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的管模出桩传输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管模出桩传输装置,包括机台,所述的机台上相对置的设有两个翻转臂组件,且两个翻转臂组件用同步轴连接,所述的翻转臂组件端部固定有能与管模实现固定连接的抓手组件,所述的同步轴上转动连接有一个保持架机构,当翻转臂组件带动管模转动时,所述的保持架机构能抵靠住管模内的管桩并在翻转臂组件的动力驱动下随翻转臂组件同步转动。
在上述的管模出桩传输装置中,所述的翻转臂组件包括与同步轴固定连接的翻转臂,同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能驱动同步轴转动的同步轴驱动器。
在上述的管模出桩传输装置中,所述的保持架机构包括若干套设在同步轴上与同步轴转动连接的保持臂,每个保持臂分别连接一个能驱动保持臂沿同步轴周向转动的保持臂驱动器,当翻转臂组件带动保持臂同步转动时,所述的保持臂驱动器能提供与翻转臂组件转动方向相反的阻力。
在上述的管模出桩传输装置中,所述的保持臂驱动器包括液压马达,所述的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用链轮组件连接保持臂。
在上述的管模出桩传输装置中,所述的若干保持臂远离同步轴的一端用一根表面具有与管桩弧度相配适的保持架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管模出桩传输装置中,所述的保持架的两侧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后形成导向板,所述的导向板与保持架之间光滑过渡。
在上述的管模出桩传输装置中,所述的同步轴两侧分别设有管模传输线和管桩传输线,机台靠近管模传输线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抓手组件的让位坑,当抓手组件位于让位坑内时,所述的抓手组件位于管模的下方。
在上述的管模出桩传输装置中,所述的管桩传输线远离同步轴的一侧设有一块呈倾斜状的管桩挡板,所述的管桩挡板的内壁固定有具有弹性的缓冲板。
在上述的管模出桩传输装置中,所述的抓手组件包括与翻转臂固定连接的抓手箱,所述的抓手箱内设有两个相对置的且端部具有抓钩的抓手,两个抓手用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抓手远离抓钩的一端铰接有一个具有输出端且该输出端能沿轴向往复运动的抓钩驱动机构,当抓钩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抓手动作时,两个抓手能同时动作从而使两个抓手与模具固定连接或与模具脱离。
在上述的管模出桩传输装置中,所述的抓钩与抓手呈垂直设置,所述的齿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抓手固定连接,所述的抓钩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气缸固定在抓手箱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连续出桩和管桩的输送,工作过程稳定可靠,管桩不会在翻转过程中掉落,安全可靠,且不会对管桩造成损坏,本装置适用于自动化管桩生产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管模出桩传输装置,包括机台1,所述的机台1上相对置的设有两个翻转臂组件2,且两个翻转臂组件2用同步轴3连接,所述的翻转臂组件2端部固定有能与管模100实现固定连接的抓手组件4,所述的同步轴3上转动连接有一个保持架机构5,当翻转臂组件2带动管模转动时,所述的保持架机构5能抵靠住管模100内的管桩101并在翻转臂组件2的动力驱动下随翻转臂组件2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翻转臂组件2包括与同步轴3固定连接的翻转臂6,同步轴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能驱动同步轴3转动的同步轴驱动器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同步轴驱动器7可以使用具有周向旋转功能的输出轴的机构,如电机或液压马达等。
保持架机构5可以是与机台1固定连接的强力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机台1和保持架机构5,当翻转臂6翻转时,弹簧被压缩,从而提供阻尼力,当翻转臂6翻转转动时,弹簧提供保持架机构5反转的动力。由于保持架机构5在翻转臂6翻转过程中能始终与管桩101贴合,从而防止管桩101脱离管模100,管桩101在翻转过程中不会直接掉落导致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保持架机构5包括若干套设在同步轴3上与同步轴3转动连接的保持臂8,保持臂8连接一个能驱动保持臂8沿同步轴3周向转动的保持臂驱动器9。当翻转臂组件2带动保持臂8同步转动时,所述的保持臂驱动器9能提供与翻转臂组件2转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同步轴驱动器7的驱动力应当大于保持臂驱动器9产生的阻力,这可以通过对驱动器的选型实现。
保持臂驱动器9可以采用上述的强力弹簧,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机台1和保持臂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持精度,提高自动化程度,保持臂驱动器9包括液压马达,所述的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用链轮组件10连接保持臂8。
链轮组件10为链轮与链条相配适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链轮组件10包括与机台1转动连接的第一链轮10a和第二链轮10b,第一链轮10a的齿数比大于第二链轮10b且第一链轮10a和第二链轮10b固定连接,第三链轮10c与保持臂驱动器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四链轮10d套设在同步轴3上且与保持臂8固定连接,第二链轮10b用链条10e连接第四链轮10d,第一链轮10a用链条10e连接第三链轮10c。
如图1所示,若干保持臂8远离同步轴3的一端用一根表面具有与管桩弧度相配适的保持架11固定连接,保持架11的长度可以与管桩101的长度相配适。如图4所示,保持架11的两侧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后形成导向板12,所述的导向板12与保持架11之间光滑过渡,导向板12使管桩101能更好的贴合保持架11及便于从管模100中滚落。
如图2所示,同步轴3两侧分别设有管模传输线13和管桩传输线14,机台1靠近管模传输线13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抓手组件4的让位坑15,当抓手组件4位于让位坑15内时,所述的抓手组件4位于管模的下方。其中,管模传输线13用于传输带有管桩101的管模100,管桩传输线14用于传输管桩10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管模传输线13和管桩传输线14可以采用皮带轮输送机构,也可以采用传动辊输送机构,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作为优选,管桩传输线14的输送带表面可设置橡胶垫,防止在传输过程中损坏管桩101。
管桩传输线14远离同步轴3的一侧设有一块呈倾斜状的管桩挡板16,所述的管桩挡板16的内壁固定有具有弹性的缓冲板17,缓冲板17可以与管桩挡板16固定连接或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缓冲板17采用橡胶板、硅胶板等具有弹性的长条状板。
抓手组件4可以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对置的抓手,并用螺栓连接两个抓手,当旋紧螺栓时,抓手与管模实现固定连接,松开螺栓则抓手与管模脱离。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管模100是指在制作管桩101时所用的模具,通常有上模和下模组成,上、下模上均设有用于吊装的肋筋,抓手组件4可以通过与肋筋固定从而实现与下模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抓手组件可以换成强磁铁,强磁铁可以是机械控制的,也可以是电控制的。可以是永磁的也可以是励磁的。在优选方案中强磁可以快速的吸住模具,同时也能快速的放开模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抓手组件4包括与翻转臂6固定连接的抓手箱18,所述的抓手箱18内设有两个相对置的且端部具有抓钩19的抓手20,两个抓手20用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抓手20远离抓钩19的一端铰接有一个具有输出端且该输出端能沿轴向往复运动的抓钩驱动机构21,当抓钩驱动机构21驱动其中一个抓手20动作时,两个抓手20能同时动作从而使两个抓手20与模具固定连接或与模具脱离。
具体的说,抓钩19与抓手20呈垂直设置,所述的齿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抓手20固定连接,所述的抓钩驱动机构21包括气缸22,气缸22固定在抓手箱18上。
抓手箱18包括一体式结构的连接箱18a和抓接箱18b,所述的连接箱18a与翻转臂6固定连接,所述的抓手20与抓接箱18b转动连接,且抓手20的端部延伸出抓接箱18b外部。与抓钩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铰接的抓手20具有向远离抓钩19的方向延伸的连接条22a所述的连接条22a与抓钩驱动机构21的输出端铰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如图3所示,装载有管桩101的管模100位于管模传输线13上时,抓手组件4位于让位坑15内且位于管模100下方,抓手组件4的抓手20在气缸22的驱动下转动,从而与管模100实现固定连接,保持臂驱动器9工作,通过链轮组件10带动保持臂8翻转并使保持架11贴紧管桩101,保持臂驱动器9,由于同步轴3与保持臂8是转动连接,因此被动翻转臂4的转动不会导致同步轴3转动,翻转臂组件2也不会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出了翻转臂6和保持臂8的运动轨迹。
当同步轴驱动器7驱动同步轴3转动时,翻转臂6在同步轴3的带动下向上翻转,带动管模100及管桩101开始翻转,由于被动翻转臂4贴紧管桩101,因此当管桩101翻转时,保持架11也进行翻转,保持臂8也开始翻动,而保持臂8通过链轮组件10连接液压马达,导致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也开始转动,由于液压马达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当输出轴转动时会产生阻尼力,该阻尼力促使保持架11在翻转过程中能紧贴管桩101,也即管桩101在翻转过程中不会掉落。液压马达可以换成电机或是减速机。
当翻转臂6翻转一定角度后,如180°翻转后,同步轴3反向转动带动翻转臂6反向翻转,管桩101从管模100中脱离,掉落在管桩传输线14上并被管桩挡板16挡住,管桩101被管桩传输线14输送线到堆放场地上,实现脱模出桩及输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座1、抓手组件4、翻转臂6、被动翻转臂4、驱动保持系统5、液压马达6、传动件7、转动轴8、第一链轮9、第二链轮10、第三链轮11、第四链轮12、保持架11、导向板14、抓手箱15、抓钩16、抓手20、抓钩驱动机构18、气缸22、连接箱20、抓接箱21、连接条22、管模100、管桩10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