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339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54339A CN105554339A CN201510707918.4A CN201510707918A CN105554339A CN 105554339 A CN105554339 A CN 105554339A CN 201510707918 A CN201510707918 A CN 201510707918A CN 105554339 A CN105554339 A CN 1055543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acter
- see
- image
- area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449 preven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56—Preventive measures
- H04N1/00864—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 H04N1/00867—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with additional data, e.g. by adding a warning message
- H04N1/0087—Modifying the reproduction, e.g. outputting a modified copy of a scanned original with additional data, e.g. by adding a warning message with hidden additional data, e.g. data invisible to the human ey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9—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 H04N1/4095—Correction of errors due to scanning a two-sided document, i.e. show-through corre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03G15/5041—Detecting a toner image, e.g. density, toner coverage, using a test pa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降低透看防止图像的印字比率也能够可靠地将隐匿区域的字符信息隐匿的图像形成装置。为此,作为将印刷数据印刷在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隐匿区域确定部,其在印刷数据中确定包含隐匿字符串的隐匿区域;字符判别部,其对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进行判别;以及透看防止图像生成部,其设定形状及大小与隐匿区域相同的透看防止区域,并且随机地生成由字符判别部判别出的字符属性的多个字符,生成将所生成的多个字符分别配置在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图像,图像形成装置生成将透看防止图像配置于在封入时与隐匿区域以相同朝向重叠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并印刷在记录纸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在记录纸的背面实施防止透看的印刷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由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或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实施了印刷的记录纸封入到信封中的情况下,有时从信封外部能够透过信封看到在记录纸实施的印刷。为了防止该透看,提出了以下技术:根据读取的图像数据确定隐匿区域,在隐匿区域的背面或在封入时与隐匿区域重叠的记录纸面印刷用于防止透看的透看防止图像。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以往技术中,代替全黑,将利用基本图案的组合而形成的透看防止图案作为透看防止图像进行印刷,因此,能够降低透看防止图像的印字比率从而减少调色剂消耗量,但是,存在无法将隐匿区域的信息完全隐匿的问题点。即,在隐匿区域为字符区域的情况下,使用印字比率为百分之五十的基本图案,形成两种不同颜色相间的方格花纹的透看防止图案,作为透看防止图像,但是,若透视观看该状态,则成为相对于两种不同颜色相间的方格花纹印刷有字符的状态,因此无法将字符信息完全隐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点,提供即使降低透看防止图像的印字比率也能够可靠地将隐匿区域的字符信息隐匿的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将印刷数据印刷在记录纸上,其特征在于,具备:隐匿区域确定单元,其在所述印刷数据中确定包含隐匿字符串的隐匿区域;字符判别单元,其对所述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进行判别;透看防止图像生成单元,其设定形状及大小与所述隐匿区域相同的透看防止区域,并且随机地生成由所述字符判别单元判别出的字符属性的多个字符,生成将所生成的多个字符分别配置在所述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图像;以及印刷单元,其生成将所述透看防止图像配置于在封入时与所述隐匿区域以相同朝向重叠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并印刷在所述记录纸上。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读取形成于原稿的图像数据作为印刷数据,并将所读取的印刷数据印刷在记录纸上,其特征在于,具备:隐匿区域确定单元,其在所述印刷数据中确定隐匿区域;字符图像切取单元,其从所述印刷数据中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切取字符图像;存储单元,其中确保了保管由该字符图像切取单元切取的字符图像的字符图像保管区域;透看防止图像生成单元,其设定形状及大小与所述隐匿区域相同的透看防止区域,并且生成将所述字符图像保管区域所保管的所述字符图像分别配置在所述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图像;以及印刷单元,其生成将所述透看防止图像配置于在封入时与所述隐匿区域以相同朝向重叠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并印刷在所述记录纸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与隐匿字符串相同字符属性的字符构成透看防止图像,因此得到以下效果:即使降低透看防止图像的印字比率也能够可靠地将隐匿区域的隐匿字符串隐匿。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示意剖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由图2所示的控制部生成的透看防止图像例的图。
图4是用于对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透看防止模式下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对由图2所示的控制部确定的隐匿区域和透看防止图像的重叠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对图2所示的控制部进行的字符图像的切取和透看防止图像的生成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复印机,参照图1,具备原稿读取部2、原稿给送部3、主体部4、和操作部5。原稿读取部2设置在主体部4的上部,原稿给送部3设置在原稿读取部2的上部。由开始键、数字小键盘和LCD等构成的操作部5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跟前侧。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以复印机进行了说明,但是,不用说包括MFP。
在操作部5设置有液晶显示部51、操作键52。用户对操作部5进行操作来输入指示,从而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设定,执行图像形成等各种功能。液晶显示部51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或显示图像形成状况和印刷份数,或者作为触摸面板,可以执行双面打印和黑白反转等功能,和进行倍率设定、浓度设定等各种设定。另外,在操作部5,作为操作键52设置有用户指示开始图像形成的开始按钮、在中止图像形成时等使用的停止/清除按钮、在将图像形成装置的各种设定设为缺省状态时使用的复位按钮等。
原稿读取部2具备扫描仪21、稿台玻璃22、和原稿读取狭缝23。扫描仪21由曝光灯及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等构成,构成为能够向基于原稿给送部3的原稿的输送方向移动。稿台玻璃22是由玻璃等透明部件构成的原稿台。原稿读取狭缝23具有在与基于原稿给送部3的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的间隙。
在读取载置于稿台玻璃22的原稿的情况下,扫描仪21向与稿台玻璃22相对的位置移动,一边扫描载置于稿台玻璃22的原稿,一边读取原稿而获得图像数据,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要在记录纸P上印刷的印刷数据向主体部4输出。另外,在读取由原稿给送部3输送的原稿的情况下,扫描仪21向与原稿读取狭缝23相对的位置移动,通过原稿读取狭缝23,与原稿给送部3的原稿的输送动作同步地读取原稿而获得图像数据,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要在记录纸P上印刷的印刷数据向主体部4输出。
原稿给送部3具备原稿载置部31、原稿排出部32、和原稿输送机构33。载置于原稿载置部31的原稿由原稿输送机构33一张一张地按顺序陆续送出,被输送到与原稿读取狭缝23相对的位置,之后,被排出到原稿排出部32。此外,原稿给送部3构成为仰角可调式,通过将原稿给送部3向上方抬起,能够使稿台玻璃22的上表面开放。
主体部4具备对记录纸P实施印刷的记录部7,并且具备记录纸给纸部41、和记录纸输送部42。记录纸给纸部41具备多个容纳记录纸P的给纸盒411、和从给纸盒411将记录纸P一张一张地向记录纸输送部42陆续送出的给纸辊412。记录纸输送部42包括:将从记录纸给纸部41陆续送出的记录纸P向记录部7供给的输送辊421;控制记录纸P向记录部7的供给时刻的定位辊对422;将由记录部7实施了记录的记录纸P向机体内托盘6排出的排出辊423;以及用于进行双面打印的纸张反转输送通路424。在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首先,由记录部7对从记录纸给纸部41陆续送出的记录纸P实施单面印刷。接着,将记录纸P输送到排出辊423的位置,在记录纸P被排出到机体内托盘6之前使排出辊423反转,将记录纸P输送到纸张反转输送通路424。被输送到纸张反转输送通路424的记录纸P以其正反面反转的状态再次被输送到记录部7,对与先前进行了印刷的面相反的面实施印刷。这样进行了双面打印的记录纸P被排出到机体内托盘6。
记录部7中,与不同的四种颜色(黄、青、品红和黑)的图像对应设置了四个图像形成部70a、70b、70c及70d。另外,与四个图像形成部70a、70b、70c及70d相邻设置了中间转印带71。四个图像形成部70a、70b、70c及70d中,分别设置有担载各种颜色的可见像(调色剂像)的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上形成的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到一边与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抵接一边移动的中间转印带71上。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1上的调色剂像在二次转印辊73中,被同时转印到从记录纸给纸部41供给的记录纸P上。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像在定影装置74中被定影到记录纸P。
在分别自由旋转地设置于四个图像形成部70a、70b、70c及70d的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的周围设置有:使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分别带电的带电装置75a、75b、75c及75d;使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76;在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上分别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77a、77b、77c及77d;将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上的调色剂像分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1的一次转印辊78a、78b、78c及78d;以及将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上残留的显影剂(调色剂)除去的清洁装置79a、79b、79c及79d。
图像形成动作中,首先由带电装置75a、75b、75c及75d使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的表面均匀带电,接着,曝光单元76根据印刷数据进行光照射,从而在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上形成与印刷数据相应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77a、77b、77c及77d具备与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相对配置的显影辊,由显影辊分别将黄、青、品红及黑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上,并且使其带静电附着,由此,形成与静电潜像相应的调色剂像。接着,通过对一次转印辊78a、78b、78c及78d赋予规定的转印电压,从而在规定的时刻在中间转印带71上一次转印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上的黄、青、品红以及黑的各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71上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像。之后,为了继续进行的新的静电潜像的形成,利用清洁装置79a、79b、79c及79d将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的表面残留的调色剂除去。
作为中间转印带71,使用电介质树脂制的片材,使用将其两端部相互重叠接合而形成为环状形状的带、或没有接缝(无缝)的带。在记录纸P被输送到二次转印辊73与中间转印带71的咬合部的时刻,中间转印带71使所形成的调色剂像到达与二次转印辊73之间的咬合部,在记录纸P上二次转印全色图像。此外,以与感光体鼓72a、72b、72c及72d相同的线速度旋转驱动中间转印带71及二次转印辊73。另外,从图像形成部70a、70b、70c及70d观察,在中间转印带71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配置有用于除去残存在中间转印带71表面的调色剂的清洁装置79。
图2中,示出了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上述的原稿读取部2、原稿给送部3、操作部5、记录部7、记录纸给纸部41、以及记录纸输送部42与控制部8连接,由控制部8进行动作控制。另外,存储部9、图像处理部10、以及通信部11与控制部8连接。
通信部11具有通过LAN等网络12从个人计算机等周边设备13接收文件数据的功能。
存储部9是半导体存储器或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等存储单元,存储作为印刷数据的利用原稿读取部2读取原稿而获得的图像数据或从周边设备13接收到的文件数据。另外,在存储部9存储有用于确定透看防止区域的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以及用于生成透看防止图像的字体数据92。
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是用于确定防止透看的隐匿区域的关键字。例如,在存储部9存储有与个人信息有关的“名字”、“name”、“电话号码”、“tel.”等字符串,作为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此外,也可以由用户存储新的字符串,作为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另外,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从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中选择为了确定隐匿区域而使用的字符串。
存储部9中预先存储有多个种类的字体,作为字体数据92。另外,也可以在存储部9存储新的字体,作为字体数据92。
图像处理部10具有基于从周边设备13接收到的文件数据形成印刷用的图像数据的功能。另外,图像处理部10是对所形成的图像数据或由原稿读取部2读取原稿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的单元,例如,进行放大缩小处理、浓度调整、灰度调整等图像改善处理。
控制部8是具备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等的微型计算机等信息处理部。在ROM中存储有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控制的控制程序。控制部8通过读出在ROM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并将控制程序在RAM展开,来根据从操作部5输入的规定的指示信息进行装置整体的控制。
另外,控制部8作为透看防止指示接受部81而发挥功能,基于用户从操作部5进行的指示输入接受透看防止模式的设定。透看防止模式是在将作为印刷数据的文件数据或图像数据在记录纸P印刷时,将透看防止图像一起进行印刷的模式,该透看防止图像是用于防止透看要印刷的文件数据或图像数据中包含的个人信息等隐匿对象信息的图像。用户当在要印刷的文件数据或图像数据中存在隐匿对象信息的情况下,设定为透看防止模式来进行印刷指示。
并且,控制部8作为隐匿区域确定部82而发挥功能,该隐匿区域确定部82确定包含隐匿对象信息的隐匿区域。在基于文件数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隐匿区域确定部82通过对文件数据进行分析来检索在文件数据中包含的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当在检索出的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的周边(右侧或下侧)存在特定的隐匿字符串的情况下,将包含该隐匿字符串的区域确定为隐匿区域。此外,当在文件数据中包含多个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分别在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的周边(右侧或下侧)分别存在特定的隐匿字符串的情况下,确定多个隐匿区域。此外,控制部8具备OCR功能,当基于由原稿读取部2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复印)的情况下,在利用OCR功能进行了字符识别后,作为隐匿区域确定部82发挥功能,来确定隐匿区域。
按每个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设定作为确定隐匿区域的对象的隐匿字符串。例如,在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为“name”的情况下,设定字母串作为隐匿字符串,如图3所示,当在文件数据中包含“name”的情况下,将包含“name”周边存在的字母串的区域确定为隐匿区域。另外,在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为“tel.”的情况下,设定数字串作为隐匿字符串,如图3所示,当在文件数据中包含“tel.”的情况下,将包含“tel.”周边存在的数字串的区域确定为隐匿区域。
此外,隐匿区域确定部82也可以根据来自操作部5的区域指定输入确定隐匿区域。另外,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从操作部5对由隐匿区域确定部82确定的隐匿区域进行取舍。
并且,控制部8作为对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进行判别的字符判别部83发挥功能。作为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字符判别部83判别字符体系(汉字、平假名、片假名、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并且判别字体、字符种类(全角、半角等)、字符大小、和字符颜色。此外,对于字体的判别,是从存储在存储部9的字体数据92之中进行判别。
并且,控制部8作为生成透看防止图像的透看防止图像生成部84而发挥功能。透看防止图像生成部84首先分别设定形状及大小与由隐匿区域确定部82确定的隐匿区域相同的透看防止区域。然后,透看防止图像生成部84按每个隐匿区域随机地生成由字符判别部83判别出的字符属性的多个字符,如图3所示那样,生成将所生成的多个字符分别配置在对应的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图像。此外,对于在透看防止区域内配置的字符的个数,可以预先设定每单位面积的个数,根据透看防止区域的面积来决定。另外,也可以预先设定透看防止区域的印字比率,生成并配置字符,直到达到所设定的印字比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与由字符判别部83判别出的字符属性无关地使透看防止区域的印字比率大致恒定。
接着,参照图4和图5详细地对透看防止模式下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
控制部8若在透看防止模式下接受了印刷指示(步骤A1),则作为隐匿区域确定部82而发挥功能,通过对文件数据进行分析来检索文件数据中包含的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步骤A2),当在检索出的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的周边(右侧或下侧)存在特定的隐匿字符串的情况下,将包含该隐匿字符串的区域确定为隐匿区域(步骤A3)。此外,当在步骤A1接受的印刷指示是由原稿读取部2读取到的图像数据的印刷指示(复印指示)的情况下,控制部8在利用OCR功能进行了字符识别后,在步骤A3确定隐匿区域。
接着,控制部8对隐匿区域的数量N是否为0、即在步骤A3中是否确定了隐匿区域进行判断(步骤A4)。而且,当在步骤A4中隐匿区域的数量N为0的情况下,控制部8进行通常的印刷处理(步骤A5),结束透看防止模式下的印刷动作。
当在步骤A4中隐匿区域数不是0的情况下、即在步骤A3中确定了隐匿区域的情况下,控制部8对变量n设定1(步骤A6)。然后,控制部8作为字符判别部83发挥功能,判别第n个隐匿区域中包含的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步骤A7)。接着,控制部8作为透看防止图像生成部84发挥功能,生成与第n个隐匿区域对应的透看防止图像(步骤A8)。
接着,控制部8对变量n是否到达隐匿区域的数量N进行判断(步骤A9),在变量n未达到隐匿区域的数量N的情况下,使变量n加1(步骤A10),返回到步骤A7。由此,按每个在步骤A3确定的隐匿区域生成透看防止图像。此外,也可以在对要印刷的1个面的量的信息进行检索、分析后,生成该印刷面的透看防止图像。
若在步骤A9变量n达到了隐匿区域的数量N,则控制部8生成将在步骤A8生成的透看防止图像配置于在向信封等封入时与隐匿区域以相同朝向重叠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步骤A11),执行基于所生成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的印刷处理(步骤A12),使透看防止模式下的印刷动作结束。构成为,能够由用户适当地设定透看防止图像的配置。例如,如图5中(a)所示,当在隐匿区域的背面配置透看防止图像,相对于隐匿区域从背面侧重叠透看防止图像的情况下,控制部8生成配置了左右反转的透看防止图像后的背面用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并进行双面打印。另外,如图5中(b)所示,当在与隐匿区域相同的正面配置透看防止图像,通过将记录纸P折叠来相对于隐匿区域从正面侧重叠透看防止图像的情况下,生成对成为记录纸P的正面的印刷数据,配置了根据折叠方法不同而左右或上下反转后的透看防止图像而得到的正面用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并进行单面打印。由此,即使要透看隐匿区域的隐匿字符串,也由于如图5中(c)所示那样,重叠了透看防止图像,隐匿字符串混在具有相同字符属性的多个字符之中,因此,无法识别隐匿区域的隐匿字符串。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对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为一种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有时对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设定混合了具有不同字符属性的字符的混合字符串,作为隐匿字符串。例如,在区域确定用关键字91为“密码”的情况下,确定作为隐匿字符串而包含混合了字母和数字的混合字符串的隐匿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字符判别部83也判别隐匿字符串(混合字符串)中的各字符属性的混合比率(字母与数字的比率)。而且,透看防止图像生成部84以由字符判别部83判别出的混合比率随机地生成各字符属性的字符,并在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分别进行配置,由此生成透看防止图像。由此,即使隐匿字符串是具有不同字符属性的字符混合存在的混合字符串,也能够可靠地防止透看。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对于字符属性的混合比率,字符判别部83不只是判别字符体系,还对字体、字符种类(全角、半角等)、字符大小、字符颜色的混合比率进行判别,并以判别出的混合比率随机地生成各字符属性的字符,在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分别进行配置。由此,即使在隐匿字符串中混合存在不同字体、不同字符种类(全角、半角等)、不同字符大小、不同字符颜色,也能够可靠地防止透看。
另外,在是复印印刷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相对于读取出的隐匿字符串的字符颜色,以色距在一定范围内的多个颜色生成透看防止图像。由此,即使读取出的图像的颜色微妙地不同,也能够得到透看防止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中,若参照图6,则控制部8作为从由原稿读取部2读取出的图像数据(印刷数据)中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切取字符图像的字符图像切取部85而发挥功能,并且,在存储部9确保保管由字符图像切取部85切取的字符图像的字符图像保管区域93,使用在字符图像保管区域93保管的字符图像生成透看防止图像。
接着,参照图7详细地说明在透看防止模式下不能利用OCR功能进行字符识别的情况下的印刷动作。
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控制部8作为隐匿区域确定部82发挥功能,从而基于来自操作部5的输入预先确定隐匿区域。而且,控制部8在接受以透看防止模式指示复印印刷的印刷指示,且无法利用OCR功能进行字符识别的情况下,作为字符图像切取部85发挥功能。字符图像切取部85如图7所示那样,从由原稿读取部2读取出的图像数据中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切取字符图像,保管在存储部9的字符图像保管区域93。此外,也可以预先设定字符图像的切取数量,但是,优选构成为,根据隐匿区域的面积而设定,隐匿区域的面积越大则切取越多的字符图像。由此,不会切取不必要的字符图像,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字符图像的切取作业。
接着,控制部8作为透看防止图像生成部84发挥功能,如图7所示那样,生成在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分别配置在字符图像保管区域93中保管的字符图像而得到的透看防止图像。
下面,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生成将透看防止图像配置在与隐匿区域以相同朝向重叠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并进行印字处理。由此,即使在无法通过OCR功能进行字符识别,无法判别隐匿区域内的隐匿字符串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能够可靠地将隐匿区域的隐匿字符串隐匿的透看防止图像。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将在字符图像保管区域93中保管的字符图像以一页为单位进行管理,并进行再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构成为,用户能够从字符图像保管区域93中保管的字符图像之中选择透看防止图像所使用的字符图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将印刷数据印刷在记录纸P上的图像形成装置1,其具备:隐匿区域确定部82,其在印刷数据中确定包含隐匿字符串的隐匿区域;字符判别部83,其对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进行判别;以及透看防止图像生成部84,其设定形状及大小与隐匿区域相同的透看防止区域,并且随机地生成由字符判别部83判别出的字符属性的多个字符,生成将所生成的多个字符分别配置在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将透看防止图像配置于在封入时与隐匿区域以相同朝向重叠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并印刷在记录纸P上。
根据该结构,由于以与隐匿字符串相同字符属性的字符构成透看防止图像,因此即使降低透看防止图像的印字比率,也能够可靠地将隐匿区域的隐匿字符串隐匿。由此,即使从背面透光来观看在信封等中封入的记录纸P,也无法判别隐匿字符,能够保守个人信息等秘密。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字符判别单元判别字符体系作为所述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所述透看防止图像生成单元随机地生成所述隐匿字符串同一字符体系的多个字符。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与隐匿字符串相同的字符体系的字符构成透看防止图像,能够更可靠地将隐匿区域的隐匿字符串隐匿。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将多个种类的字体作为字体数据92存储的存储部9,字符判别部83从字体数据92之中进行作为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的字体的判别。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与隐匿字符串相同的字体的字符构成透看防止图像,能够更可靠地将隐匿区域的隐匿字符串隐匿。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隐匿字符串是具有不同字符属性的字符混合存在的混合字符串的情况下,字符判别部83也对各字符属性的混合比率进行判别,透看防止图像生成部84以由字符判别部83判别出的混合比率随机地生成各字符属性的字符。
根据该构成,即使隐匿字符串为具有不同字符属性的字符混合存在的混合字符串,也能够可靠地防止透看。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将印刷数据印刷在记录纸P上的图像形成装置1a,其具备:隐匿区域确定部82,其在印刷数据中确定隐匿区域;字符图像切取部85,其从印刷数据中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切取字符图像;存储部9,其中确保了保管由字符图像切取部85切取的字符图像的字符图像保管区域93;以及透看防止图像生成部84,其设定形状及大小与隐匿区域相同的透看防止区域,并且生成将字符图像保管区域93所保管的字符图像分别配置在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图像,图像形成装置1a生成将透看防止图像配置于在封入时与隐匿区域以相同朝向重叠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并印刷在记录纸P上。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无法利用OCR功能进行字符识别,无法判别隐匿区域内的隐匿字符串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可以可靠地将隐匿区域的隐匿字符串隐匿的透看防止图像。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各实施方式。另外,上述构成部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实施本发明的基础上设为适当的数量、位置、形状等。此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的符号。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将印刷数据印刷在记录纸上,其特征在于,具备:
隐匿区域确定单元,其在所述印刷数据中确定包含隐匿字符串的隐匿区域;
字符判别单元,其对所述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进行判别;
透看防止图像生成单元,其设定形状及大小与所述隐匿区域相同的透看防止区域,并且随机地生成由所述字符判别单元判别出的字符属性的多个字符,生成将所生成的多个字符分别配置在所述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图像;以及
印刷单元,其生成将所述透看防止图像配置于在封入时与所述隐匿区域以相同朝向重叠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并印刷在所述记录纸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字符判别单元判别字符体系,作为所述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
所述透看防止图像生成单元随机地生成所述隐匿字符串同一字符体系的多个字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有多种字体作为字体数据,
所述字符判别单元从所述字体数据之中,进行作为所述隐匿字符串的字符属性的字体的判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隐匿字符串是具有不同字符属性的字符混合存在的混合字符串的情况下,所述字符判别单元也对各字符属性的混合比率进行判别,
所述透看防止图像生成单元以由所述字符判别单元判别出的混合比率随机地生成各字符属性的字符。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读取形成于原稿的图像数据作为印刷数据,并将所读取的印刷数据印刷在记录纸上,其特征在于,具备:
隐匿区域确定单元,其在所述印刷数据中确定隐匿区域;
字符图像切取单元,其从所述印刷数据中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切取字符图像;
存储单元,其中确保了保管由该字符图像切取单元切取的字符图像的字符图像保管区域;
透看防止图像生成单元,其设定形状及大小与所述隐匿区域相同的透看防止区域,并且生成将所述字符图像保管区域所保管的所述字符图像分别配置在所述透看防止区域内的随机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图像;以及
印刷单元,其生成将所述透看防止图像配置于在封入时与所述隐匿区域以相同朝向重叠的位置而得到的透看防止用印刷数据,并印刷在所述记录纸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19101 | 2014-10-28 | ||
JP2014219101A JP6045548B2 (ja) | 2014-10-28 | 2014-10-28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54339A true CN105554339A (zh) | 2016-05-04 |
CN105554339B CN105554339B (zh) | 2019-01-18 |
Family
ID=5579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0791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54339B (zh) | 2014-10-28 | 2015-10-27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78206B2 (zh) |
JP (1) | JP6045548B2 (zh) |
CN (1) | CN1055543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10319B2 (ja) * | 2019-05-31 | 2023-07-1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9423A (zh) * | 2007-10-25 | 2009-04-29 | 夏普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US20090262402A1 (en) * | 2008-04-16 | 2009-10-22 | Xerox Corporation | Show-through reduction method and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65715B2 (ja) * | 1999-12-21 | 2009-05-20 | トッパン・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 重ね合わせ用接着シート |
EP1600939A4 (en) * | 2003-03-04 | 2006-02-08 | Fujitsu Ltd | PICTURE DISPLAY PROCESS, PICTURE DISPLAY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EQUIPMENT |
JP4702291B2 (ja) * | 2007-01-22 | 2011-06-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JP2009182850A (ja) | 2008-01-31 | 2009-08-13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94350B2 (ja) * | 2014-05-09 | 2015-10-14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印字装置、印字方法、印字制御プログラム |
-
2014
- 2014-10-28 JP JP2014219101A patent/JP604554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10-27 CN CN201510707918.4A patent/CN10555433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10-28 US US14/925,218 patent/US957820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9423A (zh) * | 2007-10-25 | 2009-04-29 | 夏普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US20090262402A1 (en) * | 2008-04-16 | 2009-10-22 | Xerox Corporation | Show-through reduction method and system |
US7965421B2 (en) * | 2008-04-16 | 2011-06-21 | Xerox Corporation | Show-through reduction method and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045548B2 (ja) | 2016-12-14 |
US20160119505A1 (en) | 2016-04-28 |
US9578206B2 (en) | 2017-02-21 |
CN105554339B (zh) | 2019-01-18 |
JP2016086338A (ja) | 2016-05-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327836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US875508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lor image having tint easy to see for user | |
JP506833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5843007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604554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220321706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11552157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4398971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US851445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er that can execute copy control by using one operation restricting dot pattern | |
JP201915575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020684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153962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4398997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631166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24114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2008181183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636544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84766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615817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00402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25318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08147799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200502480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113228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2008099037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