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5953B - 非联网的消息收发 - Google Patents
非联网的消息收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35953B CN105635953B CN201610140137.6A CN201610140137A CN105635953B CN 105635953 B CN105635953 B CN 105635953B CN 201610140137 A CN201610140137 A CN 201610140137A CN 105635953 B CN105635953 B CN 1056359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grouping
- processor
- eir
- pe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62009 Indigo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HJCCZIABCSDUPE-UHFFFAOYSA-N methyl 2-[4-[[4-methyl-6-(1-methylbenzimidazol-2-yl)-2-propylbenzimidazol-1-yl]methyl]phenyl]benzo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1=NC2=C(C)C=C(C=3N(C4=CC=CC=C4N=3)C)C=C2N1CC(C=C1)=CC=C1C1=CC=CC=C1C(=O)OC HJCCZIABCSDUP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非联网的消息收发。公开了一种用于促进在未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而链接的装置之间的短距离无线数据交换的系统。例如,一种装置可以初始地确定:适合在不首先建立正式网络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传输的数据是否正在待决。例如,就蓝牙而言,所述数据可以适合在不必首先协商包括两个装置的蓝牙微微网的情况下用于传输到另一装置。如果确定数据正在待决用于传输,则所述装置可以扫描从其它装置传送的装置检测分组(例如,进入询问扫描模式)。在接收到装置检测分组时,所述装置可以经由无线通信(例如,执行扩展询问响应过程)来传送至少包括所述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消息。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2012年1月20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210019066.6、发明名称为“非联网的消息收发”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特别地涉及促进在没有下层网络连接情况下的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
背景技术
启用无线的装置不限于仅交换语音数据(诸如在简单移动蜂窝手机的实例中),而是现在可以合并各种类型的与通信相关的功能性。例如,装置可以利用无线交互来交换电子邮件、消息、多媒体(例如,音频和视频)信息等。此外,一些应用可以实现在启用无线的装置上,所述启用无线的装置提供了与数据的通信不直接相关的服务,但可能仍然依赖于针对远程资源的下层无线链路以便提供服务。与定位相关的服务(例如,位置映射、路由、对象跟踪、位置相关的商业信息等)、消费者核查数据库、公共传输更新、游戏等等便是这样的应用的例子。
对这样大范围的所期望的功能性的支持直接取决于在启用无线的装置中所支持的通信介质。例如,很多上述活动可以由长距离(例如,蜂窝)无线网络来支持。尽管长距离无线网络可以提供足够的数据吞吐量来支持这些应用的信息要求,但是这种类型的接入也可能存在缺点。最初,当简单维持对于网络的连接时,长距离联网可以将大量资源负担置于一些装置之上。当装置没有处于提供强信号覆盖的区域中(诸如在一些建筑物内)时,当在地下(例如,乘坐地铁系统)时等等,该负担可能增加。结果,可能期望替代的解决方案,诸如在经由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装置中至少支持一些需求。
短距离无线交互可以由像蓝牙、WLAN等的无线通信介质来支持。尽管这些传输基于受限的传输距离而被约束在较小区域内操作,但是这些传输可以在基本上较低资源要求的情况下提供与长距离介质类似的数据递送速率。然而,短距离无线介质并不是没有一些缺点的。当在设备之间交换任何数据之前,可能要求正式的网络建立。给定短距离无线通信介质的受限传输范围,当设备移动时(例如,在移动手机或通信器的实例中),可能需要经常新建立或重新建立网络链路。即使是在稍微简单的事务中,由对这些预备性协商的重复要求所造成的结果延迟也从负面影响了可递送的服务质量(QoS)。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可以针对一种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系统,用于促进在没有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而链接的装置之间的短距离无线数据交换。举例来说,一种装置可以初始地确定:适合在不首先建立正式网络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传输的数据是否是待决的(pending)。例如,就蓝牙而言,所述数据可以适合在不必首先协商包括两个装置的蓝牙微微网(Bluetooth piconet)的情况下用于传输到另一装置。如果确定数据是待决用于传输的,则所述装置可以扫描从其它装置传送的装置检测分组(例如,进入询问扫描模式)。在接收到所述装置检测分组时,所述装置可以经由无线通信(例如,执行扩展询问响应过程)来传送至少包括所述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消息。
除了所述数据之外,从所述装置传送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地址。所述一个或多个分组还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数据的源地址,以及在确定所述数据是否仍然有效时可使用的信息。在使用蓝牙分组结构的示例实现中,可以依照扩展询问响应过程来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所述扩展询问响应过程可以包括跳频同步(FHS)分组以及扩展询问响应(EIR)分组的传输。FHS分组可以含有指示符,所述指示符后面跟随着EIR分组。作为所述扩展询问响应过程的一部分,所述数据可以被传送到另一装置,所述数据可以至少包括含有所述数据的EIR分组。在一些实例中,EIR分组还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地址、源地址、标识符,以及可用于确定所述分组中的所述数据是否仍然有效的存活时间信息。
如果确定所述装置不具有待决用于传输的数据,则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可以进入询问模式。在所述询问模式中,至少可以传送询问分组。如果响应于所述询问分组而接收到EIR分组,则所述装置可以确定:所述EIR分组是否包括有效数据(例如,鉴于所述标识符和存活时间信息)用于在所述装置上显示或者用于转发到另一装置。如果确定所述数据有效,则所述装置可以继续进行到向所述装置用户显示所述数据(例如,显示包括在EIR分组中的消息),或者可以如以上所公开的,通过例如进入询问扫描模式并且传送扩展询问响应来将所述数据转发到其它装置。
前述总结包括了并不旨在进行限制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在本发明的实现中可以利用的所选方面或步骤。然而,容易看出的是,属于示例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或步骤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或步骤进行组合以便产生仍然在本发明范围内的新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合并来自其它实施例的多个方面,或者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组合地得到实现。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根据各种示例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公开了当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时可以利用的示例装置、系统、配置等。
图1B公开了当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时可以利用的关于示例装置配置的进一步细节。
图2公开了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操作情形。
图3公开了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交互的例子。
图4公开了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示例跳频同步分组和扩展询问分组结构。
图5公开了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经由无线通信交换数据的例子。
图6A公开了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示例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6B公开了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基于蓝牙通信的示例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下面已经就众多的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在没有背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
I.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系统
在图1A中公开了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系统的例子。该系统包括可以例如根据特定应用的要求在配置中包括的或从配置省略的元件,并且因此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计算设备100可以例如是膝上型计算机。在102-108处公开了表示计算设备100中的基本示例组件(包括功能元件)的元件。处理器102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在至少一种情形下,由处理器102进行的程序代码(例如,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组)的执行可以使计算设备100实现包括例如可以导致数据、事件或其它输出活动的方法步骤的处理。处理器102可以是专用(例如,单片)微处理器设备,或者可以是诸如ASIC、门阵列、多芯片模块(MCM)等的复合设备的一部分。
处理器102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总线而电耦合到计算设备100中的其它功能组件。例如,处理器102可以接入存储器104,以便获得所存储的用于在进行处理期间使用的信息(例如,程序代码、数据等)。存储器104通常可以包括以静态或动态模式操作的可装卸式或嵌入式存储器。此外,存储器1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可写存储器,诸如闪存、EPROM等。代码可以包括任何解译或编译计算机语言,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代码和/或数据可用于创建软件模块,诸如操作系统、通信设施、用户接口、更专业化的程序模块等。
一个或多个接口106也可以耦合到计算设备100中的各种组件。这些接口可以允许装置内的通信(例如,软件或协议接口)、装置到装置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接口)以及甚至是装置到用户的通信(例如,用户接口)。这些接口允许计算设备100内的组件、其它装置和用户与计算设备100进行交互。此外,接口106可以传送机器可读数据,诸如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体现的电、磁或光信号,或者可以将用户的动作转换成计算设备100可以理解的活动(例如,在键盘上键入、对蜂窝手机的接收机讲话、触摸触摸屏设备上的图标,等等)。接口106可以进一步允许处理器102和/或存储器104与其它模块108进行交互。例如,其它模块108可以包括支持由计算设备100提供的更多专业化功能性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计算设备100可以如图1A中进一步示出的经由各种网络与其它装置进行交互。例如,集线器110可以提供对诸如计算机114和服务器116这样的设备的有线和/或无线支持。集线器110可以进一步耦合到路由器112,路由器112允许局域网(LAN)上的设备与广域网(WAN,诸如因特网120)上的设备进行交互。在这样的情形下,另一路由器130可以将信息传送到路由器112以及从路由器112接收信息,从而使得在每个LAN上的设备可以通信。此外,在该示例配置中描绘的所有组件对于本发明的实现来说并不都是必要的。例如,在由路由器130服务的LAN中并不需要附加的集线器,因为路由器可以支持该功能性。
此外,与远程设备的交互可以通过短距离和长距离无线通信140的各种提供商来支持。这些提供商可以使用例如长距离基于地面的蜂窝系统和卫星通信,和/或短距离无线接入点,以便提供对因特网120的无线连接。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142和蜂窝手机144可以经由无线通信140的提供商所提供的因特网连接与计算设备100进行通信。类似的功能性可以以硬件和/或软件资源的形式被包括在诸如膝上型计算机146的设备中,所述硬件和/或软件资源被配置成允许短距离和/或长距离无线通信。此外,所公开的装置中的任何装置或所有装置可以参与直接交互,诸如在膝上型计算机146和启用无线的装置148之间所示出的短距离无线交互。示例性的启用无线的装置148可以从较复杂的独立的启用无线的设备,变化到用于支持像膝上型计算机146这样的装置中的功能性的外围设备。
现在针对图1B来讨论相对于图1A中的计算设备100所公开的有关示例接口组件106的进一步细节。如前所述,接口106可以包括用于将数据传送到计算装置100的接口(例如,如在150处所标识的)以及其它类型的接口170(包括例如用户接口172)。在150处公开了一组代表性的装置级接口。例如,多无线电控制器152可以管理长距离无线接口154(例如,蜂窝语音和数据网络)、短距离无线接口156(例如,蓝牙和WLAN网络)、近距离无线接口158(例如,针对以下交互:其中,电、磁、电磁和光信息扫描仪解译了机器可读数据)、有线接口160(例如,以太网)等的互操作。在此仅出于解释起见而给出了图1B中示出的示例接口,并且因而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以利用任何特定的接口。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利用未在图1B中具体标识的接口。
多无线电控制器152可以管理接口154-160中的一些或所有接口的操作。例如,通过分配在此期间允许各接口进行操作的特定时间段,多无线电控制器152可以防止可能彼此干扰的接口同时进行操作。此外,多无线电控制器152能够处理环境信息,诸如在操作环境中感测到的干扰,以便选择会对干扰更具恢复力(resilient)的接口。这些多无线电控制情形并不意味着涵盖了可能的控制功能性的穷尽列表,而是仅作为多无线电控制器152可如何与图1B中的接口154-160进行交互的例子来给出。
II.示例性的装置交互
装置之间的无线数据交换可以经由短距离无线通信来支持。尽管众多无线通信介质可用,但是在此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利用了蓝牙。在下面的公开内容中对蓝牙的使用仅旨在作为例子,并且因而在实现各种实施例时可以采用其它短距离无线通信介质。
蓝牙是短距离通信技术的例子,其原来旨在取代连接了便携式和/或固定电子设备的线缆,但是已经发展成促进了各种装置之间更一般的无线通信。蓝牙的一些关键特征是稳健性、低功率消耗和低成本。在蓝牙核心规范中阐述的很多特征是可选的,这允许了产品差异。现有的蓝牙交互基于用于设备发现的询问方法,其中装置询问在传输范围内的其它装置,并且对与询问装置进行交互感兴趣的其它设备针对该询问做出响应。更具体地,执行询问扫描的装置是可发现的,因为其可以对从处于询问状态中(例如,尝试找到可发现的设备)的其它设备传送的询问分组做出响应。然后,询问设备和任何响应设备可以继续操作以便形成无线网络(例如,蓝牙微微网),经由该无线网络进行装置交互。
图2中示出了装置之间的示例性无线网络交互。装置200可以充当包括装置202和204的网络(例如,蓝牙微微网)的主机。在任何微微网中仅存在一个主机200,并且该设备促进其它网络成员(例如,从机)之间的所有交互。例如,主机200可以如在206处所公开的那样与装置202协商网络关系,并且可以如在208所示与装置204进行相同的工作。此后,该微微网内的装置交互如在210处所公开的那样由主机200来全权进行同步或促进。在没有首先从主机200接收到许可的情况下,装置202或204在微微网内都不能传送数据。
鉴于这些操作要求,明显的是:在像蓝牙这样的短距离无线介质中,在不必参与较为麻烦的同步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可能难以创建其中多个设备可以共享少量数据(诸如用户之间的聊天消息)的系统。这是因为在常规的同步网络中,一个设备充当主机,并且主机控制所有的数据业务,因为所有的业务都经过主机。如果基本上同时发生了太多的活动,则具有很多成员的短距离无线网络可能变得停滞(bogged down)。如果主机消失,则必须重建整个网络(例如,利用对新主机设备的选择)。在图2中公开的例子中,装置200、202和204可以都是分别由不同用户拥有的移动设备。用户移动到微微网的传输范围之内或之外可能迫使发生经常的微微网重新配置,这可能从负面影响可由进行参与的设备所递送的服务质量(QoS),尤其是当处理像聊天消息收发这样的感到简单的数据事务时,并且因而速度是被期望的。
III.示例性的装置交互
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扩展询问响应过程可用于在装置之间递送数据(例如,消息),而不需要执行任何种类的连接建立过程。在图3中公开了现有的蓝牙扩展询问处理。最初,执行询问(例如,尝试找到其它设备)的装置传送ID分组。由该装置广播的询问消息不含与源有关的任何信息,然而,它们可以指示哪一类设备应当做出响应。存在一个通用询问接入码(GIAC)来询问任何设备,以及多个专用询问接入码(DIAC)(其仅询问特定类型的设备)。
蓝牙询问扫描的缺省持续时间当执行标准扫描时是11.25ms,并且当执行交错扫描时是22.5ms。询问扫描间隔的缺省值是2.56s。在图3的例子中,主机到从机时隙时间可以是625μs,并且总的主机到从机以及从机到主机时隙时间可以是1250μs。可以执行询问以便在传输范围内找到可发现的设备。处于可发现模式的接收询问分组(例如,ID分组,通常具有68μs的持续时间)的装置可以传送包括了跳频同步(FHS)分组的响应。FHS分组可以至少包括蓝牙地址、设备类别、是否跟随有扩展询问响应、页面扫描模式以及时钟相位。可以由询问设备利用时钟偏移和地址信息来估计信道信息hop(k),从而使得按照跳频模式,在未来信道hop f(k+1)上可以继续通信。对跳频模式信息进行估计可以允许询问装置遵循响应装置的跳频,以便建立与响应装置的网络连接。
扩展询问响应过程还可以由装置响应于询问来执行。扩展询问响应过程可以包括扩展询问响应(EIR)分组的传输,扩展询问响应(EIR)分组可以另外提供在基本询问响应(例如,FHS分组)中所递送的内容之外的其它信息(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EIR分组通常可以包括关于例如由该装置所提供的服务的信息或者一些特定于供货商的信息。即将发生的对EIR分组的传输可以由在FHS分组中设置的EIR指示符比特来指示。例如,可以通过在FHS分组中没有发送的用户友好的名称来加速设备发现,并且因而,为了示出用于被找设备的用户友好的名称,必须在后续的EIR分组中提供该名称(例如,除非蓝牙地址和该用户友好的名称之间的映射已经存储在设备存储器中)。如果在FHS分组中指示跟随有扩展询问响应分组(例如,设置了EIR比特),则在下一个从机到主机时隙中发送该分组。EIR分组是类型DM1、DM3、DM5、DH1、DH3或DH5的异步无连接链路(ACL)分组。
IV.示例性无线消息交换
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采用询问处理来在尚未参与先前建立的无线网络的装置之间递送数据(例如,短消息)。由于不要求装置在同步无线网络中操作,所以脱离或进入正在进行的交互的传输范围的任何设备都可在不造成任何中断的情况下这么做,这可以有助于为正在交换短消息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QoS)。
在至少一个示例实现中,通过向EIR分组添加被安置在装置上的消息,可以使用EIR分组来传送数据(例如,短消息)。所接收到的源自其它装置的但却针对另一接收设备的消息也可以被附接到EIR分组用于重传,并且因而,可以增加消息到达其目标目的地的概率。可以重传所接收到的消息(如果不是针对接收设备的话)的行为还可有助于将消息传播给比由该装置的无线电范围限定的直接区域更大的一批接收方。
示例性的扩展询问响应可以包括FHS分组和EIR分组。图4中公开了按照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使用的FHS和EIR分组的例子。继续蓝牙的例子,在400处公开的FHS分组可以至少包括如在现有蓝牙规范中公开的FHS分组的标准元素。更具体地,FHS分组400可以至少包括EIR指示符302。EIR指示符302可以被设置以便指示:EIR分组402跟随着FHS分组402。EIR分组402可以包括(不以任何特定顺序)头部信息、待决用于传输的数据,以及目的地地址,这作为向特定目的地设备传送数据的基础而言是重要的。另外,EIR分组402可以可选地包括(如在图4中通过虚线轮廓指示的)源地址、标识信息和存活时间信息。源地址在EIR分组400中可以是可选的,因为在一些实例(例如,蓝牙)中,其可以根据在EIR分组前面的FHS分组来确定。标识信息可以与例如EIR分组的序列编号有关,而存活时间信息可以与所包括的数据的“新鲜度(freshness)”有关。在确定EIR分组中所包括的数据是否仍然是有效数据时可以利用标识信息和存活时间信息中的一个或两个信息。例如,如果装置失序地接收到EIR分组402,其中由该装置所接收到的前一分组比由标识信息所指示的当前分组更新,那么在EIR分组402中的数据可被认为是无效的。类似地,如果是当分组中的存活时间信息(例如,经由持续时间、设置时间等)指示数据仍然有效之后在该装置中接收到EIR分组402,那么接收装置可以认为EIR分组402内的数据无效。
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装置可以以规则间隔(例如,每秒)使用短询问(例如,11.25ms)来进行通信。当装置具有诸如短消息这样的要共享的数据时,其可以将此被更新的数据写入到EIR数据字段中,该字段可以作为询问响应处理(其作为针对确定要共享的数据适合在不首先建立正式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传输的响应)的一部分被发送出去。然后,设备可以进入询问扫描状态一段时间(例如,2s),该时间段可以长于缺省扫描时段(例如,11.25ms)。询问扫描状态时间可以被预定义或者可以根据例如设备中的其它通信需要而变化。然而,对设备有益的是,在询问扫描状态中保持具有至少一个标准扫描时段(例如,11.25ms)的时间段,以确保例如检测到处于询问状态中的其它设备所传送的ID分组,并且可以在扩展询问响应过程中将要共享的数据传送到这些询问设备。
图5中公开了交互的例子,通过该交互,可以经由无线通信在装置之间交换数据但不要求先前存在的网络关系。设备A、B和C可以使用相同的无线通信介质(例如,蓝牙)来操作,并且可以处于彼此的传输范围内。图5的例子可以在以下情况下启动:设备A、B和C如在500处所示地以规则间隔执行询问。然后,可以确定包括了适合在不首先建立正式通信连接情况下进行传输的数据的消息正在待决用于在502处的下一询问窗口之前在设备C中进行传输,并且因而,设备C可以被触发启动询问扫描。询问扫描“窗口”可以是被设置成比缺省扫描时段(例如,11.25ms或22.5ms)更长的预定义时间段(例如,2s)。当设备A和B传送规则的询问时,如在504处所示,可以由设备C接收到这些询问,然后,设备C执行扩展响应过程(例如,包括FHS分组和EIR分组的传输),其可由设备A和B中的每个设备接收到。在从设备C接收到EIR分组之后,设备A和B可以判定要对EIR分组中的数据做什么(向用户显示、重传、因无效而丢弃等)。图5中的定时(例如,1s间隔以及具有22.5ms的扩展响应持续时间)仅是例子。当没有要发送的消息时,设备也可以执行标准询问扫描,从而使得新的设备可以获知消息组和发现用于其它目的的设备。
在替代实现中,当参与通信的装置没有什么要共享时,它们可以操作在连续询问状态,以便加快对到来的EIR消息的接收,并且因此提高消息收发性能。当设备有东西要共享(例如,短消息)时,其可以将短消息添加到EIR分组,并且如果没有另外执行询问扫描,那么可以启用询问扫描(例如,以便传送往外的短消息)达预定义时间。尽管该配置可以提高性能,但是连续的扫描可能增加直接区域(immediate area)中的消息业务,并且为了维持连续扫描,可能进一步将更高的负担置于装置中的处理和功率资源上。
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实现消息收发系统,可以在不需要首先建立联网关系的情况下在多个装置之间形成“聊天”组。装置可以简单地创建扩展询问响应(其包括诸如聊天组标识(ID)等的专用聊天信息)。当用户期望检查任何聊天组是否可用时,他们可以仅执行询问并且从传输范围内的那些装置收集聊天组ID信息。如果用户想加入特定聊天组,则可以传送包括与该特定聊天组相对应的ID的所有信息(例如,在扩展询问响应中传送的短消息)。还可能存在同时同地活动的多个聊天组,并且因而,可以通过对在EIR分组中所提供的数据加以利用的应用来完成过滤。
图6A公开了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可以在步骤600中开始。在步骤602中,可以进行关于以下内容的确定:数据是否在装置中待决用于传输,其中,可以在不首先建立正式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传送该待决数据。例如,装置可能当前没有与其它装置进行交互,但是可以确定数据(诸如用于另一用户的聊天消息)已准备好要传送。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该类型的数据可以在装置不必首先建立包括其它装置的网络(例如,短距离无线网络)的情况下被发送到其它装置。如果在步骤602中确定没有正在待决用于传输的数据,那么该处理可以在步骤604中终止,并且可以在步骤600中重新启动。
替代地,如果在步骤602中确定数据正在待决用于传输,那么在步骤606中,装置可以扫描由其它设备传送的装置检测分组。装置检测分组可以是由其它装置发送的对通信的邀请,并且因而可以在常规上用作形成正式通信连接的托辞(pretense)。然而,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实现,该装置可以利用对装置检测分组的接收来指示传输范围内的另一装置处于接收模式(例如,可能能够接收和处理对装置检测分组的响应)。如果在步骤608中,在该装置中没有接收到装置检测分组,那么该处理可以在步骤604中完成,并且可以在步骤600中重新启动。否则,在步骤608中对装置检测分组的接收可以触发对至少包括待决用于传输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传输。然后,该处理可以在步骤604中终止并且可以在步骤600中重新启动。
图6B中公开了基于在蓝牙通信中通常使用的分组格式的替代示例性通信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可以在步骤620中启动。然后在步骤622中,可以进行关于以下内容的确定:装置是否具有待决用于传输的数据。待决数据可以例如是用于传输到另一装置的短消息。如果在步骤622中确定没有待决用于传输的数据,则该处理可以继续前进到步骤624,在步骤624中,可以确定是否要传送询问分组(例如,进入询问模式)。在步骤624中对于是否要执行询问的确定可以基于:该装置是被配置成操作在定期询问模式(其可以对资源和业务更有意识)还是在连续询问模式(其可以改进响应时间)。如果在步骤624中确定不应当执行询问,那么在步骤626中该处理可以完成,并且该处理然后可以在步骤620中重新启动。
如果在步骤624中确定装置应当执行询问,那么可以执行询问(例如,可以传送ID分组),并且可以在步骤628中进一步进行关于以下内容的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包括有效数据的EIR分组。EIR分组的前面可以是具有其EIR指示符的FHS分组,其中EIR指示符被设置成指示跟随有EIR分组。如果该装置接收到EIR分组,则在EIR分组中包括的数据的有效性可以基于在该EIR分组中包括的其它信息(诸如标识符信息或存活时间信息)来进行评估。如果该装置没有接收到EIR分组,或者如果该装置接收到包括被确定无效的数据的EIR分组,则该处理在步骤626中再次终止。否则,该处理可以继续前进到步骤630,在步骤630中可以进一步进行关于以下内容的确定:是否要转发在EIR分组中所含的数据。该确定可以基于例如也包括在EIR分组中的目的地地址来进行。如果目的地地址对应于接收设备,那么该装置可以在步骤632中处理该分组(例如,可以向用户显示在EIR分组中所包括的数据)。然后,该处理可以在步骤626中终止并且在步骤620中重新启动。
如果在步骤622中确定了在该装置中数据正在待决用于传输,或者替代地,如果在步骤630中确定在所接收到的EIR分组中的数据针对的是另一装置,则该处理可以继续前进到步骤634,在步骤634中该装置可以进入询问扫描模式。在该模式中,该装置可以扫描从传输范围内的其它装置传送的询问。如果在步骤636中检测到询问(例如,在该装置中接收到来自另一装置的ID分组),则该处理可以继续前进到步骤638,在步骤638中,可以执行扩展询问响应过程。扩展询问响应过程可以包括:从该装置或者按步骤630先前接收到要转发的数据的装置,传送具有其EIR指示符(其被设置成指示跟随有EIR分组)的FHS分组,然后传送包括用于传输的数据的EIR分组。然后,该处理返回步骤634以便继续询问扫描模式。扫描和/或扩展询问响应传输可以在步骤636和638中继续,直到在步骤640中确定已经发生超时或者确定用于询问扫描的时段已结束。然后,该处理可以在步骤642中终止并且可以在步骤620中重新启动。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不限于仅仅是以上公开的例子,并且可以包括其它配置或实现。
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确定适合在不首先建立正式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传输的数据是否正在待决用于传输的装置;以及用于如果确定所述数据正在待决,则进入用于接收从其它装置传送的装置检测分组的扫描模式的装置,并且其中如果检测到装置检测分组,则经由无线通信传送至少包括所述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消息。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其它示例实施例可以包括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确定数据是否正在待决用于从设备进行无线传输的装置,以及用于如果确定数据正在待决用于无线传输,则进入询问扫描模式的装置,其中,如果由所述设备检测到询问分组,则执行至少包括所述数据的扩展询问响应过程。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其它示例实施例可以包括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进入询问模式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询问分组被传送;以及用于如果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询问分组而接收到扩展响应分组,则确定所述扩展响应分组是否包括用于在所述设备上显示的或者用于转发到另一设备的有效数据的装置,其中确定所述扩展响应分组是否包括有效数据包括评估在以下至少一个中设置的信息:所述扩展响应分组中所包括的存活时间字段或者标识字段。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其它示例实施例可以包括电子信号,所述电子信号使得装置确定:适合在不首先建立正式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传输的数据是否正在待决用于传输,并且如果确定所述数据正在待决,则进入用于接收从其它装置传送的装置检测分组的扫描模式,并且其中,如果检测到装置检测分组,则经由无线通信传送至少包括所述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消息。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其它示例实施例可以包括电子信号,所述电子信号使得装置确定数据是否正在待决用于进行无线传输,并且如果确定数据正在待决用于进行无线传输,则进入询问扫描模式,其中,如果所述装置检测到询问分组,则执行至少包括所述数据的扩展询问响应过程。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其它示例实施例可以包括电子信号,所述电子信号使得装置进入询问模式,其中至少一个询问分组被传送,并且如果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询问分组而接收到扩展响应分组,则确定所述扩展响应分组是否包括用于在所述装置上显示的或者用于转发到另一装置的有效数据,其中,确定所述扩展响应分组是否包括有效数据包括评估在以下至少一个中设置的信息:所述扩展响应分组中所包括的存活时间字段或者标识字段。
因此,对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本发明的宽度和范围不应当由上述示例实施例中的任何实施例来限制,而是应当仅按照下面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方法,其包括:
在装置中确定适合在不首先建立正式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传输的数据是否正在待决用于传输;
如果确定所述数据正在待决,则在所述装置中进入用于接收从其它设备传送的装置检测分组的扫描模式;
如果从传输范围内的另一设备检测到装置检测分组,则检查所接收到的装置检测分组是否包括组标识信息;以及
如果所述组标识信息对应于所述装置所属的特定群组,则经由无线通信来从所述装置传送至少包括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标识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消息,而无需首先建立与所述另一设备的正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进一步包括用于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进一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数据的源地址,以及在确定所述数据是否仍然有效时可使用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确定没有适合在不建立正式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传输的待决数据时,所述装置在所述扫描模式中保持比在所述装置中为接收装置检测分组所设置的时间段更长的时间段。
5.一种方法,其包括:
确定数据是否正在待决用于从装置进行无线传输;
如果确定数据正在待决用于进行无线传输,则进入询问扫描模式;
如果所述装置从传输范围内的另一设备检测到询问分组,则检查所接收到的询问分组是否包括组标识信息;以及
如果所述组标识信息对应于所述装置所属的特定群组,则执行至少包括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标识信息的扩展询问响应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扩展询问响应过程包括:传送包括跳频同步FHS分组和扩展询问响应EIR分组的两个分组,所述跳频同步FHS分组包括扩展询问响应EIR指示符,并且所述EIR分组至少包括所述数据和用于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在所述询问扫描模式中保持比预先确定的询问扫描间隔更长的时间段。
8.一种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可执行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可执行指令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协作地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适合在不首先建立正式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传输的数据是否正在待决用于传输;
如果确定所述数据正在待决,则进入用于接收从其它设备传送的装置检测分组的扫描模式;
如果从传输范围内的另一设备检测到装置检测分组,则检查所接收到的装置检测分组是否包括组标识信息;以及
如果所述组标识信息对应于所述装置所属的特定群组,则经由无线通信来传送至少包括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标识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消息,而无需首先建立与所述另一设备的正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进一步包括用于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进一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数据的源地址,以及在确定所述数据是否仍然有效时可使用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协作地使得所述装置实现以下操作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可执行指令:当确定没有适合在不建立正式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进行传输的待决数据时,在所述扫描模式中保持比在所述装置中为接收装置检测分组所设置的时间段更长的时间段。
12.一种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可执行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可执行指令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协作地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数据是否正在待决用于进行无线传输;
如果确定数据正在待决用于进行无线传输,则进入询问扫描模式;
如果从传输范围内的另一设备检测到询问分组,则检查所接收到的询问分组是否包括组标识信息;以及
如果所述组标识信息对应于所述装置所属的特定群组,则执行至少包括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标识信息的扩展询问响应过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协作地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扩展询问响应过程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可执行指令包括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协作地使得所述装置实现以下操作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可执行指令:传送包括跳频同步FHS分组和扩展询问响应EIR分组的两个分组,所述跳频同步FHS分组包括扩展询问响应EIR指示符,并且所述EIR分组至少包括所述数据和用于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协作地使得所述装置实现以下操作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可执行指令:在所述询问扫描模式中保持比预先确定的询问扫描间隔更长的时间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012,240 | 2011-01-24 | ||
US13/012,240 US8588688B2 (en) | 2011-01-24 | 2011-01-24 | Non-networked messaging |
CN2012100190666A CN102611640A (zh) | 2011-01-24 | 2012-01-20 | 非联网的消息收发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190666A Division CN102611640A (zh) | 2011-01-24 | 2012-01-20 | 非联网的消息收发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35953A CN105635953A (zh) | 2016-06-01 |
CN105635953B true CN105635953B (zh) | 2019-05-21 |
Family
ID=4544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190666A Pending CN102611640A (zh) | 2011-01-24 | 2012-01-20 | 非联网的消息收发 |
CN201610140137.6A Active CN105635953B (zh) | 2011-01-24 | 2012-01-20 | 非联网的消息收发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190666A Pending CN102611640A (zh) | 2011-01-24 | 2012-01-20 | 非联网的消息收发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88688B2 (zh) |
EP (1) | EP2480018A3 (zh) |
CN (2) | CN102611640A (zh) |
ZA (1) | ZA2012004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24715B2 (en) * | 2011-03-15 | 2015-09-0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obile user apparatus and a mobile accessory apparatus for the mobile user apparatus |
US9735860B2 (en) * | 2011-03-18 | 2017-08-1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Non-network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9066240B2 (en) * | 2011-09-30 | 2015-06-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based mechanisms for connection setup |
KR20160000355A (ko) * | 2014-06-24 | 2016-01-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Ap 정보를 이용하여 다른 전자 장치를 채팅방에 초대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
US9338586B2 (en) * | 2014-09-11 | 2016-05-10 | Umm Al-Qura University | Track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devices |
AU2017218673B2 (en) | 2016-02-11 | 2020-03-19 | Meyer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td. | Cooking vessel with a thermal sensor |
US11766151B2 (en) | 2016-02-18 | 2023-09-26 | Meyer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td. | Cooking system with error detection |
KR102128768B1 (ko) | 2016-02-18 | 2020-07-02 | 마이어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즈 리미티드 | 조리시스템용 보조버튼 |
US20170238751A1 (en) | 2016-02-18 | 2017-08-24 | Meyer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imited | Wirelessly controlled cooking system |
WO2017143186A1 (en) | 2016-02-18 | 2017-08-24 | Meyer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imited | User interface for a cooking system |
CN112399390B (zh) * | 2019-08-14 | 2021-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回连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KR102814766B1 (ko) * | 2019-09-11 | 2025-05-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블루투스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데이터 패킷을 수신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9052A (zh) * | 2000-06-26 | 2003-01-01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通过信标的数据传输 |
CN1499884A (zh) * | 2002-10-30 | 2004-05-26 | �ձ�������ʽ���� | 带遥控功能的移动电话、遥控方法及其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64231B1 (en) | 1996-09-09 | 2010-07-27 | Tracbeam Llc | Wireless location using multiple mobile station location techniques |
US6987975B1 (en) * | 1999-04-08 | 2006-01-17 | Ericsson Inc. | Method of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based on location of radio terminals |
US20020013129A1 (en) | 2000-06-26 | 2002-01-31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Data delivery through beacons |
US6754484B1 (en) * | 2000-07-10 | 2004-06-22 | Nokia Corporation | Short messaging using information beacons |
US6380888B1 (en) | 2000-11-13 | 2002-04-30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 Self-contained, self-surveying differential GPS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
US7512685B2 (en) * | 2000-11-30 | 2009-03-31 | 3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wireless data transfers between a selected group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
KR100419422B1 (ko) | 2001-05-24 | 2004-02-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블루투스 시스템의 긴급구조 요청방법 |
GB0113629D0 (en) * | 2001-06-05 | 2001-07-25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Consensual data delivery through beacons |
US6975618B1 (en) | 2001-06-26 | 2005-12-1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Receiver and correlator used to determine position of wireless device |
JP2004153438A (ja) | 2002-10-29 | 2004-05-27 | Fujitsu Ltd | 通信装置、そ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KR20040040040A (ko) * | 2002-11-06 | 2004-05-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 및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핸드오프방식 |
US7724705B2 (en) * | 2003-03-14 | 2010-05-25 | Nokia Corporation | Wireless transfer of data |
GB0327430D0 (en) * | 2003-11-25 | 2003-12-31 | Tdk Systems Europ Ltd | Data communication |
FI20031894A7 (fi) * | 2003-12-22 | 2005-06-23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tiedon siirtämiseksi radiojärjestelmässä, radiojärjestelmä ja päätelaite |
JP4286730B2 (ja) | 2004-06-30 | 2009-07-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情報共有システム |
US7986917B2 (en) * | 2006-07-10 | 2011-07-26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fer from a hand held device |
US8352184B2 (en) | 2006-12-21 | 2013-01-08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 Message formatting system to improve GPS and IMU positional reporting for a vehicle |
JP5109905B2 (ja) * | 2008-09-29 | 2012-12-26 |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US20100250135A1 (en) * | 2009-03-26 | 2010-09-30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Proximity of a Social Network Service Acquaintance |
US8170591B2 (en) * | 2009-05-13 | 2012-05-0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Proximity-based mobile message delivery |
-
2011
- 2011-01-24 US US13/012,240 patent/US8588688B2/en active Active
- 2011-12-22 EP EP11195136A patent/EP2480018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1-20 CN CN2012100190666A patent/CN102611640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1-20 CN CN201610140137.6A patent/CN105635953B/zh active Active
- 2012-01-20 ZA ZA2012/00480A patent/ZA201200480B/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9052A (zh) * | 2000-06-26 | 2003-01-01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通过信标的数据传输 |
CN1499884A (zh) * | 2002-10-30 | 2004-05-26 | �ձ�������ʽ���� | 带遥控功能的移动电话、遥控方法及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80018A2 (en) | 2012-07-25 |
CN102611640A (zh) | 2012-07-25 |
US20120190302A1 (en) | 2012-07-26 |
ZA201200480B (en) | 2013-09-25 |
EP2480018A3 (en) | 2012-09-19 |
CN105635953A (zh) | 2016-06-01 |
US8588688B2 (en) | 2013-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35953B (zh) | 非联网的消息收发 | |
CN103037318B (zh) | 移动设备通过接近式传感而形成点对点群组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
Pawar et al.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IoT system: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 |
JP6267331B2 (ja) | ピアツーピア通信強化 | |
KR101975365B1 (ko) | 상황 인식 근접 서비스들 | |
Wang et al. | Device-to-Device based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in proximity (MSNP) on smartphones: Framework, challenges and prototype | |
JP5826288B2 (ja) | アドホック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を利用しコンテキスト情報に基づいて関心コミュニティを自動的に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EP2850882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neighbor nod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JP6259514B2 (ja) | 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クロス層およびクロスアプリケーション肯定応答 | |
US20110105024A1 (en) | Transport independent service discovery | |
WO2014205370A1 (en) | Context management | |
CN104333912B (zh) | 多个装置之间的通讯连结方法 | |
WO2013175049A1 (en) | Controlled discovery | |
CN102202316A (zh) | 无线电环境中的协同频谱感测 | |
CN103916925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Rayes et al. | IoT protocol stack: a layered view | |
US9301329B2 (en) | Apparatus, a method and a computer program for interconnecting multiple computer networks | |
CN105379317A (zh) | 用于基于邻近的社交交互的框架和应用 | |
Dhar | MANET: applications, issu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 |
Elhadi et al. | Operating models of Network protocols IoT: Short-range protocols | |
JP6066292B2 (ja) | 多機能情報端末及びモバイル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アーキテクチャーの通信方法 | |
EP2317726A1 (en) | Transport independent service discovery | |
JP6195245B2 (ja) | モバイル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アーキテクチャー及びモバイル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アーキテクチャーの通信方法 | |
KR100649680B1 (ko) | 개인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pan id 충돌의 해결 방법 | |
Raghavendran et al. | Internet of Things–A big challenge in getting the right protoco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