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0720A -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90720A CN105990720A CN201510082631.7A CN201510082631A CN105990720A CN 105990720 A CN105990720 A CN 105990720A CN 201510082631 A CN201510082631 A CN 201510082631A CN 105990720 A CN105990720 A CN 1059907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crimping
- connector
- circuit board
-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安装于电路板的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座连接的连接器插头的低高度化成为可能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在将连接器插头连接到安装于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插座时,从与电路板正交的连接器插头的侧面侧插入压接触头的压接板部,并从侧面使压接触头与绝缘线的芯线压接连接。压接触头由于压接方向的长度变得比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所以通过从侧面压接,能使与收纳压接触头的连接器插头、连接器插头所连接的连接器插座低高度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绝缘线连接到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将具有与绝缘线的芯线压接连接的压接触头的连接器插头连接到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插座上,并将绝缘线的芯线和电路板的布图进行连接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绝缘线的芯线的连接中,由于要花费剥下包覆芯线周围的绝缘包层并使芯线面向的工夫,所以使用了以压接板部的压接槽来刺破绝缘包层,并直接夹持其中心的芯线进行连接的压接触头的电连接器被广泛使用。在包覆线的末端与印刷线路板等的电路板的连接中,将包覆线的末端与将压接触头支承于绝缘壳体的连接器插头进行连接,并将该连接器插头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插座进行连接,将绝缘线的芯线电连接到电路板的布图上。
以下,使用图8~图10来说明像这样在与绝缘线的连接中使用压接触头的专利文献1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100。图8是连接了绝缘线130的末端的连接器插头101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由大致长方体形的合成树脂构成的插头壳体102中,以凹陷状态设有分别从上方收纳两根绝缘线130的末端的一组电线收纳室103,并且在其后端侧(图中斜左下方侧),以凹陷状态设有插入后述的连接触头112的触头接触部112a的一组竖槽104。
收纳于电线收纳室103的压接触头105,如图9所示,以从上方收纳绝缘线130的末端的方式形成为筒状,并且压接筒106、卡止片108、压接板部107以及双叉接触部109从前方折弯导电制金属板而形成为一体。在电线收纳室103内收纳有压接触头105的状态下,双叉接触部109从竖槽104内对置的内壁面突出。压接板部107与收纳于电线收纳室103的绝缘线130正交,在其中央以凹陷状态设有朝电路板120的方向(图9中为上方)开口的压接槽107a。一组夹持片107b之间的压接槽107a的宽度比绝缘线130的未图示的芯线130b的外径稍短,由此当从压接槽107a的上方压入绝缘线130的末端时,压接槽107a的内侧的刃面刺破绝缘包层130a和芯线130b的一部分,压接触头105和芯线130b进行电连接。之后,通过沿着绝缘线130的绝缘包层130a挤压压接筒106,并将卡止片108卡止于电线收纳室103的周围,从而经由压接触头105绝缘线130的末端从插头壳体102的电线收纳室103被锁止。
如图10所示,安装于电路板120的连接器插座110由嵌合连接连接器插头101的嵌合凹部所形成的插座壳体111、以及由直立支承于插座壳体111的一组导电金属板构成的连接触头112构成。连接触头112的下端焊接在电路板120的未图示的布图上,另外,在将连接器插头101插入到嵌合凹部112时,其上方的嵌合凹部112内直立的触头接触部112a插入连接器插头101侧的竖槽104,并与向其两侧突出的双叉接触部109接触。其结果是,绝缘线130的芯线130b经由压接触头105和连接触头112与电路板120的的布图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8730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现有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100,如图11所示,从与电路板120正交的上方将绝缘线130的末端向压接板部107的上方开口的压接槽107a压入,将压接槽107a的内侧的刃面压接到绝缘线130的芯线130b上。像这样在铅直方向上对着绝缘线130压入压接板部107的情况下,能使与压接板部107的电路板120平行的水平方向宽度A成为与绝缘线130的外径大致相等的长度,与此相对,与电路板120正交的铅直方向宽度B成为与压接槽107a两侧的绝缘线130的外径大致相等的长度的夹持片107b加上连结一组夹持片107b的连结片107c的板宽Bα的长度,铅直方向宽度B变得比水平方向宽度A长。
像这样在与电路板120正交的铅直方向上压入压接板部107的压接触头105的同方向的高度变高,其结果是,收纳压接触头105的连接器插头101、连接器插头101所嵌合连接的连接器插座110的电路板120上的高度也变高了。另一方面,由于在电子设备的壳体内将电路板120上的电路元件和其它电路元件以绝缘线130连接的内部布线中采用这种连接器的连接构造100,所以在小型化的电子设备中,安装于电路板120的连接器插座110也追求尽可能的低高度化,但是,根据上述的理由,该高度的极限是0.9mm~1.2mm,不能达到该高度以下。
另外,由于现有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100是压接触头105的双叉接触部109从绝缘线130的末端进一步往连接器插头101的插入方向即后方突出,进而与配置于该后方的连接器插座110的触头接触部112a接触的构造,所以如图10所示,沿着连接器插头101和连接器插头101所连接的连接器插座110的插入方向的全长变长,电路板120上的安装面积扩大,从而制约高密度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了这样的现有问题点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安装于电路板的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座连接的连接器插头的低高度化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短将连接器插头连接于连接器插座后的整体长度,并缩小安装于电路板的安装面积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具有:长方体形的插头壳体,以凹陷状态设有收纳绝缘线的末端的电线收纳室;连接器插头,以使压接板部与收纳于电线收纳室的绝缘线正交的方式由插头壳体支承,并在电线收纳室内具有压接板部的压接槽与绝缘线的芯线压接连接的导电金属制的压接触头;插座壳体,配置于电路板,并形成有插入所述插头壳体的嵌合凹部;以及连接触头,由插座壳体支承,并且触头接触部面向嵌合凹部内,所述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具备从插座壳体往外侧突出的连接触头和焊接有电路板的布图的连接器插座,
通过将连接器插头的插头壳体插入连接器插座的嵌合凹部,从而在嵌合凹部内连接器插头的压接触头和连接器插座的触头接触部接触,并将绝缘线的芯线和电路板的布图进行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压接触头的压接板部从与相对于电路板直立的嵌合凹部的内侧面对置的插头壳体的侧面往电线收纳室内突出,并且压接板部的压接槽从绝缘线的侧面与芯线压接连接。
由于压接触头的压接板部从与相对于电路板直立的嵌合凹部的内侧面对置的插头壳体的侧面往电线收纳室内突出,所以缩短与电路板正交的方向的压接板部的高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压接触头的压接板部从平板状的接触板部折弯成直角而形成,在将连接器插头的插头壳体插入了连接器插座的嵌合凹部时,沿着插头壳体的所述侧面露出的压接触头的接触板部与面向嵌合凹部的所述内侧面的连接触头的触头接触部接触。
由于连接器插头的压接触头与连接器插座的连接触头在变为收纳于电线收纳室内的绝缘线的末端的侧面的插头壳体的侧面上接触,所以在绝缘线的末端的延长方向上不配置压接触头、连接触头,能缩短沿着绝缘线的布线方向的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的长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压接触头的一对压接板部从沿着电线收纳室的长尺寸方向的接触板部的两侧朝着电线收纳室折弯成直角而形成。
由于一对压接板部分别压接在沿着绝缘线的布线方向不同的两处位置上,所以通过由插头壳体支承的压接触头的压接板部,绝缘线被可靠地固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插座壳体由从连结框部的两侧突出地设置一对臂部并将朝向电路板的投影形状做成コ字形的コ字框体和将コ字框体的俯视面侧加盖的金属盖体构成,并通过电路板、コ字框体以及金属盖体包围除了插入插头壳体的插入口之外的嵌合凹部的周围。
由于嵌合凹部的上方由即使制成薄壁也能得到规定强度的金属盖板覆盖,下方由安装连接器插座的电路板覆盖,所以能使连接器插座的电路板上的高度成为与连接器插头几乎相同的高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中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金属盖体具有分别沿着一对臂部的外侧面配置且顶端固定于电路板的一对脚部。
由于在一对臂部的外侧面配置有固定于电路板的脚部,所以即使臂部受到从插入嵌合凹部的连接器插头往侧面的力,臂部也不会打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中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一对脚部被焊接固定于电路板的接地布图。
由于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的连接部由变为接地导体的金属盖体覆盖,所以被屏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能使与安装于电路板的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座所连接的连接器插头的高度低高度化至接近与连接器插头连接的绝缘线的外径的高度。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将连接绝缘线的末端的连接器插头与安装于电路板的连接器插座连接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的整体长度被缩短,所以减少向电路板上的安装面积,高密度安装变为可能。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即使对绝缘线施加未预期的拉拔力,也不会从连接器插头拔出。
另外,由于一对压接板部在绝缘线的不同的两处位置压接到芯线上,所以压接触头和绝缘线的芯线进行可靠地电连接。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能使安装于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插座的高度成为与低高度化的连接器插头几乎相同的高度。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コ字框体的臂部不设置往电路板上的固定单元而防止打开一对臂部。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能利用防止打开コ字框体的臂部的金属盖体,将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的连接部进行屏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1的连接器插头10和连接器插座20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绝缘线130截断的图1的横剖图。
图3是表示将连接器插头10往连接器插座20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连接器插头10和连接器插座20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往插头壳体11安装一对压接触头2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往插座壳体21的コ字框体22安装一对连接触头23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从电路板120侧观察到连接器插座20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100的连接器插头101的立体图。
图9是连接器插头101所具备的压接触头105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100的连接器插头101和连接器插座110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沿着压接触头105的压接板部107截断的绝缘线130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1。该连接器的连接构造1是以将另一侧连接有电路元件等的绝缘线130往印刷线路板等的电路板120的布图上电连接为目的,使用压接触头2,将连接了绝缘线130的末端的连接器插头10往安装于电路板120的连接器插座20进行连接的连接构造,特别是,将对手机的振动器的驱动信号或通过话筒、听筒等的两根绝缘线130的信号进行传递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连接器插头10往连接器插座20上插入的方向为后方,以拔出方向为前方,以与电路板120正交的方向为铅直方向,其中,以安装有连接器插座20的电路板120的上表面一侧为上方进行说明。
绝缘线130由芯线130b和绝缘包层130a构成,其中,上述芯线130b是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单线或双绞线构成的芯线,上述绝缘包层130a是在芯线130b上同轴地包覆其周围的绝缘包层,连接器插头10具备:分别与一组各绝缘线130的芯线130b电连接的一组压接触头2、2;以及保持绝缘线130的末端部以及一组压接触头2、2的绝缘树脂制的插头壳体11。
作为压接触头2、2,将导电性金属板材冲压加工,一体地形成平板长方形的接触板部3和从接触板部3的长尺寸方向的两端相互平行地折弯成直角的一对压接板部4,并且如图5所示,从铅直方向观察呈コ字形。压接板部4通过从连结片4c的两侧朝着与接触片部3相反的一侧连续设置一对夹持片4b、4b,在其内侧形成压接槽4a。一对夹持片4b、4b的压接槽4a侧的内侧面和顶端面,通过形成锥面而成为可切断并刺破绝缘线130的绝缘包层130a的刃面。一对夹持片4b、4b的内侧面间的长度即压接槽4a的宽度比绝缘线130的芯线130b的外径稍短,外侧面间的长度即压接板部4的宽度与绝缘线130的外径大致等长,以使压接触头2的压接板部4从绝缘线130的侧面压入而压接到该芯线130b上。
插头壳体11由绝缘树脂形成为扁平的长方体形,以凹陷状态设有从其前表面的左右两处分别收纳两根绝缘线130的末端的圆筒形的电线收纳室12、12。电线收纳室12的内径比绝缘线130的外径稍长,其后端由插头壳体11的后壁封闭。因此,从前方插入电线收纳室12的绝缘线130的末端部在除了拔出方向的前方的各方向上被定位于电线收纳室12内。
如图5所示,在插头壳体11的左右侧面,以凹陷状态设有沿着前后方向收纳压接触头2的接触板部3的端子收纳部13,并且从端子收纳部13的前端和后端贯穿设置有在与左右侧面正交的水平方向上与电线收纳室12连通的压接引导孔14。压接引导孔14形成为插入压接触头2的压接板部4的方孔状,当使用夹具等从侧面将压接触头2、2的接触板部3往端子收纳部13的方向压入时,压接板部4穿过与插头壳体11的侧面正交的压接引导孔14往电线收纳室12内突出。通过该压入工序,压接板部4的夹持片4b的刃面切断并刺破收纳于电线收纳室12的绝缘线130的绝缘包层130a,压接板部4的压接槽4a从芯线130b的侧面压接。
直到压接触头2的接触板部3完全收纳于端子收纳部13内为止,当从侧面压入压接板部4时,由于通过压接槽4a压接到绝缘线130的芯线130b上,压接触头2和芯线130b电连接,并且压接触头2压接到绝缘线130的前后两处,所以绝缘线130牢固地固定于插头壳体11。另外,如图3所示,压接触头2的接触板部3沿着前后方向露出于插头壳体11的侧面。
像这样,在从插头壳体11的侧面往水平方向压入压接触头2的压接板部4,并从绝缘线130的芯线130b的侧面压接压接板部4的压接槽4a的本实施方式中,图11的A的宽度为铅直方向宽度,B的宽度为水平方向宽度,能将插头壳体11的铅直方向的高度低高度化至比绝缘线130的外径稍长的长度。
此外,在插头壳体11中,在将连接器插头10插入连接器插座20的嵌合凹部21a时,间隙配合于嵌合凹部21a的俯视面前端的定位凹部24a的定位突起15突出地设置于俯视面的前端部中央,连接器插头10被定位成插入嵌合凹部21a的大致中央。
连接器插座20具备:具有从前方连接有两根绝缘线130的连接器插头10所插入的上述嵌合凹部21a的插座壳体21、以及具有从在嵌合凹部21a的左右对置的内侧面往嵌合凹部21a内突出的触头接触部23a的一对连接触头23,如图3所示,当将定位突起15做成上方的朝向,并将连接器插头10插入嵌合凹部21a时,往插头壳体11的两侧面露出的压接触头2的接触板部3变成分别与触头接触部23a弹性接触。
如图4所示,插座壳体21通过由绝缘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连结框部25和从连结框部25的两侧往前方突出的一对臂部26、26,从而由形成为コ字形的コ字框体22和覆盖コ字框体22的俯视面的金属盖24构成,并且通过安装有连接器插座20的电路板120的表面、コ字框体22以及金属盖24,形成朝前方开口的嵌合凹部21a。
支承连接触头23的触头收纳槽26a从连结框部25的后表面沿着臂部26的内侧面形成于一对臂部26、26,另外,使金属盖24的限位片24b在上下方向上插入的承接槽25a以凹陷状态设置于连结框部25。
金属盖24形成为覆盖コ字框体22的俯视面的长方形板状,并从其后端的中央在铅直方向上垂直设置限位片24b。限位片24b的插入承接槽25a的下端焊接在电路板120的接地布图上,由此,即使插座壳体21受到来自连接器插头10的强的插入力,限位片24b也会承受该插入力,并不会传递给由插座壳体21支承的后述的连接触头23的焊接部23c。
另外,在金属盖24的长方形板状的左右侧面的前方,沿着コ字框体22的臂部26的外侧面垂直设置下端焊接到电路板120的接地布图上的脚片24c。由于一对脚片24c分别在左右臂部26的外侧被固定于电路板120,所以即使将连接器插头10斜插入或偏向左右地插入嵌合凹部21a,臂部26也会不往外侧翘曲地将连接器插头10沿着前后方向引导往嵌合凹部21a。因此,不需要设置往安装于コ字框体22侧的电路板120上定位的定位单元,能以简单且小型的形状形成由绝缘合成树脂形成的コ字框体22。
像这样,由于嵌合凹部21a的下方由安装连接器插座20的电路板120的表面覆盖,上方由能以薄壁得到规定强度的金属板覆盖,所以能将连接器插座20的电路板上的安装高度,低高度化至比连接器插头10的高度即绝缘线130的外径稍长的长度,例如0.6mm。另外,由于覆盖嵌合凹部21a的俯视面侧的金属盖24与接地布图连接而接地,所以在嵌合凹部21a内,露出的连接器插头10的压接触头2、连接器插座20的连接触头23的上方被屏蔽。
连接触头23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一体地形成细长板状的固定片23b、固定片23b的前端侧往内侧(在连接触头23由触头收纳槽26a支承的状态下嵌合凹部21a的内侧)被回折成U字形的触头接触部23a、以及从固定片23b的后端部的下表面水平地连续设置于与触头接触部23相反侧的外侧的焊接部23c。
连接触头23如图6所示,从触头收纳槽26a的后方插入并沿着臂部26的内侧面进行安装,如图7所示,在安装于コ字框体22的状态下,触头接触部23a在前方往嵌合凹部21a内突出,焊接部23c在后方平行地沿着コ字框体22的底面往外侧突出。与一对焊接部23c对置的电路板120的表面分别形成信号布图,将金属盖24的限位片24b和一对脚片24c焊接到接地布图上,并且将焊接部23c焊接到信号布图上,连接器插座20就被安装于电路板120上。
像这样,如图3所示,从前方将连接了两根绝缘线130的连接器插头10插入安装于电路板120的连接器插座20的嵌合凹部21a。直到连接器插头10的定位突起15间隙配合于金属盖24的定位凹部24a的图1的位置为止进行插入,来连接连接器插头10和连接器插座20,在该连接状态下,如图2所示,从嵌合凹部21a的两侧面突出的连接触头23的触头接触部23a与露出于插头壳体11的两侧面的压接触头2的接触板部3分别弹性接触,两根绝缘线130的芯线130b与电路板120的对应的信号布图电连接。
由于连接器插头10的压接触头2和连接器插座20的连接触头23是与连接器插头10的插入方向即前后方向正交的嵌合凹部21a内的侧面,所以不需要在嵌合凹部21a的后方配置连接触头23、压接触头2,能缩短连接器插头10和连接器插座2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然而,如果只以在与连接器插头10、连接器插座20的电路板120正交的铅直方向上的低高度化为目的,则可以采用在嵌合凹部21a的后方使连接器插头10的压接触头2和连接器插座20的连接触头23连接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使将绝缘线130的末端部插入向电线收纳室12的方向和将连接器插头10插入向嵌合凹部21a的方向一致,但是只要是从沿着与电路板120正交的嵌合凹部21a的左右内侧面插入的插头壳体11的侧面,与该侧面正交地将压接触头2压接到绝缘线130的芯线130b上的构造,则可以使连接器插头10从嵌合凹部21a的铅直方向插入。
另外,虽然在一个压接触头2上形成在前后形成有一对压接槽4a的压接板部4,并且压接连接到在绝缘线130的长尺寸方向上不同的两处,但是也可以是形成了一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压接槽4a的结构。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以连接器插头10连接有两根绝缘线13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只连接一根绝缘线130的连接器插头1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将使用压接触头与绝缘线连接的连接器插头、以及与连接器插头连接的连接器插座的电路板上的高度进行低高度化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2:压接触头;
3:接触板部;
4:压接板部;
4a:压接槽;
10:连接器插头;
11:插头壳体;
12:电线收纳室;
20:连接器插座;
21:插座壳体;
21a:嵌合凹部;
22:コ字框体;
23:连接触头;
23a:触头接触部;
24:金属盖(金属盖体);
24c:脚片(脚部);
25:连结框部;
26:臂部;
120:电路板;
130:绝缘线;
130b:芯线。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具有:
长方体形的插头壳体,以凹陷状态设有收纳绝缘线的末端的电线收纳室;
连接器插头,以使压接板部与收纳于电线收纳室的绝缘线正交的方式由插头壳体支承,并且在电线收纳室内具有将压接板部的压接槽与绝缘线的芯线压接连接的导电金属制的压接触头;
插座壳体,配置于电路板,并且形成有插入所述插头壳体的嵌合凹部;以及
连接触头,由插头壳体支承,并且触头接触部面向嵌合凹部内,
所述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具备从插座壳体往外侧突出的连接触头和焊接有电路板的布图的连接器插座,
通过将连接器插头的插头壳体插入连接器插座的嵌合凹部,从而在嵌合凹部内连接器插头的压接触头和连接器插座的触头接触部接触,将绝缘线的芯线和电路板的布图电连接,
所述连接器的连接构造的特征在于,
压接触头的压接板部从与相对于电路板直立的嵌合凹部的内侧面对置的插头壳体的侧面往电线收纳室内突出,压接板部的压接槽从绝缘线的侧面与芯线压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压接触头的压接板部从平板状的接触板部折弯成直角而形成,
在将连接器插头的插头壳体插入了连接器插座的嵌合凹部时,沿着插头壳体的所述侧面露出的压接触头的接触板部与面向嵌合凹部的所述内侧面的连接触头的触头接触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压接触头的一对压接板部从沿着电线收纳室的长尺寸方向的接触板部的两侧朝着电线收纳室折弯成直角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插座壳体由从连结框部的两侧突出地设置一对臂部并将朝向电路板的投影形状做成コ字形的コ字框体和将コ字框体的俯视面侧加盖的金属盖体构成,并通过电路板、コ字框体以及金属盖体包围除了插入插头壳体的插入口之外的嵌合凹部的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金属盖体具有分别沿着一对臂部的外侧面配置且顶端固定于电路板的一对脚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一对脚部被焊接固定于电路板的接地布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80654A JP6044609B2 (ja) | 2014-09-04 | 2014-09-04 |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
JP2014-180654 | 2014-09-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90720A true CN105990720A (zh) | 2016-10-05 |
CN105990720B CN105990720B (zh) | 2019-06-11 |
Family
ID=5574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8263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90720B (zh) | 2014-09-04 | 2015-02-15 |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44609B2 (zh) |
CN (1) | CN105990720B (zh) |
TW (1) | TWI558005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46894A (zh) * | 2017-01-24 | 2018-07-31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连接器壳体、电连接器、对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CN112606330A (zh) * | 2020-12-01 | 2021-04-06 | 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 一种ul三插自动成型的载具 |
CN113937538A (zh) * | 2020-06-28 | 2022-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母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US11735862B2 (en) | 2020-08-05 | 2023-08-22 |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locking portions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1460A (zh) * | 2004-04-01 | 2007-05-09 | 3M创新有限公司 | 连接器及其线路连接方法 |
CN101047295A (zh) * | 2006-03-27 | 2007-10-03 | Smk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1621160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 |
KR20110088346A (ko) * | 2010-01-27 | 2011-08-03 | 교우세라 에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커넥터 |
CN103493296A (zh) * | 2011-04-21 | 2014-01-01 | 泰科电子公司 | 线束连接器 |
CN103633485A (zh) * | 2012-08-23 | 2014-03-12 | Smk株式会社 | 插座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16658A (ja) * | 1996-10-14 | 1998-05-06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基板用コネクタ |
US6364687B1 (en) * | 2000-07-18 | 2002-04-02 | L&K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Cable connector |
TW200520319A (en) * | 2003-11-07 | 2005-06-16 | J S T Mfg Co Ltd | Multi-connection type header connector, vertically stacked type socket connector to be connected thereto, and laterally laid type socket connector |
JP2011204599A (ja) * | 2010-03-26 | 2011-10-13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
TWM468043U (zh) * | 2013-06-14 | 2013-12-11 | Ant Prec Industry Co Ltd | 薄型通訊連接器及其電子裝置 |
-
2014
- 2014-09-04 JP JP2014180654A patent/JP604460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2-15 CN CN201510082631.7A patent/CN10599072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3-13 TW TW104108174A patent/TWI55800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1460A (zh) * | 2004-04-01 | 2007-05-09 | 3M创新有限公司 | 连接器及其线路连接方法 |
CN101047295A (zh) * | 2006-03-27 | 2007-10-03 | Smk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1621160A (zh) * | 2008-06-30 | 2010-01-06 |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 |
KR20110088346A (ko) * | 2010-01-27 | 2011-08-03 | 교우세라 에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커넥터 |
CN103493296A (zh) * | 2011-04-21 | 2014-01-01 | 泰科电子公司 | 线束连接器 |
CN103633485A (zh) * | 2012-08-23 | 2014-03-12 | Smk株式会社 | 插座连接器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46894A (zh) * | 2017-01-24 | 2018-07-31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连接器壳体、电连接器、对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CN108346894B (zh) * | 2017-01-24 | 2024-05-0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连接器壳体、电连接器、对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CN113937538A (zh) * | 2020-06-28 | 2022-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母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CN113937538B (zh) * | 2020-06-28 | 2023-09-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母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US11735862B2 (en) | 2020-08-05 | 2023-08-22 |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locking portions |
CN112606330A (zh) * | 2020-12-01 | 2021-04-06 | 博硕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 一种ul三插自动成型的载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11414A (zh) | 2016-03-16 |
TWI558005B (zh) | 2016-11-11 |
JP6044609B2 (ja) | 2016-12-14 |
CN105990720B (zh) | 2019-06-11 |
JP2016054131A (ja) | 2016-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59911B2 (en) | Plug connector module providing ground connection through a module holding frame | |
CN106058580B (zh)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 |
US7485016B2 (en) | Female terminal with guiding piece | |
CN105305140B (zh) | 同轴型电连接器 | |
TWI492458B (zh) | 電纜總成、連接器及半導體測試器 | |
TWI591908B (zh) | 同軸型電連接器 | |
WO2015196994A1 (zh) | 一种线缆电连接器、板端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2882032B (zh) | 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连接器 | |
JP6542921B2 (ja) | コネクタ | |
TW201312875A (zh) | 同軸型電連接器及同軸型電連接器組裝體 | |
JP6943175B2 (ja) |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 |
TW201338302A (zh) | 電連接器 | |
JP4394708B2 (ja) | 同軸コネクタ | |
CN108808289A (zh)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 |
CN113437556B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
CN105990720A (zh) |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 |
JP6069008B2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
TWI416806B (zh) |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體 | |
CN104518381B (zh) | 同轴型电气连接器 | |
JP5473758B2 (ja) | コネクタ | |
CN205543409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4927572U (zh) | 具扁平缆线的电连接器 | |
CN201570637U (zh) | 探针式连接器 | |
TW201315026A (zh) | 插頭 | |
CN108808395A (zh)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