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78493A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 - Google Patents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78493A CN105778493A CN201510915742.1A CN201510915742A CN105778493A CN 105778493 A CN105778493 A CN 105778493A CN 201510915742 A CN201510915742 A CN 201510915742A CN 105778493 A CN105778493 A CN 1057784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composition
- polyamide resin
- amilan polyamide
- acid
- comp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13/00—Use of mixtures of ingredients not covered by one singl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08K13/02—Organic and inorganic ingredi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6—Hal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13/00—Use of mixtures of ingredients not covered by one singl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08K13/04—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nd organic or inorganic ingredi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7—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7—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08K5/18—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with aromatically bound amino grou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0—Carboxylic acid ami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4—Glas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1—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pecific function
- C08K3/013—Fillers, pigments or reinforcing 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8—Metal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得到耐热老化性优良、并且抑制了金属腐蚀性和铜析出性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含有:(A)聚酰胺树脂、(B)铜化合物、(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及(D)仲胺化合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
背景技术
聚酰胺树脂具有优良的机械特性(机械强度、刚性、耐冲击性等)、韧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化学品性。聚酰胺树脂一直以来在衣料、产业材料、汽车、电气电子、其它工业等各种产业领域中使用。
特别是,聚酰胺树脂与其它树脂相比耐热老化性更优良。因此,聚酰胺树脂适合用作汽车发动机舱内等带有非常大量热的部位的部件用材料。
最近,伴随着用于汽车发动机舱的部件的高密度化及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增加,发动机舱内的环境温度不断升高。因此,要求显著超过以往存在的水平的、能够长时间保持优良的耐热老化性的聚酰胺树脂材料。
以往,作为提高聚酰胺树脂的耐热老化性的技术,已知添加铜化合物(铜的氧化物或盐)与卤素化合物的技术。
在所述卤素化合物中,一般添加碘化合物。已知将聚酰胺树脂与铜化合物、碘化合物及脂肪族羧酸衍生物配合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但是,碘为从地下开采的资源,能够有效开采的地域有限。因此,近年来碘化合物的价格不断攀升。使用碘化合物时,具有导致成本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溴为能够从海水等中提取的资源。因此,溴非常便宜,与碘相比是产业上有用的资源。为了提高聚酰胺树脂的耐热老化性,开发了添加溴化合物代替碘化合物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81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143858号单行本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1-5110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溴化合物与碘化合物相比更容易发生金属腐蚀。而且,在将含有溴化合物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用作汽车发动机舱用的部件等的材料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挤出机、成型机等加工机械的金属部件产生腐蚀等。例如,在聚酰胺组合物中含有溴化合物的情况下,有时还需要考虑使用的条件等。因此,要求开发与以往相比进一步抑制了金属腐蚀性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老化性优良、抑制了金属腐蚀性、并且抑制了铜析出性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含有聚酰胺树脂、铜化合物、规定的溴化物、及仲胺化合物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含有:
(A)聚酰胺树脂、
(B)铜化合物、
(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及
(D)仲胺化合物。
[2]
根据上述[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D)仲胺化合物为选自由芳香族仲胺化合物和受阻胺型光稳定剂(HALS)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3]
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铜化合物为卤化铜化合物。
[4]
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卤素元素/铜元素的摩尔比为2/1~50/1。
[5]
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E)选自由脂肪酸酯、脂肪酸酰胺和脂肪酸金属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脂肪酸类化合物。
[6]
根据上述[5]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E)脂肪酸类化合物的酸值为10mg/g以下。
[7]
根据上述[5]或[6]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E)脂肪酸类化合物是金属含量为3.5~11.5质量%的高级脂肪酸金属盐。
[8]
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铜元素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为0.005质量%以上。
[9]
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F)无机填充材料。
[10]
根据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在所述(A)聚酰胺树脂的熔点+30℃的温度下与轧制钢材(SS400)接触12小时时,在轧制钢材的表面上不发生铜元素的析出。
[11]
一种成型体,其含有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12]
根据上述[11]所述的成型体,其为汽车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耐热老化性优良、并且抑制了金属腐蚀性和铜析出性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记载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本实施方式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含有:
(A)聚酰胺树脂、
(B)铜化合物、
(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及
(D)仲胺化合物。
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A)聚酰胺树脂)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酰胺树脂(以下有时记载为(A)成分)。所谓聚酰胺树脂是指在主链上具有-CO-NH-键(酰胺键)的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A)聚酰胺树脂,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通过内酰胺的开环聚合而得到的聚酰胺树脂、通过ω-氨基羧酸的自缩合而得到的聚酰胺树脂、通过将二元胺与二元羧酸缩合而得到的聚酰胺树脂、及它们的共聚物。
这些聚酰胺树脂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以下,对于(A)聚酰胺树脂的原料进行说明。
作为聚酰胺树脂的构成成分的单体的所述内酰胺,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吡咯烷酮、己内酰胺、十一内酰胺和十二内酰胺。
作为所述ω-氨基羧酸,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作为所述内酰胺通过水解而得到的开环化合物的ω-氨基脂肪酸。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内酰胺或ω-氨基羧酸,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接着,对于通过将二元胺与二元羧酸缩合而得到的聚酰胺树脂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二元胺(单体),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六亚甲基二胺和五亚甲基二胺等直链脂肪族二元胺;2-甲基戊二胺和2-乙基六亚甲基二胺等支链型脂肪族二元胺;对苯二胺和间苯二胺等芳香族二元胺;环己烷二胺、环戊烷二胺和环辛烷二胺等脂环式二元胺。
另外,作为所述二元羧酸(单体),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己二酸、庚二酸和癸二酸等脂肪族二元羧酸;邻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等芳香族二元羧酸;环己烷二甲酸等脂环式二元羧酸。
作为上述单体的二元胺和二元羧酸,各自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A)聚酰胺树脂,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聚酰胺4(聚α-吡咯烷酮)、聚酰胺6(聚己酰胺)、聚酰胺11(聚十一酰胺)、聚酰胺12(聚十二酰胺)、聚酰胺46(聚己二酰丁二胺)、聚酰胺66(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酰胺9T(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和聚酰胺6I(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以及含有它们作为构成成分的共聚聚酰胺。
所述聚酰胺树脂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上述所列举的聚酰胺树脂中,熔点为200℃以上的聚酰胺树脂从提高耐热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作为熔点为200℃以上的聚酰胺树脂,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选自由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46、聚酰胺6T、聚酰胺6I和聚酰胺9T、以及含有它们作为构成成分的共聚聚酰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聚酰胺树脂的熔点是指通过依据JISK7121的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法(DSC法)而求出的熔点。
另外,(A)聚酰胺树脂的聚合物链中的碳原子数/氮原子数之比(C/N比)从耐热老化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大于5。所述碳原子数/氮原子数之比(C/N比)更优选大于5且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大于5且为12以下。
作为所述共聚物的聚酰胺树脂,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选自由己二酰己二胺与对苯二甲酰己二胺的共聚物、己二酰己二胺与间苯二甲酰己二胺的共聚物、和对苯二甲酰己二胺与对苯二甲酰2-甲基戊二胺的共聚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共聚物。
另外,(A)聚酰胺树脂的末端基通常包含氨基或羧基。
(A)聚酰胺树脂中的所述末端基之比以氨基浓度/羧基浓度计优选为9/1~1/9,更优选为6/4~1/9,进一步优选为5/5~1/9。
在所述末端基之比在所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具有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的倾向。
(A)聚酰胺树脂中的氨基末端的浓度优选为10~100μmol/g,更优选为15~80μmol/g,进一步优选为30~80μmol/g。在(A)聚酰胺树脂中的氨基末端的浓度在所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具有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的倾向。
(A)聚酰胺树脂中的羧基末端的浓度优选为20μmol/g以上,更优选为50μmol/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120μmol/g,进一步更优选为50~100μmol/g。
在(A)聚酰胺树脂中的羧基末端的浓度在所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耐热老化性。
此处,本说明书中的(A)聚酰胺树脂的氨基末端和羧基末端的浓度可以通过利用1H-NMR测定的、对应于各末端基的特征信号的积分值而求出。
(A)聚酰胺树脂的末端基的浓度可以进行调节。作为末端基的调节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
作为末端基的调节方法,并不限定于以下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使用末端调节剂的方法。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在(A)聚酰胺树脂的聚合时添加选自由一元胺化合物、二元胺化合物、一元羧酸化合物和二元羧酸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作为末端调节剂进行调节以达到规定的末端浓度。
对于这些成分添加至聚合溶剂的时期,只要能够发挥作为末端调节剂本来的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在将上述(A)聚酰胺树脂的原料添加至聚合溶剂时进行添加的方法。
作为所述一元胺化合物,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甲胺、乙胺、丙胺、丁胺、己胺、辛胺、癸胺、硬脂胺、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和二丁胺等脂肪族一元胺;环己胺和二环己胺等脂环式一元胺;苯胺、甲苯胺、二苯胺和萘胺等芳香族一元胺、以及它们的任意混合物。
这些物质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特别是从反应性、沸点、封端的稳定性和价格等观点出发,作为所述一元胺化合物,优选选自由丁胺、己胺、辛胺、癸胺、硬脂胺、环己胺和苯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作为所述二元胺化合物,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六亚甲基二胺和五亚甲基二胺等直链脂肪族二元胺;2-甲基戊二胺和2-乙基六亚甲基二胺等支链型脂肪族二元胺;对苯二胺和间苯二胺等芳香族二元胺;环己烷二胺、环戊烷二胺和环辛烷二胺等脂环式二元胺。
这些物质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所述一元羧酸化合物,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特戊酸和异丁酸等脂肪族一元羧酸;环己烷甲酸等脂环式一元羧酸;苯甲酸、甲基苯甲酸、α-萘甲酸、β-萘甲酸、甲基萘甲酸和苯乙酸等芳香族一元羧酸。
这些羧酸化合物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所述二元羧酸化合物,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2-甲基己二酸、三甲基己二酸、庚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3,3-二乙基琥珀酸、壬二酸、癸二酸和辛二酸等脂肪族二元羧酸;1,3-环戊烷二甲酸和1,4-环己烷二甲酸等脂环式二元羧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2,7-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1,4-亚苯二氧基二乙酸、1,3-亚苯二氧基二乙酸、联苯甲酸、二苯基甲烷-4,4’-二甲酸、二苯砜-4,4’-二甲酸和4,4’-联苯二甲酸等芳香族二元羧酸。
这些二元羧酸化合物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A)聚酰胺树脂的含量,从成型性、机械强度的提高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30~99.94质量%,更优选为40~99.94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99.86质量%。
((B)铜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含有(B)铜化合物(以下有时记载为(B)成分)。
作为(B)铜化合物,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卤化铜化合物(碘化亚铜、溴化亚铜、溴化铜、氯化亚铜等)、乙酸铜、丙酸铜、苯甲酸铜、己二酸铜、对苯二甲酸铜、间苯二甲酸铜、水杨酸铜、烟酸铜和硬脂酸铜、铜与乙二胺或乙二胺四乙酸等螯合剂配位而形成的铜络盐。
这些物质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上述列举的(B)铜化合物中,优选为选自由卤化铜化合物(碘化亚铜、溴化亚铜、溴化铜、氯化亚铜等)和乙酸铜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更优选为卤化铜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为碘化亚铜和/或溴化亚铜。
在使用所述铜化合物的情况下,具有可以得到耐热老化性更优良、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挤出时的螺杆、料筒部的金属腐蚀(以下也简记为“金属腐蚀”)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倾向。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B)铜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即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01~0.2质量%,更优选为0.005~0.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1~0.1质量%。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B)铜化合物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具有耐热老化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铜的析出、金属腐蚀的倾向。
另外,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铜元素的含量,从提高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耐热老化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即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5~0.05质量%,进一步更优选为0.007~0.03质量%。
((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含有(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以下有时记载为(C)成分)。
作为(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溴化钾、溴化钠、溴化锂、溴化钙和溴化镁、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特别是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耐热老化性的提高以及金属腐蚀的抑制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溴化钾和/或溴化钠,更优选为溴化钾。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即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5~5质量%,更优选为0.1~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0.5质量%。
(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言,具有进一步提高耐热老化性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铜析出、金属腐蚀的倾向。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B)铜化合物与所述(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的含有比例,优选各自含有使得卤素元素与铜元素的摩尔比(卤素元素/铜元素)为2/1~50/1。所述(B)铜化合物与所述(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的含有比例更优选为5/1~30/1,进一步优选为5/1~20/1。
在(卤素元素/铜元素)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具有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耐热老化性的倾向。
此处,卤素元素是指例如在(B)铜化合物为卤化铜的情况下,来源于该卤化铜的卤素元素与来源于(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的溴元素的合计。
在所述卤素元素与铜元素的摩尔比(卤素元素/铜元素)为2/1以上的情况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言,具有可以有效地抑制铜析出和金属腐蚀的倾向,因此优选。
另一方面,在所述摩尔比(卤素元素/铜元素)为50/1以下的情况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言,具有可以防止成型机的螺杆等的腐蚀而几乎不损害韧性等机械物性的倾向,因此优选。
((D)仲胺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含有(D)仲胺化合物。
作为该(D)仲胺化合物,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芳香族仲胺化合物、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及其混合物。
(D)仲胺化合物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特别是从金属腐蚀性抑制、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选自由芳香族仲胺化合物、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芳香族仲胺化合物。
所谓芳香族仲胺化合物是指含有两个与氮原子化学键合的碳自由基,且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碳自由基为芳香族的胺化合物。
所述芳香族仲胺化合物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例如至少一个苯基、萘基、杂芳基等芳香族自由基被至少一个含有1个~约20个碳原子的取代基取代。
作为芳香族仲胺化合物,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作为二苯胺与丙酮的反应产物的芳香族仲胺化合物缩合物,对(对甲苯磺酰胺基)二苯胺、N,N’-二(2-萘基)对苯二胺、4,4’-双(α,α’-叔辛基)二苯胺、4,4’-双(α-甲基二苯甲基)二苯胺、N-苯基-1-萘胺、N,N’-二苯基对苯二胺、N-萘基-N’-异丙基对苯二胺、N-萘基-N’-(1,3-二甲基丁基)对苯二胺等。
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为一种或多种受阻胺型光稳定剂(HALS)。
HALS为以下的通式(1)~(4)所示的化合物及这些化合物的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式(1)~(4)中,R1~R5为独立的取代基。
作为所述取代基,可以列举例如:氢、醚基、酯基、胺基、酰胺基、烷基、烯基、炔基、芳烷基、环烷基和芳基,这些取代基也可以含有官能团。作为该官能团,可以列举例如:醇、酮、酐、亚胺、硅氧烷、醚、羧基、醛、酯、酰胺、酰亚胺、胺、腈、醚、氨基甲酸酯、及它们的组合。
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可以形成聚合物或低聚物的一部分。
作为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优选衍生自取代哌啶化合物的化合物,更优选衍生自烷基取代哌啶基、哌啶基或哌嗪酮化合物、及取代烷氧基哌啶基化合物的化合物。
作为所述受阻胺光稳定剂,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2,2,6,6-四甲基-4-哌啶酮;2,2,6,6-四甲基-4-哌啶醇;(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丁基丙二酸二(1,2,2,6,6-五甲基哌啶基)酯;癸二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N-(2-羟基乙基)-2,2,6,6-四甲基-4-哌啶醇与丁二酸的低聚物;氰脲酸与N,N-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六亚甲基二胺的低聚物;丁二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癸二酸二(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癸二酸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1,2,3,4-丁烷四甲酸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己烷-1,6-二胺;N-丁基-2,2,6,6-四甲基-4-哌啶胺;2,2’-[(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基]-双-[乙醇];聚((6-吗啉-均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5-(2,2,6,6-四甲基-4-哌啶基)-2-环十一烷基唑);1,1’-(1,2-乙烷二基)-双(3,3’,5,5’-四甲基-哌嗪酮);8-乙酰基-3-十二烷基-7,7,9,9-四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聚甲基丙基-3-氧基-[4-(2,2,6,6-四甲基)-哌啶基)硅氧烷;1,2,3,4-丁烷四甲酸-1,2,3-三(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4-十三烷基酯;α-甲基苯乙烯-N-(2,2,6,6-四甲基-4-哌啶基)马来酰亚胺与N-硬脂基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1,2,3,4-丁烷四甲酸、β,β,β’,β’-四甲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二乙醇、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的聚合物;β,β,β’,β’-四甲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3,9-二乙醇、1,2,3,4-丁烷四甲酸、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的聚合物;D-葡萄糖醇,1,3:2,4-双-邻(2,2,6,6-四甲基-4-亚哌啶基)-;7-氧杂-3,20-二氮杂二螺[5.1.11.2]二十一烷-21-酮-2,2,4,4-四甲基-20-(环氧乙基甲基)的低聚物;丙二酸,[(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甲酰胺,N,N’-1,6-己烷二基双[N-(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5-三嗪-2,4,6-三胺,N,N’”-[1,2-乙烷二基双[[[4,6-双[丁基(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氨基]-1,3,5-三嗪-2-基]亚氨基]-3,1-丙烷二基]]-双[N’,N”-二丁基-N,N”-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1,6-己烷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1,5-二氧杂螺(5.5)十一烷-3,3-二甲酸,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1,5-二氧杂螺(5.5)十一烷3,3-二甲酸,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N-2,2,6,6-四甲基-4-哌啶基-N-氨基-草酰胺;4-丙烯酰氧基-1,2,2,6,6-五甲基-4-哌啶;1,5,8,12-四[2’,4’-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丁基)氨基)-1’,3’,5’-三嗪-6-基]-1,5,8,12-四氮杂十二烷;3-十二烷基-1-(2,2,6,6-四甲基-4-哌啶基)-吡咯烷-2,5-二酮;1,1’-(1,2-乙烷二基)-双-(3,3’,5,5’-四甲基-哌嗪酮)、1,1’,1”-(1,3,5-三嗪-2,4,6-三基三((环己基亚氨基)-2,1-乙烷二基)三(3,3,5,5-四甲基哌嗪酮);及1,1’,1”-(1,3,5-三嗪-2,4,6-三基三((环己基亚氨基)-2,1-乙烷二基)三(3,3,5,5-四甲基哌嗪酮)。
作为(D)仲胺化合物,可以使用芳香族仲胺化合物与受阻胺型光稳定剂(HALS)的混合物,优选地,至少一种选自芳香族仲胺化合物,且至少一种选自受阻胺型光稳定剂(HALS)的组。
所述(D)仲胺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即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1~10质量%,更优选为0.0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3~2质量%。通过设定在所述范围内,具有得到在金属腐蚀、铜析出的抑制方面更优良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倾向。
所述(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x)与所述(D)仲胺化合物(y),优选以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所述(D)仲胺化合物的质量比(x/y))为100/1~1/100的方式,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含有,更优选为50/1~1/50,进一步优选为10/1~1/10,进一步更优选为10/1~1/1。
在所述(C)成分/(D)成分的质量比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言,具有可以进一步提高耐热老化性并且可以更进一步抑制金属腐蚀、铜析出的倾向。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的其它成分)
((E)脂肪酸类化合物)
在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从更进一步提高耐热老化性的观点出发,可以还含有选(E)自由脂肪酸酯、脂肪酸酰胺和脂肪酸金属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脂肪酸类化合物(以下,有时也记载为(E)脂肪酸类化合物或(E)成分)。
这些脂肪酸类化合物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构成(E)脂肪酸类化合物的所述脂肪酸是指脂肪族一元羧酸。特别优选碳原子数8以上的脂肪酸。更优选为碳原子数8~40的脂肪酸。作为所述脂肪酸,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饱和或不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一元羧酸。
作为脂肪酸,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硬脂酸、棕榈酸、山萮酸、芥酸、油酸、月桂酸、褐煤酸等。
所述脂肪酸酯是指上述脂肪酸与醇的酯化合物。
作为醇,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1,3-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硬脂醇、山萮醇、月桂醇等。
作为脂肪酸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硬脂酸硬脂酯、山萮酸山萮酯、褐煤酸-1,3-丁二醇酯、褐煤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羟甲基丙烷三月桂酸酯、硬脂酸丁酯等。
所述脂肪酸酰胺是指上述脂肪酸的酰胺化物。
作为所述脂肪酸酰胺,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硬脂酰胺、油酰胺、芥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油酰胺、N-硬脂基硬脂酰胺、N-硬脂基芥酰胺等。作为所述脂肪酸酰胺,特别优选为硬脂酰胺、芥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和N-硬脂基芥酰胺,更优选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和N-硬脂基芥酰胺。
所述脂肪酸金属盐是指上述脂肪酸的金属盐。
作为与脂肪酸形成盐的金属元素,可以列举:元素周期表的第1族元素(碱金属)、第2族元素(碱土金属)、第3族元素、锌、铝等。
作为该金属元素,优选钠、钾等碱金属;钙、镁等碱土金属;铝。
作为脂肪酸金属盐,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铝、硬脂酸锌、硬脂酸镁、褐煤酸钙、褐煤酸钠、褐煤酸铝、褐煤酸锌、褐煤酸镁、山萮酸钙、山萮酸钠、山萮酸锌、月桂酸钙、月桂酸锌、棕榈酸钙等高级脂肪酸金属盐。
此处,高级脂肪酸是指碳原子数大于10的脂肪酸。
作为所述脂肪酸金属盐,优选使用褐煤酸金属盐、山萮酸金属盐和硬脂酸金属盐,特别优选硬脂酸钙、硬脂酸铝、硬脂酸锌、硬脂酸镁、褐煤酸钙、褐煤酸锌、褐煤酸镁、山萮酸钙、山萮酸锌,更优选硬脂酸铝、硬脂酸锌、硬脂酸镁、褐煤酸钙、褐煤酸锌、山萮酸钙、山萮酸锌,进一步优选褐煤酸钙、褐煤酸锌、山萮酸锌。
这些脂肪酸金属盐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所述(E)脂肪酸类化合物为脂肪酸金属盐的情况下,该脂肪酸金属盐优选为金属含量为3.5~11.5质量%的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由此,具有得到在金属腐蚀、铜析出的抑制、外观及脱模性方面更优良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倾向。所述金属含量更优选为3.5~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9.0质量%。
对于所述(E)脂肪酸类化合物而言,从抑制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金属腐蚀、铜析出的观点出发,根据JISK0070测定的酸值(中和1g试样中含有的游离脂肪酸、树脂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mg数)优选为10mg/g以下。所述酸值更优选为0.01~10mg/g,进一步优选为0.01~5mg/g,进一步更优选为0.01~3mg/g,特别优选为0.01~1mg/g。
作为所述(E)脂肪酸类化合物,从成型性更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脂肪酸酰胺、脂肪酸金属盐,特别是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外观及脱模性进一步更良好的观点出发,更优选脂肪酸金属盐。
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外观及脱模性进一步更良好的观点出发,所述(E)脂肪酸类化合物的熔点优选为110~150℃,更优选为115~145℃,进一步优选为115~140℃。
(E)脂肪酸化合物的熔点可以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等测定。
所述(E)脂肪酸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即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1~10质量%,更优选为0.03~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5~2质量%。
通过将(E)脂肪酸类化合物的含量设定在所述范围内,具有得到在外观、脱模性、机械强度及增塑性的方面更优良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倾向。
在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所述(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与所述(E)脂肪酸类化合物的含有比例以质量比计((C)成分/(E)成分)倾向于优选为2/1~1/10,更优选为2/1~1/5,进一步优选为1/1~1/5,更进一步优选为1/1~1/3。
在所述质量比((C)成分/(E))成分在所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言,可以进一步提高耐热老化性并且可以更进一步抑制金属腐蚀、铜析出。
((F)无机填充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除了上述(A)~(D)成分以及所述(E)成分以外,可以还含有(F)无机填充材料(以下有时记载为(F)成分)。
作为(F)无机填充材料,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硅酸钙纤维、钛酸钾纤维、硼酸铝纤维、玻璃薄片、滑石、高岭土、云母、水滑石、碳酸钙、碳酸锌、氧化锌、磷酸氢钙、硅灰石、二氧化硅、沸石、氧化铝、勃姆石、氢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镁、硅酸钙、铝硅酸钠、硅酸镁、科琴炭黑、乙炔黑、炉黑、碳纳米管、石墨、黄铜、铜、银、铝、镍、铁、氟化钙、云母、蒙脱土、膨胀性氟云母和磷灰石。
这些物质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上述之中,从增大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及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选自由玻璃纤维、碳纤维、玻璃薄片、滑石、高岭土、云母、硅灰石、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石墨、氟化钙、蒙脱土、膨胀性氟云母和磷灰石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作为(F)无机填充材料,更优选为选自由玻璃纤维、碳纤维、硅灰石、滑石、云母、高岭土和氮化硅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玻璃纤维、碳纤维中,从具有可以赋予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良的机械特性的倾向的观点出发,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数均纤维直径为3μm~30μm、重均纤维长度为100μm~750μm,且重均纤维长度与数均纤维直径的长径比(重均纤维长度除以数均纤维直径所得的值)为10~100的纤维。
另外,作为所述硅灰石,从具有可以赋予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良的机械特性的倾向的观点出发,在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优选数均纤维直径为3μm~30μm、重均纤维长度为10μm~500μm,且长径比为3~100的硅灰石。
另外,所述滑石、云母、高岭土和氮化硅中,从具有可以赋予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良的机械特性的倾向的观点出发,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进一步优选数均粒径为0.1μm~3μm的材料。
此处,本说明书中的数均纤维直径、数均粒径及重均纤维长度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
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放入电炉中,对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进行焚烧处理,从残渣成分中任意地选择例如100根以上的无机填充材料,用SEM(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观察,测定这些无机填充材料的纤维直径及粒径,由此测定数均纤维直径及数均粒径。另外,使用倍数为1000倍的SEM照片测量纤维长度,由此求出重均纤维长度。
对所述(F)无机填充材料可以利用硅烷偶联剂等进行表面处理。
作为所述硅烷偶联剂,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氨基硅烷类;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巯基硅烷类;环氧硅烷类;乙烯基硅烷类。作为所述硅烷偶联剂,特别优选为从上述列举成分中选择的一种以上,更优选为氨基硅烷类。
另外,对于所述玻璃纤维和碳纤维而言,可以还含有作为集束剂的、含有含羧酸酐不饱和乙烯基单体与除所述含羧酸酐不饱和乙烯基单体以外的不饱和乙烯基单体作为构成单元的共聚物、环氧化合物、聚碳二亚胺化合物、聚氨酯树脂、丙烯酸的均聚物、丙烯酸与其它可共聚单体的共聚物、以及它们与伯胺、仲胺及叔胺的盐等。
这些物质可以仅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上述集束剂在公知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制造工序中连续地反应而得到。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使用辊型涂布器等公知的方法将上述的集束剂施加到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上而制造的纤维束干燥而得到所述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所述纤维束可以以粗纱的形式直接使用,也可以进一步进行切割工序,以短切玻璃纤维的形式使用。
所述集束剂优选施加(添加)相对于玻璃纤维或碳纤维100质量%以固体成分比率计相当于0.2~3质量%的量,更优选施加(添加)相当于0.3~2质量%的量。
从保持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集束的观点出发,集束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玻璃纤维或碳纤维100质量%以固体成分比率计优选为相当于0.2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从提高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热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相当于3质量%以下。另外,纤维束的干燥可以在切割工序后进行,也可以在纤维束的干燥后进行切割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在使用(F)无机填充材料的情况下,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F)无机填充材料的含量从成型性及机械强度的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70质量%,更优选为15~6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65质量%。
(其它成分)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除了上述(A)~(F)成分以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以还含有其它成分。
作为其它成分,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添加例如:磷化合物、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防光劣化剂、增塑剂、润滑剂、脱模剂、成核剂、阻燃剂、着色剂、染色剂、颜料等,也可以混合其它热塑性树脂。
作为所述磷化合物,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可以列举例如选自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亚磷酸盐化合物类和下述通式(II)表示的亚膦酸盐化合物类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亚磷酸盐化合物:(OR)mP(OH)3-m···通式(I)
亚膦酸盐化合物:(OR)nP(OH)2-n(R)···通式(II)
此处,所述通式(I)和(II)中,m表示1、2或3,n表示1或2。
R表示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或这些基团的一部分被烃基等取代的脂肪族基团或芳香族基团。
在m、n为2以上的情况下,所述通式(I)和(II)中的多个(RO)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所述R,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基团,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叔丁基、正己基、环己基、正辛基、壬基、癸基、硬脂基、油烯基等脂肪族基团;苯基、联苯基等芳香族基团;或具有羟基、甲基、乙基、丙基、甲氧基、乙氧基等取代基的芳香族基团等。
此处,上述其它成分各自的性质差异很大,因此各成分的几乎不损害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适当含量各不相同。而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容易地设定上述其它成分各自的适当含量。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以下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通过单螺杆或多螺杆挤出机在使(A)聚酰胺树脂熔融的状态下混炼所述(B)成分、(C)成分及(D)成分的方法。
在使用(F)无机填充材料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如下方法:使用具有上游侧供料口和下游侧供料口的双螺杆挤出机,从上游侧供料口供给(A)聚酰胺树脂、所述(B)成分、(C)成分、(D)成分及根据需要的(E)成分并使其熔融,然后从下游侧供料口供给(F)无机填充材料并进行熔融混炼。
另外,在使用玻璃纤维及碳纤维等粗纱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复合。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特性]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优选在(A)聚酰胺树脂的熔点+30℃的温度下与轧制钢材(SS400)接触12小时时,在所述轧制钢材的表面上不发生铜元素的析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通过含有(D)仲胺化合物,具有可以有效地抑制铜析出的倾向。此外,通过将(E)脂肪酸类化合物的酸值设定为10mg/g以下,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铜析出。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铜析出,倾向于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验证。
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含有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例如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注射成型而制造。
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可以适合作为例如汽车用、机械工业用、电气电子用、产业材料用、工业材料用、日用家庭用等的各种成型体、部件使用。
实施例
以下,列举具体的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评价方法]
以下,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进行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拉伸强度>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用注射成型机(PS-40E:日精树脂株式会社制造)通过根据ISO3167的方法成型为多用途试验片(A型)的成型片。
此时,注射和保压的时间设定为25秒、冷却时间设定为15秒、模具温度设定为80℃、熔融树脂温度设定为290℃。
使用所得到的多用途试验片(A型),通过根据ISO527的方法以5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试验,并测定拉伸强度(MPa)。
<热老化后的拉伸强度>
使所述<拉伸强度>中制造的多用途试验片(A型)在热风循环式烘箱内在150℃下热老化2000小时。
将其在23℃下冷却24小时以上,然后根据ISO527以5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试验,测定2000小时热老化后的拉伸强度(MPa)。
<金属腐蚀>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颗粒20g放入耐压2.0MPa、内容量100mL的SUS314制高压釜中,放入对表面进行#2000抛光后的10mm×20mm×2mm的轧制钢材(SS400)试验片,然后放入20g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颗粒,从而埋没轧制钢材试验片。
在对高压釜内部进行氮气置换后密闭,并在290℃加热12小时。
接着,在水流下冷却至室温并打开高压釜。
从熔融固化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颗粒中取出轧制钢材试验片,用HFIP(六氟丙醇)将附着于轧制钢材试验片表面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除去,然后精确称量轧制钢材试验片的质量至0.01mg单位,除以预先测定的实验前的轧制钢材试验片的质量,以质量ppm求出质量减少率。
<铜析出>
观察上述的金属腐蚀试验后的轧制钢材试验片的表面,目测观察铜元素的析出情况,按照以下进行评价。
A:完全观察不到铜元素的析出。
B:铜元素的析出相对于轧制钢材的表面积少于5%。
C:铜元素的析出相对于轧制钢材的表面积为5%以上且少于10%。
D:铜元素的析出相对于轧制钢材的表面积为10%以上。
[原料的制备]
(1.聚酰胺树脂)
(1-1)聚酰胺66(以下,简记为“PA-1”)
VN(硫酸):143ml/g、氨基末端基:48mmol/kg、
羧酸末端基:79mmol/kg
熔点:260℃
(1-2)聚酰胺66(以下,简记为“PA-2”)
VN(硫酸):140ml/g、氨基末端基:80mmol/kg、
羧酸末端基:46mmol/kg
熔点:260℃
(2.碘化亚铜(以下简记为“CuI”))
使用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造的试剂。
(3.溴化钾(以下简记为“KBr”))
使用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造的试剂。
(4.碘化钾(以下简记为“KI”))
使用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造的试剂。
(5.仲胺化合物)
(5-1)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
(以下简记为“NOCRACCD”)
使用大内新兴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产品。
(5-2)N-苯基-1-萘胺
(以下简记为“NOCRACPA”)
使用大内新兴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产品。
(5-3)N,N’-二苯基对苯二胺
(以下简记为“NOCRACDP”)
使用大内新兴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产品。
(6.脂肪酸类化合物)
(6-1)褐煤酸钙(以下简记为“MonCa”)
酸值:0.8mg/g、熔点:120℃
(6-2)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以下简记为“EBS”)
酸值:8mg/g、熔点:140℃
(6-3)硬脂酸锌(以下简记为“StZn”)
酸值:0.5mg/g、熔点:120℃
(6-4)单硬脂酸铝(以下简记为“StAl”)
酸值:14mg/g、熔点:170℃
(7.无机填充材料(玻璃纤维:以下简记为“GF”)
使用商品名:ECS03T-275H(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造)。
[实施例1~14]、[比较例1~5]
使用在从挤出机的上游侧开始的第一个料筒上具有上游侧供料口且在第九个料筒上具有下游侧供料口的L/D(挤出机的机筒的长度/挤出机的机筒的直径)=48(料筒数:12)的双螺杆挤出机[ZSK-26MC:科倍隆公司制造(德国)]。
在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将从上游侧供料口至模头设定为280℃,将螺杆转速设定为250rpm,并将排出量设定为25kg/小时。
在该条件下,根据下述表1~表3的上部所记载的比例,从上游侧供料口分别供给聚酰胺树脂(PA)、CuI、KBr或KI、仲胺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对于实施例13和14,从下游侧供料口供给GF。
然后,将它们熔融混炼,由此制造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颗粒。
将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上述的熔融树脂温度及模具温度下成型,并评价拉伸强度、热老化后的拉伸强度、金属腐蚀性及铜析出。
将它们的评价(计数)结果等示于下述表1~表3。
表1
表2
表3
首先,对于表1~表3的看法进行说明。
拉伸强度越大表示机械强度越优良。
另外,热老化后的拉伸强度越大表示特别是耐热老化性越优良。
此外,金属腐蚀试验的质量减少量越小表示越有效地抑制金属腐蚀性。
如表1所示,在实施例1~14中,通过使用仲胺化合物,得到了耐热老化性高、在金属腐蚀及铜析出的抑制方面平衡良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特别是在添加有酸值为10mg/g以下的脂肪酸类化合物的实施例1~11和13、14中,可知金属腐蚀性、铜析出得以更进一步抑制,是良好的。
另一方面,可知不含有仲胺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的比较例1的耐热老化性差。
可知含有脂肪酸类化合物但不含有仲胺化合物的比较例2和3虽然耐热老化性优良,但是金属腐蚀性、铜析出性差。
另外,从实施例2与比较例2、比较例4及比较例5的对比可知,在不使用溴化钾而使用碘化钾的情况下,关于金属腐蚀性、铜析出性,仲胺化合物的添加不产生影响,在使用溴化钾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仲胺化合物可以有效地抑制金属腐蚀性、铜析出性。
由上可知,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耐热老化性优良,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金属腐蚀及铜析出。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作为汽车部件、各种电子部件等要求高水平的机械物性的成型品的材料具有产业实用性。
Claims (12)
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含有:
(A)聚酰胺树脂、
(B)铜化合物、
(C)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及
(D)仲胺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D)仲胺化合物为选自由芳香族仲胺化合物和受阻胺型光稳定剂(HALS)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铜化合物为卤化铜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卤素元素/铜元素的摩尔比为2/1~50/1。
5.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E)选自由脂肪酸酯、脂肪酸酰胺和脂肪酸金属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脂肪酸类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E)脂肪酸类化合物的酸值为10mg/g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E)脂肪酸类化合物是金属含量为3.5~11.5质量%的高级脂肪酸金属盐。
8.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铜元素的含量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为0.005质量%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F)无机填充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在所述(A)聚酰胺树脂的熔点+30℃的温度下与轧制钢材(SS400)接触12小时时,在轧制钢材的表面上不发生铜元素的析出。
11.一种成型体,其含有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型体,其为汽车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56479 | 2014-12-18 | ||
JP2014256479 | 2014-12-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78493A true CN105778493A (zh) | 2016-07-20 |
CN105778493B CN105778493B (zh) | 2018-10-12 |
Family
ID=56128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15742.1A Active CN105778493B (zh) | 2014-12-18 | 2015-12-10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52006B2 (zh) |
JP (1) | JP2016117890A (zh) |
CN (1) | CN10577849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98852A (zh) * | 2016-04-14 | 2017-10-27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
TWI714043B (zh) * | 2018-03-30 | 2020-12-21 | 美商阿散德性能材料營運公司 | 鑭系元素穩定化的聚醯胺及其製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37915B2 (ja) * | 2017-05-22 | 2021-03-03 | 大塚化学株式会社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
US20210265516A1 (en) * | 2018-07-12 | 2021-08-26 |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 Photovoltaic element and polymer composition for front sheet thereof |
WO2021079908A1 (ja) * | 2019-10-21 | 2021-04-29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セルロース樹脂組成物 |
CN111454572B (zh) * | 2020-05-27 | 2023-08-04 | 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碳纳米管/聚酰胺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28358A (ja) * | 1989-03-01 | 1990-09-11 |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
CN101506286A (zh) * | 2006-08-23 | 2009-08-12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具有改进的热老化和水解稳定性的聚酰胺模塑材料 |
CN100537669C (zh) * | 2003-08-26 | 2009-09-09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光反射体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光反射体用成形品、光发射体及光反射体用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
CN103171064A (zh) * | 2011-12-21 | 2013-06-26 |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脱模剂组合 |
CN103975018A (zh) * | 2011-08-29 | 2014-08-06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用于车辆的复合材料车轮 |
US20140288220A1 (en) * | 2013-03-25 | 2014-09-25 |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Heat resistant polyamide composit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07127B2 (ja) * | 1986-10-21 | 1995-11-15 |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ポリアミド組成物 |
JP3399475B2 (ja) | 1993-06-29 | 2003-04-21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
DE10009636A1 (de) * | 2000-03-01 | 2001-09-06 | Bayer Ag | Quetschnahtoptimiertes Polyamid für Extrusionsblasformen |
JP4678979B2 (ja) * | 2000-04-14 | 2011-04-27 |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 ガラス繊維強化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
KR100796877B1 (ko) * | 2003-08-26 | 2008-01-22 | 미츠비시 레이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광반사체용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광반사체용 성형품,광반사체, 및 광반사체용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
FR2924434B1 (fr) | 2007-12-04 | 2010-12-17 | Rhodia Operations | Composition polyamide stabilisee vis-a-vis de la chaleur et de la lumiere |
CN101613527B (zh) * | 2009-07-29 | 2011-02-09 | 东莞市意普万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耐醇解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ES2472457T3 (es) * | 2010-03-30 | 2014-07-01 | Basf Se | Uso de poliamidas que son resistentes a la corrosión y a la fisuraci�n por tensión |
JP5699464B2 (ja) * | 2010-07-09 | 2015-04-08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
ES2528152T3 (es) | 2012-03-26 | 2015-02-04 |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 Masas moldeables termoplásticas con elevada estabilidad frente a la hidrólisis |
JP5997525B2 (ja) * | 2012-07-11 | 2016-09-28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共重合ポリアミド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
-
2015
- 2015-12-10 CN CN201510915742.1A patent/CN105778493B/zh active Active
- 2015-12-16 JP JP2015245579A patent/JP2016117890A/ja active Pending
- 2015-12-17 US US14/972,847 patent/US975200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28358A (ja) * | 1989-03-01 | 1990-09-11 |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
CN100537669C (zh) * | 2003-08-26 | 2009-09-09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光反射体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光反射体用成形品、光发射体及光反射体用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
CN101506286A (zh) * | 2006-08-23 | 2009-08-12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具有改进的热老化和水解稳定性的聚酰胺模塑材料 |
CN103975018A (zh) * | 2011-08-29 | 2014-08-06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用于车辆的复合材料车轮 |
CN103171064A (zh) * | 2011-12-21 | 2013-06-26 |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脱模剂组合 |
US20140288220A1 (en) * | 2013-03-25 | 2014-09-25 |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Heat resistant polyamide compositions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上海市化工轻工供应公司 等: "《化工商品检验方法》", 31 October 1988,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王先会: "《润滑脂选用指南》", 31 January 2014, 中国石化出版社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98852A (zh) * | 2016-04-14 | 2017-10-27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
CN107298852B (zh) * | 2016-04-14 | 2020-02-14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
TWI714043B (zh) * | 2018-03-30 | 2020-12-21 | 美商阿散德性能材料營運公司 | 鑭系元素穩定化的聚醯胺及其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752006B2 (en) | 2017-09-05 |
JP2016117890A (ja) | 2016-06-30 |
US20160177049A1 (en) | 2016-06-23 |
CN105778493B (zh) | 2018-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78493A (zh)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 | |
JP5497921B2 (ja) | 共重合ポリアミド | |
JP5199874B2 (ja) | 耐加水分解性ポリアミド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より形成された物品 | |
EP3395856B1 (en) | End-modified polyamide resi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 |
JP2009511674A5 (zh) | ||
CN105722891B (zh) | 用于制备脂族或部分芳族聚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固相聚合过程 | |
JP2015519463A (ja) | ポリエーテルオール熱安定剤を含む熱可塑性溶融混合組成物 | |
WO2014010607A1 (ja) | ポリアミド、ポリアミド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 |
CN105849196A (zh) | 聚酰胺组合物、成型品、led用反射板和抑制由热导致的反射率降低的方法 | |
CN107298852B (zh)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 |
CN105754331B (zh)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 | |
JP2017014388A (ja)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 |
JP5854564B2 (ja)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 |
CN105524457B (zh)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 | |
JP6034074B2 (ja) | 共重合ポリアミド | |
JP5669626B2 (ja)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 |
JP5669623B2 (ja)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 |
CN105524458B (zh)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 | |
JP6042110B2 (ja) | 共重合ポリアミド | |
JP5972088B2 (ja)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 |
JP2016079274A (ja)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 |
KR102492020B1 (ko) | 반-방향족 폴리아미드 제조 방법 | |
JP6035061B2 (ja) |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 |
EP3549971A1 (en) | Terminally modified polyamide resi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