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828918A - 膜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膜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8918A
CN105828918A CN201380081701.6A CN201380081701A CN105828918A CN 105828918 A CN105828918 A CN 105828918A CN 201380081701 A CN201380081701 A CN 201380081701A CN 105828918 A CN105828918 A CN 105828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er
frame
membrane
membrane separation
membran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17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本康二
山本洋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saki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Ju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Jukogyo KK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Ju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05828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89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14Ultrafiltration; Microfiltration
    • B01D61/18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8Prevention of membrane fouling or of concentration pola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 C02F3/1273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20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using diffusers
    • C02F3/201Perforated, resilient plastic diffusers, e.g. membranes, sheets, foils, tubes, h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operations and control
    • B01D2311/26Further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es
    • B01D2311/2661Addition of gas
    • B01D2311/2665Aeration other than for clean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operations and control
    • B01D2311/26Further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es
    • B01D2311/2688Biological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06External membrane module supporting or fix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21Specific headers, end c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modules or apparatus
    • B01D2313/26Specific gas distributors or gas inta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5/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membrane module operation
    • B01D2315/06Submerged-type; Immersion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cleaning, regeneration, sterilization or to the prevention of fouling
    • B01D2321/18Use of gases
    • B01D2321/185Ae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20Prevention of biofou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作为膜分离装置的膜分离单元(2)具备:框架(5);容纳于框架(5)的多个浸渍式膜组件(6);和在膜组件(6)的下方具有排出空气的多个散气口(46a),并以在上下方向上靠近膜组件(6)的形式配置的散气管(46)。

Description

膜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净化下水道污水或工厂排水等的水处理中使用的膜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膜分离活性污泥法进行下水道污水或工厂排水等的净化。在膜分离活性污泥法中,将被处理水通过活性污泥进行处理,并且使用分离膜使被处理的水(处理水)和活性污泥相分离。这样的处理水和活性污泥的分离,例如在处理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流入的膜分离槽中,通过浸渍于混合液的分离膜来进行。这样的膜分离槽存在具备用于清洗分离膜的膜面的曝气装置的情况。该曝气装置形成为从下方对分离膜进行曝气的结构。在通过曝气装置向膜分离槽内供给气泡时,在槽内产生上升流,借助于此能够抑制因活性污泥而引起的分离膜的膜孔堵塞。
作为具备上述分离膜的装置的一个示例,专利文献1中示出浸渍型膜分离装置。该浸渍型膜分离装置具备:分离膜的膜组件;容纳膜组件的膜组件壳体;和配置于膜组件壳体的下部的散气壳体(diffusercase)。散气壳体具备:上部的腔室;下部的支腿;和设置于上下方向上腔室与支腿之间的具有多个散气口的空气供给管。而且,以使散气壳体的高度为膜组件壳体的高度的0.15倍至0.98倍、且支腿的高度为总高度(膜组件壳体与散气壳体加在一起的高度)的5%至30%的形式调节散气壳体(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落0107~0117)。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US2011/0100912A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抑制分离膜的膜孔堵塞,而至关紧要的是在膜分离槽内形成混合液的适当的循环流。为了在膜分离槽内形成混合液的循环流,而从槽底至膜组件下端的高度和从膜组件上端至水面的高度分别需要足够的尺寸。
在制造新的膜分离槽时,可以选择与所期望的处理能力(过滤能力)相符合的膜组件,并且以达到适合该膜组件的水深的形式设计膜分离槽。然而,在已有的膜分离槽或沉淀槽等已有的水槽中新导入膜分离装置时,设置与已有的水槽的水深相匹配的高度的膜组件。在该情况下,由于处理能力依赖于膜组件的面积,因此尤其是在已有的水槽的水深较低时,存在不能满足所期望的处理能力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形成,其目的是在不降低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膜分离装置的高度。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膜分离装置中调节如下关系:从槽底至排放空气的散气口的高度(散气壳体的支腿高度)、从散气口至膜组件下端的高度(散气壳体的腔室的高度)以及膜组件的高度的关系。像这样,以往必须要设置从散气口至膜组件下端的高度。相对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等得出以下见解:如果适当地设定膜组件的下侧开口的面积和从膜组件至水面的高度,则在从散气口至膜组件下端的高度为零或者接近零的值的情况以及约300mm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与分离膜的清洗效果大致相同的结果。因此,在本发明中,试图通过使从散气口至膜组件下端的高度达到零或者接近零的值,在不降低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实现膜分离装置高度的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膜分离装置具备:框架;容纳于所述框架的至少一个浸渍式膜组件;和在所述膜组件的下方具有排出空气的多个散气口,并以在上下方向上靠近所述膜组件的形式配置的散气管。
又,也可以是本发明在上述膜分离装置中,所述框架具有上框、载置有所述膜组件的下框、和连接所述上框和所述下框之间的多个支柱;所述散气管的上端位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下框的高度范围内。在这里,也可以是所述框架的所述下框包括与所述散气管连接且向该散气管供给空气的至少一个散气头。此外,也可以是所述框架具有设置于所述下框的下部的多个支腿。
又,也可以是本发明在上述膜分离装置中,所述框架具有上框、载置有所述膜组件的下框、和连接所述上框和所述下框之间的多个支柱;所述散气管支持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下框。在这里,也可以是上述膜分离装置还具备与所述散气管连接且向该散气管供给空气的至少一个散气头,所述散气头固定于所述下框。
又,本发明也可以是在上述膜分离装置中,还具备载置所述框架的架台;所述架台具有包括与所述散气管连接且向该散气管供给空气的至少一个散气头的支持框、和设置于所述支持框的下部的多个支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不降低膜分离装置的过滤(分离)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膜分离装置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膜分离装置的膜分离槽的俯视图以及其周边设备的概要的图;
图2是图1的II-II向视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的主视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的框架和散气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的主视图;
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的侧视图;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的框架和架台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图1是示出具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态的膜分离装置的膜分离槽25的俯视图以及其周边设备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图1的II-II向视剖视图。在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膜分离槽25中,流入通过活性污泥处理的被处理水(以下称为“处理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以下简称为“混合液”)。膜分离槽25是从混合液中分离处理水的水槽,用于过滤混合液的一个以上(本实施形态中有六个)的膜分离单元2以浸渍于混合液中的状态设置于槽内。膜分离单元2是根据本发明的膜分离装置的一种实施形态。各膜分离单元2具备至少一个浸渍式膜组件6,通过该膜组件6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的处理水(过滤水)被收集后可再利用或排放。
以下,分别说明膜分离单元2的第一实施形态~第三实施形态。另外,设置于膜分离槽25的至少一个膜分离单元2的概略结构都相同,因此详细说明至少一个膜分离单元2中的一个的结构即可。
(第一实施形态)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的主视图,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的侧视图。在图4中,膜组件6以双点划线表示。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的框架5的俯视图,该图中示出框架5中去除后述的支柱53以及上框51后的部分。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的框架5的立体图,该图中示出框架5的下部分。如图3~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具备:框架5;容纳于框架5的多个膜组件6;和组装在框架5上的散气装置4。接着,分别详细说明这些膜分离单元2的构成要素。
框架5大概由上框51、与上框51上下平行地配置的下框52、连接上框51和下框52之间的多个支柱53、和设置于下框52的下部的多个支腿54构成。该框架5中,设置有在膜组件6的下方具有排出空气的多个散气口46a的至少一个散气管46。
框架5的下框52由平行地配置的一对散气头41、和架设在一对散气头41之间的多个连接构件42构成,并且在俯视时具有以膜组件6的排列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长方形形状的外形。
各散气头41是内部流通空气的直管形状的构件。作为散气头41,例如可以使用两端封闭的角型钢。各散气头41上设置有空气供给口47。空气供给口47通过至少一个配管与空气供给管82(参照图1、图2)连接。此外,空气供给管82通过至少一个配管与鼓风机81连接。
连接构件42在一对散气头4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和长度方向中央部上以连接构件42的长度方向与散气头41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形式配置。而且,连接构件42的一端在一对散气头41中固定于一方的散气头41,连接构件42的另一端在一对散气头41中固定于另一方的散气头41。作为连接构件42,例如可以使用槽型钢。另外,不限于本实施形态,为了提高框架5的刚性,可以在适当的位置上设置数量适宜的连接构件42。
在一对散气头4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散气管46。散气管46是周围设置有多个散气口46a的直管形状的构件。散气口46a的直径例如达到5mm左右。散气管46以散气头41的长度方向与散气管46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形式配置。而且,散气管46的一端插入并固定于一对散气头41中的一方的散气头41,散气管46的另一端插入并固定于一对散气头41中的另一方的散气头41。如此一来,散气管46的内部与各散气头41的内部连通。根据上述结构,从鼓风机81输送的空气通过空气供给口47供给至散气头41内,散气头41内的空气从设置于散气管46的散气口46a排放至膜分离槽25的混合液内。
框架5的支腿54在一对散气头41的长度方向两端和长度方向中央部固定于散气头41的下表面。支腿54的高度Hb,基于由下框52和支腿54形成于下框52的下方的“框架5的下侧开口”的面积(本实施形态中框架5的四个面的下侧开口的总面积),以使通过后述的膜分离单元2的上升流的流量达到合适值的形式设定。
框架5的上框51由大致水平的多个长尺寸构件构成,并且具有与下框52大致相等且在俯视时以膜组件6的排列方向为长度方向的俯视时大致长方形形状的外形。而且,由该上框51包围的空间是“框架5的上侧开口”。
上框51和下框52通过配置于它们之间适当位置的多个支柱53相连接。支柱53的上端固定于上框51的下表面,支柱53的下端固定于下框52的上表面。在本实施形态中,分别在一对散气头41的长度方向两端和长度方向中央部,以使支腿54和支柱53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在同一直线上的形式使支腿54和支柱53相对应地设置。
在上述结构的框架5中,在由上框51、下框52以及支柱53包围的空间内配置有多个膜组件6。在本实施形态中,各膜组件6形成为与铅垂方向平行的平面状,多个膜组件6以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对置的形式排列在框架5的下框52上。多个膜组件6的排列方向是与多个散气管46的排列方向相同的方向。另外,从膜组件6的上端至膜分离槽25的水面的高度Hu(参照图2)达到足以不阻碍后述的通过膜分离单元2的上升流的形成的值(例如300mm以上)。
膜组件6由上下平行地配置的上集水头60以及下集水头61、上端与上集水头60连接而下端与下集水头61连接的多个中空丝膜62、和连接上集水头60和下集水头61的支柱63概略地构成。支柱63在保持上集水头60和下集水头61之间的隔开距离的同时连接上集水头60和下集水头61。中空丝膜62是从混合液中过滤(分离)处理水的过滤膜(分离膜),例如是在长度方向上中空的PVDF(polyvinylidenedifluoride;聚偏二氟乙烯)的多孔质中空膜。
膜组件6的上集水头60通过至少一个配管与对各膜分离单元2分别设置的单元集水管65连接。此外,单元集水管65通过至少一个配管与集水管83(参照图1以及图2)连接。而且,集水管83通过中途设置有吸引泵26的配管27与膜分离槽25的下游侧设备、例如过滤水槽28等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膜分离单元2中,当吸引泵26运转时,通过膜组件6的中空丝膜62过滤的过滤水向上集水头60集中,集中于各膜组件6的上集水头60的过滤水向单元集水管65集中。此外,集中于各膜分离单元2的单元集水管65的过滤水向集水管83集中,并且从这里导入至膜分离槽25的下游、例如过滤水槽28等。另外,吸引泵26例如以重复运行和停止的形式间歇地驱动。
如上所述在进行混合液的固液分离的过程中,因混合液中的悬浮物质(活性污泥等)而导致膜组件6的中空丝膜62表面的膜孔逐渐被堵塞。其结果是,因中空丝膜62的表面积的减少而过滤流量降低,又,膜间压差上升,膜组件6的过滤能力降低。为了消除并防止这样的中空丝膜62表面的膜孔堵塞,膜分离单元2中具有散气装置4。散气装置4由组装在框架5上的散气头41以及散气管46、鼓风机81以及连接它们的配管等构成。
在散气装置4中,从配置于膜组件6的下方的散气管46排出空气(微细气泡)。从散气管46排出的空气在膜组件6之间迅速上升,给中空丝膜62带来振动,从而去除附着于中空丝膜62表面的异物。另一方面,通过从散气管46排出的空气的上升,在膜组件6之间产生空气与混合液的气液混合上升流。通过该上升流的产生,混合液从周围流入框架5的下侧开口,过滤后被浓缩的混合液从框架5的上侧开口扩散至周围。而且,通过该气液混合上升流的剪切力,悬浮物质从膜组件6的中空丝膜62的表面剥离。如此一来,通过从散气管46排出的空气,有效地清洗膜组件6的同时抑制中空丝膜62表面的固体吸附。
以上说明的膜分离单元2中,为了抑制膜分离单元2的高度,而膜组件6和散气管46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的形式配置。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靠近”是指从散气管46的上端(或者散气管46的散气口46a)至各膜组件6的下端的高度ΔH(参照图3)实质上为零的状态、或者是达到框架5的下框架52的高度H0加允许值α所得到的尺寸以下的状态。允许值α是0以上且框架5的下框52的高度H0以下的值,更优选的是0以上且框架5的下框52高度H0的1/2以下的值。各允许值α包括散气管46的挠度、从支持散气管46两端的散气头41的上端至散气管46上端(或散气口46a)的高度、以及制造误差等。因此,“靠近”是指从散气管46的上端至各膜组件6的下端的高度ΔH实质上为零的状态(ΔH≈0)、或者是达到框架5的下框52高度H0的两倍以下的状态(ΔH≤2H0),更优选的是达到框架5的下框52高度H0的3/2倍以下的状态(ΔH≤3/2H0)。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中,散气头41成为框架5的下框52的构成要素,在该下框52上直接载置膜组件6。即,散气头41除了向散气管46供给空气的本来的功能以外,还同时具备作为支持膜组件6的支持元件的功能、和作为用于确保框架5的刚性的强度元件的功能。借助于此,从支持散气管46的两端的散气头41的上端至膜组件6的下端的高度ΔH实质上为零,在散气头41的上端和散气管46的上端位于相同高度位置的情况下,从散气管46的上端至膜组件6的下端的高度ΔH实质上为零。又,在散气管46发生挠曲、或者散气管46的上端位于比散气头41上端低的位置时,从散气管46的上端至膜组件6的下端的高度ΔH为框架5的下框52的高度H0加允许值α所得到的尺寸以下。而且,在上述任意一种情况下,散气管46的上端都位于框架5的下框52的高度范围(从下框52的下端至上端的高度范围)内。另外,在现有的膜分离单元(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膜分离装置)中,从散气口至膜组件的下端之间确保足以使气泡上升的高度,因此现有的膜分离单元的从散气口至膜组件下端的高度大于本实施形态膜分离单元2的从散气管46上端至膜组件6下端的高度ΔH。
为了评价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的膜组件6的清洗效果,而与根据比较例的膜分离单元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所述根据比较例的膜分离单元与该膜分离单元2形式大致相同,而不同点仅在于从散气管46的上端至各膜组件6的下端的高度ΔH为300mm。其结果是,可以看出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的膜组件6的清洗效果与根据比较例的膜分离单元的膜组件的清洗效果大致相同。即,可以看出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能够在不降低膜组件6的清洗能力而且不降低膜组件6的过滤处理能力的情况下抑制膜分离单元2的高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能够在不降低膜组件6的过滤处理能力的情况下抑制膜分离单元2的高度,因此能够使膜分离槽25的水深比以往浅。膜分离槽25的水深较浅,则从散气口46a排出的气泡所受的水压较小,因此可以采用更小能力的鼓风机81。在现有的膜分离槽25中,用于驱动鼓风机81的能量占据膜分离槽25的大部分运行能量,因此能够通过削减用于驱动鼓风机81的能量以此有效地削减膜分离槽25的运行能量。
(第二实施形态)
接着,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的主视图,图8是同一膜分离单元2的侧视图。图7中,散气装置4的散气头41透过最靠近纸面表面侧的支腿54示出于纸面表面侧。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的框架5和散气装置4的俯视图,在该图中省略框架5中的支柱53和上框51。另外,在本实施形态的说明中,存在对于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或类似的构件在附图中标以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说明的情况。
如图7~图9所示,根据第二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具备框架5、固定于框架5的散气装置4、和容纳于框架5的多个膜组件6。另外,在图7以及图8中,为了容易理解框架5的形态,膜组件6以双点划线表示。膜组件6的形态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相同,因此省略关于膜组件6的详细说明。
框架5大概由上框51、与上框51上下平行地配置的下框52、连接上框51和下框52之间的多个支柱53、和设置于下框52的下部的多个支腿54构成。框架5整体上形成为带支腿的大致长方体框状。而且,在由上框51、下框52以及支柱53形成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空间内配置有多个膜组件6。膜组件6配置于下框52上。
散气装置4由平行地配置的一对散气头41、设置有多个散气口46a的多个散气管46、鼓风机81(参照图1)、和连接鼓风机81和各散气头41的至少一个配管等构成。如图8所示,一对散气头41和散气管46以散气头41的长度方向与散气管46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形式配置为梯子状。而且,散气管46的一端插入并固定于一对散气头41中一方的散气头41,散气管的另一端插入并固定于一对散气头41中另一方的散气头41。如此一来,散气管46的内部与各散气头41的内部连通。在各散气头41上设置有空气供给口47。空气供给口47通过至少一个配管与空气供给管82(参照图1以及图2)连接。此外,空气供给管82通过至少一个配管与鼓风机81连接。
散气头41通过金属支持件49支持于框架5的下框52。足以支持散气头41以及散气管46重量的数量的金属支持件49设置于适当位置。根据本实施形态的金属支持件49是U字形螺栓,在U字形螺栓的U字内插入散气头41后,该U字形螺栓的上端通过螺母固定于下框52。如此一来,散气头41以及散气管46以悬吊于下框52的状态被支持。然而,金属支持件49不限于本实施形态。
在上述结构的膜分离单元2中,为了抑制膜分离单元2的高度,膜组件6和散气管46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地配置。具体而言,散气头41直接固定于框架5中载置有膜组件6的构件(下框52)。借助于此,从散气管46的上端至膜组件6的下端的高度ΔH为框架5的下框52高度H0加允许值α所得到的尺寸以下。另外,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相比,从散气管46的上端至各膜组件6的下端的高度ΔH,在结构上仅增大与下框52高度H0相对应的量。然而,散气头41以及散气管46从框架5可脱卸,因此在散气头41以及散气管46的易于更换或维修方面有益。
(第三实施形态)
接着,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的主视图,图11是同一膜分离单元2的侧视图。在图10中,框架5与架台7是以分离的状态示出。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的框架5和架台7的立体图,在该图中示出框架5与架台7的连接部分。另外,在本实施形态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或类似的构件,存在图中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的情况。
如图10~图12所示,根据第三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由框架5、载置有框架5的架台7、容纳于框架5的至少一个膜组件6、和组装在架台7上的散气装置4构成。另外,在图10以及图11中,为了使框架5以及架台7的形态容易理解,膜组件6以双点划线示出。膜组件6的形态与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相同,因此省略关于膜组件6的详细说明。
框架5大概由上框51、与上框51上下平行地配置的下框52、连接上框51与下框52之间的多个支柱53构成。框架5整体上形成为大致长方体框状。而且,在由上框51、下框52以及支柱53形成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空间内配置有多个膜组件6。膜组件6载置于下框52上。
架台7大概由与框架5的下框52大致平行地配置的支持框71、和固定于支持框71下部的多个支腿72构成。在该架台7上,设置有在膜组件6的下方具有排出空气的多个散气口46a的至少一个散气管46。
支持框71由平行地配置的一对散气头41、和架设于一对散气头41之间的多个连接构件42构成,并且在俯视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外形。在各散气头41上设置有空气供给口47。空气供给口47通过至少一个配管与空气供给管82(参照图1以及图2)连接。此外,空气供给管82通过至少一个配管与鼓风机81连接。
在支持框71的一对散气头4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散气管46。各散气管46上设置有多个散气口46a。一对散气头41和至少一个散气管46以散气头41的长度方向和散气管46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形式配置为梯子状。而且,散气管46的一端插入并固定于一对散气头41中一方的散气头41,散气管46的另一端插入并固定于一对散气头41中另一方的散气头41。如此一来,散气管46的内部与各散气头41的内部连通。根据以上结构,从鼓风机81输送的空气通过空气供给口47供给至散气头41内,散气头41内的空气从设置于散气管46的散气口46a排放至膜分离槽25的混合液内。
框架5的下框52和架台7的支持框71以上下重叠的形式形状相对应。而且,在架台7的支持框71上载置有框架5的下框52,并且将支持框71和下框52通过螺栓等紧固构件进行紧固,从而连接框架5和架台7。
在上述结构的膜分离单元2中,为了抑制膜分离单元2的高度,膜组件6和散气管46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地配置。具体而言,在框架5中载置膜组件6的构件(下框52)、和组装在架台7上的散气头41上下排列地配置。借助于此,从散气管46的上端至膜组件6的下端的高度ΔH为框架5的下框52高度H0加允许值α所得到的尺寸以下。另外,根据本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膜分离单元2相比,从散气管46至各膜组件6的下端的高度ΔH,在结构上仅增大与下框52高度H0相对应的量。然而,框架5与架台7可以分离,因此在膜组件6的易于更换或维修、以及散气头41和散气管46的易于更换或维修等方面有益。
(其他实施形态)
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第三实施形态中,散气管46的长度方向和多个膜组件6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但是也可以使散气管46的长度方向和多个膜组件6的排列方向大致平行。在散气管46的长度方向与多个膜组件6的排列方向大致平行的情况下,散气头41的长度方向与多个膜组件6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
又,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第三实施形态中,膜分离单元2具备一对散气头41,但是膜分离单元2只要具备至少一个散气头41即可。膜分离单元2具备一个散气头41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与散气头41平行延伸的结构构件,并且在该结构构件和散气头41之间设置散气管46。或者,可以排列两列散气管46,并且在两列散气管46之间设置散气头41。
如上所述,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看了本说明书后在易想到的范围内应该容易设想各种变更以及修正。因此,这样的变更以及修正也解释为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确定的发明范围内。
符号说明:
2膜分离单元(膜分离装置);
4散气装置;
41散气头;
42连接构件;
46散气管;
46a散气口;
47空气供给口;
5框架;
51上框;
52下框;
53支柱;
54支腿;
6膜组件;
7架台;
71支持框;
72支腿;
49金属支持件。

Claims (7)

1.一种膜分离装置,具备:
框架;
容纳于所述框架的至少一个浸渍式膜组件;和
在所述膜组件的下方具有排出空气的多个散气口,并以在上下方向上靠近所述膜组件的形式配置的散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上框、载置有所述膜组件的下框、和连接所述上框和所述下框之间的多个支柱;
所述散气管的上端位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下框的高度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的所述下框包括与所述散气管连接且向该散气管供给空气的至少一个散气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设置于所述下框的下部的多个支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上框、载置有所述膜组件的下框、和连接所述上框和所述下框之间的多个支柱;
所述散气管支持于所述框架的所述下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所述散气管连接且向该散气管供给空气的至少一个散气头;
所述散气头固定于所述下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载置所述框架的架台;
所述架台具有包括与所述散气管连接且向该散气管供给空气的至少一个散气头的支持框、和设置于所述支持框的下部的多个支腿。
CN201380081701.6A 2013-12-19 2013-12-19 膜分离装置 Pending CN1058289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07487 WO2015092835A1 (ja) 2013-12-19 2013-12-19 膜分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8918A true CN105828918A (zh) 2016-08-03

Family

ID=53402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1701.6A Pending CN105828918A (zh) 2013-12-19 2013-12-19 膜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5092835A1 (zh)
CN (1) CN105828918A (zh)
WO (1) WO201509283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5948A (zh) * 2017-05-03 2017-09-29 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曝气式可提升膜组件
CN108114597A (zh) * 2016-11-30 2018-06-05 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膜过滤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6558A (ja) * 1998-10-28 2000-05-09 Nitto Denko Corp 浸漬型膜分離装置及び汚水の浄化方法
JP2011078949A (ja) * 2009-10-09 2011-04-2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膜浸漬槽及び膜処理装置
CN102791364A (zh) * 2010-03-15 2012-11-21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被处理水的过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1518A (ja) * 1996-01-30 1997-08-05 Inax Corp 散気管を有する膜ユニット
JPH1033955A (ja) * 1996-07-23 1998-02-10 Hitachi Zosen Corp 膜分離装置
JPH1085565A (ja) * 1996-09-19 1998-04-07 Yamada Kogyo Kk 膜分離装置
JPH10128081A (ja) * 1996-10-25 1998-05-19 Nitto Denko Corp 浸漬型膜モジュ−ル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6558A (ja) * 1998-10-28 2000-05-09 Nitto Denko Corp 浸漬型膜分離装置及び汚水の浄化方法
JP2011078949A (ja) * 2009-10-09 2011-04-2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膜浸漬槽及び膜処理装置
CN102791364A (zh) * 2010-03-15 2012-11-21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被处理水的过滤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4597A (zh) * 2016-11-30 2018-06-05 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膜过滤系统
CN108114597B (zh) * 2016-11-30 2021-05-18 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膜过滤系统
CN107215948A (zh) * 2017-05-03 2017-09-29 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曝气式可提升膜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92835A1 (ja) 2015-06-25
JPWO2015092835A1 (ja)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13927B1 (ko) 카세트 타입용 mbr 분리막의 여과장치
CN103442789B (zh) 过滤设备和用于该过滤设备的中空纤维膜模块
WO2007122839A1 (ja) 膜エレメント、膜ユニット及び多段積み膜ユニット
JP2008518748A (ja) 浸漬クロスフロー濾過
JPH11300177A (ja) 膜分離装置
JP5566031B2 (ja) 間隔保持部材および膜エレメントおよび浸漬型膜分離装置
CN101301585A (zh) 膜分离单元
WO2012165121A1 (ja) 散気装置
KR20240148006A (ko) 밀착 이격되는 평탄 시트 침지식 멤브레인들 및 미세 거품 폭기
JP5472312B2 (ja) 膜モジュール、膜ユニット及び膜分離装置
JPH1157426A (ja) 浸漬型膜濾過装置
KR101461048B1 (ko) 침지식 막분리장치용 분리막 유니트
KR100856385B1 (ko) Mbr용 분리막 모듈 지지프레임
KR101501998B1 (ko) 막 분리장치
CN105828918A (zh) 膜分离装置
JP5474482B2 (ja) 膜浸漬槽及び膜処理装置
WO2013187513A1 (ja) 浸漬膜ユニット
KR100544383B1 (ko) 산기관 일체형 중공사분리막 모듈
JP6060762B2 (ja) 水処理装置
JP2007209949A (ja) 固液混合処理液のろ過液回収装置
JP2007268415A (ja) 浸漬型膜分離装置および造水方法
KR200292487Y1 (ko) 침지형 막분리 활성슬러지 오폐수 처리 시스템의 평판형정밀 여과막 모듈 장치
KR20120044594A (ko) 분리형 산기 프레임과 공기 챔버를 구비하는 산기 장치
JP4397334B2 (ja) 浸漬型膜分離装置
JP7151177B2 (ja) 水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