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9176A - 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49176A CN105549176A CN201410609240.1A CN201410609240A CN105549176A CN 105549176 A CN105549176 A CN 105549176A CN 201410609240 A CN201410609240 A CN 201410609240A CN 105549176 A CN105549176 A CN 1055491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lens
- lens group
- optical
- visible light
- image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1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该光学影像装置包括至少一可见光发光单元以及多个光学透镜组,该至少一可见光发光单元提供多个可见光束,该多个光学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以及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且任一可见光透镜组供该多个可见光束中的至少部分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而任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供至少一不可见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本发明的组合式光学镜头可分别将穿过其中的可见光束以及不可见光束聚焦在一或多个聚焦面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则可投射出3D立体影像作为感应之用,应用于人机互动的环境中,可利于人们与3D立体影像进行互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组合式光学镜头,尤其关于一种应用于光学影像装置的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投影装置经常被用来将图文或影像资料投射放大于投射面上,令使用者观看时更具有视觉上的舒适性,且电子设备均有朝向轻、薄、短小的设计趋势来符合人性的需求,因此投影装置也不例外地趋于微小化,俾能应用于3G或4G手机、PDA等电子产品,亦或成为一种可随身携带的小型投影装置,藉此使用者可随处利用投影装置来播放欲观赏的影片,轻松地达到娱乐的效果。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投影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投影装置2A包括发光单元21a、显示元件22a以及光学镜头23,且显示元件22a设置于发光单元21a与光学镜头23a之间;其中,显示元件22a为一穿透式液晶(LCD)元件,且发光单元21a用以提供可见光束25予显示元件22a上,显示元件22a则因应发光单元21a所提供的可见光束25而呈现影像画面,当可见光束25再由显示元件22a入射至光学镜头23并接着向外输出后,影像画面会投影至一投射面9上。
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投影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投影装置2B包括发光单元21b、偏振分光棱镜(PBS,PolarizedBeamSplitter)24b、显示元件22b以及光学镜头23,且偏振分光棱镜24b设置于显示元件22b、发光单元21b以及光学镜头23之间;其中,显示元件22b为一反射式液晶(LCOS)元件,且发光单元21b所提供的可见光束25透过偏振分光棱镜24b而照射至显示元件22b上,显示元件22b则因应发光单元21b所提供的可见光束25而呈现影像画面,当可见光束25再由显示元件22b入射至偏振分光棱镜24b并接着通过光学镜头23而向外输出后,影像画面会投影至投射面9上。
请参阅图3,其为现有投影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投影装置2C包括发光单元21c、全内反射棱镜(TIR,TotalInternalReflection)24c、显示元件22c以及光学镜头23,且全内反射棱镜24c设置于显示元件22c、发光单元21c以及光学镜头23之间;其中,显示元件22c为一数位微型反射镜(DMD)元件,且发光单元21c所提供的可见光束25透过偏振分光棱镜24c而照射至显示元件22c上,显示元件22b则因应发光单元21c所提供的可见光束25而呈现影像画面,当可见光束25再由显示元件22c入射至全内反射棱镜24c并接着通过光学镜头23而向外输出后,影像画面会投影至投射面9上。
请参阅图4,其为现有投影装置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亦为图1~图3所示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光学镜头23内包括有一光学透镜组231,且光学透镜组231的多个光学透镜是沿着光轴2311的方向从物端至像端依序排列;其中,光学透镜组231设计来使来自显示元件22并入射其中的可见光束25改变行径方向,因此显示元件22的影像画面才得以向特定方向投射并予以放大。
再者,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于影像呈现的诉求,已从传统的2D平面影像、3D平面影像发展至现阶段的3D立体影像,其诉求目的是在于观赏影像呈现的真实性,令人们在观看的时候可以有身历其境的感觉。然而,现有投影装置因其光学镜头仅具有单一光学透镜组,故要投射并呈现出拟真的3D立体影像是具有难度的,更别论如何使现有的投影装置达成裸视3D的效果。
此外,因应娱乐性以及便利性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期望能够与投影装置所投射出来的影像进行互动,但在这样的需求下,开发者就得在现有的投影装置外额外配置其他的设备,如感应人类行为的感应装置,以符合人们的需求,然而此将造成整体系统庞大,反而与微小化的趋势相违背。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现有的投影装置及其光学镜头仍具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光学透镜组的组合式光学镜头,其可分别将穿过其中的可见光束以及不可见光束聚焦在一或多个聚焦面上;其中,分别属于不同光学透镜组的多个相对应的透镜是一体成型地相连,令组合式光学镜头的组装更为容易,并具有能够微型化的优势,故适合应用于手持移动装置或穿戴式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可投射出3D立体影像作为感应之用,应用于人机互动的环境中,可利于人们与3D立体影像进行互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光学镜头,其包括多个光学透镜组以及壳体,该多个光学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以及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且任一该可见光透镜组供至少一可见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而任一该不可见光透镜组供至少一不可见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该壳体用以容置该多个光学透镜组。
较佳地,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一中心光学透镜组,而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其它光学透镜组分别为一周边光学透镜组,并围绕于该中心光学透镜组。
较佳地,该中心光学透镜组是该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中的一者或该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中的一者。
较佳地,该中心光学透镜组的一中心光轴与至少一该周边光学透镜组的一周边光轴之间具有一夹角。
较佳地,该夹角与一观赏者的位置有关,或该夹角小于20度。
较佳地,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具有一第一透镜的一第一光学透镜组,且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另一者为具有一第二透镜的一第二光学透镜组;其中,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为一体成型地相连。
较佳地,该至少一可见光束来自于用以呈现一影像画面的一显示元件,且该影像画面于该至少一可见光束穿过该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后向外投射。
较佳地,任一该不可见光透镜组至少包括一透镜,用以供该至少一不可见光束从该透镜的一第一透镜面进入,并从该透镜的一第二透镜面输出。
较佳地,该至少一不可见光束包括紫外光束或红外光束。
较佳地,该组合式光学镜头是手持移动装置或穿戴式装置的光学镜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包括至少一可见光发光单元以及多个光学透镜组,该至少一可见光发光单元提供多个可见光束;该多个光学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以及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且任一该可见光透镜组供该多个可见光束中的至少部分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而任一该不可见光透镜组供至少一不可见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
较佳地,该光学影像装置为光学投影装置,且该光学投影装置包括至少一显示元件;其中,该至少一显示元件应该多个可见光束中的至少部分而呈现至少一影像画面,且该至少一影像画面于该多个可见光束中的该至少部分穿过相对应的该可见光透镜组后向外投射。
较佳地,该至少一显示元件为单一显示元件,且该至少一影像画面至少包括一第一影像画面以及一第二影像画面,抑或是该至少一显示元件至少包括呈现该第一影像画面的一第一显示元件以及呈现该第二影像画面的一第二显示元件;其中,该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至少包括相对应于该第一影像画面的一第一可见光透镜组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二影像画面的一第二可见光透镜组,且该第一影像画面经由该第一可见光透镜组而被投射至一第一投射区块上,而该第二影像画面经由该第二可见光透镜组而被投射至一第二投射区块上。
较佳地,该第一投射区块与该第二投射区块是共平面或是不共平面。
较佳地,该第一投射区块与该第二投射区块是至少部分重叠或是不重叠。
较佳地,该第一影像画面与该第二影像画面是同时或是依序在不同时间被投射。
较佳地,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一中心光学透镜组,而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其它光学透镜组分别为一周边光学透镜组,并围绕于该中心光学透镜组。
较佳地,该中心光学透镜组是该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中的一者或是该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中的一者。
较佳地,该中心光学透镜组的一中心光轴与至少一该周边光学透镜组的一周边光轴之间具有一夹角。
较佳地,该光学影像装置还包括用以容置该多个光学透镜组的壳体。
较佳地,该至少一不可见光束包括紫外光束或红外光束。
较佳地,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具有一第一透镜的一第一光学透镜组,而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另一者为具有一第二透镜的一第二光学透镜组,且该第一透镜连接于该第二透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包括至少一显示元件以及多个光学透镜组,该至少一显示元件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且该至少一显示元件应该至少一发光单元所提供的多个光束而至少呈现一第一影像画面以及一第二影像画面;该多个光学透镜组至少包括相对应于该第一影像画面的第一可见光透镜组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二影像画面的第二可见光透镜组,且该第一可见光透镜组用以使该第一影像画面投射至一第一区块上,而该第二可见光透镜组用以使该第二影像画面投射至一第二区块上;其中,该第一投射区块与该第二投射区块不完全重叠。
较佳地,该第一投射区块与该第二投射区块共平面;抑或该第一投射区块与该第二投射区块不共平面。
较佳地,该至少一显示元件为单一显示元件,且该单一显示元件呈现该第一影像画面以及该第二影像画面;抑或,该至少一显示元件包括一第一显示元件以及一第二显示元件,且该第一显示元件呈现该第一影像画面,而该第二显示元件呈现该第二影像画面。
较佳地,该多个光学透镜组还包括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供至少一不可见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
较佳地,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一中心光学透镜组,而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其它光学透镜组分别为一周边光学透镜组,并围绕于该中心光学透镜组。
较佳地,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具有一第一透镜的一第一光学透镜组,而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另一者为具有一第二透镜的一第二光学透镜组,且该第一透镜连接于该第二透镜。
较佳地,该第一影像画面与该第二影像画面是同时或是依序在不同时间被投射。
本发明的组合式光学镜头可分别将穿过其中的可见光束以及不可见光束聚焦在一或多个聚焦面上;且分别属于不同光学透镜组的多个相对应的透镜是一体成型地相连,令组合式光学镜头的组装更为容易,并具有能够微型化的优势,故适合应用于手持移动装置或穿戴式装置。同时,本发明具有上述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可投射出3D立体影像作为感应之用,应用于人机互动的环境中,可利于人们与3D立体影像进行互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投影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投影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投影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投影装置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组合式光学镜头于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组合式光学镜头以剖面线L为基准的剖面部分示意图。
图7:为应用图5所示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于一第一较佳实施态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光学影像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投射面及其上的第一投射区块、第二投射区块以及第三投射区块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第一不可见光发光单元所投射出的第一感应区域网络以及第二不可见光发光单元所投射出的第二感应区域网络的概念示意图。
图11:为应用图5所示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于一第二较佳实施态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应用图5所示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于一第三较佳实施态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应用图5所示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于一第四较佳实施态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与图6,图5为本发明组合式光学镜头于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组合式光学镜头以剖面线L为基准的剖面部分示意图。组合式光学镜头3包括第一光学透镜组31、第二光学透镜组32、第三光学透镜组33、第四光学透镜组34、第五光学透镜组35以及用以容置并固定该些光学透镜组31~35的壳体30。其次,第一光学透镜组31沿着光轴310的方依序包括第一透镜311、第四透镜312与第七透镜313,且第二光学透镜组32沿着光轴320的方向依序包括第二透镜321、第五透镜322与第八透镜323,而第三光学透镜组33沿着光轴330的方向依序包括第三透镜331、第六透镜332与第九透镜333;同样地,第四光学透镜组34以及第五光学透镜组35亦分别沿其光轴340、350的方向依序包括多个透镜(图未示),其可同于或异于第一光学透镜组31和第三光学透镜组33的透镜排列方式。
再者,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光学透镜组32被设计为中心光学透镜组,而第一光学透镜组31、第三光学透镜组33、第四光学透镜组34以及第五光学透镜组35则被设计为围绕于中心光学透镜组的周边光学透镜组;其中,基于对人类双眼会有视角差(约6度)的考量,第一光学透镜组31的光轴310(周边光轴)、第三光学透镜组33的光轴330(周边光轴)、第四光学透镜组34的光轴340(周边光轴)以及第五光学透镜组35的光轴350(周边光轴)中的任一者与第二光学透镜组32的光轴320(中心光轴)之间的夹角小于20度,或依观赏者的方位而被调整,较佳者为介于3度~4度之间。
较佳者,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光学透镜组31的第一透镜311、第二光学透镜组32的第二透镜321以及第三光学透镜组33的第三透镜331、以及第四光学透镜组34和第五光学透镜组35对应位置的透镜可相连接在一起,即上述透镜是以一体成型的成型方式形成于单一透光体上。同理,第一光学透镜组31的第四透镜312、第二光学透镜组32的第五透镜322以及第三光学透镜组33的第六透镜332以及第四光学透镜组34和第五光学透镜组35对应位置的透镜可相连接在一起为一体成型,而第一光学透镜组31的第七透镜313、第二光学透镜组32的第八透镜323、第三光学透镜组33的第九透镜333以及第四光学透镜组34和第五光学透镜组35对应位置的透镜可相连接在一起(如一体成型),如此设计令组合式光学镜头3的组装更为容易;而由于本发明组合式光学镜头3具有能够微型化的优势,故可应用于手持移动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或其它穿戴式装置等。
又,第一光学透镜组31、第二光学透镜组32以及第三光学透镜组33皆为可见光透镜组,用以供可见光束81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举例来说,以第一光学透镜组31的第四透镜312为例,第四透镜312包括第一透镜面3121以及相对应于第一透镜面3121的第二透镜面3122,当可见光束81从第四透镜312的第一透镜面3121进入时,可见光束81会因应第四透镜312的光学/物理性质而改变行径方向,并从第四透镜312的第二透镜面3122输出;进一步而言,设计者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以及透镜的光学/物理性质设计每一可见光透镜组内的透镜数量以及透镜的排列顺序,使入射其中的可见光束81朝特定的方向行进。
其次,第四光学透镜组34以及第五光学透镜组35则为不可见光透镜组,其是供不可见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设计者依据实际应用需求以及透镜的光学/物理性质而设计每一不可见光透镜组内的透镜数量以及透镜的排列顺序使入射其中的不可见光束朝特定的方向行进,故第四光学透镜组34以及第五光学透镜组35的透镜数量及其排列方式并不限定相同于第一光学透镜组31、第二光学透镜组32或第三光学透镜组33。其中,不可见光束可为紫外光束、红外光束,且红外光束可包括近红外光束、远红外光束,但不以上述为限。
虽然本较佳实施例中的组合式光学镜头是被设计包含五个光学透镜组,且每一光学透镜组皆分别包含三个透镜(3P),但并不以此为限,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设计光学透镜组的数量以及每一光学透镜组所包括的透镜数量,且任二光学透镜组所包括的透镜数量并不限定需相同;当然,亦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设计该些光学透镜组的排列方式、可见光透镜组的数量以及不可见光透镜组的数量。
请参阅图7、图8与图9,图7为应用图5所示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于一第一较佳实施态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光学影像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投射面及其上的第一投射区块、第二投射区块以及第三投射区块的示意图,图10为图8所示第一不可见光发光单元所投射出的第一感应区域网络以及第二不可见光发光单元所投射出的第二感应区域网络的概念示意图。
于本较佳实施态样中,光学影像装置4A为一光学投影装置,并包括第一可见光发光单元41、第二可见光发光单元42、第三可见光发光单元43、第一显示元件44、第二显示元件45、第三显示元件46、第一不可见光发光单元47、第二不可见光发光单元48、第一光学透镜组31、第二光学透镜组32、第三光学透镜组33、第四光学透镜组34以及第五光学透镜组35。
再者,请参阅图7与图9,第一可见光发光单元41、第二可见光发光单元42以及第三可见光发光单元43皆分别包括多个可见光发光源411、421、431,其中,第一可见光发光单元41用以提供多个可见光束81予第一显示元件44,而第一显示元件44则因应该些可见光束81而呈现第一影像画面441,且第一影像画面441是于该些可见光束81穿过第一光学透镜组31后向外投射至一投射面71的一第一投射区块51。又,第二可见光发光单元42用以提供多个可见光束81予第二显示元件45,而第二显示元件45则因应该些可见光束81而呈现第二影像画面451,且第二影像画面451是于该些可见光束81穿过第二光学透镜组32后向外投射至投射面71的一第二投射区块52。同理的,第三可见光发光单元43用以提供多个可见光束81予第三显示元件46,而第三显示元件46则因应该些可见光束81而呈现第三影像画面461,且第三影像画面461是于该些可见光束81穿过第三光学透镜组33后向外投射至投射面71的一第三投射区块53。
其中,第一投射区块51、第二投射区块52以及第三投射区块53可完全重叠或不完全重叠,而不完全重叠可视为第一投射区块51、第二投射区块52以及第三投射区块5共平面,也就是第一影像画面441、第二影像画面451以及第三影像画面46分别因应第一光学透镜组31、第二光学透镜组32、第三光学透镜组33而聚焦在同一投射面71上,但第一投射区块51、第二投射区块52以及第三投射区块53中的至少二者仅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
可选择的,第一投射区块51、第二投射区块52以及第三投射区块53中的至少二者非共平面,也就是第一影像画面441、第二影像画面451以及第三影像画面46中的至少二者因应相对应的光学透镜组而聚焦在不同的投射面上,因此第一投射区块51、第二投射区块52以及第三投射区块53中的该至少二者仅能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其中,上述任二非共平面的区块之间的相对角度是依据观赏者的方位而被调整。此外,第一影像画面441、第二影像画面451以及第三影像画面461可同时被投射,抑或是分别依预定的时间序列被投射。
于本较佳实施态样中,第一投射区块51、第二投射区块52以及第三投射区块53共平面,如图7与图9中的投射面71,也就是说,第一光学透镜组31中的透镜组合使相对应于第一影像画面441的可见光束81聚焦在投射面71上,且第二光学透镜组32中的透镜组合使相对应于第二影像画面451的可见光束81亦聚焦在投射面71上。同样地,第三光学透镜组33中的透镜组合亦使相对应于第三影像画面461的可见光束81亦聚焦在投射面71上;其中,第一投射区块51、第二投射区块52以及第三投射区块53中的至少二者是至少部分重叠,而第一影像画面441、第二影像画面451以及第三影像画面461中的至少二者则同时被向外投射。本发明藉由此多重投影的方式,可呈现出拟真的3D立体影像,并达成裸视3D的效果,因此观看者不需配戴任何的3D设备,如3D眼镜,就能够具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
再者,请参阅图8与图10,于本较佳实施态样中,第一不可见光发光单元47包括多个红外线发光源471,且第四光学透镜组34用以供第一不可见光发光单元47所提供的不可见光束82(即红外线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进方向,以进而向外投射出呈平面形态的第一感应区域网络821,若再搭配红外线感应模组(图未示)即可感应人体11于第一感应区域网络821的手势行为或其他动作行为。
同样地,第二不可见光发光单元48包括多个红外线发光源481,且第五光学透镜组35则用以供第二不可见光发光单元48所提供的不可见光束83(即红外线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进方向,以进而向外投射出另一呈平面形态的第二感应区域网络831,若再搭配红外线感应模组(图未示)即可感应人体11于第二感应区域网络831的手势行为或其他动作行为。
特别说明的是,相对于投影装置,第一感应区域网络821和第二感应区域网络831属于不同距离的投影面,本发明设计将第一感应区域网络821以及第二感应区域网络831以近相互平行且前后间隔的方式设置,使得光学影像装置4A具有能够感应人体11于第一感应区域网络821以及第二感应区域网络831之间(即由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所构成的立体空间)的动作行为的能力;其中,红外线感应的技术与原理为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悉,在此不赘述。
可选择的,第一感应区域网络821以及第二感应区域网络831中的至少一者与投射面71共平面,并与第一投射区块51、第二投射区块52以及第三投射区块53中的至少一者至少部分重叠,如此一来,使用者就能够与光学影像装置4A所投射出的影像画面互动;举例来说,光学影像装置4A可投射出键盘的影像画面,并透过感应使用者触压按键的动作而产生相对应的控制指令。当然,上述第一不可见光发光单元47与第二不可见光发光单元48的形式与用途仅为一实施态样,并不以此为限,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均等的变更设计;例如,透过第一不可见光发光单元47以及第四光学透镜组34的设置而对特定目标物进行检测程序。
请参阅图11,其为应用图5所示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于一第二较佳实施态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较佳实施态样的光学影像装置4B大致类似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态样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而本较佳实施态样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态样不同之处在于,光学影像装置4B仅包括单一显示元件49以及单一可见光发光单元40,且该单一显示元件49因应该单一可见光发光单元40所提供的多个可见光束81而呈现第一影像画面441、第二影像画面451以及第三影像画面461;而同样地,第一影像画面441是于相对应的可见光束81穿过第一光学透镜组31后向外投射至第一投射区块51,且第二影像画面451是于相对应的可见光束81穿过第二光学透镜组32后向外投射至第二投射区块52,而第三影像画面461则于相对应的可见光束81穿过第三光学透镜组33后向外投射至第三投射区块53。
请参阅图12,其为应用图5所示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于一第三较佳实施态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较佳实施态样的光学影像装置4C大致类似于前述第二较佳实施态样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而本较佳实施态样与前述第二较佳实施态样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投射区块52并非与第一投射区块51以及第三投射区块53共平面,也就是说,第一光学透镜组31仍使相对应于第一影像画面441的可见光束81聚焦在投射面71上,且第三光学透镜组33亦仍使相对应于第三影像画面461的可见光束81聚焦在投射面71上,而本实施态样中的第二光学透镜组32C(包括透镜321C、322C、323C,光轴为320C)则使相对应于第二影像画面451的可见光束81聚焦在投射面71前的另一投射面72上,以形成多层次的影像效果。
请参阅图13,其为应用图5所示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于一第四较佳实施态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较佳实施态样的光学影像装置4D大致类似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态样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而本较佳实施态样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态样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投射区块52并非与第一投射区块51以及第三投射区块53共平面,也就是说,第一光学透镜组31仍使相对应于第一影像画面441的可见光束81聚焦在投射面71上,且第三光学透镜组33亦仍使相对应于第三影像画面461的可见光束81聚焦在投射面71上,而本实施态样中的第二光学透镜组32D(包括透镜321D、322D、323D,光轴为320D)则使相对应于第二影像画面451的可见光束81聚焦在投射面71前的另一投射面72上,以形成多层次的影像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组合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光学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以及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且任一该可见光透镜组供至少一可见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而任一该不可见光透镜组供至少一不可见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以及
壳体,用以容置该多个光学透镜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一中心光学透镜组,而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其它光学透镜组分别为一周边光学透镜组,并围绕于该中心光学透镜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中心光学透镜组是该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中的一者或是该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中的一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中心光学透镜组的一中心光轴与至少一该周边光学透镜组的一周边光轴之间具有一夹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夹角与一观赏者的位置有关,或该夹角小于20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具有一第一透镜的一第一光学透镜组,且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另一者为具有一第二透镜的一第二光学透镜组;其中,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为一体成型地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可见光束来自于用以呈现一影像画面的一显示元件,且该影像画面于该至少一可见光束穿过该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后向外投射;及/或
任一该不可见光透镜组至少包括一透镜,用以供该至少一不可见光束从该透镜的一第一透镜面进入,并从该透镜的一第二透镜面输出;及/或
该至少一不可见光束包括紫外光束或红外光束;及/或
该组合式光学镜头是手持移动装置或穿戴式装置的光学镜头。
8.一种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可见光发光单元,提供多个可见光束;以及
多个光学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以及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且任一该可见光透镜组供该多个可见光束中的至少部分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而任一该不可见光透镜组供至少一不可见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影像装置为光学投影装置,且该光学投影装置包括至少一显示元件;其中,该至少一显示元件应该多个可见光束中的至少部分而呈现至少一影像画面,且该至少一影像画面于该多个可见光束中的该至少部分穿过相对应的该可见光透镜组后向外投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显示元件为单一显示元件,且该至少一影像画面至少包括一第一影像画面以及一第二影像画面,抑或是该至少一显示元件至少包括呈现该第一影像画面的一第一显示元件以及呈现该第二影像画面的一第二显示元件;其中,该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至少包括相对应于该第一影像画面的一第一可见光透镜组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二影像画面的一第二可见光透镜组,且该第一影像画面经由该第一可见光透镜组而被投射至一第一投射区块上,而该第二影像画面经由该第二可见光透镜组而被投射至一第二投射区块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投射区块与该第二投射区块是共平面或是不共平面;及/或
该第一投射区块与该第二投射区块是至少部分重叠或是不重叠;及/或
该第一影像画面与该第二影像画面是同时或是依序在不同时间被投射。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一中心光学透镜组,而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其它光学透镜组分别为一周边光学透镜组,并围绕于该中心光学透镜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心光学透镜组是该至少一可见光透镜组中的一者或是该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中的一者;及/或
该中心光学透镜组的一中心光轴与至少一该周边光学透镜组的一周边光轴之间具有一夹角。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影像装置还包括用以容置该多个光学透镜组的壳体;及/或
该至少一不可见光束包括紫外光束或红外光束;及/或
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具有一第一透镜的一第一光学透镜组,而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另一者为具有一第二透镜的一第二光学透镜组,且该第一透镜连接于该第二透镜。
15.一种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显示元件,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且该至少一显示元件应该至少一发光单元所提供的多个光束而至少呈现一第一影像画面以及一第二影像画面;以及
多个光学透镜组,至少包括相对应于该第一影像画面的第一可见光透镜组以及相对应于该第二影像画面的第二可见光透镜组,且该第一可见光透镜组用以使该第一影像画面投射至一第一区块上,而该第二可见光透镜组用以使该第二影像画面投射至一第二区块上;
其中,该第一投射区块与该第二投射区块不完全重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投射区块与该第二投射区块共平面;抑或该第一投射区块与该第二投射区块不共平面。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显示元件为单一显示元件,且该单一显示元件呈现该第一影像画面以及该第二影像画面;抑或,该至少一显示元件包括一第一显示元件以及一第二显示元件,且该第一显示元件呈现该第一影像画面,而该第二显示元件呈现该第二影像画面。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光学透镜组还包括至少一不可见光透镜组,供至少一不可见光束穿过其中并改变行径方向;及/或
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一中心光学透镜组,而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其它光学透镜组分别为一周边光学透镜组,并围绕于该中心光学透镜组;及/或
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者为具有一第一透镜的一第一光学透镜组,而该多个光学透镜组中的一另一者为具有一第二透镜的一第二光学透镜组,且该第一透镜连接于该第二透镜。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影像画面与该第二影像画面是同时或是依序在不同时间被投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09240.1A CN105549176A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09240.1A CN105549176A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49176A true CN105549176A (zh) | 2016-05-04 |
Family
ID=55828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09240.1A Pending CN105549176A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49176A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09072B1 (en) * | 1999-01-20 | 2001-10-30 | Ldt Gmbh & Co. Laser-Display-Technologie Kg | Video projection system for projecting more than one picture |
US20050099609A1 (en) * | 2003-11-06 | 2005-05-12 | Tomonari Masuzawa | Projector with auto focus device |
CN1863290A (zh) * | 2005-05-13 | 2006-11-15 | 株式会社东芝 | 投影装置和用于投影装置的测距方法 |
US20100008501A1 (en) * | 2008-07-10 | 2010-01-14 | Ushio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Illegal recording prevention apparatus |
US20100085466A1 (en) * | 2008-10-08 | 2010-04-08 | Olympus Corporation | Image pickup unit, optical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image pickup unit |
CN101726985A (zh) * | 2008-10-24 | 2010-06-09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生成图像的方法以及投影仪和具有投影仪的移动电话 |
TW201326907A (zh) * | 2011-12-16 | 2013-07-0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立體顯示裝置 |
CN103460129A (zh) * | 2012-01-03 | 2013-12-18 | 孔亮 | 三维显示系统 |
CN103596639A (zh) * | 2012-11-30 | 2014-02-19 | 神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自动调焦的投影系统 |
US20140168379A1 (en) * | 2012-12-14 | 2014-06-19 | Faro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for optically scanning and measuring an environment |
WO2014101226A1 (zh) * | 2012-12-31 | 2014-07-03 | 神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红外互动遥控装置及使用这种装置的投影系统 |
CN103941924A (zh) * | 2014-04-25 | 2014-07-23 | 锐达互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红外光编解码的互动投影装置及其方法 |
TWM486076U (zh) * | 2014-05-30 | 2014-09-11 | Everready Prec Ind Corp | 立體攝影裝置 |
CN204269911U (zh) * | 2014-10-31 | 2015-04-15 | 高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 |
-
2014
- 2014-10-31 CN CN201410609240.1A patent/CN10554917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09072B1 (en) * | 1999-01-20 | 2001-10-30 | Ldt Gmbh & Co. Laser-Display-Technologie Kg | Video projection system for projecting more than one picture |
US20050099609A1 (en) * | 2003-11-06 | 2005-05-12 | Tomonari Masuzawa | Projector with auto focus device |
CN1863290A (zh) * | 2005-05-13 | 2006-11-15 | 株式会社东芝 | 投影装置和用于投影装置的测距方法 |
US20100008501A1 (en) * | 2008-07-10 | 2010-01-14 | Ushio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Illegal recording prevention apparatus |
US20100085466A1 (en) * | 2008-10-08 | 2010-04-08 | Olympus Corporation | Image pickup unit, optical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image pickup unit |
CN101726985A (zh) * | 2008-10-24 | 2010-06-09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生成图像的方法以及投影仪和具有投影仪的移动电话 |
TW201326907A (zh) * | 2011-12-16 | 2013-07-0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立體顯示裝置 |
CN103460129A (zh) * | 2012-01-03 | 2013-12-18 | 孔亮 | 三维显示系统 |
CN103596639A (zh) * | 2012-11-30 | 2014-02-19 | 神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自动调焦的投影系统 |
US20140168379A1 (en) * | 2012-12-14 | 2014-06-19 | Faro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for optically scanning and measuring an environment |
WO2014101226A1 (zh) * | 2012-12-31 | 2014-07-03 | 神画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红外互动遥控装置及使用这种装置的投影系统 |
CN103941924A (zh) * | 2014-04-25 | 2014-07-23 | 锐达互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红外光编解码的互动投影装置及其方法 |
TWM486076U (zh) * | 2014-05-30 | 2014-09-11 | Everready Prec Ind Corp | 立體攝影裝置 |
CN204269911U (zh) * | 2014-10-31 | 2015-04-15 | 高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81820B2 (en) | Multiple waveguide imaging structure | |
US9864208B2 (en) |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with varying direction for depth modulation | |
US10038840B2 (en) |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using crossed grating for pupil expansion | |
US11683472B2 (en) | Superstereoscopic display with enhanced off-angle separation | |
EP3205088B1 (en) | Telepresence experience | |
TWI498598B (zh) | 立體裸視投影裝置及顯示裝置 | |
US11488365B2 (en) | Non-uniform stereo rendering | |
TWM497800U (zh) | 組合式光學鏡頭以及具有該組合式光學鏡頭的光學影像裝置 | |
TWI627493B (zh) | 組合式光學鏡頭以及具有該組合式光學鏡頭的光學影像裝置 | |
CN204269911U (zh) | 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 | |
CN107111143B (zh) | 视觉系统及观片器 | |
US9800849B2 (en) | Combined optical lens module and optical imag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11158145A (zh) | 一种单板反射式ar眼镜的投屏装置 | |
CN204856378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5549176A (zh) | 组合式光学镜头及具有该组合式光学镜头的光学影像装置 | |
TWI608255B (zh) | 立體浮空影像顯示裝置 | |
US20240168300A1 (en) | Athermalization concepts for polymer eyepieces used in augmented reality or mixed reality devices | |
CN218524969U (zh) |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交通工具 | |
TWM573838U (zh) | Head-mounted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device | |
CN109963141B (zh) | 视觉显示系统及方法,以及头戴显示装置 | |
CN111025644A (zh) | 一种双自由曲面反射式ar眼镜的投屏装置 | |
WO2019128747A1 (zh) |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 | |
TWM412405U (en) |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