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74282B - 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74282B CN105674282B CN201610163816.5A CN201610163816A CN105674282B CN 105674282 B CN105674282 B CN 105674282B CN 201610163816 A CN201610163816 A CN 201610163816A CN 105674282 B CN105674282 B CN 1056742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outlet
- guide tube
- furnace body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F23G5/027—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pyrolising or gasifying sta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6—Recuperation of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6/00—Waste heat recuperation
- F23G2206/10—Waste heat recuperation reintroducing the heat in the same process, e.g. for predr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包括:气化炉、进气装置、内循环管、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水冷装置、水箱和尾气净化装置;气化炉包括上炉体和下炉体;上炉体的炉壁具有排烟腔,排烟腔设有排烟口以及进烟通道,该排烟口经管道和第二引风机与尾气净化装置连接;上炉体的内部设有回烟腔;回烟腔设有回烟进口和回烟出口;进气装置与回烟腔连通;第一导气管的一端与进气装置连接,其另一端位于下炉体内;内循环管的一端与回烟进口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下炉体内部;第二导气管两端分别接回烟出口连接和水冷装置;第三导气管的一端接回烟进口,其另一端经第一风机接水冷装置;水箱接水冷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不断地增加,生活垃圾的成分亦日趋复杂,对环境的污染和人民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此也推动了垃圾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中,多是将垃圾作为被处理对象,往往忽略了垃圾本身也是一种资源,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包括:气化炉、进气装置、内循环管、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水冷装置、水箱和尾气净化装置,其中:
气化炉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炉体和下炉体,且上炉体和下炉体的内腔连通;
上炉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外壳体位于内壳体的外部,且外壳体的内周面和内壳体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排烟腔,排烟腔靠近外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外界导通的排烟口,排烟腔靠近下炉体的一侧设有与下炉体内腔连通的进烟通道;
上炉体的内部设有绕其内腔环形布置的隔板,隔板与内壳体之间预留间隙形成封闭的回烟腔;回烟腔靠近外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外界导通的回烟进口和回烟出口;
进气装置安装在上炉体内用于对上炉体内的气体进行收集并排出,进气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进气口位于靠近下炉体的一侧,其出气口与回烟腔连通;
第一导气管的一端与进气装置连接,其另一延伸至下炉体的内部,第一导气管的环面上分布有通孔;
内循环管位于回烟腔内,内循环管的一端与回烟进口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下炉体内部;
水冷装置用于对进入的气体进水冷凝,水冷装置包括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出气口以及排水口;
第二导气管的一端与回烟出口连接,其另一端经第一引风机与水冷装置的进气口连接;
第三导气管的一端与回烟进口连接,其另一端与水冷装置的出气口连接;
水箱与水冷装置的排水口连接;
尾气净化装置的进口经第一管道和第二引风机与排烟腔的排烟口连通。
优选地,下炉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保温腔。
优选地,排烟腔内设有绕上炉体的内腔环形布置多根进水管,各进水管的下端均与保温腔连通。
优选地,各进水管远离保温腔的一端通过导水管道彼此连通。
优选地,保温腔经第二管道和水泵和与水冷装置的出水口连接。
优选地,第一导气管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并列布置,且二者一侧的壁面贴靠。
优选地,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均竖直布置。
优选地,第二导气管具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且第二导气管的第一出口位于第二出气口的上方,第三出口位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
优选地,第二导气管的第一出口与水冷装置的进气口连接。
优选地,第二导气管的第二出口与水箱连接,且该第二出口和水箱之间设有水封。
优选地,第二导气管的第三出口与水冷装置的排出口连接。
优选地,水冷装置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并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路管道、以及位于箱体内并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路管道。
优选地,水路管道绕气路管道螺旋布置。
本发明中,气化炉用于对垃圾进行燃烧,使垃圾在高温环境中气化分解;进气装置用于对聚集在上炉体内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将收集的气体引入回烟腔;第一导气管的导通分隔作用,用于避免下炉体内腔的燃烧室内的灰渣结堆;同时由上炉体的内腔延伸至下炉体的内腔,可以将下层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引入至进气装置,用于加快进气装置的集气;第一引风机用于将回烟腔内的气体由第二导气管和水冷装置引向第三导气管;第二引风机用于将物料燃烧时产生的废气引入尾气净化装置;第二导气管用于将进气装置内的气体引入至水冷装置;水冷装置用于对第二导气管所引入的气体进行冷凝,以去除气体中的水汽;第三导气管用于将经水冷装置去除干燥后的气体重新引入气化炉内部;内循环管用于将第三导气管所引入的干燥气体导入下炉体的内部作为助燃气体为下炉体的燃烧物料进行助燃;尾气净化装置用于对下炉体燃烧物料所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通过气化炉、进气装置、内循环管、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水冷装置和水箱的相互配合使得垃圾在处理中所产生的可燃气体被除水干燥后又作为能源重新输送至炉内帮助炉内温度保持平稳的有利自循环,使得整个设备无需外接辅助能源,大大降低了设备总成本和运行成本,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的侧视图。
参照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包括:气化炉1、进气装置2、内循环管3、第一导气管4、第二导气管5、第三导气管6、第一引风机(图中未画出)、第二引风机(图中未画出)、水冷装置14、水箱7和尾气净化装置8,所述气化炉1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炉体101和下炉体102,且上炉体101和下炉体102的内腔连通,其中:
上炉体101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外壳体位于内壳体的外部,且外壳体的内周面和内壳体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排烟腔9,排烟腔9靠近外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外界导通的排烟口,排烟腔9靠近下炉体102的一侧设有与下炉体102内腔连通的进烟通道;上炉体101的内部设有绕其内腔环形布置的隔板,隔板与内壳体之间预留间隙形成封闭的回烟腔10;回烟腔10靠近外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外界导通的回烟进口和回烟出口;进气装置2安装在上炉体101内用于对上炉体内的气体进行收集并排出,进气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进气口位于靠近下炉体102的一侧,其出气口与回烟腔10连通;第一导气管4的一端与进气装置2连接,其另一延伸至下炉体102的内部,第一导气管4的环面上分布有通孔;内循环管3位于回烟腔10内,内循环管3的一端与回烟进口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下炉体102内部,利用回烟腔10内的高温气体对内循环管3内的低温气体进行预热,避免炉内温度的损耗;水冷装置14用于对进入的气体进水冷凝,水冷装置14包括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出气口以及排水口;第二导气管5的一端与回烟出口连接,其另一端与水冷装置14的进气口连接;第三导气管6的一端与回烟进口连接,其另一端经第一引风机与水冷装置14的出气口连接;水箱7与水冷装置14的排水口连接;尾气净化装置8的进口经第一管道12和第二引风机与排烟腔9的排烟口连通用于对尾气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下炉体102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保温腔,排烟腔9内设有绕上炉体101的内腔环形布置多根进水管11,各进水管11的下端均与保温腔连通,各进水管远离保温腔的一端通过导水管道彼此连通;保温腔经第二管道13和水泵与水冷装置14的出水口连接;通过保温腔的设置可以避免下腔体102内部热量向外传递,且通过第二管道13和水泵将水冷装置14内的水输送至保温腔内并由保温腔输送至进水管11内,用于对炉壁进行冷却,避免过高的炉温造成炉壁的损坏,且由下向上的传递方式符合炉内热量分布方式。此外,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进水管11内排出的高温水可以供暖、或供人洗浴。
本本实施中,第一导气管4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使炉内燃烧层的热量可以向上传递,从而加快热传递速度,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气管5和第三导气管6并列布置,且二者一侧的壁面贴靠;第二导气管5和第三导气管6均竖直布置;第二导气管5具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且第二导气管5的第一出口位于第二出气口的上方,第三出口位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第二导气管5的第一出口与水冷装置14的进气口连接;第二导气管5的第二出口与水箱7连接,且该第二出口和水箱7之间设有水封;第二导气管5的第三出口与水冷装置的排出口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利用第三导气管6内经水冷装置6冷凝处理后的低温气体对第二导气管5内的高温气体进行预冷凝,并使第二导气管5的内的水珠自动回流至水箱7内。
本实施例中,水冷装置14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并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路管道、以及位于箱体内并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路管道;水路管道绕气路管道螺旋布置;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增大水路管道与气路管道的接触面积,并延长二者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冷凝效果。
本发明中,气化炉1用于对垃圾进行燃烧,使垃圾在高温环境中气化分解;进气装置2用于对聚集在上炉体101内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将收集的气体引入回烟腔10;第一导气管4的导通分隔作用,用于避免下炉体102内腔的燃烧室内的灰渣结堆;同时由上炉体101的内腔延伸至下炉体102的内腔,可以将下层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引入至进气装置2,用于加快进气装置2的集气;第一引风机用于将回烟腔10内的气体由第二导气管5和水冷装置14引向第三导气管6;第二引风机用于将物料燃烧时产生的废气引入尾气净化装置8;第二导气管5用于将进气装置2内的气体引入至水冷装置14;水冷装置14用于对第二导气管5所引入的气体进行冷凝,以去除气体中的水汽;第三导气管6用于将经水冷装置14去除干燥后的气体重新引入气化炉1内部;内循环管3用于将第三导气管6所引入的干燥气体导入下炉体102的内部作为助燃气体为下炉体102的燃烧物料进行助燃;尾气净化装置8用于对下炉体102燃烧物料所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
具体工作过程是:先在下炉体102的底部铺设一层燃料并点燃,再将垃圾堆放在该燃料层上,并使垃圾堆与进气装置2之间预留间隙,利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对垃圾进行加热、干燥,而垃圾在干燥过程,垃圾中的有机物在高温环境中热解气化产生气体向上运动并由进气装置2收集,而干燥后的垃圾又作为燃料进行补充燃烧以确保炉内的温度;而进气装置2所收集的气体经内循环管3、第一导气管4、第二导气管5、第三导气管6、水冷装置14处理干燥后又作为助燃气体重新输入炉内,而气体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则有水箱7收集。而垃圾在燃烧时的废气则有尾气净化装置8处理合格后进行排放。
由上可知,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通过气化炉1、进气装置2、内循环管3、第一导气管4、第二导气管5、第三导气管6、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水冷装置14和水箱7的相互配合使得垃圾在处理中所产生的可燃气体被除水干燥后又作为能源重新输送至炉内帮助炉内温度保持平稳的有利自循环,使得整个设备无需外接辅助能源,大大降低了设备总成本和运行成本,经济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1)、进气装置(2)、内循环管(3)、第一导气管(4)、第二导气管(5)、第三导气管(6)、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水冷装置(14)、水箱(7)和尾气净化装置(8),其中:
气化炉(1)包括上下布置的上炉体(101)和下炉体(102),且上炉体(101)和下炉体(102)的内腔连通;
上炉体(101)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外壳体位于内壳体的外部,且外壳体的内周面和内壳体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排烟腔(9),排烟腔(9)靠近外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外界导通的排烟口,排烟腔(9)靠近下炉体(102)的一侧设有与下炉体(102)内腔连通的进烟通道;
上炉体(101)的内部设有绕其内腔环形布置的隔板,隔板与内壳体之间预留间隙形成封闭的回烟腔(10);回烟腔(10)靠近外壳体的一侧设有与外界导通的回烟进口和回烟出口;
进气装置(2)安装在上炉体(101)内用于对上炉体内的气体进行收集并排出,进气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进气口位于靠近下炉体(102)的一侧,其出气口与回烟腔(10)连通;
第一导气管(4)的一端与进气装置(2)连接,其另一延伸至下炉体(102)的内部,第一导气管(4)的环面上分布有通孔;
内循环管(3)位于回烟腔(10)内,内循环管(3)的一端与回烟进口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下炉体(102)内部;
水冷装置(14)用于对进入的气体进水冷凝,水冷装置(14)包括进水口、出水口、进气口、出气口以及排水口;
第二导气管(5)的一端与回烟出口连接,其另一端与水冷装置(14)的进气口连接;
第三导气管(6)的一端与回烟进口连接,其另一端经第一引风机与水冷装置(14)的出气口连接;
水箱(7)与水冷装置(14)的排水口连接;
尾气净化装置(8)的进口经第一管道(12)和第二引风机与排烟腔(9)的排烟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下炉体(102)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保温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排烟腔(9)内设有绕上炉体(101)的内腔环形布置多根进水管(11),各进水管(11)的下端均与保温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进水管(11)远离保温腔的一端通过导水管道彼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保温腔经第二管道(13)和水泵与水冷装置(14)的出水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气管(4)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导气管(5)和第三导气管(6)并列布置,且二者一侧的壁面贴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导气管(5)和第三导气管(6)均竖直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导气管(5)具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且第二导气管(5)的第一出口位于第二出气口的上方,第三出口位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优选地,第二导气管(5)的第一出口与水冷装置(14)的进气口连接;优选地,第二导气管(5)的第二出口与水箱(7)连接,且该第二出口和水箱(7)之间设有水封;优选地,第二导气管(5)的第三出口与水冷装置的排出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水冷装置(14)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并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路管道、以及位于箱体内并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路管道;优选地,水路管道绕气路管道螺旋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63816.5A CN105674282B (zh) | 2016-03-21 | 2016-03-21 | 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63816.5A CN105674282B (zh) | 2016-03-21 | 2016-03-21 | 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74282A CN105674282A (zh) | 2016-06-15 |
CN105674282B true CN105674282B (zh) | 2018-07-20 |
Family
ID=56311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6381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74282B (zh) | 2016-03-21 | 2016-03-21 | 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742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39834B (zh) * | 2016-11-29 | 2019-05-17 |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一种利用自循环热解气对空气进行预热的垃圾处理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10069535A (ko) * | 2001-04-13 | 2001-07-25 | 박창덕 | 연탄 열풍보일러 |
CN1769397A (zh) * | 2005-10-19 | 2006-05-10 | 天津大学 | 利用热解气化处理技术抑制垃圾尾气有害物的装置与方法 |
CN2908508Y (zh) * | 2006-05-18 | 2007-06-06 | 昆明康立信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节能高效燃煤气化炉 |
CN103797095A (zh) * | 2011-07-14 | 2014-05-14 | 瑞普可再生能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气化生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
CN203605457U (zh) * | 2013-11-17 | 2014-05-21 | 曹怀新 | 热风炉 |
CN205619295U (zh) * | 2016-03-21 | 2016-10-05 | 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
-
2016
- 2016-03-21 CN CN201610163816.5A patent/CN10567428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10069535A (ko) * | 2001-04-13 | 2001-07-25 | 박창덕 | 연탄 열풍보일러 |
CN1769397A (zh) * | 2005-10-19 | 2006-05-10 | 天津大学 | 利用热解气化处理技术抑制垃圾尾气有害物的装置与方法 |
CN2908508Y (zh) * | 2006-05-18 | 2007-06-06 | 昆明康立信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节能高效燃煤气化炉 |
CN103797095A (zh) * | 2011-07-14 | 2014-05-14 | 瑞普可再生能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气化生物质的装置及方法 |
CN203605457U (zh) * | 2013-11-17 | 2014-05-21 | 曹怀新 | 热风炉 |
CN205619295U (zh) * | 2016-03-21 | 2016-10-05 | 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74282A (zh) | 2016-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398087U (zh) |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无害化焚烧设备 | |
CN103267293B (zh) | 一种垃圾气化炉 | |
CN108180460A (zh) | 一种充分燃烧环保节能锅炉 | |
CN205616841U (zh) | 一种高效多路径分层排气的垃圾处理炉 | |
CN105674282B (zh) | 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 |
CN206430357U (zh) | 一种余热二次利用的环保型立式锅炉 | |
CN205619305U (zh) | 一种垃圾处理炉气体循环装置 | |
CN106765172A (zh) | 一种多腔室分离处理垃圾焚烧系统 | |
CN111449141A (zh) | 常压蒸汽条件下的腐竹生产成型设备 | |
CN207702726U (zh) | 一种充分燃烧环保节能锅炉 | |
CN206989258U (zh) | 一种高效生物质无烟燃烧炉灶系统 | |
CN205619295U (zh) | 一种自循环式垃圾处理设备 | |
CN215951424U (zh) |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与燃煤锅炉发电的耦合系统 | |
CN205279096U (zh) | 悬浮式燃烧碳化裂解一体设备 | |
CN212414616U (zh) | 常压蒸汽条件下的腐竹生产成型设备 | |
CN105805756B (zh) | 垃圾环保高效热解装置 | |
CN203323134U (zh) | 一种垃圾气化炉 | |
CN206430148U (zh) | 一种高效垃圾焚烧系统 | |
CN209688811U (zh) | 一种燃烧室 | |
CN207619337U (zh) |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可燃气体干燥回用系统 | |
CN206803179U (zh) | 一种多腔室分离处理垃圾焚烧系统 | |
CN105674277B (zh) | 一种气体循环的垃圾燃烧设备 | |
CN206430131U (zh) | 一种垃圾分仓高效处理装置 | |
CN206430114U (zh) | 一种气体余热高效利用的垃圾焚烧系统 | |
CN201276547Y (zh) | 一种高效环保立式炭可燃气提取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