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76768A - 钢管涂塑热风炉 - Google Patents
钢管涂塑热风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76768A CN106076768A CN201610652907.5A CN201610652907A CN106076768A CN 106076768 A CN106076768 A CN 106076768A CN 201610652907 A CN201610652907 A CN 201610652907A CN 106076768 A CN106076768 A CN 1060767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t blast
- drying tunnel
- blast drying
- air
- combu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2—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baking
- B05D3/0218—Pretreatment, e.g. heating the substrate
- B05D3/0236—Pretreatment, e.g. heating the substrate with oven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涂塑热风炉,包括热风烘道和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热风烘道的外部,所述燃烧室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热风烘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炉门,所述热风烘道的顶部设置有回风口,所述热风烘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送风口,所述热风烘道的内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热风烘道的送风口的侧风道,所述侧风道设置有多个热风出口;所述燃烧室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燃烧室的出风口连接风机并通过送风管道与所述热风烘道的送风口连通,所述热风烘道的回风口通过回风管道与所述燃烧室的回风口连通。该热风炉的升温速度快,热风烘道内热风均匀,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涂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涂塑热风炉。
背景技术
内外涂塑钢管,内外涂塑钢管是在钢管壁融溶一层聚乙烯(PE)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环氧(EP)粉末、无毒聚丙烯(PP)或无毒聚氯乙烯(PVC)等有机物而构成的钢塑复合型管材。涂塑钢管不但具有钢管的高强度、易连接、耐水流冲击等优点,还克服了钢管遇水易腐蚀、污染、结垢及塑料管强度不高、消防性能差等缺点。
大口径钢管一般是指管口直径在300mm~2400mm的钢管,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涂敷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环氧树脂(EPOZY)等各种不同性能的塑料涂层。对大口径钢管进行涂塑,能降低钢管的输送阻力,提高流量及输送效率,减少输送压力损失。大口径涂敷钢管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天然气、石油、化工、医药、通讯、电力、海洋等工程领域。
在对钢管进行内外涂塑前,需要放置钢管于预热炉中进行预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2667106U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涂塑钢管加热炉”。该种加热炉包括地坑、热风烘道、与热风烘道连接为一体的热风烘道支架、涂塑钢管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热风烘道上的烟道。虽然该种加热炉可将钢管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但由于燃料燃烧后对钢管加热,易使钢管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即使钢管的热传导速度较快,也必须将钢管加热到高于涂塑时的温度,当其降到涂塑温度时才可能形成均匀温度,所以,该种加热方式浪费能源,同时对钢管表面也会产生污物。最主要的问题是,利用该种加热炉对钢管加热后,必须将炉门打开后将钢管取出,因从高温炉内取出和再放入钢管的操作相对困难,即便采用机械设备操作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会造成炉内热量的大量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涂塑热风炉,该热风炉的升温速度快,热风烘道内热风均匀,热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涂塑热风炉,包括热风烘道和燃烧室,燃烧室位于热风烘道的外部,燃烧室连接有燃烧器;热风烘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炉门,热风烘道的顶部设置有回风口,热风烘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送风口,热风烘道的内侧壁设置有连通热风烘道的送风口的侧风道,侧风道设置有多个热风出口;燃烧室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燃烧室的出风口连接风机并通过送风管道与热风烘道的送风口连通,热风烘道的回风口通过回风管道与燃烧室的回风口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侧风道的热风出口朝向热风烘道的底部。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位于热风烘道两侧的送风口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热风烘道内侧顶部设置有连通热风烘道回风口的回风道,回风道密布有回风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回风孔的孔壁连接有鳞片。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鳞片开设有通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燃烧室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是侧部,第一端部设置有火焰喷射口,第二端部设置有出风口,壳体的侧部设置有回风口,火焰喷射口设有挡风罩,挡风罩固定于壳体的内壁;燃烧室的内壁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燃烧室的内腔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相连通,隔板设置有锥形的散射板。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挡风罩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壳体设置有观察门,观察门位于后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送风管道内设有调节风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由于热风烘道的两侧分别设有送风口,热风由燃烧室经风机和送风管道从两侧相对的进入侧风道,然后从侧风道的热风出口进入热风烘道的内部,热风出口有多个,从而使热风分散、均匀地进入热风烘道内部,热风从热风烘道的下部进入,从热风烘道的顶部流出,符合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使热风烘道内的升温速度快、受热均匀。
由于侧风道的热风出口朝向热风烘道的底部,热风从热风出口向下吹出再向上运动,使热风分布于整个热风烘道内。
由于热风烘道内侧顶部设置有连通热风烘道回风口的回风道,回风道密布有回风孔,热风烘道内的热风可通过回风道密布的回风孔再从热风烘道的回风口流出,可使热风相对均匀地流出热风烘道。由于回风孔的孔壁设置有鳞片,可通过调节鳞片来调节热风流量。由于鳞片开设有通孔,在鳞片完全封闭回风孔的状况下,热风可通过通孔流出热风烘道,另外,还可通过带钩的工具勾住通孔来实现对鳞片与回风孔之间间隙大小的调节。
由于燃烧室的内壁设置有隔板和散射板,该隔板将燃烧室的内腔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前腔和后腔,由于隔板的阻挡,燃烧器喷出的火焰将前腔内空气加热成热风,防止燃烧器喷出的火焰直接从出风口喷出而烧毁相关部件,散射板可使热风均匀流向后腔和出风口。同时,由于在燃烧室的侧部设置了回风口、在壳体的内壁设置了挡风罩,将热风炉中热风重新引入到燃烧室中进行加热,既节约了能源,又降低了燃烧室的温度,改善了燃烧室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由于送风管道内设有调节风门,可以通过调节调节风门使热风烘道两侧的进风速度相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电动升降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动升降门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燃烧室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8是侧风道鳞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01-门框,102-电动升降门,102a-左门扇,102b-右门扇,103a-左电机,103b-右电机,104a-左链条,104b-右链条,105-配重,106a-左链轮轴,106b-右链轮轴,107a-左链轮,107b-右链轮,21-热风烘道,201-送风口,204-回风口,205-送风管道,208-热风出口,209-回风道,291-鳞片,292-通孔,293-回风孔,210-侧风道,211-调节风门,212-回风通道,3-壳体,311-火焰喷射口,312-出风口,302-回风口,303-挡风罩,304-观察门,305-隔板,306-散射板,313-进气孔,314a-前腔,314b-后腔,31-第一端部,32-第二端部,33-侧部,4-燃烧器,5-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一种钢管涂塑热风炉,包括热风烘道21和燃烧室,燃烧室位于热风烘道21的外部。
结合图6所示,热风炉燃烧室包括壳体3,壳体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之间是侧部33,第一端部31设置有火焰喷射口311用于安装燃烧器4,第二端部32设置有出风口312,热风从出风口312排出,出风口312连接风机5。壳体3的侧部33设置有回风口302,燃烧室可通过回风口302回收热风,从而实现热风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火焰喷射口311设有挡风罩303,挡风罩303固定于壳体3的内壁,挡风罩303可以防止火焰喷射口311的火焰被吹灭。挡风罩303设置进气孔313,从回风口302回来的空气可从进气孔313进入挡风罩303,一方面促进燃料的燃烧,另一方面使燃烧室内腔中靠近挡风罩303的热风流动,避免因循环死角而产生局部高温进而烧毁燃烧室。
火焰喷射口311与出风口312之间固定有燃烧室隔板305,以防止风机5的叶片被烧坏。隔板305将燃烧室的内腔分隔成前腔314a和后腔314b,前腔314a和后腔314b相连通,使热风可以从前腔314a流入后腔314b。燃烧室隔板305固定安装锥形的散射板306,可以将热风散射到燃烧室的内腔。壳体3上设有位于后腔314b的观察门304,可以通过观察门304对燃烧室进行检修。燃烧室连接有燃烧器4,燃烧器4将火焰喷射到燃烧室内。壳体3包覆保温层,对燃烧室内部热量减少流失。
结合图1、图4及图5共同所示,热风烘道21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电动升降门102。电动升降门102包括门框101。门框101的顶部安装有左链轮轴106a和右链轮轴106b,左链轮107a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左链轮107a设置于左链轮轴106a;右链轮107b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右链轮107b设置于右链轮轴106b。左电机103a与左链轮轴106a连接,右电机103b与右链轮轴106b连接。左链轮107a设置有左链条104a,左链条104a的一端与左门扇102a连接,另一端连接左配重105;右链轮107b设置有右链条104b,右链条104b的一端与右门扇102b连接,另一端连接右配重105。左门扇102a与右门扇102b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门框101的凹槽内,通过控制左电机103a和右电机103b使升降门单门升降,亦可双门同时升降,能够有效降低热风炉在升降门开启时的热量流失。左链条104a和右链条104b分别连接有配重105,使开启热风炉的操作轻便。门框101上安装有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能够对左门扇102a和右门扇102b的提升高度或下降起到安全限位的作用。
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热风烘道21的顶部设置有回风口204,热风烘道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送风口201,热风烘道21两侧的送风口201对称设置,可使热风分散、均匀地进入热风烘道21内。燃烧室的出风口312连接风机5并通过送风管道205与热风烘道21的送风口201连通,送风管道205内设有调节风门211,可以通过调节调节风门211使热风烘道21两侧的进风速度相一致。热风烘道21的内侧壁设置有连通热风烘道21的送风口201的侧风道210,侧风道210设置有多个热风出口208,侧风道210的热风出口208朝向热风烘道21的底部。热风从热风出口208向下吹出再向上运动,使热风均匀分布于整个热风烘道21内。热风烘道21的回风口204通过回风通道212与燃烧室的回风口302连通。
结合图7和图8共同所示,热风烘道21内侧顶部设置有连通热风烘道21与回风口204的回风道209,回风道209密布有回风孔293,热风烘道21内的热风可通过回风道209密布的回风孔293再从热风烘道21的回风口204流出,使热风相对均匀地流出热风烘道21。回风孔293的孔壁设置有鳞片291,通过调节回风孔293与鳞片291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可调节热风的流量。鳞片291开设有通孔292,在鳞片291完全封闭回风孔293的状况下,热风可通过通孔292流出热风烘道21。另外,还可通过带钩的工具勾住通孔292来实现对鳞片291位置的调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燃烧器4将火焰通过火焰喷射口311喷入到燃烧室內,风机5将燃烧室的的热风送入热风烘道21内,热风从热风烘道21的下部进入热风烘道21,然后向上运动,使热风烘道21内的温度升高,热风通过热风烘道21内侧顶部的回风道209经回风口204流出,再通过回风通道212和燃烧室的回风口302流回燃烧室,从热风烘道21流回的热风被再次加热后,进入下一个流动循环过程。
以上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钢管涂塑热风炉,包括:
热风烘道和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热风烘道的外部,所述燃烧室连接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风烘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炉门,所述热风烘道的顶部设置有回风口,所述热风烘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送风口,所述热风烘道的内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热风烘道的送风口的侧风道,所述侧风道设置有多个热风出口;
所述燃烧室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燃烧室的出风口连接风机并通过送风管道与所述热风烘道的送风口连通,所述热风烘道的回风口通过回风管道与所述燃烧室的回风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涂塑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道的热风出口朝向所述热风烘道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涂塑热风炉,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热风烘道两侧的送风口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涂塑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烘道内侧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热风烘道回风口的回风道,所述回风道密布有回风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涂塑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孔的孔壁设置有鳞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管涂塑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开设有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涂塑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是侧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火焰喷射口,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回风口,所述火焰喷射口设有挡风罩,所述挡风罩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所述燃烧室的内壁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燃烧室的内腔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相连通,所述隔板设置有锥形的散射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涂塑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罩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涂塑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观察门,所述观察门位于所述后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涂塑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内设有调节风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52907.5A CN106076768A (zh) | 2016-08-10 | 2016-08-10 | 钢管涂塑热风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52907.5A CN106076768A (zh) | 2016-08-10 | 2016-08-10 | 钢管涂塑热风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76768A true CN106076768A (zh) | 2016-11-09 |
Family
ID=57455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52907.5A Pending CN106076768A (zh) | 2016-08-10 | 2016-08-10 | 钢管涂塑热风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7676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62893A (zh) * | 2021-05-14 | 2021-08-17 |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厚壁站用容器防锈涂层加工设备及其改造试制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540865U (zh) * | 2013-11-20 | 2014-04-16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烘干设备 |
CN104858117A (zh) * | 2015-04-30 | 2015-08-26 | 苏州柳溪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 |
CN105115155A (zh) * | 2015-08-13 | 2015-12-02 | 浙江明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燃料热风炉 |
CN205949245U (zh) * | 2016-08-10 | 2017-02-15 | 高密天一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钢管涂塑热风炉 |
-
2016
- 2016-08-10 CN CN201610652907.5A patent/CN10607676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540865U (zh) * | 2013-11-20 | 2014-04-16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烘干设备 |
CN104858117A (zh) * | 2015-04-30 | 2015-08-26 | 苏州柳溪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涂装线双层式高温烘道 |
CN105115155A (zh) * | 2015-08-13 | 2015-12-02 | 浙江明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燃料热风炉 |
CN205949245U (zh) * | 2016-08-10 | 2017-02-15 | 高密天一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钢管涂塑热风炉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62893A (zh) * | 2021-05-14 | 2021-08-17 |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厚壁站用容器防锈涂层加工设备及其改造试制方法 |
CN113262893B (zh) * | 2021-05-14 | 2022-08-05 |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厚壁站用容器防锈涂层加工设备及其改造试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39577U (zh) | 用于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料加热烘干的直燃式热风炉结构 | |
CN106016323A (zh) | 一种网带回火炉 | |
CN104121591A (zh) | 一种节能高效焚烧炉 | |
CN203549790U (zh) | 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 | |
CN205955543U (zh) | 钢管涂塑热风炉电动升降门 | |
CN205949245U (zh) | 钢管涂塑热风炉 | |
CN106076768A (zh) | 钢管涂塑热风炉 | |
CN205403418U (zh) | 一种利用热风炉干燥的核桃干燥设备 | |
CN204461072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的铝棒混合加热炉 | |
CN205949250U (zh) | 热风炉燃烧室 | |
CN208936164U (zh) |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二燃室旋风布风结构 | |
CN206974086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身涂装生产线的电泳烘干装置 | |
CN205425428U (zh) | 热风炉 | |
CN105605919B (zh) | 一种高效加热炉 | |
CN203980301U (zh) | 一种节能高效焚烧炉 | |
CN201954943U (zh) | 实现气体流场热移位及气氛均匀的工业炉窑 | |
CN107379353A (zh) | 一种树脂固化炉用加热系统 | |
CN108266733A (zh) | 沉降式二燃室 | |
CN206310893U (zh) | 干燥炉热风循环结构 | |
CN206449649U (zh) | 沉降式二燃室 | |
CN205825709U (zh) |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工业炉 | |
CN200970706Y (zh) | 燃油燃气回燃辐射喷流热管热风炉 | |
CN105627734B (zh) |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加热炉 | |
CN203668455U (zh) | 固溶时效一体化生产线式炉 | |
CN222554054U (zh) | 一种低能耗发泡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