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乔木为原料制造木基型材的自动生产设备及方法,圆木疏解成木单板并改性浸胶后,进入由干燥、铺装组坯、压制、热处理、控制等装置组成的自动生产设备,按照生产节拍连续制成木基型材,提高了木基型材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木基型材的工业化生产以及推广应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乔木为原料制造木基型材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干燥装置、回转装置、压制装置、热处理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干燥装置上放置有改性浸胶后的乔木单板,用于对所述乔木单板进行干燥;
所述回转装置位于干燥装置一端下方,干燥后的乔木单板落入回转装置的铺装小车上;
所述压制装置位于回转装置的一端,所述铺装小车内的乔木单板被输送至所述压制装置处,由压制装置进行压制;
所述热处理装置位于压制装置的一侧,对经压制装置压制后的型材坯料进行热处理;
控制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干燥装置、回转装置、压制装置以及热处理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均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原料输送机构、网带干燥机、爬升输送机构以及变向输送机构,其中:
原料输送机构包括若干层上下设置且移动的原料输送带,位于原料输送带一端且沿输送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前碾压辊以及至少一个后碾压辊,相邻的前碾压辊和后碾压辊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分切辊,改性浸胶后的乔木单板置于原料输送带上,由原料输送带带动依次经过前碾压辊、分切辊以及后碾压辊后输送至网带干燥机内;
网带干燥机,连接于原料输送机构,用于对原料输送带输送的乔木单板进行干燥;
爬升输送机构,设置于网带干燥机未连接原料输送机构的一端,用于输送经网带干燥机干燥后的乔木单板;
变向输送机构,一端连接于爬升输送机构,另一端置于所述回转装置的上方,用于将爬升输送机构输送的乔木单板变向输送至铺装小车上。
作为优选,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回转输送机构以及位于回转输送机构上的锯截机构,所述铺装小车置于回转输送机构上且由其驱动移动,所述锯截机构随铺装小车一起移动,并对铺装小车内的乔木单板锯截。
作为优选,所述回转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列互相连接的输送辊道机构,其中一端的输送辊道机构位于干燥装置的下方,另一端的输送辊道机构连接于压制装置,靠近压制装置的两个输送辊道机构之间设有第一变向机构,所述第一变向机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列互相连接的输送辊道机构,第二列的输送辊道机构远离第一变向机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变向机构,所述第二变向机构另一端连接第一列所述一端的输送辊道机构,所述锯截机构位于干燥装置与压制装置之间的两个输送辊道机构之间
优选的,所述回转输送机构还包括称重机构以及第三变向机构,所述第三变向机构位于第一列的两个输送辊道机构之间,称重机构设置于第三变向机构和第一变向机构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锯截机构包括位于干燥装置与第三变向机构之间的两个输送辊道机构之间且固定设置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相对其可随铺装小车移动的锯截支架,所述锯截支架连接有复位气缸,所述锯截支架上设有垂直于铺装小车移动方向且往复移动的锯片以及位于锯片一侧的至少一个固定气缸,所述固定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固定压头。
作为优选,所述压制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预压机构以及压制锁模机构,所述预压机构位于回转装置的一端,用于对铺装小车内的乔木单板进行初步压制并输送至压制锁模机构内;所述压制锁模机构位于预压机构的一侧,用于对初步压制后的乔木单板进行主压制。
作为优选,所述预压机构包括送模机构、推模机构、U型翻转机构、预压侧推机构、上模板输送机构,其中:
所述送模机构上设有若干模具,并输送所述模具至推模机构;
所述推模机构连接于U型翻转机构,用于将送模机构输送的模具推送至U型翻转机构内;
所述U型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压制锁模机构的一端,用于带动所述模具竖直或水平翻转;且U型翻转机构内的模具由推模机构推送至压制锁模机构的模腔内;
所述预压侧推机构位于U型翻转机构的一侧且设置在回转装置指向压制锁模机构的一端,铺装小车经回转装置输送至所述预压侧推机构处,所述预压侧推机构对铺装小车内的乔木单板进行初步压制,并在提起铺装小车的侧框后,将初步压制的乔木单板推入所述U型翻转机构内的所述模具内;
所述上模板输送机构位于所述U型翻转机构的一侧,用于向U型翻转机构的所述模具输送上模板。
作为优选,所述压制锁模机构包括位于U型翻转机构一端的压制机构,位于压制机构内且置于所述模具一侧的锁模机构,位于压制机构内且置于所述模具另一侧的侧穿销机构,以及位于压制机构远离U型翻转机构的一端的防涨销放置机构,所述防涨销放置机构通过出料辊道机构连接于所述热处理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位于出料辊道机构一端的热处理输送辊道以及位于所述热处理输送辊道上的热处理窑,所述压制锁模机构内的模具经热处理输送辊道输送至热处理窑内进行热处理,形成所述木基型材;
优选的,所述出料辊道机构与热处理输送辊道之间还设有机械手机构,所述机械手机构将出料辊道机构上的模具放置在热处理输送辊道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成品堆积装置,所述成品堆积装置位于所述热处理窑的一侧,用于放置经热处理窑热处理后的装有所述木基型材的模具;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成品堆积装置一侧且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的的拆模装置,所述拆模装置对成品堆积装置输送的装有所述木基型材的模具进行拆卸。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回转输送辊道装置,所述回转输送辊道装置连接于拆模装置并将拆卸的所述模具输送回原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乔木为原料制造木基型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干燥装置对改性浸胶后的乔木单板进行干燥;
通过回转装置对经干燥装置干燥后的乔木单板进行输送;
通过压制装置对回转装置输送的乔木单板进行压制;
通过热处理装置对压制后的型材坯料进行热处理,形成所述木基型材。
作为优选,所述通过回转装置对经干燥装置干燥后的乔木单板进行输送包括:
通过铺装小车放置干燥后的乔木单板,并通过回转输送机构驱动铺装小车移动至压制装置处;
通过锯截机构随铺装小车一起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对铺装小车内的乔木单板进行锯截。
作为优选,所述通过压制装置对回转装置输送的乔木单板进行压制包括:
通过预压机构对所述回转装置输送的乔木单板进行初步压制;
通过压制锁模机构对经初步压制后的乔木单板进行主压制。
作为优选,通过拆模装置对装有所述木基型材的模具进行拆模;
通过回转输送辊道装置对拆卸后的模具以及上模板输送回原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干燥装置、回转装置、压制装置、热处理装置、控制装置等设备,依次对改性浸胶后的乔木原料进行干燥、铺装组坯、压制以及热处理后形成木基型材,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木基型材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回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铺装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回转装置的输送辊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4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回转装置的称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锯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压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预压机构的送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预压机构的推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图11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预压机构的U型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预压机构的预压侧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预压机构的上模板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压制锁模机构(未示出防涨销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压制锁模机构的侧穿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图17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压制锁模机构的防涨销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压制锁模机构的防涨销放置机构与出料辊道机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热处理装置的机械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机械手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热处理装置的热处理输送辊道以及热处理窑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成品堆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27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拆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回转输送辊道装置的回转输送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自动生产设备的周转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木基型材的生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
1、干燥装置;
1-1、原料输送机构;1-1-1、原料输送带;1-1-2、前碾压辊;1-1-3、后碾压辊;1-1-4、分切辊;1-2、网带干燥机;1-3、爬升输送机构;1-3-1、爬升输送带;1-4、变向输送机构;1-4-1、变向输送带;1-4-2、支撑架;1-4-3、导向板;1-5、敞开式干燥机构;
2、回转装置;
2-1、铺装小车;2-1-1、底板;2-1-2、侧框;
2-2、回转输送机构;
2-2-1、输送辊道机构;2-2-2、第一变向机构;2-2-3、第二变向机构;2-2-4、称重机构;2-2-5、第三变向机构;
2-2-1-1、辊道架体;2-2-1-2、辊道减速电机;2-2-1-3、输送辊;2-2-2-1、输送模块;2-2-2-2、变向输送模块;2-2-4-1、称重支架;2-2-4-2、计量秤;2-2-4-3、螺旋升降机;2-2-4-4、第二减速电机;2-2-4-5、称重输送辊;2-2-2-1-1、输送辊组;2-2-2-1-2、变向辊组;2-2-2-1-3、推送气缸;2-2-2-2-1、变向输送辊;
2-3、锯截机构;2-3-1、固定座;2-3-2、锯截支架;2-3-3、复位气缸;2-3-4、锯片;2-3-5、固定气缸;2-3-6、固定压头;2-3-7、第四导向柱;
3、压制装置;3-1、预压机构;3-2、压制锁模机构;
3-1-1、送模机构;3-1-1-1、底座;3-1-1-2、第三减速电机;3-1-1-3、推动板;3-1-1-4、送模辊道;3-1-1-5、万向滚珠;3-1-1-6、导向轮;
3-1-2、推模机构;3-1-2-1、推模架;3-1-2-2、第一直线导轨;3-1-2-3、推板;3-1-2-4、推头;3-1-2-5、连接杆;3-1-2-6、第四减速电机;
3-1-3、U型翻转机构;3-1-3-1、翻转支架;3-1-3-2、旋转轴;3-1-3-3、U型框;3-1-3-4、油缸;3-1-3-5、模腔侧板;3-1-3-6、下压气缸;3-1-3-7、模具挡块;3-1-3-8、旋转扣钩;
3-1-4、预压侧推机构;3-1-4-1、预压侧推支架;3-1-4-2、预压模块;3-1-4-3、小车侧框提升模块;3-1-4-4、侧推模块;3-1-4-2-1、预压油缸;3-1-4-2-2、预压压头;3-1-4-2-3、第一导向柱;3-1-4-3-1、提升油缸;3-1-4-3-2、提升钩;3-1-4-4-1、水平架;3-1-4-4-2、侧推油缸;3-1-4-4-3、侧推压板;
3-1-5、上模板输送机构;3-1-5-0、上模板;3-1-5-1、上模板输送支架;3-1-5-2、上模板吸附输送架;3-1-5-3、第二直线导轨;3-1-5-4、齿条;3-1-5-5、连接架;3-1-5-6、上模板吸附输送油缸;3-1-5-7、上模板压头;3-1-5-8、电磁铁;3-1-5-9、伺服电机;3-1-5-a、上模板框;3-1-5-b、第五减速电机;
3-2-1、压制机构;3-2-1-1、压制支座;3-2-1-2、压制滑块;3-2-1-3、压头;
3-2-2、锁模机构;3-2-2-1、模具左压板油缸;3-2-2-2、模具左压板;3-2-2-3、楔块顶出油缸;3-2-2-4、楔块;3-2-2-5、上顶出油缸;3-2-2-6、顶出杆;
3-2-3、侧穿销机构;3-2-3-1、侧穿销支座;3-2-3-2、工作平面;3-2-3-3、放置槽;3-2-3-4、侧穿销;3-2-3-5、侧穿销推板;3-2-3-6、推杆;3-2-3-7、穿销油缸;3-2-3-8、油缸支架;3-2-3-9、第三直线导轨;3-2-3-a、滑块;3-2-3-b、销箱;3-2-3-c、滚动轴承;3-2-3-d、第六减速电机;3-2-3-e、同步带;
3-2-4、防涨销放置机构;3-2-4-1、防涨销支座;3-2-4-2、模具支撑输送辊道;3-2-4-3、防涨销放置油缸;3-2-4-4、放置压板;3-2-4-5、电磁铁;3-2-4-6、第二导向柱;3-2-4-7、第四直线导轨;3-2-4-8、防涨销框架;3-2-4-9、定位油缸;3-2-4-a、定位块;3-2-4-b、防涨销;
3-2-5、模具;
3-2-6、出料辊道机构;3-2-6-1、出料辊道;3-2-6-2、第七减速电机;
4、热处理装置;4-1、热处理输送辊道;4-2、热处理窑;4-3、机械手机构;
4-3-1、支撑梁;4-3-2、支撑板;4-3-3、第一伺服电机;4-3-4、螺旋升降机;4-3-5、连接座;4-3-6、机械手气缸;4-3-7、机械手;4-3-8、锁销气缸;4-3-9、第五直线导轨;4-3-a、第二伺服电机;4-3-b、升降导柱;
5、成品堆积装置;5-1、辊道架;5-2、成品堆积输送辊道;5-3、升降辊道;5-4、模具推板;5-2-1、成品堆积输送辊;
6、拆模装置;6-0、U型模具;6-1、第一架体;6-2、第二架体;6-3、模具放置辊道;6-4、木枋辊道;6-5、下顶出油缸;6-6、油缸架;6-7、拆模油缸;6-8、支撑钩板;6-9、第三导向柱;6-0-a、推送油缸;6-0-b、木枋;
7、回转输送辊道装置;7-1、回转输送辊道;
8、周转输送装置;8-1、周转输送底座;8-2、第八减速电机;8-3、周转输送辊;
9、上模板堆积输送装置;
10、U型模具堆积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木基型材的自动生产设备,主要用于将乔木原料生产为木基型材,以提高乔木类植物的应用,具体的,该自动生产设备包括干燥装置1、回转装置2、压制装置3、热处理装置4、成品堆积装置5、拆模装置6、回转输送辊道装置7、周转输送装置8、上模板堆积输送装置9、U型模具堆积输送装置10以及与上述各部件电连接的控制装置(可以为电气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下面对本发明的上述各个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加以说明阐述,具体如下:
1)、干燥装置1
如图2所示,干燥装置1包括均连接于上述控制装置的原料输送机构1-1、网带干燥机1-2、爬升输送机构1-3、变向输送机构1-4以及敞开式干燥机构1-5,其中:
原料输送机构1-1包括若干层上下设置且移动的原料输送带1-1-1,该原料输送带1-1-1通过减速电机以及辊轮带动移动,具体的,可以在原料输送机构1-1的两端设置辊轮,且其中一个辊轮连接上述减速电机,由其驱动辊轮转动,随后将原料输送带1-1-1套设在辊轮上,由辊轮带动移动。本实施例中,在原料输送带1-1-1的一端沿输送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前碾压辊1-1-2以及至少一个后碾压辊1-1-3,上述前碾压辊1-1-2并排设置,且其沿输送方向最后一个前碾压辊1-1-2位于第一个后碾压辊1-1-3的前方,相邻的最后一个前碾压辊1-1-2和第一个后碾压辊1-1-3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分切辊1-1-4。改性浸胶后的乔木单板置于原料输送带1-1-1上,由原料输送带1-1-1带动经过前碾压辊1-1-2,通过前碾压辊1-1-2将乔木单板碾压平整后,再经过分切辊1-1-4对乔木单板进行切丝但不切断处理,然后再经过后碾压辊1-1-3碾压平整,此时在一定程度上胶液会被后碾压辊1-1-3碾压进乔木单板的切丝口内,进一步提高浸胶效果。之后,经后碾压辊1-1-3碾压后的乔木单板被输送至网带干燥机1-2内,本实施例中,上述乔木单板在经原料输送带1-1-1输送时,其含水率为50±5%。
网带干燥机1-2,连接于原料输送机构1-1,其内部设有与原料输送带1-1-1一一对应的输送带,用于承接原料输送带1-1-1输送过来的乔木单板,经网带干燥机1-2干燥后,乔木单板的含水率控制在10-15%;
本实施例中,敞开式干燥机构1-5设置于网带干燥机1-2未连接原料输送机构1-1的一端,经网带干燥机1-2的输送带输送的干燥后的乔木单板被输送至敞开式干燥机构1-5进一步干燥。具体的,在敞开式干燥机构1-5的底部设风机(图中未示出),该风机向乔木单板吹风,加速空气流动以达到干燥目的,在敞开式干燥机构1-5上方设有阻挡网,用以防止乔木单板被风机吹离或吹乱。
爬升输送机构1-3,设置于敞开式干燥机构1-5未连接网带干燥机1-2的一端,包括若干层倾斜设置的爬升输送带1-3-1,每个爬升输送带1-3-1均通过减速电机以及辊轮的方式实现移动,上述爬升输送带1-3-1与网带干燥机1-2的输送带相对应设置,经敞开式干燥机构1-5干燥后的乔木单板被输送至爬升输送带1-3-1上。
变向输送机构1-4,包括呈弯折设置的变向输送带1-4-1以及位于变向输送带1-4-1下方两端的支撑架1-4-2,通过支撑架1-4-2来支撑变向输送带1-4-1,优选的,该变向输送带1-4-1呈90°弯折设置,其一端连接于爬升输送机构1-3的爬升输送带1-3-1,另一端置于回转装置2的上方且设有导向板1-4-3,通过导向板1-4-3将干燥后的乔木单板均匀的铺装在回转装置2的铺装小车2-1内。
本实施例中,上述干燥装置1各部件的输送带的宽度优选设置为2800mm,移动速度设置为0-20米/分钟。
2)回转装置2
如图3所示,回转装置2包括上述的铺装小车2-1,回转输送机构2-2以及锯截机构2-3,其中铺装小车2-1置于回转输送机构2-2上且由其驱动移动,锯截机构2-3位于回转输送机构2-2上且随铺装小车2-1一起移动,并对铺装小车2-1内的乔木单板锯截。其中:
2.1)铺装小车2-1
如图4所示,上述铺装小车2-1设置为多个,铺装小车2-1选用为2500×800×800(长×宽×高,单位为毫米)的规格,且相邻的两个铺装小车2-1之间设有缝隙,该缝隙设置为额定的距离,该铺装小车2-1包括底板2-1-1以及对称插装在底板2-1-1两侧且可拆卸的侧框2-1-2,本实施例中,在铺装过程中铺装小车2-1以2600毫米/3分钟的速度向前运行,随着一张张的乔木单板经导向板1-4-3向铺装小车2-1中落下,铺装小车2-1也在向前行走,这样每一张的单板原料就一个个呈楼梯阶梯状层叠的搭接在铺装小车2-1内,并最终在位于后侧的某个铺装小车2-1内铺满乔木单板(此时乔木单板呈一定倾斜状态),并且最终位于后侧的每个铺装小车2-1内均铺满乔木单(起始第一个铺装小车2-1除外),随后由锯截装置2-3锯截,距截后,起始第一个铺装小车2-1经回转输送机构2-2运送,铺满乔木单板的铺装小车2-1则在回转输送机构2-2的运送下进入压制装置3内。
2.2)回转输送机构2-2
上述回转输送机构2-2包括若干输送辊道机构2-2-1、一个第一变向机构2-2-2、一个第二变向机构2-2-3、称重机构2-2-4以及一个第三变向机构2-2-5,具体的,参照图4以及图5对本发明的上述回转输送机构2-2的结构加以说明:
上述的输送辊道机构2-2-1、第一变向机构2-2-2、第二变向机构2-2-3、称重机构2-2-4以及第三变向机构2-2-5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近似于矩形的回转结构,铺装小车2-1置于上述回转输送机构2-2上并由其驱动运行。
其中若干输送辊道机构2-2-1分成两列设置,具体为第一列以及第二列设置,位于第一列一端的输送辊道机构2-2-1设置在干燥装置1一端的下方,具体是设置在变向输送机构1-4的正下方,另一端的输送辊道机构2-2-1则连接于压制装置3。位于第二列两端的辊道输送机构2-2-1分别通过第一变向机构2-2-2以及第二变向机构2-2-3连接于第一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
如图5所示,上述输送辊道机构2-2-1包括辊道架体2-2-1-1,位于辊道架体2-2-1-1内且连接于控制装置的辊道减速电机2-2-1-2,在辊道架体2-2-1-1的上端设有沿辊道架体2-2-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通过链条连接的若干输送辊2-2-1-3,其中一个输送辊2-2-1-3通过链条连接于辊道减速电机2-2-1-2。
第一变向机构2-2-2主要用于铺装小车2-1从压制装置3处空车返回时,对铺装小车2-1进行变向,该第一变向机构2-2-2相对于第一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垂直设置且第一变向机构2-2-2的一端位于第一列靠近压制装置3的两个输送辊道机构2-2-1之间,与第一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构成输送线,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并与其构成另一输送线,铺装小车2-1可通过第一变向机构2-2-2实现运行方向的改变,参照图6,该第一变向机构2-2-2包括位于两端的输送模块2-2-2-1以及位于两个输送模块2-2-2-1之间的变向输送模块2-2-2-2,输送模块2-2-2-1上设有位于两端且与输送辊道机构2-2-1的输送辊2-2-1-3设置方向相同的若干输送辊组2-2-2-1-1,以及位于两个输送辊组2-2-2-1-1之间且与输送辊组2-2-2-1-1运行方向垂直的变向辊组2-2-2-1-2,其中输送辊组2-2-2-1-1由输送模块2-2-2-1-1上的减速电机驱动,变向辊组2-2-2-1-2则相对于输送辊组2-2-2-1-1可升降,具体是将变向辊组2-2-2-1-2安装在一架体上,上述架体连接有螺旋升降机(图中未示出),通过电机带动螺旋升降机可实现架体以及其上的变向辊组2-2-2-1-2的升降,本实施例中,螺旋升降机为现有技术,故对其结构不再赘述,例如可以是通涡轮蜗杆机构,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升降的机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变向辊组2-2-2-1-2在铺装小车2-1不需要变向时,其低于输送辊组2-2-2-1-1,进而保证变向辊组2-2-2-1-2不会对铺装小车2-1的运行造成干涉。上述输送模块2-2-2-1分别连接于第一列以及第二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其中连接于第一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的输送模块2-2-2-1上远离第二的列输送辊道机构2-2-1且与第二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输送方向平行的一侧设有指向变向输送模块2-2-2-2的推送气缸2-2-2-1-3,连接于第二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的输送模块2-2-2-1的一侧上设有指向第二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的推送气缸2-2-2-1-3,上述推送气缸2-2-2-1-3用于推送铺装小车2-1使其变向以及置于输送辊道机构2-2-1上。
变向输送模块2-2-2-2包括有若干与变向辊组2-2-2-1-2同向设置的变相输送辊2-2-2-2-1,该变向输送辊2-2-2-2-1由减速电机通过链条传动实现转动,用于对铺装小车2-1的驱动。本实施例的铺装小车2-1在需要变向时,首先通过连接于第一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的输送模块2-2-2-1上的螺旋升降机将变向辊组2-2-2-1-2上升,随后通过推送气缸2-2-2-1-3将其推送至变向输送模块2-2-2-2的变向输送辊2-2-2-2-1上,由其带动运行至另一个输送模块2-2-2-1上,随后再由另一个输送模块2-2-2-1上的推送气缸2-2-2-1-3推送至第二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上,完成整个变向过程。
第二变向机构2-2-3设置在第二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远离第一变向机构2-2-2的一端,其用于将第二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上的铺装小车2-1变向并带动其运行至干燥装置1的变向输送机构1-4的下方,该第二变向机构2-2-3包括有两个输送模块以及变向输送模块,两个输送模块分别连接于第一列以及第二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变向输送模块位于两个输送模块之间,该第二变向机构2-2-3的输送模块以及变向输送模块的结构与第一变向机构2-2-2的输送模块2-2-2-1以及变向输送模块2-2-2-2的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第一变向机构2-2-2以及第二变向机构2-2-3,能够实现铺装小车2-1的循环运行使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变向机构2-2-5位于第一列的两个输送辊道机构2-2-1之间,具体的位于变向输送机构1-4与第一变向机构2-2-2之间的两个输送辊道机构2-2-1之间且一端连接于输送辊道机构2-2-1,另一端连接于称重机构2-2-4,该第三变向机构2-2-5包括两端分别与输送辊道机构2-2-1以及称重机构2-2-4连接的输送模块,以及位于输送模块同一侧且相互连接的若干个变向输送模块,本实施中设置为三个,上述三个变向输送模块远离第一列的输送辊道机构2-2-1设置,第三变向机构2-2-5的输送模块以及变向输送模块的结构与第一变向机构2-2-2的输送模块2-2-2-1以及变向输送模块2-2-2-2的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7,称重机构2-2-4设置在第三变向机构2-2-5以及第一变向机构2-2-2与第三变向机构2-2-5之间的一个输送辊道机构2-2-1之间,其包括称重支架2-2-4-1,位于称重支架2-2-4-1中间部位的计量秤2-2-4-2,在计量秤2-2-4-2下方设有螺旋升降机2-2-4-3,该螺旋升降机2-2-4-3通过第二减速电机2-2-4-4驱动,该第二减速电机2-2-4-4还通过链条连接有设于称重支架2-2-4-1上且位于计量秤2-2-4-2两侧的称重输送辊2-2-4-5,称重输送辊2-2-4-5的设置方向与第一列输送辊道机构2-2-1的输送方向一致,用于带动铺装小车2-1继续运行。
本实施的铺装小车2-1铺满乔木单板并运行到称重机构2-2-4处后,会在称重机构2-2-4上进行称重,称重机构2-2-4的计量秤2-2-4-2由螺旋升降机2-2-4-3带动升起并将铺装小车2-1顶起,对该铺装小车2-1内乔木单板的重量进行称重计量,称重完毕后,将铺装小车2-1放下,并通过第二减速电机2-2-4-4驱动铺装小车2-1继续向第三变向机构2-2-5运行,当测得乔木单板不符合重量要求时,铺装小车2-1运行至第三变向机构2-2-5时,会被第三变向机构2-2-5的输送模块上的推送气缸推至其变向输送模块上等待处理;当测得乔木单板符合重量要求时,铺满乔木单板的铺装小车2-1则一直运行至压制装置3处进行下一工序。
2.3)锯截机构2-3
锯截机构2-3设置在干燥装置1与压制装置3之间的两个输送辊道机构2-2-1之间,具体是设置在干燥装置1与第三变向机构2-2-5之间的两个输送辊道机构2-2-1之间,用于对铺装小车2-1上的层叠搭接设置的乔木单板进行锯截。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锯截装置2-3的结构。
参照图8,上述锯截装置2-3主要由固定座2-3-1、锯截支架2-3-2、复位气缸2-3-3、锯片2-3-4、固定气缸2-3-5、固定压头2-3-6以及导向柱2-3-7等组成。
其中固定座2-3-1位于干燥装置1与第三变向机构2-2-5之间的两个输送辊道机构2-2-1之间且固定设置,该固定座2-3-1上设有相对其可移动并随铺装小车2-1移动的锯截支架2-3-2,该锯截支架2-3-2连接有一端固定设置的复位气缸2-3-3(具体可固定设置在某架体上,本实施例中未示出),锯截支架2-3-2上设有垂直于铺装小车2-1移动方向且往复移动的锯片2-3-4,具体的是通过气缸带动锯片2-3-4或者减速电机带动动锯片2-3-4来实现锯片2-3-4的往复移动;在锯截支架2-3-2上端还设有位于锯片2-3-4一侧的固定气缸2-3-5,该固定气缸2-3-5竖直向下设置且输出端固接有固定压头2-3-6,在固定压头2-3-6上端固定有滑动穿过锯截支架2-3-2的第四导向柱2-3-7。
当铺满了乔木单板的铺装小车2-1运行到锯截机构2-3处后,锯截支架2-3-2会随着铺装小车2-1一起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固定气缸2-3-5会带动固定压头2-3-6下行对铺装在铺装小车2-1内的乔木单板进行压制固定,随后锯片2-3-4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对乔木单板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固定气缸2-3-5带动固定压头2-3-6上升复位,锯截支架2-3-2以及其上的各部件则在复位气缸2-3-3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以待下一次的锯截工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锯片2-3-4在进行锯截切割时,刚好位于相邻的两个铺装小车2-1的缝隙内。
3)、压制装置3
压制装置3包括互相连接的预压机构3-1以及压制锁模机构3-2,其中预压机构3-1位于回转装置2的一端,用于对铺装小车2-1内的乔木单板进行初步压制并输送至压制锁模机构3-2内;压制锁模机构3-2位于预压机构3-1的一侧,用于对初步压制后的乔木单板进行主压制。
下面分别对本实施例的上述预压机构3-1和压制锁模机构3-2的结构加以说明:
3.1)预压机构3-1
请参照9,该预压机构3-1包括送模机构3-1-1、推模机构3-1-2、U型翻转机构3-1-3、预压侧推机构3-1-4、上模板输送机构3-1-5,其中:
送模机构3-1-1上设有若干模具,如图10所示,该送模机构3-1-1包括底座3-1-1-1,位于底座3-1-1-1中间位置的第三减速电机3-1-1-2以及由第三减速电机3-1-1-2驱动的推动板3-1-1-3,模具位于推动板3-1-1-3远离第三减速电机3-1-1-2的一侧,该推动板3-1-1-3在第三减速电机3-1-1-2的作用下可移动,具体的是在底座3-1-1-1上设有导轨以及链轮,第三减速电机3-1-1-2通过链条连接于链轮,推动板3-1-1-3固设在链条上且沿导轨滑动。在底座3-1-1-1的两侧上设有送模辊道3-1-1-4,模具放置在送模辊道3-1-1-4上。底座3-1-1-1上在送模辊道3-1-1-4远离第三减速电机3-1-1-2的一端垂直设有若干阵列排布的万向滚珠3-1-1-5,以及位于底座3-1-1-1上的一排导向轮3-1-1-6。通过送模机构3-1-1的第三减速电机3-1-1-2带动推动板3-1-1-3推动模具向万向滚珠3-1-1-5处移动,当模具移动至万向滚珠3-1-1-5上后,其侧面贴设在导向轮3-1-1-6上,随后由推模机构3-1-2推送至U型翻转机构3-1-3处。
推模机构3-1-2位于万向滚珠3-1-1-5的上方,且一端设置有U型翻转机构3-1-3,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该推模机构3-1-2包括推模架3-1-2-1,上述若干万向滚珠3-1-1-5位于推模架3-1-2-1下方,在推模架3-1-2-1上方两侧设有第一直线导轨3-1-2-2,该第一直线导轨3-1-2-2上设有可以沿其移动的推板3-1-2-3以及推头3-1-2-4,其中推板3-1-2-3位于第一直线导轨3-1-2-2远离U型翻转机构3-1-3的一端,推头3-1-2-4位于第一直线导轨3-1-2-2的中间位置,且推头3-1-2-4的下方通过连接杆3-1-2-5与推板3-1-2-3相连接,该连接杆3-1-2-5位于推头3-1-2-4的一端设有蘑菇头,在推板3-1-2-3上设有第四减速电机3-1-2-6,其驱动推板3-1-2-3沿第一直线导轨3-1-2-2移动。在上述的送模机构3-1-1将模具输送至万向滚珠3-1-1-5出后,模具刚好位于推板3-1-2-3和推头3-1-2-4之间且位于连接杆3-1-2-5的下方,通过第四减速电机3-1-2-6驱动推板3-1-2-3移动,推板3-1-2-3下端能够将模具推至U型翻转机构3-1-3处,随后再由第四减速电机3-1-2-6驱动推板3-1-2-3回复原位。
U型翻转机构3-1-3位于推模机构3-1-2的一侧,具体是位于推模架3-1-2-1的下方且与送模机构3-1-1相邻设置,其位于压制锁模机构3-2的一端。具体的参照图13,该U型翻转机构3-1-3包括翻转支架3-1-3-1,在翻转支架3-1-3-1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U型框3-1-3-3,具体是在翻转支架3-1-3-1的一侧设置旋转轴3-1-3-2,U型框3-1-3-3通过该旋转轴3-1-3-2转动连接于翻转支架3-1-3-1,在翻转支架3-1-3-1设有旋转轴3-1-3-2的一侧还设有一倾斜设置的油缸3-1-3-4,该油缸3-1-3-4的油缸座铰接在翻转支架3-1-3-1底部,其输出端则铰接在U型框3-1-3-3上,通过驱动油缸3-1-3-4伸出,U型框3-1-3-3被油缸3-1-3-4驱动处于竖直状态,驱动油缸3-1-3-4缩回,则U型框3-1-3-3被油缸3-1-3-4驱动处于水平状态。
U型框3-1-3-3内连接有随其一起转动且相对于其可滑动的模腔侧板3-1-3-5,经推模机构3-1-2推送的模具置于两个模腔侧板3-1-3-5之间,在两个模腔侧板3-1-3-5之间靠近推模机构3-1-2的一端固设有一竖直设置的下压气缸3-1-3-6,该下压气缸3-1-3-6输出端连接有模具挡块3-1-3-7,在模腔侧板3-1-3-5设置下压气缸3-1-3-6的一端还设有旋转扣钩3-1-3-8,在U型框3-1-3-3处于竖直状态时,该旋转扣钩3-1-3-8与推模机构3-1-2的连接杆3-1-2-5的蘑菇头相扣合。
预压侧推机构3-1-4设置在回转装置2指向压制锁模机构3-2的一端,铺装小车2-1经回转装置2的回转输送机构2-2输送至预压侧推机构3-1-4处后,该预压侧推机构3-1-4对铺装小车2-1内干燥后的乔木单板进行初步压制,并在初步压制后提起铺装小车2-1的侧框2-1-2,将初步压制的乔木原料推入U型翻转机构3-1-3内的模具内。具体的,可参照图14,预压侧推机构3-1-4包括预压侧推支架3-1-4-1,位于预压侧推支架3-1-4-1上方的预压模块3-1-4-2和小车侧框提升模块3-1-4-3,以及位于预压侧推支架3-1-4-1下方一侧的侧推模块3-1-4-4,回转输送机构2-2位于端部的输送辊道机构2-2-1连接于预压侧推支架3-1-4-1并将其上的铺装小车2-1输送至预压侧推支架3-1-4-1下方。
上述预压模块3-1-4-2包括固设在预压侧推支架3-1-4-1上端部的预压油缸3-1-4-2-1,该预压油缸3-1-4-2-1输出端连接有预压压头3-1-4-2-2,预压压头3-1-4-2-2位于铺装小车2-1的正上方且其预压面积与铺装小车2-1内的乔木单板面积相同,在预压压头3-1-4-2-2上固设有穿过预压侧推支架3-1-4-1顶部且可相对于预压侧推支架3-1-4-1滑动的第一导向柱3-1-4-2-3,通过预压油缸3-1-4-2-1以及第一导向柱3-1-4-2-3,能够使得预压压头3-1-4-2-2对铺装小车2-1内的乔木单板准确的初步压制。
小车侧框提升模块3-1-4-3包括固设在预压侧推支架3-1-4-1上端部的两个提升油缸3-1-4-3-1以及与提升油缸3-1-4-3-1输出端连接的提升钩3-1-4-3-2,上述两个提升钩3-1-4-3-2位于预压压头3-1-4-2-2两侧,其用于将铺装小车2-1的两侧的侧框2-1-2提升以及下放,在将铺装小车2-1的侧框2-1-2提升时,U型翻转机构3-1-3处于水平翻转状态,其内的模具开口指向铺装小车2-1。
侧推模块3-1-4-4包括固接于预压侧推支架3-1-4-1一侧的水平架3-1-4-4-1,在水平架3-1-4-4-1上固设有侧推油缸3-1-4-4-2,该侧推油缸3-1-4-4-2的输出端指向预压侧推支架3-1-4-1设置且固接有侧推压板3-1-4-4-3,该侧推压板3-1-4-4-3用于在小车侧框提升模块3-1-4-3将铺装小车2-1的侧框2-1-2提升后,将铺装小车2-1内的乔木单板侧推至U型翻转机构3-1-3内的模具内。
上模板输送机构3-1-5位于U型翻转机构3-1-3的一侧且部分置于U型翻转机构3-1-3的上方,用于向U型翻转机构3-1-3内的模具输送上模板3-1-5-0,如图15所示,该上模板输送机构3-1-5包括位于U型翻转机构3-1-3一侧的上模板输送支架3-1-5-1,在该上模板输送支架3-1-5-1靠近U型翻转机构3-1-3的一侧还设有上模板吸附输送架3-1-5-2,该上模板吸附输送架3-1-5-2两侧设有第二直线导轨3-1-5-3,该第二直线导轨3-1-5-3的另一端置于U型翻转机构3-1-3上端,位于第二直线导轨3-1-5-3的一侧还设有齿条3-1-5-4,在第二直线导轨3-1-5-3上设有沿其滑动的连接架3-1-5-5,在该连接架3-1-5-5上设有上模板吸附输送油缸3-1-5-6,该上模板吸附输送油缸3-1-5-6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模板压头3-1-5-7,该上模板压头3-1-5-7内设有若干电磁铁3-1-5-8,通过电磁铁3-1-5-8可使得上模板压头3-1-5-7吸附上模板3-1-5-0。在连接架3-1-5-5上设有伺服电机3-1-5-9,且伺服电机3-1-5-9的输出端固接有与齿条3-1-5-4啮合的齿轮,通过伺服电机3-1-5-9能够使得连接架3-1-5-5以及其上的上模板吸附输送油缸3-1-5-6、上模板压头3-1-5-7以及上模板3-1-5-0沿第二直线导轨3-1-5-3移动,并最终移动至U型翻转机构3-1-3上方处。
在上模板输送支架3-1-5-1设有若干指向U型翻转机构3-1-3设置的输送辊,在输送辊上滑动设置有上模板框3-1-5-a,其内以叠加方式放置有若干上模板3-1-5-0,该上模板框3-1-5-a通过第五减速电机3-1-5-b以及链条在输送辊上滑动,并滑动至上模板压头3-1-5-7的下方,由上模板压头3-1-5-7对该上模板框3-1-5-a内的上模板3-1-5-0进行吸附。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上述预压机构3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送模机构3-1-1在其第三减速电机3-1-1-2的作用下带动推动板3-1-1-3运送模具在送模辊道3-1-1-4上向万向滚珠3-1-1-5处移动(即向推模机构3-1-2工位处移动),当模具移动至万向滚珠3-1-1-5上后,其侧面贴设在导向轮3-1-1-6上。在模具被运送到万向滚珠3-1-1-5处后,推模机构3-1-2的第四减速电机3-1-2-6驱动推板3-1-2-3将模具在万向滚珠3-1-1-5及导向轮3-1-1-6的作用下推入到U型翻转机构3-1-3中。当模具完全进入U型翻转机构3-1-3后,推模机构3-1-2的推板3-1-2-3在第四减速电机3-1-2-6的驱动下退回。送模机构3-1-1的推动板3-1-1-3运送第二个模具准备下一个工作循环。同时U型翻转机构3-1-3的U型框3-1-3-3通过油缸3-1-3-4的缩回,围绕旋转轴3-1-3-2翻转成水平状态。
在同时间内,铺装小车2-1运行到预压侧推机构3-1-4处,预压模块3-1-4-2的预压油缸3-1-4-2-1驱动预压压头3-1-4-2-2在第一导向柱3-1-4-2-3的导向作用下,下行对铺装小车2-1内的乔木单板进行初步压制。在预压压头3-1-4-2-2对乔木单板压制到设定位置后,铺装小车2-1的侧框2-1-2被小车侧框提升模块3-1-4-3的提升油缸3-1-4-3-1驱动的提升钩3-1-4-3-2提升。
在铺装小车2-1的侧框2-1-2被提升到设定位置后,侧推模块3-1-4-4的侧推油缸3-1-4-4-2带动侧推压板3-1-4-4-3前进,并通过导向柱的导向作用将初步压制后的乔木单板半成品推入到U型框3-1-3-3中,然后侧推油缸3-1-4-4-2带动侧推压板3-1-4-4-3退回,预压油缸3-1-4-2-1带动预压压头3-1-4-2-2退回至初始位置。
在侧推压板3-1-4-4-3退回到初始位置后,提升油缸3-1-4-3-1带动提升钩3-1-4-3-2将铺装小车2-1的侧框2-1-2落回并插入到铺装小车2-1的底板2-1-1上。然后空的铺装小车2-1在输送辊道机构2-2-1的作用下退回至回转装置2上,在回转装置2上运行以准备碾压铺装的循环使用。
在上述预压油缸3-1-4-2-1退回到初始位置后,U型翻转机构3-1-3的U型框3-1-3-3通过油缸3-1-3-4的伸出驱动至竖直状态,U型翻转机构3-1-3的旋转扣钩3-1-3-8挂靠在推模机构3-1-2的连接杆3-1-2-5端部的蘑菇头上;同时上模板输送机构3-1-5的上模板吸附输送油缸3-1-5-6下降,其连接的上模板压头3-1-5-7内安装的电磁铁3-1-5-8通电吸附上模板框3-1-5-a内的上模板3-1-5-0,然后上模板吸附输送油缸3-1-5-6上升到指定位置后,通过伺服电机3-1-5-9驱动齿轮与齿条3-1-5-4的啮合使连接架3-1-5-5沿着第二直线导轨3-1-5-3运行到U型翻转机构3-1-3复位后的正上方,随后上模板吸附输送油缸3-1-5-6下降至U型框3-1-3-3中的模具上方,将电磁铁3-1-5-8断电,上模板3-1-5-0被放置在U型框3-1-3-3中的初步压制后的乔木单板半成品上。当上模板框3-1-5-a中没有上模板3-1-5-0时,上模板框3-1-5-a在第五减速电机3-1-5-b以及链条的作用下向外侧运行,进行人工吊放上模板3-1-5-0,当上模板3-1-5-0吊放完毕后,上模板框3-1-5-a在第五减速电机3-1-5-b以及链条的作用下向内侧运行至上模板压头3-1-5-7的正下方,以备下一次循环工作。
在上模板3-1-5-0放置在模具上后,U型框3-1-3-3内的下压气缸3-1-3-6驱动模具挡块3-1-3-7下行,然后推模机构3-1-2在第四减速电机3-1-2-6的作用下推动推板3-1-2-3移动,将上述的第二个模具在万向滚珠3-1-1-5及导向轮3-1-1-6的作用下推入到U型翻转机构3-1-3中;同时推板3-1-2-3通过连接杆3-1-2-5推动着推头3-1-2-4沿第一直线导轨3-1-2-2移动并推动着模具挡块3-1-3-7的外侧,而模具挡块3-1-3-7的内侧又推动着装入初步压制后的乔木单板半成品的第一个模具连带着模腔侧板3-1-3-5一起推入压制锁模机构3-2的模腔内。
3.2)压制锁模机构3-2
参照图9,压制锁模机构3-2连接于预压机构3-1的U型翻转机构3-1-3,装入初步压制后的乔木单板半成品的模具被输送至压制锁模机构3-2内后,由其压制并在压制后对其进行锁定,具体的,上述压制锁模机构3-2主要由压制机构3-2-1、锁模机构3-2-2、侧穿销机构3-2-3、防涨销放置机构3-2-4以及出料辊道机构3-2-6组成。
如图16所示,模具(图16所示的标号3-2-5)位于压制机构3-2-1内,在压制机构3-2-1内还设有置于模具3-2-5一侧(具体为图16所示的左侧)的锁模机构3-2-2,以及置于模具3-2-5另一侧(具体为图16所示的右侧)的侧穿销机构3-2-3,压制机构3-2-1远离U型翻转机构3-1-3的一端设有防涨销放置机构3-2-4,防涨销放置机构3-2-4通过出料辊道机构3-2-6连接于热处理装置4(参照图9)。
其中压制机构3-2-1包括压制支座3-2-1-1,模腔侧板3-1-3-5以及模具3-2-5置于压制支座3-2-1-1内,在压制支座3-2-1-1上设有压制滑块3-2-1-2,所述压制滑块3-2-1-2由驱动装置(例如气缸、油缸等动力源)驱动可上下移动,其下端固接有压头3-2-1-3,所述压头3-2-1-3位于模具3-2-5的正上方,用于对模具3-2-5内的乔木单板半成品进行压制。
锁模机构3-2-2包括位于压制支座3-2-1-1上的模具左压板油缸3-2-2-1,其输出端连接有模具左压板3-2-2-2,模具左压板油缸3-2-2-1伸出将模具左压板3-2-2-2抵在模腔侧板3-1-3-5的左侧面上,锁定模腔固定模具3-2-5。在模具左压板油缸3-2-2-1下方竖直设有位于压制支座3-2-1-1上的楔块顶出油缸3-2-2-3,其输出端连接有楔块3-2-2-4,通过楔块顶出油缸3-2-2-3伸出将楔块3-2-2-4上升至模具左压板3-2-2-2左侧,将模具左压板3-2-2-2固定,进一步对模具3-2-5进行锁定。锁模机构3-2-2还包括位于压制支座3-2-1-1上的上顶出油缸3-2-2-5,其输出端连接有顶出杆3-2-2-6,该顶出杆3-2-2-6位于楔块3-2-2-4的上方。
如图17所示,侧穿销机构3-2-3包括位于压制支座3-2-1-1内的侧穿销支座3-2-3-1,该侧穿销支座3-2-3-1设有工作平面3-2-3-2,且在该工作平面3-2-3-2上等间距贯穿的设置有多个放置槽3-2-3-3,在放置槽3-2-3-3内放置有侧穿销3-2-3-4,在工作平面3-2-3-2的一侧上方设有侧穿销推板3-2-3-5,该侧穿销推板3-2-3-5的下端设有推杆3-2-3-6,侧面设有穿销油缸3-2-3-7,穿销油缸3-2-3-7的油缸座固设在油缸支架3-2-3-8上,该油缸支架3-2-3-8则固接在压制支座3-2-1-1上。通过驱动穿销油缸3-2-3-7,其带动推杆3-2-3-6将侧穿销3-2-3-4推入模具的穿销孔中。
侧穿销机构3-2-3还包括位于侧穿销支座3-2-3-1上的第三直线导轨3-2-3-9,如图17以及18所示,在第三直线导轨3-2-3-9上设有沿其滑动的滑块3-2-3-a,滑块3-2-3-a侧面固接有销箱3-2-3-b,销箱3-2-3-b的底端设有侧穿销放置口,用于向放置槽3-2-3-3内放置侧穿销3-2-3-4,在销箱3-2-3-b的底端设有滚动轴承3-2-3-c。在侧穿销支座3-2-3-1上位于第三直线导轨3-2-3-9的一端设有第六减速电机3-2-3-d,其驱动连接有同步带3-2-3-e,滑块3-2-3-a的下表面固接在同步带3-2-3-e上,通过第六减速电机3-2-3-d驱动同步带3-2-3-e移动,进而驱动其上的滑块3-2-3-a以及销箱3-2-3-b沿第三直线导轨3-2-3-9在工作平面3-2-3-2上移动,并在移动至放置槽3-2-3-3上方时,向放置槽3-2-3-3内放置侧穿销3-2-3-4。
参照图19和图20,防涨销放置机构3-2-4包括防涨销支座3-2-4-1,该防涨销支座3-2-4-1下端设有放置模具并输送模具的模具支撑输送辊道3-2-4-2,该模具支撑输送辊道3-2-4-2通过减速电机以及链条实现模具的支撑以及输送。在防涨销支座3-2-4-1的上端竖直的固设有防涨销放置油缸3-2-4-3,其输出端连接有放置压板3-2-4-4,位于放置压板3-2-4-4的下方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电磁铁3-2-4-5,用于吸附防涨销3-2-4-b,该电磁铁3-2-4-5的间距与模具上的防涨销放置孔的间距相一致。在放置压板3-2-4-4上表面固设有若干滑动穿过防涨销支座3-2-4-1的第二导向柱3-2-4-6,用于对放置压板3-2-4-4的导向以及支撑。
优选的,在防涨销支座3-2-4-1的左右两侧还设有第四直线导轨3-2-4-7,其上滑动设置有防涨销框架3-2-4-8,该防涨销框架3-2-4-8通过减速电机驱动。
进一步优选的,在模具支撑输送辊道3-2-4-2远离压制机构3-2-1的一端还竖直的设有定位油缸3-2-4-9,其输出端固接有定位块3-2-4-a。
参照图20,出料辊道机构3-2-6包括出料辊道3-2-6-1,以及位于出料辊道3-2-6-1上的第七减速电机3-2-6-2,其通过链条来驱动出料辊道3-2-6-1上的出料辊转动,进而使其上的模具移动。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压制锁模机构3-2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当模具以及模腔侧板3-1-3-5一起被推入压制机构3-2-1后,锁模机构3-2-2的模具左压板油缸3-2-2-1驱动模具左压板3-2-2-2前进将模具3-2-5固定,然后楔块顶出油缸3-2-2-3推动楔块3-2-2-4上升将模具3-2-5进一步固定。
随后压制滑块3-2-1-2带动压头3-2-1-3快速下行,压头3-2-1-3下行到指定位置后开始加压下行。在压头3-2-1-3下压到设定位置后,U型翻转机构3-1-3中的下压气缸3-1-3-6驱动模具挡块3-1-3-7退回上升,上述的推模机构3-1-2通过第四减速电机3-1-2-6开始退回,通过U型翻转机构3-1-3的旋转扣钩3-1-3-8以及连接杆3-1-2-5的配合带动模腔侧板3-1-3-5退回到初始位置,准备下一个U型翻转及初步压制循环工作。
在压头3-2-1-3下压到设定位置后,穿销油缸3-2-3-7推动着侧穿销推板3-2-3-5前进,侧穿销推板3-2-3-5通过推杆3-2-3-6将侧穿销3-2-3-4推入模具的穿销孔中,完成后,穿销油缸3-2-3-7驱动相关装置退回。
随后上顶出油缸3-2-2-5下行并驱动顶出杆3-2-2-6端部撞击楔块3-2-2-4,同时楔块顶出油缸3-2-2-3退回并带动楔块3-2-2-4下行,然后模具左压板油缸3-2-2-1带动模具左压板3-2-2-2退回。
之后上顶出油缸3-2-2-5上行回程,压制滑块3-2-1-2泄压回程,至回程停止。在此过程中,预压机构3-1的各个工作如U型翻转机构3-1-3的模具装载、初步压制、初步压制后的乔木单板的装入以及上模板的放置已经重复循环完成。同时销箱3-2-3-b向放置槽3-2-3-3内放置侧穿销3-2-3-4,并在侧穿销3-2-3-4放置完毕后,在第六减速电机3-2-3-d的带动下回至原位,随后将侧穿销3-2-3-4放入销箱3-2-3-b中以循环进行下一次侧穿销3-2-3-4放置工作。
在上述侧穿销3-2-3-4放置完毕后,前序的推模机构3-1-2会开始向U型翻转机构3-1-3内推送第三个模具,而第二个模具则会将第一个模具顶出压制机构3-2-1,并顶至防涨销放置机构3-2-4的模具支撑输送辊道3-2-4-2上,并由其上的定位油缸3-2-4-9驱动定位块3-2-4-a将第一个模具阻挡限位。
当第一个模具放置到防涨销放置机构3-2-4的模具支撑输送辊道3-2-4-2上,由模具支撑输送辊道3-2-4-2将第一个模具快速运出压制机构3-2-1。同时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第二个模具经过推模机构3-1-2推入到压制机构3-2-1中的指定位置,然后进行下一次压制循环工作。
第一个模具碰撞到定位油缸3-2-4-9上的定位块3-2-4-a后会停止运行,之后通过防涨销放置油缸3-2-4-3驱动放置压板3-2-4-4在第二导向柱3-2-4-6的作用下下行,进而带动着放置压板3-2-4-4下方的吸附着防涨销3-2-4-b的电磁铁3-2-4-5下行,放置压板3-2-4-4下行到位后断电,防涨销3-2-4-b被放置在模具上。然后防涨销放置油缸3-2-4-3驱动放置压板3-2-4-4上升,上升到位后,放置有防涨销3-2-4-b的防涨销框架3-2-4-8被驱动向内侧运行到放置压板3-2-4-4的正下方,然后防涨销放置油缸3-2-4-3驱动放置压板3-2-4-4再次下行,放置压板3-2-4-4下行到位后其上的电磁铁3-2-4-5通电吸附防涨销3-2-4-b,然后防涨销放置油缸3-2-4-3驱动放置压板3-2-4-4再次上升,吸附着的防涨销3-2-4-b等待下一次的防涨销的放置。放置压板3-2-4-4上升到位后,防涨销框架3-2-4-8被驱动向外侧运行到人工放销处,进行人工向防涨销框架3-2-4-8上放置防涨销3-2-4-b,等待下一次吸附防涨销的工作循环。
在放置防涨销3-2-4-b完毕后并且防涨销放置油缸3-2-4-3上升到位后,定位油缸3-2-4-9退回,含压制成品的模具通过模具支撑输送辊道3-2-4-2向出料输送辊道3-2-6上运行。
4)、热处理装置4
如图21所示,热处理装置4主要由热处理输送辊道4-1、热处理窑4-2以及机械手机构4-3组成。
上述热处理输送辊道4-1位于出料辊道机构3-2-6的一端,热处理窑4-2位于热处理输送辊道4-1上,在出料辊道机构3-2-6与热处理输送辊道4-1之间设有上述机械手机构4-3,热处理输送辊道4-1的部分置于热处理窑4-2内,通过机械手机构4-3将出料辊道机构3-2-6上的含压制后的型材坯料的模具放置在热处理输送辊道4-1上,并通过热处理输送辊道4-1输送至热处理窑4-2内进行热处理,以形成最终的木基型材。
参照图22和图23,上述机械手机构4-3包括支撑梁4-3-1,该支撑梁4-3-1位于出料辊道机构3-2-6的上方,其上端设有支撑板4-3-2,支撑板4-3-2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4-3-3,该第一伺服电机4-3-3驱动连接有穿过支撑板4-3-2设置的螺旋升降机4-3-4,螺旋升降机4-3-4的输出端设有连接座4-3-5,该连接座4-3-5位于支撑板4-3-2下方,且其上设有滑动穿过支撑板4-3-2的升降导柱4-3-b,在连接座4-3-5上设有机械手气缸4-3-6,该机械手气缸4-3-6的输出端连接有机械手4-3-7,并且当该机械手气缸4-3-6伸出时,机械手4-3-7处于张开状态,将模具抓取。在连接座4-3-5上设有锁销气缸4-3-8,其输出端伸出时,将机械手4-3-7的张开状态锁定。
优选的,在支撑梁4-3-1上还设有第五直线导轨4-3-9,支撑板4-3-2沿该第五直线导轨4-3-9可滑动,具体的,在支撑板4-3-2上设有第二伺服电机4-3-a,其输出端穿过支撑板4-3-2,且通过齿轮齿条机构驱动支撑板4-3-2沿第五直线导轨4-3-9滑动。
参照图24,热处理输送辊道4-1包括若干输送辊以及驱动输送辊转动的减速电机和链条,其贯穿热处理窑4-2设置。热处理窑4-2相对于热处理输送辊道4-1封闭设置。
下面对本发明的上述热处理装置4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当含压制的乔木单板成品的模具运行到出料输送辊道3-2-6的末端后,机械手机构4-3位于出料输送辊道3-2-6的正上方,通过第一伺服电机4-3-3驱动螺旋升降机4-3-4下降并带动机械手4-3-7下降到指定位置,然后机械手4-3-7在机械手气缸4-3-6的驱动下张开,随后锁销气缸4-3-8前进推动销柱锁紧机械手4-3-7,通过第一伺服电机4-3-3驱动螺旋升降机4-3-4上升并带动机械手4-3-7将含压制的乔木单板成品的模具上升到指定位置,随后机械手4-3-7通过第二伺服电机4-3-a以及齿轮齿条机构沿第五直线导轨4-3-9移动到热处理输送辊道4-1上方并将该模具放到热处理输送辊道4-1上,随后锁销气缸4-3-8退回并撤销销柱,机械手气缸4-3-6退回使机械手4-3-7闭合并放开上述模具,之后通过第一伺服电机4-3-3驱动螺旋升降机4-3-4上升带动机械手4-3-7上升到指定位置,再通过第二伺服电机4-3-a水平移动到出料处输送辊道3-2-6的正上方,准备起吊下一套含压制的乔木单板成品的模具。
在上述模具放到热处理输送辊道4-1且数量达到到五件后,热处理窑4-2的门打开,然后热处理输送辊道4-1迅速运行将模具输送到热处理窑4-2中,当其模具完全进入热处理窑4-2中,将门关闭,热处理输送辊道4-1以0.1m/min的速度行进,含压制的乔木单板成品的模具经过热处理窑4-2的150℃温度的初段,然后再经过130℃温度的中间段,最后通过热处理窑4-2的末段自然冷却,在此过程中对模具内的型材坯料进行胶合以压制应力释放,形成本实施例最终的木基型材,并通过热处理输送辊道4-1输送出热处理窑4-2。
5)、成品堆积装置5
成品堆积装置5位于上述热处理窑4-2的一侧,用于放置并堆积经热处理窑4-2热处理后的装有上述木基型材的模具。
可参照图25,该成品堆积装置5包括辊道架5-1、成品堆积输送辊道5-2、升降辊道5-3、以及模具推板5-4,其中:
辊道架5-1两侧设有成品堆积输送辊道5-2,该成品堆积输送辊道5-2包括成列且等间距的设置的若干成品堆积输送辊5-2-1,在上述两列的成品堆积输送辊道5-2的相同的一端处均设有若干可竖直升降的升降辊道5-3,上述升降辊道5-3位于相邻的两个成品堆积输送辊5-2-1之间,每个升降辊道5-3上设有若干滚轮且滚轮的滚动方向与成品堆积输送辊5-2-1的滚动方向相垂直。本实施例中,升降辊道5-3的滚轮滚动方向与热处理输送辊道4-1的输送方向相同,即经热处理输送辊道4-1输送的含压制成品的模具会被输送至升降辊道5-3上。在成品堆积输送辊道5-2设置升降辊道5-3的一端还设有一模具推板5-4,其滑动设置在直线导轨上并通过减速电机带动链条或者齿轮齿条的方式驱动模具推板5-4移动。
具体的,当含压制成品的模具通过热处理窑4-2后,成品堆积装置5的升降辊道5-3上升顶起,承接到五件含压制成品的模具后,其升降辊道5-3落下,并使模具置于成品堆积输送辊道5-2上,随后成品堆积装置5通过其减速电机驱动模具推板5-4推动含压制成品的模具,经成品堆积输送辊5-2-1推送到周转输送装置8上。
6)、拆模装置6
拆模装置6用于对含压制成品的模具进行拆卸,其位于两个回转输送辊道装置7之间;具体的,如图26和图27所示,该拆模装置6包括第一架体6-1以及第二架体6-2,其中第一架体6-1位于第二架体6-2的下方,在第一架体6-1上设有模具放置辊道6-3以及位于模具放置辊道6-3一侧的木枋辊道6-4,在模具放置辊道6-3下方设有若干下顶出油缸6-5,其输出端可穿过模具放置辊道6-3并穿过U型模具6-0(本实施例中模具3-2-5主要由U型模具6-0以及上模板3-1-5-0构成)底板上的孔将模具内的木枋6-0-b(即最终的压制成品)顶出U型模具6-0。在第二架体6-2上设有可移动的油缸架6-6,该油缸架6-6可通过固定在第二架体6-2上的推送油缸6-0-a实现移动,该油缸架6-6的移动方向与U型模具6-0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在油缸架6-6上设有拆模油缸6-7,其输出端固接有支撑钩板6-8,该支撑钩板6-8上端还固设有滑动穿过油缸架6-6的第三导向柱6-9。
当装有木枋6-0-b(即压制成品)的U型模具6-0运行到拆模装置6正下方的模具放置辊道6-3后,下顶出油缸6-5输出端穿过U型模具6-0的底孔将木枋6-0-b顶起,同时支撑钩板6-8在拆模油缸6-7的驱动下下行至木枋6-0-b与U型模具6-0之间的平面位置处,然后推送油缸6-0-a推动油缸架6-6滚动前进,当支撑钩板6-8前行到木枋6-0-b的底面下方后,拆模油缸6-7带动着支撑钩板6-8上升,使支撑钩板6-8钩住木枋6-0-b上行到指定位置,然后推送油缸6-0-a再次推动油缸架6-6并带动支撑钩板6-8和木枋6-0-b前进到木枋辊道6-4的正上方,拆模油缸6-7下行,将木枋6-0-b运送到木枋辊道6-4上,然后下顶出油缸6-5退回至原位,随后推送油缸6-0-a退回至原位。之后木枋6-0-b顺着木枋辊道6-4滑动,然后经过叉车运向定尺锯截设备处进行下一步加工。
U型模具6-0则通过模具放置辊道6-3运行到回转输送辊道装置7上,由其输送至U型模具堆积输送装置10上,以供需要压制装置3的预压机构3-1使用。
7)、回转输送辊道装置7
参照图28,回转输送辊道装置7垂直于周转输送装置8设置,其包括若干段回转输送辊道7-1,每个回转输送辊道7-1均包括有输送辊以及减速电机,通过减速电机带动输送辊转动以使模具在回转输送辊道7-1上移动。需要指出的是,在连接于周转输送装置8的回转输送辊道7-1上还需设有升降辊道,用于承接周转输送装置8输送的模具。具体的在连接于周转输送装置8的回转输送辊道7-1工作时,首先是其升降辊道升起将含压制成品的模具承接,随后升降辊道落下到回转输送辊道7-1上,然后进行侧穿销、防涨销、上模板的拆卸。其中上模板通过回转输送辊道7-1驱动输送到上模板堆积输送装置9上。完成上述拆卸后回转输送辊道7-1将含压制成品的模具在其输送辊的驱动下向拆模装置6的方向运行。
8)、周转输送装置8
参照图29,该周转输送装置8包括周转输送底座8-1,在周转输送底座8-1一侧设有第八减速电机8-2,在周转输送底座8-1上设有两列周转输送辊8-3,其通过链条连接于第八减速电机8-2。通过周转输送装置8的第八减速电机8-2驱动着周转输送辊8-3将含压制成品的模具向回转输送辊道装置7输送。
本实施例中,上模板堆积输送装置9以及U型模具堆积输送装置10位于向回转输送辊道装置7靠近压制装置3的一端,且上模板堆积输送装置9以及U型模具堆积输送装置10均设置有输送辊以及减速电机,通过减速电机带动输送辊进行转动,以使得上模板以及U型模具能够移动至所需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采用电气控制系统,该电气控制系统均连接于上述各个部件中的功能部件(例如气缸、电机等),用于控制上述各功能部件的启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木基型材的生产方法,如图3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通过干燥装置对改性浸胶后的乔木单板进行干燥。
即在使用本发明的自动生产设备之前,将已经改性浸胶后的乔木单板放置在干燥装置1上进行干燥。
S20:通过回转装置对经干燥装置干燥后的乔木单板进行输送。
在步骤S10中的乔木单板干燥后,干燥装置1将该乔木单板输送至回转装置2的铺装小车2-1上,并通过锯截机构2-3随铺装小车2-1一起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对乔木单板进行锯截,随后铺装小车2-1内的乔木单板被输送至压制装置3处。
S30:通过压制装置对回转装置输送的乔木单板进行压制。
通过压制装置3对铺装小车2-1内的乔木单板进行初步压制以及主压制。具体的,是通过预压机构3-1对回转装置2输送的乔木单板进行初步压制,通过压制锁模机构3-2对经初步压制后的乔木单板进行主压制,形成型材坯料。
S40:通过热处理装置对压制后的型材坯料进行热处理,形成所述木基型材。
将装有压制后的型材坯料的模具运输至热处理装置4的热处理窑4-2内,进行多段热处理,在热处理窑4-2内对模具内的型材坯料进行胶合以及压制应力释放,形成最终的木基型材成品。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木基型材成品形成后,还包括通过拆模装置6对装有所述木基型材的模具进行拆模,随后通过回转输送辊道装置7将拆卸后的模具输送回原位。
上述各步骤的具体说明已在本发明的木基型材的自动生产设备中进行了描述,因此不再对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加以赘述。
本发明通过上述以乔木为原料制造木基型材的自动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依次对改性浸胶后的乔木原料进行干燥、铺装组坯、压制以及热处理后形成木基型材,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木基型材的工业化生产及应。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