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3730A - 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43730A CN106043730A CN201610378700.3A CN201610378700A CN106043730A CN 106043730 A CN106043730 A CN 106043730A CN 201610378700 A CN201610378700 A CN 201610378700A CN 106043730 A CN106043730 A CN 1060437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aircraft
- fixed wing
- borne
- ta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1/00—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 B64F1/04—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launching aircraft
- B64F1/06—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for launching aircraft using catap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涉及航母舰载以及陆地升空的固定翼飞机起飞技术方法的改进创新。本发明由蒸汽弹射力、电磁弹射力,特别是弹簧弹射力,分别与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推力和绑定解锁阻力组成,在已有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的基础上,添加具备压缩、拉伸复位功能的弹簧弹射。其要点是各种类弹射装置、特别是弹簧弹射装置与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绑定解锁装置对接组合,蓄积聚集贮存并瞬间同步释放生成极度比冲,用于实现比以上单个技术特征效果的总和更优越的技术特征效果。用于航母舰载及陆地升空的固定翼飞机在无需滑行跑道地工况下由滑跑起飞改进为发射放飞,实现多机多编队同时段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母舰载固定翼飞机,以及其它陆地升空固定翼飞机起飞技术方法的改进创新。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方案仅限于在通过夹持装置最终使飞机改进为发射发飞,虽然所起作用都是用于弹射器绑定解锁,最终将飞机发射放飞,但因结构单一导致蓄能聚能不充分,进而可能造成释能不足以驱动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实现由滑跑起飞改进为发射放飞的这一关健性的技术难题。
目前航母舰载固定翼飞机较先进的起飞方法为单纯地蒸汽弹弹射起飞或电磁弹射起飞。其缺陷是:无法摆脱对滑行起飞跑道的高度依赖,且造价昂贵、结构复杂、操控繁锁、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极大,核心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不易获得、受制于人......
目前陆地起飞升空的固定翼飞机起飞升空,则需要相应距离较长地滑行跑道,无法快速直接起飞升空、投入作战。这种起飞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升空前的地面暴露时段,制约了固定翼作战飞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起飞升空时段自身防护能力的发挥。一旦机场跑道遭到破坏,就可能无法完成起飞升空作战。战史上固定翼飞机在机场起飞升空前或起飞升空时段,就被敌方战机、导弹连同机场一并摧毁的战例不胜枚举。
发明内容
本组合发明由蒸汽弹射力、电磁弹射力,特别是弹簧弹射力,分别与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推力和绑定解锁阻力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在已有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的基础上,添加了弹簧弹射,各种类弹射装置、特别是弹簧弹射装置与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绑定解锁装置对接组合,实现比以上单个技术特征效果的总和更优越的技术特征效果。
本组合发明以蒸汽弹射或者电磁弹射,特别是弹簧弹射结合绑定解锁装置上航母舰载及陆空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推力发射,通过对弹簧弹射的绑定解锁装置和多组螺旋压缩弹簧、拉伸弹簧等相关系统装置实施技术对接组合,运用其具备的能够蓄积聚积并瞬间同步释放能量,生成极度比冲的弹性复位功能,将滑跑起飞改进为发射起飞。从而实现航母舰载及陆空固定翼飞机在无需滑行跑道地工况下,多机多编队同时段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技术方案
本组合发明通过将各类弹射装置、特别是弹簧弹射装置的技术方案分别与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推重技术方案、绑定解锁装置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对接组合,彼此在功能上相互支持,构成了弹簧弹射蓄能释能、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蓄能,与绑定解锁聚能释能相互叠加、共同作用,实现比以上每个技术特征效果的总和更优越的技术特征效果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组合发明通过添加绑定解锁装置,使发动机点火后已达到满负荷运转的航母舰载及陆空固定翼飞机,瞬时以极度比冲,实现发射放飞并多机多编队同时段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本组合发明通过多组螺旋压簧、拉簧在劲度系数与拉伸长量和正应力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具备复位功能的弹性作用力的弹簧弹射装置,发射航母舰载及陆空固定翼飞机,使其在反弹作用力生成极度比冲驱动,实现发射放飞并多机多编队同时段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本组合发明通过在蒸汽弹射装置和电磁弹射装置特别是弹簧弹射装置上,添加绑定解锁装置,从而实现航母舰载及陆空固定翼飞机在无需滑行跑道地工况下,实现发射放飞并多机多编队同时段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本组合发明通过同步启动弹射装置和绑定解锁装置,使蓄积聚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瞬时同步释放产生极度比冲,驱动航母舰载及陆地升空固定翼飞机,在无需滑行跑道地工况下,由滑跑起飞改进为发射放飞起飞,实现发多机多编队同时段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本组合发明绑定解锁装置所起的作用是限制飞机运动,若要取得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由滑跑起飞改进为发射放飞这一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必须开启飞机发动机,使其达到满功负荷运转时,才能再同时开启弹射装置和绑定解锁装置,实现比以上单个技术特征效果的总和更优越的技术特征效果。
技术原理
本组合发明通过绑定装置,可以使航母舰载及陆地升空固定翼飞机发动机点火后,在短时间内蓄积足够的能量,并依托绑定解锁装置将聚能效应瞬时解锁同步释放产生极度比冲。
本组合发明通过同步启动瞬时解锁装置,可使满负荷运转的航母舰载及陆地升空固定翼飞机发动机蓄能释能产生的极度比冲,在绑定装置解锁后,足以驱动航空发动机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下的航母舰载及陆地升空固定翼飞机,无需滑行跑道地工况下,就能实现发射放飞并多机多编队同时段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本组合发明通过安装电子数控绑定解锁装置并由飞行员操控,可最大限度减少系统反应速度和飞行员所承受的心理生理压力。
本组合发明通过将绑定解锁装置安装在机腹下方、尾焰喷管以前的后起落架附近的航母甲板或陆基区域内,不仅能避免绑定解锁装置被喷气发动机尾焰释放地高温烧损,还可从结构力学的角度,稳定地掌控固定飞机不至跑偏或发生前翻侧翻事故。
本组合发明利用多组螺旋压缩、拉伸弹簧材料的弹性和结构特点,使变形与载荷之间保持规定关系。这种规定关系具备蓄积并瞬时释放聚能的复位功能。
本组合发明通过绑定聚能和弹射装置蓄能、航母舰载及陆地升空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推力蓄能相互叠加、共同作用,足以生成驱动航母舰载及陆地升空固定翼飞机实现发射放飞的极度比冲。
本组合发明通过采用多组弹簧,可使弹簧弹射装置的弹射力,远远大于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的初始飞行阻力。
本组合发明由于绑定解锁装置所起的作用虽然是限制飞机运动,但若要取得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由滑跑起飞改进为发射放飞这一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必须开启飞机发动机,使其达到满功负荷运转时,才能再同时开启弹射装置和绑定解锁装置。
有益效果
本组合发明不是某些产品或方法单纯组合或者连接在一起,各自以其常规的方法工作,总的技术效果也不是各组合和效果简单之总和,并非仅仅是公知结构的变型,也并非处于常规技术继续发展的范围之内,而是取得了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由滑跑起飞改进为发射放飞的、使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在无需滑行跑道地工况下,实现多机多编队快速直接起飞升空的从量变跨越到质变的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本组合发明组合后的技术特征效果比蒸汽弹射或者电磁弹射、或者弹簧弹射,绑定解锁装置,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滑跑起单个技术特征效果的总和更优越。
本组合发明将各类弹射装置、特别是弹射装置的技术方案与绑定解锁装置的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构成了一项弹射装置蓄能释能、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推重蓄能释能与绑定解锁装置聚能释能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组合发明克服了现有弹射装置和绑定解锁装置中客观存在的,因结构单一导致蓄能蓄能聚能不充分,进而可能造成释能不足以驱动起飞重量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实现由滑跑起飞改进为发射放飞的这一关健的技术缺陷。
本组合发明将滑跑起飞改进为发射起飞,使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在无需滑行跑道地工况下,以发射放飞方法可以实现多机多编队同时段快速直接起飞升空,为航母舰载及陆地升空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开避了新的技术应用空间和路径。
本组合发明因其自身构造简单、易于操控、安全系数高、造价低廉、可大幅降低设计研发制造和训练维护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由蒸汽弹射力、电磁弹射力,特别是弹簧弹射力,分别与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推力和绑定解锁阻力组成;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在已有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的基础上,添加了弹簧弹射;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通过各种类弹射装置、特别是弹簧弹射装置与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绑定解锁装置对接组合,实现比以上单个技术特征效果的总和更优越的技术特征效果;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通过瞬时解锁同步集中释放,彼此在功能上相互支持,将弹射起飞改进为发射放飞;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通过驱动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在无需滑行跑道地工况下,实现多机多编队同时段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以弹簧弹射添加绑定解锁装置上航母舰载及陆空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推力发射,实现蓄能聚能;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弹簧弹射装置、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与绑解锁装置在功能上彼此相互支持,瞬时同步释放蓄能聚能;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绑定解锁装置所起的作用是限制飞机运动,必须开启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使其达到满功负荷运转时,才能再同时开启弹簧弹射装置和绑定解锁装置;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通过同步启动弹簧弹射装置和绑定解锁装置,使蓄积聚能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瞬时释放产生极度比冲;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采用绑定聚能放飞和弹簧弹射蓄能、飞机发动机蓄能发射相互叠加、共同作用,使其生成的蓄能聚能足以驱动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地升空固定翼飞机实现发射放飞的极度比冲;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通过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机发动机点火,待达到满负荷运转时,同步启动自动解锁发射程序,瞬时松脱绑定装置,使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以极度比冲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通过采用多组弹簧保障弹簧弹射装置的弹射力,大于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的初始飞行阻力;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是指单纯依托夹持装置或者绑定解锁装置,无法实现发射放飞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
本组合发明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将绑定解锁装置,安装在机腹下方、尾焰喷管以前的后起落架附近的航母甲板或陆基区域内,以防止被喷气发动机尾焰高温烧损或者发生跑偏引发的前翻侧翻事故。
Claims (10)
1.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由蒸汽弹射力、电磁弹射力,特别是弹簧弹射力,分别与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推力和绑定解锁阻力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在已有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的基础上,添加了弹簧弹射,各种类弹射装置、特别是弹簧弹射装置与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绑定解锁装置对接组合,实现比以上单个技术特征效果的总和更优越的技术特征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瞬时解锁同步集中释放,彼此在功能上相互支持,将弹射起飞改进为发射放飞,驱动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在无需滑行跑道地工况下,实现多机多编队同时段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其特征是:以弹簧弹射添加绑定解锁装置上航母舰载及陆空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推力发射,实现蓄能聚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其特征是:弹簧弹射装置、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与绑解锁装置在功能上彼此相互支持,瞬时同步释放蓄能聚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其特征是:绑定解锁装置所起的作用是限制飞机运动,必须开启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发动机,使其达到满功负荷运转时,才能再同时开启弹簧弹射装置和绑定解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同步启动弹簧弹射装置和绑定解锁装置,使蓄积聚能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瞬时释放产生极度比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绑定聚能放飞和弹簧弹射蓄能、飞机发动机蓄能发射相互叠加、共同作用,使其生成的蓄能聚能足以驱动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地升空固定翼飞机实现发射放飞的极度比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其特征是:通过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机发动机点火,待达到满负荷运转时,同步启动自动解锁发射程序,瞬时松脱绑定装置,使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以极度比冲快速直接起飞升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其特征是:通过采用多组弹簧保障弹簧弹射装置的弹射力,大于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的初始飞行阻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其特征是:起飞重量相对较大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是指单纯依托夹持装置或者绑定解锁装置,无法实现发射放飞的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78700.3A CN106043730A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78700.3A CN106043730A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43730A true CN106043730A (zh) | 2016-10-26 |
Family
ID=57173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78700.3A Pending CN106043730A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4373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52263A (zh) * | 2020-03-06 | 2020-06-09 | 杨剑 | 航空母舰舰载飞机旋转弹射起飞台 |
CN112393640A (zh) * | 2021-01-04 | 2021-02-23 | 成都云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弹射系统以及巡飞弹和无人机的发射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78895A1 (en) * | 2003-01-17 | 2005-08-18 | Mcgeer Brian T.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launching unmanned aircraft, including releasably gripping aircraft during launch and braking subsequent grip motion |
CN102530260A (zh) * | 2010-12-20 | 2012-07-04 | 西安韦德沃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短距起飞方法及系统 |
CN102632997A (zh) * | 2012-03-31 | 2012-08-15 | 程海 | 发条弹射器 |
CN102951297A (zh) * | 2011-08-19 | 2013-03-06 | 丁陶生 | 舰载机弹簧组合机械弹射高速起飞方法及装置 |
CN103640707A (zh) * | 2013-12-06 | 2014-03-19 | 匡仲平 | 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 |
-
2016
- 2016-05-27 CN CN201610378700.3A patent/CN1060437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78895A1 (en) * | 2003-01-17 | 2005-08-18 | Mcgeer Brian T.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launching unmanned aircraft, including releasably gripping aircraft during launch and braking subsequent grip motion |
CN102530260A (zh) * | 2010-12-20 | 2012-07-04 | 西安韦德沃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短距起飞方法及系统 |
CN102951297A (zh) * | 2011-08-19 | 2013-03-06 | 丁陶生 | 舰载机弹簧组合机械弹射高速起飞方法及装置 |
CN102632997A (zh) * | 2012-03-31 | 2012-08-15 | 程海 | 发条弹射器 |
CN103640707A (zh) * | 2013-12-06 | 2014-03-19 | 匡仲平 | 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52263A (zh) * | 2020-03-06 | 2020-06-09 | 杨剑 | 航空母舰舰载飞机旋转弹射起飞台 |
CN111252263B (zh) * | 2020-03-06 | 2021-04-20 | 杨剑 | 航空母舰舰载飞机旋转弹射起飞台 |
CN112393640A (zh) * | 2021-01-04 | 2021-02-23 | 成都云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弹射系统以及巡飞弹和无人机的发射方法 |
CN112393640B (zh) * | 2021-01-04 | 2021-05-25 | 成都云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弹射系统以及巡飞弹和无人机的发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reen | Famous Fighter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ume One | |
Lundstrom | The First Team and the Guadalcanal Campaign: Naval Fighter Combat from August to November 1942 | |
Tillman | Dauntless Dive Bomber of World War II | |
Hammel | Carrier Clash: The Invasion of Guadalcanal & The Battle of the Eastern Solomons August 1942 | |
CN106043730A (zh) | 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 | |
Tillman | MiG Master: The Story of the F-8 Crusader | |
Chant | Austro-Hungarian Aces of World War 1 | |
CN105083578A (zh) | 飞行机场 | |
Galdorisi et al. | Leave No Man Behind: The Saga of Combat Search and Rescue | |
Franks | Sopwith Pup Aces of World War 1 | |
CN204021244U (zh) | 水域跑道军用战机起降装置 | |
CN103640707A (zh) | 一种航母舰载及陆航固定翼飞机起飞方法 | |
Lawrence | Milestones and Developments in US Naval Carrier Aviation Part II | |
Lockett | Flying aircraft carriers of the USAF: wing tip coupling | |
Ichimura | Ki-43 ‘Oscar’Aces of World War 2 | |
Rubel | The US Navy’s Transition to Jets | |
Pace | The projects of Skunk Works: 75 years of Lockheed Martin's advanced development programs | |
Young | F4F Wildcat Vs A6M Zero-sen: Pacific Theater 1942 | |
Pashakhanlou | Swedish Air Power History | |
Konstam | Taranto 1940: The Fleet Air Arm’s precursor to Pearl Harbor | |
Turner | British Aircraft of World War II | |
CN215399338U (zh) | 折叠弹翼滑翔式灭火弹 | |
Lawrence | Milestones and developments in US naval carrier aviation | |
CN109720596A (zh) | 舰载机弹射器 | |
Green | Famous Bomber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ume O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