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5353A - 一种微针贴应用装置以及一种贴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针贴应用装置以及一种贴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55353A CN105555353A CN201380079632.5A CN201380079632A CN105555353A CN 105555353 A CN105555353 A CN 105555353A CN 201380079632 A CN201380079632 A CN 201380079632A CN 105555353 A CN105555353 A CN 1055553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needle patch
- microneedle
- application device
- main body
- housing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23—Drug applicators using microneed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82—Internal energy supply devices
- A61M2205/8275—Mechanical
- A61M2205/8281—Mechanical spring operat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微针贴可靠地且容易地应用于皮肤的装置。在外壳主体(2)内配置有推压件(3),所述推压件(3)具有前端面(3a),且所述推压件(3)由第1施力机构向第1方向即X?1方向施力。推压件(3)在第1方向即X?1方向的移动由锁定件(7)和卡扣部(3g)被卡住从而使推压件(3)呈锁定状态。只须把锁定解除件(11)的前端推压到皮肤便可以解除上述锁定状态。解除锁定状态后,推压件(3)的前端面(3a)将向第1方向即X?1方向移动,微针贴由前端面(3a)应用到皮肤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微针贴应用装置相关,所述微针贴应用装置用来将微针贴应用于皮肤,所述微针贴能够对皮肤的表层以及角质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产生收缩效果及/或功能效果。本发明还与贴支架相关,所述贴支架与该微针贴应用装置组合起来使用。
背景技术
通常向人体内给药的方法有口服给药和经皮给药。注射是典型的经皮给药法,但烦琐且伴随痛苦更可能发生感染,所以该方法并不受欢迎。鉴于这一现实,最近利用微针矩阵的无痛经皮给药法引起关注(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
当实施经皮给药时皮肤角质层阻碍药物透过,因此简单地将药物涂敷于皮肤表面则药物的透过性不理想。与涂敷法相比,用微小的针头、亦即微针在角质层穿孔的方法能显著提高药物的透过效率。微针矩阵是在基板上集成众多此类微针而成的。此外还有一种便于使用的微针贴,微针贴是通过设置粘接膜和保护脱模片等制成,其中前者用来将微针矩阵粘附于皮肤,后者则用来在将微针矩阵粘附于皮肤时提供支持。这里粘接膜是指在薄膜、布或纸上涂敷粘附剂而成者。
如果用糖质等由于代谢作用易消失于体内的底材制作微针,即便针被折断残留于皮肤内也不会导致事故。不仅如此,如果在糖质中含有药物,那么微针被刺入后会在体内溶解,同时很容易向皮内及皮下给药(专利文献2)。
不过一般皮肤柔软,所以在将微针矩阵给与皮肤时,仅仅用手指压微针矩阵难以将微针刺入皮肤内。这是因为皮肤本来就具有抵御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及冲击等的作用,故皮肤组织具有弹性,因此即使将微针的锐利的前端压向皮肤,皮肤会吸收冲击而变形所以将妨碍微针入侵皮肤内。
为了将微针矩阵给与到具有冲击吸收性能的皮肤上,需要高速且以冲击方式将微针矩阵给与皮肤。迄今为止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包括,利用弹簧(专利文献3-8)、空气压(专利文献7)以及磁力(专利文献9)等的方案。要想将弹簧容易应用于女性及婴幼儿,需要改进压缩弹簧的方法和触发方法。而利用空气压及磁力也决非简单方便。公知的微针矩阵给与装置的实用性尚存在问题,使用者呼唤更加简单方便且能可靠地刺入的装置。
参考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表2002-517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23834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表2004-510530号公报(专利4198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表2004-510534号公报(专利4104975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表2004-510535号公报(专利4659332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表2005-533625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表2006-500973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表2007-509706号公报(专利4682144号公报)
[专利文献9]特开2011-07871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权英淑、神山文男“微针产品化的道程”,药剂学,社团法人日本药剂学会,8]2009年9月,第69卷,第4号,p.272-27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且能够可靠地将微针贴的将微针矩阵刺入皮肤的微针贴应用装置以及贴支架。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微针贴应用装置,所述微针贴应用装置通过从一微针贴的第2面推压所述微针贴将微针矩阵刺入皮肤,其中,所述微针贴在贴主体的第1面设置有微针矩阵,所述第2面位于第1面的相反侧。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包括:一外壳主体,其一端具有供所述微针贴通过的开口部;一推压件,其具有其用来推压微针贴的所述第2面的前端面,所述推压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壳主体内沿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移动,其中,如果将所述微针矩阵通过所述开口部向外侧移动的方向设为所述第1方向,则所述第2方向是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一第1施力机构,其设于所述外壳主体内,且配置为沿所述第1方向对所述推压件施力;一锁定件,其与所述外壳主体相连接;其中,在所述推压件设置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锁定件相结合从而限制所述推压件向所述第1方向移动,所述微针贴应用装置还具有锁定解除件,其配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外侧,且具有从外壳主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周边部向第1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且所述锁定解除件可以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所述锁定解除件与所述锁定件相关联地设置,从而当所述突出部向第2方向移动时,所述锁定件解除被所述卡扣部卡扣的所述推压件的锁定状态,形成有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其用来插入微针贴,设置于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开口部所在面不同的面。本发明中,所述推压件的所述前端面可以移动,从而使所述前端面能够处于设置状态或应用状态,当处于所述设置状态时,所述前端面相对于所述开口部沿第2方向向内侧缩入且面临所述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而当处于所述应用状态时,所述推压件的前端面在第1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开口部进一步向外侧突出,在所述设置状态下所述锁定件处于所述锁定状态,而由所述锁定解除件解除所述锁定状态时,受所述第1施力机构的施力作用所述推压件的前端面将处于所述应用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某个特定的场合,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推压件相连接的操作件,且所述操作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主体可以移动以便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所述推压件。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另外的特定场合,其进一步包括第2施力机构,所述第2施力机构使所述操作件向所述第1方向施力。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另外的特定场合,所述外壳主体为筒状体,在该筒状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筒状体的侧面设有所述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另外的特定场合,所述施力机构为压紧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另外的特定场合,所述锁定解除件具有筒状部,其外插在所述筒状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另外的特定场合,所述外壳主体具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槽,在所述外壳主体上连接有所述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可沿该槽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另外的特定场合,所述操作件与所述推压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方式是当将所述操作件沿所述第2方向移动时,所述推压件随所述操作件沿第2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另外的特定场合,所述锁定解除件外插于所述外壳主体,且设置成可以相对于所述外壳主体对于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移动,通过将所述锁定解除件沿所述第2方向移动来解除所述锁定件的锁定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另外的特定场合,所述锁定件具有旋转轴,所述锁定件设置为可沿该旋转轴旋转,进一步包括第3施力机构,所述第3施力机构向所述旋转轴的一个方向施力以便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外壳主体形成所述锁定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另外的特定场合,所述推压件可以移动,从而使向施加到微针贴冲击能在0.4焦耳至5.0焦耳之间,以便将微针刺入皮肤内。
根据本发明的贴支架是,被插入到按照本发明构成的微针贴应用装置的所述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中的一种贴支架,所述贴支架具有用来保持微针贴的微针贴保持部,在该微针贴保持部上设置有用来使微针矩阵暴露的开口部,所述微针贴以粘附保持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开口部的周边部的至少局部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微针贴应用装置,抵抗第1施力机构的施力使推压件缩入外壳主体内以实现上述锁定状态,从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插入微针贴,将锁定解除件抵接皮肤表面以解除锁定状态,由此将微针贴可靠地应用于皮肤表面。从而可以提供结构比较简单方便、用来将微针矩阵皮肤可靠地刺入的微针贴应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相关的微针贴应用装置的斜视图。
[图2]图2是图1所示微针贴应用装置的正面图。
[图3]图3是图1所示微针贴应用装置的侧面图。
[图4]图4是图1所示微针贴应用装置的侧面截面图。
[图5]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推压件结构的正面截面图。
[图6]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推压件的斜视图。
[图7]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锁定件的斜视图。
[图8]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在应用状态中的侧面截面图。
[图9]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锁定解除件的筒状体的斜视图。
[图10]图10是表示在图1所示微针贴应用装置上安装微针贴支架的状态的侧面截面图。
[图11]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贴支架的斜视图。
[图12]图12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贴支架的平面图。
[图13]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贴支架上设置微针贴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14]图14在实施例2中所采用的贴支架的平面图。
[图15]图15是实施例3中所采用的贴支架的平面图。
[图16]图16是用来说明实施例4中所采用的微针贴应用装置的关键部分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相关的微针贴应用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图2是正面图;图3为侧面图。
而图4是该微针贴应用装置的侧面截面图。图1中推压件从外壳主体突出,如后所述表示应用于皮肤的状态。图2至图4不是应用于皮肤的状态,而是表示推压件缩入的设置状态。
如图1所示,微针贴应用装置1具有筒状外壳主体2。外壳主体2可由合成树脂或金属等合适的刚性材料形成。为了减轻重量,以使用合成树脂为佳。
外壳主体2在一端侧具有开口2a。连接设有该开口2a的端部和相反侧端部的方向即为筒状体的长度方向。在该长度方向上,将图1至图4所示X1的方向、也就是从开口2a向外侧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另外将与第1方向即X1相反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即X2。
如图1所示,在第1方向即X1上以从开口2a向外侧突出的状态配置有推压件3。在图1中,在第1方向即X1上,相比开口2a,推压件3的前端面3a位于更远的外侧。该前端面3a起到如后所述推压微针贴的第2面的作用。
在图4中,相比开口2a,推压件3的前端面3a更接近第2方向即X2侧。也就是推压件3缩入外壳主体2内。
如图5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压件3具有方管部3b和与方管部3b前端相连的圆筒部3c。圆筒部3c的前端被封闭从而构成所述前端面3a。
如图6所示,上述推压件3具有沿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空心部3d。在方管部3b上设有在第1及第2方向即X1、X2方向延伸的槽3e、3e,该槽3e、3e将空心部3d和外侧相连通。在方管部3b上的相向的一对侧面上形成有一个槽3e和另一个槽3e。
上述推压件3可以由金属或合成树脂等刚性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压件3的前端面3a的平面形状为圆形,但也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等其他形状。所以,推压件3也可以仅由方管部3b形成而不具有圆筒部3c。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如后所述微针贴的平面形状为圆形,所以前端面3a设为圆形为佳。
如图4所示,上述推压件3内插入有作为第1施力机构的压紧弹簧5。压紧弹簧5在图4中为压缩状态。压紧弹簧5的一端由设置在推压件3内壁的台阶部3f所卡住。另外,压紧弹簧5的另一端抵接在压紧弹簧限位机构6上。该压紧弹簧限位机构6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插通所述槽3e、3e的杆或螺栓构成的。该压紧弹簧限位机构6固定在外壳主体2上。
另一方面,在外壳主体2的开口2a的上方安装有锁定件7。图7表示该锁定件的斜视图。锁定件7在长度方向的中央具有通孔7a。销8插入到该通孔7a内(请参照图4)。销8固定在外壳主体2上。锁定件7以能够以销8的中心为旋转轴、在该旋转轴周围位移的方式连接在外壳主体2上。
另外,图7中虚线所示的弹簧A配置在上述销8的周围。弹簧A架设于销8与锁定件7之间作为第3施力机构,以便对锁定件7的结合端部7b施力使其逆时针旋转。
故平时受上述弹簧的施力,锁定件7的结合端部7b朝向推压件3侧施力。
另一方面,在推压件3的侧面设有卡扣部3g。卡扣部3g设置成从推压件3的侧面向外侧突出。卡扣部3g由台阶部构成,其中,该台阶部在与上述第1方向即X1以及第2方向即X2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卡扣部3g上结合有上述锁定件7的结合端部7b。图4表示锁定件7卡扣在卡扣部3g的锁定状态。换言之,锁定件7卡扣在卡扣部3g便处于锁定状态,此时保持如后所述的设置状态。
上述锁定件7可以由合成树脂或金属等形成。
如图1及图4所示,在外壳主体2的开口2a附近设置有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2c。如后所述,贴支架31插入到该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2c中。图10表示从该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2c插入了贴支架31的状态。
如图4所示,在设置状态下,相比推压件3的前端面3a,上述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2c位于更下方。
如图4所示,上述推压件5的上方连接有操作件9。在外壳主体2上设置有一对相向的槽2d、2d,所述槽2d、2d从与开口2a的相反侧端部附近朝向中央方向延伸。槽2d、2d在第1及第2方向即X1、X2方向上延伸。
操作件9具有:连接棒9a;固定在连接棒9a两端的操作柄9c、9d;以及销9e、9f。连接棒9a横跨筒状体且插通上述槽2d、2d。并且连接棒9a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操作柄9c的下端。连接棒9a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操作柄9d的下端。销9e、9f的一端固定在操作柄9c、9d的上端附近。销9e、9f的另一端到达槽2d、2d内。
在沿槽2d、2d延伸的方向移动操作柄9d向时,销9e、9f及连接棒9a发挥引导功能。上述连接棒9a还插通推压件5的所述狭缝3e、3e。
另一方面,在操作件9的上方配置有压紧弹簧10作为第2施力机构。压紧弹簧10收容于外壳主体2内,由压紧弹簧10向第1方向即X1方向对操作件9施力。
上述操作件9也可以用金属或合成树脂等合适的刚性材料形成。
上述微针贴应用装置1还具有锁定解除件11。锁定解除件11具有图9所示的筒状件12。筒状件12具有开口12a。锁定解除件11通过该开口12a外插到筒状外壳主体2。另外,筒状件12在下端附近的侧面设置有微针贴插入用开口12b。在图4中,该微针贴插入用开口12b设于与筒状外壳主体2的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2c相重叠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锁定解除件11的筒状件12上固定有销13。销13延伸到外壳主体2内。并且在外壳主体2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短狭缝2h。销13在该狭缝2h内延伸。所以,上述锁定解除件11可在上述狭缝2h的长度方向的范围内上下移动。另一方面,销13的前端抵接在锁定件7的倾斜壁7c上。当销13向上方移动时,倾斜壁7c被销13的前端推压,锁定件7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于是,锁定件7的结合端部7b从卡扣部3g被解开而进入解除锁定状态。
亦即在平时,锁定件7被所述未图示的弹簧以旋转轴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施力从而维持锁定状态。当抵抗该施力将锁定解除件11向上方移动时,上述销13抵接倾斜壁7c,使锁定件7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位移。所以,结合端部7b从卡扣部3g解开从而解除锁定状态。
下面对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微针贴应用装置1的微针贴的应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初始状态下,如图4所示,推压件3的前端面3a处于设置状态。在该状态下,锁定件7的结合端部7b卡扣在卡扣部3g而处于锁定状态。故图4所示的状态得以维持。由于前端面3a缩入上方,可以利用微针贴插入用开口12b以及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2c插入如图11及图12所示贴的支架31,其中,微针贴插入用开口12b设在下方的锁定解除件11的筒状件12上,而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2c则设在外壳主体2上。贴支架31具有用于保持微针贴的保持部36。保持部36上设置有比微针贴更小的开口部35。
微针贴具有粘接面,微针贴以该粘接面粘附到保持部36的下面。于是,微针贴容易设置到贴支架31上。另外,微针贴是柔软的薄件,将其设置在贴支架31后容易操作。
其次如图10所示插入贴支架31后,将微针贴应用装置1的前端抵接压接到需要应用的皮肤表面。该压接力使得锁定解除件11的筒状件12的前端产生反作用力。受该反作用力的影响,锁定解除件11向第2方向即X2方向推压而移动。其结果,锁定件7如前所述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锁定状态将被解除。解除锁定状态后,受作为第1施力机构的压紧弹簧5的回弹力的作用,推压件3的前端面3a向第1方向即X1方向移动而进入应用状态。于是前端面3a能够推压微针贴的背面也就是第2面。受该推压力的作用,微针贴由于来自前端面3a的推压力而应用到皮肤表面。
随后,要恢复到图4所示的最初设置状态(图中未示出贴支架31),只须将操作件9从图4所示的应用状态向上方提升即可。也就是将操作件9沿槽2d、2d向上方移动。其结果,连接操作件9的推压件5与操作件9一起被拉向第2方向即X2方向。于是,当推压件5的卡扣部3g超过锁定件7的结合端部7b时便进入锁定状态。然后便可取下贴支架。于是恢复到图4所示的初始设置状态。
这样,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微针贴应用装置1,在设置状态下,将微针贴装进贴支架31,再将贴支架31插入所述微针贴应用装置1中,然后只须在皮肤表面推压锁定解除件11的前端便可以很容易将微针贴可靠地应用于皮肤表面。而且在应用后,只须操作操作件9便可以迅速且容易地恢复到初始设置状态。
按照本实施方式,利用结构简单方便的微针贴应用装置1可以将微针贴容易且可靠地应用于皮肤表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壳主体2为筒状体,但也可以使用筒状体以外的其他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压紧弹簧10作为第2施力机构,但是也可以省略第2施力机构。另外也可以省略操作件9,例如可以用手指等抵抗作为第1施力机构的压紧弹簧5的回弹力,使前端面3a向第2方向即X2方向移动便可进入设置状态。
另外,在上述微针贴应用装置1中,通过调节作为上述第1施力机构的压紧弹簧5的回弹力,可以容易地调节将微针贴应用于皮肤时来自前端面3a的冲击力。根据本愿发明人的实验确认,要想将微针矩阵可靠地刺入皮肤内,通过移动推压件3使得上述冲击能在0.4焦耳至5.0焦耳之间为佳。所以只须调节压紧弹簧5的回弹力使其施加前述冲击能即可。
下面对具体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进行说明。另本发明并非受以下的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
用皮肤粘弹性测量装置(株式会社Integrate制造,CUTOMETERMPA580)测量了当利用锁定解除件11的筒状件12压迫皮肤时皮肤弹力的变化。利用标准测量法(模式1)测量的结果,表示总体压力的R2的值在不压迫皮肤时为0.633,而在压迫皮肤时则为0.835。由于越接近1.0弹性越高,所以定量地揭示了压迫导致弹性上升的情况。
所试制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其推压件3的重量为7.2g,位移量为29.6mm,弹簧系数为0.258N/mm,发射时的(理论值)移动速度为5.6m/秒,冲击能为4.0焦耳。
前述图11及图12表示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贴支架31。贴支架31用聚乙烯制造,其用来保持微针贴,所述微针贴是在直径12mm左右的圆形微针矩阵上粘附直径22mm左右的圆形粘接膜而成,所述贴支架31开口部35的直径为16mm,周边缘的宽度为4mm。
为了使周边缘具有弱微粘附性,涂敷了厚10μm的HiPAS粘附剂(CosMED制药制造的商品)。利用该粘附性将微针贴保持在保持部36上。
贴支架31具有手柄。当利用锁定解除件11的筒状件12的侧面开口部插入贴支架31时,手柄用来保持贴支架。
图13表示将微针贴50装进支架31的保持部36的下面时的斜视图。微针贴的胶粘带面粘贴到保持部36的下面。在推压件3被提升的设置状态下,从包装袋取出保持有微针贴的贴支架31后安装到微针贴应用装置1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的微针贴应用装置中,锁定件7、销以及卡扣部3g与实施例1的应用装置的时相比位于相对于外壳主体2的中心轴周围错位90°位置,其他与实施例1的应用装置相同。经如此改造结构修后,微针贴应用装置的性能没有变化。
图14表示在实施例2中采用了具有四角形开口部38的贴支架32。该贴支架32用来保持微针贴是在边长14mm的正方形微针矩阵上附着直径为22mm的圆形的粘接膜而成。开口部38为边长15mm的正方形,周边缘的外直径为24mm。
经上述变形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其性能及易用性没有变化。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改变了贴支架,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中所采用的贴支架,利用微针贴的粘接膜将微针矩阵保持在周边缘的上面。图15是表示该状态的照片。其用来保持微针贴,是在直径12mm左右的圆形微针矩阵上附着直径22mm左右的圆形粘接膜而成。
微针贴的粘接膜由于粘附力强,因此用周边缘的局部保持微针贴为佳。具体来说,在图15左侧的照片中在周边设置有6个突起。而在图15的右侧的照片中在周边设有4个突起。这样,当粘接膜承受来自推压件3的冲击时,粘接膜可能受损从而不容易在皮肤表面保持微针贴。
在图15的左侧的照片中,用黑色圆表示保持微针贴时的微针贴的位置。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微针贴应用装置中,用硅胶制造了前端的锁定解除件11的筒状件12。当将筒状件12压向皮肤时,皮肤表面的弹性暂时增强,从而容易且可靠地刺入微针。为了确保该效果,如图16中箭头B所示,较佳地用硅胶制造筒状件12并使前端部分之开口内周侧朝向内侧少许鼓起。当将微针贴应用装置压向皮肤时,筒状件12被外壳主体2挤压而向外侧扩展而使皮肤进一步拉紧,从而能够使皮肤弹性进一步提高。
符号说明
1…微针贴应用装置
2…外壳主体
2a…开口
2c…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
2d…槽
2h…狭缝
3…推压件
3a…前端面
3b…方管部
3c…圆筒部
3d…空心部
3e…槽
3f…台阶部
3g…卡扣部
5…推压件
6…压紧弹簧限位机构
7…锁定件
7a…通孔
7b…结合端部
7c…倾斜壁
8…销
9…操作件
9a…连接棒
9c、9d…操作柄
9e、9f…销
10…压紧弹簧
11…锁定解除件
12…筒状件
12a…开口
12b…微针贴插入用开口
13…销
31…贴支架
32…贴支架
35…开口部
36…保持部
38…开口部
50…微针贴
A…弹簧
X1…第1方向
X2…第2方向
Claims (12)
1.一种微针贴应用装置,所述微针贴应用装置通过从一微针贴的第2面推压所述微针贴将微针矩阵刺入皮肤,其中,所述微针贴在贴主体的第1面设置有微针矩阵,所述第2面位于第1面的相反侧,所述微针贴应用装置包括:
一外壳主体,其一端具有供所述微针贴通过的开口部;
一推压件,其具有其用来推压微针贴的所述第2面的前端面,所述推压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壳主体内沿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移动,其中,如果将所述微针矩阵通过所述开口部向外侧移动的方向设为所述第1方向,则所述第2方向是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
一第1施力机构,其设于所述外壳主体内,且配置为沿所述第1方向对所述推压件施力;
一锁定件,其与所述外壳主体相连接;
其中,
在所述推压件设置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锁定件相结合从而限制所述推压件向所述第1方向移动,
所述微针贴应用装置还具有锁定解除件,其配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外侧,且具有从外壳主体的所述开口部的周边部向第1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且所述锁定解除件可以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所述锁定解除件与所述锁定件相关联地设置,从而当所述突出部向第2方向移动时,所述锁定件解除被所述卡扣部卡扣的所述推压件的锁定状态,
形成有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其用来插入微针贴,设置于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开口部所在面不同的面,
所述推压件的所述前端面可以移动,从而使所述前端面能够处于设置状态或应用状态,当处于所述设置状态时,所述前端面相对于所述开口部沿第2方向向内侧缩入且面临所述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而当处于所述应用状态时,所述推压件的前端面在第1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外壳主体的所述开口部进一步向外侧突出,在所述设置状态下所述锁定件处于所述锁定状态,而由所述锁定解除件解除所述锁定状态时,受所述第1施力机构的施力作用所述推压件的前端面将处于所述应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推压件相连接的操作件,且所述操作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外壳主体可以移动以便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所述推压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第2施力机构,所述第2施力机构使所述操作件向所述第1方向施力。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主体为筒状体,在该筒状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筒状体的侧面设有所述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所述施力机构为压紧弹簧。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所述锁定解除件具有筒状部,其外插在所述筒状体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主体具有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槽,在所述外壳主体上连接有所述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可沿该槽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其中,所述操作件与所述推压件相连接,所述连接方式是当将所述操作件沿所述第2方向移动时,所述推压件随所述操作件沿第2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所述锁定解除件外插于所述外壳主体,且设置成可以相对于所述外壳主体对于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移动,通过将所述锁定解除件沿所述第2方向移动来解除所述锁定件的锁定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其中,所述锁定件具有旋转轴,所述锁定件设置为可沿该旋转轴旋转,
进一步包括第3施力机构,所述第3施力机构向所述旋转轴的一个方向施力以便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外壳主体形成所述锁定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所述推压件可以移动,从而使向施加到微针贴冲击能在0.4焦耳至5.0焦耳之间,以便将微针刺入皮肤内。
12.一种贴支架,其被插入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针贴应用装置的所述微针贴插入用窗口部中,其中,
所述贴支架具有用来保持微针贴的微针贴保持部,在该微针贴保持部上设置有用来使微针矩阵暴露的开口部,所述微针贴以粘附保持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开口部的周边部的至少局部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75149 WO2015040697A1 (ja) | 2013-09-18 | 2013-09-18 |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パッチ適用装置及びパッチホルダー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55353A true CN105555353A (zh) | 2016-05-04 |
CN105555353B CN105555353B (zh) | 2019-01-01 |
Family
ID=52688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9632.5A Active CN105555353B (zh) | 2013-09-18 | 2013-09-18 | 一种微针贴应用装置以及一种贴支架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32158B2 (zh) |
EP (1) | EP3047871B1 (zh) |
KR (1) | KR102166091B1 (zh) |
CN (1) | CN105555353B (zh) |
AU (1) | AU2013400841B2 (zh) |
CA (1) | CA2924447C (zh) |
WO (1) | WO2015040697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98502A (zh) * | 2016-11-01 | 2018-05-08 | 爱宝索尼格株式会社 | 利用声波振动的微针美容装置 |
CN108245775A (zh) * | 2017-12-25 | 2018-07-06 | 中山大学 | 可控力度和深度的便携式微针经皮给药辅助装置 |
CN109310855A (zh) * | 2016-07-15 | 2019-02-05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微针用穿刺器具 |
CN110167625A (zh) * | 2017-01-25 | 2019-08-23 | 考司美德制药株式会社 | 微针贴应用装置 |
CN111405924A (zh) * | 2017-11-30 | 2020-07-10 |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 施放器、盒体及施放套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023404A (ja) * | 2015-07-22 | 2017-02-02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パッチ用インパクト付加型アプリケータ及び先端部材 |
JP6799913B2 (ja) * | 2015-12-04 | 2020-12-16 | コスメディ製薬株式会社 |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パッチ収納具、下側パレット及び上側パレット |
JP6920341B2 (ja) | 2016-04-18 | 2021-08-18 | ラジウス ヘル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アバロパラチドの製剤、その経皮パッチ、およびその使用 |
US11577023B2 (en) | 2016-12-16 | 2023-02-14 | Sorrento Therapeutics, Inc. | Application device for a fluid deli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
MX2020003699A (es) * | 2017-10-17 | 2020-08-13 | Kindeva Drug Delivery Lp | Aplicador para aplicar una matriz de microagujas a la piel. |
JP7088207B2 (ja) * | 2017-11-07 | 2022-06-21 | ニプロ株式会社 | 穿刺用器具 |
BR112020012557A2 (pt) | 2017-12-19 | 2021-03-30 | Kindeva Drug Delivery L.P. | Aplicador de micromatriz |
WO2019123072A1 (en) | 2017-12-19 | 2019-06-2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Microarray applicator |
US11246997B2 (en) * | 2018-09-25 | 2022-02-15 |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 Handheld filament extension atomizer for precision delivery of drugs and therapeutics |
WO2020245667A1 (en) * | 2019-06-06 | 2020-12-10 | Kindeva Drug Delivery L.P. | Microarray carrier for microarray applicator |
KR102532905B1 (ko) * | 2020-09-11 | 2023-05-17 | 쥬빌리바이오텍 주식회사 | 마이크로 니들 패치 |
JP6734501B1 (ja) * | 2020-03-09 | 2020-08-05 | 三島光産株式会社 |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用アプリケータ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91969A (zh) * | 2002-07-19 | 2005-11-02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微针装置和微针施用设备 |
WO2006055771A1 (en) * | 2004-11-18 | 2006-05-26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Non-skin-contacting microneedle array applicator |
CN101060882A (zh) * | 2004-11-18 | 2007-10-24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微针阵列施放器和保持器 |
CN101068591A (zh) * | 2004-12-02 | 2007-11-07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经皮药物输送设备 |
CN101076367A (zh) * | 2004-12-10 | 2007-11-21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医疗设备 |
CN101208129A (zh) * | 2005-06-27 | 2008-06-25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微针药筒组件及其施放方法 |
CN101557848A (zh) * | 2007-05-31 | 2009-10-14 | 株式会社艾莫克尔 | 多注射微针治疗系统 |
CN101687090A (zh) * | 2007-05-15 | 2010-03-31 | 考司美德制药株式会社 | 一种微针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
WO2011089907A1 (ja) * | 2010-01-22 | 2011-07-28 | 株式会社メドレックス |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貼付剤の貼付補助具 |
US20120184906A1 (en) * | 2010-12-22 | 2012-07-19 | Mcallister Devin V | Microneedle patch applica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86214B1 (en) | 1998-06-10 | 2009-11-25 |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 Microneedle devices and methods of their manufacture |
RU2275871C2 (ru) * | 2000-10-13 | 2006-05-10 | Алза Корпорейшн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рокалывания кожи микровыступами |
US6855131B2 (en) | 2000-10-13 | 2005-02-15 | Alza Corporation | Microprotrusion member retainer for impact applicator |
MXPA03003301A (es) | 2000-10-13 | 2004-12-13 | Johnson & Johnson | Aplicador de un conjunto de microsalientes mediante impacto. |
JP4090018B2 (ja) | 2002-02-18 | 2008-05-28 | For Head株式会社 | 機能性マイクロパ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0993477B1 (ko) | 2002-06-25 | 2010-11-11 | 권성윤 | 약물 송달 및 다른 용도를 위한 신속 용해형마이크로-퍼포레이터 |
EP3075410B1 (en) * | 2002-08-29 | 2017-10-25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Microprotrusion array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to deliver substances into tissue |
US7097631B2 (en) | 2003-10-31 | 2006-08-29 | Alza Corporation | Self-actuating applicator for microprojection array |
US20100258568A1 (en) | 2007-11-29 | 2010-10-14 | Coloplast A/S | Assembly for Wetting a Medical Device |
EP2424611A4 (en) * | 2009-05-01 | 2012-10-24 | Nanbu Plastics Co Ltd | DEVICE FOR TRANSDERMAL ADMINISTRATIONS |
JP2011078711A (ja) | 2009-10-05 | 2011-04-21 | Kosumedei Seiyaku Kk | 磁力反発を利用した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アレイ投与装置 |
EP2399627A1 (en) | 2010-06-28 | 2011-12-28 |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 Auto-injector |
WO2012054518A1 (en) | 2010-10-18 | 2012-04-26 | Lanco Biosciences, Inc. | Delivery of copolymers by microinjection systems |
US9498611B2 (en) * | 2011-10-06 | 2016-11-22 |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 Applicator |
-
2013
- 2013-09-18 AU AU2013400841A patent/AU2013400841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3-09-18 CN CN201380079632.5A patent/CN105555353B/zh active Active
- 2013-09-18 CA CA2924447A patent/CA2924447C/en active Active
- 2013-09-18 EP EP13894024.2A patent/EP3047871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9-18 WO PCT/JP2013/075149 patent/WO201504069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9-18 US US15/022,169 patent/US10232158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9-18 KR KR1020167006793A patent/KR102166091B1/ko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91969A (zh) * | 2002-07-19 | 2005-11-02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微针装置和微针施用设备 |
WO2006055771A1 (en) * | 2004-11-18 | 2006-05-26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Non-skin-contacting microneedle array applicator |
CN101060882A (zh) * | 2004-11-18 | 2007-10-24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微针阵列施放器和保持器 |
CN101068591A (zh) * | 2004-12-02 | 2007-11-07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经皮药物输送设备 |
CN101076367A (zh) * | 2004-12-10 | 2007-11-21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医疗设备 |
CN101208129A (zh) * | 2005-06-27 | 2008-06-25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微针药筒组件及其施放方法 |
CN101687090A (zh) * | 2007-05-15 | 2010-03-31 | 考司美德制药株式会社 | 一种微针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557848A (zh) * | 2007-05-31 | 2009-10-14 | 株式会社艾莫克尔 | 多注射微针治疗系统 |
WO2011089907A1 (ja) * | 2010-01-22 | 2011-07-28 | 株式会社メドレックス |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貼付剤の貼付補助具 |
US20120184906A1 (en) * | 2010-12-22 | 2012-07-19 | Mcallister Devin V | Microneedle patch applicator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10855A (zh) * | 2016-07-15 | 2019-02-05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微针用穿刺器具 |
CN109310855B (zh) * | 2016-07-15 | 2021-03-02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微针用穿刺器具 |
CN107998502A (zh) * | 2016-11-01 | 2018-05-08 | 爱宝索尼格株式会社 | 利用声波振动的微针美容装置 |
CN107998502B (zh) * | 2016-11-01 | 2020-12-08 | 爱宝索尼格株式会社 | 利用声波振动的微针美容装置 |
CN110167625A (zh) * | 2017-01-25 | 2019-08-23 | 考司美德制药株式会社 | 微针贴应用装置 |
CN110167625B (zh) * | 2017-01-25 | 2023-03-03 | 考司美德制药株式会社 | 微针贴应用装置 |
CN111405924A (zh) * | 2017-11-30 | 2020-07-10 |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 施放器、盒体及施放套件 |
US11642505B2 (en) | 2017-11-30 | 2023-05-09 |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 Applicator, cartridge and application kit |
CN108245775A (zh) * | 2017-12-25 | 2018-07-06 | 中山大学 | 可控力度和深度的便携式微针经皮给药辅助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232158B2 (en) | 2019-03-19 |
CA2924447C (en) | 2020-08-04 |
AU2013400841A1 (en) | 2016-04-07 |
KR20160057396A (ko) | 2016-05-23 |
CA2924447A1 (en) | 2015-03-26 |
WO2015040697A1 (ja) | 2015-03-26 |
US20160235958A1 (en) | 2016-08-18 |
KR102166091B1 (ko) | 2020-10-15 |
EP3047871B1 (en) | 2018-05-02 |
CN105555353B (zh) | 2019-01-01 |
AU2013400841B2 (en) | 2018-12-13 |
EP3047871A4 (en) | 2017-05-31 |
EP3047871A1 (en) | 2016-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55353B (zh) | 一种微针贴应用装置以及一种贴支架 | |
JP5337713B2 (ja) | 単回使用のフレキシブル型圧縮シリンジ用の安全シールドシステムおよび注入装置 | |
JP6091818B2 (ja) |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パッチ投与装置 | |
US7909791B2 (en) | Insertion device for infusion sets | |
US8979800B2 (en) | Insertion device for infusion sets | |
US7815607B2 (en) | Insertion device for an insertion head, in particular for an infusion set | |
CA2425537C (en) | Microblade array impact applicator | |
CN110167625B (zh) | 微针贴应用装置 | |
KR102297238B1 (ko) | 어플리케이터 | |
CN108697883B (zh) | 施放器 | |
JP6914359B2 (ja) | アプリケータ、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キ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