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6935B - 一种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66935B CN105766935B CN201610217463.2A CN201610217463A CN105766935B CN 105766935 B CN105766935 B CN 105766935B CN 201610217463 A CN201610217463 A CN 201610217463A CN 105766935 B CN105766935 B CN 1057669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oxastrobin
- difenoconazole
- hexaconazole
- agent
-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6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47—Triazoles; Hydrogenated triazoles
- A01N43/653—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4—1,3-Diazines; Hydrogenated 1,3-diazi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为有效成分,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嘧菌酯1‑30%、苯醚甲环唑1‑25%、己唑醇1‑10%,该组合物稳定性好,能够有效发挥三种有效成分的优势,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小麦、玉米、西瓜水稻和花生等作物中的几乎所有真菌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半知菌、卵菌和子囊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防治效果突出,该组合物的防治谱较广,同时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此外,这三者复配还能减少有效成分的剂量,延缓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有效地保护了天敌,对于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环保意义和生态学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复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类杀菌农药,原药外观为类白色至黄色固体(含量越高、细度越好、颜色越浅),具有高效、广谱特点,其主要通过与线粒体上细胞色素b的Qo位点结合,阻断细胞色素之间的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来发挥作用,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该产品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
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内吸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谱广、持效期长,苯醚甲环唑与所有的三唑类杀菌剂一样,能够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原药为灰白色粉状物,熔点78.6℃,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能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和白腐病等病害。
己唑醇,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原药为米黄色疏松粉末,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己唑醇主要通过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从而使病菌死亡,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
研究发现,多种植物病菌已对嘧菌酯产生了抗性,连续施用2次以上,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有明显下降;而施用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制剂后,防治效果明显提升。因此,农药复配不仅可以延缓有害生物对农药抗药性的产生,有效地保护天敌,而且有新的增效作用。目前,未见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这三者的复配制剂的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既保证了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性状,又延缓了有害生物对农药抗性的发展,并在田间药效试验中展现出了优异的增效作用,是一种优异的农药复配产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在杀菌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嘧菌酯1-30%、苯醚甲环唑1-25%、己唑醇1-10%。
进一步的,该杀菌组合物中,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质量比为1-8:1-6:1,优选为3.93-4.1:2.47-2.55:1。
进一步的,该杀菌组合物中,三种有效成分总和在杀菌组合物中的含量为9-50wt%,优选在30-35wt%。
进一步的,该杀菌组合物中,除了有效成分外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为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防冻剂、增稠剂和防腐剂,助剂的含量为杀菌组合物的1-30wt%,例如7-25%、15-25%。
进一步的,该杀菌组合物剂型可以为农药水悬浮剂(SC)。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杀菌组合物剂型为农药水悬浮剂时的配方,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嘧菌酯1-30%、苯醚甲环唑1-25%、己唑醇1-10%、润湿剂1-3%、分散剂1-10%、消泡剂0.1-0.5%、防冻剂3-10%、增稠剂0.5-5%、防腐剂0.1-0.5%、余量为水,各成分之和为100%。
优选的,农药水悬浮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嘧菌酯17.7%、苯醚甲环唑11.1%、己唑醇4.4%、润湿剂1.5%、分散剂5%、消泡剂0.3%、防冻剂5%、增稠剂2.2%、防腐剂0.2%、余量为水,各成分之和为100%。
上述农药水悬浮剂中,所述润湿剂为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异丙基萘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上述农药水悬浮剂中,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烷基酰胺聚氧乙烯醚、聚羧酸钠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双异丙基萘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上述农药水悬浮剂中,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有机硅酮类、C8-C10的脂肪醇和C10-C20饱和脂肪族羧酸及其酯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农药水悬浮剂中,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乙二醇、二甘醇、丙三醇、甘油乙醚双甘醇和甲基丙撑双甘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上述农药水悬浮剂中,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黄原胶、膨润土、白炭黑和硅酸镁铝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上述农药水悬浮剂中,所述防腐剂为多聚甲醛、卡松、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上述农药水悬浮剂中,所述润湿剂优选为异丙基萘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按质量比2:1混合而成;所述分散剂优选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钠盐按质量比3:2混合而成;所述消泡剂优选为有机硅酮类;所述防冻剂优选为乙二醇和丙三醇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所述增稠剂优选为黄原胶和硅酸镁铝按质量比1:10混合而成;所述防腐剂优选为卡松。
上述农药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和防腐剂混合后经高速剪切均匀;
(2)将预先称量好的有效成分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混合液中并使用分散盘分散均匀;
(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投入卧式砂磨机中进行砂磨,砂磨期间需经常检测物料的粒径大小,砂磨至粒径大小为2-5μm;
(4)将称量好的增稠剂添加到防冻剂中混合均匀,加入至上述步骤(3)获得的混合物中,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悬浮剂产品。
药效试验表明,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对多种病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因此本发明对于该杀菌组合物在防治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也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当将杀菌组合物用于作物真菌病害防护时,所述作物包括小麦、玉米、西瓜、水稻和花生等。
进一步的,当将杀菌组合物用于作物真菌病害防治时,其防治对象为真菌引起的病害,尤其是担子菌、半知菌、卵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
本发明以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为有效成分,将它们复配制成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稳定性好,能有效发挥三种有效成分的优势,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小麦、玉米、西瓜、水稻和花生等作物中的几乎所有真菌,尤其是对担子菌、半知菌、卵菌和子囊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防治效果突出,该组合物的防治谱较广,同时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此外,这三者的复配还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的使用剂量,延缓了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有效地保护了天敌,对于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环保意义和生态学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本发明所用的各成分均能在市场中买到。
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各成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实施例1
农药水悬浮剂配方为:有效成分33.2%(17.7%嘧菌酯、11.1%苯醚甲环唑、4.4%己唑醇)、润湿剂异丙基萘磺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0.5%、分散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聚羧酸钠盐2%、消泡剂有机硅酮类0.3%、防冻剂乙二醇2.5%、丙三醇2.5%、增稠剂黄原胶0.2%、硅酸镁铝2%、防腐剂卡松0.2%,加水补足100%。
制备方法为:
(1)按照上述配方将预先计量好的水、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和防腐剂混合后经高速剪切均匀;
(2)将预先称量好的有效成分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混合液中并使用分散盘分散均匀;
(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投入卧式砂磨机中进行砂磨,砂磨期间需经常检测物料的粒径大小,砂磨至粒径大小为2-5μm;
(4)将称量好的增稠剂添加到防冻剂中混合均匀,加入至上述步骤(3)获得的混合物中,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水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2
农药水悬浮剂配方为:有效成分33.2%(24.4%嘧菌酯、4.4%苯醚甲环唑、4.4%己唑醇)、润湿剂异丙基萘磺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0.5%、分散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聚羧酸钠盐2%、消泡剂有机硅酮类0.3%、防冻剂乙二醇2.5%、丙三醇2.5%、增稠剂黄原胶0.2%、硅酸镁铝2%、防腐剂卡松0.2%,加水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农药水悬浮剂配方为:有效成分33.2%(17.7%嘧菌酯、13.3%苯醚甲环唑、2.2%己唑醇)、润湿剂异丙基萘磺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0.5%、分散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聚羧酸钠盐2%、消泡剂有机硅酮类0.3%、防冻剂乙二醇2.5%、丙三醇2.5%、增稠剂黄原胶0.2%、硅酸镁铝2%、防腐剂卡松0.2%,加水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农药水悬浮剂配方为:有效成分49.8%(26.6%嘧菌酯、16.6%苯醚甲环唑、6.6%己唑醇)、润湿剂异丙基萘磺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0.5%、分散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聚羧酸钠盐2%、消泡剂有机硅酮类0.3%、防冻剂乙二醇2.5%、丙三醇2.5%、增稠剂黄原胶0.2%、硅酸镁铝2%、防腐剂卡松0.2%,加水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农药水悬浮剂配方为:有效成分9.9%(2.2%嘧菌酯、5.5%苯醚甲环唑、2.2%己唑醇)、润湿剂异丙基萘磺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0.5%、分散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聚羧酸钠盐2%、消泡剂有机硅酮类0.3%、防冻剂乙二醇2.5%、丙三醇2.5%、增稠剂黄原胶0.2%、硅酸镁铝2%、防腐剂卡松0.2%,加水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农药水悬浮剂配方为:有效成分33.2%(17.7%嘧菌酯、11.1%苯醚甲环唑、4.4%己唑醇)、润湿剂烷基苯磺酸盐1%、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2%、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5%、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消泡剂有机硅氧烷0.1%、防冻剂丙二醇5%、二甘醇2.5%、增稠剂黄原胶0.2%、白炭黑4.8%、防腐剂多聚甲醛0.4%,加水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农药水悬浮剂配方为:有效成分33.2%(17.7%嘧菌酯、11.1%苯醚甲环唑、4.4%己唑醇)、润湿剂脂肪醇硫酸盐1%、分散剂烷基酰胺聚氧乙烯醚10%、消泡剂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0.5%、防冻剂甘油乙醚双甘醇10%、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4%、防腐剂苯甲酸钠0.5%,加水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农药水悬浮剂配方为:有效成分33.2%(17.7%嘧菌酯、11.1%苯醚甲环唑、4.4%己唑醇)、润湿剂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1.8%、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钠0.3%、分散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0.5%、双异丙基萘磺酸钠0.5%、消泡剂C8-C10的脂肪醇0.25%、防冻剂甲基丙撑双甘醇3%、增稠剂膨润土0.5%、防腐剂山梨酸钾0.25%、加水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农药水悬浮剂配方为:有效成分33.2%(17.7%嘧菌酯、11.1%苯醚甲环唑、4.4%己唑醇)、润湿剂异丙基萘磺酸钠1%、烷基苯磺酸盐1%、分散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4%、聚羧酸钠盐4.7%、消泡剂C10-C20饱和脂肪族羧酸及其酯0.25%、防冻剂乙二醇2.5%、甲基丙撑双甘醇3%、增稠剂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2.6%、防腐剂卡松0.1%、加水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农药水悬浮剂配方为:有效成分33.2%(17.7%嘧菌酯、11.1%苯醚甲环唑、4.4%己唑醇)、润湿剂异丙基萘磺酸钠1%、十二烷基硫酸钠0.5%、脂肪醇硫酸盐1.5%、分散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聚羧酸钠盐2%、双异丙基萘磺酸钠4.2%、消泡剂有机硅酮类0.25%、防冻剂乙二醇5%、增稠剂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0.3%%、防腐剂卡松0.25%、加水补足10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产品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10所得的农药水悬浮剂进行产品性能测试,起泡性参考标准:CIPACMT47.1 、CIPAC MT47.2,悬浮率参考标准:CIPAC MT15 、CIPAC MT168,热贮稳定性参考标准:GB/T 19136-2003,冷贮稳定性参考标准:GB/T 19137-2003,结果见表1。
实施例1-3的产品除了药物有效成分配比不同外,其他相同,从数据可以看出,药物有效成分配比的变化对水悬浮剂的性能影响不大,所得产品质量优异,性能稳定、可靠。实施例1、4、5的产品在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上存在不同,从数据可以看出,含量过高产品的C水悬浮率降低,粘度增加,性能受到一定影响。
实施例6-10采用非优选助剂,所得产品同样是质量优异,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满足悬浮剂的有关性能的测试要求,但与实施例1相比C水悬浮率有所降低。
药效试验
本发明的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与己唑醇复配悬浮剂较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复配悬浮剂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下面列举上述实施例对于水稻纹枯病、西瓜炭疽病、小麦叶锈病和花生褐斑病的药效试验,同时以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阿米妙收,先正达),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先正达)和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先正达)作为对照,说明本发明组合物的优点。
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该试验安排在济宁市嘉祥县梁宝寺镇向阳村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2m2,在水稻的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施药器械为新加坡利农16L背负式喷雾器,并且施药前后24h天气晴朗,均无降雨。施加药物为各实施例药剂和对照药剂,同时设置清水空白对照。在第一次施药前调查病情指数基数,在第二次后30d进行第2次调查,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30株,根据如下标准记录发病情况。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病情指数计算方法:
各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见下表2。
西瓜炭疽病试验:
该试验安排在潍坊市昌乐县尧沟镇小楼村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5m2,在西瓜生长中期,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进行施药。施加药物为各实施例药剂和对照药剂,同时设置清水空白对照。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施药后10d进行第2次病情调查,并记录相应的病情指数,施药器械为新加坡利农16L背负式喷雾器,并且施药前后24h天气晴朗,均无降雨。调查时每个小区随机调查15蔓,每蔓从顶端第5片叶往下数10片叶,共计150片叶,记录相应的病叶数和病级数,病情分级方法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病情指数和防效计算方法同水稻纹枯病,实验结果见下表3。
小麦叶绣病试验:
该试验安排在山东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家洼街道河套村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666.7m2,在病害发生的初期开始用药,施药器械为新加坡利农16L背负式喷雾器,并且施药前后24h天气晴朗,均无降雨。施加药物为各实施例药剂和对照药剂,同时设置清水空白对照。用药前调查病害的基数,间隔7d喷一次药,在第二次喷药后14d调查病情结果,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每株调查顶部3片叶,以每片叶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分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病情指数和防效计算方法同水稻纹枯病,实验结果见下表4。
花生褐斑病试验:
该试验安排在山东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家洼街道河套村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33.3m2,在病害发生的初期开始用药,施药器械为新加坡利农16L背负式喷雾器,并且施药前后24h天气晴朗,均无降雨。施加药物为各实施例药剂和对照药剂,同时设置清水空白对照。用药前调查病害的基数,间隔10d喷一次药,在第二次喷药后10d调查病情结果,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株,每株调查主茎5片叶片,以每片叶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分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1%~75%;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76%以上。
病情指数和防效计算方法同水稻纹枯病,实验结果见下表5。
通过上述试验发现,使用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于水稻纹枯病、西瓜炭疽病、小麦叶锈病和花生褐斑病防治效果突出,其防效要明显高于对比药剂,并且对于作物生长安全,无不良影响产生。
Claims (7)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剂型为农药水悬浮剂,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嘧菌酯1-30%、苯醚甲环唑1-25%、己唑醇1-10%、润湿剂1-3%、分散剂1-10%、消泡剂0.1-0.5%、防冻剂3-10%、增稠剂0.5-5%、防腐剂0.1-0.5%、余量为水;
所述润湿剂为异丙基萘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按质量比2:1混合而成;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钠盐按质量比3:2混合而成;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酮类;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和丙三醇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和硅酸镁铝按质量比1:10混合而成;所述防腐剂为卡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质量比为1-8:1-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质量比为3.93-4.1:2.47-2.55: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嘧菌酯1-30%、苯醚甲环唑1-25%、己唑醇1-10%、润湿剂1.5%、分散剂5%、消泡剂0.3%、防冻剂5%、增稠剂2.2%、防腐剂0.2%、余量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嘧菌酯17.7%、苯醚甲环唑11.1%、己唑醇4.4%、润湿剂1.5%、分散剂5%、消泡剂0.3%、防冻剂5%、增稠剂2.2%、防腐剂0.2%、余量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含量之和为9-50wt%。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作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西瓜或花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17463.2A CN105766935B (zh) | 2016-04-08 | 2016-04-08 | 一种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17463.2A CN105766935B (zh) | 2016-04-08 | 2016-04-08 | 一种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66935A CN105766935A (zh) | 2016-07-20 |
CN105766935B true CN105766935B (zh) | 2018-10-02 |
Family
ID=56396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17463.2A Active CN105766935B (zh) | 2016-04-08 | 2016-04-08 | 一种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669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71715A (zh) * | 2020-07-16 | 2020-10-16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一项提高花生杂交效率的综合技术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1940A (zh) * | 2010-09-08 | 2010-12-15 | 吴元林 | 一种由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与环唑醇复配的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584323B (zh) * | 2009-04-15 | 2012-06-27 | 陕西蒲城县美邦农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含嘧菌酯与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CN102669111A (zh) * | 2012-05-24 | 2012-09-19 | 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复配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057912B (zh) * | 2010-12-19 | 2013-04-17 | 惠州市银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的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
WO2015062358A1 (en) * | 2013-10-30 | 2015-05-07 | Rotam Agrochem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 Method of increasing yield by treating with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
-
2016
- 2016-04-08 CN CN201610217463.2A patent/CN1057669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4323B (zh) * | 2009-04-15 | 2012-06-27 | 陕西蒲城县美邦农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含嘧菌酯与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CN101911940A (zh) * | 2010-09-08 | 2010-12-15 | 吴元林 | 一种由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与环唑醇复配的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057912B (zh) * | 2010-12-19 | 2013-04-17 | 惠州市银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的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69111A (zh) * | 2012-05-24 | 2012-09-19 | 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复配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
WO2015062358A1 (en) * | 2013-10-30 | 2015-05-07 | Rotam Agrochem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 Method of increasing yield by treating with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66935A (zh) | 2016-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36023A (zh) |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07916A (zh) | 一种农业和园艺用杀真菌组合物 | |
CN105766935B (zh) | 一种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412982B (zh) | 一种含氟醚菌酰胺的复配高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4137836B (zh) | 一种含氟唑菌苯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6614685A (zh) | 一种微囊悬浮剂型三唑类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651441B (zh) | 一种含醚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770374B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
CN108902150A (zh) | 一种含嘧菌环胺和咯菌腈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悬浮剂 | |
CN103563971A (zh) | 一种含硅氟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604875A (zh) | 一种氟唑环菌胺与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4604883A (zh) | 一种氟唑菌酰胺与种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6889088A (zh) | 一种含有喹啉铜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6689143A (zh) | 一种含有氟菌唑、氯溴异氰尿酸的增效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13486B (zh) | 一种含有乙嘧酚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6472547B (zh) | 一种含有氯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4521978B (zh) | 一种含醚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604863B (zh) | 一种含醚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106582B (zh) | 一种含氯啶菌酯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7136099A (zh) | 一种含有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564042B (zh) | 一种烯酰吗啉和咪鲜胺复配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012556B (zh) | 一种含有氟嘧菌胺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828813B (zh) | 一种含有肟菌酯的复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制剂 | |
CN103636670A (zh) | 含毒氟磷和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5211063B (zh) | 一种含醚菌胺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 03001, chlor alkali Road, Weifang Coas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Weifang Rainbow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Haiyuan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city 262737 Street No. 600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Weifang Rainbow Chemical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