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5346B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45346B CN105245346B CN201510678799.4A CN201510678799A CN105245346B CN 105245346 B CN105245346 B CN 105245346B CN 201510678799 A CN201510678799 A CN 201510678799A CN 105245346 B CN105245346 B CN 1052453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 information
- matched
- mode
- authentication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包括:在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若存在,则选取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并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且用户终端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信息选取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从而能够增加终端身份认证方式的多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终端的迅速普及,终端的功能日益增强。例如,用户可以利用终端访问外部网络数据资源、拍照以及与好友进行通信联系等等。在实际应用中,终端给用户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存储在用户终端中的用户个人信息或资料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窃取,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为了防止任意用户都可以随意操作用户终端并读取用户终端存储的资料,均会在用户终端中设置身份认证(如指纹识别等等),只有身份认证成功后,方可操作用户终端。然而,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只可以设置一种身份认证模式,也即,任何情况下只可以采用一种身份认证模式,由此可见,目前终端身份认证方式过于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能够增加终端身份认证方式的多样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若存在,则选取所述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并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述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不存在所述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时间;
从所述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时间匹配的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接收第二身份认证请求,并检测所述第二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包括输入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触控压力值以及输入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指纹信息,所述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检测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匹配成功;或者,
检测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是,则匹配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若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检测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输出警报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若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则向预先绑定的授权终端发送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请求认证失败;
当接收所述授权终端响应所述认证请求发送的指示当前认证用户为安全用户的指示消息,则身份认证成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
选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则选取所述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结合第二方面的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不存在所述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时间;
所述选取单元还用于从所述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时间匹配的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身份认证请求;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结合第二方面的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包括输入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触控压力值以及输入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指纹信息,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检测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匹配成功;或者,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是,则匹配成功。
结合第二方面的用户终端、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的任意一种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输出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则输出警报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用户终端、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的任意一种用户终端,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用户终端中,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则向预先绑定的授权终端发送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请求认证失败;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所述授权终端响应所述认证请求发送的指示当前认证用户为安全用户的指示消息,则身份认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若存在,则选取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并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且用户终端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信息选取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从而能够增加终端身份认证方式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且用户终端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信息选取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从而能够增加终端身份认证方式的多样性。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用户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身份认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位置信息用于反映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经纬度坐标,通过经纬度坐标可以确定用户终端的实际位置;也可以为用户终端当前的实际位置,包括所处的区域、街道、门牌号等。
S102、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其中,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可以不一样。也即,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中预设的认证信息不一样。举例来说,若身份认证模式A与身份认证模式B是两个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其中,身份认证模式A中包含的认证信息为指纹信息,则身份认证模式B中包含的认证信息可以为除指纹信息以外的其他任意一种认证信息;身份认证模式B中包含的认证信息也可以是指纹信息与其他任意一种认证信息的组合;本发明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身份认证模式与位置信息的绑定关系,也即,不同的位置信息对应的身份认证模式不一样。也可以说,身份认证模式与位置信息具有默认的绑定关系。举例来说,当前位置信息显示用户终端在家中时,则可以选择一种包含数字密码的认证信息,也即,用户只需要输入相应地数字即可认证成功。若当前位置信息显示用户终端当前处于公共场合,则可以选择一种较为安全的身份认证模式,比如,该身份认证模式对应认证信息需要包括指纹信息、虹膜信息或其他生物特征信息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则可以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
S103、若存在,则选取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预设身份认证模式与位置信息的绑定关系,也即,当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后,则可以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若存在,则可以选取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用户终端中预设有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也即,同一个位置信息对应的身份认证模式可以为至少一个,也可以不存在。
S104、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
S105、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
S106、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身份认证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语音输入,也可以是用户通过输入触控操作进行输入。具体地,当用户通过语音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则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可以是音色、音调以及响度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当用户通过输入触控操作,以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则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可以包括输入触控操作的指纹信息、输入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以及输入触控操作的触控方向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每一种身份认证模式中包含的认证信息,也即,一种身份认证模式中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认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身份认证模式之后,则可以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说明本次身份认证成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可以包括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触控压力值以及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指纹信息,其中,用户终端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可以包括:检测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检测触控压力值位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检测指纹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匹配成功。用户终端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也可以包括检测指纹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检测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是,则匹配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检测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以及检测指纹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只需要同时满足即可。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检测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时,则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11)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12)检测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13)若不匹配,则输出警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物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以及掌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安全用户,其中,该预设安全用户可以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本发明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以及掌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发明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警报信息的输出可以是语音信息、文字信息、振动信息以及上述三种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若检测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则可以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检测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输出警报信息。举例来说,当采集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信息时,则用户终端可以检测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该指纹信息是否匹配,也即,若检测到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中也包括指纹信息,且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中包括的指纹信息与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匹配,则可以说该用户为安全用户。若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中包括的指纹信息与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说明该用户为非安全用户,则用户终端可以输出警报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检测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时,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21)向预先绑定的授权终端发送认证请求,认证请求用于指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请求认证失败;
22)当接收授权终端响应认证请求发送的指示当前认证用户为安全用户的指示消息,则身份认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定该用户终端与授权终端的绑定关系。其中,授权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检测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则说明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的用户不是预设的安全用户,则用户终端可以向预先绑定的授权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请求认证失败认证请求的认证请求。若接收到授权终端响应认证请求发送的指示当前认证用户为安全用户的指示消息,则身份认证成功。若未接收到授权终端响应认证请求发送的指示当前认证用户为安全用户的指示消息,则本次身份认证失败。
在图1中,在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可以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若存在,则选取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并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且用户终端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信息选取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从而能够增加终端身份认证方式的多样性。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身份认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位置信息用于反映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经纬度坐标,通过经纬度坐标可以确定用户终端的实际位置;也可以为用户终端当前的实际位置,包括所处的区域、街道、门牌号等。
S202、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
S203、若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不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时间,并从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选取与当前时间匹配的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不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则可以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时间。该当前时间为用户终端系统当前显示的时间,可以包括用户终端系统当前显示的具体时间(如:8:00)和用户终端系统当前显示的日期(如:2015年1月1日)。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身份认证模式与时间的绑定关系,也即,不同的时间对应的身份认证模式不一样。也可以说,身份认证模式与时间具有默认的绑定关系。举例来说,若当前时间为早上6:00,则可以选择一种包含数字密码的认证信息,也即,用户只需要输入相应地数字即可认证成功。若当前时间为上午10:00,则可以选择一种较为安全的身份认证模式,比如,该身份认证模式对应认证信息需要包括指纹信息、虹膜信息或其他生物特征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S204、接收第二身份认证请求。
S205、检测第二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
S206、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身份认证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语音输入,也可以是用户通过输入触控操作进行输入。具体地,当用户通过语音输入第二身份认证请求时,则第二身份认证请求携带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可以是音色、音调以及响度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当用户通过输入触控操作,以输入第二身份认证请求时,则第二身份认证请求携带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可以包括输入触控操作的指纹信息、输入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以及输入触控操作的触控方向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每一种身份认证模式中包含的认证信息,也即,一种身份认证模式中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认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二身份认证模式之后,则可以检测第二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说明本次身份认证成功。
在图2中,详细描述了当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不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时,则用户终端可以选取与用户终端的当前时间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且用户终端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选取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从而能够增加终端身份认证方式的多样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身份认证方法。其中,图3所示的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用户终端。如图3所示,该用户终端可以包括:获取单元301、判断单元302、选取单元303、接收单元304以及检测单元305,其中,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位置信息用于反映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为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经纬度坐标,通过经纬度坐标可以确定用户终端的实际位置;也可以为用户终端当前的实际位置,包括所处的区域、街道、门牌号等。
判断单元302,用于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其中,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可以不一样。也即,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中预设的认证信息不一样。举例来说,若身份认证模式A与身份认证模式B是两个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其中,身份认证模式A中包含的认证信息为指纹信息,则身份认证模式B中包含的认证信息可以为除指纹信息以外的其他任意一种认证信息;身份认证模式B中包含的认证信息也可以是指纹信息与其他任意一种认证信息的组合;本发明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身份认证模式与位置信息的绑定关系,也即,不同的位置信息对应的身份认证模式不一样。也可以说,身份认证模式与位置信息具有默认的绑定关系。举例来说,当前位置信息显示用户终端在家中时,则可以选择一种包含数字密码的认证信息,也即,用户只需要输入相应地数字即可认证成功。若当前位置信息显示用户终端当前处于公共场合,则可以选择一种较为安全的身份认证模式,比如,该身份认证模式对应认证信息需要包括指纹信息、虹膜信息或其他生物特征信息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获取单元301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则判断单元302可以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
选取单元303,用于若判断单元302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则选取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预设身份认证模式与位置信息的绑定关系,也即,当获取单元301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后,则判断单元302可以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若存在,则选取单元303可以选取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用户终端中预设有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也即,同一个位置信息对应的身份认证模式可以为至少一个,也可以不存在。
接收单元304,用于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
检测单元305,用于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身份认证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语音输入,也可以是用户通过输入触控操作进行输入。具体地,当用户通过语音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则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可以是音色、音调以及响度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当用户通过输入触控操作,以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则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可以包括输入触控操作的指纹信息、输入触控操作的触控压力值以及输入触控操作的触控方向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每一种身份认证模式中包含的认证信息,也即,一种身份认证模式中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认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单元304接收到第一身份认证模式之后,则检测单元305可以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说明本次身份认证成功。
在图3中,在获取单元301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判断单元302可以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若存在,则选取单元303选取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接收单元304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检测单元305并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且选取单元303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信息选取不同的身份认证模式,从而能够增加终端身份认证方式的多样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身份认证方法。其中,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得到,除包括图3所示的所有单元外,还可以包括:采集单元306、输出单元307以及发送单元308,其中,
采集单元306,用于若检测单元305检测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检测单元305还用于检测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输出单元307,用于若检测单元305检测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则输出警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物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以及掌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终端中预设安全用户,其中,该预设安全用户可以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本发明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以及掌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警报信息的输出可以是语音信息、文字信息、振动信息以及上述三种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若检测单元305检测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则采集单元306可以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单元305并检测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输出单元307输出警报信息。举例来说,当采集单元306采集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信息时,则检测单元305可以检测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该指纹信息是否匹配,也即,若检测单元305检测到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中也包括指纹信息,且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中包括的指纹信息与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匹配,则可以说该用户为安全用户。若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中包括的指纹信息与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说明该用户为非安全用户,则用户终端可以输出警报信息。
发送单元308,用于若检测单元305检测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则向预先绑定的授权终端发送认证请求,认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请求认证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定该用户终端与授权终端的绑定关系。其中,授权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检测单元305检测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则说明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的用户不是预设的安全用户,则发送单元308可以向预先绑定的授权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请求认证失败认证请求的认证请求。若接收到授权终端响应认证请求发送的指示当前认证用户为安全用户的指示消息,则身份认证成功。若未接收到授权终端响应认证请求发送的指示当前认证用户为安全用户的指示消息,则本次身份认证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单元301还用于若判断单元302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不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选取单元303还用于从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选取与当前时间匹配的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单元304还用于接收第二身份认证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单元305还用于检测第二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包括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触控压力值以及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指纹信息,其中,检测单元305具体用于检测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检测触控压力值位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检测指纹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匹配成功;或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单元305具体用于检测指纹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检测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是,则匹配成功。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身份认证方法。如图5所示,该用户终端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输入装置502,至少一个输出装置503,存储器505等组件。其中,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504进行通信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用户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501为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数据,以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501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5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输入装置502可以包括标准的触摸屏、键盘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输出装置503可以包括显示屏、扬声器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存储器505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501、输入装置502以及输出装置503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的各项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器505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等。
具体的,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处理器501控制输入装置502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处理器501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若存在,则选取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处理器501控制输入装置502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处理器501并检测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若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不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处理器501控制输入装置502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时间;
处理器501从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选取与当前时间匹配的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处理器501控制输入装置502接收第二身份认证请求,并检测第二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包括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触控压力值以及输入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指纹信息,处理器501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处理器501检测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检测触控压力值位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处理器501检测指纹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匹配成功;或者,
处理器501检测指纹信息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处理器501检测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是,则匹配成功。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若处理器501检测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处理器501控制输入装置502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处理器501检测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处理器501控制输出装置503输出警报信息。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若处理器501检测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则处理器501控制输出装置503向预先绑定的授权终端发送认证请求,认证请求用于指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请求认证失败;
当接收授权终端响应所述认证请求发送的指示当前认证用户为安全用户的指示消息,则身份认证成功。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的用户终端可以实施本发明结合图1、图2介绍的身份认证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若存在,则选取所述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一种身份认证模式中包含多种认证信息;
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并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多种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所有认证信息是否一一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若检测所述多种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所有认证信息不一一匹配,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检测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若不匹配,则输出警报信息;
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若所述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不存在所述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时间;
从所述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时间匹配的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接收第二身份认证请求,并检测所述第二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多种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所有认证信息是否一一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包括输入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触控压力值以及输入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指纹信息,所述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多种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所有认证信息是否一一匹配,包括:
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检测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匹配成功;或者,
检测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是,则匹配成功。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则向预先绑定的授权终端发送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请求认证失败;
当接收所述授权终端响应所述认证请求发送的指示当前认证用户为安全用户的指示消息,则身份认证成功。
4.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是否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
选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存在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则选取所述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作为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一种身份认证模式中包含多种认证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身份认证请求;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多种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所有认证信息是否一一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采集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多种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所有认证信息不一一匹配,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匹配;
输出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则输出警报信息;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设的安全用户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不存在所述绑定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相匹配的身份认证模式,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的当前时间;
所述选取单元还用于从所述预设的若干个身份认证模式中选取与所述当前时间匹配的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身份认证请求;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身份认证请求中携带的多种第二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所有认证信息是否一一匹配,若匹配,则身份认证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包括输入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触控压力值以及输入所述第一身份认证请求时的指纹信息,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检测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匹配成功;或者,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检测所述触控压力值是否位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压力值范围内,若是,则匹配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一身份认证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模式对应的认证信息不匹配,则向预先绑定的授权终端发送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身份认证请求认证失败;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所述授权终端响应所述认证请求发送的指示当前认证用户为安全用户的指示消息,则身份认证成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78799.4A CN105245346B (zh) | 2015-10-19 | 2015-10-19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78799.4A CN105245346B (zh) | 2015-10-19 | 2015-10-19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45346A CN105245346A (zh) | 2016-01-13 |
CN105245346B true CN105245346B (zh) | 2019-01-25 |
Family
ID=55042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7879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45346B (zh) | 2015-10-19 | 2015-10-19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453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60725B (zh) * | 2016-01-29 | 2018-05-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
CN106210272A (zh) * | 2016-06-27 | 2016-12-07 | 成都轻车快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用户标识防止手机恶意刷机的方法 |
CN107145776A (zh) * | 2017-04-27 | 2017-09-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9218269A (zh) * | 2017-07-05 | 2019-01-1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
CN107493289A (zh) * | 2017-08-31 | 2017-12-19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银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
CN108421253A (zh) * | 2018-03-15 | 2018-08-2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02963B (zh) * | 2018-09-12 | 2022-04-12 |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指纹认证方法、指纹认证装置及终端 |
CN113434831A (zh) * | 2020-03-23 | 2021-09-24 |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服务提供方法、装置和用于提供服务的装置 |
CN111723350B (zh) * | 2020-05-11 | 2024-02-02 |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识别模式的推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2235177B (zh) * | 2020-08-29 | 2021-12-24 |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通过即时通信发送认证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967314A (zh) * | 2021-02-19 | 2021-06-15 | 武汉特斯联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目标跟踪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1708A (zh) * | 2005-01-04 | 2006-07-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安全管理方法、程序和信息设备 |
CN103514416A (zh) * | 2013-10-15 | 2014-01-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动态解锁方法及解锁系统 |
CN103902861A (zh) * | 2012-12-28 | 2014-07-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
CN104703136A (zh) * | 2015-03-06 | 2015-06-10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终端解锁处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CN104794381A (zh) * | 2015-03-24 | 2015-07-22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认证的方法、装置、设备与系统 |
CN104834520A (zh) * | 2015-04-17 | 2015-08-1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应用启动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
CN104935739A (zh) * | 2015-05-29 | 2015-09-2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音视频应用控制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24034B2 (en) * | 2006-02-02 | 2012-07-17 | NL Giken Incorporated | Biometrics system, biologic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portable device |
-
2015
- 2015-10-19 CN CN201510678799.4A patent/CN10524534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1708A (zh) * | 2005-01-04 | 2006-07-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安全管理方法、程序和信息设备 |
CN103902861A (zh) * | 2012-12-28 | 2014-07-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
CN103514416A (zh) * | 2013-10-15 | 2014-01-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动态解锁方法及解锁系统 |
CN104703136A (zh) * | 2015-03-06 | 2015-06-10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终端解锁处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CN104794381A (zh) * | 2015-03-24 | 2015-07-22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认证的方法、装置、设备与系统 |
CN104834520A (zh) * | 2015-04-17 | 2015-08-1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应用启动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
CN104935739A (zh) * | 2015-05-29 | 2015-09-2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音视频应用控制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45346A (zh) | 2016-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45346B (zh)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 |
CN105306204B (zh) | 安全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9075820B (zh) |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404809B (zh)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 |
US9225700B1 (en) | Proximity-based authentication | |
CN107493378B (zh) | 应用程序登录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468515B (zh) | 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5468952A (zh) |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 |
US11164022B2 (en) | Method for fingerprint enrollment,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WO2021008116A1 (zh) | 一种身份识别预处理、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05989485B (zh) |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8306886B (zh)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474879B (zh) | 身份识别预处理方法、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 | |
CN106055952A (zh) |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 |
CN105100449A (zh) | 一种图片分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306202B (zh) |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CN108650594B (zh) | 一种音箱管理方法及用户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8769366B (zh) | 权限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5050061A (zh) | 一种基于用户声纹信息的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6357684B (zh) | 游戏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及装置 | |
CN110958234B (zh) | 一种应用登录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20140215582A1 (en) |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verification method | |
CN108763884B (zh) | 权限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5100005B (zh) |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 |
CN104811304B (zh) |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