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8720B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58720B CN103558720B CN201310572342.6A CN201310572342A CN103558720B CN 103558720 B CN103558720 B CN 103558720B CN 201310572342 A CN201310572342 A CN 201310572342A CN 103558720 B CN103558720 B CN 1035587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cell
- data line
- polarity
- drive unit
-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6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100224481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pole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50046160 POL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50110488 POL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00117436 Thermus aquaticus pol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9 data en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阵列基板包括显示驱动电路以及由横纵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数据线形成的多个像素单元;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像素单元形成像素单元列,像素单元列中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一条数据线相连接,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相邻的另一条数据线相连接;显示驱动电路用于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以使得至少部分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列电压极性相反;且在同一列像素单元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电压极性相反。该阵列基板能够有效改善闪烁和色偏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通过调节每一个像素中的红、绿、蓝子像素对光的透过量来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器在扫描周期内将数据通过源极驱动单元提供给像素电极并在帧周期内使上述数据保持在该像素电极上以驱动该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从而进行图像显示。为提高液晶面板的显示质量、避免液晶极化不均,像素电极需要采用交流电压来驱动,即需要对像素电极上的数据电压的极性进行满足一定规律的周期性的反转。
现有的极性反转方式包括帧极性反转(Frame Inversion)、线极性反转(Line Inversion)和点极性反转(Dot Inversion)等方式。其中,在帧极性反转方式中,某一帧的所有液晶电容均被充电为一种相同的电压极性,其下一帧的所有液晶电容又同时被充电为另一相同的电压极性,这样因不同的极性之间存在灰阶差异,帧极性反转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容易产生闪烁,视觉效果不良。为了改善帧极性反转方式存在的缺点,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采用线极性反转及点极性反转的方式取代帧极性反转。在线极性反转方式中,某一帧中相邻两行或列的液晶电容被充电为相反的电压极性,从而可以以平均的方式降低帧极性反转方式中画面闪烁的问题,但在线性极性反转中相同电压极性方向上的信号易产生干扰;在点极性反转方式中,某一帧中每一个次像素点的液晶电容的电压极性均与其相邻的次像素点的液晶电容的电压极性相反,这样一种反转方式具有更加良好的平均显示效果,可以使得画面闪烁的问题大大改善。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点反转方式具有较大的功耗。
此外,在某些特定的显示模式下,各像素单元间的偏压无法完全抵消,这样,公共电极电压就会被上拉或下拉,从而使得各颜色像素单元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的差增大或减小,导致显示画面出现色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能够均衡液晶显示面板上各像素单元间的电压的极性,改善闪烁和色偏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由横纵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数据线形成的多个像素单元;其中,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
其中,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像素单元形成像素单元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一条数据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相邻的另一条数据线相连接;
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用于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以使得在至少部分相邻的两列像素单中,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的电压极性相反;且在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相邻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电压极性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驱动电路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
所述源极信号电压通过所述数据线驱动与所述数据线相连接的像素单元,以使得至少部分相邻的两列所述像素单元列电压极性相反;且在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电压极性相反;
其中,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像素单元形成像素单元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一条数据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相邻的另一条数据线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这样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列,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像素单元形成像素单元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又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其中不同像素单元组中像素单元的连接各不相同,从而可以通过向不同的数据线输入特定的源极信号电压,实现至少部分相邻的两列所述像素单元列电压极性相反;且在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电压极性相反。这样一来,由于相邻像素单元组之间的电压极性相反,从而能够彼此抵消偏压,均衡液晶显示面板上各像素单元间的电压的极性,显著改善闪烁和色偏现象。另一方面,在一帧周期内,同一像素单元列的数据线通过分别输入电压极性相反的源极信号电压,即可以实现相邻像素单元组之间的电压极性相反,采用这样一种结构的阵列基板由于在每一帧内每一条数据线的电压极性无需反复发生跳变,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阵列基板驱动过程中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显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驱动信号的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源极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点反转像素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驱动电路10以及由横纵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11和数据线12形成的多个像素单元13。
每个像素单元列130中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组131和第二像素单元组132。
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一条数据线相连接,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相邻的另一条数据线相连接。例如:像素单元列130中,第一像素单元组131中的各个像素单元13的薄膜晶体管均与第一数据线121相连接,第二像素单元组132中的各个像素单元13的薄膜晶体管均与第二数据线122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像素单元列130是指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像素单元13。像素单元列130的数量与阵列基板中位于同一行的像素单元13数量有关,例如:像素单元列130包含和多条栅线和两条数据线121、122。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单元组131和第二像素单元组132可以包括相同数量的像素单元13,在第一像素单元组131或第二像素单元组132中,均可以包含一个以上的纵向设置的像素单元13,像素单元组所包含的像素单元1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在如图1所示的阵列基板中,是以像素单元列130包括两条数据线121和122,第一像素单元组131和第二像素单元组132中均包含一个像素单元13为例进行的说明。
其中,显示驱动电路10用于向数据线12输入源极信号电压,以使得至少部分相邻的两列所述像素单元列电压极性相反;且在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电压极性相反。相邻的两列所述像素单元列电压极性相反,指的是相邻的像素单元列中,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电压极性变化相反;例如:其中一像素单元列的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按照+-+-+-…顺序交替变化,另一像素单元列的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按照-+-+-+…顺序交替变化。如图1所示,在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列130中,连接数据线121的第一像素组131与连接数据线122的第一像素组131两者的电压极性相反(也即连接数据线121的像素单元13,与连接数据线122的像素单元13电压极性相反);且在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列130中,相邻像素单元组131和132电压极性相反(即位于同一列像素单元列130中,相邻像素单元组131和132中的像素单元13的电压极性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这样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列,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像素单元形成像素单元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又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其中不同像素单元组中像素单元的连接各不相同,从而可以通过向不同的数据线输入特定的源极信号电压,实现至少部分的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与其相邻的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电压极性相反。这样一来,由于相邻像素单元之间的电压极性相反,从而能够彼此抵消偏压,均衡液晶显示面板上至少部分显示区的各像素单元间的电压的极性,显著改善闪烁和色偏现象。另一方面,在一帧周期内,同一像素单元列的数据线通过分别输入电压极性相反的源极信号电压,即可以实现相邻像素单元之间的电压极性相反,采用这样一种结构的阵列基板由于在每一帧内每一条数据线的电压极性无需反复发生跳变,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阵列基板驱动过程中的功耗。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显示驱动电路10具体可以包括时序控制单元101、极性控制单元102以及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103。
其中,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103又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源极驱动单元1031和至少一个第二源极驱动单元1032,每一个源极驱动单元103分别连接至少一条数据线12(图2中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源极驱动单元1031和至少一个第二源极驱动单元1032的结构相同,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源极驱动单元1031和第二源极驱动单元1032所接收到的极性控制信号并不相同,从而使得二者分别输出具有不同电压极性的源极信号电压,为了区别这两种极性不同的电压输出端,可以将其分别命名为至少一个第一源极驱动单元1031和至少一个第二源极驱动单元1032。
时序控制单元101,用于向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103输入第一极性反转信号POL1(如图2中实线所示)和第二极性反转信号POL2(如图2中虚线所示),第一极性反转信号POL1和第二极性反转信号POL2相位相反,以使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103向数据线12输入源极信号电压。
极性控制单元102,用于向第一源极驱动单元1031输入第一极性控制信号POLC1(如图2中点划线所示),向第二源极驱动单元1032输入第二极性控制信号POLC2(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第一极性控制信号POLC1和第二极性控制信号POLC2相位相反,以使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103所驱动的源极信号电压实现极性反转。
具体的,时序控制单元101和极性控制单元102可以为多种电子元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时序控制单元101是以时序控制芯片TCON为例进行的说明,极性控制单元102同样可以集成到时序控制芯片TCON上。当然,这也仅仅是举例说明,同样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单元或电子元件作为时序控制单元101和极性控制单元102,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制。
方式之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还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其中,在第n列像素单元列130中,第一像素单元组131中的各个像素单元13的薄膜晶体管均与第2n-1列数据线相连接,第二像素单元组132中的各个像素单元13的薄膜晶体管均与第2n列数据线相连接。
第2n列数据线与第2n+1列数据线相邻设置于两列像素单元列130之间。
其中,n为自然数,且n小于等于阵列基板中像素单元列130数量的一半。
具体的,第2n-1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与第2n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可以相反,第2n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与第2n+1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可以相同。
采用这样一种结构的数据线设计,通过在一帧周期内,分别向相邻并列设置的第2n列数据线与第2n+1列数据线输入相同极性的电压信号,即可以实现至少部分的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与其相邻的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电压极性相反。由于采用相邻的两列数据线分别向两像素单元列中的部分像素单元组输入驱动信号,因此可以大大提高信号驱动的可靠性,此外,相邻的两列数据线输入信号极性相同,也可以进一步避免数据线之间由于存在极性差而产生的串扰,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源极驱动单元1031可以对应显示区域的第一区域,第二源极驱动单元1032可以对应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二区域,其中,显示区域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并不重合。
第一源极驱动单元1031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与第二源极驱动单元1032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顺序相反。
其中,显示区域的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均分别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数据线。在显示区域的第一区域或在显示区域的第二区域内,同样可以采用第2n-1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与第2n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相反,第2n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与第2n+1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相同的数据输入方式。
具体的,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显示驱动电路10对如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进行驱动。其中,包括2n个用于输出源极信号电压的源极驱动单元103,n个第一源极驱动单元1031对应显示区域的左半侧区域,其余n个第二源极驱动单元1032对应显示区域的右半侧区域。例如:D-IC_1…D-IC_n位于左半侧区域,D-IC_n+1…D-IC_2n位于右半侧区域,每个D-IC连接4条数据线。
源极驱动单元103的输入输出信号关系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通过控制第一极性反转信号POL1、第二极性反转信号POL2以及极性控制信号POLC即可以实现源极驱动单元103的顺序重复输出。
例如,参考图4,时序控制单元101可以向每一个源极驱动单元103输入高电平(H)的第一极性反转信号POL1和低电平(L)的第二极性反转信号POL2。
极性控制单元102可以向位于显示区域的左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103输入高电平(H)的第一极性控制信号POLC1,向位于显示区域的右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103输入低电平(L)的第二极性控制信号POLC2。
根据图4所示的信号关系,在第N帧,当POLC=H、POL1=H、POL2=L时,可以使得位于显示区域的左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103向左半侧区域数据线OUT_4n+1至OUT_4n+4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自左向右按正负负正(+--+)的顺序重复排列(如图4中下虚线框所示);当POLC=L、POL1=H、POL2=L时,可以使得位于显示区域的右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103向右半侧区域数据线OUT_4n+1至OUT_4n+4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自左向右按负正正负(-++-)的顺序重复排列(如图4中上虚线框所示),相应的源极驱动单元103输出信号可以如图5所示。采用上述驱动信号,至少部分显示区可以实现如图6所示的点反转效果。
在第N+1帧,时序控制单元101和极性控制单元102向源极驱动单元103均反转,以使得源极驱动单元103输出信号发生反转,进而使得数据线信号发生反转,同样实现了至少部分显示区点反转效果。
依次类推,每一帧数据线的电压发生一次电压极性反转。即每一帧内每一条数据线的电压极性无需反复发生跳变,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阵列基板驱动过程中的功耗。
方式之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还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其中,在第n列像素单元列130中,第一像素单元组131中的各个像素单元13的薄膜晶体管均与第2n-1列数据线相连接,第二像素单元组132中的各个像素单元13的薄膜晶体管均与第2n列数据线相连接。
第2n列数据线与第2n+1列数据线相邻设置于两列像素单元列130之间。
其中,n为自然数,且n小于等于阵列基板中像素单元列130数量的一半。
根据图4所示的信号关系,在第N帧,当POL1=H、POL2=L时,可以使得位于显示区域的左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103向左半侧区域数据线OUT_4n+1至OUT_4n+4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自左向右按正负负正(+--+)的顺序重复排列(如图4中下虚线框所示);当POL1=L、POL2=H时,可以使得位于显示区域的右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103向右半侧区域数据线OUT_4n+1至OUT_4n+4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自左向右按负正正负(-++-)的顺序重复排列(如图4中上虚线框所示),相应的源极驱动单元103信号可以如图5所示。此时,极性控制单元102向左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输入POLC=H,右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输入POLC=L,则通过极性控制单元102的作用,在数据线上均呈现+--++--+…+--+,即按照+--+顺序重复排列。采用上述驱动信号,显示区可以实现如图6所示的点反转效果。在第N+1帧,时序控制单元101和极性控制单元102向源极驱动单元103均反转,以使得源极驱动单元103输出信号发生反转,进而使得数据线信号发生反转,同样实现了至少部分显示区点反转效果。
在第N+1帧,时序控制单元101和极性控制单元102向源极驱动单元103输入信号均反转,以使得源极驱动单元103输出信号发生反转,进而使得数据线信号发生反转,同样实现了至少部分显示区的点反转效果。
依次类推,每一帧数据线的电压发生一次电压极性反转。即每一帧内每一条数据线的电压极性无需反复发生跳变,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阵列基板驱动过程中的功耗。
采用上述任一驱动信号方式,均可以在至少部分显示区实现如图6所示的点反转效果,其中,每一列像素单元列分别对应一种颜色,相邻的3列像素单元列分别为对应R(红色)、G(绿色)、B(蓝色)三种像素单元。在同一列像素单元列中,相邻设置的第一像素单元组与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可以输入相同的栅极驱动信号,如图6所示,栅线G1与栅线G2可以输入相同的栅极驱动信号,栅线G3和栅线G4可以输入相同的栅极驱动信号。其中,表现为低于参考电平值的像素单元中的像素电极采用斜填充线表示,相应的这些像素单元将不发光,而高于参考电平值的像素单元中的像素电极无填充线,这些像素单元将发光。可以清楚地看到,采用上述驱动信号可以实现每一个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与其相邻的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电压极性相反。此外,在如图6所示的阵列基板中,由于相邻两行像素单元组分别连接不同的数据线,相邻两行像素单元组所对应的栅线可以输入相同的栅极驱动信号也不会发生行间的串扰,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降低栅线的数量和扫描频率,从而可以降低阵列基板的设计难度,进一步降低阵列基板驱动过程中的功耗。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相邻的两组栅极驱动信号可以采用周期相同的方波信号,且两组方波信号之间可以具有半周期的延迟。具体的,在栅线G1和栅线G2输入高电平栅极驱动信号的一半时刻时,栅线G3和栅线G4开始进行高电平栅极驱动信号的输入。这样一来,由于下一组栅极驱动信号提前输入相应的栅线,从而可以为相应的像素单元进行预充电,而此时这些像素单元并不输出显示信号,当上一组栅极驱动信号扫描完成后,由下一组栅极驱动信号驱动的像素单元能够快速地打开像素单元,从而能够显著地提高显示面板的响应速度,大大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信号的选择也仅仅是举例说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驱动信号的电压极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以水平相邻的三个像素单元分别为R(红色)、G(绿色)、B(蓝色)三种像素单元的组合为例进行的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一帧周期内阵列基板上的每一个像素单元均与其相邻的像素单元的电压极性相反,即采用一点反转(1DOT)方式。应当想到,以上所述也仅仅是以1DOT方式为例进行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阵列基板还可以采用多种点反转方式。例如,在如图7所示的阵列基板中是以二点反转(2DOT)反转方式进行的说明。其中,第一像素组131和第二像素组132均可以包括纵向排列的2个像素单元13。
具体的,当第一像素组131和第二像素组132所含有的像素单元13数量增加时,与图6类似的,在同一列像素单元列中,相邻设置的第一像素单元组与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可以输入相同的栅极驱动信号。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栅线的数量和扫描频率,实现低功耗驱动。但随着第一像素组131和第二像素组132所含有的像素单元13数量的增加,点反转方式将更加趋近于线反转方式,相同电压极性方向上的信号也将更易产生干扰,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当第一像素组131和第二像素组132所含有的像素单元13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以第一像素组131和第二像素组132均可以包括纵向排列的2个像素单元13为例进行的说明,而并非对本发明所做的限制。
在一帧扫描结束后,用于驱动像素单元的源极信号电压将全部极性反转。从而确保像素单元区域内的液晶分子不会因为长期的电场作用发生极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其中,阵列基板的结构已在前述实施例中做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列,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像素单元形成像素单元列,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列中又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其中不同像素单元组中像素单元的连接各不相同,从而可以通过向不同的数据线输入特定的源极信号电压实现至少部分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与其相邻的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电压极性相反。这样一来,由于相邻像素单元之间的电压极性相反,从而能够彼此抵消偏压,均衡液晶显示面板上各像素单元间的电压的极性,显著改善闪烁和色偏现象。另一方面,在一帧周期内,同一像素单元列的数据线通过分别输入电压极性相反的源极信号电压,即可以实现相邻像素单元之间的电压极性相反,采用这样一种结构的阵列基板由于在每一帧内每一条数据线的电压极性无需反复发生跳变,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阵列基板驱动过程中的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有一种阵列基板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801、显示驱动电路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
S802、源极信号电压通过数据线驱动与该数据线相连接的像素单元,以使得至少部分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列电压极性相反;且在同一列像素单元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电压极性相反。
其中,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像素单元形成像素单元列,每个像素单元列中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一条数据线相连接,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相邻的另一条数据线相连接。例如: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中包括相同数量的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各个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均与第一数据线相连接,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各个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均与第二数据线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这样一种阵列基板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列,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像素单元形成像素单元列,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列中又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其中不同像素单元组中像素单元的连接各不相同,从而可以通过向不同的数据线输入特定的源极信号电压,实现至少部分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与其相邻的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电压极性相反。这样一来,由于相邻像素单元之间的电压极性相反,从而能够彼此抵消偏压,均衡液晶显示面板上各像素单元间的电压的极性,显著改善闪烁和色偏现象。另一方面,在一帧周期内,同一像素单元列的数据线通过分别输入电压极性相反的源极信号电压,即可以实现相邻像素单元之间的电压极性相反,采用这样一种结构的阵列基板由于在每一帧内每一条数据线的电压极性无需反复发生跳变,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阵列基板驱动过程中的功耗。
进一步地,显示驱动电路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具体可以包括:
时序控制单元向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输入第一极性反转信号和第二极性反转信号,第一极性反转信号和第二极性反转信号相位相反,以使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
极性控制单元向第一源极驱动单元输入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向第二源极驱动单元输入第二极性控制信号,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和第二极性控制信号相位相反,以使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所驱动的源极信号电压实现极性反转。
其中,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源极驱动单元,每一个源极驱动单元分别连接至少一条数据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源极驱动单元的结构完全一样,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和第二源极驱动单元所接收到的极性控制信号并不相同,从而使得二者分别输出具有不同电压极性的源极信号电压,为了区别这两种极性不同的电压输出端,可以将其分别命名为至少一个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源极驱动单元。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还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其中,在第n列像素单元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各个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均与第2n-1列数据线相连接,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各个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均与第2n列数据线相连接。
第2n列数据线与第2n+1列数据线相邻设置于两列像素单元列之间。
其中,n为自然数,且n小于等于阵列基板中所述像素单元列数量的一半。
具体的,第2n-1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与第2n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可以相反,第2n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与第2n+1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可以相同。
采用这样一种结构的数据线设计,通过在一帧周期内,分别向相邻并列设置的第2n列数据线与第2n+1列数据线输入相同极性的电压信号即可以实现至少部分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与其相邻的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的电压极性相反。由于采用相邻的两列数据线分别向两像素单元列中的部分像素单元组输入驱动信号,因此可以大大提高信号驱动的可靠性,此外,相邻的两列数据线输入信号极性相同,也可以进一步避免数据线之间由于存在极性差而产生的串扰,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可以对应显示区域的第一区域,第二源极驱动单元可以对应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二区域,其中,显示区域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并不重合。
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与第二源极驱动单元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顺序相反。
具体的,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显示驱动电路10对如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进行驱动。其中,包括2n个用于输出源极信号电压的源极驱动单元,n个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对应显示区域的左半侧区域,其余n个第二源极驱动单元对应显示区域的右半侧区域。
源极驱动单元的输入输出信号关系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通过控制第一极性反转信号POL1、第二极性反转信号POL2以及极性控制信号POLC即可以实现源极驱动单元的顺序重复输出。
例如,时序控制单元可以向每一个源极驱动单元输入高电平(H)的第一极性反转信号POL1和低电平(L)的第二极性反转信号POL2。
极性控制单元可以向位于显示区域的左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输入高电平(H)的第一极性控制信号POLC1,向位于显示区域的右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输入低电平(L)的第二极性控制信号POLC2。
根据图4所示的信号关系,可以使得位于显示区域的左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自左向右按正负负正的顺序重复排列,像素单元内的电压极性可以如图5所示,使得位于显示区域的右半侧区域的源极驱动单元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自左向右按负正正负的顺序重复排列。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驱动方法还可以适用于2DOT反转方式。例如,第一像素组和第二像素组均可以包括纵向排列的2个像素单元。具体驱动方法可以如前所述。采用这样一种驱动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栅线的数量和扫描频率,实现低功耗驱动。
在一帧扫描结束后,用于驱动像素单元的源极信号电压将全部极性反转。从而确保像素单元区域内的液晶分子不会因为长期的电场作用发生极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及硬件相关外围电路的设置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驱动电路以及由横纵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数据线形成的多个像素单元;
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像素单元形成像素单元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一条数据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相邻的另一条数据线相连接;
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用于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以使得至少部分相邻的两列所述像素单元列电压极性相反;且在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电压极性相反;
所述显示驱动电路包括时序控制单元、极性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
所述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源极驱动单元,每一个所述源极驱动单元分别连接至少一条所述数据线;
所述时序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输入第一极性反转信号和第二极性反转信号,所述第一极性反转信号和所述第二极性反转信号相位相反,以使所述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
所述极性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源极驱动单元输入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二源极驱动单元输入第二极性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极性控制信号相位相反,以使所述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所驱动的源极信号电压实现极性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对应显示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源极驱动单元对应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单元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顺序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第n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各个所述像素单元的TFT均与第2n-1列数据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各个所述像素单元的TFT均与第2n列数据线相连接;
第2n列数据线与第2n+1列数据线相邻设置于两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之间;
其中,所述n为自然数,且所述n小于等于所述阵列基板中所述像素单元列数量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n-1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与所述第2n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相反;
所述第2n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与所述第2n+1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输入相同的栅极驱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中包括相同数量的所述像素单元;
所述第一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像素组均包括纵向排列的2个所述像素单元。
7.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8.一种阵列基板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驱动电路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
所述源极信号电压通过所述数据线驱动与所述数据线相连接的像素单元,以使得至少部分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列电压极性相反;且在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组和第二像素单元组电压极性相反;
其中,沿数据线方向排列的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形成所述像素单元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一条数据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与相邻的另一条数据线相连接;
所述显示驱动电路向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包括:
时序控制单元向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输入第一极性反转信号和第二极性反转信号,所述第一极性反转信号和所述第二极性反转信号相位相反,以使所述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
所述极性控制单元向第一源极驱动单元输入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向第二源极驱动单元输入第二极性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极性控制信号相位相反,以使所述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所驱动的源极信号电压实现极性反转;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源极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源极驱动单元,每一个所述源极驱动单元分别连接至少一条所述数据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阵列基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对应显示区域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源极驱动单元对应所述显示区域的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源极驱动单元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单元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源极信号电压极性顺序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阵列基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n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中的各个所述像素单元的TFT均与第2n-1列数据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各个所述像素单元的TFT均与第2n列数据线相连接;
第2n列数据线与第2n+1列数据线相邻设置于两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之间;
其中,所述n为自然数,且所述n小于等于所述阵列基板中所述像素单元列数量的一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基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n-1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与所述第2n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相反;
所述第2n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与所述第2n+1列数据线的电压极性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列中,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中的像素单元输入相同的栅极驱动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阵列基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组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组中包括相同数量的所述像素单元;
所述第一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像素组均包括纵向排列的2个所述像素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72342.6A CN103558720B (zh) | 2013-11-15 | 2013-11-15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72342.6A CN103558720B (zh) | 2013-11-15 | 2013-11-15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58720A CN103558720A (zh) | 2014-02-05 |
CN103558720B true CN103558720B (zh) | 2015-03-18 |
Family
ID=50013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72342.6A Active CN103558720B (zh) | 2013-11-15 | 2013-11-15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5872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0438B (zh) | 2014-06-27 | 2016-08-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5093737A (zh) * | 2015-07-28 | 2015-11-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器 |
CN105185326B (zh) | 2015-08-12 | 2017-10-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电路 |
CN105182638A (zh) | 2015-08-28 | 2015-12-23 |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6571122A (zh) * | 2015-10-12 | 2017-04-19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5278133A (zh) * | 2015-10-27 | 2016-01-27 |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6782404A (zh) * | 2017-02-03 | 2017-05-3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架构及液晶显示面板 |
CN107463016A (zh) * | 2017-09-22 | 2017-12-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09285514B (zh) | 2018-10-31 | 2021-01-08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346020B (zh) * | 2018-11-26 | 2020-06-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驱动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9599072B (zh) * | 2018-12-18 | 2021-04-0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和显示器 |
CN110379382A (zh) * | 2019-06-06 | 2019-10-25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3219745B (zh) * | 2021-04-20 | 2022-07-05 |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CN113223474A (zh) * | 2021-04-30 | 2021-08-06 |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
CN113781971A (zh) * | 2021-08-05 | 2021-12-10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CN113674672B (zh) * | 2021-08-18 | 2023-06-27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面板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3938A (zh) * | 2007-12-27 | 2010-12-01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视接收机 |
CN102419488A (zh) * | 2010-09-27 | 2012-04-18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1937142B (zh) * | 2009-06-29 | 2013-04-17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2013
- 2013-11-15 CN CN201310572342.6A patent/CN1035587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3938A (zh) * | 2007-12-27 | 2010-12-01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视接收机 |
CN101937142B (zh) * | 2009-06-29 | 2013-04-17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2419488A (zh) * | 2010-09-27 | 2012-04-18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58720A (zh) | 2014-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58720B (zh)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 |
US9626922B2 (en) | GOA circuit,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 |
US7567228B1 (en) | Multi switch pixel design using column inversion data driving | |
CN107767832B (zh)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电路 | |
CN103996383B (zh) | 显示设备 | |
US682271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2930840B (zh) | 液晶显示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 | |
US824833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
JP5517822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17503218A (ja) | ゲート駆動回路、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 |
JP6314450B2 (ja)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203551912U (zh) |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器 | |
JP2007058217A (ja)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
CN102269905A (zh) | 液晶面板 | |
JP2009251608A (ja)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駆動方法 | |
US10942405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0879500B (zh) |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TW200419514A (en) |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 dot inversion | |
JP5306926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TWI408648B (zh) | 液晶顯示器之驅動方法 | |
US20080158125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8735174B (zh) |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US20130093747A1 (en) | Lcd panel | |
US20050046620A1 (en) | Thin film transistor LCD structur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6652952A (zh) | 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对其进行点反转驱动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