随压纸辊1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一对支承部4c是对压送辊4a以及轴部4b进行支承的部件。在各支承部4c的长边方向一端侧的上部形成有从各支承部4c的侧面朝向外侧延伸的盖部4cp。另外,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在各支承部4c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形成有导轨孔4ch。该导轨孔4ch是对剥离单元4的移动进行引导并对其移动进行限制的孔,沿着支承部4c的长边方向形成为长孔状。
一对板簧4da是如下的弹性构造体,即:当在剥离发行时而关闭开闭盖3,则与开闭盖3的按压部3a抵接,从而将压送辊4a向压纸辊10侧施力。各板簧4da在各支承部4c的外侧侧面固定于支承部4c的长边方向一端侧(压送辊4a所在的一侧),从此处朝向长边方向另一端侧(导轨孔4ch所在的一侧)呈弯曲状延伸,在终端部成为漂浮状态。
在发明人研究的打印机中,例如,在对剥离单元的压送辊进行轴支承的轴部与覆盖压送辊的盖部之间的微小的间隙设置螺旋弹簧,通过该螺旋弹簧将压送辊向压纸辊施力。但是,在该结构中,为了支承螺旋弹簧而需要盖部,从而部件件数增加。另外,将压送辊向压纸辊施力的螺旋弹簧的设置空间较窄,因此不得不使用螺旋弹簧这样的较小的部件,从而存在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较弱且螺旋弹簧的耐久性较低的问题。另外,螺旋弹簧较小,因此也存在在打印机的组装时等容易丢失的问题。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开闭盖3的一部分的按压部3a按压板簧4da,因此不需要上述研究例的支承螺旋弹簧的盖部。因此,能够减少剥离单元4的部件件数,由此能够减少打印机1的部件件数。
另外,作为将压送辊4a向压纸辊10侧施力的部件而使用板簧4da,从而与使用螺旋弹簧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作用力以及耐久性。因此,能够提高打印机1的寿命。
另外,各板簧4da配置于支承部4c的外侧侧面的能够目视观察的位置,并且被螺钉4e以能够装卸的状态固定。由此,若各板簧4da劣化,则能够将其简单地更换。另外,在对板簧4da进行更换时,板簧4da比螺旋弹簧大,因此难以丢失。
另外,各板簧4da例如由金属形成。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板簧4da的作用力以及耐久性。
另外,使用简单的单体构造的板簧4da,从而能够实现打印机1的小型轻型化,并且能够抑制打印机1的成本的增大。
接下来,参照图7~图8B对打印机1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图7是从侧面侧以透过的方式观察剥离发行状态的图1A以及图1B的打印机的内部的简要结构图。图8A以及图8B是以放大表示图7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
如图7所示,在主体壳体2的开口部2a内以与纸张收容部6邻接的状态设置有印字主体部26。印字主体部26是用于对标签连续体P的标签PL实施印字的功能部,具备头托架27、热敏头(印字头的一个例子)28(参照图8B)、螺旋弹簧29(参照图8A以及图8B)、剥离单元4以及电池收容部33(参照图7)。
头托架27是对关闭状态的开闭盖3进行保持的部件,其在开闭盖3关闭时,能够以旋转轴27a为中心摆动的状态而设置于压纸辊10的对面侧。
在该头托架27形成有槽27b。在该槽27b内嵌入有压纸辊10的压辊轴10a,从而开闭盖3被保持于头托架27。
另外,在头托架27形成有按压部27c。该按压部27c配置于与图1A以及图1B所示的盖打开按钮18对置的位置(正下方),若按压盖打开按钮18,则按压部27c也被按压,从而能够解除基于头托架27对开闭盖3的保持状态。而且,若解除该开闭盖3的保持状态,则开闭盖3通过配置于其长边方向另一端侧的扭转弹簧35(参照图7)的作用力而自动地打开。
热敏头28(参照图8B)是将例如文字、符号、图形或者条形码等那样的信息印字于标签PL的印字机构,以在开闭盖3关闭时与压纸辊10对置的方式在使热敏头28的印字面朝向走纸路线的状态下经由电路基板36而安装于头托架27。在热敏头28的印字面沿着标签连续体P的宽度方向(底纸PM的宽度方向)并排地设置有凭借通电而发热的多个发热电阻体(发热元件)。此外,电路基板36是向热敏头28传送印字信号的布线基板。
螺旋弹簧29(参照图8A以及图8B)是在开闭盖3关闭时将头托架27以及热敏头28向压纸辊10侧施力的部件,其设置于头托架27的背面侧(电路基板36的安装面的背面)。通过该螺旋弹簧29的作用力将头托架27向压纸辊10侧按压,因此牢固地对嵌入头托架27的槽27b内的压辊轴10a进行按压,从而能够维持基于头托架27对开闭盖3的保持状态。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B所示,在剥离发行时,开闭盖3的按压部3a被配置于剥离单元4的盖部4cp与板簧4da之间的间隙,在与板簧4da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按压,从而对剥离单元4进行按压。由此,能够将剥离单元4固定于剥离发行位置,并且能够将剥离单元4的压送辊4a向压纸辊10侧施力。因此,在剥离发行时,能够将剥离单元4的压送辊4a以牢固及稳定的状态向压纸辊10施力。
接下来,参照图9A以及图9B对打印机1的通常发行以及剥离发行进行说明。图9A是图1A的通常发行时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图。图9B是图1B的剥离发行时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图。
在通常发行以及剥离发行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在印字工序中,在将从纸张收容部6抽出的标签连续体P夹持于热敏头28与压纸辊10之间的状态下使压纸辊10旋转,从而能够输送标签连续体P。在进行该输送时,基于由传感器12检测出的信息实现印字时机,通过发送至热敏头28的印字信号使热敏头28的发热电阻体选择性地发热,而对标签连续体P的标签PL印字所希望的信息。
此处,在通常发行中,如图9A所示,将剥离单元4配置于打印机1的内部的通常发行位置。印字后的标签PL不从底纸PM剥离而被排出。在通常发行的情况下,预先将必要张数的标签PL保持为临时附着于底纸PM的状态来进行连续印字,能够在作业现场将标签PL从底纸PM剥离而进行粘贴,因此适于供标签PL粘贴的对象物处于从打印机1分离的场所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剥离发行中,如图9B所示,形成如下状态,即:将剥离单元4配置于剥离发行位置,并且将底纸PM的长边方向一端侧经由剥离销11折弯为锐角后夹持于剥离单元4的压送辊4a与压纸辊10之间。由此,若为了进行印字而使压纸辊10旋转来输送标签连续体P,则底纸PM在被压送辊4a与压纸辊10夹持的状态下被输送,另一方面,印字后的标签PL一张一张地从底纸PM剥离而被排出至机外。在剥离发行的情况下,标签PL在一张一张地从底纸PM剥离的状态下被排出,因此适于供标签PL粘贴的对象物处于工作人员的附近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能够切换通常发行与剥离发行,能够通过1台打印机应对供标签PL粘贴的对象物接近打印机1的情况与远离打印机1的情况这两种状况,因此使用的便利性良好,且经济性优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在剥离发行中,通过板簧4da(参照图8B)的作用,能够将剥离单元4的压送辊4a以牢固且稳定的状态向压纸辊10施力,因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输送底纸PM,从而能够以稳定的状态排出标签PL。因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对标签PL实施印字,因此能够相对于标签PL良好地对印字信息进行印字。
接下来,参照图10A~图11B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板簧4da的其他的作用进行说明。图10A以及图10B是表示将剥离单元设定于剥离发行位置时的开闭盖的关闭状态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图11A以及图11B是表示将剥离单元设定于剥离发行位置时的接着图10B的开闭盖的关闭状态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结构图。
图10A示出了将剥离单元4设定于剥离发行位置的情况下的剥离单元4的设定前阶段。设定前阶段的剥离单元4以相对于打印机1的上表面(配置有发行口的面)倾斜突出的状态进行配置。
此处,首先,如图10B所示,若关闭开闭盖3,则开闭盖3的按压部3a到达剥离单元4的盖部4cp与板簧4da之间的间隙。若进一步关闭开闭盖3,则如图11A所示,开闭盖3的按压部3a与板簧4da抵接从而按下剥离单元4,并且沿着板簧4da的上表面朝向剥离单元4的上述间隙的深处顺利地移动。即,板簧4da也作为用于顺利地关闭开闭盖3的引导部件而发挥作用。
然后,若完全关闭开闭盖3,则如图11B所示,轴支于开闭盖3的压纸辊10的压辊轴10a嵌入头托架27的槽27b,从而能够保持开闭盖3。另外,与此相伴,开闭盖3的按压部3a按压板簧4da,从而能够在剥离单元4的压送辊4a通过板簧4da的作用而向压纸辊10侧被施力的状态下将剥离单元4保持于剥离发行位置。此外,板簧4da在打开开闭盖3的情况下,也将按压部3a从剥离单元4的另一端朝向一端(前端)引导。因此,能够顺利地打开开闭盖3。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板簧4da顺利地开闭开闭盖3,并且能够在将剥离单元4的压送辊4a向压纸辊10侧施力的状态下将剥离单元4牢固地保持于剥离发行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
图12A以及图12B是从侧面侧以透过的方式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剥离发行状态的内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简要结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弹性构造体的一个例子)4db的一端被固定于剥离单元4的支承部4c的导轨孔4ch侧。另外,板簧4db的另一端成为漂浮状态,在其前端形成有朝向盖部4cp侧而成为凸状的弯曲部。
开闭盖3的按压部3a在与板簧4db的凸状的弯曲部接触的状态下被设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通过板簧4db的作用将剥离单元4的压送辊4a向压纸辊10侧施力的状态下,将剥离单元4牢固地固定于剥离发行位置。
在该情况下,虽然在板簧4db不具有对按压部3a进行引导的功能,但除此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簧4da相同。另外,板簧4db以外的打印机1的结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图13是构成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剥离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剥离单元4的一对支承部4c的外侧侧面设置有弹性构造体4dc。该弹性构造体4dc的功能与上述的板簧4da相同,但弹性构造体4dc具备引导板40与螺旋弹簧41。
引导板40与上述板簧4da相同地,以从剥离单元4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的状态形成,具备对开闭盖3的按压部3a进行引导的功能。另外,引导板40与上述板簧4da相同,以能够装卸的状态利用螺钉4e进行固定。
此处,引导板40例如由塑料形成,被螺旋弹簧41向盖部4cp侧施力。由此,引导板40具备与上述板簧4da相同的作用力。螺旋弹簧41以在引导板40与支承部4c的框体部4f之间与这双方接触的状态被设置。另外,螺旋弹簧41被插入框体部4f上的突起部4g,以能够装卸的状态被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盖3的按压部3a在与剥离单元4的弹性构造体4dc的引导板40接触的状态下被设定。因此,能够在通过弹性构造体4dc的螺旋弹簧41的作用而将剥离单元4的压送辊4a向压纸辊10侧施力的状态下,将剥离单元4固定于剥离发行位置。除此以外的结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四实施方式)
图14A是构成第四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剥离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4B是图14A的弹性构造体的整体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剥离单元4的一对支承部4c的外侧侧面设置有弹性构造体4dd。该弹性构造体4dd的功能与上述的板簧4da相同,但弹性构造体4dd具备引导板42与扭转弹簧43。
与上述板簧4da同样,引导板42以从剥离单元4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的状态形成,具备对按压部3a进行引导的功能。
此处,引导板42固定于扭转弹簧43。利用该扭转弹簧43,引导板42与上述板簧4da相同地发挥功能。扭转弹簧43使其环部分插入螺钉4e而以能够装卸的状态被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盖3的按压部3a在与剥离单元4的弹性构造体4dd的引导板42接触的状态下被设定。由此,能够在通过弹性构造体4dd的扭转弹簧43的作用而将剥离单元4的压送辊4a向压纸辊10侧施力的状态下,将剥离单元4固定于剥离发行位置。除此以外的结构、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由本发明的发明人完成的发明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点为例示,不限定于公开的技术。即,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基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被限制地解释,应该始终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解释,其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技术均等的技术以及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的全部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在通常发行与剥离发行这双方中能够使用的兼用型的打印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仅在通常发行中能够使用的打印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字介质,对使用将多张标签临时附着于底纸的标签连续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将在一方面具有粘着面的连续状的标签(无底纸标签)、不具有粘着面的连续状的片材(连续片材)或者不限定于纸类而通过热敏头能够进行印字的薄膜等使用为印字介质。无底纸标签、连续片材或者薄膜能够设置位置检测标记。另外,在输送粘着剂露出的无底纸标签等的情况下,能够设置利用非粘着剂覆盖输送路并且含有硅的辊。

Claims (7)

1.一种对包含临时附着于底纸的标签的印字介质实施印字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体;
开闭盖,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框体;
输送辊,其设置于所述开闭盖,并输送所述印字介质;
印字头,其设置为在所述开闭盖关闭时与所述输送辊对置,并对所述印字介质实施印字;
剥离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印字介质的发行口侧,并在所述印字介质的剥离发行时将所述标签从所述底纸剥离;
压送辊,其是构成所述剥离机构的部件,并设置为在所述剥离发行中与所述输送辊对置;以及
弹性构造体,其设置于所述剥离机构,并在所述剥离发行中与所述开闭盖抵接,从而将所述剥离机构的所述压送辊向所述输送辊侧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机构以能够在所述剥离发行的位置与从所述剥离发行的位置分离的通常发行的位置移动的状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盖在其一端侧形成有在所述剥离发行中关闭所述开闭盖而对所述剥离机构进行按压的一对按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造体在所述剥离发行中,在关闭所述开闭盖时,与所述开闭盖的所述一对按压部抵接,从而将所述开闭盖向所述剥离发行位置引导,并且,在所述剥离机构配置在所述剥离发行的位置时,将所述剥离机构的所述压送辊向所述输送辊侧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造体以在关闭所述开闭盖的情况下对所述开闭盖进行引导的方式并以从构成所述剥离机构的一对支承部的一端部侧朝向另一端部侧延伸的状态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造体以能够装卸的状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造体为板簧。
CN201580013434.8A 2014-04-28 2015-04-08 打印机 Active CN1061031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2824A JP5850977B2 (ja) 2014-04-28 2014-04-28 プリンタ
JP2014-092824 2014-04-28
PCT/JP2015/060945 WO2015166773A1 (ja) 2014-04-28 2015-04-08 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3119A CN106103119A (zh) 2016-11-09
CN106103119B true CN106103119B (zh) 2017-07-04

Family

ID=54358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3434.8A Active CN106103119B (zh) 2014-04-28 2015-04-08 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43435B2 (zh)
EP (1) EP3138694B1 (zh)
JP (1) JP5850977B2 (zh)
CN (1) CN106103119B (zh)
WO (1) WO20151667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9520B1 (ja) * 2014-06-25 2016-01-06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1521367S (zh) * 2014-09-29 2015-04-13
JP5823011B1 (ja) * 2014-11-04 2015-11-25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5844490B1 (ja) * 2015-01-30 2016-01-20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11286078B2 (en) 2016-03-04 2022-03-29 Sato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CN106626815A (zh) * 2016-12-27 2017-05-10 广州九恒条码有限公司 打印传纸装置及便携式热敏打印机
JP2018171868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9136919A (ja) * 2018-02-08 2019-08-2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7300339B2 (ja) 2019-07-31 2023-06-29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7294946B2 (ja) * 2019-08-20 2023-06-20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8556A1 (en) * 1999-12-15 2001-06-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JP2004358744A (ja) * 2003-06-03 2004-12-24 Toshiba Tec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101493659A (zh) * 2007-09-04 2009-07-29 夏普株式会社 片材搬送装置、原稿搬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片材搬送方法
JP2010222114A (ja) * 2009-03-24 2010-10-07 Fujitsu Component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103228452A (zh) * 2010-12-07 2013-07-3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9327B2 (ja) * 1999-12-15 2005-06-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4412822B2 (ja) 2000-06-30 2010-02-10 Ai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4058335B2 (ja) * 2002-12-24 2008-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JP2006123190A (ja) * 2004-10-26 2006-05-18 Star Micronics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4559832B2 (ja) * 2004-11-30 2010-10-13 株式会社サトー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5504795B2 (ja) * 2009-09-29 2014-05-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8556A1 (en) * 1999-12-15 2001-06-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JP2004358744A (ja) * 2003-06-03 2004-12-24 Toshiba Tec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101493659A (zh) * 2007-09-04 2009-07-29 夏普株式会社 片材搬送装置、原稿搬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片材搬送方法
JP2010222114A (ja) * 2009-03-24 2010-10-07 Fujitsu Component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103228452A (zh) * 2010-12-07 2013-07-3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66773A1 (ja) 2015-11-05
EP3138694A1 (en) 2017-03-08
CN106103119A (zh) 2016-11-09
JP5850977B2 (ja) 2016-02-03
US20170021649A1 (en) 2017-01-26
JP2015208953A (ja) 2015-11-24
EP3138694A4 (en) 2017-06-14
EP3138694B1 (en) 2018-11-28
US9643435B2 (en) 201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3119B (zh) 打印机
JP5897656B2 (ja) プリンタ
JP5852715B1 (ja) プリンタ
CN106232371B (zh) 打印机
JP5823011B1 (ja) プリンタ
CN106715136B (zh) 打印机
CN106163818A (zh) 打印机
CN108602364B (zh) 打印机
CN105848908A (zh) 打印机
CN106457852B (zh) 标签打印机
JP6262032B2 (ja) プリンタ
JP6301183B2 (ja) プリンタ
JP6121510B2 (ja) プリンタ
JP6358759B2 (ja) プリンタ
CN105873767A (zh) 打印机
JP6494256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