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532373A - 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2373A
CN105532373A CN201410603213.3A CN201410603213A CN105532373A CN 105532373 A CN105532373 A CN 105532373A CN 201410603213 A CN201410603213 A CN 201410603213A CN 105532373 A CN105532373 A CN 105532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tank
aqua storage
infiltration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32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Chuangda Technology Trade Mark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Chuangda Technology Trade Mark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Chuangda Technology Trade Mark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Chuangda Technology Trade Mark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032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2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2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2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其特征是在地表面上深挖一深沟,内放置一长筒形状塑料软质储水槽,内装满谷糠或麦糠,同时装有渗水草绳一端,另一端弯出至储水槽两侧地表面下土壤内供植物用水,储水槽两端出入水口高于储水槽上部位置,并与地表面排水沟相连接,储水槽表面有玉米桔或高梁桔为保护层,优点是采用储水槽可承接雨水或向内灌水用渗水草绳向植物渗灌用水,易制作、成本低,是节水灌溉的好方法。

Description

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我国是水资源缺乏地区。世界上只要有生命生存的地方,无论是生物或植物,都需要水的滋润。其生物包括人和动物移动性大,无论如何干旱都可采用若干办法取到水能维持生命。而植物的生存主要是靠天降雨水来确定它的生存本能,如遇天旱缺水时,人们采用电力或机械从水源地抽水为植物浇灌补水,会造成成本太大,对于有些普通植物,其收益根本不够投入的成本,如果完全依靠天降雨水,会形成如果遇到风调雨顺年景,植物生长的旺盛,人们喜获丰收;如遇干旱年份,植物会因缺水影响生长,甚至会遭成减产或绝收。关于干旱地区如何节约用水来保障植物的生长,给人们留下一个沉重的话题。虽然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节约用水,如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虽然成本挺高,但对一些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还是划算的,但对一些普通植物来说,节约用水前期成本投入太高,甚至成本大于收益是不划算的,人们都在寻找一个既能前期成本投入不高,而又能达到节约用水,使普通植物能正常生长的好方法。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原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前期成本投入不高,而又能达到储存雨水和渗灌省水新方法,使普通植物能正常生长的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由深沟、储水槽、谷糠或麦糠、渗水草绳、两端出入水口、地面排水沟和槽上表面保护层构成。
在地表面上深挖一宽20-30公分、深40-50公分的深沟,内放置一长筒形状塑料软质储水槽,储水槽为圆筒形状,直径为20-30公分,长度为1-2米,壁厚度为0.03mm-0.04mm,内装满谷糠或麦糠,同时装有渗水草绳一端,渗水草绳另一端弯出至储水槽两侧地表面下30-40公分位置的土壤内,渗水草绳被一筒状簿塑料套套住,绳两端裸露在塑料套外面;渗水草绳是由杂草或麦杆等可渗水物质编织成绳状,其长度是根据储水槽的长短和达侧面土壤内的距离而定,渗水草绳直径为2-3cm;;每个储水槽内根据植物的不同而装有不同数量的若干个渗水草绳,渗水草绳是由杂草或麦杆等可渗水物质编制成绳状,储水槽两端出入水口向地表面弯出至地表面下10公分位置、呈向上斜开口位置,储水槽两端出入水口用可弯曲并带钢弹性的物质撑成圆圈,如竹筋或钢丝等,两端出入水口高于储水槽上部位置,并与地表面排水沟相连接,连接的方式为呈45度角斜迎向排水沟进水口,其下沿斜插嵌入排水沟进水口土壤内,达到不影响流水的目的,储水槽表面放置有几棵长条形玉米桔或高梁桔为保护层。
天降雨水时,地面排水沟将雨水经两端出入水口灌入储水槽内,灌入储水槽内的水在谷糠或麦糠的间隙中流动时,将谷糠或麦糠以水的浮力作用向水面浮起,待水灌满时,谷糠或麦糠会将储水槽上部撑起呈圆弧形,待储水槽内的水被渗水绳渗灌出去后,不会形成陷落而被风吹起刮走,如不在储水槽表面踩踏,其已隆起呈圆弧形的储水槽也会持续保持圆形,并撑向深沟壁而保持稳定,加上放置在上部的有几棵长条形玉米桔或高梁桔为保护层,一是为提示人们不能踩踏,二是压住储水槽不易被风吹走,也为下次储水提供了顺畅的空间。
储水槽内储存的雨水,待天旱土壤缺水时,会经渗水草绳的毛细渗灌作用,将水从储水槽内导引渗出至土壤内,供植物用水,存留在谷糠或麦糠小瓢中的水也会被毛细作用导引渗入土壤,因谷糠或麦糠也是可渗水物质。
如遇天旱无雨季节,可采用从水源地用电力或机械或人工向储水槽内灌水,因渗灌技术是当今最为节水的先进技术之一,可大量的节省水,同时也能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
据实验采用毛细渗灌技术是当今最为节水的技术之一,我们曾用本技术将新栽植的胸径6公分的杨树,用渗灌方式进行浇灌。渗水绳是采用丙纶BCF膨起丝组合纺织成直径0.8cm圆筒,内衬2000旦的5支直型束丝后,截成长度为1米的渗水绳,一端放置在盛水容器中,另一端放置入地面下40公分树根部土壤中,渗水绳的渗水点低于盛水容器水面下40公分,盛水容器内的水为20公斤,渗灌2天后,在树一侧直切挖开地皮下深挖至50公分处切成土壤刨面,观察渗水点的效果时,看到渗出水点较多,围绕渗出水点,即以渗出水点为中心,渗出的水形成了一个直径有30公分的球状土壤体,5天后再挖开观察时看到这个球状土壤体已膨胀至40公分,后8天、12天至18天观察时这个球状土壤体再也没有什么再大和小的变化。而这个土壤体也是最为适应植物毛细根须吸水的最佳密度。本次实验的结果是:新栽植的杨树采用渗灌技术,只用20公斤水可供杨树30天的用水,每天只用了不足700克的水,不但使新栽植的树成活,而且还能保障杨树的正常生长。
本发明所采用的渗水草绳的目的,是因为成本低又可代替渗水的物质替代使用,同时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做的另一个实验是:用渗水物质将水渗入地面下土壤中,被渗入的水会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进行渗入,如植物需水较多,渗水物质会加快渗水速度,如植物需水较少,其渗水物质也会放慢渗水速度。
其中的关健是:土壤中的水分多与少的关系,如渗出水点周围土壤内含水量大,会给渗出水点的渗水物质形成一定的阻力,使渗水物质向外渗水时放慢了渗水速度,如渗出水点土壤周围含水量较少时,渗水物质会减少阻力加快了渗出水的速度,这虽是在实验室中得出的实验结果,但用在实际操作中也是有道理进行科学分析的。
本发明前期投入成本低,每个储水槽和渗水草绳塑料套筒成本仅为1-2元,放置的植物桔杆及渗水草绳农民随手可得,因基本上都是废弃的可以废物利用,加上人工成本每个装置不足10元,也可按10元计算。但获得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本发明的适用范围是果树、经济林或者是株距较远的植物,都可采用本发明进行储水和渗灌用水。
本发明的优点:能大量节约用水的同时,还能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节约了大量的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节水意识。
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立体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例1、在中,主要设置由深沟、储水槽、谷糠或麦糠、渗水草绳、两端出入水口、地面排水沟和槽上表面保护层构成。
在地表面上深挖一宽20公分、深40公分的深沟,内放置一长筒形状塑料软质储水槽,储水槽为圆筒形状,直径为20公分,长度为1米,壁厚度为0.03mm,内装满谷糠或麦糠,同时装有渗水草绳一端,渗水草绳另一端弯出至储水槽两侧地表面下30公分位置的土壤内,每个储水槽内根据植物的不同而装有不同数量的若干个渗水草绳,渗水草绳是由杂草或麦杆等可渗水物质编制成绳状,储水槽两端出入水口向地表面弯出至地表面下10公分位置、呈向上斜开口位置,储水槽两端出入水口用可弯曲并带钢弹性的物质撑成圆圈,如竹筋或钢丝等,两端出入水口高于储水槽上部位置,并与地表面排水沟相连接,连接的方式为呈45度角斜迎向排水沟进水口,其下沿斜插嵌入排水沟进水口土壤内,达到不影响流水的目的,储水槽表面放置有几棵长条形玉米桔或高梁桔为保护层。
例2、在图1所示的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立体示意简图中,主要设置由深沟、储水槽、谷糠或麦糠、渗水草绳、两端出入水口、地面排水沟和槽上表面保护层构成。其安装方式与工作原理与例2基本相同,只在几个装置上的尺寸有所变化,其深沟为宽30公分、深50公分;储水槽直径为30公分,长度为2米,壁厚度为0.04mm;渗水草绳另一端弯出至储水槽两侧地表面下40公分位置的土壤内,其他与例1的安装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例3、在图1所示的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立体示意简图中,主要设置由深沟、储水槽、谷糠或麦糠、渗水草绳、两端出入水口、地面排水沟和槽上表面保护层构成。如遇天旱无雨季节,可采用从水源地用电力或机械或人工向储水槽内灌水,因渗灌技术是当今最为节水的先进技术之一,可大量的节省水,同时也能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

Claims (3)

1.一种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由深沟、储水槽、谷糠或麦糠、渗水草绳、两端出入水口、地面排水沟和槽上表面保护层构成;在地表面上深挖一宽20-30cm、深40-50cm的深沟,内放置一长筒形状塑料软质储水槽,储水槽为圆筒形状,直径为20-30cm,长度为1-2m,壁厚度为0.03mm-0.04mm,内装满谷糠或麦糠,同时装有渗水草绳一端,渗水草绳另一端弯出至储水槽两侧地表面下30-40公分位置的土壤内,每个储水槽内根据植物的不同而装有不同数量的若干个渗水草绳,渗水草绳被一筒状簿塑料套套住,绳两端裸露在塑料套外面;渗水草绳是由杂草或麦杆等可渗水物质编织成绳状,其长度是根据储水槽的长短和达侧面土壤内的距离而定,渗水草绳直径为2-3cm;储水槽两端出入水口向地表面弯出至地表面下10cm位置、呈向上斜开口位置,储水槽两端出入水口用可弯曲并带钢弹性的物质撑成圆圈,如竹筋或钢丝等,两端出入水口高于储水槽上部位置,并与地表面排水沟相连接,连接的方式为呈45度角斜迎向排水沟进水口,其下沿斜插嵌入排水沟进水口土壤内,达到不影响流水的目的,储水槽表面放置有几棵长条形玉米桔或高梁桔为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天降雨水时,地面排水沟将雨水经两端出入水口灌入储水槽内,灌入储水槽内的水在谷糠或麦糠的间隙中流动时,将谷糠或麦糠以水的浮力作用向水面浮起,待水灌满时,谷糠或麦糠会将储水槽上部撑起呈圆弧形,待储水槽内的水被渗水绳渗灌出去后,不会形成陷落而被风吹起刮走,如不在储水槽表面踩踏,其已隆起呈圆弧形的储水槽也会持续保持圆形,并撑向深沟壁而保持稳定,加上放置在上部的有几棵长条形玉米桔或高梁桔为保护层,一是为提示人们不能踩踏,二是压住储水槽不易被风吹走,也为下次储水提供了顺畅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待天旱土壤缺水时,可用电力或机械动力向储水槽内灌水,会经渗水草绳的毛细渗灌作用,将水从储水槽内导引渗出至土壤内,供植物用水,存留在谷糠或麦糠小瓢中的水也会被毛细作用导引渗入土壤,因谷糠或麦糠也是可渗水物质。
CN201410603213.3A 2014-11-03 2014-11-03 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 Pending CN105532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3213.3A CN105532373A (zh) 2014-11-03 2014-11-03 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3213.3A CN105532373A (zh) 2014-11-03 2014-11-03 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2373A true CN105532373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12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3213.3A Pending CN105532373A (zh) 2014-11-03 2014-11-03 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23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9426A (zh) * 2019-08-16 2019-11-08 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林下土壤分层灌水的方法和贮水罐
CN114894971A (zh) * 2022-04-24 2022-08-12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蒸散发的林地植被生态需水的定量测算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9426A (zh) * 2019-08-16 2019-11-08 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林下土壤分层灌水的方法和贮水罐
CN114894971A (zh) * 2022-04-24 2022-08-12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蒸散发的林地植被生态需水的定量测算系统
CN114894971B (zh) * 2022-04-24 2024-04-30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蒸散发的林地植被生态需水的定量测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25421U (zh) 一种运动场草坪通气、温控与水循环系统
CN103461068A (zh) 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方法及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
CN101288364A (zh) 一种沙漠种植的方法
CN107135835A (zh) 基于园艺架栽培的快速浸润灌溉及自动延时排水系统
CN207040429U (zh) 一种地下微渗水灌溉装置
CN208286080U (zh) 针对公园景观的生态型节水灌溉设备
CN201957533U (zh) 胡杨根系渗灌装置
CN207185501U (zh) 一种新型便于路边苗木环保绿化灌溉机构
CN105532373A (zh) 地下储水槽渗灌装置
CN201585299U (zh) 及时利用雨水的蔬菜大棚灌溉装置
CN202492831U (zh) 一种用于园林绿化的排水管
CN101967789A (zh) 草坪生态水循环系统
CN210226428U (zh) 一种土壤深层灌溉集水装置
CN20487581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04851069U (zh) 一种套管快速打井设备
CN203120609U (zh) 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CN205232902U (zh) 防树根侵蚀建筑的保护装置
CN211113875U (zh) 一种园林景观节水装置
CN209924025U (zh) 一种雨水花园
CN210987495U (zh) 大型乔木种植用浇灌系统
CN103190275A (zh) 一种农田节水灌溉的方法
CN203775827U (zh) 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
CN106013015A (zh) 防止移栽树木根系泡水的方法
CN203226103U (zh) 一种改进的园林用灌溉装置
CN1568661A (zh) 山区丘陵经济林高效节水灌溉配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