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2689B - 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22689B CN105522689B CN201410510159.8A CN201410510159A CN105522689B CN 105522689 B CN105522689 B CN 105522689B CN 201410510159 A CN201410510159 A CN 201410510159A CN 105522689 B CN105522689 B CN 1055226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w
- independent
- sleeve
- wedge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18—Moulds having screw-threaded mould w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02—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 B29C33/0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using liquids, gas or stea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 B29C33/4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with means for collapsing or disassembling
- B29C33/485—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with means for collapsing or disassembling cores or mandr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76—Co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B29C45/4421—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using expansible or collapsible co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1/00—Articles provided with screw thre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56—Stoppers or lids for bottles, jars, or the like, e.g. closures
- B29L2031/565—Stoppers or lids for bottles, jars, or the like, e.g.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包括行位、套筒、行位座以及斜锲。行位安装于所述行位座上,套筒套装在所述行位外,斜锲安装于行位内。行位由多个第一独立行位和多个第二独立行位组成,且每一个第一独立行位和每一个第二独立行位都能够单独安装到行位座上以及单独从行位座上拆除;以及当套筒相对于第一独立行位和第二独立行位轴向运动时套筒能够依次对第一独立行位和第二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力,从而迫使第一独立行位和第二独立行位先后向套筒内部运动。由于本发明的行位由多个独立行位构成,因此模具结构简单,维修更换方便且维修更换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盖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市面对塑料内牙盖的需求量大,塑料内压盖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每天的使用量为天文数字。然而,塑料内压盖的生产是通过注塑模机来完成的。现有的塑料内牙盖的模具制造技术离不开齿轮转动退出部件,其需要马达或涡轮带动产生动力。并且,现有模具的结构复杂,不易维护。此外,绝大部分模具都不能安装冷却系统,注塑周期长。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注塑周期短且易维护的注塑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其能够解决注塑模具结构复杂,不易维修更换且维修更换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包括行位、套筒、行位座以及斜锲,所述行位安装于所述行位座上,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行位外,所述斜锲安装于所述行位内,所述行位由多个第一独立行位和多个第二独立行位组成,且每一个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和每一个所述第二独立行位都能够单独安装到所述行位座上以及单独从所述行位座上拆除;以及当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和所述第二独立行位轴向运动时所述套筒能够依次对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和所述第二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力,从而迫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和所述第二独立行位先后向所述套筒内部运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独立行位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独立行位。
较佳地,组装时,多个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和多个所述第二独立行位一起形成一圆筒。
较佳地,所述行位座上设有大行位槽和小行位槽,且所述大行位槽和所述小行位槽呈环形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独立行位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安装于所述 小行位槽和所述大行位槽中,从而所述第一安装部能够在所述小行位槽中滑动,而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在所述大行位槽中滑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设置有锥面部分,所述套筒内壁上设置有锥面配合部,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面部分的锥度与所述锥面配合部的锥度相同,从而当所述套筒安装到所述行位上之后,所述锥面配合部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面部分配合,当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作轴向运动之时,所述锥面配合部能够对所述第一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分力,从而迫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向所述套筒内部运动。
较佳地,所述套筒一端的内壁上一体向内伸出多个锲形块,所述锲形块沿所述内壁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为弧形块,所述弧形块外表面的锥度与所述锲形块的锥度相同,当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行位上之后,所述锲形块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配合,从而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驱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作径向移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独立行位外侧面设置有圆柱面部分和锥面部分,当所述套筒内壁上的所述锲形块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的锥面部分接触时,所述套筒的在锲形块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独立行位的圆柱面部分接触,而当所述套筒进一步运动并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向内滑动后,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独立行位的锥面部分接触,从而对所述第二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分力并迫使所述第二独立行位向所述套筒内运动。
较佳地,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设有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类槽和第二类槽,以及所述行位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大凸出块和小凸出块,当所述套筒穿过所述行位座时,所述第一类槽与所述大凸出块配合,而所述第二类槽与所述小凸出块配合。
较佳地,所述型芯装置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环绕外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件由两部分组成且分别安装于所述定位槽内,从而通过所述定位件能够对所述套筒施加轴向力。
较佳地,所述型芯装置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安装于所述斜锲内部。
较佳地,所述冷却组件设有颈部、冷却液流入槽和冷却液流出槽,所述颈部与所述斜锲内壁组成冷却液容纳室,从而冷却液从所述冷却液流如槽进入所述冷却液容纳室,再从冷却液流出槽流出。
较佳地,所述冷却组件的端面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用于安装密封圈 从而将冷却液密封于所述冷却液容纳室。
较佳地,所述斜锲的前端为锥体,所述斜锲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所述冷却组件。
较佳地,所述斜锲的前端为锥体,所述第一独立行位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具有不同的锥度,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度与所述锲形块的锥度相同,所述第一独立行位的内侧面的锥度与所述斜锲前端的锥度相同,以及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度为7度~12度,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内侧面的锥度为8度~13度,且所述第壹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度比所述第壹独立行位内侧面的锥度小。
较佳地,所述第壹独立行位内侧面的锥度为9度,所述第壹独立行位内侧面的锥度为10度。较佳地,所述型芯装置还包括顶针,所述冷却组件和所述斜锲皆设有顶针孔,当所述冷却组件安装到所述斜锲中时,所述冷却组件中的顶针孔与所述斜锲中的顶针孔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一起容纳所述顶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包括行位、套筒、行位座、斜锲、冷却组件以及定位件,所述行位安装于所述行位座上,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行位外,所述斜锲安装于所述行位内,所述冷却组件安装于所述斜锲内,所述行位由多个第一独立行位和多个第二独立行位组成;所述行位座上设有大行位槽和小行位槽,所述大行位槽和所述小行位槽呈环形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独立行位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安装于所述小行位槽和所述大行位槽中并能够在所述小行位槽和所述大行位槽中滑动;所述套筒一端的内壁上一体向内伸出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锲形块,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为弧形块,所述弧形块外表面的锥度与所述锲形块的锥度相同,从而当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行位上之后,所述锲形块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配合,当所述套筒轴向运动时能够对所述第一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分力并迫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向套筒内运动;所述第二独立行位外侧面设置有圆柱面部分和锥面部分,当所述套筒内壁上的所述锲形块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的锥面部分接触时,所述套筒的在所述锲形块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独立行位的圆柱面部分接触,而当所述套筒进一步运动并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向内滑动后,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独立行位的圆柱面部分接触,从而对所述第二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分力并迫使所述第二独立行位向所述套筒内运动;以及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类槽和第二类槽,所述行位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大凸出块和小凸出块,当所述套筒穿过所述行位座时,所述第一类槽与所述大凸出块配合,而所述第二类槽与所述小凸出块 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包括行位、套筒、行位座以及斜锲,所述行位安装于所述行位座上,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行位外,所述斜锲安装于所述行位内,所述行位由多个第二独立行位和多个第一独立行位组成;所述行位座上设有大行位槽和小行位槽,且所述大行位槽和所述小行位槽呈环形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独立行位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安装于所述小行位槽和所述大行位槽中且所述第一安装部能够在所述小行位槽中滑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在所述大行位槽中滑动;以及每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每一个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不同的尺寸,每一个所述小行位槽和每一个所述大行位槽分别与不同的第一安装部和不同的第二安装部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型芯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型芯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a为本发明的小独立行位的右视图。
图3b为沿图3a中的A-A面的剖视图。
图3c为本发明的小独立行位的左视图。
图4a为本发明的大独立行位的右视图。
图4b为沿图4a中的B-B面的剖视图。
图4c为本发明的大独立行位的左视图。
图5a为本发明的套筒的右视图。
图5b为沿图5a中的C-C面的剖视图。
图5c为本发明的大独立行位的左视图。
图5d为沿图5a中的D-D面的剖视图。
图6a为本发明的套筒的右视图。
图6b为沿图6a中的E-E面的剖视图。
图6c为本发明的套筒的左视图。
图6d为沿图6a中的F-F面的剖视图。
图7a为本发明的斜锲的右视图。
图7b为沿图7a中的G-G面的剖视图。
图7c为本发明的斜锲的左视图。
图8a为本发明的冷却组件的右视图。
图8b为沿图8a中的H-H面的剖视图。
图8c为本发明的冷却组件的左视图。
图9a本发明的定位件的左视图。
图9b本发明的定位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用于容器盖制造的型芯装置10由3个小独立行位11、3个大独立行位12、套筒13、行位座14、斜锲15、冷却组件16和定位件17等组成。
其中,小独立行位11和大独立行位12可滑动地安装于行位座14上,从而小独立行位11、大独立行位12以及行位座14一起构成一个圆锥形空腔。套筒13套装在小独立行位11和大独立行位12组成的圆锥形空腔外侧。斜锲15安装于小独立行位11和大独立行位12所构成的圆锥形空腔中。
斜锲15内部设有大冷却孔156和小顶针孔157。大冷却孔156位于斜锲15中、后部,孔径大。小顶针孔157位于斜锲15前部,孔径小。大冷却孔156小顶针孔157流体连通。冷却组件16位于冷却孔156中。冷却组件16内部设有通孔161,当冷却组件16安装到斜锲15中以后,通孔161与小顶针孔157对齐且位于同一直线上,顶针安装于通孔161和小顶针孔157中。
套筒13外周设有定位槽131,定位件17安装于定位槽131中。冷却组件16前端设有密封槽165,用于安装防水胶圈从而防止冷却液从冷却组件16前端溢出。
如图1~图3c所示,小独立行位11为一个弧形块,该弧形块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111为内外侧面均为弧形的柱状体,第二部分112相对于第一部分111向内倾斜而具有一定锥度。小独立行位11的第一部分111末端有一个第一安装部113,该第一安装部113与行位座14上对应的小行位槽143配合,从而通过将该第一安装部113安装于小行位槽143中而将小独立行位11安装于行位座14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13的横截面为燕尾形,对应地,小行位槽143的横截面也为燕尾形,从而当第一安装部113安装于小行位槽143中 之后,小独立行位113只能在行位座14上沿小行位槽143滑动,从而小独立行位11安装于行位座14上之后,只能相对于行位座14做径向移动而不能做轴向移动(即不能上下移动),因此不会沿套筒13的轴向脱出小行位槽143。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第一安装部113和小行位槽143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安装部和燕尾槽的横截面皆为倒T形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小独立行位11的第二部分的锥度约为9度,从而与套筒内壁上的锲形块133配合,使得套筒13的轴向运动能够驱使小独立行位11做径向运动,下文将进一步描述。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锥度也可以为别的合适的角度,例如7度~12度。
如图1、图2和图4a-4c所示,大独立行位12也为一个弧形块,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1为内外侧面均为弧形的柱状体,第二部分122相对于第一部分向内倾斜而具有一定锥度。在第二部分122的外侧上还延伸出第三部分123,第三部分123的外侧面为弧形,且第三部分123的弧形外侧面与第一部分的弧形外侧面平行。第三部分123的弧形外侧面的直径小于第一部分121的弧形外侧面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22的外表面的锥度为9度,对应地,套筒13的内表面的锥度为约9度。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第二部分123的外表面的锥度也可以为其它的合适的角度,例如7度~12度。
第一部分121末端端面上设置有凸缘124,在凸缘124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125。对应地,在行位座14上与该第二安装部125对应位置设有大行位槽144,从而通过将第二安装部125安装于大行位槽144中而将大独立行位12安装于行位座14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25的横截面设置为燕尾形,对应地,行位座14上的大行位槽144的横截面也为燕尾形,从而当第二安装部125安装于大行位槽144中之后,第二安装部125只能在大行位槽144中沿大行位槽144运动,从而防止大独立行位12从行位座14中脱离。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安装部125和大行位槽144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别的形状,比如为倒T形等,这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如图1、图2和图5a~5d所示,套筒13为一大致圆筒状套筒。其一端(图5b所示的左端)的内壁上一体向内伸出三个锲形块133。三个锲形块133在套筒13内沿着套筒内壁等角度间隔排列。该锲形块133的一端(图5b所示左端)与套筒13的一端对齐,且该端为较厚端。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a~5d所示,锲形块133的内表面与套筒13的外侧面所成的角为约9度,与小独立行位11的外侧面的锥度相同,从而通过套筒13的轴向移动能够对小独立行位11施加径向力。
套筒13的另一端设有六个开口槽。这六个槽分成两类。第一类槽134宽度较小,且每一个第一类槽134与每一个锲形块133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刚好与每一个锲形块133相衔接。第二类槽135宽度较大,且每一个第二类槽135刚好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类槽134之间。第二类槽135与第一类槽134的长度相同,都为从套筒13的另一端延伸到锲形块133的另一端。套筒的另一端还设有定位槽136,用来安装定位件17。
如图1、图2和图6a-6c所示,行位座14为一棱柱块。棱柱块中央开有一个圆形通孔。在该圆形通孔内壁上一体向内伸出6个凸出块。该6个凸出块分成两类。第一类为三个小凸出块141。第二类为三个大凸出块142。每一类的凸出块形状大小相同,且每一类的凸出块等间距排列,从而每一个大凸出块142与每一个小凸出块141间隔排列。
如图1、图2和图6a-6c所示,3个小凸出块141之间的圆周角为120度,三个大凸出块142之间的圆周角也为120度。其中,小凸出块141的宽度与套筒13的第一类槽134的宽度相同,大凸出块142的宽度与套筒13的第二类槽135宽度相同。从而当套筒13穿过行位座14时,小凸出块141刚好位于第一类槽134中,大凸出块142刚好位于第二类槽135中。
如图1、图2和图6a-6c所示,在每一个大凸出块142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大行位槽144,大行位槽144用来安装大独立行位12,从而可以通过将大独立行位12上的第二安装部125安装于该大行位槽144中,而将大独立行位12安装于行位座14上。
在每一个小凸出块141的端面上设有小行位槽143,小行位槽143用来安装小独立行位11,从而通过将小独立行位上的第一安装部113安装于小行位槽143中,而将小独立行位11安装于行位座14上。当各个独立大独立行位12和各个独立小行11位安装于行位座14上之后,各个行位整体上构成一个圆锥,且各个行位也均匀排列。
由于各个行位独立安装于行位座14上,因此当有行位出现问题时,维修更换非常方便。由于各行位彼此独立,因此,只需将有问题的行位单独拆除维修更换即可。从而大大节约了维修成本。
如图1、图2和图7a-7c所示,斜锲15整体上包括四部分。按图7b所示的从左到右的顺序,第一部分151为圆锥,第二部分152、第三部分153以及第四部分154由直径不相等圆筒体构成。靠近第一部分151的第二部分152为小圆筒。第三部分153位于斜锲15中段,为中圆筒。第四部分154位于斜锲15的尾部,为大圆筒。第四部分154尾端还带有四棱柱155。
斜锲15的第二部分152、第三部分153以及第四部分154的内部设有冷却孔156。在第一部分151内部设有顶针孔157。冷却孔156与顶针孔157流体连通。其中,冷却孔156直径大,顶针孔157直径小,冷却孔156用来容纳冷却组件16,顶针孔157用来容纳顶针。在四棱柱155的端面上均匀分布设有四个螺纹孔158,螺纹孔158用来连接铸造模板。
如图1、图2和图8a-8c所示,冷却组件16为圆柱状。在冷却组件16内部设有通孔161。当冷却组件16安装到斜锲15中后,冷却组件16内的通孔161与斜锲15第一部分内的顶针孔157的孔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内径相同。通孔161与顶针孔157一起用来容纳顶针。
冷却组件16的外壁设有颈部162。颈部162位于冷却组件16前部,当冷却组件16安装到斜锲15中时,颈部162与斜锲15的冷却孔156的内壁构成容纳冷却液的密封空间。冷却组件16的后端(图6所示右端)的外壁上设有槽163和槽164(用于冷却液流入和流出,故也可称为冷却液流入槽或冷却液流出槽),并与颈部162流体连通。相应地,在斜锲15的冷却孔156的内壁上设有槽159和槽150(用于冷却液流入和流出),从而当冷却组件16安装到斜锲15中时,槽163和槽164刚好分别与槽159和槽150配合,并与颈部162与斜锲15的冷却孔156的内壁构成的密封空间流体连通。
冷却液从槽163和槽159形成的通道或槽164与槽150形成的通道流入颈部162与斜锲15的冷却孔156的内壁构成的密封空间,然后再从槽164与槽150形成的通道或槽163槽159形成的通道流出,从而实现冷却正在铸造的容器盖的目的。
冷却组件16的前端的端面上设有密封槽165,用来安装防水胶圈,防止冷却液从冷却组件16前端溢出。
如图1、图2和图9a-9b所示,定位件17由两部分组成。该两部分组合起来后外周为矩形,内部为圆形通孔。定位件17的厚度与套筒13的定位槽136的宽度相同,从而可以将定位件17卡入定位槽136中,并在驱动定位件17运 动时带动套筒13作轴向运动,并通过套筒13的轴向运动使得小独立行位11和大独立行位12作径向运动。
当要开始制造容器盖时,根据要制造的容器盖尺寸选择合适的型芯装置,即选择合适的小独立行位11、大独立行位12、套筒13、行位座14、斜锲15、冷却组件16及定位件17。然后将小独立行位11和大独立行位12通过将第一安装部113和第二安装部124分别安装在行位座14上的小行位槽143和大行位槽144中,从而将小独立行位11和大独立行位12安装于行位座14上。小独立行位11和大独立行位12与行位座14一起构成一个圆锥形空腔。圆锥形空腔的一端连接行位座14。斜锲15安装于该圆锥形空腔中。冷却水扩组件16安装与斜锲内部的冷却孔156中,并在斜锲前端面上的密封槽165中放入防水胶圈。
圆锥形空腔的前端的锥度(由大小独立行位的内表面组成)与斜锲的前端的锥度相同,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锥度都约为10度。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锥度也可以别的锥度,例如该锥度可以为8~13度,且保证该锥度与斜锲前端的锥度相同,同时比小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度大壹定的角度,比如大0.5-2.5,比如1度或2度等。从而斜锲15恰好装入该圆锥形空腔中。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果小独立行位11、大独立行位12的内表面的锥度为其它锥度时,小独立行位11和大独立行位12所形成的圆锥形空腔的锥度也随着变化,同时斜锲前端的锥度也相应的变为与该变化后的锥度相同。
套筒13套装在圆锥形空腔外并穿过行位座14与斜锲15尾端对齐。此时,行位座14上的小凸出块141位于套筒13的第一类槽134中,行位座14上的大凸出块142位于套筒13上的第二类槽135中。小独立行位11、大独立行位12的前端伸入容器盖模腔内。套筒13的一端与大独立行位12的第三部分123的前端对齐。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当套筒13套装在由大、小独立行位构成的圆锥形空腔外侧时,小独立行位11外侧面前端的锥度设计为约9度,因此套筒13内壁上的锲形块133恰好位于小独立行位11外侧面上,并紧密接触。大独立行位12的第三部分123外侧面与套筒13内由锲形块133分隔开的其余部分接触。定位件17安装于套筒13外壁上的定位槽136中,从而可以通过驱动定位件17进而驱动套筒作轴向运动。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小独立行位11、大独立行位12的内侧面前端的锥度都设计约为10度,斜锲15的前端圆锥部分的锥度也设计约为10度,从而斜锲15刚好容纳在由小独立行位11、大独立行位12形成的圆锥形空腔内。当套筒13、小独立行位11、大独立行位12以及斜锲15都安装到位后,套筒13的前端的锲形块133的锥度刚好与小独立行位11的外侧面前端的锥度配合。斜锲15的外侧面的锥度刚好与小独立行位11、大独立行位12的前端侧面的锥度配合,各部分紧密接触。
当容器盖浇铸好以后,往冷却组件16中添加冷却液,具体方式为:从槽163或槽164中加入冷却液,冷却液流到由冷却组件16的颈部162与斜锲15的冷却孔156的内壁构成的密封空间中,在该密封空间中完成对容器盖的冷却,冷却液再通过槽164或槽163流出。
当容器盖浇铸结束以后,通过驱动装置(图未示)驱动定位件17向后运动并带动套筒13向后做轴向移动,此时,由于套筒13内部的锲形块133与小独立行位11的外侧面的锥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都为9度)。因此,通过套筒13轴向移动时对小独立行位11施加径向分力,从而迫使小独立行位11向套筒内部移动。
由于小独立行位11是通过第一安装部连接在行位座14的小行位槽143中,因此,小独立行位11通过第一安装部113在小行位槽143中的滑动可以在行位座14上沿小行位槽143移动,从而小独立行位11在套筒13的径向分力的作用下向套筒内部滑动,并脱离容器盖。
随着定位件17的进一步运动,套筒13的内侧面与大独立行位12的第二部分的外侧面接触,对大独立行位12施加径向分力,从而迫使大独立行位12向内滑动。由于大独立行位12通过第二安装部125与行位座14上的大行位槽144连接,因此,当受到套筒的径向分力的作用时,大独立行位12通过第二安装部125在大行位槽144中的滑动沿行位座14上的大行位槽144向套筒内部滑动,脱离容器盖。此时,通过驱动顶针(图未示)驱动容器盖向前运动从而小独立行位11和大独立行位12皆退出制造容器盖的模腔。
当需要再次浇铸时,驱动模腔移动到大独立行位12及小独立行位11组成的套筒前端,再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斜锲15以及冷却组件16向前运动。从而通过斜锲15的第一部分的锥面151向大独立行位12及小独立行位11的内侧面施加指向套筒外部的径向分力从而迫使大独立行位12、小独立行位11皆沿着大行位槽144和小行位槽143向套筒外部滑动。此时由于套筒上未施加驱动力,因此,套筒13以及大独立行位12和小独立行位11又重新回到制造位置。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小独立行位的第一安装部之间的尺寸相同,以及各个大独立行位的第二安装部之间的尺寸也相同,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各个小独立行位的第一安装部之间的尺寸和各个大独立行位的第二安装部之间的尺寸也可以分别不同,相应地,行位座上的各个小行位槽和各个大行位槽的尺寸也不相同,通过设计这样不同尺寸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使得在安装各个小独立行位和各个大独立行位到行位座上之时不会装错。
通过本发明,可以在各大小独立行位外壁加工各种形状以及螺纹,从而在容器盖内壁上形成各种形状以及螺纹。
本发明的各行位为独立行位,因此拆装维修非常方便。大大节约了型芯装置的维修及更换成本。
另外,由于本发明增加了冷却系统,在容器盖的生产过程中,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复杂程度,简化了模具,节约了制造空间。
在本文中,小独立行位也称为第一独立行位,其在容器盖浇注结束后先行脱离容器盖,大独立行位也称为第二独立行位,其在小独立行位之后脱离容器盖。小独立行位或第一独立行位的尺寸通常相对较小,大独立行位或第二独立行位的尺寸通常相对较大。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包括行位、套筒、行位座以及斜锲,所述行位安装于所述行位座上,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行位外,所述斜锲安装于所述行位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位由多个第一独立行位和多个第二独立行位组成,且每一个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和每一个所述第二独立行位都能够单独安装到所述行位座上以及单独从所述行位座上拆除;以及
当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和所述第二独立行位轴向运动时所述套筒能够依次对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和所述第二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力,从而迫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和所述第二独立行位先后向所述套筒内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座上设有大行位槽和小行位槽,且所述大行位槽和所述小行位槽呈环形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独立行位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安装于所述小行位槽和所述大行位槽中,从而所述第一安装部能够在所述小行位槽中滑动,而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在所述大行位槽中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设置有锥面部分,所述套筒内壁上设置有锥面配合部,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面部分的锥度与所述锥面配合部的锥度相同,从而当所述套筒安装到所述行位上之后,所述锥面配合部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面部分配合,当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作轴向运动之时,所述锥面配合部能够对所述第一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分力,从而迫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向所述套筒内部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一端的内壁上一体向内伸出多个锲形块,所述锲形块沿所述内壁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为弧形块,所述弧形块外表面的锥度与所述锲形块的锥度相同,当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行位上之后,所述锲形块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配合,从而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驱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作径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独立行位外侧面设置有圆柱面部分和锥面部分,当所述套筒内壁上的所述锲形块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的锥面部分接触时,所述套筒的在锲形块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独立 行位的圆柱面部分接触,而当所述套筒进一步运动并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向内滑动后,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独立行位的锥面部分接触,从而对所述第二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分力并迫使所述第二独立行位向所述套筒内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设有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类槽和第二类槽,以及所述行位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大凸出块和小凸出块,当所述套筒穿过所述行位座时,所述第一类槽与所述大凸出块配合,而所述第二类槽与所述小凸出块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装置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环绕外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件由两部分组成且分别安装于所述定位槽内,从而通过所述定位件能够对所述套筒施加轴向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装置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安装于所述斜锲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设有颈部、冷却液流入槽和冷却液流出槽,所述颈部与所述斜锲内壁组成冷却液容纳室,从而冷却液从所述冷却液流入槽进入所述冷却液容纳室,再从冷却液流出槽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的端面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用于安装密封圈从而将冷却液密封于所述冷却液容纳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锲的前端为锥体,所述斜锲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所述冷却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锲的前端为锥体,所述第一独立行位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具有不同的锥度,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度与所述锲形块的锥度相同,所述第一独立行位的内侧面的锥度与所述斜锲前端的锥度相同,以及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度为7度~12度,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内侧面的锥度为8度~13度,且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外侧面的锥度比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内侧面的锥度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装置还包括顶针,所述冷却组件和所述斜锲皆设有顶针孔,当所述冷却组件安装到所述斜锲中时,所述冷却组件中的顶针孔与所述斜锲中的顶针孔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一起容纳所述顶针。
14.一种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包括行位、套筒、行位座、斜锲、冷却 组件以及定位件,所述行位安装于所述行位座上,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行位外,所述斜锲安装于所述行位内,所述冷却组件安装于所述斜锲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位由多个第一独立行位和多个第二独立行位组成;
所述行位座上设有大行位槽和小行位槽,所述大行位槽和所述小行位槽呈环形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独立行位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安装于所述小行位槽和所述大行位槽中并能够在所述小行位槽和所述大行位槽中滑动;
所述套筒一端的内壁上一体向内伸出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锲形块,所述第一独立行位为弧形块,所述弧形块外表面的锥度与所述锲形块的锥度相同,从而当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行位上之后,所述锲形块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配合,当所述套筒轴向运动时能够对所述第一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分力并迫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向套筒内运动;
所述第二独立行位外侧面设置有圆柱面部分和锥面部分,当所述套筒内壁上的所述锲形块与所述第一独立行位的锥面部分接触时,所述套筒的在所述锲形块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独立行位的圆柱面部分接触,而当所述套筒进一步运动并使所述第一独立行位向内滑动后,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独立行位的圆柱面部分接触,从而对所述第二独立行位施加径向分力并迫使所述第二独立行位向所述套筒内运动;以及
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类槽和第二类槽,所述行位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大凸出块和小凸出块,当所述套筒穿过所述行位座时,所述第一类槽与所述大凸出块配合,而所述第二类槽与所述小凸出块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10159.8A CN105522689B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 |
EP15275163.2A EP3000574B1 (en) | 2014-09-28 | 2015-06-25 | Mold core for manufacturing container closure |
US14/751,982 US9452556B2 (en) | 2014-09-28 | 2015-06-26 | Mold core for manufacturing container closure |
PCT/CN2015/083318 WO2016045427A1 (zh) | 2014-09-28 | 2015-07-03 | 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 |
HK16106706.4A HK1218734A1 (zh) | 2014-09-28 | 2016-06-10 | 用於製造容器蓋的型芯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10159.8A CN105522689B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22689A CN105522689A (zh) | 2016-04-27 |
CN105522689B true CN105522689B (zh) | 2018-03-16 |
Family
ID=53540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1015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22689B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52556B2 (zh) |
EP (1) | EP3000574B1 (zh) |
CN (1) | CN105522689B (zh) |
HK (1) | HK1218734A1 (zh) |
WO (1) | WO201604542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21378B (zh) * | 2018-03-30 | 2020-12-01 | 金华优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成型模具 |
CN113580500B (zh) * | 2021-08-02 | 2023-01-31 | 苏州弗莱依格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 橡胶密封圈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CN118372430B (zh) * | 2024-06-21 | 2024-09-03 | 赫比(上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整圈倒扣模具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30734A1 (de) * | 1993-06-22 | 1994-12-28 | GEYER GmbH + Co. KG WERKZEUGBAU | Verfahren zur Entformung von Spritzgusshohlkörpern mit Hinterschneidungen in der Innenkontur und zugehöriger Formkern |
US5403179A (en) * | 1993-10-29 | 1995-04-04 | Ramsey; William C. | Collapsible mold core assembly |
CN101890773A (zh) * | 2009-05-23 | 2010-11-24 | 台州市黄岩西诺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小管件密封槽部位的内抽芯脱模结构 |
CN102529003A (zh) * | 2012-01-11 | 2012-07-04 | 绍兴县皇冠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牙膏盖模压成型模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47548A (en) * | 1962-05-28 | 1966-04-26 | Roehr Metals & Plastics Compan | Apparatus for making a molded article |
US4019711A (en) * | 1975-11-10 | 1977-04-26 | J & J Tool And Mold Ltd. | Mould for closure caps with intermittent threads undercuts or hold-down lugs |
JPS59150715A (ja) * | 1983-02-16 | 1984-08-29 | Daiichi Gaiyaa Kk | 金型部材 |
JP2585601B2 (ja) * | 1987-06-05 | 1997-02-26 | 東陶機器株式会社 | 成形装置用コア構造 |
JPH07106583B2 (ja) * | 1991-09-03 | 1995-11-15 | 株式会社コパル | アンダーカット部を有する射出成形金型 |
DE60003812T2 (de) * | 2000-05-17 | 2003-12-24 | Delta Plastics, Inc.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Formen von Kunststoffverschlüssen |
US20060188601A1 (en) * | 2005-02-18 | 2006-08-24 | Mr. Garry Zydron | Collapsible core using two sleeves and is spring loaded |
US20110151049A1 (en) * | 2006-11-01 | 2011-06-23 | Mueller Hans | Device at a Collapsible Core, Preferably at Injection-Moulding Tool for Plastic Material, Silicone, Rubber and Similar Material |
KR200441433Y1 (ko) * | 2007-03-12 | 2008-08-18 | (주) 선일 | 사출금형의 내측 언더컷 처리장치 |
US20090152770A1 (en) * | 2007-08-07 | 2009-06-18 | Canon Virginia Inc. | Mechanically collapsible core for injection molding |
US8033810B2 (en) * | 2009-06-17 | 2011-10-11 | Progressive Component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Lock for core assembly for injection molding tool |
-
2014
- 2014-09-28 CN CN201410510159.8A patent/CN10552268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6-25 EP EP15275163.2A patent/EP300057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5-06-26 US US14/751,982 patent/US945255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7-03 WO PCT/CN2015/083318 patent/WO201604542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
- 2016-06-10 HK HK16106706.4A patent/HK1218734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30734A1 (de) * | 1993-06-22 | 1994-12-28 | GEYER GmbH + Co. KG WERKZEUGBAU | Verfahren zur Entformung von Spritzgusshohlkörpern mit Hinterschneidungen in der Innenkontur und zugehöriger Formkern |
US5403179A (en) * | 1993-10-29 | 1995-04-04 | Ramsey; William C. | Collapsible mold core assembly |
CN101890773A (zh) * | 2009-05-23 | 2010-11-24 | 台州市黄岩西诺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小管件密封槽部位的内抽芯脱模结构 |
CN102529003A (zh) * | 2012-01-11 | 2012-07-04 | 绍兴县皇冠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牙膏盖模压成型模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452556B2 (en) | 2016-09-27 |
EP3000574A1 (en) | 2016-03-30 |
US20160089824A1 (en) | 2016-03-31 |
CN105522689A (zh) | 2016-04-27 |
HK1218734A1 (zh) | 2017-03-10 |
EP3000574B1 (en) | 2017-05-10 |
WO2016045427A1 (zh) | 2016-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22689B (zh) | 用于制造容器盖的型芯装置 | |
US9676130B2 (en) |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for structured optical parts | |
US9227371B2 (en) | Optical lens, mold set for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le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lens | |
CN113853289A (zh) | 带有对中装置的注塑模具 | |
CN103442885A (zh) | 具有改进的维护性的压力机 | |
EP3487676B1 (en) | Punch for compression molds | |
WO2017110768A1 (ja) | インペラの射出成形金型及びインペラの射出成形方法 | |
KR101890480B1 (ko) | 임펠러 제조용 금형 | |
CN202367909U (zh) | 斜齿轮模具的复位机构及斜齿轮模具 | |
EP3412173B1 (en) | Wiper for cosmetic containers | |
CN210003870U (zh) | 一种分水阀芯及其应用的水龙头 | |
CN106671354B (zh) | 光学镜片制造方法、制造模具及其产品 | |
CN203509598U (zh) | 哈夫结构卡具 | |
JP2017070934A (ja) | 中空糸膜モジュール | |
WO2017126398A1 (ja) | 樹脂製インペラ | |
CN105345545B (zh) | 夹具 | |
EP3342576A1 (en) |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for mesh filter, injection molding mold, and mesh filter | |
CN209971226U (zh) | 一种硫化模具及硫化装置 | |
KR101599126B1 (ko) | 스크루식 뚜껑 성형장치 | |
CN219214007U (zh) | 一种具有环形冷却水路的模具 | |
ITUB20153391A1 (it) | Metodo di stampaggio e relativo stampo a tecnologia In-Mould Assembly | |
CN106621538B (zh) | 滤瓶 | |
KR200347020Y1 (ko) | 콘택트렌즈의 주형몰드 사출성형장치 | |
CN206048689U (zh) | 一种模具结构 | |
CN218301076U (zh) | 端盖及具有其的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