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89C -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成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成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889C CN1052889C CN95101950A CN95101950A CN1052889C CN 1052889 C CN1052889 C CN 1052889C CN 95101950 A CN95101950 A CN 95101950A CN 95101950 A CN95101950 A CN 95101950A CN 1052889 C CN1052889 C CN 105288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ight portion
- radix
- hepatitis
- weight
-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治疗病毒性肝炎和药物中毒性肝炎的有效方剂,其主要成份有黄芪、鹿茸、大黄、青皮、大枣、核桃仁、甘草、川栋子等十九味中药,是一种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其能清肝利胆、温补肾阳、安神开胃、理气健脾、调节免疫、可以消除慢性肝炎系列症状,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并对病毒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涉及的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和药物中毒性肝炎的复方中成药。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多发性传染病之一,其具有明显的传染性,病情较重,且湿热之徵更为明显。近些年来对于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学均倾向于湿热病毒感染所致,从发病的全过程来看,主要侵袭肝、脾、肾三脏以及相表里的胆、胃、膀胱、以致出现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脾肾不足,肝胆湿热、脾胃湿热以及湿热下注膀胱等证候。后期多见有正虚而疫毒未尽之征。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研制、生产、销售三百余种防治肝炎的药品,但对于脾肾不足、正虚邪实、寒热交错等长期复杂的慢性肝炎疗效不好。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对慢性肝炎(包括慢迁肝、慢活肝)、中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属于中医脾肾不足、肝郁血滞、痰湿未清证型者均有最佳疗效的方剂,即朝阳丸。
本发明的朝阳丸立论在于益气健脾、保护脾胃后天之本,疏肝行气、祛湿行滞,气行则血行,肝郁行疏,瘀血得散,佐以清热解毒,芳香散毒之剂,使之残留之疫毒,得以清解。全方扶正与祛邪兼施,使之邪去而正安,阴阳得以调和。
本发明人是遵照中医药学理论,但打破古成方框框,筛选其中具有特点的药味,创新、发展、组合,是有别于市场上已有的肝炎药的新方剂。本发明的这种方剂是以益气健脾、重补肾阳的生黄芪、鹿茸为君药;辅以温中健脾的干姜、大枣;配补肾助阳、养阴润燥的鹿角霜、硫磺、玄参、核桃仁,并配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木香、川栋子、青皮为臣药;配以清热解毒、通瘀导滞的生石膏、大黄、黄芩和可直入肝胆经解毒祛邪的铜绿、绿矾为佐药;又以通窍散热、疏郁散结的薄荷、冰片和擅长解毒和中、调和诸药的甘草为使药。这些药配后,使该方剂具有温肾健脾、疏肝散郁、化湿解毒的功效、由于配方中并用了寒、热、补、泻药,因而可相互纠偏,而使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标本兼治,阴阳协调、相得益彰。该朝阳丸配方是符合中医药学理法方药、君臣佐使学术理论。
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方剂:
本发明的方剂主要成份有黄芪、鹿茸、大黄、青皮、大枣、核桃仁、甘草、川栋子等。
具体配方如下:(重量份数)
黄芪 4-5 鹿茸粉 23-26
硫磺 3-4 鹿角霜 2-3
干姜 4-6 核桃仁 45-55
石膏 13-15 铜绿 2-3
大黄 3-4 青皮 4-6
大枣 48-52 绿矾 2-3
川栋子 8-12 黄芩 3-4
甘草 4-6 薄荷 15-22
冰片 2-3 玄参 2-4
木香 1-2其中铜绿、硫磺的制法记载于《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1986年版)。
本发明朝阳丸的制法:
以上十九味药,除鹿茸粉、硫磺、铜绿、冰片分别粉碎成细粉之外,将核桃仁研成泥状与黄芪等十三味混合粉碎成细粉、过筛,与上述鹿茸粉等五味细粉研混均匀,过100目筛,每100克粉末加炼密80克,制成大密丸即得。
[功能与主治]:
温肾健脾、疏肝散郁、化湿解毒。适用于慢性肝炎,属于脾肾不足,肝郁血滞、痰湿内阻者。证见面色晦暗或恍白,神疲乏力,纳呆腹胀,胁肋隐痛,胁下痞块,小便清或淡黄,大便溏或不爽,腰酸腿软,面颈血痣或见肝掌,舌体胖大,舌色暗淡,舌苔白或腻。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一丸,一日一次。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为:(重量份数)
黄芪 5 鹿茸粉 25
硫磺 3 鹿角霜 3
干姜 5 核桃仁 50
石膏 15 铜绿 3
大黄 3 青皮 5
大枣 50 绿矾 3
川栋子 10 黄芩 3
甘草 5 薄荷 20
冰片 3 玄参 3
木香 2
本配方是根据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针对患者病程已长,脾、肾、肝、胆多已受损、肝郁血滞呈焉虚邪实的证状,有目的地有意采取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药物相配伍。目的在于使配方具有升降共济、阴阳协调、能滋三阴,养三阳、扶正祛邪。
本发明的朝阳丸对乙型肝炎及对于一切病因引起的属于脾肾不足、肝郁血滞、痰湿未清证的慢性肝炎的疗效是显著的。
以下由毒性试验及主要的药效试验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朝阳丸的急性毒性:
(1).取20克左右小鼠10只,雌雄各半,禁食12小时后,一次灌胃12g/Kg(以纯药计,淀粉悬液0.3ml/10g体重,观察行为、外观的改变及死亡。
结果:给药后5天未见外观、行为的改变,也无死亡发生。体重也无影响(给药前19.0±0.89g)、而所用剂量为临床用药量连续5天(淀粉悬液0.2ml/10g体重),观察10天内外观、行为的变化和死亡。
结果:用临床用药量的150-160倍的剂量连续5天给药,未见外观行为的改变,亦无死亡、对体重亦无影响(给药前20.8±129g,停药时21.1±2.2g,停药后5天21.8±1.66g)。
2、朝阳丸长期口服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取出生4-6周的大鼠84只,雌雄各半,分对照、大、中和小剂量4组,每组21只,分别每天灌胃0.036(小剂量组),0.36(中剂量组)和0.72g/Kg/天(大剂量组),共60天,对照组灌胃自来水。于给)和0.72g/kg/天(大剂量组),共60天,对照组灌胃自来水。于给药的第20、40、60、天及停药后2周每组各取5只(停药后组为6只)大鼠,自眼眶取血作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测定,并取主要内脏心、肝、脾、肾和肾上腺作病理形态观察。组织用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给药期间,观察动物外观、行为、食欲的改变,并每周称取体重一次,以药给药60天和停药2周的动物体重作生长曲线,以了解药物对动物生长的影响。
药物剂量选择原则:按1985年7月1公布的新的药政法规定,选取临床用药量及临床用药量的10和20倍为小、中和大剂量(比大剂量要更大的剂量因浓度或体积更大而无法给予)。血常规用日本自动血计数器PC-603型测定。
结果:(1).对体重的影响
朝阳丸的三个剂量组对雌、雄大鼠的体重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对大鼠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2)对血象的影响
口服朝阳丸后,三个剂量组大鼠的红血球(RBC),白血球(WPC)和血色素(HGB)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说明给药对大鼠血象并无明显影响。
(3).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朝阳丸三个剂量长期口服对大鼠的肝功能(SGPT)、肾功能(BUN)没有明显影响,给药后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表明即使口服大剂量朝阳丸对肝、肾功能也无损伤作用。(表略)
(4).病理检查
长期口服朝阳丸扣,3个剂量组大鼠的心、肝、脾、肺、肾和、肾上腺均无明显的病理形态改变,与对照组亦无差别。
3、由北京市药检做了朝阳丸的主要药效学试验,报告结果如下;
一、朝阳丸对D-半乳糖胺引起的急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朝阳丸大剂量组对D-半乳糖胺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降低ALT、AST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二、朝阳丸对四氯化碳引起慢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1、朝阳丸对四氯化碳引起慢性肝损伤的治疗结果表明,朝阳丸能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值,使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正常,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2、朝阳丸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朝阳丸大小剂量组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大剂量组略好于小剂量组。
三、朝阳丸对“脾虚”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朝阳丸能降低“脾虚”型小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对“脾虚”型肝功能障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达到健脾益气的功效。
四、朝阳丸对“脾虚”型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溶血素测定法)试验结果表明,朝阳丸大剂量组能使“脾虚”型小鼠的HC50值增高,IgM抗体生成增加,体液免疫能力增强,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五、朝阳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腹腔巨噬细包吞噬法)
试验结果表明,朝阳丸大剂量组能够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六、朝阳丸体外抗肝炎病毒的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朝阳丸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分泌抑制为:500ug/ml,仅抑26.85±12.52%;而对HBeAg具有抑制作用,当剂量达到含生药125ug/ml,可使HBeAg转阴。500ug/ml抑制率为82.7%,250ug/ml抑制率为72.47%,125ug/ml抑制率为62.77%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试验表明朝阳丸可以消除慢性肝炎的系列症状,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并对病毒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朝阳丸填补了治疗慢性肝炎的空白。
为实施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根据本发明的中药方剂可制成大密丸、小密丸、胶囊、冲剂、散剂等。
Claims (5)
1.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和药物中毒性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黄芪4-5重量份 鹿茸粉23-26重量份 硫磺3-4重量份 鹿角霜2-3重量份 干姜4-6重量份 核桃仁45-55重量份 石膏13-15重量份 铜绿2-3重量份 大黄3-4重量份 青皮4-6重量份 大枣48-52重量份 绿矾2-3重量份 川楝子8-12重量份 黄芩3-4重量份 甘草4-6重量份 薄荷15-22重量份 冰片2-3重量份 玄参2-4重量份 木香2-3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黄芪5重量份 鹿茸粉25重量份 硫磺3重量份 鹿角霜3重量份 干姜5重量份 核桃仁50重量份 石膏15重量份 铜绿3重量份 大黄3重量份 青皮5重量份 大枣50重量份 绿矾3重量份 川楝子10重量份 黄芩3重量份 甘草5重量份 薄荷20重量份 冰片3重量份 玄参3重量份 木香2重量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剂型是大蜜丸、小蜜丸或者胶囊。
4.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剂型是大蜜丸。
5.权利要求4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鹿茸粉、硫磺、铜绿、冰片按规定配比分别粉碎成细粉,将核桃仁研成泥状,与规定配比的黄芪、鹿角霜、干姜、石膏、大黄、青皮、大枣、绿矾、川楝子、黄芩、甘草、薄荷、玄参和木香混合粉碎成细粉、过筛,再与上述五味细粉研混均匀,过100目筛,每100克粉末加炼蜜80克,制成大蜜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5101950A CN1052889C (zh) | 1995-02-25 | 1995-02-25 |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成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5101950A CN1052889C (zh) | 1995-02-25 | 1995-02-25 |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成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38A CN1112838A (zh) | 1995-12-06 |
CN1052889C true CN1052889C (zh) | 2000-05-31 |
Family
ID=5074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01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889C (zh) | 1995-02-25 | 1995-02-25 |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成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889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52243A (zh) * | 2015-09-23 | 2017-04-05 | 刘从双 |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成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98144C (zh) * | 2006-06-13 | 2008-07-02 | 马成乙 | 保肝冲剂 |
CN102210844B (zh) * | 2010-04-07 | 2012-10-31 |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908596B (zh) * | 2011-08-05 | 2014-09-03 | 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 |
CN102370960A (zh) * | 2011-09-29 | 2012-03-14 | 沈庆利 |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胶囊 |
CN102327589A (zh) * | 2011-09-29 | 2012-01-25 | 沈庆利 | 一种治疗肝炎的丸剂 |
CN105456535A (zh) * | 2015-12-31 | 2016-04-06 | 青岛昌安达药业有限公司 | 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汤剂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95A (zh) * | 1988-02-22 | 1989-04-12 | 黑龙江省中医学院中药厂 | 利肝隆的制造方法 |
CN1091654A (zh) * | 1993-03-01 | 1994-09-07 | 金陵老年病康复医院 | 蚂蚁乙肝宁 |
-
1995
- 1995-02-25 CN CN95101950A patent/CN105288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95A (zh) * | 1988-02-22 | 1989-04-12 | 黑龙江省中医学院中药厂 | 利肝隆的制造方法 |
CN1091654A (zh) * | 1993-03-01 | 1994-09-07 | 金陵老年病康复医院 | 蚂蚁乙肝宁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医药导报》12(D2) 1993.2.28 徐慧琳,我国一批首创乙型肝炎药物问世 * |
《吉林中医药》(4) 1983.4.30 郭广义等,防治中草药研究近况 * |
《吉林中医药》(4) 1983.4.30 郭广义等,防治中草药研究近况;《陕西中医》4(4) 1983.4.30 郑凯玲,孙喜才,肝乐宁治疗慢性肝炎40例临床观察;《医药导报》12(D2) 1993.2.28 徐慧琳,我国一批首创乙型肝炎药物问世 * |
《陕西中医》4(4) 1983.4.30 郑凯玲,孙喜才,肝乐宁治疗慢性肝炎40例临床观察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52243A (zh) * | 2015-09-23 | 2017-04-05 | 刘从双 |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成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838A (zh) | 1995-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29817B (zh)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88656B (zh) | 一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562160A (zh) | 治疗乙型肝炎并发症组方药物 | |
CN101361946B (zh) |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293900B (zh) | 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 | |
CN1052889C (zh) |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成药 | |
CN102657736B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89114C (zh) | 痹痛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99749A (zh) | 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 | |
CN109700976B (zh) | 芪莪保肝膏 | |
CN1440804A (zh) | 一种降血脂的中药 | |
CN1319587C (zh) | 肝脾灵粉 | |
CN1294980C (zh) | 一种治疗肝病的药 | |
CN1517115A (zh) | 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成药——妇炎胶囊 | |
CN102764411B (zh) | 一种治疗黄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117C (zh) | 蝎毒肿瘤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329927B (zh) | 一种治疗女性特发性水肿的中药 | |
CN1195541C (zh) | 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1167915B (zh) |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41632C (zh) | 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75262C (zh) | 一种预防治疗非典型肺炎与病毒性肝炎合并症的疏肝理气保肝药 | |
CN101264208A (zh) | 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45185C (zh) | 治疗慢性和迁延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0333780C (zh) | 抗衰老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552243A (zh) |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成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Owner name: BEIJING UNION GUANGDA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CHAOYANG INST. OF BILIARY AND LIVER DISEASES, BEIJING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Patentee after: Beijing Federation of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haoyang Inst. of Biliary and Liver Diseases, Beijing |
|
C57 |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Wang Xiuhu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