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120609U - 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20609U
CN203120609U CN 201320166076 CN201320166076U CN203120609U CN 203120609 U CN203120609 U CN 203120609U CN 201320166076 CN201320166076 CN 201320166076 CN 201320166076 U CN201320166076 U CN 201320166076U CN 203120609 U CN203120609 U CN 203120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uring water
drainage pipeline
irrigation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660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连保
李海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1660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20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20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206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灌水排水管道,灌水排水管道连接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灌水排水管道设于土地表面下方,灌水排水管道的侧壁上设有供水通过的通孔。其中,灌水排水管道采用硬质耐腐蚀管材制作,例如PVC管材或者不锈钢管材或者一些耐腐蚀的合金管材。灌水排水管道设于土地表面下方20~50公分左右,通常以30公分左右,以地面农作物的根系可以达到为宜,同时不要影响农业机械的正常耕作。其有益效果是,将地面灌溉改为直接向农作物根系供水的地下渗灌,大大的节省了灌溉的水资源,而且将灌水排水管道设于土地表面下方,不会被农用机械破坏,极大的延长了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田灌溉都还是粗放性,采用大水漫灌,但是这种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而且非常的不方便,当需要排水的时候,由于土壤本身的保水性,不能做到有效的排水。由于现在的农业生产普遍劳动力短缺,如果稻田里不开排水沟,水稻生产就不能有效的控制排水,使水稻过多的分蘖,造成穗型小、密度过高、易倒伏、病虫害严重等,最后导致产量不高。由于不能及时的排水,加上天上下雨,地里烂使得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不能有效的作业,从而会影响到下一茬的农作物的播种,造成减产。 
现在国内有一些灌水排水设备,但是还是不能很有效的使用于农业生产上,主要原因灌水不均匀、易堵塞、水资源浪费较大,而且使用年限不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灌溉均匀的,使用年限长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灌水排水管道,灌水排水管道连接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灌水排水管道设于土地表面下方,灌水排水管道的侧壁上设有供水通过的通孔。 
其中,灌水排水管道采用硬质耐腐蚀管材制作,例如PVC管材或者不锈钢管材或者一些耐腐蚀的合金管材。灌水排水管道设于土地表面下方20~50公分左右,通常以30公分左右,以地面农作物的根系可以达到为宜,同时不要影响农业机械的正常耕作。 
其有益效果是,将地面灌溉改为直接向农作物根系供水的地下渗灌,大大的节省了灌溉的水资源,而且将灌水排水管道设于土地表面下方,不会被农用机械破坏,极大的延长了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位于所述灌水排水管道上半部分的侧壁上。 其有益效果是,将通孔设置在灌水排水管道的上半部分的侧壁上,这样,灌水排水管道里面的水就不会直接流出去,而是会在灌水排水管道内全部充水后,随着水位的上升,水再从灌水排水管道的上半部分的侧壁上的通孔中流出,从而实现均匀灌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灌水排水管道的侧壁外侧设有过滤网。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过滤网可以防止泥土进入到通孔内,导致通孔的堵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灌水排水管道设有通孔的侧壁外侧设有过滤网。其有益效果是,过滤网可以防止泥土进入到通孔内,导致通孔的堵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的大小沿灌水排水管道上水流方向逐渐变大。其有益效果是,位于水流流入端的通孔小一些,可以使得从通孔中流出的水流的速度也慢一些,位于水流流出端的通孔大一些,可以使得从通孔中流出的水流的速度快一些,通过将通孔的大小做一个递增的变化,从而实现灌水排水管道的一个均匀灌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的密度沿灌水排水管道上水流方向逐渐变大。其有益效果是,位于水流流入端的通孔密度小一些,可以使得从通孔中流出的水流的速度也慢一些,位于水流流出端的通孔密度大一些,可以使得从通孔中流出的水流的速度快一些,通过将通孔的密度做一个递增的变化,从而实现灌水排水管道的一个均匀灌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灌水排水管道与水平面呈一夹角,灌水排水管道与进水管道的连接处高于所述灌水排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的连接处。其有益效果是,灌水排水管道与水平面呈一个夹角,便于灌水排水管道内的水流可以正常顺利的流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灌水排水管道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5度。其有益效果是,便于灌水排水管道内的水流可以正常顺利的流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泵和引水管道,水泵位于水源处,引水管道连接水泵和进水管道。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水泵将水注入引水管道中,水流经由引水管道流入到进水管道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水管道的入口设有第一阀门,出水管道的出口设有第二阀门。其有益效果是,需要灌水的时候,将第二阀门关闭,水泵将水引入,灌水排水管道内的水位就会上升,然后水流从通孔中流出到土壤中,实现灌溉。需要排水的时候,关闭第一阀门并第二阀门打开,土壤中的水份通过通孔流入到灌水排水管道中,再经由出水管道排出,实现土地的排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灌水排水管道的横向截面图; 
图3为图1中灌水排水管道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参见图1,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包括水泵100、引水管道200、第一阀门300、进水管道400、出水管道500、灌水排水管道600和第二阀门700,水泵100位于水源处,引水管道200连接水泵100和进水管道400。通过水泵100将水注入引水管道200中,水流经由引水管道200流入到进水管道400中。进水管道400的入口设有第一阀门300,灌水排水管道600连接进水管道400和出水管道500,灌水排水管道600设于土地表面下方,灌水排水管道600的侧壁上设有供水通过的通孔601,出水管道500的出口设有第二阀门700。 
其中,灌水排水管道600采用硬质耐腐蚀管材制作,例如PVC管材或者不锈钢管材或者一些耐腐蚀的合金管材。灌水排水管道600设于土地表面下方20~50公分左右,通常以30公分左右,以地面农作物的根系可以达到为宜,同时不要影响农业机械的正常耕作。同时灌水排水管道600与水平面最好呈一夹角,灌水排水管道600与进水管道400的连接处高于灌水排水管道600与出水管道500的连接处。灌水排水管道600与水平面呈一个夹角,便于灌水排水管道600内的水流可以正常顺利的流动。灌水排水管道600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角度范围可以为0~5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区域。 
参见图2,通常,通孔601位于灌水排水管道600上半部分的侧壁上。在灌水排水管道600的侧壁外侧设有过滤网602。过滤网602采用耐腐蚀的金属网或者是尼龙化纤材料的织物网,过滤网602可以是设置为包裹在整个灌水排水管道600的外壁上,也可以是仅设置在有通孔601的侧壁上,过滤网602实现的功能是允许水通过,防止泥土通过导致阻塞通孔601。 
参见图3,由于灌水排水管道600内的水是通过水泵100导入的,会有一定的压强,所以灌水排水管道600内水流流入端附近的压力通常较大,灌水排水管道600内水流流出端附近的压力通常较小。为了减少水压的影响,保证整个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的灌溉均匀,通常通孔601的大小沿灌水排水管道600上水流方向逐渐变大。位于水流流入端的通孔601小 一些,可以使得从通孔601中流出的水流的速度也慢一些,位于水流流出端的通孔601大一些,可以使得从通孔601中流出的水流的速度快一些,通过将通孔601的大小做一个递增的变化,从而实现灌水排水管道600的一个均匀灌溉。同时通孔601的密度沿灌水排水管道600上水流方向逐渐变大。位于水流流入端的通孔601密度小一些,可以使得从通孔601中流出的水流的速度也慢一些,位于水流流出端的通孔601密度大一些,可以使得从通孔601中流出的水流的速度快一些,通过将通孔601的密度做一个递增的变化,从而实现灌水排水管道600的一个均匀灌溉。 
需要灌水的时候,将第一阀门300打开并将二阀门关闭,然后启动水泵100,水泵100开始工作将水引入到引流管中,水流经过第一阀门300进入到进水管道400,再从进水管道400流入到灌水排水管道600内,由于第二阀门700已经关闭,灌水排水管道600内的水位就会上升,等灌水排水管道600内充满了水的时候,水流就会经过通孔601和过滤网602流入到土壤当中,实现灌溉。当土壤当中的水份过高,需要排水的时候,关闭第一阀门300并第二阀门700打开,土壤中的水份通过过滤网602和通孔601流入到灌水排水管道600中,再经由出水管道500排出,实现土地的排水。 
将地面灌溉改为直接向农作物根系供水的地下渗灌,大大的节省了灌溉的水资源,而且将灌水排水管道600设于土地表面下方,不会被农用机械破坏,极大的延长了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水管道400也可以与灌水排水管道600的中部连接,在灌水排水管道600的两端设置出水管道500,同时进水管道400和出水管道500的形状可以根据农田形状来设定为直线或者曲线,灌水排水管道600的根数也可以根据农田面积来确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第一阀门300和第二阀门700,将灌水排水管道600的两端做成向上翘起状,翘起的高度大于灌水排水管道600的直径。由于重力原因,水会一直保持一个水平面,两端的翘起同样可以起到让水充满整个灌水排水管道600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400)、出水管道(500)和灌水排水管道(600),所述灌水排水管道(600)连接进水管道(400)和出水管道(500),灌水排水管道(600)设于土地表面下方,所述灌水排水管道(600)的侧壁上设有供水通过的通孔(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01)位于所述灌水排水管道(600)上半部分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水排水管道(600)的侧壁外侧设有过滤网(60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水排水管道(600)设有通孔(601)的侧壁外侧设有过滤网(6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01)的大小沿灌水排水管道(600)上水流方向逐渐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01)的密度沿灌水排水管道(600)上水流方向逐渐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水排水管道(600)与水平面呈一夹角,所述灌水排水管道(600)与进水管道(400)的连接处高于所述灌水排水管道(600)与出水管道(500)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水排水管道(600)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5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100)和引水管道(200),所述水泵(100)位于水源处,所述引水管道(200)连接水泵(100)和进水管道(4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管道(400)的入口设有第一阀门(300),所述出水管道(500)的出口设有第二阀门(700)。 
CN 201320166076 2013-04-03 2013-04-03 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20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66076 CN203120609U (zh) 2013-04-03 2013-04-03 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66076 CN203120609U (zh) 2013-04-03 2013-04-03 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20609U true CN203120609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2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6607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20609U (zh) 2013-04-03 2013-04-03 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2060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0887A (zh) * 2016-05-31 2016-09-2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低湿土壤综合促排水装置及实施方法
CN111480508A (zh) * 2020-05-26 2020-08-04 江西凯丰生态农林有限公司 一种柚子种植方法
CN114303713A (zh) * 2021-12-10 2022-04-12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立体生态防护与恢复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0887A (zh) * 2016-05-31 2016-09-2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低湿土壤综合促排水装置及实施方法
CN111480508A (zh) * 2020-05-26 2020-08-04 江西凯丰生态农林有限公司 一种柚子种植方法
CN114303713A (zh) * 2021-12-10 2022-04-12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边坡立体生态防护与恢复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20661U (zh) 双暗管排盐以及智能灌溉系统
CN100473271C (zh) 利用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的系统工程方法
KR101054882B1 (ko) 지중 관배수시스템
CN102227998A (zh) 农田灌排两用暗管系统
CN212103898U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CN221728852U (zh) 一种盐碱土壤改良装置
CN203120609U (zh) 渗灌式地下灌水排水系统
CN105432433A (zh)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及灌溉方法
CN105340411A (zh) 一种现代农业种植潜层滤排改良水土丰产技术暗沟
CN103733955A (zh) 地源合一淋灌系统
CN205848212U (zh) 一种适用于坡地的节水灌溉装置
CN206923424U (zh) 一种节地节水的管道排灌系统
CN104234010B (zh) 一种生态排蓄水渠修建方法
CN202954349U (zh) 基于节水节地的农田排灌装置
CN203896939U (zh) 一种树木微型集雨灌溉系统
CN201011797Y (zh) 中空排灌管
CN106638629B (zh) 一种用于黄土边坡坡面绿化的装置
CN208708337U (zh) 一种农田管道灌溉系统
CN108781577B (zh) 一种纳米毛细管-暗管联合土壤排盐方法
CN207269516U (zh) 一种适用于地下高水位的排水蓄水一体化智能管理控制系统
CN207672659U (zh) 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取水装置
CN110506534A (zh) 一种苗圃种植结构及其使用工艺
CN209099330U (zh) 一种农田灌溉排水管
CN214363770U (zh) 一种用于梯田的快速蓄水基坑
CN205017997U (zh) 地下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