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WAC业务是指“广域集中用户交换机”,就是把位于不同交换节点上的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通过物理及信令上的连接从而组成一个虚拟的跨域的专用网络,这种网络虽然在地域上具有分散性,但是在性质或使用方式上等同于单个集中用户交换机。
网内呼出:允许一个WAC用户对同一个WAC内的其他用户发出呼叫。WAC网内的用户互拨采用短号直接拨打。网内呼入:允许WAC范围以内的用户对该WAC用户发出呼叫。主叫用户对该WAC用户直接拨其短号;被叫用户显示主叫用户的短号号码作为主叫号码网外呼出允许一个WAC用户对本WAC以外的用户发出呼叫。用户拨“9”进行网外呼叫。网外呼入允许本WAC范围以外的用户对该WAC用户发出呼叫。用户对该WAC用户直接拨其长号发出呼叫。
但是先使用现有技术的方法时,不能实现异网用户之间的IVPN业务,且企业用户选择运营商L不够灵活、自由,从而导致用户接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IVPN用户交换机获取主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主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被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中间设备根据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所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将所述呼叫路由至被叫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所述被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主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被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将所述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虚拟短号,并在所述主叫虚拟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
将所述被叫号码变换为被叫虚拟短号,并在所述被叫虚拟短号前增加标识号码,生成所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所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包括:
所述固网LS在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前增加所在地的标识;
所述固网GW对所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中的标识号码,根据所述标识号码,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IGW;
所述移动网IGW根据所述标识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并将所述被叫虚拟短号路由至移动网SCP;
所述移动网SCP将所述被叫虚拟号码变换为所述被叫号码,所述主叫VPN流程结束;
所述移动网IGW根据所述被叫号码以及被叫VPN签约消息,发起所述被叫VPN流程;
所述移动网SCP将所述主叫虚拟号码变换为所述主叫号码,所述被叫VPN流程结束;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将所述呼叫路由至应答方包括:
所述移动网IGW根据所述主叫号码和所述被叫号码,将所述呼叫路由至被叫方对应的MSC。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所述被叫方为其他公网用户;
通过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个,实现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主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被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步骤: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判定所述呼叫为公网呼叫,则将所述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并在所述主叫公网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或者
所述呼叫由VPN中继群与公网中继群中的任意一个发起;将所述VPN中继群发起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并在所述被叫号码前添加标识号码;将所述公网中继群发起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所述被叫号码保持不变;或者
将所述呼叫路由至固网LS。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所述被叫方为其他网络VPN用户;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主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被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包括:
所述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上报IDP信息,发起所述主叫VPN流程;
所述移动网SCP将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转换为所述被叫号码,所述主叫VPN流程结束;
所述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被叫用户的VPN签约信息,发起被叫VPN流程
所述移动网SCP将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主叫虚拟号码转换为所述主叫号码,所述被叫VPN流程结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叫方为其他网络VPN用户,所述被叫方为移动网络IVPN用户;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主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被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包括: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判定所述呼叫为虚拟网络呼叫,将所述呼叫选路至IVPN数据中继群,将所述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LLS;
所述移动网络LLS将所述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虚拟短号,并在所述主叫虚拟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
所述移动网络LLS将所述被叫号码变换为被叫虚拟短号,并在所述被叫虚拟短号前增加标识号码,生成所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所述移动网络LLS将所述呼叫路由至固网GW;
所述固网GW在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前增加所在地的标识;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所述变换后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包括:
所述移动网SCP根据所述标识号码,发起所述主叫VPN流程,将所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转换为被叫虚拟号码,并将所述被叫虚拟号码变换为所述被叫号码,所述主叫VPN流程结束;
所述移动网SCP发起所述被叫VPN流程,并将所述主叫虚拟号码变换为所述主叫号码,所述被叫VPN流程结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中间设备根据主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
IVPN用户交换机获取呼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主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被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根据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所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将所述呼叫路由至被叫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呼叫发起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所述呼叫应答方为IVPN固话用户;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呼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包括:
所述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上报IDP信息,发起所述主叫VPN流程;
所述移动网SCP将所述主叫号码转换为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主叫虚拟号码,并将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转换为所述被叫号码,所述主叫VPN流程结束;
所述移动网SCP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将所述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IGW;
所述移动网络IGW将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固网号码与所述主叫虚拟号码路由至固网GW;
所述固网GW将所述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LLS;
所述移动网络LLS根据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固网号码,将所述呼叫路由至对应的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主叫号码和所述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包括: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将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固网号码转换为所述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叫方为其他网络用户,所述被叫方为IVPN用户;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主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被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包括:
将所述被叫号码变换为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短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所述被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
所述中间设备根据呼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包括:
所述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上报IDP信息,发起所述主叫VPN流程;
所述移动网SCP将所述主叫号码转换为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主叫虚拟号码,并将所述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转换为所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所述主叫VPN流程结束;
所述移动网IGW和所述固网GW对所述呼叫进行穿透,将所述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LLS;
所述网络LLS所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转换为被叫虚拟短号,并将所述呼叫路由至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IVPN用户交换机和中间设备,其中: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用于获取呼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还用于对所述主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被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所述中间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
所述中间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将所述呼叫路由至应答方;
其中,所述主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所述被叫方为其他公网用户;
通过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个,实现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主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被叫号码进行变换,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步骤:
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判定所述呼叫为公网呼叫,则将所述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并在所述主叫公网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或者
所述呼叫由VPN中继群与公网中继群中的任意一个发起;将所述VPN中继群发起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并在所述被叫号码前添加标识号码;将所述公网中继群发起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所述被叫号码保持不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和系统,属于通信领域。包括:IVPN用户交换机获取主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所述IVPN用户交换机对所述主叫号码和所述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中间设备根据所述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所述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所述中间设备根据所述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将所述呼叫路由至被叫方。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面向Centrex及WAC用户的IVPN业务平台上的针对PABX用户如何提供IVPN业务解决方案。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实施例一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参照图1所示,方法包括:
101、IVPN用户交换机获取主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102、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103、中间设备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
104、中间设备根据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将呼叫路由至被叫方。
可选的,当主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被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时,
步骤102所述的过程可以为:
将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虚拟短号,并在主叫虚拟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
将被叫号码变换为被叫虚拟短号,并在被叫虚拟短号前增加标识号码,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步骤103所述的过程可以为:
固网LS在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前增加所在地的标识;
固网GW对变换后的被叫号码中的标识号码,根据标识号码,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IGW;
移动网IGW根据标识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并将被叫虚拟短号路由至移动网SCP;
移动网SCP将被叫虚拟号码变换为被叫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移动网IGW根据被叫号码以及被叫VPN签约消息,发起被叫VPN流程;
移动网SCP将主叫虚拟号码变换为主叫号码,被叫VPN流程结束;
步骤104所述的过程可以为:
移动网IGW根据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将呼叫路由至被叫方对应的MSC。
可选的,当主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被叫方为其他公网用户时,
通过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个,实现步骤102所述的过程:
IVPN用户交换机判定呼叫为公网呼叫,则将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并在主叫公网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或者
呼叫由VPN中继群与公网中继群中的任意一个发起;将VPN中继群发起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并在被叫号码前添加标识号码;将公网中继群发起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被叫号码保持不变;或者
将呼叫路由至固网LS。
可选的,当主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被叫方为其他网络VPN用户时,
步骤103所述的过程可以为:
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上报IDP信息,发起主叫VPN流程;
移动网SCP将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转换为被叫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被叫用户的VPN签约信息,发起被叫VPN流程
移动网SCP将主叫号码对应的主叫虚拟号码转换为主叫号码,被叫VPN流程结束。
可选的,当主叫方为其他网络VPN用户,被叫方为移动网络LVPN用户时
步骤102所述的过程可以为:
IVPN用户交换机判定呼叫为虚拟网络呼叫,将呼叫选路至IVPN数据中继群,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LLS;
移动网络LLS将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虚拟短号,并在主叫虚拟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
移动网络LLS将被叫号码变换为被叫虚拟短号,并在被叫虚拟短号前增加标识号码,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移动网络LLS将呼叫路由至固网GW;
固网GW在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前增加所在地的标识;
步骤103所述的过程可以为:
移动网SCP根据标识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将变换后的被叫号码转换为被叫虚拟号码,并将被叫虚拟号码变换为被叫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移动网SCP发起被叫VPN流程,并将主叫虚拟号码变换为主叫号码,被叫VPN流程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实施例二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参照图2所示,方法包括:
201、中间设备根据主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
202、IVPN用户交换机获取呼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203、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204、IVPN用户交换机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将呼叫路由至被叫方。
可选的,主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被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
步骤201所述的过程还可以为:
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上报IDP信息,发起主叫VPN流程;
移动网SCP将主叫号码转换为主叫号码对应的主叫虚拟号码,并将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转换为被叫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移动网SCP根据被叫号码,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IGW;
移动网络IGW将被叫号码对应的固网号码与主叫虚拟号码路由至固网GW;
固网GW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LLS;
移动网络LLS根据被叫号码对应的固网号码,将呼叫路由至对应的IVPN用户交换机;
步骤203所述的过程还可以为:
IVPN用户交换机将被叫号码对应的固网号码转换为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
可选的,当主叫方为其他网络用户,被叫方为IVPN用户时,
步骤203所述的过程还可以为:
将被叫号码变换为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短号。
可选的,当主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被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
步骤201所述的过程还可以为:
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上报IDP信息,发起主叫VPN流程;
移动网SCP将主叫号码转换为主叫号码对应的主叫虚拟号码,并将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转换为变换后的被叫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移动网IGW和固网GW对呼叫进行穿透,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LLS;
网络LLS变换后的被叫号码转换为被叫虚拟短号,并将呼叫路由至IVPN用户交换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实施例三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被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参照图3所示,方法包括:
301、IVPN用户交换机获取主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获取方式不加以限定。
302、将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虚拟短号,并在主叫虚拟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
具体的,根据号段对应关系,将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虚拟短号,并在主叫虚拟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
另外,IVPN用户交换机根据实际情况,不能进行号码变换的,只判断为虚拟网呼叫送至专用VPN数字中继选线,直接将6位长固话和6位位长的虚拟网手机短号送固网LS,移动网络LLS交换机进行主叫号码变换的,同时移动网络LLS交换机进行被叫号码变换,IVPN用户入局呼叫时则固网LS负责判断为虚拟网呼叫时,在被叫短号前插7004(如7004+665999)。
303、将被叫号码变换为被叫虚拟短号,并在被叫虚拟短号前增加标识号码,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在被叫短号前插7004并将主叫根据号段对应关系(如600000对应8*****+600000)进行主叫号码变换后送至LS。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02至步骤303是实现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所述的过程,除了上述步骤所述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304、固网LS在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前增加所在地的标识;
具体的,同时移动网络LLS交换机进行被叫号码变换,IVPN用户入局呼叫时则固网LS负责判断为虚拟网呼叫时,在被叫短号前插7004(如7004+665999)。
305、固网GW对变换后的被叫号码中的标识号码,根据标识号码,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IGW;
具体的,固网GW对被叫前缀7004分析后送至移动网IGW接续。
306、移动网IGW根据标识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并将被叫虚拟短号路由至移动网SCP;
具体的,移动网IGW根据7004前缀发起主叫VPN流程,同时进行DP处理,将IDP消息中的被叫号码删除7004前缀送至SCP。
307、移动网SCP将被叫虚拟号码变换为被叫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具体的,SCP完成被叫的长短号转换,在CONNECT消息中下发被叫真实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308、移动网IGW根据被叫号码以及被叫VPN签约消息,发起被叫VPN流程;
具体的,移动网IGW根据真实号码寻址并取回被叫用户的被叫VPN签约(签至移动网SCP)消息,根据取回的签约消息拉起被叫VPN流程。
309、移动网SCP将主叫虚拟号码变换为主叫号码,被叫VPN流程结束;
具体的,移动网SCP在被叫流程中进行主叫号码的长短号转换,在CONNECT消息中下发主叫用户的短号。同时查询被叫短号对应的长号,并变化短号为11位长的手机号码,被叫VPN流程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04至步骤309是实现中间设备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所述的过程,除了上述步骤所述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310、中间设备根据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将呼叫路由至被叫方。
具体的,移动网IGW根据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将呼叫路由至被叫方对应的MSC,该过程可以为:
移动网IGW将呼叫送至移动端局,端局取回被叫的漫游号码(MSRN),根据漫游号将呼叫路由至对应的MSC。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实施例四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被叫方为其他公网用户,参照图4所示,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除了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过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之外,其他步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本发明实施将对步骤102所述的过程加以说明,对其他部分此处不再加以赘述,该方法包括:
通过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个,实现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所述的过程:
401、IVPN用户交换机判定呼叫为公网呼叫,则将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并在主叫公网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
具体的,IVPN用户拨打其他公网号码(即除了短号之外的其他长号)时,由IVPN用户交换机判断为公网呼叫,将主叫根据号段对应关系(如600000对应88888XXX)进行主叫号码变换后送至固网LS(IVPN用户交换机不能进行主叫号码变换的由当地固网LS进行主叫号码变换),固网LS分析被叫正常呼叫接续。或者
402、呼叫由VPN中继群与公网中继群中的任意一个发起;将VPN中继群发起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并在被叫号码前添加标识号码;将公网中继群发起呼叫的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公网短号,被叫号码保持不变;
具体的,IVPN用户交换机接入到本地固网LS时分为两个群,分别疏通VPN呼叫和普通呼叫。对VPN中继群的呼叫,固网LS对被叫短号前插接入码7000并将主叫按照号段对应关系将用户私网主叫号码变换为分配的公网主叫号码;如果是公网中继群呼叫,则对被叫号码不做变换,将主叫按照号段对应关系将用户私网主叫号码变换为分配的公网主叫号码,再进行下一步接续。或者
403、将呼叫路由至固网LS。
可将呼叫直接送至固网LS处理。在此方式下,由于VPN短号与公网号码的号首可能冲突,为了判断出用户的呼叫是否为VPN短号,固网LS需采取延时判位的方式。延时判位后再在被叫6位短号前插接入码7004,对主叫号码按照号段对应关系将用户私网主叫号码变换为分配的公网主叫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实施例五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被叫方为其他网络VPN用户参照图5所示,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除了中间设备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所述的过程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外,其他步骤与实施例三相同,本发明实施将对中间设备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所述的过程加以说明,对其他部分此处不再加以赘述,该方法包括:
中间设备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的过程可以为:
501、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上报IDP信息,发起主叫VPN流程;
502、移动网SCP将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转换为被叫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具体的,SCP完成被叫的长短号转换,在CONNECT消息中下发被叫真实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503、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被叫用户的VPN签约信息,发起被叫VPN流程。
具体的,主叫MSC根据真实被叫号码寻址并取回被叫用户的被叫VPN签约(签至移动网SCP)消息,根据取回的签约消息拉起被叫VPN流程。
504、移动网SCP将主叫号码对应的主叫虚拟号码转换为主叫号码,被叫VPN流程结束。
具体的,移动网SCP在被叫流程中进行主叫号码的长短号转换,在CONNECT消息中下发主叫用户的短号。被叫VPN流程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实施例六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叫方为其他网络VPN用户,被叫方为移动网络LVPN用户,参照图6所示,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除了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所述的过程和中间设备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所述的过程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外,其他步骤与实施例三相同,本发明实施将对中间设备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所述的过程和中间设备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所述的过程加以说明,对其他部分此处不再加以赘述,该方法包括:
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过程可以为:
601、IVPN用户交换机判定呼叫为虚拟网络呼叫,将呼叫选路至IVPN数据中继群,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LLS;
具体的,IVPN用户异网移动号码拨打运营商L虚拟网短号,由IVPN用户小交换机判断为运营商L虚拟号码呼叫,进而选路到运营商L专用IVPN数据中继群上,送至移动网络LLS上,对主被叫号码不进行任何变化。
602、移动网络LLS将主叫号码变换为主叫虚拟短号,并在主叫虚拟短号前增加对应关系号码,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
具体的,移动网络LLS对主叫进行变换,前插8*****变换为16位长号(如8*****+665686),同时选路到固网GW。
603、移动网络LLS将被叫号码变换为被叫虚拟短号,并在被叫虚拟短号前增加标识号码,生成变换后的被叫号码;
具体的,被叫前插7004变换为(如7004+665999),
604、移动网络LLS将呼叫路由至固网GW;
605、固网GW在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前增加所在地的标识;
具体的,固网GW将主叫前插0512(如05128*****+665686),被叫不进行变换,送至移动网IGW,移动网IGW不做任何变换,同时主叫触发SCP业务。将IDP消息中的被叫号码删除7004前缀送至移动网SCP。
中间设备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所述的过程可以为:
606、移动网SCP根据标识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将变换后的被叫号码转换为被叫虚拟号码,并将被叫虚拟号码变换为被叫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具体的,移动网SCP启动IP2分析主被叫,同时进行DP处理,SCP完成被叫的长短号转换,在CONNECT消息中下发被叫真实号码
607、移动网SCP发起被叫VPN流程,并将主叫虚拟号码变换为主叫号码,被叫VPN流程结束。
608、移动网SCP在被叫流程中进行主叫号码的长短号转换,在CONNECT消息中下发主叫用户的短号。被叫VPN流程结束。
除了上述步骤之外,还需要执行步骤:
609、移动网IGW将呼叫送至移动端局,端局取回被叫的漫游号码(MSRN),根据漫游号将呼叫路由至对应的MSC。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实施例七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被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参照图7所示,方法包括:
701、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上报IDP信息,发起主叫VPN流程;
具体的,移动网VPN用户拨打短号,由主叫所在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签至移动网SCP)上报IDP消息,拉起主叫流程。
702、移动网SCP将主叫号码转换为主叫号码对应的主叫虚拟号码,并将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转换为被叫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具体的,移动网SCP完成被叫的长短号转换,在CONNECT消息中下发被叫长号(下发运营商L固话号码,如05128*****+600000)。同时主叫11位手机长号变化为6位短号,主叫VPN流程结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VPN业务流程处理规则,移动网VPN用户拨打IVPN用户固话VPN用户时无法拉起被叫VPN流程,因此类型的呼叫主叫号码从SCP下发后才变化为短号。
703、移动网SCP根据被叫号码,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IGW;
具体的,MSC根据被叫长号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IGW
704、移动网络IGW将被叫号码对应的固网号码与主叫虚拟号码路由至固网GW;
具体的,移动网络IGW将呼叫送至原网通GW,主叫为虚拟网短号码,被叫为分配给用户的固网号码
705、固网GW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LLS;
具体的,固网GW分析被叫后送至移动网络LLS
706、移动网络LLS根据被叫号码对应的固网号码,将呼叫路由至对应的IVPN用户交换机;
具体的,移动网络LLS分析被叫,将呼叫送至对应的IVPN用户交换机。(若IVPN用户交换机不能做号码变换,由移动网络LLS变换号码后送IVPN用户交换机;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701至步骤706是实现所述中间设备根据主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的过程,除了上述步骤所述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707、IVPN用户交换机获取呼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获取方式不加以限定。
708、IVPN用户交换机将被叫号码对应的固网号码转换为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
具体的,若IVPN用户交换机能实现号码变换,则由IVPN用户交换机做相应的号码变换)。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707是实现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过程,除了上述步骤所述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709、IVPN用户交换机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将呼叫路由至被叫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实施例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叫方为其他网络用户,被叫方为IVPN用户,参照图8所示,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除了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过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之外,其他步骤与上一个实施例相同,本发明实施将对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过程加以说明,对其他部分此处不再加以赘述,该方法包括:
IVPN用户交换机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变换后的被叫号码的过程可以包括:
801、将被叫号码变换为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短号。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变换方式不加以限定。
802、外网用户呼叫分配给IVPN用户的固网号码,正常接续至各本地移动网络LLS,移动网络LLS分析被叫号码后直接送至对应的IVPN用户交换机用于外呼中继上。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实现上述过程的具体方式不加以限定。
要实现以上的呼叫流程,IVPN用户交换机必须具备对被叫号码进行变换的能力
如IVPN用户交换机不具备号码变换的能力,需移动网络LLS交换机将被叫按照号段对应关系将公网号码变换为用户的私网号码再送IVPN用户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实施例九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叫方为移动网络VPN用户,被叫方为IVPN固话用户,参照图9所示,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除了中间设备根据主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的过程与实施例七不同之外,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七相同,本发明实施将对中间设备根据主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的过程加以说明,对其他部分此处不再加以赘述,该方法包括:
中间设备根据主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的过程可任意包括:
901、呼叫方所在的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上报IDP信息,发起主叫VPN流程;
具体的,移动网VPN用户拨打短号,由主叫所在MSC根据用户在VLR中的签约O-CSI信息(签至移动网SCP)上报IDP消息,拉起主叫流程。
902、移动网SCP将主叫号码转换为主叫号码对应的主叫虚拟号码,并将被叫号码对应的被叫虚拟号码转换为变换后的被叫号码,主叫VPN流程结束;
具体的,移动网SCP完成被叫的长短号转换,在CONNECT消息中下发被叫短号所对应的长号以用来选路(如05128*****+665686)。主叫VPN流程结束,主叫号码根据长短号对照表把长号变为对应的短号(如665999)。
903、移动网IGW和固网GW对呼叫进行穿透,将呼叫路由至移动网络LLS;
904、移动网络LLS变换后的被叫号码转换为被叫虚拟短号,并将呼叫路由至IVPN用户交换机。
具体的,移动网络LLS对被叫进行变换,把用来选路的长号,在出中继上变换为短号(如665686),最终送至IVPN用户交换机的号码主被叫号码都为短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过程中,由于移动网IGW只支持16位位长的主叫号码格式,所以被叫号码格式位长不能超过16位,所以需要固网提供一个百群的号码资源。
实施例十三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融合系统,参照图10所示,该系统至少包括IVPN用户交换机101和中间设备102,其中:
IVPN用户交换机101用于获取呼叫方发起呼叫时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IVPN用户交换机101还用于对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号码变换,生成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中间设备102还用于根据变换后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发起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
中间设备102还用于根据主叫VPN流程和被叫VPN流程,将呼叫路由至应答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融合系统,利用了重组后的固移融合优势,采用SACP+OCS组网方案,实现了对PBX/Centrex/普通固网用户/移动预付费用户/移动后付费用户全面的支撑能力,扩展了IVPN业务用户群体,大幅提升了后台支撑能力,同时大大降低了业务开通费用。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融合系统在执行通信网络融合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融合系统与通信网络融合系统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