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2480A - 电线固定件 - Google Patents
电线固定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22480A CN105322480A CN201510245788.7A CN201510245788A CN105322480A CN 105322480 A CN105322480 A CN 105322480A CN 201510245788 A CN201510245788 A CN 201510245788A CN 105322480 A CN105322480 A CN 1053224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wire
- cable sleeve
- main part
- component
- fastened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2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through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e.g. into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线固定件,用于将电线固定在面板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中,其包括:固定构件,卷绕固定在所述电线的周围;第一电缆套管,具备从径向的一侧安装在所述电线上的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二电缆套管,具备从径向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电线上的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电缆套管和第二电缆套管具备与所述固定构件卡合的卡合构件,所述卡合构件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沿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且向一个方向延伸设置。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4年05月27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09398号的优先权,因此将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固定电线的电线固定件。
背景技术
在具有电源软线等引出电线的电气设备中,所述引出电线以不容易向引出电线的电连接部施加负荷的方式固定在外壳面板的电线引出部上。例如,在小容量的不间断电源装置(UPS)中采用电缆套管,用于将引出电线固定在外壳面板的电线引出部上。
作为关于所述电缆套管的技术,例如公开有电气连接箱(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341659号)。通过将所述电气连接箱的箱体外壁的上端切削为U形状,设置电线引出孔。电线固定构件从上端装拆自如地嵌入所述电线引出孔。卡合件卡合在设置于所述电线固定构件上的被卡合部上。卡合件卷绕固定在从箱体内部引出的电线上。这样,规定电线从所述箱体外壁引出的距离。
夹着固定引出电线形式的电缆套管的情况下,电线的刚性高时,局部弯曲所述电线的作业变得困难。因此,固定电线的作业性差。
此外,按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341659号的技术,卡合件卷绕固定在电线上。所述卡合件与嵌入电线引出孔的第一电线固定构件的被卡合部卡合。进一步由第二电线固定构件从上方夹着电线。
因此,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341659号的技术,因为用于固定电线的部件数量多,所以固定电线的作业性变差。此外,通过将面板切削为U形,形成电线引出孔。因此,设计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线固定件,可以改善固定电线的作业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外观设计性。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本电线固定件),用于将电线固定在面板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中,其包括:固定构件,卷绕固定在所述电线的周围;第一电缆套管,具备从径向的一侧安装在所述电线上的第一主体部;以及第二电缆套管,具备从径向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电线上的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电缆套管和第二电缆套管具备与所述固定构件卡合的卡合构件,所述卡合构件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沿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且向一个方向延伸设置。
按照本电线固定件,可以减少用于固定电线的部件的数量。而且,能够以简单的步骤使从第一电缆套管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电缆套管的第二主体部延伸设置的卡合构件与固定构件卡合。因此,可以改善固定电线的作业性。
此外,本电线固定件可以将第一电缆套管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电缆套管的第二主体部固定在面板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中。此时,可以提高外观设计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2是从外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套管的立体图。
图3是从内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套管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步骤的图。
图5是从外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从内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从外表面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套管的立体图。
图8是从内表面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套管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步骤的、从外表面侧观察电线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步骤的、从内表面侧观察电线固定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壳
11面板
12电线安装孔
20电线
30固定构件
40电缆套管
40A第一电缆套管
40B第二电缆套管
41A第一电缆套管的主体部
41B第二电缆套管的主体部
44支承构件
45卡合构件
46卡合爪
100电线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彻底的理解,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细节。然而,显然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前提下实施一个或更多的实施方式。在其它的情况下,为了简化制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进行说明。
按照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可以减少用于固定电线的部件的数量。而且,能够以简单的步骤使固定构件与卡合构件的卡合爪卡合,所述卡合构件从第一电缆套管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电缆套管的第二主体部延伸设置。第一电缆套管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电缆套管的第二主体部固定在外壳的面板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中。因此,按照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可以改善固定电线的作业性,并且能够实现具有良好外观设计性的电线固定件。
[第一实施方式]
<电线固定件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立体图。图2是从外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套管的立体图。图3是从内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套管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步骤的图。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100具备固定构件30、以及与所述固定构件30卡合的电缆套管40。
固定构件30卷绕在电线20的周围并固定在电线20上。固定构件30适合采用例如公知的合成树脂制的捆束带。固定构件30不限于捆束带,只要是像橡胶带或者粘接带等一样质地厚并能卷绕在电线20的周围并固定在电线20上的构件即可。固定构件30具有例如长方体状的捆束部。
电线20采用被合成树脂包敷的电线。电线20的基端部与外壳10内收纳的未图示的电气设备电连接。电线20如图4所示,从外壳10的面板11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12向外部引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安装孔12,开口为具有直线状的左右边和圆弧状的上下边的长孔。可是,电线安装孔12的孔形状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电缆套管40包括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以从径向外方夹着电线20的方式彼此嵌合。
第一电缆套管40A配置在电线20的下侧。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第一主体部)41A呈大体U形。主体部41A从径向的一侧安装在电线20上。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的两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直形的凹部42。
另一方面,第二电缆套管40B配置在电线20的上侧。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第二主体部)41B呈大体圆弧状。主体部41B从径向的另一侧安装在电线20上。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的两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直形的凸部43。所述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的凸部43与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的凹部42滑动嵌合。即,主体部41A和主体部41B以夹着电线20的状态彼此嵌合。
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的面板抵接面的两内侧缘部上,突出设置有一对大致平板状的支承构件44。各支承构件44具有容易插入电线安装孔12的倾斜部。倾斜部的壁厚从其前端部至基部逐渐增加。倾斜部的基部上设有凹部。各支承构件44的凹部与面板11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12的两侧边嵌合,由此限制电缆套管40的横向偏移。
即,支承构件44与电线安装孔12嵌合。只要在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的至少一方具备所述支承构件44即可。
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上分别设置有一对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卡合构件45。即,本实施方式的电缆套管40上,延伸设置有上下合计四个卡合构件45。即,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分别具有多个卡合构件45。
各卡合构件45从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向电线20的长度方向(沿着长边方向)沿着电线20的表面向一个方向延伸设置。各卡合构件45是壁厚薄且大体长条状的构件。卡合构件45的外表面与面板11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12的上下边抵接,由此限制电缆套管40的纵向偏移。
各卡合构件45是使固定构件30与电缆套管40卡合的构件。因此,各卡合构件45的内表面前端部形成有卡合爪46。即,卡合构件45的内表面前端部具有卡合爪46。各卡合爪46沿电线20的表面形成单面箭头状(直角三角形状)。各卡合爪46与卷绕在电线20周围的固定构件30卡合。
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结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合成树脂材料和硬质橡胶等。但是,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结构材料不限于例示的材质。
<电线固定件的作用>
接着,参照图1至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100的作用进行说明。图5是从外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从内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100是以不容易对电线20的电连接部施加负荷的方式将所述电线20固定在外壳10的面板11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12中的固定件。
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100的安装步骤如图4所示,首先在外壳10的面板11的外侧,使第一电缆套管40A(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主体部41B)以从径向外方夹着电线20的方式彼此嵌合。具体将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的凸部43滑动嵌合到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的凹部42中。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在夹着电线20的状态下一体化为一个电缆套管40。
接着,将电缆套管40的各支承构件44和各卡合构件45插入面板11的电线安装孔12内。
而且,在外壳10的面板11的内侧,将固定构件30卷绕固定在电线20的周围。通过采用捆束带作为固定构件30,能够简单且牢固地将固定构件30卷绕固定在电线20的周围。其结果,可以实现低成本化。
而后,将电线20向引出方向拉出时,卷绕固定在电线20周围的固定构件30逐渐接近电缆套管40。固定构件30到达电缆套管40的各卡合构件45的前端部时,所述卡合构件45沿着单面箭头状的卡合爪46的倾斜向外侧弯曲。最终如图5和图6所示,卡合爪46越过固定构件30与固定构件30卡合。卡合爪46与固定构件30卡合后,固定构件30的长方体状的捆束部嵌入电缆套管40的四个卡合构件45之间的任意一方。即,固定构件30(捆束部)嵌入多个卡合构件45之间。固定构件30(捆束部)也可以嵌入第一电缆套管40A的卡合构件45之间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卡合构件45之间的任意一方。
这样,通过由电缆套管40夹着电线20、将电缆套管40安装到面板11的电线安装孔12中、以及将电线20拉出到固定构件30被固定,可以把电线20固定在外壳10上。
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100,能够减少用于固定电线20的部件数量,以及能够以简单的步骤使电缆套管40的卡合构件45与固定构件30卡合。因此,可以改善固定电线的作业性。
此外,外壳10的面板11上开设有小的电线安装孔12。电缆套管40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电线安装孔12中。因此,电线固定件100的外观设计性良好。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至图10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步骤进行说明。图7是从外表面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套管的立体图。图8是从内表面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缆套管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步骤的、从外表面侧观察电线固定件的立体图。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的安装步骤的、从内表面侧观察电线固定件的立体图。另外,第二实施方式针对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内容的说明。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200和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形成相同形状。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都具有大致圆弧状。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200和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与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的嵌合结构。即,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的一侧部上,形成有凸部243。另一方面,主体部41A和主体部41B的另一侧部上,形成有凹部242。第二电缆套管40B的凸部243嵌合固定在第一电缆套管40A的凹部242中,以及第一电缆套管40A的凸部243嵌合固定在第二电缆套管40B的凹部242中,由此使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一体化。
此外,电线固定件200的卡合构件45的壁厚,比第一实施方式加厚形成,所以难以弯曲。电线固定件200的卡合构件45的前端部的卡合爪246,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爪46厚,并形成钩状。
而且,如图9和图10所示,电线固定件200的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都具有大致圆弧状。因此,长孔状的电线安装孔12的长边方向的直径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短。而且,电线安装孔12的上部与大致直线状的切口部13连通。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200的安装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在外壳10的面板11的外侧,将固定构件30卷绕固定在电线20的周围。固定构件30优选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捆束带。
接着,在外壳10的面板11的外侧,使第一电缆套管40A(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主体部41B)以从径向外方夹着电线20的方式彼此嵌合。具体使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的凸部243滑动嵌合到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的凹部242中。
此时,第一电缆套管40A(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主体部41B)嵌合,使从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延伸的卡合构件45的钩状的卡合爪246与固定构件30卡合。
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在其夹着电线20且卡合构件45的卡合爪246与固定构件30卡合的状态下,一体化为一个电缆套管40。
由此,电缆套管40的主体部从面板11的外侧插入并固定在外壳10的面板11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12内。
为了使电缆套管40难以从固定构件30脱离,而使卡合构件45的壁厚比第一实施方式加厚形成,从而使卡合构件45难以弯曲,因此采取了上述的安装步骤。
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200基本具有和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100同样的作用效果。特别是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200,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具有相同形状。因此,能够得到如下有益效果:双方的电缆套管40A和40B能够以相同的成形模具来成形。此外,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200,即使向电线20施加将电线20压入外壳10内的过大的力,但由于卡合构件45比第一实施方式更难弯曲,所以所述卡合构件45的卡合爪46不会从固定构件30脱离。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最佳实施方式。上述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例示,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公开的技术在不脱离其发明思想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和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各种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电缆套管40B和第一电缆套管40A上下配置并夹着电线20。可是,不限于上述配置。第二电缆套管40B和第一电缆套管40A例如也可以配置在电线20的左右。而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的凸部43滑动嵌合在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的凹部42中。可是,凹部42和凸部43的嵌合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嵌合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分别具有多个卡合构件45。可是,第一电缆套管40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具有一个卡合构件45。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是用于将电线固定在面板的通孔中的电线固定件。卡合爪46可以面朝电线20的表面形成单面箭头状(直角三角形状)。第二实施方式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电缆套管40A的主体部41A和第二电缆套管40B的主体部41B形成大致圆弧状,所以长孔状的电线安装孔12比第一实施方式开口短。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线固定件还可以是以下的第一~第四电线固定件。
第一电线固定件是用于将电线插入并固定在面板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中的电线固定件,其包括:固定构件,卷绕固定在所述电线的周围;以及第一电缆套管和第二电缆套管,各自的主体部以从径向外方夹着所述电线的方式嵌合,所述第一电缆套管和第二电缆套管具有从各自的主体部沿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且向一个方向延伸设置的卡合构件,所述卡合构件与所述固定构件卡合。
第二电线固定件在第一电线固定件基础上,所述卡合构件的内表面前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固定构件卡合的卡合爪。
第三电线固定件在第一或第二电线固定件基础上,所述第一电缆套管和第二电缆套管分别具有多个卡合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嵌入所述第一电缆套管或第二电缆套管的卡合构件之间。
第四电线固定件在第一~第三任意一个电线固定件基础上,所述第一电缆套管的主体部和第二电缆套管的主体部的至少一方,突出设置有与所述电线安装孔嵌合的支承构件。
由于第一~第四电线固定件部件数量少,并且能够以简单的步骤使从第一电缆套管的主体部和第二电缆套管的主体部延伸设置的卡合构件的卡合爪与固定构件卡合,所以能改善固定电线的作业性。
此外,按照第一~第四电线固定件,由于第一电缆套管的主体部和第二电缆套管的主体部固定在面板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中,所以外观设计性良好。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已经给出了所述详细的说明。根据上面的教导,许多变形和改变都是可能的。所述的详细说明并非没有遗漏或者旨在限制在这里说明的主题。尽管已经通过文字以特有的结构特征和/或方法过程对所述主题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不是必须限于所述的具体特征或者具体过程。更确切地说,将所述的具体特征和具体过程作为实施权利要求书的示例进行了说明。
Claims (9)
1.一种电线固定件,用于将电线固定在面板上开口的电线安装孔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构件,卷绕固定在所述电线的周围;
第一电缆套管,具备从径向的一侧安装在所述电线上的第一主体部;以及
第二电缆套管,具备从径向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电线上的第二主体部,
所述第一电缆套管和第二电缆套管具备与所述固定构件卡合的卡合构件,所述卡合构件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沿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且向一个方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在夹着所述电线的状态下彼此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构件的内表面前端部具有与所述固定构件卡合的卡合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构件的内表面前端部具有与所述固定构件卡合的卡合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缆套管和所述第二电缆套管分别具有多个所述卡合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嵌入所述第一电缆套管的所述卡合构件之间或所述第二电缆套管的所述卡合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缆套管和所述第二电缆套管分别具有多个所述卡合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嵌入所述第一电缆套管的所述卡合构件之间或所述第二电缆套管的所述卡合构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缆套管和所述第二电缆套管分别具有多个所述卡合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嵌入所述第一电缆套管的所述卡合构件之间或所述第二电缆套管的所述卡合构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缆套管和所述第二电缆套管分别具有多个所述卡合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嵌入所述第一电缆套管的所述卡合构件之间或所述第二电缆套管的所述卡合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至少一方,具备与所述电线安装孔嵌合的支承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09398 | 2014-05-27 | ||
JP2014109398A JP6280816B2 (ja) | 2014-05-27 | 2014-05-27 | 電線固定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2480A true CN105322480A (zh) | 2016-02-10 |
CN105322480B CN105322480B (zh) | 2018-05-08 |
Family
ID=5470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45788.7A Active CN105322480B (zh) | 2014-05-27 | 2015-05-14 | 电线固定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31463B2 (zh) |
JP (1) | JP6280816B2 (zh) |
CN (1) | CN105322480B (zh) |
TW (1) | TW201601401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34475B2 (en) * | 2014-11-17 | 2017-04-25 | Caterpillar Inc. | Strain relief device for a harness or cable |
WO2018100411A1 (fr) | 2016-11-30 | 2018-06-07 | Arcelormittal |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électrique d'installation photovoltaïque |
US10587104B2 (en) * | 2017-02-02 | 2020-03-10 | Brian Fried | Locking grommet system and method |
JP2018152482A (ja) * | 2017-03-14 | 2018-09-27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抜け止め構造 |
EP3588708A1 (en) * | 2018-06-29 | 2020-01-01 | CMP Products Limited | Cable support assembly |
CN111526438A (zh) * | 2020-06-09 | 2020-08-11 | 杭州伊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固定方便且可以迅速除去湿气的宽带接入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16930A (en) * | 1978-08-24 | 1980-08-12 | Amp Incorporated | Strain relief |
US5355109A (en) * | 1992-02-03 | 1994-10-11 |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 Electric noise absorber |
US6010134A (en) * | 1994-03-07 | 2000-01-04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Sealed grommet for wire harnesses having a split cylindrical core member with a complementary grommet sleeve |
CN101931183A (zh) * | 2009-06-26 | 2010-12-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缆线保护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06999A (en) * | 1968-08-05 | 1970-04-21 | Mc Donnell Douglas Corp | Fair-lead grommet |
JPS5382799U (zh) * | 1976-12-13 | 1978-07-08 | ||
JPS53132697U (zh) * | 1977-03-28 | 1978-10-20 | ||
JPS5844884U (ja) * | 1981-09-21 | 1983-03-2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コ−ド固定機構 |
US7102080B2 (en) * | 2002-12-09 | 2006-09-05 | Yazaki Corporation | Grommet, water-stop structure of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wire harness |
JP2005341659A (ja) | 2004-05-24 | 2005-12-0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電気接続箱 |
EP1800043A1 (de) * | 2004-10-07 | 2007-06-27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Anschlussanordnung zum anschliessen einer rohrleitung an ein system |
-
2014
- 2014-05-27 JP JP2014109398A patent/JP628081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5-14 CN CN201510245788.7A patent/CN105322480B/zh active Active
- 2015-05-20 TW TW104116040A patent/TW201601401A/zh unknown
- 2015-05-26 US US14/721,370 patent/US933146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16930A (en) * | 1978-08-24 | 1980-08-12 | Amp Incorporated | Strain relief |
US5355109A (en) * | 1992-02-03 | 1994-10-11 |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 Electric noise absorber |
US6010134A (en) * | 1994-03-07 | 2000-01-04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Sealed grommet for wire harnesses having a split cylindrical core member with a complementary grommet sleeve |
CN101931183A (zh) * | 2009-06-26 | 2010-12-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缆线保护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5225935A (ja) | 2015-12-14 |
JP6280816B2 (ja) | 2018-02-14 |
CN105322480B (zh) | 2018-05-08 |
US20150349505A1 (en) | 2015-12-03 |
TW201601401A (zh) | 2016-01-01 |
US9331463B2 (en) | 2016-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22480A (zh) | 电线固定件 | |
US20190089142A1 (en) | Wire harness | |
US8867235B2 (en) | Configurable conduit body | |
JP5535805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US10625693B2 (en) | Wire routing member and wire routing structure | |
CN104080655A (zh) | 带有夹具的线束和具有该带有夹具的线束的线束 | |
JP5595811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JP2012016204A (ja) | 電気接続箱 | |
EP2637900B1 (en) | Electric wire fixing device | |
CN105409077A (zh) | 电线保持托架 | |
AU2005241611B2 (en) | Coil with a contact sleeve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 |
GB2478896A (en) | Stator coil retention system for unvarnished stators | |
CN204089092U (zh) | 对合卡扣式pvc电工套管弯头 | |
CA2653229A1 (en) | Device for absorbing noise | |
WO2015019830A1 (ja) | 結束バンドの取付構造 | |
JP2013143873A (ja) | 結束部材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
KR100469035B1 (ko) | 슬리브 커버 | |
ATE535048T1 (de) | Stromprofil für kabeldurchführungen | |
CN105409075A (zh) | 护线环 | |
RU2007112884A (ru) | Герметичное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с гибкой диафрагмой между электромонтажным коробом и приборной коробкой | |
KR200466124Y1 (ko) | 다용도 결합형 클립 | |
ATE530390T1 (de) | Elektrischer kabelkanal für kraftfahrzeuge | |
KR200428824Y1 (ko) | 와이어 고정 장치 | |
KR101694319B1 (ko) | 조인트박스 | |
KR20220100181A (ko) | 매입 전선관용 멀티 커플러 키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