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1362B - 用于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31362B CN105431362B CN201480043089.8A CN201480043089A CN105431362B CN 105431362 B CN105431362 B CN 105431362B CN 201480043089 A CN201480043089 A CN 201480043089A CN 105431362 B CN105431362 B CN 1054313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section
- input point
- channel
- intermediate container
- conve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301 comb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9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812 mixed was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815 organic was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21 standar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91 domestic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04 medi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93 paper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19 recyclable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49 size re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5/00—Gathering or removal of refuse otherwise than by receptacles or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40—Feeding or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G53/46—Gates or sluices, e.g. rotary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efuse filling means, e.g. air-lo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5/00—Gathering or removal of refuse otherwise than by receptacles or vehicles
- B65F5/005—Gathering or removal of refuse otherwise than by receptacles or vehicles by pneumatic means, e.g. by su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40—Feeding or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G53/46—Gates or sluices, e.g. rotary wheels
- B65G53/4608—Turnable elements, e.g. rotary wheels with pockets or passages for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52—Adaptations of pipes or tub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40—Feeding or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G53/46—Gates or sluices, e.g. rotary wheels
- B65G53/4691—Gates or sluices, e.g. rotary wheels of air-lock type, i.e. at least two valves opening asynchronous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的通道区段中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废弃物料或可再循环物料从气动式物料管道传输系统的至少两个输入点(1)的输入孔口(2)进给到进给容器(10)中,并且向前进给到进给容器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的通道区段(20、21、22)中,物料与传输空气一起从该通道区段经由物料传送管道(100)传送到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传递端部,物料在该传递端部处与传输空气分离。在该方法中,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在输入点(1)和阻碍装置(30、30’)之间连接到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在该方法中,在物料被传输到气动式废弃物传输系统的传递端部之前,借助于布置在传送管道(100)和待搬运的物料(w、w1、w2、w3、w4)之间的阻碍装置(30)或者抵靠该阻碍装置,通过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的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通过对传送的物料(w、w1、w2、w3、w4)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进行压缩,对进给的物料(w、w1、w2、w3、w4)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于在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通道区段中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用于在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通道区段中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设备。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上述设备的废弃物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整体涉及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例如涉及气动式部分真空运输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废弃物的收集和传送,例如涉及家庭废弃物的传送。除了别的以外,这样的系统可以见于公开WO2009/080880、WO2009/080881、WO2009/080882、WO2009/080883、WO2009/080884、WO2009/080885、WO2009/080886、WO2009/080887和WO2009/080888。本发明还涉及废弃物进给装置,例如输入点或垃圾槽,借助该废弃物进给装置,废弃物通常通过重力作用例如从住宅楼中的较高的输入孔口传送到下部的收集空间或对应容器。
本领域中已知这样的系统,其中废弃物借助压差或抽吸在管道中传送。在这些系统中,废弃物通过抽吸在管道中长距离传送。对于这些系统而言,通常使用部分真空设备来获得压差,在该设备中,利用部分真空生成器(例如真空泵或喷射器设备或风扇)在传送管道中获得负压。传送管道通常包括至少一个阀装置,通过打开和关闭该阀装置来调节进入传送管道的替换空气。在该系统中在废弃物料输入端部处使用废弃物输入点,例如垃圾容器或垃圾槽,废弃物输入点物料(例如废弃物料)进给到该废弃物输入点中,通过打开排放阀装置,待传输的物料从该废弃物输入点传送到传送管道中,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通过在传送管道中作用的部分真空以及还通过经由垃圾槽作用的周围空气压力所获得的抽吸效应,包装到袋中的诸如废弃物料的物料从垃圾槽传送到传送管道中并且向前传送到接收点,在该接收点处,待输送的物料与输送空气分离,并进行传送以进一步处理或者例如传送到运输容器中。所考虑的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可以特别是用于人口稠密的城市区域。这些类型的区域具有高的建筑物,在这些建筑物中经由布置在建筑物中的诸如垃圾槽的输入点来将废弃物输入到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中。
物料可以从输入点沿着垃圾槽引导到在竖直方向上较低的容器中,或者中间容器可以与输入点连接,从输入点进给的物料初始引导到中间容器中,废弃物料从该处沿着传送管道向前传送到接收点。
废弃物输入点的输入孔口与排放阀之间的中间容器的体积通常根据实施例而变化。通常,该体积可以为100-600l。使用中间容器的优点在于,能够增加输入点的容量,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需要启动实际的传送系统。根据应用场所,一天使用1-3次传送系统来传送已经收集在中间容器中的物料。常规中间容器的优点还在于,可以降低传送系统的能量消耗,原因是可以利用相同的传送循环传送更多的废弃物。除了其它的之外,现有技术的方案的一个缺陷在于,尤其是当输入管道用作中间容器时,中间容器的空间需求较大。通常,以竖直姿态用作中间容器的输入管道变长,必须进行相当深的挖掘来将其安装到地面中。挖掘工作是昂贵的,尤其在岩石区域中,在岩石区域处需要进行爆破来获得沟渠。挖掘工作是昂贵的,尤其在岩石区域中,在岩石区域处需要进行爆破来获得沟渠。根据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案的典型中间容器的安装深度在2.5-3.5m的范围内。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的传送管道的安装中的典型安装深度小于这个深度,在1-1.5m的范围内。
此外,用于进行传送的废弃物或垃圾物料在体积方面是非常不同的。因此,不同类别的废弃物设定了用于废弃物输入站的输入点的要求。占据大量空间的物料类别可能要求许多输入点和与其连接的中间容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与废弃物传送系统的传送管道和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相关的全新类型的方案,借助于该方案避免现有技术方案中的缺陷。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方案,利用该方案可以比以往更加有效地利用中间容器的容量。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用于在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通道区段中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废弃物料或可再循环物料从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至少两个输入点的输入孔口进给到进给容器中,并且向前进给到进给容器和物料传送管道之间的通道区段中,物料与传输空气一起从该通道区段经由物料传送管道传送到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传递端部,物料在该传递端部处与传输空气分离,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在一个第一输入点和阻碍装置之间连接到所述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在该方法中,在物料被传输到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传递端部之前,借助于布置在传送管道和待搬运的物料之间的阻碍装置或者抵靠该阻碍装置,通过通道区段中的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通过对传送的物料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进行压缩,对进给的物料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方法中,根据需要,通过打开从传送管道的方向进入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直到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气动式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侧的通路,并且通过打开用于替换空气通路的从物料的相对侧的通路,对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的物料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布置在输入点和物料传送管道之间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对物料进行作用,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至少部分地沿着在相对于竖直方向大致偏离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向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布置在输入点和物料传送管道之间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对物料进行作用,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至少部分地布置成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料从每个输入点进给到通道区段中,该通道区段是待从输入点进给的物料的中间容器,在中间容器中分阶段对物料进行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阶段中,物料主要通过重力作用从输入点的输入孔口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在第二阶段中,物料在通道区段中被传送抵靠阻碍装置并且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而被压缩,在第三阶段中,可能的更多的物料通过重力作用从输入点的输入孔口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在第四阶段中,对阻碍装置进行作用,使得处于中间容器中的物料和/或压缩的物料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从通道区段传送到传送管道中,并且向前朝向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物料传递端部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压缩物料时和/或处于物料传送阶段时,允许替换空气进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压缩物料时和/或处于物料传送阶段时,通过打开切断阀或单独的替换空气阀一段时间,允许替换空气进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当压缩物料时和/或至少在物料传送阶段的起始阶段中,替换空气的通路打开,通路的流动孔口小于通道区段的流动横截面积,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作用从该通道区段进行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输入点和物料传送管道之间具有多个阻碍装置,这些阻碍装置沿物料传送方向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在这种情况下,首先,物料进给到更靠近输入点的第一阻碍装置并且借助于第一阻碍装置或抵靠所述第一阻碍装置对物料进行压缩,之后,更靠近输入点的第一阻碍装置被放置到不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的位置中,将物料传送到第二阻碍装置,借助于更加远离输入点的第二阻碍装置或抵靠所述第二阻碍装置对物料进行压缩。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物料从阻碍装置点朝向传送管道传送时,将替换空气带到阻碍装置附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料的尺寸相对于其初始体积被压缩30–70%。
在一个实施例中,替换空气阀布置成与阻碍装置连接,至少当阻碍装置布置到物料朝向传送管道输送的位置中时,阀允许替换空气进入到通道区段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安装到距地表面1-2.5米的深度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多个输入点,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阶段中,物料主要通过重力作用从第一输入点和/或至少从一个其它输入点进给到每个输入点的通道区段中,该通道区段是物料的中间容器,在中间容器中分阶段对物料进行作用,在第二阶段中,物料在通道区段中被传送抵靠阻碍装置并且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而被压缩,在第三阶段中,更多的物料通过重力作用从输入点的输入孔口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在第四阶段中,对阻碍装置进行作用,使得处于中间容器中的物料和/或压缩的物料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从通道区段传送到传送管道中,并且向前朝向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物料传递端部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料从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传送到传送管道中,并且总是不时地传送另一个类别的物料,该另一个类别的物料在之前传送的物料之后清理通道区段和/或传送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之前传送的物料类别是混合废弃物时,下一个传送的物料类别是纸张,当之前传送的物料类别是能够生物降解的废弃物时,下一个传送的物料类别是纸板或纸张或混合废弃物,当之前传送的物料类别是纸板时,下一个传送的物料类别是混合废弃物或纸张。
在一个实施例中,首先,来自第一输入点的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物料被清空到传送管道中,接下来,物料被从一些其它输入点或多个输入点的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清空,直到来自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物料已经朝向传送管道被清空。
在一个实施例中,阻碍装置是单独的阻碍装置,该阻碍装置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阻碍装置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在第二位置中,阻碍装置不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并且替换空气经过或穿过该阻碍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阻碍装置是物料成形机,在物料成形机用作阻碍装置时,物料成形机的搬运装置不将物料从通道区段朝向传送管道进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通道区段中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至少两个输入点,每个输入点包括输入孔口,该输入孔口通向进给容器并且向前通向布置在进给容器和物料传送管道之间的通道区段,该通道区段适于用作中间容器,物料适于从该中间容器经由物料传送管道传送到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传递端部,物料在该传递端部处与传输空气分离,该设备能够连接到传送管道,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侧能够连接到该传送管道中进行作用,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阻碍装置,所述阻碍装置能够在输入点和传送管道之间布置在每个输入点的通道区段中,所述阻碍装置适于阻挡至少大部分物料并且允许空气流过或穿过,使得在通道区段中,借助于阻碍装置或抵靠该阻碍装置,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能够对待进行传送的物料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进行压缩,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在一个第一输入点和阻碍装置之间连接到所述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阻碍装置在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和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之间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的沿着物料传送方向的长度大于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的沿着物料传送方向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气动式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侧与通道区段和/或替换空气装置的连接,以用于以调节的方式将替换空气引导到输入点和物料之间的通道区段中,该装置适于打开和关闭用于替换空气的通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布置在输入点和物料传送管道之间的通道区段,该通道区段包括相对于竖直方向偏离的通道区段,该通道区段适于用作中间容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于竖直方向偏离的通道区段是水平通道区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容器的体积由阻碍装置相对于输入点的距离来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输入点和物料传送管道之间布置有多个阻碍装置,这些阻碍装置沿物料传送方向彼此相距一定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用于将替换空气带到阻碍装置附近的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替换空气阀布置成与阻碍装置连接,阀在打开时允许替换空气从阻碍装置点或者从阻碍装置点附近进入到通道区段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排放阀,该排放阀布置在输入点的输入孔口和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排放阀,该排放阀布置在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的阻碍装置与传送管道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切断装置,该切断装置布置在输入点的进给容器和输入点的输入孔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替换空气阀布置在输入点中,以用于打开和关闭替换空气进入进给容器和/或进入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通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替换空气的通路的流动孔口小于通道区段的流动横截面积,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作用从该通道区段进行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布置成安装到距地表面1-2.5米的深度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阻碍装置是单独的阻碍装置,该阻碍装置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阻碍装置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在第二位置中,阻碍装置不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并且通道空间中的替换空气流适于经过或穿过该阻碍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阻碍装置是物料搬运装置,在物料搬运装置用作阻碍装置时,物料搬运装置的搬运装置适于处于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物料搬运装置的搬运装置不将物料从通道区段朝向传送管道进给。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阻碍装置是物料成形机,在物料成形机用作阻碍装置时,物料成形机的搬运装置适于处于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物料成形机的搬运装置不将物料从通道区段朝向传送管道进给。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废弃物传送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具有多个重要的优点。借助于本发明,实现废弃物料的压实,即压缩尺寸,在这种情况下,比以往更多的物料纳入到中间容器中。根据应用场合,根据废弃物的类型和可再循环物料的类型,尺寸的压缩可以在30–70%的范围内。中间容器也可以设置在水平姿态中,或者其可以包括水平通道区段,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深的安装坑,而相反,常规挖掘深度可以用于废弃物传送管道。通过将一种物料类别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布置成使得进给站的至少一个其它输入点(同时是所有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与其连接,获得一种收集管道组件,其中要求大多数中间容器体积的物料类别的中间容器一方面可以形成在较窄的空间中,但是体积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同时可以限制用于物料类别的输入点的数量。从而,当物料抵靠阻碍装置进行压缩时,通过替换空气与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所带来的抽吸的组合效应,实现物料的压缩。阻碍装置可以是布置在中间容器区段和传送管道之间的装置,空气流能够行进通过该装置或者围绕该装置的侧面行进。阻碍装置通过为物料提供支撑效果而作用在物料上,这至少在显著的程度上主要防止物料进过或穿过阻碍装置。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获得期望尺寸的中间容器,进给到该容器中的物料的尺寸可以借助于一个或多个阻碍装置和空气流进行压缩。替换空气的进入可以例如利用布置在输入点的容器部分中的单独的替换空气阀进行调节。通过打开和关闭替换空气阀,可以调节物料在中间容器中的运动的开始。通过布置替换空气阀以打开和关闭替换空气的通路,获得用于压缩的足够的替换空气流,该通路的流动横截面积小于通道部分的流动横截面积,该通道部分与该通路连接并且抽吸作用从该通道部分进行作用。同时,多个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物料可以被同时压缩(即压实),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地节省了时间和能量。在物料从一些其它输入点或系统的中间容器传送的同时,可以至少部分地执行压缩。单独的替换空气阀也可以用作导向阀,即通过首先打开替换空气阀,然后打开排放阀或较大的切断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可能的压力冲击和/或噪声问题。所实现的另一个优点在于,与没有导向阀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较小的力来打开实际的排放阀。根据一个实施例,阻碍装置是布置在中间容器的容器空间中的力接收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到容器空间中,并且利用驱动装置从容器空间中移出。根据应用场合,阻碍装置也可以是物料成形机,例如格式化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当移除阻碍装置之后物料在传送管道中传送时,用于将替换空气带到阻碍装置附近的装置可以布置成与阻碍装置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替换空气可以被带到传送的物料块中,这增大了物料在传送管道中的传送效率。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以利用一种布置有效地传送物料类别,其中,在多种物料类别的移动中,现在传送用以清洁传送管道的物料类别,然后,例如在传送可生物降解的废弃物纸板之后,或者在传送混合废弃物纸张之后。
根据本发明,输入点(为废弃物的输入点,例如废弃物容器或垃圾槽)可以用于进给物料。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尤其适合于与废弃物料(例如布置在袋中的废弃物料)的传送系统连接。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借助本发明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处于第一操作状态的简化局部截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处于第二操作状态的简化局部截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处于第三操作状态的简化局部截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处于第四操作状态的简化局部截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处于第五操作状态的简化局部截面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处于第六操作状态的简化局部截面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处于第七操作状态的简化局部截面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处于第八操作状态的简化局部截面图,
图9示出了从第一方向看的本发明的设备,
图10示出了从第二方向看的本发明的设备,
图11示出了从图12的方向B看的本发明的设备,
图12示出了从图11的方向A看的本发明的设备,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设备的一部分,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设备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替换空气阀处于两个操作状态,(a)替换空气通路打开,和(b)替换空气通路关闭。
图16a-16g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于不同操作状态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8提供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简化视图。该设备通常包括至少一个进给站,该进给站包括多个输入点1。图1-8示出了气动式废弃物管道传输系统的进给站,该进给站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点1。在附图的实施例中,具有四个输入点1。输入点1通常用于多种不同类别的物料。因此,图1-8示出了四个输入点1,在附图的实施例中,各个输入点用于不同类别的物料。根据应用场合,在进给站中可以具有更多的或更少的输入点。另外,可以具有用于进给到进给站的输入点1中的数量更多或更少的物料类别。用于不同物料类别的输入点1在图中用不同的附图标记101、102、103、104标出。物料类别w1、w2、w3、w4在图1的实施例中:w1为混合废弃物,w2为纸张,w3为可生物降解的废弃物,w4为纸板。根据应用场合,也可以具有其它物料类别,例如塑料、玻璃、金属等等。在每个输入点1中是输入孔口2,该输入孔口用于将诸如废弃物料或可再循环物料的物料w1、w2、w3、w4进给到输入点的进给容器10中,并且经由中间容器向前进给到物料传送管道100中。每个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在图中标记成使得:第一输入点101的通道区段为20(I)、21(I)、22(I),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为20(II)、21(II)、22(II),相应地,第三输入点的通道区段为20(III)、21(III)、22(III),第四输入点的通道区段为20(IV)、21(IV)、22(IV)。在该图的实施例中,可打开的且可关闭的舱口3或对应装置与输入孔口2连接,舱口在关闭时覆盖输入孔口2,在打开时能够经由输入孔口将物料w进给到输入点的容器空间中,并且向前进给到中间容器中。致动器(例如圆筒-活塞组合)被布置成用以驱动输入孔口的舱口3,借助于该致动器,舱口3被布置成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舱口覆盖输入孔口2,在第二位置中,输入孔口是打开的。可以想到,在一些实施例中,舱口可以手动地打开和关闭。
在附图中,输入点1布置在安装表面s上方,例如在底表面或地板高度上方。诸如联接区段的通道从输入点的进给容器10延伸到表面s下方的通道区段20中。联接部分15处于进给容器10和由通道区段20形成的中间容器之间,进给容器利用该联接部分连接到中间容器。
输入点具有封闭件13,该封闭件形成输入点的外壁。输入孔口2形成在封闭件13中,孔口14(如图9所示)也形成在封闭件中,该孔口用于将替换空气引导到封闭件内侧。
因此,图1-8示出了四个并行的输入点1,每个输入点具有其自身的中间容器区段20,该中间容器区段作为进给容器10的沿物料行进方向的延伸。在下文中,不同输入点的中间容器区段用数字20(I)、20(II)、20(III)和20(IV)标记。形成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形成为这样一种布置,其中一个第一输入点101的中间容器由输入点101和实际传送管道100之间的通道区段20(I)、21(I)、22(I)形成。在附图的实施例中,中间容器首先包括:竖直通道区段20(I),其连接到输入点的联接部分15;和弯曲通道区段21(I),其将竖直通道区段连接到中间容器的水平通道区段22(I)。
阻碍装置30在输入点1和传送管道100之间布置在第一输入点的中间容器区段中,最合适的是布置在水平通道区段22(I)中,在图1的实施例中,阻碍装置可以利用驱动装置34、35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运动。通常,阻碍装置30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阻碍装置30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物料通过空间中,在第二位置中,阻碍装置基本上不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物料通过空间中。阻碍装置30适于在第一位置中允许替换空气流过或穿过阻碍装置,但是防止待传送的至少大部分物料w1、w2、w3、w4朝向传送管道100穿过阻碍装置。
第二输入点102的中间容器例如利用联接部分23(II)连接到第一输入点101的中间容器,最合适的是连接到通道区段22(I)。第三输入点103的中间容器例如利用联接部分23(III)连接到第一输入点101的中间容器,最合适的是连接到通道区段22(I),第四输入点104的中间容器例如利用联接部分23(IV)连接到第一输入点101的中间容器,最合适的是连接到通道区段22(I)。因此,第二输入点102的中间容器连接成与第一输入点的中间容器介质连接。沿着物料传送方向在阻碍装置30之前,第二输入点的中间容器连接到第一输入点101的中间容器,最合适的是连接到其通道区段22(I)。相应地,沿着物料传送方向在布置在通道区段22(I)中的阻碍装置30之前,第三和第四输入点的中间容器连接成与第一输入点的中间容器介质连接,最合适的是连接到通道区段22(I)。在附图的实施例中,第二输入点、第三输入点和第四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由此在图中从其底部部分连接到第一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I),该通道区段在图中是水平的。
在图1-8的实施例中,阻碍装置30可以布置在第二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中,该阻碍装置通常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阻碍装置30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物料通过空间中,在第二位置中,阻碍装置基本上不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物料通过空间中。以对应的方式,阻碍装置30也可以布置在第三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中以及第四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中,该阻碍装置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阻碍装置30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物料通过空间中,在第二位置中,阻碍装置30基本上不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物料通过空间中。
在图1-8的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点101的中间容器在实施过程中大于第二、第三和第四输入点的中间容器,原因是其包括长的通道区段22(I),该通道区段在图中是水平的。
在图1-8的实施例中,输入点/一些输入点和/或中间容器/一些中间容器的可能的排放阀50沿着物料行进方向仅仅布置在通道区段22(I)的阻碍装置30的后方,通常布置在传送管道100侧上的区段中。在这种情况下,输入点在输入点和中间容器之间不需要阀。根据附图,舱口3与输入点1的输入孔口2连接,舱口利用驱动装置打开和关闭。当舱口3打开时,物料w1…w4可以经由输入孔口2进给到输入点的进给容器10中,物料从该进给容器首先主要通过重力作用移动到中间容器的第一通道区段20中,在附图中,通道区段是大致竖直的。在第一输入点的竖直通道区段之后是弯曲通道区段21(I),该弯曲通道区段连接到中间容器的水平通道区段22(I)。在水平通道区段22(I)和传送管道100之间是阻碍装置30,排放阀50布置在阻碍装置30和传送管道之间。排放阀50的切断装置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从中间容器进入到传送管道100中的通路关闭,在第二位置中,从中间容器进入到传送管道中的通路打开。排放阀的驱动装置在图中是圆筒-活塞组合54、55。排放阀利用接头部分52布置在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I)和传送管道100之间的通道区段中,例如利用凸缘接头或一些其它合适的连接方法。排放阀可以是例如闸门阀,可见于例如公开WO2007135237A1或公开WO2010029213A1,其还可以包括利用压力介质清理阀本体的壁之间的空间的装置。
图1示出了一种情形,在该情形中,在图中以简化的方式描述为球的物料w1、w2、w3、w4已经进给到每个输入点中。第一输入点的物料主要通过重力作用已经行进到竖直的通道区段20(I)和弯曲的通道区段21(I),并继续行进到中间容器的水平的通道区段22(I)的开始端部。第二、第三和第四输入点的中间容器中的物料在中间容器中已经行进到布置在每个通道区段中的阻碍装置30。
不同的物料类别w1、w2、w3、w4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对于每个物料类别,进给的废弃物的总量的比例是变化的。另外,它们在压缩时的压实性也是变化的。在图1的实施例中,大部分进给(按体积计)在图1的状态中是第一输入点101的物料类别w1,例如混合废弃物。概略地,在图1的状态中已经进给相同的量(按体积计),第二物料类别w2(例如纸张)经由第二输入点102进给,第四物料类别w4(例如纸板)经由第四输入点104进给。在图1的实施例中,最少的进给(按体积计)是第三物料类别w3,例如能够生物降解的废弃物,其经由第三输入点103进给。中间容器已经在第一、第二和第四输入点的中间容器中具有相当多的物料w2、w4,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其中在所考虑的状况中没有更多的物料进给。另一方面,物料w3将仍然容易地配合到第三输入点中,配合到其中间容器中。
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中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侧连接到传送管道100中进行作用。然而,在图1的状态下不能够进行作用,原因在于,排放阀50的切断装置处于其关闭从传送管道100进入第一中间容器的水平通道区段22(I)的连接的位置中。
图2示出了一种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排放阀50的切断装置已经通过驱动装置54、55、56移动到第二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真空发生器从传送管道100的方向的抽吸能够经由水平通道区段22(I)进行作用。
当在图中第二输入点102的替换空气阀60和第四输入点的对应替换空气阀打开时,抽吸能够与替换空气一起作用在处于第二输入点的中间容器中的物料类别w2以及处于第四输入点的中间容器中的物料类别w4上,以将其抵靠阻碍装置30进行压缩,在这种情况下,物料在中间容器中压实,也就是压缩。在这种情况下,排放阀50打开一会儿,以便抵靠阻碍装置30压缩通过重力作用传送到中间容器中的物料。通常,根据应用场合,排放阀打开一会儿,例如5-10秒。因此,当布置在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的阻碍装置30处于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时,基本上废弃物料越过阻碍装置30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抽吸和替换空气流的组合效果下,废弃物料w压实,也就是压缩在一起,并且抵靠阻碍装置。压缩的结果是,根据实施例且根据废弃物料的特性,中间容器中的废弃物料的体积显著减小。在一种情况下,压实的废弃物料cw的体积与压实之前的体积相比减小30–50%。在图2中,第二输入点的中间容器中的物料cw2已经被压实,也就是被压缩,并且,相应地,第四输入点的中间容器中的物料cw4被压实。
图3示出了一种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第二输入点102的替换空气阀60和第四输入点104的替换空气阀60关闭,相应地,第一输入点101的替换空气阀60打开。当排放阀50的切断装置处于第二位置并且抽吸作用能够从传送管道的方向径向作用时,处于第一输入点101的中间容器中的物料w1在中间容器的水平通道区段22(I)中朝向传送管道移动,并且抵靠阻碍装置30。当布置在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I)中的阻碍装置30处于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时,基本上废弃物料越过阻碍装置30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抽吸和w1替换空气流的组合效果下,废弃物料压实,也就是压缩在一起,并且抵靠阻碍装置30。压缩的结果是,根据实施例且根据废弃物料的特性,中间容器22(I)中的废弃物料的体积显著减小。在一种情况下,压实的废弃物料的体积cw1与压实之前的体积相比减小30–50%。良好地压实的物料为例如塑料瓶,在一些实施例中,塑料瓶可以形成期自身的物料类别。
在图3的操作状态之后是图4的操作状态,其中排放阀50的切断装置已经移动到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切断装置关闭从传送管道100进入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I)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抽吸不能够在中间容器中进行作用,物料w1、w2、w3、w4可以再次从输入点的输入孔口进给,以向前引导到中间容器中。由于在之前的操作状态中执行的物料的压实,使得在中间容器中具有空间。除了已经处于中间容器中的物料之外,以正常的方式将物料进给到可能已经压实的物料的顶部上。
当已经进给了足够的物料时,或者另外期望将进给站的输入点的中间容器清空到传送管道中,例如之后可以进行清空序列。
图5示出了第一输入点101的中间容器的清空。阻碍装置30移动到第二位置中,在该第二位置中,其不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中。排放阀50通过使切断装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而打开,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能够从传送管道到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中进行作用。第一输入点101的替换空气阀60打开,在这种情况下,物料w1、cw1开始在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流的效果下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替换空气还从形成在阻碍装置30中的替换空气入口孔口33被带到介质通道中。在附图的实施例中,待清空的第一物料类别是混合废弃物w1。
图6示出了第二输入点102的清空。在第一输入点的物料w1、cw1已经移动到传送管道100中之后,第二输入点102的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中的阻碍装置30移动到其基本上不延伸到通道空间中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容器中的物料cw2、w2开始经由第一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第二中间容器的替换空气阀60打开,第一中间容器的替换空气导管关闭。替换空气还从形成在阻碍装置30中的替换空气入口孔口33被带到介质通道中。借助于待被清空的第二物料类别w2、cw2(在附图的实施例中为纸张),传送管道可以部分地清理掉之前的为混合废弃物的物料类别w1、cw1的痕迹。
图7示出了下一个类别的物料的清空。第三输入点103的物料在这个实施例中不压实,原因在于其是压实性较差的类型。例如,能够生物降解的废弃物可以是这种类型的物料。与第二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清空相对应地进行第三输入点103的中间容器的清空。阻碍装置30从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移出。第三输入点103中的替换空气导管打开,在这种情况下,物料w3经由第一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I)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替换空气还从形成在阻碍装置30中的替换空气入口孔口33被带到介质通道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输入点102中的替换空气导管关闭。
图8示出了第四输入点104的清空,在这种情况下,延伸到第四中间容器22(IV)的通道空间中的阻碍装置30移动到阻碍装置基本上不延伸到通道空间中的位置。第三输入点103中的替换空气导管打开,在这种情况下,物料w3经由第一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I)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替换空气从形成在阻碍装置30中的替换空气入口孔口33被带到介质通道中。借助于待被清空的第四物料类别w4、cw4(在附图的实施例中为纸板),传送管道可以部分地清理掉之前的为能够生物降解的废弃物的物料类别w3、cw3的痕迹。
当已经完成清空序列时,可以返回到图1的状态,并且可以再次开始填充输入点101、102、103、104的中间容器。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在该设备中,除了第一输入点101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之外,第二输入点102、第三输入点103和第四输入点104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也大致沿相对于竖直方向偏离的方向布置,首先它们可以具有短的竖直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然后可以具有弯曲的通道区段21(II)、21(III)、22(IV)和水平的通道区段22(II)、22(III)、22(IV)。采用这种布置,可以显著降低中间容器所需的地下空间的高度。该图还示出了用于阻碍装置及其驱动装置的安装空间,即安装沟。该图还示出了通道部分,该通道部分延伸到阻碍装置的安装沟中,以用于将替换空气从输入点内侧引导到安装沟中,并且在阻碍装置的阀装置允许的情况下经由孔口33引导到所考虑的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
在图9-12的实施例中,两个阻碍装置30、30’在第一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中布置成彼此相距一段距离。这使得能够具有例如多个压实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物料有效地配合到中间容器中。在图9和10中,第一输入点的第一阻碍装置30布置在第一安装沟中。替换空气通过第一替换空气导管17引导到安装沟中。第二阻碍装置30’布置在通道区段22(I)中,沿物料传送方向更靠近实际物料传送管道100(图9和10中未示出)。
因此,该设备包括用于将替换空气引导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的装置。输入孔口2形成在输入点1的封闭件13中,该封闭件形成输入点的外壁,以用于将物料进给到输入点的进给容器中,并且该封闭件形成有用于将替换空气引导到封闭件内侧的孔口14(图9)。替换空气通过格栅式孔口14进入封闭件13内侧,并且经由替换空气阀60向前进入容器10中。图9示出了在输入点的封闭件13中形成的用于将替换空气引导到封闭件13内侧的孔口14。当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作用能够从传送管道100作用到进给容器中时,大多数替换空气经由进给容器10引导到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中,并且向前引导到传送管道100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一个其它的替换空气导管16、17布置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中,布置到阻碍装置30的附近,在图9的实施例中,替换空气导管例如经由孔口(例如如图14或16a-16g所示)从输入点1布置,从其封闭件13内侧布置。阀装置31布置在阻碍装置30中,阀装置打开从第二替换空气导管17进入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的介质连接。这也在图14中示出,该图还示出了输入点的实施例的内侧视图。相对于本申请,图14示出了输入点的进给容器10的壁10’中的替换空气导管和替换空气阀60的一个实施例。输入点的形状和操作可以根据应用场合而变化。在输入点1中布置有单独的替换空气阀60,其具有至少两个位置,关闭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关闭位置中,阀的切断装置61关闭通道部分,该通道部分在图14和15中是布置在进给容器10的壁中的用于替换空气的通路63,在第二位置中,用于替换空气的通路63打开。阀的切断装置利用驱动装置62进行驱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单独的替换空气阀60在图15中更详细地示出为处于两个操作状态;在图15(a)中,替换空气通路打开,在图15(b)中,替换空气通路63关闭。单独的替换空气阀具有驱动装置62,该驱动装置布置成用以使切断装置61在前述至少两个位置之间运动。孔口布置在替换空气阀60的本体64中,替换空气从该孔口进入通路63的能够利用阀的切断装置61打开和关闭的点。驱动装置可以是例如介质驱动的圆筒-活塞单元或者例如电气操作的驱动装置。
用于替换空气的第二通路布置成用以将替换空气引导至与阻碍装置30连接。根据图14,用于替换空气的第二通路布置成在输入点1之后从物料通路的顶部部分开始,例如在联接部分15之后,并且延伸到安装深度18中。当阻碍装置已经移动到第二位置中并且其阀装置31已经打开以打开经由孔口33进入通道区段22的通路时,替换空气从安装深度18经由替换空气通路和孔口39(图5)进入阻碍装置30附近。致动器被布置成用以驱动阻碍装置,致动器可以为图1-8所示的圆筒-活塞组合,其中阀装置和阻碍装置布置在活塞36的活塞杆35上,该活塞可动地布置在圆筒34中。圆筒由例如经由孔口37和38引导的压力介质驱动。介质导管和介质管道未示出。致动器也可以是某些其它类型的致动器,例如电气地操作的致动器。
设备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点1;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21、21,废弃物料被布置成从输入点1传送到通道区段中;以及用于将废弃物料从输入点传送到中间容器中的装置,其中物料被压缩至较小的体积。废弃物料从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在气动式废弃物料传送系统的传送管道100中向前传送。在传送管道100中,废弃物料与传输空气一起移动到系统的接收点,例如废弃物站,在该接收点中,传输的废弃物料在分离装置中与传输空气分离,并且被传送以进行进一步处理或者被传送到运输容器中。本文没有更详细地描述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的操作。气动式废弃物传输系统的各种实例大致可见于例如公开WO2009/080880、WO2009/080881、WO2009/080882、WO2009/080883、WO2009/080884、WO2009/080885、WO2009/080886、WO2009/080887、WO2009/080888和WO/2011/110740。
当布置在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的阻碍装置30处于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时,基本上废弃物料越过阻碍装置30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抽吸和替换空气流的组合效果下,废弃物料w压实,也就是压缩在一起,并且抵靠阻碍装置30。压缩的结果是,根据实施例且根据废弃物料的特性,中间容器中的废弃物料的体积显著减小。在一种情况下,压实的废弃物料cw的体积与压实之前的体积相比减小30–50%。当废弃物料已经被压实时,更多的废弃物料w可以进给到中间容器中,沿着物料的传送方向跟随压实的废弃物料cw。在这种情况下,抽吸作用通常不从传送管道的方向作用在中间容器中,相反,废弃物料主要通过重力作用从进给容器进给到中间容器中。在附图的实施例中,阻碍装置30也处于第一位置,并且保持物料不移动到传送管道100中。
当气动式管道传送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作用开启以清空系统的其它容器时,阀6布置到关闭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下,替换空气不从输入点进入中间容器,也不经由该输入点向前进入传送管道100。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图的中间容器中的物料保持不动,不移动到传送管道100中。在这种情况下,阻碍装置30也处于第一位置。当阀6处于关闭位置时,仍然有更多的废弃物料可以经由输入孔口2进给到输入点的进给容器10中。进给的量取决于输入点的进给容器的体积。在附图中,未压缩的废弃物料w描述为简化的球,每个球可以表示打包有废弃物的废弃物袋。压缩的废弃物料cw在图中描述为比球小的物体。
如根据附图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示,在中间容器中布置有水平通道区段2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中间容器中布置从传送管道方向的负压效果并且因此布置从输入点方向的替换空气,已经通过重力作用传送到中间容器的起始端部(也就是进入竖直通道区段20)并传送到之后的弯曲通道区段21中的物料在水平通道区段中传送,在这种情况下,废弃物料在这些组合效果下在水平部分中朝向阻碍装置30和/或朝向传送管道100传送。
除了别的之外,水平通道区段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提供的优点在于,例如通过布置位置,与以前的竖直中间容器相比,中间容器的尺寸可以容易地显著增大,在该位置中,阻碍装置沿着物料传送方向位于与输入点的输入孔口或进给容器相距期望距离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阻碍装置可以布置在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为了清楚起见,图13仅仅示出了一个输入点1,在该输入点中具有能够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21、22。两个阻碍装置30、30’布置在通道区段22中,这两个阻碍装置布置成在第一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中沿着物料传送方向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如果中间容器的长度和/或废弃物类别的特性需要,那么可以具有更多个阻碍装置30、3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二替换空气导管16、17、17’布置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中,布置到第一阻碍装置30的附近,在图13的实施例中,该替换空气导管例如经由孔口从输入点布置,从其封闭件13内侧布置。替换空气导管区段布置在第一阻碍装置30的安装深度18和第二阻碍装置30’的安装深度18’之间。阻碍装置布置在安装深度18、18’中,使得从替换空气导管17、17’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到阻碍装置的附近可以形成介质连接。在附图的实施例中,每个阻碍装置30、30’利用管道区段32、32’布置在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该管道区段利用应用场合所要求的连接布置而固定到通道区段22、22’。在下文中结合图16a-16g示出图13的阻碍装置的操作原理。
图16a-16g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包括两个阻碍装置30、30’,这两个阻碍装置布置成在第一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中沿着物料传送方向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如果中间容器的长度和/或废弃物类别的特性需要,那么可以具有更多个阻碍装置30、3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二替换空气导管16、17、17’布置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中,布置到第一阻碍装置30的附近,在图16a-16g的实施例中,该替换空气导管例如经由孔口从输入点1布置,从其封闭件13内侧布置。替换空气导管区段布置在第一阻碍装置30的安装深度18和第二阻碍装置30’的安装深度18’之间。阻碍装置布置在安装深度18、18’中,使得从替换空气导管17、17’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到阻碍装置的附近可以形成介质连接。在附图的实施例中,每个阻碍装置30、30’利用管道区段32、32’布置在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该管道区段利用应用场合所要求的连接布置而固定到通道区段22、22’。
阀装置31、31’布置在阻碍装置30、30’中,阀装置打开从第二替换空气导管17、17’进入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2、22’的介质连接。在下文中,参考图16a-16g,解释设备的操作,其中多个(在图中是两个)阻碍装置30、30’已经布置在第一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在图中,仅仅利用两个22),在输入点1和传送管道100之间的通道区段中沿着物料传送方向彼此相距一定距离。
图16a示出了一种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将要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中进行传输和搬运的废弃物料w已经从输入点1的输入孔口2进给。在图16a中,从进给容器10进给的废弃物料w主要通过重力作用已经移动到中间容器中,进入通道区段20、21。在图16a的操作状态中,进给容器的内容物已经被清空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中。
根据图16b,两个输入点1并排布置,图16b示出了沿着线s截取的设备的简化示意图。这些可以用于例如不同类别的废弃物,或者例如用来增大容量。
图16c示出了一种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气动式废弃物管道传输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作用能够从传送管道100作用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从输入点1(101)移动到中间容器中的废弃物料w在中间容器中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废弃物料能够朝向第一阻碍装置30移动,该第一阻碍装置处于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并且基本上防止废弃物料w越过阻碍装置30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抽吸和替换空气流的组合效果下,废弃物料w压实,也就是压缩在一起,并且抵靠阻碍装置30。压缩的结果是,根据实施例且根据废弃物料的特性,中间容器中的废弃物料的体积显著减小。在一种情况下,压实的废弃物料的体积cw1与压实之前的体积相比减小30–50%。在图16c的状态中,压实的废弃物料的cw1体积为废弃物料w在压实之前的体积的大约50%。
图16d示出了一种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第一阻碍装置30处于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其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待搬运物料w可以进给到中间容器中,跟随在之前的阶段中被压实的物料cw。
当废弃物料已经抵靠第一阻碍装置被压实时,更多的废弃物料w可以进给到中间容器中,沿着物料的传送方向跟随压实的废弃物料cw。这在图16d中示出。在这种情况下,抽吸作用通常不从传送管道的方向作用在中间容器中,相反,废弃物料主要通过重力作用从进给容器进给到中间容器中。在附图的实施例中,阻碍装置30、30’也处于第一位置,并且保持物料不移动到传送管道100中。
图16e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中,第一阻碍装置已经移动到第二位置,也就是其不延伸到通道空间中的位置。当抽吸作用连接以从物料传送管道在通道空间中进行作用并且替换空气能够从物料输入点的方向进行作用时,物料朝向传送管道移动以抵靠第二阻碍装置30’,并进一步被压缩。替换空气也可能来自与第一阻碍装置连接布置的替换空气导管,以便能够增强压缩效率。相当量的压实物料已经配合到用作输入点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
接下来,根据图16f,更多的物料w可以从输入点1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以跟随之前压实的物料cw。当已经从输入点进给足够量的物料时,或者当另外期望将中间容器清空到传送管道中时,第二阻碍装置30’移动到第二位置中,在该第二位置中不再延伸到通道区段中,启动抽吸作用以从传送管道到通道区段22中进行作用,打开从输入点的方向进入通道区段20、21、22的替换空气通路。同时,替换空气从与阻碍装置连接布置的替换空气通路引导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物料从通道区段移动到传送管道中。
在图16g的操作状态中,期望的是将已经收集在系统的输入点1的进给容器和/或中间容器中的废弃物料w、cw传送到传送管道100中,在这种情况下,阀6打开,并且阻碍装置30、30’从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移出。在这种情况下,废弃物料在抽吸和替换空气流的组合效果下与传输空气流一起从中间容器10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并且沿着传送管道朝向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的传递端部移动。
至少一个阻碍装置30、30’在传送管道之前布置在中间容器中。在附图的实施例中,阻碍装置是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中的构件,当物料借助于抽吸和替换空气流抵靠阻碍装置30在中间容器的通道空间中传送时,该构件适于接纳物料w的力效应的至少一部分。阻碍装置适于允许空气流穿过。
当阻碍装置布置到通道空间之外的第二位置中并且启动来自传送管道的抽吸作用时,通过将通道中的替换空气导管的入口孔口33布置在阻碍装置附近,可以提高物料从阻碍装置的点朝向传送管道100移动的效率。同时,替换空气也经由孔口33进入通道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物料成形机,通常是旋转成形机,也就是格式化器,用作阻碍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旋转成形机的搬运装置没有旋转的情况下打开物料传送管道的阀,可以预先压缩废弃物。在这种情况下,废弃物料不会从中间容器侧到传送管道100侧穿过旋转成形机行进任何显著的程度,相反,物料的尺寸被显著压缩,在这种情况下,物料的体积减小例如30–70%。在预压缩阶段行进通过旋转成形机的可能的物料可以在传送系统的物料传递端部例如引导到混合的废弃物的本体中。旋转成形机及其操作更具体地可见于公开WO/2011/098666、WO/2011/098667、WO/2011/098668和WO/2011/098669。
输入孔口2形成在输入点1的封闭件13中,该封闭件形成输入点的外壁,以用于将物料进给到输入点的进给容器中,并且该封闭件形成有用于将替换空气引导到封闭件内侧的孔口14。替换空气通过格栅式孔口14进入封闭件内侧,并且在输入点的一些实施例中经由顶部循环到容器10中,如图16c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排放阀50打开一会儿,以便抵靠阻碍装置30压缩通过重力作用已经传送到中间容器中的物料。通常,根据应用场合,排放阀打开例如5-10秒。
图14的输入点具有封闭件13和布置在封闭件中的第一输入孔口2。利用驱动装置4、5驱动的、能够打开和关闭的舱口3布置成与第一输入孔口连接。第二切断装置6’及其驱动装置7、8布置在封闭件内。第二切断装置6’以允许相对于铰接点9转动的方式布置在进给容器的顶部部分中。第二切断装置6’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其关闭进入进给容器10的通路,在第二位置中,进入进给容器的通路打开。从而,根据附图的实施例,将要传送的物料可以进给到输入点1的进给容器10中,舱口3和第二切断装置6’两者必须处于打开位置。
图14的输入点具有进给容器10,在进给容器的通道中是向内收缩点10’,该向内收缩点的目的在于使进给容器的物料通道呈锥形,从而尤其防止过大的物体进给到输入点的进给容器中。在附图的实施例中,单独的替换空气阀60在与收缩点10’相同的一侧上布置在进给容器10的壁中,并且沿物料进给方向在收缩点之后,在壁区段10”中布置有从进给容器的最窄点向外扩张的通道。
单独的替换空气阀60适于更具体地与压实结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由替换空气阀的驱动装置62驱动的切断装置61打开进入进给容器且向前进入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替换空气通路63。在这种情况下,替换空气能够行进通过输入点的封闭件13的孔口14,并且经由通过布置在封闭件内的替换空气阀打开的通路63向前进入物料传送通道中,进入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21、22中。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作用从传送管道100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容器中的物料的体积通过阻碍装置30或抵靠阻碍装置而被压缩。根据物料的类型,物料的尺寸可以从其初始体积压缩例如30–50%。替换空气阀保持在打开位置中进行压缩所需的时间,该时间可以根据应用场合而改变。用于阀打开的相当短的时间,例如2-10秒,优选2-5秒,可以足以用于进行压缩。替换空气阀的尺寸可以显著小于用于传送物料的通道区段或切断阀的横截面积。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其它的之外,所获得的一个优点在于,物料最佳地压实,也就是尺寸压缩,并且例如不会太紧密地压实到通道区段中或者在通道区段中压实到其自身。替换空气阀的小尺寸也使得大的多个中间容器能够同时进行压缩,在这种情况下,节省了时间和能量。根据一个实施例,进给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中的物料被同时压实。同样,可以部分地与其它传送抽吸作用结合来进行已经收集在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的物料的压实。
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测试中,用于替换空气的80mm直径的抽吸孔口用于350mm直径的管道中,这被证明是合适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几秒钟内将混合废弃物压缩50%。
小的替换空气阀60也可以用作物料传送中的导向阀,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单独的替换空气阀60打开,然后是较大的切断阀,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了压力冲击和可能的噪声问题。
利用输入点的替换空气阀60,可以调节物料运动的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当抽吸作用从传送管道100侧进行作用时,通过打开和关闭输入点的替换空气阀60,可以影响每个进给容器的物料的运动的开始。尽管抽吸作用是从传送管道100侧进行作用,但是物料很难完全在中间容器中移动,尤其是当阻碍装置30处于第一位置时,除非打开输入点的替换空气阀。
从而,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的通道区段中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废弃物料或可再循环物料从气动式物料管传输系统的至少两个输入点1的输入孔口2进给到进给容器10中,并且向前进给到进给容器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的通道区段20、21、22中,物料与传输空气一起从该通道区段经由物料传送管道100传送到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传递端部,物料在该传递端部处与传输空气分离。在该方法中,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在输入点1和阻碍装置30、30’之间连接到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在该方法中,在物料被传输到气动式废弃物传输系统的传递端部之前,借助于布置在传送管道100和待搬运的物料w、w1、w2、w3、w4之间的阻碍装置30或者抵靠该阻碍装置,通过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的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通过对传送的物料w、w1、w2、w3、w4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进行压缩,对进给的物料w、w1、w2、w3、w4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该方法中,根据需要,通过打开从传送管道100的方向进入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直到气动式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侧的通路,并且通过打开用于替换空气通路的从物料w1、w2、w3、w4的相对侧的通路,对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的物料w1、w2、w3、w4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布置在输入点1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对物料w1、w2、w3、w4进行作用,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至少部分地沿着在相对于竖直方向大致偏离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向布置,优选地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物料w1、w2、w3、w4从每个输入点1、101、102、103、104进给到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该通道区段是待从输入点进给的物料的中间容器,在中间容器中分阶段对物料进行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阶段中,物料主要通过重力作用从输入点1的输入孔口2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在第二阶段中,物料在通道区段中被传送抵靠阻碍装置30、30’并且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而被压缩,在第三阶段中,可能的更多的物料通过重力作用从输入点的输入孔口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在第四阶段中,对阻碍装置进行作用,使得处于中间容器中的物料w、w1、w2、w3、w4和/或压缩的物料cw、cw1、cw2、cw3、cw4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从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传送到传送管道100中,并且向前朝向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物料传递端部传送。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压缩物料w、w1、w2、w3、w4时和/或处于物料传送阶段时,例如通过打开阀6或单独的替换空气阀60一段时间,允许替换空气进入。
根据一个实施例,至少当压缩物料时和/或至少在物料传送阶段的起始阶段中,替换空气的通路63打开,通路的流动孔口小于通道区段的流动横截面积,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作用从该通道区段进行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输入点1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具有多个阻碍装置30、30’,这些阻碍装置沿物料传送方向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在这种情况下,首先,物料进给到更靠近输入点的第一阻碍装置30并且借助于第一阻碍装置或抵靠所述第一阻碍装置对物料进行压缩,之后,更靠近输入点的第一阻碍装置30被放置到不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的位置中,将物料传送到第二阻碍装置30’,借助于更加远离输入点1的第二阻碍装置30’或抵靠所述第二阻碍装置对物料进行压缩。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物料从阻碍装置点朝向传送管道传送时,将替换空气带到阻碍装置30、30’附近。
根据一个实施例,物料w1...w4的尺寸相对于其初始体积被压缩30–70%。
根据一个实施例,替换空气阀31布置成与阻碍装置30、30’连接,至少当阻碍装置30、30’布置到物料朝向传送管道100输送的位置中时,阀允许替换空气进入到通道区段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21、22安装到距地表面s大约1-2.5米的深度处。
根据一个实施例,具有多个输入点,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阶段中,物料w主要通过重力作用从第一输入点和/或至少从一个其它输入点进给到每个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该通道区段是物料的中间容器,在中间容器中分阶段对物料进行作用,在第二阶段中,物料在通道区段中被传送抵靠阻碍装置30、30’并且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而被压缩,在第三阶段中,可能的更多的物料通过重力作用从输入点的输入孔口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在第四阶段中,对阻碍装置进行作用,使得处于中间容器中的物料w、w1、w2、w3、w4和/或压缩的物料cw、cw1、cw2、cw3、cw4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从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传送到传送管道100中,并且向前朝向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物料传递端部传送。
根据一个实施例,物料从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传送到传送管道中,并且总是不时地传送另一个类别的废弃物,该另一个类别的废弃物在之前传送的物料之后清理通道区段和/或传送管道。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之前传送的物料类别是混合废弃物w1时,下一个传送的物料类别是纸张w2,当之前传送的物料类别是能够生物降解的废弃物w3时,下一个传送的物料类别是纸板w4或纸张w2或混合废弃物w1,当之前传送的物料类别是纸板w4时,下一个传送的物料类别是混合废弃物w1或纸张w2。
根据一个实施例,首先,来自第一输入点的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的物料被清空到传送管道中,接下来,物料被从一些其它输入点或多个输入点的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清空,最合适的是相继地清空,直到来自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物料已经朝向传送管道被清空。
根据一个实施例,阻碍装置是单独的阻碍装置30、30’,该阻碍装置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阻碍装置30、30’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在第二位置中,阻碍装置基本上不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并且替换空气经过或穿过该阻碍装置,或者该阻碍装置是另一种装置,例如物料成形机,例如旋转成形机,在物料成形机用作阻碍装置时,物料成形机的搬运装置不将物料从通道区段22朝向传送管道100进给。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的通道区段中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气动式物料管道传输系统的至少两个输入点1,每个输入点包括输入孔口2,该输入孔口通向进给容器10并且向前通向布置在进给容器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的通道区段20、21、22,该通道区段适于用作中间容器,物料适于从该中间容器经由物料传送管道100传送到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的传递端部,物料在该传递端部处与传输空气分离,该设备能够连接到传送管道100,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侧能够连接到该传送管道中进行作用。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阻碍装置30,所述阻碍装置能够在输入点1和传送管道100之间布置在每个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所述阻碍装置适于阻挡至少大部分物料并且允许空气流过或穿过,使得在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借助于阻碍装置30或抵靠该阻碍装置,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能够对待进行传送的物料w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进行压缩,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在输入点1和阻碍装置30、30’之间连接到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
根据一个实施例,阻碍装置30在输入点和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之间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的沿着物料传送方向的长度大致大于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的沿着物料传送方向的长度。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设备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气动式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侧与通道区段20、21、22和/或替换空气装置的连接,以用于以调节的方式将替换空气引导到输入点和物料w之间的通道区段中,该装置适于打开和关闭用于替换空气的通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设备包括布置在输入点1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的通道区段20、21、22,该通道区段包括相对于竖直方向偏离的通道区段,例如大体水平通道区段,该通道区段适于用作中间容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中间容器的体积由阻碍装置30相对于输入点1的距离来确定。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输入点1和物料传送管道之间布置有多个阻碍装置30、30’,这些阻碍装置沿物料传送方向彼此相距一定距离。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设备包括用于将替换空气带到阻碍装置30、30’附近的装置17、18、31、33。
根据一个实施例,替换空气阀31布置成与阻碍装置30、30’连接,阀在打开时允许替换空气从阻碍装置点或者从阻碍装置点附近进入到通道区段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设备包括排放阀6,该排放阀布置在输入点的输入孔口2和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设备包括排放阀50,该排放阀布置在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的阻碍装置30、30’与传送管道100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设备包括切断装置6’,该切断装置布置在输入点1的进给容器10和输入点的输入孔口2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替换空气阀60布置在输入点1中,以用于打开和关闭替换空气进入进给容器10和/或进入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21、22的通路63。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替换空气的通路63的流动孔口小于通道区段的流动横截面积,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作用从该通道区段进行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21、22布置成安装到距地表面s大约1-2.5米的深度处。
根据一个实施例,阻碍装置是单独的阻碍装置30、30’,该阻碍装置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阻碍装置30、30’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在第二位置中,阻碍装置基本上不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并且通道空间中的替换空气流适于经过或穿过该阻碍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阻碍装置是物料搬运装置,例如物料成形机,例如旋转成形机,在物料成形机用作阻碍装置时,物料成形机的搬运装置适于处于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物料成形机的搬运装置不将物料从通道区段22朝向传送管道100进给。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废弃物传送系统,其包括根据任何上述特征的设备。
通常,物料为废弃物料,例如袋装的废弃物料。输入点和中间容器可以为气动式废弃物传送系统的一部分,或者其可以为单独的部分,其中废弃物料被引导到废弃物室、废弃物容器或相应装置中。
图1-8的实施例示出了进给站,其包括用于四种物料类别w1、w2、w3、w4的输入点。在这些类别中,在一种情况下,按重量计,第一物料类别w1(在图中,混合废弃物)为总废弃物量的大约50%。按重量计,第二物料类别w2(在图中,纸张)为总废弃物量的大约25%,第三物料类别w3(能够生物降解的废弃物)为总废弃物量的大约10%,第四物料类别w4(纸板)为总废弃物量的大约15%,能够生物降解的废弃物为总废弃物量的大约10%。不同的物料类别需要不同尺寸的中间容器。物料类别的尺寸以不同的方式压缩。第一物料类别w1为大约50%,第二物料类别w2(纸张)为大约30%,第四物料类别(纸板)为大约50%,第三物料类别(能够生物降解的废弃物)非常小(几乎为0%),在这种情况下,不值得进行压缩(机压实)。
中间容器的尺寸由废弃物的量、密度和压缩度来确定。混合废弃物(在某些国家为可再循环废弃物、塑料瓶等)按体积计大致是最大的物料类别。但是其具有的特性使得混合废弃物也能够被压缩(即压实)大约50-70%。根据实施例,该物料类别通常要求中间容器具有与所有其它物料类别一起相同的量或者甚至更多的量。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布置,用于不同类别物料的不同体积要求可以作为方案而有效地实现。借助于本发明,能够利用仅仅一个输入点管理甚至要求最大容量的混合废弃物,而在常规的使用中,将需要2-3倍数量的输入点。
根据本发明的在相对于竖直方向偏离的方向上的通道区段中包括两个相继的阻碍装置的实施例中,获得较大容量但是较窄的结构。根据一个实施例,获得例如整个600L混合废弃物(例如在竖直部分中为200升,在水平部分中为2X200L)的容量。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废弃物传送系统,使得专门的循环用于预先压缩/传送。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输入点的被引导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的废弃物继而被预先压缩例如10s。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容器的废弃物体积增大例如30–50%。
压缩阶段可以布置成使得在一些其它输入点或废弃物碎片的传送期间,执行所考虑的输入点或废弃物碎片的输入点的预先压缩。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以下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变化。说明书中可能出现的特征与其它特征一起在必要时可以彼此分开使用。
Claims (39)
1.一种用于在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通道区段中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废弃物料或可再循环物料从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至少两个输入点(1)的输入孔口(2)进给到进给容器(10)中,并且向前进给到进给容器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的通道区段(20、21、22)中,物料与传输空气一起从该通道区段经由物料传送管道(100)传送到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传递端部,物料在该传递端部处与传输空气分离,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在一个第一输入点(1)和阻碍装置(30、30’)之间连接到所述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在该方法中,在物料被传输到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传递端部之前,借助于布置在传送管道(100)和待搬运的物料(w、w1、w2、w3、w4)之间的阻碍装置(30)或者抵靠该阻碍装置,通过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的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通过对传送的物料(w、w1、w2、w3、w4)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进行压缩,对进给的物料(w、w1、w2、w3、w4)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根据需要,通过打开从传送管道(100)的方向进入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直到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气动式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侧的通路,并且通过打开用于替换空气通路的从物料(w1、w2、w3、w4)的相对侧的通路,对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的物料(w1、w2、w3、w4)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布置在输入点(1)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对物料(w1、w2、w3、w4)进行作用,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至少部分地沿着在相对于竖直方向大致偏离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布置在输入点(1)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的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对物料(w1、w2、w3、w4)进行作用,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至少部分地布置成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w1、w2、w3、w4)从每个输入点(1、101、102、103、104)进给到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该通道区段是待从输入点进给的物料的中间容器,在中间容器中分阶段对物料进行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阶段中,物料主要通过重力作用从输入点(1)的输入孔口(2)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在第二阶段中,物料在通道区段中被传送抵靠阻碍装置(30、30’)并且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而被压缩,在第三阶段中,可能的更多的物料通过重力作用从输入点的输入孔口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在第四阶段中,对阻碍装置进行作用,使得处于中间容器中的物料(w、w1、w2、w3、w4)和/或压缩的物料(cw、cw1、cw2、cw3、cw4)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从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传送到传送管道(100)中,并且向前朝向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物料传递端部传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压缩物料(w、w1、w2、w3、w4)时和/或处于物料传送阶段时,允许替换空气进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压缩物料(w、w1、w2、w3、w4)时和/或处于物料传送阶段时,通过打开切断阀(6)或单独的替换空气阀(60)一段时间,允许替换空气进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当压缩物料时和/或至少在物料传送阶段的起始阶段中,替换空气的通路(63)打开,通路的流动孔口小于通道区段的流动横截面积,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作用从该通道区段进行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入点(1)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具有多个阻碍装置(30、30’),这些阻碍装置沿物料传送方向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在这种情况下,首先,物料进给到更靠近输入点的第一阻碍装置(30)并且借助于第一阻碍装置或抵靠所述第一阻碍装置对物料进行压缩,之后,更靠近输入点的第一阻碍装置(30)被放置到不延伸到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的位置中,将物料传送到第二阻碍装置(30’),借助于更加远离输入点(1)的第二阻碍装置(30’)或抵靠所述第二阻碍装置对物料进行压缩。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物料从阻碍装置点朝向传送管道传送时,将替换空气带到阻碍装置(30、30’)附近。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w1...w4)的尺寸相对于其初始体积被压缩30–70%。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替换空气阀(31)布置成与阻碍装置(30、30’)连接,至少当阻碍装置(30、30’)布置到物料朝向传送管道(100)输送的位置中时,阀允许替换空气进入到通道区段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21、22)安装到距地表面(s)1-2.5米的深度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输入点,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阶段中,物料(w)主要通过重力作用从第一输入点和/或至少从一个其它输入点进给到每个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该通道区段是物料的中间容器,在中间容器中分阶段对物料进行作用,在第二阶段中,物料在通道区段中被传送抵靠阻碍装置(30、30’)并且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而被压缩,在第三阶段中,更多的物料通过重力作用从输入点的输入孔口进给到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中,在第四阶段中,对阻碍装置进行作用,使得处于中间容器中的物料(w、w1、w2、w3、w4)和/或压缩的物料(cw、cw1、cw2、cw3、cw4)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从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传送到传送管道(100)中,并且向前朝向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物料传递端部传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从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传送到传送管道中,并且总是不时地传送另一个类别的物料,该另一个类别的物料在之前传送的物料之后清理通道区段和/或传送管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之前传送的物料类别是混合废弃物(w1)时,下一个传送的物料类别是纸张(w2),当之前传送的物料类别是能够生物降解的废弃物(w3)时,下一个传送的物料类别是纸板(w4)或纸张(w2)或混合废弃物(w1),当之前传送的物料类别是纸板(w4)时,下一个传送的物料类别是混合废弃物(w1)或纸张(w2)。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来自第一输入点的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21(I)、22(I))的物料被清空到传送管道中,接下来,物料被从一些其它输入点或多个输入点的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清空,直到来自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的物料已经朝向传送管道被清空。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阻碍装置是单独的阻碍装置(30、30’),该阻碍装置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阻碍装置(30、30’)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在第二位置中,阻碍装置不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并且替换空气经过或穿过该阻碍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阻碍装置是物料成形机,在物料成形机用作阻碍装置时,物料成形机的搬运装置不将物料从通道区段(22)朝向传送管道(100)进给。
20.一种用于在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通道区段中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至少两个输入点(1),每个输入点包括输入孔口(2),该输入孔口通向进给容器(10)并且向前通向布置在进给容器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的通道区段(20、21、22),该通道区段适于用作中间容器,物料适于从该中间容器经由物料传送管道(100)传送到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传递端部,物料在该传递端部处与传输空气分离,该设备能够连接到传送管道(100),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侧能够连接到该传送管道中进行作用,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阻碍装置(30),所述阻碍装置能够在输入点(1)和传送管道(100)之间布置在每个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所述阻碍装置适于阻挡至少大部分物料并且允许空气流过或穿过,使得在通道区段(20(I)、21(I)、22(I)…20(IV)、21(IV)、22(IV))中,借助于阻碍装置(30)或抵靠该阻碍装置,通过抽吸作用和替换空气的组合效果,能够对待进行传送的物料(w)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进行压缩,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在一个第一输入点(1)和阻碍装置(30、30’)之间连接到所述一个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阻碍装置(30)在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和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之间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21(I)、22(I))的沿着物料传送方向的长度大于一个第二输入点的通道区段(20(II)、20(III)、20(IV)…22(II)、22(III)、22(IV))的沿着物料传送方向的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气动式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侧与通道区段(20、21、22)和/或替换空气装置的连接,以用于以调节的方式将替换空气引导到输入点和物料(w)之间的通道区段中,该装置适于打开和关闭用于替换空气的通路。
24.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布置在输入点(1)和物料传送管道(100)之间的通道区段(20、21、22),该通道区段包括相对于竖直方向偏离的通道区段,该通道区段适于用作中间容器。
25.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竖直方向偏离的通道区段是水平通道区段。
26.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中间容器的体积由阻碍装置(30)相对于输入点(1)的距离来确定。
27.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输入点(1)和物料传送管道之间布置有多个阻碍装置(30、30’),这些阻碍装置沿物料传送方向彼此相距一定距离。
28.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用于将替换空气带到阻碍装置(30、30’)附近的装置(17、18、31、33)。
29.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替换空气阀(31)布置成与阻碍装置(30、30’)连接,阀在打开时允许替换空气从阻碍装置点或者从阻碍装置点附近进入到通道区段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排放阀,该排放阀布置在输入点的输入孔口(2)和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排放阀(50),该排放阀布置在第一输入点的通道区段的阻碍装置(30、30’)与传送管道(100)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切断装置(6’),该切断装置布置在输入点(1)的进给容器(10)和输入点的输入孔口(2)之间。
3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替换空气阀(60)布置在输入点(1)中,以用于打开和关闭替换空气进入进给容器(10)和/或进入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21、22)的通路(63)。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替换空气的通路(63)的流动孔口小于通道区段的流动横截面积,气动式物料传送系统的部分真空发生器的抽吸作用从该通道区段进行作用。
35.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作中间容器的通道区段(20、21、22)布置成安装到距地表面(s)1-2.5米的深度处。
36.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阻碍装置是单独的阻碍装置(30、30’),该阻碍装置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阻碍装置(30、30’)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在第二位置中,阻碍装置不延伸到通道区段的通道空间中,并且通道空间中的替换空气流适于经过或穿过该阻碍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阻碍装置是物料搬运装置,在物料搬运装置用作阻碍装置时,物料搬运装置的搬运装置适于处于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物料搬运装置的搬运装置不将物料从通道区段(22)朝向传送管道(100)进给。
38.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阻碍装置是物料成形机,在物料成形机用作阻碍装置时,物料成形机的搬运装置适于处于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物料成形机的搬运装置不将物料从通道区段(22)朝向传送管道(100)进给。
39.一种废弃物传送系统,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0-3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I20135801 | 2013-07-30 | ||
FI20135801A FI125194B (fi) | 2013-07-30 | 2013-07-30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jäte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ja käsittelemiseksi |
FI20136141A FI124837B (fi) | 2013-07-30 | 2013-11-18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jäte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ja käsittelemiseksi |
FI20136141 | 2013-11-18 | ||
PCT/FI2014/050597 WO2015015054A1 (en) | 2013-07-30 | 2014-07-2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in and handling waste materia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31362A CN105431362A (zh) | 2016-03-23 |
CN105431362B true CN105431362B (zh) | 2018-12-18 |
Family
ID=52431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43089.8A Active CN105431362B (zh) | 2013-07-30 | 2014-07-29 | 用于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99799B2 (zh) |
EP (1) | EP3027537B1 (zh) |
JP (1) | JP6483678B2 (zh) |
KR (1) | KR102242806B1 (zh) |
CN (1) | CN105431362B (zh) |
AU (1) | AU2014298337B2 (zh) |
BR (1) | BR112016001478A2 (zh) |
CA (1) | CA2917409C (zh) |
DK (1) | DK3027537T3 (zh) |
ES (1) | ES2755336T3 (zh) |
FI (1) | FI124837B (zh) |
PL (1) | PL3027537T3 (zh) |
RU (1) | RU2654870C2 (zh) |
SG (1) | SG11201600032PA (zh) |
WO (1) | WO20150150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25194B (fi) * | 2013-07-30 | 2015-06-30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jäte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ja käsittelemiseksi |
FI126379B (fi) * | 2015-03-09 | 2016-10-31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materiaalin pneumaattisessa putkikuljetusjärjestelmässä ja jätteidensiirtojärjestelmä |
US9738442B2 (en) | 2015-05-21 | 2017-08-22 | The Boeing Company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aste management |
US9957106B2 (en) | 2015-05-21 | 2018-05-01 | The Boeing Company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aste management |
US9517883B1 (en) | 2015-05-21 | 2016-12-13 | The Boeing Company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aste mangement |
FI127098B (fi) * | 2016-01-07 | 2017-11-15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laitteisto ja järjestelmä jätemateriaalin käsittelemiseksi |
FI20185364A1 (fi) | 2018-04-17 | 2019-10-18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syöttöasemassa ja syöttöpistejärjestely |
CN109305536B (zh) * | 2018-10-26 | 2020-06-23 | 广东恒新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垃圾运送设备 |
FI20197011A1 (fi) * | 2019-01-25 | 2020-07-26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ja siirtämiseksi |
CN110386387B (zh) * | 2019-08-23 | 2024-08-09 | 重庆宇洁环卫设施有限公司 | 负压式垃圾收集压缩箱、系统及方法 |
US11999577B2 (en) | 2019-11-18 | 2024-06-04 | George Archambault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airflow in conduits and pneumatic tubes |
US11565892B2 (en) * | 2020-07-08 | 2023-01-31 | Trans-Vac Systems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eration of a vacuum transport system |
EP3939910B1 (en) | 2020-07-14 | 2022-09-07 | Urban Refuse Development, Slu | Package collection device through at least one retractable hollow column |
TW202212236A (zh) * | 2020-09-25 | 2022-04-01 |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多通道供料裝置 |
PL441801A1 (pl) * | 2022-07-21 | 2024-01-22 | Politechnika Rzeszowska im. Ignacego Łukasiewicza | Instalacja pneumatyczna do dystrybucji i segregacji śmieci w budynku wielokondygnacyjnym oraz sposób dystrybucji i segregacji śmieci w budynku wielokondygnacyjnym z wykorzystaniem tej instalacji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9007A (zh) * | 1999-02-05 | 2002-03-06 | 森特拉尔萨格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传输系统 |
CN1358154A (zh) * | 1999-07-16 | 2002-07-10 | 森特拉尔萨格有限公司 | 垃圾收集的系统和方法 |
CN1924253A (zh) * | 2005-08-31 | 2007-03-07 | 张涉 | 一种真空管道垃圾收运系统的垃圾排空顺序控制方法 |
CN101842305A (zh) * | 2007-10-24 | 2010-09-22 | 马里凯普有限公司 | 材料真空输送系统中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903268A (zh) * | 2007-12-21 | 2010-12-01 | 马里凯普有限公司 | 气动材料传送系统 |
CN101977832A (zh) * | 2008-03-18 | 2011-02-16 | 马里凯普有限公司 | 用于气动的物料输送系统中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323024B (zh) * | 1968-02-05 | 1970-04-20 | Centralsug Ab | |
US3653720A (en) * | 1970-03-04 | 1972-04-04 | Wascon Systems Inc | Hydrau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
US4099457A (en) * | 1972-02-25 | 1978-07-11 | Ab Centralsug | Method for discharging refuse |
SE379980B (zh) * | 1972-10-17 | 1975-10-27 |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 |
SE380231B (sv) * | 1973-03-27 | 1975-11-03 |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 Anordning vid anleggningar for pneumatisk transport av paketerat avfall |
DK137634B (da) | 1975-03-21 | 1978-04-10 | Bruun & Soerensen As | Skraldsugeanlæg. |
JPS556734Y2 (zh) * | 1976-01-13 | 1980-02-15 | ||
SU905154A1 (ru) * | 1976-03-23 | 1982-02-15 |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Транспрогресс"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 материалов |
JPS5715846Y2 (zh) * | 1977-05-11 | 1982-04-02 | ||
JPS5715848Y2 (zh) | 1977-11-16 | 1982-04-02 | ||
JPS54109375U (zh) * | 1978-01-20 | 1979-08-01 | ||
JPS54109375A (en) | 1978-02-15 | 1979-08-27 | Nec Corp | Cutt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wafer and its unit |
JPS5540110A (en) * | 1978-09-08 | 1980-03-21 | Sp K Buyuro Toransupuroguresu | Bulky material delivery device |
FR2439732A1 (fr) | 1978-10-27 | 1980-05-23 | Sp K Bjur | Dispositif d'amenee d'objets en vrac au conduit d'aspiration d'une installation de transport pneumatique |
SE8303067D0 (sv) * | 1983-05-31 | 1983-05-31 | Lars Alvar Wassdahl | Fo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r tomning av ett soprum med hjelp av vakuum |
JPS6036908U (ja) * | 1983-08-19 | 1985-03-14 | 森田工業株式会社 | 集塵缶 |
DE3779917T2 (de) * | 1986-12-22 | 1992-12-10 | Shimizu Construction Co Ltd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ammeln von muell. |
EP0297145A4 (en) * | 1986-12-22 | 1990-03-27 | Shimizu Construction Co Ltd | Method of collecting waste material and system therefor. |
US4987988A (en) * | 1989-04-17 | 1991-01-29 | Joesph Messina | Refuse recycler |
US5031829A (en) * | 1990-07-23 | 1991-07-16 | Mark Shantzis | Separated waste collection system for multi-story building |
US5083704A (en) * | 1990-08-06 | 1992-01-28 | George Rounthwaite | Trash disposal system |
JPH05132107A (ja) * | 1991-11-13 | 1993-05-28 | Nkk Corp | ゴミの空気輸送設備 |
US5316152A (en) * | 1992-07-06 | 1994-05-31 | Ross James A | High rise recycling system |
JPH08282803A (ja) * | 1995-04-14 | 1996-10-29 | Shimizu Corp | 物体の空気輸送設備 |
US6322295B1 (en) * | 1999-11-18 | 2001-11-27 | Dino Gabriele | Pneumat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irregularly-shaped objects |
SE0200041D0 (sv) | 2002-01-09 | 2002-01-09 | Centralsug Ab |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charge |
US6712561B1 (en) * | 2002-09-23 | 2004-03-30 | Frederick M. Valerino, Sr. | Disposal of sharps in a healthcare environment |
ITPD20030164A1 (it) | 2003-07-17 | 2005-01-18 | Rosolini Ltd | Apparecchiatura per la raccolta e lo smaltimento |
DK175979B1 (da) | 2004-01-16 | 2005-10-24 | Renovac As | Ventil til fortrinsvis et affaldssugeanlæg samt fremgangsmåde til anvendelse af en sådan ventil |
SG125945A1 (en) | 2004-03-10 | 2006-10-30 | Sembcorp Environmental Man Pte | Refuse collection device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collecting refuse |
ITMI20041435A1 (it) | 2004-07-16 | 2004-10-16 | Vito Michele Fazio | Antigeni tumore-specifici generati da splicing alternativo in tumori esprimenti il gene di fusione bcr-abl |
KR101203878B1 (ko) * | 2005-01-27 | 2012-11-23 | 엔박 에이비 | 쓰레기의 탈수 시스템 및 방법 |
FI122819B (fi) | 2006-05-18 | 2012-07-13 | Maricap Oy | Luistiventtiili |
KR101321735B1 (ko) * | 2006-06-09 | 2013-10-29 | 엔박 에이비 | 쓰레기 관리 |
FI20085149A7 (fi) | 2007-12-21 | 2009-06-22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
FI124408B (fi) | 2007-12-21 | 2014-08-15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
FI20085146L (fi) | 2007-12-21 | 2009-06-22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
FI20085143A7 (fi) | 2007-12-21 | 2009-06-22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
FI124507B (fi) * | 2007-12-21 | 2014-09-30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ja pneumaattinen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 |
FI123782B (fi) | 2007-12-21 | 2013-10-31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
FI20085145L (fi) | 2007-12-21 | 2009-06-22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
FI123765B (fi) | 2007-12-21 | 2013-10-31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pneum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ja pneumaattinen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 |
FI122818B (fi) | 2008-09-10 | 2012-07-13 | Maricap Oy | Luistiventtiili |
ES2853198T5 (es) * | 2008-12-18 | 2024-06-05 | Premium Patents Sdn Bhd | Método y sistema para empujar y mover residuos sólidos |
KR101064876B1 (ko) | 2009-04-01 | 2011-09-16 | 주식회사 유신 | 쓰레기 자동집하시설 |
FI122102B (fi) * | 2010-02-12 | 2011-08-31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materiaalin käsittelemiseksi pneumaattisessa putkikuljetusjärjestelmässä |
FI122103B (fi) | 2010-03-12 | 2011-08-31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pneumaattisess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ja jätteensiirtojärjestelmä |
CN103189285B (zh) * | 2010-06-23 | 2016-03-30 | 恩华特公司 | 真空废物收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FI125194B (fi) * | 2013-07-30 | 2015-06-30 | Maricap Oy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jäte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ja käsittelemiseksi |
-
2013
- 2013-11-18 FI FI20136141A patent/FI124837B/fi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
- 2014-07-29 PL PL14832645T patent/PL3027537T3/pl unknown
- 2014-07-29 US US14/904,483 patent/US10399799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7-29 RU RU2016106764A patent/RU2654870C2/ru active
- 2014-07-29 ES ES14832645T patent/ES2755336T3/es active Active
- 2014-07-29 CA CA2917409A patent/CA2917409C/en active Active
- 2014-07-29 KR KR1020167004982A patent/KR102242806B1/ko active Active
- 2014-07-29 WO PCT/FI2014/050597 patent/WO201501505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7-29 SG SG11201600032PA patent/SG11201600032PA/en unknown
- 2014-07-29 BR BR112016001478A patent/BR112016001478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07-29 JP JP2016530562A patent/JP6483678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7-29 CN CN201480043089.8A patent/CN105431362B/zh active Active
- 2014-07-29 DK DK14832645.7T patent/DK3027537T3/da active
- 2014-07-29 AU AU2014298337A patent/AU2014298337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7-29 EP EP14832645.7A patent/EP3027537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9007A (zh) * | 1999-02-05 | 2002-03-06 | 森特拉尔萨格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传输系统 |
CN1358154A (zh) * | 1999-07-16 | 2002-07-10 | 森特拉尔萨格有限公司 | 垃圾收集的系统和方法 |
CN1924253A (zh) * | 2005-08-31 | 2007-03-07 | 张涉 | 一种真空管道垃圾收运系统的垃圾排空顺序控制方法 |
CN101842305A (zh) * | 2007-10-24 | 2010-09-22 | 马里凯普有限公司 | 材料真空输送系统中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903268A (zh) * | 2007-12-21 | 2010-12-01 | 马里凯普有限公司 | 气动材料传送系统 |
CN101977832A (zh) * | 2008-03-18 | 2011-02-16 | 马里凯普有限公司 | 用于气动的物料输送系统中的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12016001478A2 (pt) | 2017-09-05 |
AU2014298337B2 (en) | 2018-05-24 |
WO2015015054A1 (en) | 2015-02-05 |
RU2016106764A (ru) | 2017-09-01 |
DK3027537T3 (da) | 2020-01-02 |
RU2016106764A3 (zh) | 2018-03-20 |
US10399799B2 (en) | 2019-09-03 |
EP3027537A1 (en) | 2016-06-08 |
EP3027537A4 (en) | 2017-03-22 |
SG11201600032PA (en) | 2016-02-26 |
FI124837B (fi) | 2015-02-13 |
CA2917409A1 (en) | 2015-02-05 |
ES2755336T3 (es) | 2020-04-22 |
AU2014298337A1 (en) | 2016-01-28 |
RU2654870C2 (ru) | 2018-05-23 |
KR102242806B1 (ko) | 2021-04-21 |
EP3027537B1 (en) | 2019-10-09 |
CN105431362A (zh) | 2016-03-23 |
PL3027537T3 (pl) | 2020-04-30 |
FI20136141A7 (fi) | 2015-01-31 |
JP6483678B2 (ja) | 2019-03-13 |
US20160167898A1 (en) | 2016-06-16 |
CA2917409C (en) | 2022-05-17 |
KR20160040238A (ko) | 2016-04-12 |
JP2016528125A (ja) | 2016-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31362B (zh) | 用于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5408228B (zh) | 用于进给和搬运废弃物料的方法和设备 | |
FI124487B (fi) |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jätemateriaalin syöttämiseksi syöttökuilusta | |
CN104703896A (zh) | 用于处理物料的设备和废物容器/分离装置 | |
CN108473251B (zh) | 用于处理废物材料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4349996B (zh) | 用于将物料供给到旋转成形机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 |
KR102044569B1 (ko) | 공압식 물질 운반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3653720A (en) | Hydrau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 |
CN107406193B (zh) | 用于材料的气动管输送系统中的方法与设备以及用于废物的运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