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3019A - 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93019A CN105393019A CN201480041261.6A CN201480041261A CN105393019A CN 105393019 A CN105393019 A CN 105393019A CN 201480041261 A CN201480041261 A CN 201480041261A CN 105393019 A CN105393019 A CN 1053930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liquid
- vortex chamber
- vortex
- vib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5—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artitions between two working chambers
- F16F13/107—Passage design between working chamb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2/00—Special physical effects, e.g. nature of damping effects
- F16F2222/12—Fluid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分隔构件(16)设置有用于使液室彼此连通的多个涡流室单元(31a、31b)。涡流室单元(31a、31b)设置有:涡流室(33a、33b),所述涡流室(33a、33b)用于使流入内部的液体涡旋;整流路径(34a、34b),所述整流路径(34a、34b)从一个液室朝向所述涡流室(33a、33b)的周向开口;和连通孔(32a、32b),所述连通孔(32a、32b)用于使另一个液室与所述涡流室(33a、33b)连通。所述涡流室(33a、33b)基于从所述整流路径(34a、34b)流入的液体的流速来形成液体的涡流。根据本隔振装置(10),能够高精度地发挥衰减特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机动车或工业机械等的、吸收和衰减诸如发动机等的振动产生部的振动的隔振装置。
本申请要求2013年7月25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54956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隔振装置,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造。该隔振装置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该第一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接;第二安装构件,该第二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接;弹性体,该弹性体被构造成使这两个安装构件彼此连接;和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将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有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该隔振装置还包括:第一限制通路和第二限制通路,第一限制通路和第二限制通路使这两个液室彼此连通;缸体室,该缸体室安装在这两个液室之间;和柱塞构件,该柱塞构件以能够在缸体室中在打开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布置。
诸如怠速振动(idlevibration)或抖动振动(shakevibration)等的具有不同频率的多个种类的振动被输入到隔振装置。因此,在隔振装置中,第一限制通路和第二限制通路的共振频率被设定(调谐)为不同种类的振动的频率。通过使柱塞构件根据输入振动的频率在打开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限制通路与第二限制通路之间切换供液体流过的限制通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0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本申请的发明人已深入研究得到以下知识,通过采用设置与两个液室连通的涡流室单元作为分隔构件的构造,能够简化结构和便于制造。
在本隔振装置中,涡流室单元包括涡流室、整流路径和连通孔。涡流室使流入内部的液体涡旋。整流路径使两液室中的一个液室与涡流室连通,并且整流路径朝向涡流室的周向、向涡流室内开口。连通孔使两液室中的另一个液室与涡流室连通。涡流室被构造成基于从整流路径流入的液体的流速来形成液体的涡流并使液体从连通孔流出,
当振动被输入到隔振装置时,液体经由涡流室单元在两液室之间流动。此时,当从整流路径流向涡流室的液体的流速增加到足够大并且在涡流室内形成液体的涡流时,振动被吸收和衰减。因此,在本隔振装置中,涡流室单元被设计成使得在期望的振动被输入到本隔振装置时在涡流室内形成液体的涡流以吸收和衰减期望的振动。
在设计涡流室单元时,涡流室单元的特定形状被设计成当期望的振动被输入时在涡流室内形成液体的涡流。之后,例如基于衰减和吸收的程度,改变涡流室的大小。当改变涡流室单元的大小时,向液室内开口的整流路径的开口的形状扩大或缩小至与此形状类似的其它形状,然后涡流室的内直径基于该开口的相似比而扩大或缩小。因此,能够吸收和衰减同种类型的振动,而不取决于涡流室单元的大小。
然而,当具有小振幅的期望的振动被输入到本隔振装置时,难以使液体在涡流室内涡旋,并且存在将无法高精度地发挥本隔振装置的衰减特性的可能性。
考虑到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发挥衰减特性的隔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装置,其包括: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为筒状且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与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接;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连接这两个安装构件;和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将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有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所述弹性体作为所述第一液室和所述第二液室这两个液室中的至少一者的壁面的一部分。所述分隔构件设置有使所述两个液室彼此连通的涡流室单元。所述涡流室单元包括:涡流室,所述涡流室使流入内部的液体涡旋,整流路径,所述整流路径使所述两个液室中的一个液室与所述涡流室连通,所述整流路径朝向所述涡流室的周向、向所述涡流室内开口,和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使所述两个液室中的另一个液室与所述涡流室连通。所述涡流室基于从所述整流路径流入的液体的流速来形成液体的涡流并使液体从所述连通孔流出。所述涡流室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在所述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中,作为所述涡流室的第一涡流室经由作为所述整流路径的第一整流路径与所述第一液室连通并经由作为所述连通孔的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
根据这种构造,第一涡流室单元被设计成当期望的振动被输入时使用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来吸收和衰减期望的振动。
在这种隔振装置中,由于涡流室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因此能够将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的各整流路径的在第一液室开口的开口部的大小抑制成小,并且能够确保开口部的总开口面积等于当仅布置单个第一涡流室单元时的整流路径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
由于如上述能够将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的各整流路径的开口部的大小抑制成小,因此能够将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的各涡流室的容积抑制成小。因此,能够将涡流室的总容积设定成小于当仅布置单个第一涡流室单元时的涡流室的容积。
结果,根据这种隔振装置,与仅布置单个第一涡流室单元的情况相比,作为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的整体,能够确保整流路径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等同,并且能够减小涡流室的容积。
以这种方式,由于作为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的整体,能够确保整流路径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等同,因此即使在涡流室的容积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振动衰减和吸收至与仅布置单个第一涡流室单元的情况相同的程度。
由于如上述作为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的整体,能够减少涡流室的容积,因此,当具有小振幅的期望的振动被输入时,与仅布置单个第一涡流室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液体在各第一涡流室单元的涡流室内更敏感地涡旋。因此,能够容易吸收和衰减振动并且因而能够高精度地发挥隔振装置的衰减特性。
所述分隔构件可以设置有使所述两个液室彼此连通的限制通路,所述限制通路的共振频率被设定成等于第一振动频率,并且所述整流路径的共振频率可以被设定成等于比所述第一振动频率高的第二振动频率。
根据这种构造,当第一振动被输入时,例如,基于第一振动的振幅等,每单位时间大量的液体流入第一涡流室。此时,例如,由于通过流入内部的液体的惯性力,流在第一涡流室内形成涡旋,并且该流发展成涡流,因此经由第一涡流室单元的在两液室之间的流通阻力上升。因此,液体优先经由限制通路在两液室之间流动,在限制通路内产生液柱共振以吸收和衰减第一振动。
另一方面,当第二振动被输入时,基于第二振动的振幅等,每单位时间少量的液体流入第一涡流室,因而流入涡流室的内部的液体不会充分发展成第一涡流室内的涡流,从而将经由第一涡流室单元的在两液室之间的流通阻力抑制成低。因此,能够使液体在第一涡流室单元内积极地流动并在第一整流路径内产生共振以吸收和衰减第二振动。
如上述,通过布置涡流室单元来代替如现有技术中的柱塞构件,能够吸收和衰减具有不同频率的第一振动和第二振动两者,因而能够实现隔振装置的结构简化和制造简便化。
所述分隔构件可以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分隔所述液室,并且所述涡流室的轴线可以沿着与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交叉的交叉面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涡流室的轴线沿着交叉面延伸,因此在分隔构件中能够容易地形成大量的涡流室单元,因而能够提高隔振装置的空间效率。
所述涡流室的轴线可以沿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周向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周向上可以配置多个所述涡流室单元。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第一安装构件的周向上配置多个涡流室单元,因此在分隔构件中能够容易地形成大量的涡流室单元,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隔振装置的空间效率。
所述分隔构件可以设置有涡流室构件,所述涡流室构件形成有所述涡流室单元,所述涡流室构件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被以与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交叉的方式延伸的分割面分割,所述分割面可以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分割所有所述涡流室单元的所述涡流室,并且所述整流路径可以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延伸,所述整流路径可以在所述分隔构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外侧的端面开口。
在这种情况下,分割面在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分割涡流室,整流路径在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分隔构件的端面开口。因此,在使用模具形成通过分割面分割涡流室构件而成的分割体的情况下,能够在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容易地从分割体脱模,能够简便地形成隔振装置。
所述连通孔可以从所述涡流室的壁面的面向所述涡流室的轴线方向的端面向所述涡流室内开口。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连通孔从涡流室的端面向涡流室内开口,因此能够稳定地产生液体的涡流,因而能够有效地衰减和吸收振动。
所述连通孔可以与所述涡流室的轴线同轴地布置。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连通孔与涡流室的轴线同轴地配置,因此能够确保在涡流室中形成的液体涡流在涡流方向上的长度大,以及能够使液体容易地滞留在涡流室内,从而更有效地衰减和吸收振动。
所述涡流室单元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涡流室单元,在所述多个第二涡流室单元中,作为所述涡流室的第二涡流室经由作为所述整流路径的第二整流路径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并经由作为所述连通孔的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液室连通。
在这种情况下,涡流室单元包括第一涡流室单元和第二涡流室单元。因此,能够通过使从第一液室向第二液室流动的液体在第一涡流室单元内流动来吸收和衰减振动,以及能够通过使从第二液室向第一液室流动的液体在第二涡流室单元内流动来吸收和衰减振动,从而有效地吸收和衰减振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隔振装置,能够高精度地发挥衰减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2是示出了布置在图1所示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中的涡流室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布置在图2所示的涡流室构件中的涡流室单元的示意立体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布置在图2所示的涡流室构件中的涡流室单元的示意图,并且是示出了在从整流路径流入的液体的流速高的情况下的液体的流的图。
图6是布置在图2所示的涡流室构件中的涡流室单元的示意图,并且是示出了从连通孔流出的液体的流的图。
图7是布置在图2所示的涡流室构件中的涡流室单元的示意图,并且是示出了在从整流路径流入的液体的流速低的情况下的液体的流的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了布置在图9所示的涡流室构件中的涡流室单元的示意立体图。
图11是沿图10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了图9所示的隔振装置的限制通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
如图1所示,隔振装置10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11,该第一安装构件11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接;第二安装构件12,该第二安装构件12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接;弹性体13,该弹性体13使这两个安装构件11和12彼此连接;和分隔构件16,该分隔构件16将第一安装构件11内的封入有液体的液室分隔成主液室(第一液室)14和副液室(第二液室)15,弹性体13作为主液室14的壁面的一部分。
在示出的示例中,第二安装构件12形成为柱状,弹性体13形成为筒状,第一安装构件11、第二安装构件12和弹性体13以公共轴线同轴地配置。以下,公共轴线被称为轴线O(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沿轴线O方向(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的主液室14侧被称为一侧,副液室15侧被称为另一侧,与轴线O正交的方向被定义为径向(第一安装构件的径向),绕着轴线O转动的方向被定义为周向(第一安装构件的周向)。
当将隔振装置10安装于例如机动车时,第二安装构件12连接到用作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第一安装构件11经由支架(未示出)连接到用作振动接收部的车体以抑制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车体。隔振装置10为将诸如乙二醇、水、或硅油等的液体封入第一安装构件11的液室的液体封入型。
第一安装构件11包括位于沿轴线O方向的一侧的一侧外筒体21和位于沿轴线O方向的另一侧的另一侧外筒体22。
一侧外筒体21的一侧的端部液密地连接到弹性体13,因而一侧外筒体21的一侧的开口部被弹性体13封闭。一侧外筒体21的另一侧的端部21a被形成具有比其它部分的直径大的直径。一侧外筒体21的内部用作主液室14。在一侧外筒体21中,遍及整周连续延伸的环状槽21b形成在从另一侧和与弹性体13连接的部分相连的部分处。
另一侧外筒体22的另一侧的端部液密地连接到隔膜17,另一侧外筒体22的另一侧的开口部被隔膜17封闭。另一侧外筒体22的一侧的端部22a被形成为具有比其它部分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装配到一侧外筒体21的另一侧的端部21a内。分隔构件16装配到另一侧外筒体22内,副液室15布置在分隔构件16与隔膜17之间。另一侧外筒体22的大致整个区域被与隔膜17形成为一体的橡胶膜覆盖。
阴螺纹部12a与轴线O同轴地形成于第二安装构件12的一侧的端面。第二安装构件12从第一安装构件11朝向一侧突出。在第二安装构件12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遍及整周连续延伸的凸缘部12b。凸缘部12b朝向另一侧与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一侧的端缘分离。
弹性体13由可弹性变形的诸如橡胶等的材料形成,并形成为从一侧朝向另一侧直径逐渐增大的筒状。弹性体13的一侧的端部连接到第二安装构件12,弹性体13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一侧外筒体21的内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被与弹性体13形成为一体的橡胶膜覆盖。
分隔构件16在轴线O的方向上分隔液室。分隔构件16包括安装构件41和涡流室构件42。安装构件41安装于第一安装构件11。安装构件41形成为与轴线O同轴的环状并且装配到另一侧外筒体22。支撑构件43布置在安装构件41的另一侧的端部处。支撑构件43在从轴线O的方向看隔振装置10的平面图中形成十字状,支撑构件43的端部连接到安装构件41的内周面。涡流室构件42液密地装配于安装构件41。涡流室构件42被支撑构件43从另一侧支撑。
分隔构件16包括与两个液室14和15连通的涡流室单元31a和31b;和限制通路44。如图1至图4所示,涡流室单元31a和31b包括涡流室33a和33b、整流路径34a和34b和连通孔32a和32b。
涡流室33a和33b的内周面为圆形状。整流路径34a和34b使两个液室14和15中的一个液室与涡流室33a和33b连通。整流路径34a和34b朝向涡流室33a和33b的周向、向涡流室33a和33b内。连通孔32a和32b使两个液室14和15中的另一个液室与涡流室33a和33b连通。如图3和图4所示,连通孔32a和32b从在涡流室33a和33b的沿涡流室33a和33b的轴线L的方向的壁面中的端面(轴向端面、底面)向涡流室33a和33b内开口。连通孔32a和32b被配置成与涡流室33a和33b的轴线L同轴。
如图2所示,多个涡流室单元31a和31b形成于涡流室构件42。涡流室构件42的各个涡流室33a和33b的轴线L沿着与轴线O交叉的交叉面延伸,在图示的示例中沿着周向延伸,并且位于下述分割面42b上。涡流室构件42的各个整流路径34a和34b沿轴线O的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并在分隔构件16的涡流室构件42的面向轴线O方向的外侧的端面上开口。
多个涡流室单元31a和31b沿周向配置并形成具有与轴线O同轴的环状的单元列35。两个单元列35被配置成具有不同的直径。
这里,涡流室单元31a和31b包括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多个第二涡流室单元31b。
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形成为具有相同形状和相同大小。在各第一涡流室单元31a中,作为涡流室的第一涡流室33a经由作为整流路径的第一整流路径34a与主液室14连通,并经由作为连通孔的第一连通孔32a与副液室15连通。
多个第二涡流室单元31b形成为具有相同形状和相同大小。在各第二涡流室单元31b中,作为涡流室的第二涡流室33b经由作为整流路径的第二整流路径34b与副液室15连通,并经由作为连通孔的第二连通孔32b与主液室14连通。
如图2所示,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第二涡流室单元31b以相同数量设置并沿周向交替地配置。在图示的示例中,设置的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数量和设置的第二涡流室单元31b的数量均为60个,其中20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20个第二涡流室单元31b配置成在径向内侧的单元列35,40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40个第二涡流室单元31b配置成在径向外侧的单元列35。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周向上包括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相邻的第二涡流室单元31b的组经由沿周向延伸的连通路径36连接。连通路径36布置在第一涡流室33a与第二涡流室33b之间并使两个涡流室33a和33b彼此连通。
连通路径36的内周面为圆形状。连通路径36在涡流室33a和33b内从第一涡流室33a和第二涡流室33b的端面开口。在连通路径36中,在第一涡流室33a开口的开口部为第一连通孔32a,在第二涡流室33b开口的开口部为第二连通孔32b。
在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第二涡流室单元31b的组中,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第一连通孔32a经由第二涡流室单元31b与副液室15连通,第二涡流室单元31b的第二连通孔32b经由第一涡流室单元31a与主液室14连通。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第二涡流室单元31b构成了使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彼此连通的连接流路30。多个连接流路30形成于分隔构件16,但在图2中出于方便图示的目的,在各单元列35中通过虚线仅示出了一个连接流路30。
如图5所示,涡流室33a和33b使流入内部的液体涡旋。涡流室33a和33b基于从整流路径34a和34b流入的液体的流速而形成液体的涡流,并使液体从连通孔32a和32b流出。整流路径34a和34b从涡流室33a和33b的内周面沿着内周面的切线方向延伸,从整流路径34a和34b流入涡流室33a和33b的液体通过沿着涡流室33a和33b的内周面流动而被涡旋。如图6所示,在液体从连通孔32a和32b流入涡流室33a和33b的情况下,液体不在涡流室33a和33b内涡旋,而仅仅是通过。
如图1所示,限制通路44与连接流路30独立地布置,并且在图示的示例中被布置于安装构件41的外周面。限制通路44的共振频率被设定成等于抖动振动(第一振动)(例如,频率小于等于14Hz且振幅大于±0.5mm)的频率,使得相对于抖动振动的输入产生共振(液柱共振)。
限制通路44的共振频率被设定成小于整流路径34a和34b的共振频率。整流路径34a和34b的共振频率被设定成等于怠速振动(第二振动)(例如,频率在从15Hz到40Hz的范围且振幅小于等于±0.5mm)的频率。整流路径34a和34b用作用于相对于怠速振动的输入产生共振(液柱共振)的孔。
涡流室构件42在轴线O方向上被分割成两个分割体42a。涡流室构件42被以与轴线O交叉的方式延伸的分割面42b分割。分割面42b与轴线O垂直。分割面42b在轴线O方向上分割所有涡流室单元31a和31b的涡流室33a和33b以及连通孔32a和32b。分割面42b的外周缘到达涡流室构件42的外周面,但在图2中出于方便图示的目的,未图示出分割面42b。
以下将说明隔振装置10的作用。
在隔振装置10中,涡流室单元31a和31b被设计成使得:在抖动振动被输入的情况下,通过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多个第二涡流室单元31b吸收和衰减抖动振动。
即,当沿轴线O方向的抖动振动被输入到隔振装置10时,安装构件11和12两者在使弹性体13弹性变形的同时相对移位,主液室14的液体压力改变。然后,基于抖动振动的振幅,主液室14内的液体每单位时间大量地经由第一整流路径34a流入第一涡流室33a内。即,如图5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当抖动振动被输入时,具有较高流速的液体流入第一涡流室33a内。因此,例如,通过流入内部的液体的惯性力,流形成为在第一涡流室33a内涡旋,并且该流发展成涡流。此时,基于抖动振动的振幅,副液室15内的液体每单位时间较大量地经由第二整流路径34b流入第二涡流室33b内,通过流入内部的液体的惯性力,流形成为在第二涡流室33b内涡旋,并且该流发展成涡流。
以这种方式,由于经由各连接流路30的在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之间的流通阻力上升,因此液体优先经由限制通路44在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之间流动,在限制通路44内产生液柱共振以吸收和衰减抖动振动。
另一方面,在怠速振动沿轴线O方向被输入到隔振装置10并且如前述主液室14的液体压力改变时,基于怠速振动的振幅,少量液体流入涡流室33a和33b内。结果,流入涡流室33a和33b的内部的液体不会充分发展成涡流室33a和33b内的涡流,如图7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流入涡流室33a和33b的液体在没有旋转或者有小程度旋转的情况下通过。因此,经由各连接流路30的在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之间的流通阻力被抑制成低。结果,能够使液体积极地流过连接流路30以在整流路径34a和34b内产生共振以便吸收和衰减怠速振动。
如上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0中,通过布置涡流室单元31a和31b来代替如现有技术中的柱塞构件,能够吸收和衰减抖动振动和怠速振动两者,因而能够实现隔振装置10的结构简化和制造简便化。
由于如图2所示涡流室单元31a和31b包括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因此能够将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各整流路径34a的在主液室14中开口的开口部的大小抑制成小,以及能够确保开口部的总开口面积等同于在仅布置单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情况下的整流路径34a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
如上述,由于能够将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各整流路径34a的开口部的大小抑制成小,因此能够将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各涡流室33a的容积抑制成小。因此,涡流室33a的总容积可以被设定成小于在仅设置单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作为涡流室单元的情况下的涡流室33a的容积。
结果,在隔振装置10中,与仅设置单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情况相比,作为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整体,能够确保整流路径34a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等同,并且能够减小涡流室33a的容积。
以这种方式,作为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整体,能够确保整流路径34a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等同。即使在涡流室33a的容积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振动衰减和吸收至与仅设置单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情况相同的程度。
如上述,作为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整体,能够减少涡流室33a的容积。因此,当具有小振幅的期望的振动被输入时,与仅设置单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情况相比,液体能够在各第一涡流室单元31a的涡流室33a内更敏感地涡旋。结果,能够容易吸收和衰减振动以及能够高精度地发挥隔振装置10的衰减特性。
涡流室单元31a和31b包括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第二涡流室单元31b。因此,能够通过使从主液室14向副液室15流动的液体经由第一涡流室单元31a流动来吸收和衰减振动,以及能够通过使从副液室15向主液室14流动的液体经由第二涡流室单元31b流动来吸收和衰减振动,从而有效地吸收和衰减振动。
由于连通孔32a和32b从涡流室33a和33b的端面向涡流室33a和33b内开口,因此能够稳定地产生液体的涡流,因而能够有效地衰减和吸收振动。
由于连通孔32a和32b与涡流室33a和33b的轴线L同轴地配置,因此能够确保在涡流室33a和33b中形成的液体涡流的在涡流方向上的长度大,以及能够使液体容易地滞留在涡流室33a和33b内,从而更有效地衰减和吸收振动。
由于涡流室33a和33b的轴线L沿着交叉面延伸,因此在分隔构件16中能够容易地形成大量的涡流室单元31a和31b,因而能够提高隔振装置10的空间效率。
由于多个涡流室单元31a和31b沿周向配置,因此在分隔构件16中能够容易地形成大量的涡流室单元31a和31b,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隔振装置10的空间效率。
分割面42b在轴线O方向上分割所有涡流室单元31a和31b的涡流室33a和33b,整流路径34a和34b沿轴线O方向延伸并且在分隔构件16的端面上开口。因此,在使用模具形成分割体42a的情况下,能够在轴线O方向上容易地从分割体42a脱模,因而能够简便地形成隔振装置10。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标记为相同附图标记或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以下将仅说明区别。
如图8所示,在隔振装置50中,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仅经由连接流路30彼此连通,未设置限制通路44。涡流室单元31a和31b被设计成使得:当诸如抖动振动和怠速振动等的通常振动被输入时,通过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多个第二涡流室单元31b吸收和衰减振动。
即,怠速振动具有相对小的振幅和相对高的频率,抖动振动具有低频率和较大的振幅。因此,当这种通常振动被输入时,从主液室14经由第一整流路径34a流入第一涡流室33a内的液体的流速能够增大预定值以上。因此,通过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涡流室单元31a和31b的形状设定成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0的涡流室单元31a和31b的形状不同,即使在抖动振动和怠速振动中的一者被输入的情况下,也能够如图5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在第一涡流室33a内形成液体的涡流。
结果,例如,基于液体的粘性阻力、由形成涡流导致的能量损失、由液体与第一涡流室33a的壁面之间的摩擦导致的能量损失等,能够提高液体的压力损失,从而吸收和衰减振动。此时,在液体以如下状态流入第一涡流室33a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液体的压力损失大,上述状态为:随着液体的流速上升,流入第一涡流室33a内的液体的量显著上升,第一涡流室33a充满由流入第一涡流室33a内的液体形成的涡流。
在第一涡流室33a内涡旋的液体从第一连通孔32a流出并经由连通路径36和第二涡流室单元31b流入副液室15。此时,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从第二连通孔32b流入第二涡流室33b的液体仅在不涡旋的情况下经过第二涡流室33b并流入副液室15。
当副液室15内的液体经由连接流路30流入主液室14时,液体首先经由第二整流路径34b流入第二涡流室33b内。此时,在液体的流速为预定值或更高的情况下,如图5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能够在第二涡流室33b内形成液体的涡流,并能够提高液体的压力损失,从而吸收和衰减振动。在图示的示例中,第二涡流室33b内的涡流与第一涡流室33a内的涡流沿着周向以相同方向涡旋。
在第二涡流室33b内涡旋的液体从第二连通孔32b流出并经由连通路径36和第一涡流室单元31a流入主液室14。此时,如图6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从第一连通孔32a流入第一涡流室33a的液体仅在不涡旋的情况下经过第一涡流室33a并流入主液室14。
例如,具有高于假想的频率和具有非常小的振幅的微振动可能被无意地输入到隔振装置50。当微振动被输入时,经由整流路径34a和34b流入涡流室33a和33b内的液体的流速低,因而如图7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抑制了涡流室33a和33b内的液体的涡旋。在涡流室33a和33b不产生液体的涡流的情况下,液体仅经过涡流室33a和33b并且平滑地流动,因而抑制了动态弹簧常数的上升。
如上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50中,能够通过在涡流室33a和33b内形成液体的涡流来提高液体的压力损失以吸收和衰减振动。结果,例如,当诸如怠速振动或抖动振动等的通常振动被输入时,能够基于液体的流速来吸收和衰减振动,而不考虑振动频率如何。因此,能够吸收和衰减具有不同频率的多种振动,以及能够实现结构简化和制造简便化。
在流速低且涡流室33a和33b内的液体的涡流被抑制的状态下,动态弹簧常数的上升被抑制。因此,当液体的流速低于当通常振动被输入时的流速时,例如,当诸如频率比通常振动的频率高且振幅比通常振动的振幅小得多的微振动等的无意的振动被输入时,能够抑制动态弹簧常数的上升,因而能够容易地确保隔振装置50的产品特性。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9至图1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标记为相同附图标记或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以下将仅说明区别。
如图9至图12所示,在隔振装置60中,限制通路44连接到连接流路30,而未被布置成与连接流路30独立。限制通路44被布置用于多个连接流路30中的每一个连接流路30。限制通路44连接到连接流路30的连通路径36。
限制通路44包括第一限制通路44a和第二限制通路44b。第一限制通路44a使连通路径36与主液室14彼此连通。第二限制通路44b使连通路径36与副液室15彼此连通。第一限制通路44a和第二限制通路44b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用于多个连接流路30,不同种类的限制通路44布置于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连接流路30。
各限制通路44a和44b包括横通路61和纵通路62。横通路61从连通路径36沿径向延伸。横通路61的轴线位于分割面42b上。纵通路62从横通路61向轴线O方向的外侧延伸并向主液室14或副液室15开口。
当抖动振动被输入到隔振装置60并且液体将要从主液室14流入连接流路30时,如上述在第一涡流室33a内产生涡流。结果,主液室14内的液体经由第一限制通路44a、连通路径36和第二涡流室单元31b流入副液室15。此时,当液体从副液室15流入连接流路30时,如上述在第二涡流室33b内产生涡流。结果,副液室15内的液体经由第二限制通路44b、连通路径36和第一涡流室单元31a流入主液室14。
如上述,当抖动振动被输入时,能够通过使液体流过第一限制通路44a或第二限制通路44b来吸收和衰减振动。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添加各种变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隔振装置10和50吸收和衰减怠速振动和抖动振动两者,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本发明可以被适当地变更成能够吸收和衰减第一振动和频率高于第一振动的频率的第二振动两者的其它构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整流路径34a和34b一对一地布置于各涡流室单元31a和31b,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可以在各涡流室单元布置多个整流路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涡流室33a和第二涡流室33b经由连通路径36彼此连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第一涡流室和第二涡流室可以在薄板状的壁部介于其间的情况下在周向上彼此邻接,并且可以经由沿周向贯通该壁部的孔部彼此连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可以由共同的孔部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涡流室33a和33b的轴线L沿周向延伸且沿交叉面延伸,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涡流室的轴线可以沿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延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整流路径34a和34b沿轴线O的方向延伸,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整流路径可以沿第一安装构件的径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变型例中,分割面可以不在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分割所有涡流室单元的涡流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孔32a经由第二涡流室单元31b与副液室15连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第一连通孔可以直接开口于副液室。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是第一整流路径而不是第一连通孔经由第二涡流室单元与主液室连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连通孔32b经由第一涡流室单元31a与主液室14连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第二连通孔可以直接开口于主液室。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是第二整流路径而不是第二连通孔经由第一涡流室单元与副液室连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涡流室单元31a和31b包括第一涡流室单元31a和第二涡流室单元31b,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可以是仅仅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布置为涡流室单元。即,在本发明的变型例中,本发明可以被适当地变更为如下其它构造:各涡流室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在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中,作为涡流室的第一涡流室经由作为整流路径的第一整流路径与第一液室连通,并经由作为连通孔的第一连通孔与第二液室连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隔振装置10和50包括作为第一液室的主液室14和作为第二液室的副液室15,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本发明可以被适当地变更为如下其它构造:隔振装置包括作为第一液室的副液室和作为第二液室的主液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隔构件16将第一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分隔成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其中弹性体13作为主液室14的壁面的一部分,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可以在轴线方向上设置一对弹性体来代替设置隔膜,以及可以设置以弹性体作为壁面的一部分的压力接收液室来代替设置副液室。即,本发明可以被适当地变更为如下其它构造:分隔构件将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有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并且弹性体作为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两者中的至少一者的壁面的一部分。
涡流室单元31a和31b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被适当地变更为具有如下涡流室的其它构造:基于从整流路径流入的液体的流速来形成液体的涡流并使液体从连通孔流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动机连接到第二安装构件12,第一安装构件11连接到车体,但是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隔振装置10和50不限于车辆发动机安装架类型,而可以是除了发动机安装架类型之外的类型。例如,根据本发明的隔振装置可以安装于在工程机械中安装的电力发电机,或者还可以安装于在工厂等中安装的机械。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上述实施方式的元件可以被适当地替换为已知元件,并且上述变型例可以适当地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该隔振装置,能够高精度地发挥衰减特性。
附图标记说明
10、50隔振装置
11第一安装构件
12第二安装构件
13弹性体
14主液室
15副液室
16分隔构件
31a第一涡流室单元
31b第二涡流室单元
32a第一连通孔
32b第二连通孔
33a第一涡流室
33b第二涡流室
34a第一整流路径
34b第二整流路径
42涡流室构件
42b分割面
44限制通路
L涡流室的轴线
O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
Claims (8)
1.一种隔振装置,其包括:
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为筒状且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与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接;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连接这两个安装构件;和
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将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有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
所述弹性体作为所述第一液室和所述第二液室这两个液室中的至少一者的壁面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分隔构件设置有使所述两个液室彼此连通的涡流室单元,
所述涡流室单元包括:
涡流室,所述涡流室使流入内部的液体涡旋,
整流路径,所述整流路径使所述两个液室中的一个液室与所述涡流室连通,所述整流路径朝向所述涡流室的周向、向所述涡流室内开口,和
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使所述两个液室中的另一个液室与所述涡流室连通,
所述涡流室基于从所述整流路径流入的液体的流速来形成液体的涡流并使液体从所述连通孔流出,并且
所述涡流室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在所述多个第一涡流室单元中,作为所述涡流室的第一涡流室经由作为所述整流路径的第一整流路径与所述第一液室连通并经由作为所述连通孔的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构件设置有使所述两个液室彼此连通的限制通路,所述限制通路的共振频率被设定成等于第一振动频率,并且
所述整流路径的共振频率被设定成等于比所述第一振动频率高的第二振动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构件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分隔所述液室,并且
所述涡流室的轴线沿着与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交叉的交叉面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室的轴线沿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周向延伸,并且
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周向上配置多个所述涡流室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构件设置有涡流室构件,所述涡流室构件形成有所述涡流室单元,
所述涡流室构件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被以与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交叉的方式延伸的分割面分割,
所述分割面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分割所有所述涡流室单元的所述涡流室,并且
所述整流路径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上延伸,所述整流路径在所述分隔构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方向外侧的端面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从所述涡流室的壁面的面向所述涡流室的轴线方向的端面向所述涡流室内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涡流室的轴线同轴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室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涡流室单元,在所述多个第二涡流室单元中,作为所述涡流室的第二涡流室经由作为所述整流路径的第二整流路径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并经由作为所述连通孔的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液室连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54956 | 2013-07-25 | ||
JP2013-154956 | 2013-07-25 | ||
PCT/JP2014/068698 WO2015012145A1 (ja) | 2013-07-25 | 2014-07-14 | 防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93019A true CN105393019A (zh) | 2016-03-09 |
CN105393019B CN105393019B (zh) | 2017-10-17 |
Family
ID=52393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4126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93019B (zh) | 2013-07-25 | 2014-07-14 | 隔振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16581B2 (zh) |
EP (1) | EP3026292B1 (zh) |
JP (1) | JP6395323B2 (zh) |
CN (1) | CN105393019B (zh) |
WO (1) | WO20150121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34629B2 (ja) * | 2013-10-25 | 2017-05-2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6274927B2 (ja) * | 2014-03-17 | 2018-02-0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6300406B2 (ja) * | 2014-04-24 | 2018-03-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6335622B2 (ja) * | 2014-04-30 | 2018-05-30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6300407B2 (ja) * | 2014-04-30 | 2018-03-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6355242B2 (ja) * | 2014-06-05 | 2018-07-1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JP6448926B2 (ja) | 2014-06-23 | 2019-01-09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JP6431437B2 (ja) * | 2015-04-27 | 2018-11-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EP3317401B1 (en) | 2015-07-29 | 2018-10-03 | Onkimmune Limited | Modified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 lines having increased cytotoxicity |
US10906951B2 (en) | 2015-07-29 | 2021-02-02 | Onk Therapeutics Limited | Modified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 lines having increased cytotoxicity |
US9818651B2 (en) * | 2016-03-11 | 2017-11-14 | Globalfoundries Inc. |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 passthrough-based architecture |
JP6619702B2 (ja) * | 2016-06-23 | 2019-12-1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CN110573763B (zh) * | 2017-04-27 | 2021-10-2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隔振装置 |
JP7346189B2 (ja) * | 2019-09-17 | 2023-09-19 | 株式会社プロスパイラ | 防振装置 |
CN112576681B (zh) * | 2019-09-27 | 2023-02-24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悬置 |
JP7029433B2 (ja) * | 2019-10-11 | 2022-03-0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防振装置 |
JP7399587B2 (ja) * | 2020-10-08 | 2023-12-18 | 株式会社プロスパイラ | 防振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18921A (en) * | 1981-01-12 | 1982-07-24 | Nissan Motor Co Ltd | Mounting device of power unit |
JPS6073147A (ja) * | 1983-09-30 | 1985-04-25 | Nissan Motor Co Ltd | 流体入りマウント装置 |
US4739962A (en) * | 1984-02-21 | 1988-04-26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Vibration isolator |
US4811934A (en) * | 1985-07-25 | 1989-03-14 |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 Hydraulically damped resilient mounting |
EP0306752A2 (de) * | 1987-09-10 | 1989-03-15 | METZEL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Motorlager |
US4893797A (en) * | 1987-07-07 | 1990-01-16 | Automobiles Peugeot | Hydroelastic support, in particular for the suspension of a motor in a vehicle |
CN1481481A (zh) * | 2000-12-22 | 2004-03-10 | �����ؿ˿�������ϵͳ�������ι�˾ | 配有减震器的液力弹簧 |
CN101813154A (zh) * | 2009-02-24 | 2010-08-25 | 仓敷化工株式会社 | 液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20517A (en) * | 1962-10-30 | 1965-11-30 | Best available copy | |
DE3410781C2 (de) * | 1984-03-23 | 1986-08-07 | Metzeler Kautschuk GmbH, 8000 München | Zweikammer-Motorlager mit hydraulischer Dämpfung |
DE3731479A1 (de) * | 1987-09-18 | 1989-04-06 | Metzeler Gmbh | Hydraulisch daempfendes zweikammer-motorlager |
US6056279A (en) * | 1998-04-30 | 2000-05-02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Duo-pumping hydraulic mount |
JP4699863B2 (ja) | 2005-10-27 | 2011-06-1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US9038997B2 (en) * | 2008-02-05 | 2015-05-26 | Cooper-Standard Automotive Inc. | Axially damped hydraulic mount assembly |
-
2014
- 2014-07-14 EP EP14829011.7A patent/EP3026292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7-14 CN CN201480041261.6A patent/CN10539301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7-14 US US14/900,868 patent/US9816581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7-14 JP JP2015528237A patent/JP639532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7-14 WO PCT/JP2014/068698 patent/WO201501214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18921A (en) * | 1981-01-12 | 1982-07-24 | Nissan Motor Co Ltd | Mounting device of power unit |
JPS6073147A (ja) * | 1983-09-30 | 1985-04-25 | Nissan Motor Co Ltd | 流体入りマウント装置 |
US4739962A (en) * | 1984-02-21 | 1988-04-26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Vibration isolator |
US4811934A (en) * | 1985-07-25 | 1989-03-14 |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 Hydraulically damped resilient mounting |
US4893797A (en) * | 1987-07-07 | 1990-01-16 | Automobiles Peugeot | Hydroelastic support, in particular for the suspension of a motor in a vehicle |
EP0306752A2 (de) * | 1987-09-10 | 1989-03-15 | METZEL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Motorlager |
CN1481481A (zh) * | 2000-12-22 | 2004-03-10 | �����ؿ˿�������ϵͳ�������ι�˾ | 配有减震器的液力弹簧 |
CN101813154A (zh) * | 2009-02-24 | 2010-08-25 | 仓敷化工株式会社 | 液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93019B (zh) | 2017-10-17 |
EP3026292B1 (en) | 2019-11-27 |
WO2015012145A1 (ja) | 2015-01-29 |
US20160160956A1 (en) | 2016-06-09 |
US9816581B2 (en) | 2017-11-14 |
EP3026292A4 (en) | 2016-07-20 |
JPWO2015012145A1 (ja) | 2017-03-02 |
JP6395323B2 (ja) | 2018-09-26 |
EP3026292A1 (en) | 2016-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93019B (zh) | 隔振装置 | |
JP6245646B2 (ja) | 防振装置 | |
CN106104071B (zh) | 隔振装置 | |
JP6196682B2 (ja) | 防振装置 | |
JP6134629B2 (ja) | 防振装置 | |
CN105980733B (zh) | 隔振装置 | |
JP6300406B2 (ja) | 防振装置 | |
JP6196681B2 (ja) | 防振装置 | |
CN106460999A (zh) | 隔振装置 | |
JP6028099B2 (ja) | 防振装置 | |
WO2015163034A1 (ja) | 防振装置 | |
WO2014196520A1 (ja) | 防振装置 | |
JP2016003726A (ja) | 防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9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Prologi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