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7737A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27737A CN105527737A CN201610070886.6A CN201610070886A CN105527737A CN 105527737 A CN105527737 A CN 105527737A CN 201610070886 A CN201610070886 A CN 201610070886A CN 105527737 A CN105527737 A CN 1055277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scan
- pixel
- sub
- polar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05729 Homo sapiens V-type proton ATPase 116 kDa subunit a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54879 Homo sapiens V-type proton ATPase 116 kDa subunit a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54873 Homo sapiens V-type proton ATPase 116 kDa subunit a 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0737 V-type proton ATPase 116 kDa subunit a 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53 t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增设扫描控制模块(1),并设置第4j-1条和第4j-2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4j条和第4j-3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包括竖直的第一扫描控制线(SC1)、与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线(SC1)平行的第二扫描控制线(SC2)、以及与栅极扫描线同等数量的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扫描控制TFT;对应每一行子像素,设置一个扫描输入端;对应每一条栅极扫描线,设置一个扫描控制TFT;所述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所述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线(SC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在平板显示领域中占主导地位。
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薄膜晶体管基板(ThinFilmTransistorArraySubstrate,TFTArraySubstrate)与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Filter,CF)之间灌入液晶分子,并在两片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电性连接一个薄膜晶体管(TFT),该TFT的栅极(Gate)连接至水平方向的栅极扫描线,漏极(Drain)连接至竖直方向的数据线,源极(Source)则连接至像素电极。在栅极扫描线上施加足够的电压,会使得电性连接至该条栅极扫描线上的所有TFT打开,从而数据线上的信号电压能够写入像素,控制液晶的透光度,实现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现有的一种双栅线(DualGate)液晶显示面板结构包括: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竖直的数据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栅极扫描线、以及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对应每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在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该条数据线,例如第1列和第2列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第1条数据线D1,第3列和第4列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第2条数据线D2,第5列和第6列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第3条数据线D3,依次类推。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在该行子像素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条栅极扫描线,例如在第1行子像素的上侧设置第1条栅极扫描线G1、在第1行子像素的下侧设置第2条栅极扫描线G2,在第2行子像素的上侧设置第3条栅极扫描线G3、在第2行子像素的下侧设置第4条栅极扫描线G4,在第3行子像素的上侧设置第5条栅极扫描线G5、在第3行子像素的下侧设置第6条栅极扫描线G6,依次类推。设i为正整数,第2i-1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上侧的栅极扫描线,第2i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下侧的栅极扫描线;每一行子像素均包括依次重复排列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同一列子像素的颜色相同。上述双栅线设计可使数据线的数量减半,从而有效的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1,图1所示的现有的双栅线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过程为:所述栅极扫描线从第一条向最后一条依次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数据线对各个子像素进行充电。以第一条数据线D1为例,首先第一条栅极扫描线G1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第一条数据线D1对第一行第一列的红色子像素R充入正极性数据信号,接着第二条栅极扫描线G2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第一条数据线D1对第一行第二列的绿色子像素G充入负极性数据信号,然后第三行栅极扫描线G3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第一条数据线D1对第二行第一列的红色子像素R充入负极性数据信号,随后第四条栅极扫描线G4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第一条数据线D1对第二行第二列的绿色子像素G充入正极性数据信号,依次类推。在源极驱动电路向第一条数据线D1所输出的数据信号的正负极性变换(由正极性变换为负极性,或由负极性变换为正极性)时,该第一条数据线D1上加载的数据信号会出现信号延迟现象,从而造成对应的子像素充电不足,使得对应的子像素所发出的光的亮度要大于理想亮度,对于第一条数据线D1来说,其数据信号的正负极性变换时刻均处在对第二列子像素充电的时刻,从而导致第二列子像素的亮度偏亮,在第二列子像素的位置形成亮条纹,依此类推,液晶显示面板上对应各条数据线处均会产生一条亮条纹,该亮条纹的出现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造成用户的不良体验。另外,如图2所示,控制数据信号进行正负极性反转的反转信号POL的频率基本是时钟信号CLK的1/2,在一帧画面的显示周期内数据信号的正负极性需变换多次,造成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功耗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将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各个子像素按照极性的不同分为正极性子像素和负极性子像素,并在一帧周期内分别驱动的驱动方法。具体地,请参阅图3至图5、结合图1,设j为正整数,设置图1中的第4j条和第4j-3条栅极扫描线均为正极性栅极扫描线(如G1、G4、G5、G8、G9等),第4j-1条和第4j-2条栅极扫描线均为负极性栅极扫描线(如G2、G3、G6、G7、G10等),图3中CLK为时钟信号,POL为反转信号,STV1为正极性扫描起始信号,STV2为负极性扫描起始信号,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帧周期的前半帧内,反转信号POL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正极性的数据信号,所述正极性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进行正极性扫描,使电性连接于正极性栅极扫描线即第4j条和第4j-3条的子像素呈正极性,完成正极性子像素的充电;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一帧周期的后半帧内,反转信号POL自身转变为负极性,负极性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进行负极性扫描,使电性连接于负极性栅极扫描线即第4j-1条和第4j-2条的子像素呈负极性,完成负极性子像素的充电。上述驱动方法虽然可以将反转信号POL的频率降低至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但这种方法的扫描时序较为复杂,驱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能够减弱数据信号延迟,保证各个子像素的充电效果,消除双栅线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的亮条纹,降低信号反转频率和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功耗,并简化扫描时序,降低驱动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能够减弱数据信号延迟,保证各个子像素的充电效果,消除双栅线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的亮条纹,降低信号反转频率和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功耗,并简化扫描时序,降低驱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竖直的数据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栅极扫描线、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于所述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的一边设置的扫描控制模块、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扫描控制模块的多个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扫描输入端;
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包括竖直的第一扫描控制线、与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线平行的第二扫描控制线、以及与栅极扫描线同等数量的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扫描控制TFT;
对应每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在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该条数据线;
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在该行子像素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条栅极扫描线,奇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上侧的栅极扫描线,偶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下侧的栅极扫描线;
对应每一行子像素,设置一个扫描输入端;
对应每一条栅极扫描线,设置一个扫描控制TFT,所述扫描控制TFT的漏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所在行子像素对应的扫描输入端;
第一条至最后一条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设j为正整数,第4j-1条和第4j-2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4j条和第4j-3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述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扫描控制线,所述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时,在一帧周期的前半帧内,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内的第一扫描控制线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第二扫描控制线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关闭,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所述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进行第一极性扫描;后半帧内,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内的第二扫描控制线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第一扫描控制线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关闭,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所述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进行第二极性扫描;
所述第一极性与第二极性的极性相反。
所述子像素包括沿水平方向自左至右依次重复排列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一红色子像素、一绿色子像素、和一蓝色子像素构成一显示像素。
所述第一极性为正极性,所述第二极性为负极性,反转信号控制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所述反转信号的频率等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
所述第一极性为负极性,所述第二极性为正极性,反转信号控制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所述反转信号的频率等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
每一子像素中均包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及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的像素电极;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数据线,漏极电性连接所述像素电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竖直的数据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栅极扫描线、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于所述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的一边设置的扫描控制模块、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扫描控制模块的多个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扫描输入端;
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包括竖直的第一扫描控制线、与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线平行的第二扫描控制线、以及与栅极扫描线同等数量的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扫描控制TFT;
对应每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在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该条数据线;
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在该行子像素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条栅极扫描线,奇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上侧的栅极扫描线,偶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下侧的栅极扫描线;
对应每一行子像素,设置一个扫描输入端;
对应每一条栅极扫描线,设置一个扫描控制TFT,所述扫描控制TFT的漏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所在行子像素对应的扫描输入端;
第一条至最后一条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设j为正整数,第4j-1条和第4j-2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4j条和第4j-3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述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扫描控制线,所述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线;
步骤2、进行前半帧扫描,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内的第一扫描控制线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第二扫描控制线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关闭,反转信号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使电性连接于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一极性;
步骤3、进行后半帧扫描,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内的第二扫描控制线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第一扫描控制线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关闭,反转信号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与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使电性连接于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二极性。
所述反转信号的频率等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
所述子像素包括沿水平方向自左至右依次重复排列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一红色子像素、一绿色子像素、和一蓝色子像素构成一显示像素。
所述步骤2通过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扫描触发信号启动前半帧扫描,所述步骤3通过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再次提供扫描触发信号启动后半帧扫描;每一个扫描输入端在一帧周期内提供两次栅极扫描脉冲信号。
每一子像素中均包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及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的像素电极;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数据线,漏极电性连接所述像素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增设扫描控制模块,并设置第4j-1条和第4j-2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4j条和第4j-3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时,在一帧周期的前半帧内,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内的第一扫描控制线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反转信号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使电性连接于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一极性;后半帧内,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内的第二扫描控制线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反转信号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与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使电性连接于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二极性,反转信号的频率降至等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相比于现有技术使得数据信号的正负极性反转的频率大大降低,能够有效减弱数据信号延迟,保证各个子像素的充电效果,消除双栅线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的亮条纹,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功耗,并简化扫描时序,降低驱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双栅线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驱动时序图;
图3为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驱动时序图;
图4为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在图3所示的驱动时序下前半帧的像素刷新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在图3所示的驱动时序下后半帧的像素刷新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同时参阅图6与图7,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竖直的数据线(如D1、D2、D3等)、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栅极扫描线如(如G1、G2、G3、G4、G5、G6等)、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于所述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的一边设置的扫描控制模块1、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的多个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扫描输入端(如IN1、IN2、IN3、IN4、IN5等)。
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包括竖直的第一扫描控制线SC1、与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线SC1平行的第二扫描控制线SC2、以及与栅极扫描线同等数量的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扫描控制TFT(如T1、T2、T3、T4、T5、T6等)。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子像素包括沿水平方向自左至右依次重复排列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一红色子像素R、一绿色子像素G、和一蓝色子像素B构成一显示像素10。同一列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
每一子像素中均包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T、及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T电性连接的像素电极P;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数据线,漏极电性连接所述像素电极P。
进一步地,对应每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在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该条数据线,例如第1列的红色子像素R和第2列的绿色子像素G均电性连接于第1条数据线D1,第3列的蓝色子像素B和第4列的红色子像素R均电性连接于第2条数据线D2,第5列的绿色子像素G和第6列的蓝色子像素B均电性连接于第3条数据线D3,依次类推。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在该行子像素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条栅极扫描线,奇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上侧的栅极扫描线,偶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下侧的栅极扫描线,例如在第1行子像素的上侧设置第1条栅极扫描线G1、在第1行子像素的下侧设置第2条栅极扫描线G2,第1行奇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1条栅极扫描线G1,第1行偶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2条栅极扫描线G2;在第2行子像素的上侧设置第3条栅极扫描线G3、在第2行子像素的下侧设置第4条栅极扫描线G4,第2行奇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3条栅极扫描线G3,第2行偶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4条栅极扫描线G4;在第3行子像素的上侧设置第5条栅极扫描线G5、在第3行子像素的下侧设置第6条栅极扫描线G6,第3行奇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5条栅极扫描线G5,第3行偶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6条栅极扫描线G6,依次类推。
特别地,对应每一行子像素,设置一个扫描输入端,例如在第1行子像素的左边设置第1个扫描输入端IN1,在第2行子像素的左边设置第2个扫描输入端IN2,在第3行子像素的左边设置第3个扫描输入端IN3,依次类推。对应每一条栅极扫描线,设置一个扫描控制TFT,所述扫描控制TFT的漏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所在行子像素对应的扫描输入端,例如第1个扫描控制TFTT1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1条栅极扫描线G1,源极电性连接于第1个扫描输入端IN1,第2个扫描控制TFTT2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2条栅极扫描线G2,源极电性连接于第1个扫描输入端IN1,第3个扫描控制TFTT3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3条栅极扫描线G3,源极电性连接于第2个扫描输入端IN2,第4个扫描控制TFTT4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4条栅极扫描线G4,源极电性连接于第2个扫描输入端IN2,第5个扫描控制TFTT5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5条栅极扫描线G5,源极电性连接于第3个扫描输入端IN3,第6个扫描控制TFTT6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6条栅极扫描线G6,源极电性连接于第3个扫描输入端IN3,依次类推。
第一条至最后一条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设j为正整数,第4j-1条和第4j-2条栅极扫描线如G2、G3、G6等均为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4j条和第4j-3条栅极扫描线如G1、G4、G5等均为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述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所述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线SC2,例如第1、第4、和第5个扫描控制TFTT1、T4、T5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线SC2,第2、第3、和第6个扫描控制TFTT2、T3、T6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扫描控制线SC1。
请参阅图7,图7中CLK为时钟信号,POL为反转信号,STV为扫描触发信号,IN1-IN5为第1个至第5个扫描输入端,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时,在一帧周期的前半帧内,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内的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如T2、T3、T6等均打开,第二扫描控制线SC2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如T1、T4、T5等均关闭,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所述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进行第一极性扫描,使电性连接于G2、G3、G6等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一极性;后半帧内,第二扫描控制线SC2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如T1、T4、T5等均打开,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如T2、T3、T6等均关闭,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所述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进行第二极性扫描,使电性连接于G1、G4、G5等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二极性。所述第一极性与第二极性相反。每一个扫描输入端在一帧周期内提供两次栅极扫描脉冲信号,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扫描控制线SC1、SC2控制相应的扫描控制TFT打开和关闭,能够将两次栅极扫描脉冲信号分别输入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有效简化扫描时序,降低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驱动成本。数据信号的极性变换受反转信号POL的控制,针对一帧周期,所述反转信号POL的极性反转一次,控制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一次,即反转信号POL的周期等于一帧周期,反转信号POL的频率等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一帧周期包括了多个时钟信号CLK周期,因此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同样实现点反转效果的基础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使得数据信号的正负极性反转的频率大大降低,能够有效减弱数据信号延迟,保证各个子像素的充电效果,消除双栅线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的亮条纹,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功耗。
可选的,所述第一极性为正极性,在一帧周期的前半帧,所有奇数行偶数列的子像素、及偶数行奇数列的子像素均呈正极性,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极性为负极性,在一帧周期的后半帧,所有奇数行奇数列的子像素、及偶数行偶数列的子像素均呈负极性,亦进行显示。
当然,所述第一极性也可为负极性,而第二极性为正极性。
请参阅图8,并结合图6与图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竖直的数据线(如D1、D2、D3等)、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栅极扫描线如(如G1、G2、G3、G4、G5、G6等)、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于所述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的一边设置的扫描控制模块1、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的多个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扫描输入端(如IN1、IN2、IN3、IN4、IN5等)。
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包括竖直的第一扫描控制线SC1、与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线SC1平行的第二扫描控制线SC2、以及与栅极扫描线同等数量的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扫描控制TFT(如T1、T2、T3、T4、T5、T6等)。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子像素包括沿水平方向自左至右依次重复排列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一红色子像素R、一绿色子像素G、和一蓝色子像素B构成一显示像素10。同一列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
每一子像素中均包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T、及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T电性连接的像素电极P;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数据线,漏极电性连接所述像素电极P。
进一步地,对应每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在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该条数据线,例如第1列的红色子像素R和第2列的绿色子像素G均电性连接于第1条数据线D1,第3列的蓝色子像素B和第4列的红色子像素R均电性连接于第2条数据线D2,第5列的绿色子像素G和第6列的蓝色子像素B均电性连接于第3条数据线D3,依次类推。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在该行子像素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条栅极扫描线,奇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上侧的栅极扫描线,偶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下侧的栅极扫描线,例如在第1行子像素的上侧设置第1条栅极扫描线G1、在第1行子像素的下侧设置第2条栅极扫描线G2,第1行奇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1条栅极扫描线G1,第1行偶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2条栅极扫描线G2;在第2行子像素的上侧设置第3条栅极扫描线G3、在第2行子像素的下侧设置第4条栅极扫描线G4,第2行奇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3条栅极扫描线G3,第2行偶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4条栅极扫描线G4;在第3行子像素的上侧设置第5条栅极扫描线G5、在第3行子像素的下侧设置第6条栅极扫描线G6,第3行奇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5条栅极扫描线G5,第3行偶数列的子像素电性连接于第6条栅极扫描线G6,依次类推。
特别地,对应每一行子像素,设置一个扫描输入端,例如在第1行子像素的左边设置第1个扫描输入端IN1,在第2行子像素的左边设置第2个扫描输入端IN2,在第3行子像素的左边设置第3个扫描输入端IN3,依次类推。对应每一条栅极扫描线,设置一个扫描控制TFT,所述扫描控制TFT的漏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所在行子像素对应的扫描输入端,例如第1个扫描控制TFTT1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1条栅极扫描线G1,源极电性连接于第1个扫描输入端IN1,第2个扫描控制TFTT2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2条栅极扫描线G2,源极电性连接于第1个扫描输入端IN1,第3个扫描控制TFTT3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3条栅极扫描线G3,源极电性连接于第2个扫描输入端IN2,第4个扫描控制TFTT4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4条栅极扫描线G4,源极电性连接于第2个扫描输入端IN2,第5个扫描控制TFTT5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5条栅极扫描线G5,源极电性连接于第3个扫描输入端IN3,第6个扫描控制TFTT6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6条栅极扫描线G6,源极电性连接于第3个扫描输入端IN3,依次类推。
第一条至最后一条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设j为正整数,第4j-1条和第4j-2条栅极扫描线如G2、G3、G6等均为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4j条和第4j-3条栅极扫描线如G1、G4、G5等均为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述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所述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线SC2,例如第1、4、5个扫描控制TFTT1、T4、T5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线SC2,第2、3、6个扫描控制TFTT2、T3、T6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扫描控制线SC1。
步骤2、进行前半帧扫描,结合图6与图7,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内的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如T2、T3、T6等均打开,第二扫描控制线SC2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如T1、T4、T5等均关闭,反转信号POL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使电性连接于G2、G3、G6等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一极性。
具体地,第1个扫描输入端IN1首先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并经由第2个扫描控制TFTT2传递至第2条栅极扫描线G2,随后第2个扫描输入端IN2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并经由第3个扫描控制TFTT3传递至第3条栅极扫描线G3,接着第3个扫描输入端IN3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并经由第6个扫描控制TFTT6传递至第6条栅极扫描线G6,依次类推。
步骤3、进行后半帧扫描,结合图6与图7,第二扫描控制线SC2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如T1、T4、T5等均打开,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如T2、T3、T6等均关闭,反转信号POL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与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使电性连接于G1、G4、G5等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二极性。
具体地,第1个扫描输入线IN1首先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并经由第1个扫描控制TFTT1传递至第1条栅极扫描线G1,随后第2个扫描输入端IN2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并经由第4个扫描控制TFTT4传递至第4条栅极扫描线G4,接着第3个扫描输入端IN3提供栅极扫描脉冲信号并经由第5个扫描控制TFTT5传递至第5条栅极扫描线G5,依次类推。
值得一提的是,请参阅图7,所述步骤2通过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扫描触发信号STV启动前半帧扫描,所述步骤3通过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再次提供扫描触发信号STV启动后半帧扫描;每一个扫描输入端在一帧周期内提供两次栅极扫描脉冲信号,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扫描控制线SC1、SC2控制相应的扫描控制TFT打开和关闭,将两次栅极扫描脉冲信号分别输入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有效简化扫描时序,降低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驱动成本。数据信号的极性变换受反转信号POL的控制,针对一帧周期,所述反转信号POL的极性反转一次,控制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一次,即反转信号POL的周期等于一帧周期,反转信号POL的频率等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一帧周期包括了多个时钟信号CLK周期,因此该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使得数据信号的正负极性反转的频率大大降低,能够有效减弱数据信号延迟,保证各个子像素的充电效果,消除双栅线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的亮条纹,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功耗。
可选的,所述第一极性为正极性,第二极性为负极性,或者所述第一极性为负极性,第二极性为正极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增设扫描控制模块,并设置第4j-1条和第4j-2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4j条和第4j-3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时,在一帧周期的前半帧内,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内的第一扫描控制线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反转信号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使电性连接于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一极性;后半帧内,所述扫描控制模块内的第二扫描控制线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反转信号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与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使电性连接于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二极性,反转信号的频率降至等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相比于现有技术使得数据信号的正负极性反转的频率大大降低,能够有效减弱数据信号延迟,保证各个子像素的充电效果,消除双栅线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的亮条纹,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功耗,并简化扫描时序,降低驱动成本。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竖直的数据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栅极扫描线、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于所述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的一边设置的扫描控制模块(1)、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的多个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扫描输入端;
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包括竖直的第一扫描控制线(SC1)、与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线(SC1)平行的第二扫描控制线(SC2)、以及与栅极扫描线同等数量的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扫描控制TFT;
对应每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在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该条数据线;
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在该行子像素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条栅极扫描线,奇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上侧的栅极扫描线,偶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下侧的栅极扫描线;
对应每一行子像素,设置一个扫描输入端;
对应每一条栅极扫描线,设置一个扫描控制TFT,所述扫描控制TFT的漏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所在行子像素对应的扫描输入端;
第一条至最后一条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设j为正整数,第4j-1条和第4j-2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4j条和第4j-3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述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所述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线(SC2);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驱动时,在一帧周期的前半帧内,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内的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第二扫描控制线(SC2)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关闭,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所述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进行第一极性扫描;后半帧内,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内的第二扫描控制线(SC2)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关闭,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所述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进行第二极性扫描;
所述第一极性与第二极性的极性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包括沿水平方向自左至右依次重复排列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一红色子像素(R)、一绿色子像素(G)、和一蓝色子像素(B)构成一显示像素(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性为正极性,所述第二极性为负极性,反转信号(POL)控制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所述反转信号(POL)的频率等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性为负极性,所述第二极性为正极性,反转信号(POL)控制数据信号的极性反转,所述反转信号(POL)的频率等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子像素中均包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T)、及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T)电性连接的像素电极(P);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数据线,漏极电性连接所述像素电极(P)。
6.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竖直的数据线、多条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栅极扫描线、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于所述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子像素的一边设置的扫描控制模块(1)、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的多个相互平行并依次排列的水平的扫描输入端;
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包括竖直的第一扫描控制线(SC1)、与所述第一扫描控制线(SC1)平行的第二扫描控制线(SC2)、以及与栅极扫描线同等数量的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扫描控制TFT;
对应每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在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该相邻的两列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该条数据线;
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在该行子像素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条栅极扫描线,奇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上侧的栅极扫描线,偶数列的子像素均电性连接于其所在行下侧的栅极扫描线;
对应每一行子像素,设置一个扫描输入端;
对应每一条栅极扫描线,设置一个扫描控制TFT,所述扫描控制TFT的漏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于该栅极扫描线所在行子像素对应的扫描输入端;
第一条至最后一条栅极扫描线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设j为正整数,第4j-1条和第4j-2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第4j条和第4j-3条栅极扫描线均为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述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所述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所对应的扫描控制TFT的栅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线(SC2);
步骤2、进行前半帧扫描,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内的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第二扫描控制线(SC2)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关闭,反转信号(POL)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使电性连接于第一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一极性;
步骤3、进行后半帧扫描,所述扫描控制模块(1)内的第二扫描控制线(SC2)提供高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打开,第一扫描控制线(SC1)提供低电位控制信号,控制与其相连的所有扫描控制TFT均关闭,反转信号(POL)控制各条数据线提供与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各个扫描输入端自上而下依次向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输入栅极扫描脉冲信号,使电性连接于第二极性栅极扫描线的子像素呈第二极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信号(POL)的频率等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帧频。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包括沿水平方向自左至右依次重复排列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一红色子像素(R)、一绿色子像素(G)、和一蓝色子像素(B)构成一显示像素(1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通过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扫描触发信号(STV)启动前半帧扫描,所述步骤3通过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再次提供扫描触发信号(STV)启动后半帧扫描;每一个扫描输入端在一帧周期内提供两次栅极扫描脉冲信号。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子像素中均包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T)、及与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T)电性连接的像素电极(P);所述开关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栅极扫描线,源极电性连接该子像素对应的数据线,漏极电性连接所述像素电极(P)。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70886.6A CN105527737B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70886.6A CN105527737B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27737A true CN105527737A (zh) | 2016-04-27 |
CN105527737B CN105527737B (zh) | 2019-01-22 |
Family
ID=55770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70886.6A Active CN105527737B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527737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67040A (zh) * | 2016-06-23 | 2016-08-1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CN106054479A (zh) * | 2016-08-02 | 2016-10-2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7507590A (zh) * | 2017-09-04 | 2017-12-22 |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 |
CN107871479A (zh) * | 2016-09-26 | 2018-04-0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扫描线驱动电路、显示驱动器、电光学装置、设备和驱动方法 |
CN109782504A (zh) * | 2019-03-28 | 2019-05-21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CN110599941A (zh) * | 2019-09-23 | 2019-12-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1240061A (zh) * | 2020-03-18 | 2020-06-05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2433413A (zh) * | 2020-11-26 | 2021-03-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串扰消除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47882A (ko) * | 2006-11-27 | 2008-05-3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
CN102033368A (zh) * | 2009-09-25 | 2011-04-27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Tft-lcd阵列结构、驱动装置及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184718A (zh) * | 2010-12-31 | 2011-09-1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像素驱动方法 |
KR20120073793A (ko) * | 2010-12-27 | 2012-07-0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
CN103514846A (zh) * | 2012-06-29 | 2014-01-15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CN105278192A (zh) * | 2015-11-13 | 2016-01-2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液晶面板 |
-
2016
- 2016-02-01 CN CN201610070886.6A patent/CN1055277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47882A (ko) * | 2006-11-27 | 2008-05-3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
CN102033368A (zh) * | 2009-09-25 | 2011-04-27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Tft-lcd阵列结构、驱动装置及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
KR20120073793A (ko) * | 2010-12-27 | 2012-07-0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
CN102184718A (zh) * | 2010-12-31 | 2011-09-1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像素驱动方法 |
CN103514846A (zh) * | 2012-06-29 | 2014-01-15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CN105278192A (zh) * | 2015-11-13 | 2016-01-2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液晶面板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67040A (zh) * | 2016-06-23 | 2016-08-1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
CN106054479A (zh) * | 2016-08-02 | 2016-10-2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7871479A (zh) * | 2016-09-26 | 2018-04-0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扫描线驱动电路、显示驱动器、电光学装置、设备和驱动方法 |
CN107507590A (zh) * | 2017-09-04 | 2017-12-22 |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 |
CN109782504A (zh) * | 2019-03-28 | 2019-05-21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CN109782504B (zh) * | 2019-03-28 | 2022-02-15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CN110599941A (zh) * | 2019-09-23 | 2019-12-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1240061A (zh) * | 2020-03-18 | 2020-06-05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US11763770B2 (en) | 2020-03-18 | 2023-09-19 |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apparatus |
CN112433413A (zh) * | 2020-11-26 | 2021-03-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串扰消除方法 |
CN112433413B (zh) * | 2020-11-26 | 2022-07-1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串扰消除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27737B (zh) | 2019-0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11184B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5527737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3996383B (zh) | 显示设备 | |
JP5419321B2 (ja) | 表示装置 | |
CN105629606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1266767B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01644842B (zh) | 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以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 |
WO2017117846A1 (zh) | Goa电路 | |
CN103474044B (zh) |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显示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 |
CN103558720B (zh)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 |
CN104766576B (zh) | 基于p型薄膜晶体管的goa电路 | |
TWI404022B (zh) | 驅動一液晶顯示裝置的方法 | |
WO2016061856A1 (zh) | Tft阵列基板 | |
WO2016061849A1 (zh) | Tft阵列基板 | |
CN103680434A (zh) | 包括检查电路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检查方法 | |
US11482184B2 (en) | Row drive circuit 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19200820A1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6847227A (zh) | Goa电路驱动架构 | |
US20100259519A1 (en) | Subpixel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TWI386902B (zh) | 基於點反轉操作之液晶顯示裝置 | |
CN106125435A (zh) |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 |
US11462187B2 (en) | Row drive circuit 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2820014A (zh) |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3886819B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1251697A (zh) | 基于点反转操作的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