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2839A - 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72839A CN105572839A CN201410529850.0A CN201410529850A CN105572839A CN 105572839 A CN105572839 A CN 105572839A CN 201410529850 A CN201410529850 A CN 201410529850A CN 105572839 A CN105572839 A CN 1055728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imaging
- image side
- focal length
- thing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41000700608 Sagit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0658638 Arabidopsis thaliana Protein TRANSPARENT TESTA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262183 Arabidopsis thaliana TTL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262192 Arabidopsis thaliana TTL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801088 Homo sapiens Transmembrane protein 20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33058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IMA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75908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IMA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3708 Transmembrane protein 20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4 visual acu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为凸凹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的凸面朝向物侧凹面朝向像侧。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第四透镜为凹凸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的凹面朝向物侧凸面朝向像侧。第五透镜为凹凸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的凹面朝向物侧凸面朝向像侧。第六透镜为凸凹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的凸面朝向物侧凹面朝向像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数字相机与手几不断的往高画素与轻量化发展,使得小型化与具有高分辨率的镜头模块需求大增。已知的五片透镜组成的镜头模块已无法满足现今的需求,需要有另一种新架构的镜头模块,才能同时满足小型化与高分辨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镜头模块无法兼顾小型化和高分辨率的缺陷,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可兼顾小型化和高分辨率。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为凸凹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的凸面朝向物侧凹面朝向像侧。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第四透镜为凹凸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的凹面朝向物侧凸面朝向像侧。第五透镜为凹凸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的凹面朝向物侧凸面朝向像侧。第六透镜为凸凹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的凸面朝向物侧凹面朝向像侧。
其中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0.8104≤fTTL≤0.8201;其中,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其中第四透镜及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0.1357≤|(R41-R42)/(R41+R42)|+|(R61-R62)/(R61+R62)|≤0.1694;其中,R41为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2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2为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0.4290≤f123/f456≤-0.4127;其中,f123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的组合有效焦距,f456为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的组合有效焦距。
其中第四透镜满足以下条件:-14.8795≤f4/f≤-11.913;其中,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其中第五透镜满足以下条件:-2.7543≤f5/f≤-2.2539;其中,f5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其中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9.0882≤f6/f≤63.4223;其中,f6为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的每一透镜至少一面为非球面表面或两个面皆为非球面表面。
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由塑料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成像镜头可更包括光圈,设置于物侧与第一透镜之间。
实施本发明的成像镜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镜头总长度短小、视角较大,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镜头分辨率也能满足要求。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图2A是图1的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图。
图2B是图1的成像镜头的像散场曲图。
图2C是图1的成像镜头的畸变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图4A是图3的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图。
图4B是图3的成像镜头的像散场曲图。
图4C是图3的成像镜头的畸变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图6A是图5的成像镜头的纵向球差图。
图6B是图5的成像镜头的像散场曲图。
图6C是图5的成像镜头的畸变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成像镜头1沿着光轴OA1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圈ST1、第一透镜L11、第二透镜L12、第三透镜L13、第四透镜L14、第五透镜L15、第六透镜L16及滤光片OF1。第一透镜L11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12为凸面像侧面S13为凸面,物侧面S12与像侧面S13皆为非球面表面。第二透镜L12具有负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物侧面S14与像侧面S15皆为非球面表面。第三透镜L13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16为凹面,像侧面S17为凸面,物侧面S16与像侧面S17皆为非球面表面。第四透镜L14具有负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18为凹面像侧面S19为凸面,物侧面S18与像侧面S19皆为非球面表面。第五透镜L15具有负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110为凹面像侧面S111为凸面,物侧面S110与像侧面S111皆为非球面表面。第六透镜L16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112为凸面像侧面S113为凹面,物侧面S112与像侧面S113皆为非球面表面。滤光片OF1其物侧面S114与像侧面S115皆为平面。
另外,为使本发明的成像镜头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第一实施例中的成像镜头1需满足底下六条件:
0.8104≤f1/TTL1≤0.8201(1)
0.1357≤|(R141-R142)/(R141+R142)|+|(R161-R162)/(R161+R162)|≤0.1694
(2)
-0.4290≤f1123/f1456≤-0.4127(3)
-14.8795≤f14/f1≤-11.913(4)
-2.7543≤f15/f1≤-2.2539(5)
9.0882≤f16/f1≤63.4223(6)
其中,f1为成像镜头1的有效焦距,TTL1为第一透镜L11的物侧面S12至成像面IMA1于光轴OA1上的距离,R141为第四透镜L14的物侧面S18的曲率半径,R142为第四透镜L14的像侧面S19的曲率半径,R161为第六透镜L16的物侧面S112的曲率半径,R162为第六透镜L16的像侧面S113的曲率半径,f1123为第一透镜L11、第二透镜L12及第三透镜L13的组合有效焦距,f1456为第四透镜L14、第五透镜L15及第六透镜L16的组合有效焦距,f14为第四透镜L14的有效焦距,f15为第五透镜L15的有效焦距,f16为第六透镜L16的有效焦距。
利用上述透镜与光圈ST1的设计,使得成像镜头1能有效的缩短镜头总长度、提高视角、有效的修正像差、提升镜头分辨率。
表一为图1中成像镜头1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表,表一数据显示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的有效焦距等于4.202mm、光圈值等于2.2、视角等于68.8°、镜头总长度等于5.123mm。
表一
表一中各个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由下列公式所得到:
z=ch2/{1+[1-(k+1)c2h2]1/2}+Ah4+Bh6+Ch8+Dh10+Eh12+Fh14+Gh16
其中:
c:曲率;
h:透镜表面任一点至光轴的垂直距离;
k:圆锥系数;
A~G:非球面系数。
表二为表一中各个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表,其中k为圆锥系数(ConicConstant)、A~G为非球面系数。
表二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其有效焦距f1=4.202mm,第一透镜L11的物侧面S12至成像镜头面IMA1于光轴OA1上的距离TTL1=5.123mm,第四透镜L14的物侧面S18的曲率半径R141=-3.54677mm,第四透镜L14的像侧面S19的曲率半径R142=-4.07026mm,第六透镜L16的物侧面S112的曲率半径R161=2.37665mm,第六透镜L16的像侧面S113的曲率半径R162=2.04121mm,第一透镜L11、第二透镜L12及第三透镜L13的组合有效焦距f1123=3.4026mm,第四透镜L14、第五透镜L15及第六透镜L16的组合有效焦距f1456=-8.2153mm,第四透镜L14的有效焦距f14=-62.5167mm,第五透镜L15的有效焦距f15=-11.00288mm,第六透镜L16的有效焦距f16=171.08238mm,由上述数据可得到f1/TTL1=0.8201、|(R141-R142)/(R141+R142)|+|(R161-R162)/(R161+R162)|=0.1447、f1123/f1456=-0.4142、f14/f1=-14.8795、f15/f1=-2.6188、f16/f1=40.7191,皆能满足上述条件(1)至条件(6)的要求。
另外,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的光学性能也可达到要求,这可从图2A至2C看出。图2A所示的,是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的纵向球差(LongitudinalSphericalAberration)图。图2B所示的,是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的像散场曲(AstigmaticFieldCurves)图。图2C所示的,是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的畸变(Distortion)图。
由图2A可看出,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对波长为435.8400nm、546.0700nm、656.2800nm的光线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值介于0.000mm至0.030mm之间。由图2B(图中的弧矢方向的三条线几乎重合,子午方向的三条线也几乎重合,以致于看起来只有二条线)可看出,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对波长为435.8400nm、546.0700nm、656.2800nm的光线,于子午(Tangential)方向与弧矢(Sagittal)方向的像散场曲介于-0.025㎜至0.025㎜之间。由图2C(图中的三条线几乎重合,以致于看起来只有一条线)可看出,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对波长为435.8400nm、546.0700nm、656.2800nm的光线所产生的畸变介于0%至2.1%之间。显见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的纵向球差、像散场曲、畸变都能被有效修正,从而得到较佳的光学性能。
请参阅图3,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成像镜头2沿着光轴OA2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圈ST2、第一透镜L21、第二透镜L22、第三透镜L23、第四透镜L24、第五透镜L25、第六透镜L26及滤光片OF2。第一透镜L21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22为凸面像侧面S23为凸面,物侧面S22与像侧面S23皆为非球面表面。第二透镜L22具有负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24为凸面像侧面S25为凹面,物侧面S24与像侧面S25皆为非球面表面。第三透镜L23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26为凹面像侧面S27为凸面,物侧面S26与像侧面S27皆为非球面表面。第四透镜L24具有负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28为凹面像侧面S29为凸面,物侧面S28与像侧面S29皆为非球面表面。第五透镜L25具有负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210为凹面像侧面S211为凸面,物侧面S210与像侧面S211皆为非球面表面。第六透镜L26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212为凸面像侧面S213为凹面,物侧面S212与像侧面S213皆为非球面表面。滤光片OF2其物侧面S214与像侧面S215皆为平面。
另外,为使本发明的成像镜头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第二实施例中的成像镜头2需满足底下六条件:
0.8104≤f2TTL2≤0.8201(7)
0.1357≤|(R241-R242)/(R241+R242)|+|(R261-R262)/(R261+R262)|≤0.1694
(8)
-0.4290≤f2123/f2456≤-0.4127(9)
-14.8795≤f24/f2≤-11.913(10)
-2.7543≤f25/f2≤-2.2539(11)
9.0882≤f26/f2≤63.4223(12)
其中,f2为成像镜头2的有效焦距,TTL2为第一透镜L21的物侧面S22至成像面IMA2于光轴OA2上的距离,R241为第四透镜L24的物侧面S28的曲率半径,R242为第四透镜L24的像侧面S29的曲率半径,R261为第六透镜L26的物侧面S212的曲率半径,R262为第六透镜L26的像侧面S213的曲率半径,f2123为第一透镜L21、第二透镜L22及第三透镜L23的组合有效焦距,f2456为第四透镜L24、第五透镜L25及第六透镜L26的组合有效焦距,f24为第四透镜L24的有效焦距,f25为第五透镜L25的有效焦距,f26为第六透镜L26的有效焦距。
利用上述透镜与光圈ST2的设计,使得成像镜头2能有效的缩短镜头总长度、提高视角、有效的修正像差、提升镜头分辨率。
表三为图3中成像镜头2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表,表三数据显示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的有效焦距等于4.212mm、光圈值等于2.2、视角等于68.6°、镜头总长度等于5.185mm。
表三
表三中各个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由下列公式所得到:
z=ch2/{1+[1-(k+1)c2h2]1/2}+Ah4+Bh6+Ch8+Dh10+Eh12+Fh14+Gh16
其中:
c:曲率;
h:透镜表面任一点至光轴的垂直距离;
k:圆锥系数;
A~G:非球面系数。
表四为表三中各个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表,其中k为圆锥系数(ConicConstant)、A~G为非球面系数。
表四
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其有效焦距f2=4.212mm,第一透镜L21的物侧面S22至成像镜头面IMA2于光轴OA2上的距离TTL2=5.185mm,第四透镜L24的物侧面S28的曲率半径R241=-3.54017mm,第四透镜L24的像侧面S29的曲率半径R242=-4.17889mm,第六透镜L26的物侧面S212的曲率半径R261=2.04140mm,第六透镜L26的像侧面S213的曲率半径R262=1.83593mm,第一透镜L21、第二透镜L22及第三透镜L23的组合有效焦距f2123=3.4926mm,第四透镜L24、第五透镜L25及第六透镜L26的组合有效焦距f2456=-8.1406mm,第四透镜L24的有效焦距f24=-50.1648mm,第五透镜L25的有效焦距f25=-9.49230mm,第六透镜L26的有效焦距f26=38.27514mm,由上述数据可得到f2/TTL2=0.8122、|(R241-R242)/(R241+R242)|+|(R261-R262)/(R261+R262)|=0.1357、f2123/f2456=-0.4290、f24/f2=-11.9113、f25/f2=-2.2539、f26/f2=9.0882,皆能满足上述条件(7)至条件(12)的要求。
另外,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的光学性能也可达到要求,这可从图4A至4C看出。图4A所示的,是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的纵向球差(LongitudinalSphericalAberration)图。图4B所示的,是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的像散场曲(AstigmaticFieldCurves)图。图4C所示的,是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的畸变(Distortion)图。
由图4A可看出,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对波长为435.8400nm、546.0700nm、656.2800nm的光线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值介于-0.002mm至0.040mm之间。由图4B(图中的弧矢方向的三条线几乎重合,子午方向的三条线也几乎重合,以致于看起来只有二条线)可看出,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对波长为435.8400nm、546.0700nm、656.2800nm的光线,于子午(Tangential)方向与弧矢(Sagittal)方向的像散场曲介于-0.025㎜至0.025㎜之间。由图4C(图中的三条线几乎重合,以致于看起来只有一条线)可看出,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对波长为435.8400nm、546.0700nm、656.2800nm的光线所产生的畸变介于0%至2.0%之间。显见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2的纵向球差、像散场曲、畸变都能被有效修正,从而得到较佳的光学性能。
请参阅图5,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的第三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成像镜头3沿着光轴OA3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圈ST3、第一透镜L31、第二透镜L32、第三透镜L33、第四透镜L34、第五透镜L35、第六透镜L36及滤光片OF3。第一透镜L31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32为凸面像侧面S33为凸面,物侧面S32与像侧面S33皆为非球面表面。第二透镜L32具有负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34为凸面像侧面S35为凹面,物侧面S34与像侧面S35皆为非球面表面。第三透镜L33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36为凹面像侧面S37为凸面,物侧面S36与像侧面S37皆为非球面表面。第四透镜L34具有负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38为凹面像侧面S39为凸面,物侧面S38与像侧面S39皆为非球面表面。第五透镜L35具有负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310为凹面像侧面S311为凸面,物侧面S310与像侧面S311皆为非球面表面。第六透镜L36具有正屈光力由塑料材质制成,其物侧面S312为凸面像侧面S313为凹面,物侧面S312与像侧面S313皆为非球面表面。滤光片OF3其物侧面S314与像侧面S315皆为平面。
另外,为使本发明的成像镜头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第三实施例中的成像镜头3需满足底下六条件:
0.8104≤f3TTL3≤0.8201(13)
0.1357≤|(R341-R342)/(R341+R342)|+|(R361-R362)/(R361+R362)|≤0.1694
(14)
-0.4290≤f3123/f3456≤-0.4127(15)
-14.8795≤f34/f3≤-11.913(16)
-2.7543≤f35/f3≤-2.2539(17)
9.0882≤f36/f3≤63.4223(18)
其中,f3为成像镜头3的有效焦距,TTL3为第一透镜L31的物侧面S32至成像面IMA3于光轴OA3上的距离,R341为第四透镜L34的物侧面S38的曲率半径,R342为第四透镜L34的像侧面S39的曲率半径,R361为第六透镜L36的物侧面S312的曲率半径,R362为第六透镜L36的像侧面S313的曲率半径,f3123为第一透镜L31、第二透镜L32及第三透镜L33的组合有效焦距,f3456为第四透镜L34、第五透镜L35及第六透镜L36的组合有效焦距,f34为第四透镜L34的有效焦距,f35为第五透镜L35的有效焦距,f36为第六透镜L36的有效焦距。
利用上述透镜与光圈ST3的设计,使得成像镜头3能有效的缩短镜头总长度、提高视角、有效的修正像差、提升镜头分辨率。
表五为图5中成像镜头3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表,表五数据显示本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的有效焦距等于4.179mm、光圈值等于2.2、视角等于69.1°、镜头总长度等于5.157mm。
表五
表五中各个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由下列公式所得到:
z=ch2/{1+[1-(k+1)c2h2]1/2}+Ah4+Bh6+Ch8+Dh10+Eh12+Fh14+Gh16
其中:
c:曲率;
h:透镜表面任一点至光轴的垂直距离;
k:圆锥系数;
A~G:非球面系数。
表六为表五中各个透镜的非球面表面的相关参数表,其中k为圆锥系数(ConicConstant)、A~G为非球面系数。
表六
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其有效焦距f3=4.179mm,第一透镜L31的物侧面S32至成像镜头面IMA3于光轴OA3上的距离TTL3=5.157mm,第四透镜L34的物侧面S38的曲率半径R341=-3.80604mm,第四透镜L34的像侧面S39的曲率半径R342=-4.51819mm,第六透镜L36的物侧面S312的曲率半径R361=2.23621mm,第六透镜L36的像侧面S313的曲率半径R362=1.89031mm,第一透镜L31、第二透镜L32及第三透镜L33的组合有效焦距f3123=3.3528mm,第四透镜L34、第五透镜L35及第六透镜L36的组合有效焦距f3456=-8.1241mm,第四透镜L34的有效焦距f34=-52.4200mm,第五透镜L35的有效焦距f35=-11.51063mm,第六透镜L36的有效焦距f36=265.05399mm,由上述数据可得到f3/TTL3=0.8104、|(R341-R342)/(R341+R342)|+|(R361-R362)/(R361+R362)|=0.1649、f3123/f3456=-0.4127、f34/f3=-12.5431、f35/f3=-2.7543、f36/f3=63.4223,皆能满足上述条件(13)至条件(18)的要求。
另外,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的光学性能也可达到要求,这可从图6A至6C看出。图6A所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的纵向球差(LongitudinalSphericalAberration)图。图6B所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的像散场曲(AstigmaticFieldCurves)图。图6C所示的,是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的畸变(Distortion)图。
由图6A可看出,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对波长为435.8400nm、546.0700nm、656.2800nm的光线所产生的纵向球差值介于0.000mm至0.038mm之间。由图6B(图中的弧矢方向的三条线几乎重合,子午方向的三条线也几乎重合,以致于看起来只有二条线)可看出,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对波长为435.8400nm、546.0700nm、656.2800nm的光线,于子午(Tangential)方向与弧矢(Sagittal)方向的像散场曲介于-0.025㎜至0.025㎜之间。由图6C(图中的三条线几乎重合,以致于看起来只有一条线)可看出,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对波长为435.8400nm、546.0700nm、656.2800nm的光线所产生的畸变介于0%至2.1%之间。显见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的纵向球差、像散场曲、畸变都能被有效修正,从而得到较佳的光学性能。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皆为非球面表面,然而可以了解到,若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的每一透镜改为至少一面为非球面表面,亦应属本发明的范畴。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第一透镜,该第一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第二透镜,该第二透镜为凸凹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二透镜的凸面朝向该物侧凹面朝向该像侧;
第三透镜,该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凸面,该凸面朝向该像侧;
第四透镜,该第四透镜为凹凸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四透镜的凹面朝向该物侧凸面朝向该像侧;
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为凹凸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五透镜的凹面朝向该物侧凸面朝向该像侧;以及
第六透镜,该第六透镜为凸凹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六透镜的凸面朝向该物侧凹面朝向该像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8104≤f/TTL≤0.8201
其中,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TT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该光轴上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0.1357≤|(R41-R42)/(R41+R42)|+|(R61-R62)/(R61+R62)|≤0.1694
其中,R41为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2为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1为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2为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以及该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0.4290≤f123/f456≤-0.4127
其中,f123为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以及该第三透镜的组合有效焦距,f456为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以及该第六透镜的组合有效焦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14.8795≤f4/f≤-11.913
其中,f4为该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2.7543≤f5/f≤-2.2539
其中,f5为该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满足以下条件:
9.0882≤f6/f≤63.4223
其中,f6为该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该第五透镜以及该第六透镜的每一透镜至少一面为非球面表面或两个面皆为非球面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由塑料材质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光圈,设置于该物侧与该第一透镜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29850.0A CN105572839B (zh) | 2014-10-09 | 2014-10-09 | 成像镜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29850.0A CN105572839B (zh) | 2014-10-09 | 2014-10-09 | 成像镜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72839A true CN105572839A (zh) | 2016-05-11 |
CN105572839B CN105572839B (zh) | 2017-12-26 |
Family
ID=55883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29850.0A Active CN105572839B (zh) | 2014-10-09 | 2014-10-09 | 成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72839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72956A (zh) * | 2017-03-23 | 2017-05-31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化高解像力非球面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772955A (zh) * | 2017-03-21 | 2017-05-31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802473A (zh) * | 2017-03-21 | 2017-06-06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分辨率超薄光学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802475A (zh) * | 2017-03-23 | 2017-06-06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化的大光圈高解像力的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842509A (zh) * | 2017-03-21 | 2017-06-13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CN107065136A (zh) * | 2017-03-23 | 2017-08-18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CN107065134A (zh) * | 2017-03-21 | 2017-08-18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高像素超薄的手机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WO2020062476A1 (zh) * | 2018-09-29 | 2020-04-02 |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 微型摄像镜头 |
WO2021134707A1 (zh) * | 2019-12-31 | 2021-07-08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光学取景器和相机 |
WO2022088225A1 (zh) * | 2020-10-26 | 2022-05-05 | 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03193A1 (en) * | 2011-06-28 | 2013-01-03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lens assembly |
TW201337320A (zh) * | 2013-05-30 | 2013-09-1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結像鏡片系統組及取像裝置 |
JP2013195637A (ja) * | 2012-03-19 | 2013-09-30 | Ricoh Co Ltd | 結像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情報装置 |
US20140139719A1 (en) * | 2012-11-21 | 2014-05-22 | Kantatsu Co., Ltd. | Imaging lens |
-
2014
- 2014-10-09 CN CN201410529850.0A patent/CN1055728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03193A1 (en) * | 2011-06-28 | 2013-01-03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lens assembly |
JP2013195637A (ja) * | 2012-03-19 | 2013-09-30 | Ricoh Co Ltd | 結像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情報装置 |
US20140139719A1 (en) * | 2012-11-21 | 2014-05-22 | Kantatsu Co., Ltd. | Imaging lens |
TW201337320A (zh) * | 2013-05-30 | 2013-09-1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結像鏡片系統組及取像裝置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65134A (zh) * | 2017-03-21 | 2017-08-18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高像素超薄的手机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772955A (zh) * | 2017-03-21 | 2017-05-31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802473A (zh) * | 2017-03-21 | 2017-06-06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分辨率超薄光学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842509B (zh) * | 2017-03-21 | 2020-11-10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842509A (zh) * | 2017-03-21 | 2017-06-13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化与高清成像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CN107065134B (zh) * | 2017-03-21 | 2020-11-10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高像素超薄的手机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802475A (zh) * | 2017-03-23 | 2017-06-06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化的大光圈高解像力的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
CN107065136B (zh) * | 2017-03-23 | 2020-11-10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802475B (zh) * | 2017-03-23 | 2020-11-10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化的大光圈高解像力的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
CN107065136A (zh) * | 2017-03-23 | 2017-08-18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小体积高成像品质的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CN106772956A (zh) * | 2017-03-23 | 2017-05-31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化高解像力非球面镜头组和成像系统 |
WO2020062476A1 (zh) * | 2018-09-29 | 2020-04-02 |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 微型摄像镜头 |
US11372209B2 (en) | 2018-09-29 | 2022-06-28 |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 Imaging lens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ix lenses of +−+++− refractive powers |
WO2021134707A1 (zh) * | 2019-12-31 | 2021-07-08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光学取景器和相机 |
WO2022088225A1 (zh) * | 2020-10-26 | 2022-05-05 | 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72839B (zh) | 2017-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72839B (zh) | 成像镜头 | |
CN106291886B (zh) | 广角镜头 | |
TWI534471B (zh) | 廣角鏡頭 | |
TWI476436B (zh) | 成像鏡頭 | |
CN105807403A (zh) | 广角镜头 | |
CN109507782B (zh) | 成像镜头 | |
CN115016106B (zh) | 成像镜头 | |
CN108957709B (zh) | 广角镜头 | |
CN106371197B (zh) | 成像镜头 | |
CN110058385B (zh) | 广角镜头 | |
CN111077639B (zh) | 成像镜头 | |
US11624895B2 (en) | Lens assembly | |
TWI480576B (zh) | 廣角鏡頭 | |
CN103777317A (zh) | 薄型镜头 | |
CN108121050A (zh) | 成像镜头 | |
CN107577030B (zh) | 广角镜头 | |
CN105807404A (zh) | 广角镜头 | |
TWI556004B (zh) | 成像鏡頭 | |
TWI491913B (zh) | 成像鏡頭 | |
CN108345086B (zh) | 成像镜头 | |
CN107390347B (zh) | 成像镜头 | |
CN105759407A (zh) | 成像镜头 | |
TWI534468B (zh) | 廣角鏡頭 | |
CN108873248B (zh) | 广角镜头 | |
CN105824106A (zh) | 成像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