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9544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29544A CN106029544A CN201480075468.5A CN201480075468A CN106029544A CN 106029544 A CN106029544 A CN 106029544A CN 201480075468 A CN201480075468 A CN 201480075468A CN 106029544 A CN106029544 A CN 1060295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ergent stopping
- car
- stopping time
- lifting body
- lift appli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在紧急停止装置必须短时间内动作的最下层附近使紧急停止装置短时间内动作,在轿厢远离最下层时抑制紧急停止装置发生误动作,具备进行升降体(3)的紧急停止的紧急停止装置(13),紧急停止装置(13)具备:楔状体(15),当升降体(3)与限速器绳索(12)产生加速度差时,楔状体(15)的制动件(21)被上拉上拉距离以上而按压于导轨(6),由此进行升降体(3)的紧急停止;弹簧(17),其沿阻止制动件(21)的上拉的方向产生按压力;以及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其当升降体(3)位于最下层附近时改变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的位置,从而缩短紧急停止所需的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紧急时使轿厢紧急停止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装置中存在如下的电梯装置:使限速器绳索在井道的上下方向整个范围内张紧,通过紧急停止装置连接限速器绳索与轿厢,具有在紧急时使轿厢停止的功能。当悬吊轿厢的主绳索断开时,轿厢与限速器之间产生加速度差,楔状体的滑动部被上拉一定的距离以上,由此使导轨与楔状体之间产生摩擦,从而使轿厢停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 2012/059970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的电梯装置具备与轿厢的运动相关联地动作的限速器绳索等质量体,由此,在所有停止状态、加速状态、匀速行进状态、减速状态下,当与通常状态的加速度相比超过规定的加速度差时,紧急停止装置动作。因此,在将规定的加速度差设定为较小的值的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紧急停止装置动作,但存在在由于乘坐轿厢的摇晃等而使得轿厢上下振动的情况下紧急停止装置误动作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在紧急停止装置必须短时间内动作的最下层附近使紧急停止装置短时间内动作,在轿厢远离最下层时抑制紧急停止装置发生误动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备进行升降体的紧急停止的紧急停止装置,紧急停止装置具备:楔状体,当所述升降体与限速器绳索产生加速度差时,楔状体的制动件被上拉上拉距离以上而按压于导轨,由此进行升降体的紧急停止;弹簧,其沿阻止制动件的上拉的方向产生按压力;以及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其当升降体位于最下层附近时改变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的位置,从而缩短紧急停止所需的时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备进行升降体的紧急停止的紧急停止装置,紧急停止装置具备:楔状体,当所述升降体与限速器绳索产生加速度差时,楔状体的制动件被上拉上拉距离以上而按压于导轨,由此进行升降体的紧急停止;弹簧,其沿阻止制动件的上拉的方向产生按压力;以及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其当升降体位于最下层附近时改变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的位置,从而缩短紧急停止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在紧急停止装置必须短时间内动作的最下层附近使紧急停止装置短时间内动作,在轿厢远离最下层时抑制紧急停止装置发生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楔状体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轿厢的位置与弹簧的弹力的关系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轿厢的位置与弹簧的弹力的关系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结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一个例子。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为1:1绕绳结构。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机房2。在井道1的内部,轿厢3和对重4被悬吊体5悬挂,轿厢3沿着导轨6在井道1的内部升降。作为悬吊体5,例如采用绳索或带等。
轿厢3具有轿厢架和支承于轿厢架上的轿厢室。对重4具有对重架和支承于对重架上的多个对重块。井道1内,在轿厢3的附近,与悬吊体5平行地设置有环状的限速器绳索12。另外,也可以将与限速器绳索12不同的限速器绳索连接于对重4进行设置。
在机房2的内部,设置有产生使轿厢升降的驱动力的曳引机8,在曳引机8上连接有驱动绳轮9。悬吊体5连续卷绕于驱动绳轮9和反绳轮7上,驱动绳轮9旋转,由此轿厢3和对重4在井道1的内部上下移动。并且,限速器绳索12的上部设置有限速器14。
在井道1的下端部,设置有位于轿厢3的下方的轿厢缓冲器10和位于对重4的下方的对重缓冲器11。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井道1中的轿厢3的放大图。限速器绳索12经由紧急停止装置13与轿厢3连接,与轿厢3的上下移动联动地沿上下移动。紧急停止装置13由楔状体15、臂部16、弹簧17以及后述的辊18、齿轮部19、齿条20构成。楔状体15被设置成夹住导轨6。臂部16将限速器绳索12、楔状体15以及弹簧17连接起来,根据轿厢3与限速器绳索12的上下位置之差而旋转。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楔状体15的结构图。图2中,(a)示出了通常时的状态,(b)示出了紧急停止装置工作时的状态。楔状体15由夹压体22和制动件21构成。制动件21与臂部16连接。通常时,制动件21位于不接触导轨6的位置。在限速器绳索12与轿厢3之间上下位置产生差时,臂部16旋转,由此与臂部16连接的制动件21在夹压体22中被上拉。当制动件21被上拉了上拉距离d时,制动件21夹住导轨6,从而产生由摩擦导致的制动力,变成紧急停止的状态。
图3中,当在固定了夹压体22的位置的状态下将制动件21的位置从实线表示的位置上拉至虚线表示的位置时,产生制动力所需的制动件21的移动距离、即上拉距离从d缩短为d’,结果紧急停止所需的时间、即紧急停止时间缩短。如上所述,通过使制动件21在紧急停止装置工作前的位置移动,能够调整紧急停止时间,因此制动件21在工作前的位置是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之一。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假设紧急停止装置工作前不使制动件21移动。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紧急停止装置13的结构图。紧急停止装置13由与限速器绳索12连接的臂部16、楔状体15、弹簧17、辊18、齿轮部19以及齿条20构成。臂部16以支点23为中心旋转。
在限速器绳索12与轿厢3之间上下位置产生差,轿厢3下降至比限速器绳索12靠下的位置时,臂部16以支点23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其结果是,楔状体15的制动件21向上方移动。例如,由于行进中的曳引机8的制动动作或轿厢3的内部的乘客引起的轿厢摇晃等,在限速器绳索12与轿厢3之间上下位置产生差,楔状体15的制动件21被上拉了上拉距离d时,产生制动力,从而紧急停止装置13发生误动作。因此,为了阻止误动作,弹簧17被设置成向逆时针方向按压臂部16。
在轿厢3上设置有与导轨6接触并随着轿厢的上下移动而旋转的辊18。并且,在轿厢3上具备使辊18的旋转减速的齿轮部19和将齿轮部19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齿条20。弹簧17在预压缩的状态下设置在臂部16与齿条20之间。齿条20与轿厢3的上下位置联动地向左右移动,当轿厢3位于最下层时,齿条20位于最右侧。由此,当轿厢3位于最下层时,弹簧17按压臂部16的力最弱。
在由于悬吊体5的断开等而导致轿厢3下落的情况下,轿厢3成为自由下落状态(以1G的加速度向下移动),但限速器绳索12未成为自由下落状态,因此在限速器绳索12与轿厢3之间产生了加速度差。由于该差,臂部16以支点23为中心沿图4中的顺时针旋转。其结果是,向上拉楔状体15中的制动件21的方向施加了力。当该力超过制动件21的重量和弹簧17的弹力时,制动件21被上拉。当制动件21被上拉了上拉距离d时,制动件21与导轨6接触,利用摩擦力抑制了轿厢3自由下落。
在最下层附近,由于悬吊体5的断开等,轿厢3下落,在利用紧急停止装置13充分减速前与轿厢缓冲器10碰撞,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利用轿厢缓冲器10吸收碰撞时的速度。于是,轿厢3与轿厢缓冲器10碰撞时的速度必须是不超过轿厢缓冲器10的减速能力的速度。在轿厢3与轿厢缓冲器10碰撞时的速度快的情况下,必须将从最下层至轿厢缓冲器10的距离设定得长,或设置减速能力大的大型轿厢缓冲器作为轿厢缓冲器10。但是,希望井道1的上下尺寸尽量短,并且轿厢缓冲器10使用小型的轿厢缓冲器。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轿厢3的位置与弹簧17的弹力的关系的图。在轿厢3向最下层方向下降的情况下,辊18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齿轮部1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齿条20向右方向移动。由此,弹簧17伸长,弹簧17向左方向按压臂部16的弹力减小。例如,轿厢3的位置与弹簧17的弹力的关系在图5中通过点划线表示为“线性特性”。
在轿厢3位于最下层附近的情况下,弹簧17的弹力减小,臂部16容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其结果是,即使限速器绳索12与轿厢3之间的加速度之差小,紧急停止装置13也动作,从悬吊体5断开至紧急停止装置13动作的时间缩短。另一方面,在轿厢3位于最上层附近的情况下,弹簧17的弹力增大,臂部16难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其结果是,如果限速器绳索12与轿厢3之间的加速度之差不大,则紧急停止装置13不动作,从悬吊体5断开至紧急停止装置13动作的时间延长。即,图4中,弹簧17的两端中未与臂部16连接的端部通过使位置移动而能够调整紧急停止时间,因此是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之一。另外,作为将辊18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弹簧17的未与臂部16连接的端部的位置移动的机构,除了齿条以外,也可以是同步带、凸轮、连杆等或者它们的组合等,只要是具有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部的功能的机构,也可以采用它们。
由此,在最下层附近,能够减小轿厢3与轿厢缓冲器10碰撞的速度,因此可以应用小型的轿厢缓冲器10,能够缩短井道1的上下尺寸。并且,在最上层附近,紧急停止装置13动作所需的限速器绳索12与轿厢3之间的加速度之差增大,因此能够减少由曳引机8的制动动作或轿厢3的内部的乘客引起的轿厢摇摆等导致的紧急停止装置13的误动作。
另外,在最上层附近,弹簧17的弹力大时,从悬吊体5断开至紧急停止装置13动作的时间延长,但由于轿厢3至轿厢缓冲器10的距离足够,因而能够在轿厢3与轿厢缓冲器10碰撞之前使轿厢3停止。
在最上层附近或中间层,不希望使弹簧17的弹力增大至超过必要的程度的情况下,只要具有图5中通过实线表示为“非线性特性”那样的特性即可。由此,能够实现得到最下层附近的紧急停止装置13充分的动作速度以及在最上层附近和中间层减少误动作这两方面。
图5所示的“非线性特性”能够通过例如图6和图7所示的结构实现。
图6所示的结构中,在齿轮部19设置有凸轮24。通过改变凸轮24的形状,能够非线性地设定弹簧17的压缩距离。
图7所示的结构中,在齿轮部19设置有与齿轮部19同时旋转的连杆25。在该结构中,通过改变连杆25的初始位置或结构,能够非线性地设定弹簧17的压缩距离。
并且,在电梯的通常运用中,轿厢3位于最下层的位置时不具有下降方向的速度,但在向下动作时越离开最下层,就越具有下降方向的大的速度,因此在比最下层稍靠上方的位置,必须使从悬吊体5断开至紧急停止装置13动作的时间最短。因此,也可以使轿厢3的轿厢位置与弹簧17的弹力的关系成图8所示的曲线。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紧急停止装置13的误动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紧急停止装置13设置在轿厢3与限速器绳索12之间,但也可以设置在对重4与限速器绳索12之间。
实施方式2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紧急停止装置13的结构图。图9所示的结构中,轿厢3向最下层方向下降的情况下,辊18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齿轮部1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齿条26向上方移动。齿条26为从下方支撑楔状体15的制动件21的结构,当齿条26向上方移动时,在楔状体15中制动件21向上方移动。例如,轿厢3移动至最下层的情况下,制动件21在紧急停止动作前的位置向上方移动至图3中的d’的位置。由此,紧急停止装置13中产生制动力的上拉距离从d缩短为d’,从悬吊体5断开至紧急停止装置13动作的时间缩短。另一方面,轿厢3上升至最上层附近的情况下,制动件21向下方移动,紧急停止装置13中产生制动力的上拉距离比d’大,从而能够减少由曳引机8的制动动作或轿厢3的内部的乘客引起的轿厢摇摆等导致的紧急停止装置13的误动作。
轿厢3的轿厢位置与制动件21的上下位置的关系可以是线性,也可以是非线性。
实施方式3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紧急停止装置13的结构图。图10所示的结构中,轿厢3向最下层方向下降的情况下,辊18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齿轮部1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齿条27向上方移动。齿条27与臂部16的支点23以及弹簧17的端相连,当齿条27向上方移动时,臂部16和弹簧17向上方移动,由此在楔状体15中制动件21向上方移动。例如,在轿厢3移动至最下层的情况下,制动件21向上方移动至图3中的d’的位置。由此,紧急停止装置13中产生制动力的上拉距离从d缩短为d’,从悬吊体5断开至紧急停止装置13动作的时间缩短。另一方面,在轿厢3上升至最上层附近的情况下,制动件21向下方移动,紧急停止装置13中产生制动力的上拉距离比d’大,从而能够减少由曳引机8的制动动作或轿厢3的内部的乘客引起的轿厢摇摆等导致的紧急停止装置13的误动作。
实施方式4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一个例子。图11所示的电梯装置为2:1绕绳结构。在轿厢3的上部设有吊轮28,在对重4的上部设有吊轮29。悬吊体5卷绕于吊轮28、驱动绳轮9、反绳轮7以及吊轮29上。悬吊体5的两端固定在机房2的下部。并且,紧急停止装置13设置在轿厢3的上部。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井道1中的轿厢3的放大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紧急停止装置13的结构图。紧急停止装置13由与限速器绳索12连接的臂部16、楔状体15、弹簧17、吊轮28、齿轮部19以及齿条20构成。臂部16以支点23为中心旋转。
在轿厢3向最下层方向下降的情况下,吊轮28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齿轮部1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齿条20向右方向移动。由此,弹簧17伸长,弹簧17向左方向按压臂部16的弹力减小。例如,轿厢3的位置与弹簧17的弹力的关系在图5中通过点划线表示为“线性特性”。
另外,存在当悬吊体5断开时吊轮28空转的情况,但为了使弹簧17的长度即使在该情况下也不发生变化,采用了如下的结构:以惯性重量增加的方式设定吊轮28与齿轮部19的旋转比;在吊轮28与齿轮部19之间设置旋转阻力;或者,在失去绳索张力时齿轮部19与齿条20的啮合脱离。由此,即使在悬吊体5断开时,弹簧17的弹力也保持为与断开时的轿厢位置对应的值。
由此,在2:1绕绳结构中,不需要辊就能够实现得到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同样效果的电梯装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吊轮28设置在轿厢3的上部,但也可以如图14那样将吊轮28设置在轿厢3的下部。
并且,如实施方式2和3所示,可以设置成通过吊轮28的旋转来改变楔状体15的制动件21在紧急停止装置工作前的位置的结构。此外,作为运动转换部,除了齿条以外,可以采用凸轮等。
实施方式5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中,从井道壁30的最下层附近至最下层设有突起部31。当轿厢3下降至最下层附近时,连杆32碰到突起部31,由此连杆32沿箭头的方向旋转,结果弹簧17伸展,弹簧17的弹力下降。
由此,在最下层附近,能够减小轿厢3与轿厢缓冲器10碰撞的速度,因此可以应用小型的轿厢缓冲器10,能够缩短井道1的上下尺寸。并且,当轿厢3位于最下层附近之外的位置时,紧急停止装置13动作所需的限速器绳索12与轿厢3之间的加速度之差增大,因此能够减少由曳引机8的制动动作或轿厢3的内部的乘客引起的轿厢摇摆等导致的紧急停止装置13的误动作。
并且,如实施方式2和3所示,可以设置成通过连杆32的移动来改变楔状体15的制动件21在紧急停止装置工作前的位置的结构。
实施方式6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实施方式6的电梯装置中,在井道壁30的最下层附近设有突起部33。当轿厢3下降至突起部位置时,连杆34碰到突起部33,由此连杆34沿箭头的方向旋转,结果弹簧17伸展,弹簧17的弹力下降。连杆34被上拉的状态由闩锁35保持,直到到达最下层。当轿厢3从最下层上升至突起部位置时,被上拉的状态下的连杆34碰到突起部33,由此连杆34沿与箭头相反的方向旋转,弹簧17被压缩,弹簧17的弹力上升。连杆34被下拉的状态由闩锁35保持。
由此,在最下层附近,能够减小轿厢3与轿厢缓冲器10碰撞的速度,因此可以应用小型的轿厢缓冲器10,能够缩短井道1的上下尺寸。并且,当轿厢3位于最下层附近之外的位置时,紧急停止装置13动作所需的限速器绳索12与轿厢3之间的加速度之差增大,因此能够减少由曳引机8的制动动作或轿厢3的内部的乘客引起的轿厢摇摆等导致的紧急停止装置13的误动作。并且,由于不需要辊和齿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紧急停止装置。
并且,如实施方式2和3所示,可以设置成通过连杆34的移动来改变楔状体15的制动件21在紧急停止装置工作前的位置的结构。
并且,只要是与轿厢3上的连杆34接触的位置,突起部33也可以固定在井道内的其他设备上,也可以通过使用磁力切换连杆34的状态而形成为不与突起部33物理接触的结构。并且,也可以使用现有的设置在电梯中的终端层检测开关用的突起部等。
实施方式7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控制器36根据设置于限速器14上的编码器的信息检测出轿厢3的位置,根据轿厢3的位置信息操作致动器37。具体而言,当轿厢3位于最下层附近时,向减弱弹簧17的弹力的方向操作致动器37,当轿厢3不位于最下层附近时,向增强弹簧17的弹力的方向操作致动器37。
由此,在最下层附近,能够减小轿厢3与轿厢缓冲器10碰撞的速度,可以应用小型的轿厢缓冲器10,能够缩短井道1的上下尺寸。并且,当轿厢3位于最下层附近之外的位置时,紧急停止装置13动作所需的限速器绳索12与轿厢3之间的加速度之差增大,因此能够减少由曳引机8的制动动作或轿厢3的内部的乘客引起的轿厢摇摆等导致的紧急停止装置13的误动作。并且,由于不需要辊和齿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紧急停止装置。另外,也可以使用现有的电梯中用于控制的信息来操作致动器37,能够使紧急停止装置13的结构更简单。
作为检测轿厢位置的传感器,可以是通过轿厢上的光电传感器来检测设于井道的板状的物体,通过气压传感器测量高度的变化,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相机等测量与井道侧设备的距离等,作为致动器37,可以是将电机与滚珠丝杠或同步带等组合而成的致动器、电磁阀等采用磁力的致动器、采用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的致动器等,只要是能够根据电信号改变位置或力的致动器即可。
停电时或无法接收信号时的致动器37的位置被设计成使得弹力为最弱的值,由此在紧急时也能够可靠地使紧急停止装置在最下层附近工作。
而且,如实施方式2和3所示,也可以设置成通过致动器37的操作来改变楔状体15的制动件21在紧急停止装置工作前的位置。
另外,对于以上的实施方式,示出了1:1绕绳和2:1绕绳的电梯装置,但不限于这些,也可以应用于例如不具有机房2的无机房电梯等。
标号说明
3:轿厢;
12:限速器绳索;
13:紧急停止装置;
15:楔状体;
17:弹簧;
21:制动件。
Claims (10)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装置具备进行升降体的紧急停止的紧急停止装置,
所述紧急停止装置具备:
楔状体,当所述升降体与限速器绳索产生加速度差时,所述楔状体的制动件被上拉上拉距离以上而按压于导轨,由此进行升降体的紧急停止;
弹簧,其沿阻止所述制动件的上拉的方向产生按压力;以及
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其当所述升降体位于最下层附近时改变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的位置,从而缩短所述紧急停止所需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是弹簧的一端,
当所述升降体位于最下层附近时,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减小弹簧的按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是制动件,
当所述升降体位于最下层附近时,缩短所述上拉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具备:
辊,其与导轨接触并随着升降体的上下移动而旋转;以及
运动转换部,其与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连接,将所述辊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具备:
辊,其与导轨接触并随着升降体的上下移动而旋转;以及
凸轮,其通过所述辊的旋转运动而旋转,
通过所述凸轮的旋转来改变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具备:
吊轮,其卷绕有悬吊所述升降体的悬吊体,随着所述升降体的上下移动而旋转;以及
运动转换部,其与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连接,将所述吊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具备:
吊轮,其卷绕有悬吊所述升降体的悬吊体,随着所述升降体的上下移动而旋转;以及
凸轮,其通过所述吊轮的旋转运动而旋转,
通过所述凸轮的旋转来改变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井道的最下层附近具备突起部,
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具备连杆,
所述连杆与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连接,通过碰到所述突起部而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具备:
控制器,其检测所述升降体的上下位置;以及
致动器,其根据所述控制器的信息来改变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端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升降体位于最下层附近时,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缩短所述紧急停止所需的时间,
当所述升降体位于最下层附近以外的位置时,所述紧急停止时间调整部不改变所述紧急停止所需的时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26074 | 2014-02-14 | ||
JP2014-026074 | 2014-02-14 | ||
PCT/JP2014/077890 WO2015122054A1 (ja) | 2014-02-14 | 2014-10-21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29544A true CN106029544A (zh) | 2016-10-12 |
CN106029544B CN106029544B (zh) | 2018-01-23 |
Family
ID=53799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75468.5A Active CN106029544B (zh) | 2014-02-14 | 2014-10-21 | 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58176B2 (zh) |
CN (1) | CN106029544B (zh) |
DE (1) | DE112014006364T5 (zh) |
WO (1) | WO2015122054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5508A (zh) * | 2017-11-10 | 2019-05-21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紧急制动装置及具有该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系统 |
CN109928284A (zh) * | 2017-12-19 | 2019-06-25 |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和超速的检测装置 |
CN110294385A (zh) * | 2019-06-10 | 2019-10-01 | 杨晗琦 | 电梯耗能减震装置 |
CN112723058A (zh) * | 2021-01-04 | 2021-04-30 | 罗三定 | 一种升降平台不等式平层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65995B2 (ja) * | 2015-12-01 | 2019-02-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CN110436297B (zh) * | 2018-05-03 | 2022-04-29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制动盘释放装置、盘车装置、电梯救援套件和方法 |
CN112088138B (zh) * | 2018-05-14 | 2022-02-2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安全装置和电梯的安全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4351A (zh) * | 2004-04-20 | 2006-06-0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紧急停止系统 |
CN1960931A (zh) * | 2004-12-15 | 2007-05-0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 |
CN101098822A (zh) * | 2005-09-30 | 2008-01-0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JP2013227116A (ja) * | 2012-04-25 | 2013-11-07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90202B2 (ja) * | 2008-03-19 | 2012-08-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緊急停止装置およびその点検方法 |
-
2014
- 2014-10-21 JP JP2015562690A patent/JP6058176B2/ja active Active
- 2014-10-21 DE DE112014006364.9T patent/DE112014006364T5/de active Pending
- 2014-10-21 CN CN201480075468.5A patent/CN106029544B/zh active Active
- 2014-10-21 WO PCT/JP2014/077890 patent/WO201512205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4351A (zh) * | 2004-04-20 | 2006-06-0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紧急停止系统 |
CN1960931A (zh) * | 2004-12-15 | 2007-05-0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 |
JP4710834B2 (ja) * | 2004-12-15 | 2011-06-2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非常止め装置 |
CN101098822A (zh) * | 2005-09-30 | 2008-01-0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JP2013227116A (ja) * | 2012-04-25 | 2013-11-07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5508A (zh) * | 2017-11-10 | 2019-05-21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紧急制动装置及具有该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系统 |
CN109775508B (zh) * | 2017-11-10 | 2020-07-14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紧急制动装置及具有该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系统 |
CN109928284A (zh) * | 2017-12-19 | 2019-06-25 |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和超速的检测装置 |
CN109928284B (zh) * | 2017-12-19 | 2023-07-18 |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和超速的检测装置 |
CN110294385A (zh) * | 2019-06-10 | 2019-10-01 | 杨晗琦 | 电梯耗能减震装置 |
CN112723058A (zh) * | 2021-01-04 | 2021-04-30 | 罗三定 | 一种升降平台不等式平层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058176B2 (ja) | 2017-01-11 |
JPWO2015122054A1 (ja) | 2017-03-30 |
WO2015122054A1 (ja) | 2015-08-20 |
CN106029544B (zh) | 2018-01-23 |
DE112014006364T5 (de) | 2016-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29544A (zh) | 电梯装置 | |
US10093515B2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CN101090854B (zh) | 电梯装置 | |
KR102276519B1 (ko) | 엘리베이터 장치 | |
CN102633174B (zh) | 紧急制动装置以及具有该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 |
CN104395220B (zh) | 电梯装置 | |
CN103189294A (zh) | 电梯装置 | |
JP6256620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WO2017094102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US10669123B2 (en) | Method for avoiding unwanted safety gear tripping in a safety stopping system of an elevator system, a safety stopping system, and an elevator system | |
US9957133B2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US10807832B2 (en) | Elevator device | |
KR102022894B1 (ko) | 엘리베이터 장치 | |
JP6188962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00513286C (zh) | 电梯装置 | |
CN205023648U (zh) | 电梯的限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