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2493A -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92493A CN105992493A CN201510068813.9A CN201510068813A CN105992493A CN 105992493 A CN105992493 A CN 105992493A CN 201510068813 A CN201510068813 A CN 201510068813A CN 105992493 A CN105992493 A CN 1059924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heat abstractor
- loading plate
- size
- main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风扇和一承载板,所述风扇包括一扇框,所述扇框包括底板、自底板周缘向上一体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侧板外侧凸伸形成一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表面向上凸伸形成有凸柱,所述承载板一端向外凸伸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通孔,所述风扇和承载板之间通过所述凸柱与连接部进行热熔而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性能不断增强,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影响其正常运作,因此电子设备,如各种多媒体设备和笔记本电脑,都需要性能良好的散热设备与之配合将其热量及时散去以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一般的散热装置包括一风扇和与风扇配合连接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风扇上盖大部分均由铝材料制成且为一体结构,通过螺丝进一步与风扇框固定在一起。然而,这种结构的散热装置中,风扇和承载板均需采用螺丝固定,螺丝消耗量较大、成本较高,且所述风扇上盖与承载基板一体的铝材式结构使得所述扇盖与承载板开模成本高,如此使得散热装置整体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风扇和一承载板,所述风扇包括一扇框,所述扇框包括底板、自底板周缘向上一体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侧板外侧凸伸形成一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表面向上凸伸形成有凸柱,所述承载板一端向外凸伸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通孔,所述风扇和承载板之间通过所述凸柱与连接部进行热熔而固定。
一种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步骤如下:
提供一扇框,所述扇框的侧壁形成有一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表面向上凸伸形成有两档接部和位于两档接部之间的两凸柱;
提供一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通孔;
提供一种热熔装置,所述热熔装置具有一热熔头;
利用热熔装置将风扇与承载板进行热熔固定。
本发明所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扇盖与承载板为非一体化的独立结构和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所述风扇与承载板通过热熔固定部进行固定,不但稳定性良好而且成本低廉,有利于进行批量生产,提高产品的性能且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述散热装置的立体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所述散热装置中局部放大图的分解图。
图5为图3所示散热装置沿V-V剖面的剖视图。
图6-10为本发明所述散热装置组装固定的流程图。
图11为图10所示散热装置沿XI-XI剖面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风扇 | 100 |
承载板 | 200 |
热熔装置 | 300 |
扇框 | 10 |
叶轮 | 20 |
扇盖 | 30 |
底板 | 11 |
侧板 | 12 |
固定脚 | 122 |
承载部 | 123 |
凸起 | 1210 |
凸耳 | 121 |
档接部 | 123a |
凸柱 | 123b |
腔体 | 1230 |
主体部 | 1231 |
顶部 | 1232b |
底部 | 1232a |
内壁 | 1232c |
外壁 | 1232d |
定位部 | 1233 |
配合部 | 1233b |
外表面 | 1233c |
顶面 | 1233a |
进风口 | 31 |
连接环 | 32 |
连接部 | 220 |
通孔 | 221 |
主体 | 310 |
延伸体 | 320 |
端面 | 321 |
凹槽 | 322 |
热熔头 | 323 |
第一作用部 | 3231 |
第二作用部 | 3232 |
第一连接面 | 3230 |
顶面 | 3233 |
侧壁 | 3234 |
第二连接面 | 3235 |
固定部 | 1232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一风扇100、及一端固定在风扇100上的一承载板200。
请同时参考图2,所述风扇100包括一扇框10、收容于扇框10内的叶轮20、以及与扇框10配合连接的扇盖30。
所述扇框10为一弧形的框体,其包括底板11、自底板11周缘向上一体延伸成型的侧板12。
所述侧板12为一侧开口的环形板体,其上形成有多个凸耳121、固定脚122以及一承载部123。
所述凸耳121为自侧板12顶端朝向外侧凸伸而成的半圆形平台。所述凸耳121的上表面与侧板12连接扇盖30的顶端共面。所述凸耳121的上表面中部垂直向上凸伸形成圆柱形的凸起1210,用于固定扇盖30。
所述固定脚122亦为自侧板12向外凸伸形成的圆形平台,其用于将风扇100与相应的电子设备固定。所述固定脚12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凸耳12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脚122与所述凸耳121间隔设置。
请同时参考图3-5所示,所述承载部123为自侧板12外侧凸伸而成的水平板体,且其上表面与侧板12连接扇盖30一端顶面共面,用于配合并固定承载板200于其上。所述承载部123上表面的两端向上凸伸形成有两档接部123a和位于两档接部123a之间的两凸柱123b。
所述凸柱123b为垂直承载部123上表面向上凸伸而成的中空柱体,其包括一主体部1231及自主体部1231顶端向外向上延伸的固定部1232。所述主体部1231内部具有一腔体1230。所述固定部1232包括一底部1232a、顶部1232b、自顶部1232b朝向腔体1230周缘倾斜延伸的一内壁1232c,以及自顶部1232b朝向底部1232a边缘延伸而成的弧形的外壁1232d。
所述扇盖30与底板11均呈平板状且相对设置。扇盖30的中部设有一圆形的进风口31。所述扇盖30外侧边缘向外凸伸形成有多个连接环32。所述连接环32与凸耳121、凸起1210配合以将扇盖30与扇框10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板200位于风扇100一侧与所述侧板12连接,其为由铝材料制成的板体,用于承载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件。所述承载板200一端延伸形成有一连接部220。所述连接部220上形成有通孔221。所述通孔221的尺寸小于所述固定部1232的底部1232a的尺寸。
所述承载板200与风扇100通过热熔方式固定,通过热熔固定后所述固定部1232的底部1232a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221的尺寸,进而使得所述固定部1232盖设于所述通孔221之上而固定通孔221。所述通孔221套设于主体部1231外以后所述连接部220被夹设于两档接部123a之间,从而所述连接部220通过所述固定部1232固定于承载部123与固定部1232之间。
在本发明所述散热装置中,所述风扇100与承载板200的固定连接,是固定部1232与连接部220之间以热熔的方式固定,免去了风扇100与承载板200采用螺丝固定而产生的螺丝成本,使得本发明中风扇100与承载板200之间热熔固定不但稳定性好而且成本低廉,有利于进行批量生产。所述扇盖30与承载板200采用非一体化的独立结构,使得扇盖30与承载板200独立成型,进一步降低了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所述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图6所示,提供一扇框10。所述扇框10包括底板11、自底板11周缘向上一体延伸成型的侧板12,所述侧板12上形成有一承载部123。所述承载部123上表面的两端向上凸伸形成有两档接部123a和位于两档接部123a之间的两凸柱123b。
请同时参考图7,所述凸柱123b为中空的柱体,其内部具有腔体1230。所述凸柱123b包括一主体部1231及自主体部1231顶端向上延伸并呈逐渐收缩的一定位部1233。所述主体部1231各处尺寸均匀,所述定位部1233的尺寸自与主体部1231连接一端开始逐渐减小。所述定位部1233包括一顶面1233a、自顶面1233a朝向腔体1230倾斜延伸的配合部1233b,以及自顶面1233a倾斜延伸并连接至所述主体部1231顶端边缘的外表面1233c。
步骤二:如图8所示,提供一承载板200,所述承载板200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一连接部220,所述连接部220上形成有通孔221。所述通孔221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定位部1233的尺寸且小于所述主体部1231的尺寸。所述承载板200为一由铝材料制成的板体。
步骤三:如图9,提供一种热熔装置300。所述热熔装置300包括一主体310及自主体310顶面垂直向上延伸的一延伸体320。所述延伸体320进一步包括一端面321,所述端面321上开设有凹槽322。
所述凹槽322底面向上凸伸形成有热熔头323,所述热熔头323包括一第一作用部3231和自第一作用部3231顶部竖直向上延伸而成的第二作用部3232以及围设在第二作用部3232和第一作用部3231连接处的第一连接面3230。
所述第一作用部3231弧形面,其为自凹槽322边缘朝向凹槽322中部向上凸伸而成的弧面。所述第二作用部3232为柱状体,其包括一顶面3233、侧壁3234以及连接所述顶面3233和侧壁3234的第二连接面3235。所述顶面3233、第二连接面3235配合所述配合部1233b而利于热熔头323压入所述凸柱123b内。
步骤四:如图10-11所示,利用热熔装置300将风扇100与承载板200进行热熔固定。
所述风扇100与承载板200热熔固定时,所述连接部220上的通孔221与凸柱123b上的定位部1233对接,凸柱123b的定位部1233穿入通孔221。随后将热熔装置300沿着凸柱123b的腔体1230压入凸柱123b内,所述热熔头323的第一作用部3231和第二作用部3232压合至凸柱123b的定位部1233,所述定位部1233在高温热熔并在所述第一作用部3231作用下外翻至凹槽322
中,从而所述连接部220与所述凸柱123b的主体部1231之间形成一热熔固定部1232。
所述热熔固定部1232自所述凸柱123b的主体部1231朝向连接部220外翻并覆盖所述通孔221边缘。所述固定部1232包括一底部1232a、顶部1232b、自顶部1232b朝向腔体1230周缘倾斜延伸的内壁1232c,以及自顶部1232b朝向底部1232a边缘延伸形成的弧形外壁1232d。所述内壁1232c呈类似倾斜的表面,所述外壁1232d呈类似弧形面。所述固定部1232将连接部220与所述凸柱123b固定,防止连接部220与承载部123分离,进而使得承载板200与风扇100之间进行固定良好。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风扇和一承载板,所述风扇包括一扇框,所述扇框包括底板、自底板周缘向上一体延伸形成的侧板,所述侧板外侧凸伸形成一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表面向上凸伸形成有凸柱,所述承载板一端向外凸伸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通孔,所述风扇和承载板之间通过所述凸柱与连接部进行热熔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包括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顶端向外向上延伸的固定部,所述主体部内具有一腔体,所述通孔套设于所述主体部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底部、顶部、自顶部朝向腔体周缘倾斜延伸的一内壁,以及自顶部朝向底部边缘延伸形成的弧形的外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的尺寸,进而使所述固定部盖设所述通孔上进而将其固定。
5.一种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步骤如下:
提供一扇框,所述扇框的侧壁形成有一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表面向上凸伸形成有两档接部和位于两档接部之间的两凸柱;
提供一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通孔;
提供一种热熔装置,所述热熔装置具有一热熔头;
将承载板的连接部对准置于所述凸柱上,利用热熔装置将风扇与承载板进行热熔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为中空的柱体,其内部具有腔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包括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顶端向上延伸并呈逐渐收缩的一定位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各处尺寸均匀,所述定位部的尺寸自与主体部连接一端开始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定位部的尺寸且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尺寸。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头包括一第一作用部和自第一作用部顶部竖直向上延伸而成的第二作用部以及围设在第二作用部和第一作用部连接处的第一连接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68813.9A CN105992493A (zh) | 2015-02-10 | 2015-02-10 |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TW104106452A TWI615552B (zh) | 2015-02-10 | 2015-03-02 | 散熱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68813.9A CN105992493A (zh) | 2015-02-10 | 2015-02-10 |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92493A true CN105992493A (zh) | 2016-10-05 |
Family
ID=57041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68813.9A Pending CN105992493A (zh) | 2015-02-10 | 2015-02-10 |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92493A (zh) |
TW (1) | TWI61555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25863A (zh) * | 2017-02-14 | 2018-08-21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模块 |
CN113374736A (zh) * | 2020-03-10 | 2021-09-10 |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 抗落摔风扇强化结构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39902U (en) * | 2008-03-27 | 2008-09-01 |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 Heat dissipating fan |
US20080253083A1 (en) * | 2007-04-11 | 2008-10-16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03573671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风扇扇座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19008B2 (ja) * | 1998-06-23 | 2008-07-16 | 株式会社東芝 | 回路部品の冷却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4327320B2 (ja) * | 2000-01-07 | 2009-09-09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 |
TWI476573B (zh) * | 2011-08-30 | 2015-03-11 | Sy Thermal Inc | 薄型筆電用散熱結構 |
TWI537480B (zh) * | 2012-07-09 | 2016-06-11 |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鼓風式散熱扇 |
-
2015
- 2015-02-10 CN CN201510068813.9A patent/CN105992493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3-02 TW TW104106452A patent/TWI61555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53083A1 (en) * | 2007-04-11 | 2008-10-16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Electronic apparatus |
TWM339902U (en) * | 2008-03-27 | 2008-09-01 | Chaun Choung Technology Corp | Heat dissipating fan |
CN103573671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风扇扇座及其制造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25863A (zh) * | 2017-02-14 | 2018-08-21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模块 |
CN115370597A (zh) * | 2017-02-14 | 2022-11-22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形成散热模块的方法 |
CN113374736A (zh) * | 2020-03-10 | 2021-09-10 |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 抗落摔风扇强化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40029A (zh) | 2016-11-16 |
TWI615552B (zh) | 2018-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60735B (zh) | 发光二极管灯具 | |
BR102013013246A2 (pt) | Porta para um refrigerador, método para produzir uma porta, recipiente de metal, método para produzir um recipiente de metal, método para processar uma folha de metal e aparato para processar uma folha de metal | |
CN105992493A (zh) | 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
US20090284912A1 (en) | Notebook computer with thermal module | |
CN105720774B (zh) | 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 |
CN207357963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冷冲模具 | |
US20150152882A1 (en) | Integrated frame structure of slim fa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090107654A1 (en) |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bas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0455822C (zh) | 散热风扇及其扇框结构 | |
CN205014076U (zh) | 一体式铝壳结构的新型led球泡灯 | |
CN207710233U (zh) | 延伸箱油封压装辅具 | |
CN204481607U (zh) | 马达金属基座 | |
CN207664752U (zh) | 一种新型吊扇整体成型端盖结构 | |
CN204306657U (zh) | 一种豆浆机的机头 | |
CN204377318U (zh) | 导航信号接收器 | |
CN202664139U (zh) | 一种新型豆浆机 | |
CN207934201U (zh) | 一种多用地台调节脚 | |
CN209285198U (zh) | 一种方便装配的食品加工机 | |
CN215682964U (zh) | 一种电子工业设备机箱 | |
CN104684359B (zh) | 导航信号接收器 | |
CN105221483B (zh) | 风扇框座结构 | |
CN217721881U (zh) | 电动车辆控制器中控制板的散热结构 | |
TWM459302U (zh) | 一種吊扇結構 | |
CN211822247U (zh) | 一种节能灯座 | |
CN204721532U (zh) | 音响安装支架和显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15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