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2861A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02861A CN103902861A CN201210587695.9A CN201210587695A CN103902861A CN 103902861 A CN103902861 A CN 103902861A CN 201210587695 A CN201210587695 A CN 201210587695A CN 103902861 A CN103902861 A CN 1039028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meter
- user
- running status
- conditioned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参数进行验证,在用户输入的两种不同的参数都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相应切换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使用单一参数进行验证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验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状态切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一般使用验证信息来进行安全验证,要验证通过后,用户才可以使用电子设备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例如:当用户输入了正确的密码后,电子设备可以从锁定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从而可以被用户所使用。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验证的信息变得多种多样,但现有技术的验证方式较为单一,无法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以实现提高电子设备安全性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运行状态下,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一参数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不同;
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优选的,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一使用权限,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二使用权限,其中,所述第二使用权限大于所述第一使用权限;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一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三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四数量,所述第四数量大于所述第三数量。
优选的,所述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
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指纹采集单元、压力采集单元或虹膜采集单元,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指纹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压力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压力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虹膜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虹膜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为字符采集单元,所述第二参数为字符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设置在同一信息采集设备中,用户对所述信息采集设备的一次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
优选的,所述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第二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是,则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其中,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时间为第二时间,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参数接收单元和状态切换单元,
所述参数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运行状态下,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一参数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不同;
所述状态切换单元,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优选的,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一使用权限,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二使用权限,其中,所述第二使用权限大于所述第一使用权限;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一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三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四数量,所述第四数量大于所述第三数量。
优选的,所述状态切换单元,包括:判断子单元和第一切换子单元,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切换子单元,用于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指纹采集单元、压力采集单元或虹膜采集单元,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指纹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压力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压力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虹膜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虹膜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为字符采集单元,所述第二参数为字符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设置在同一信息采集设备中,用户对所述信息采集设备的一次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
优选的,所述状态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第二判断子单元和第二切换子单元
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其中,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时间为第二时间;
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第二切换子单元,其中,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
所述第二切换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参数进行验证,在用户输入的两种不同的参数都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相应切换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使用单一参数进行验证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验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采集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体键盘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状态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状态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100、在第一运行状态下,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一参数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可以为指纹采集单元、虹膜采集单元或压力采集单元等。第二信息采集单元可以为字符采集单元,如触摸屏、实体按键等,当然,也可以为指纹采集单元、虹膜采集单元或压力采集单元等。其中,由于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不同,因此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与第二信息采集单元为不同类型的采集单元。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一参数和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二参数的先后顺序本发明并不做限定。可以首先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一参数,也可以首先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二参数,也可以同时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一参数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二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一使用权限,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二使用权限,其中,所述第二使用权限大于所述第一使用权限;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一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三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四数量,所述第四数量大于所述第三数量。
举例来说,对于应用了本发明的手机,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用户仅可以使用该手机进行紧急呼叫,而在解锁状态下,用户不仅可以使用该手机进行紧急呼叫,还可以对其他通信终端进行呼叫。可以看出,在解锁状态下,用户的使用权限明显大于锁定状态下用户的使用权限。
再如,对于应用了本发明的手机来说,手机中有部分应用(如查看通讯录、查看存储卡)在第一运行状态下处于不可运行状态,则用户仅可以操控其他的应用,如发送短信。在第二运行状态下,手机中的以上应用可以运行,则用户可以操控的应用数量就将变多,当然,该手机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也会变多。
具体的,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可以为:指纹采集单元、压力采集单元或虹膜采集单元,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指纹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压力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压力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虹膜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虹膜信息。
当然,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可以为字符采集单元,所述第二参数为字符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指纹采集单元可以为指纹识别器,压力采集单元可以为压力传感器,虹膜采集单元可以为照相机或摄像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可以设置在同一信息采集设备中,用户对所述信息采集设备的一次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
例如:当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压力采集单元,第二信息采集单元为字符采集单元时,可以将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设置在同一个键盘中。如,在实体键盘的按键下方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这样在用户的一次按下按键的操作过程中,该实体键盘的按键就将采集到字符信息,同时,按键下方的压力传感器就将采集到用户按下按键的压力信息。当然,该键盘也可以为虚拟键盘,如触摸屏中的虚拟键盘。在触摸屏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或对触摸屏进行改造,使触摸屏具有弹性感应面,那么当用户按下触摸屏的时候,压力传感器或弹性感应面就会接收到用户的压力信号。同时,用户通过对触摸屏上虚拟按键的操作,也输入了字符信息。
再如:当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指纹采集单元,第二信息采集单元为字符采集单元时,可以将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设置在同一个指纹采集器中。具体的,该指纹采集器中具有多个可以识别指纹的按键,并且每一个按键均对应一个字符,那么,当用户按下相应的按键时,该指纹采集器就将同时采集到指纹信息和字符信息。
再如:当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虹膜采集单元,第二信息采集单元为字符采集单元时,可以将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设置在同一个摄像机中。具体的,如图2所示,对于计算机来说,摄像机001可以设置在显示屏002的上方,这样当用户看着显示屏002进行字符输入(也即“盲打”)的时候,摄像机001就可以采集到用户的虹膜信息003。而对于字符信息,摄像机001可以识别到用户的手指004动作,并根据手指004的位置、动作信息来确定用户所输入的字符信息。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在图3所示的实体键盘上进行操作,该实体键盘无需连接该计算机。当用户按下该键盘上的某个按键时,用户的一个手指就将移动到该按键所在区域,并使该按键处于按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摄像机001就可以采集到该实体键盘的图像和用户手指的图像,实施本发明的该计算机在对图像进行分析后就会得出用户输入的字符信息。
S200、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先后顺序本发明并不做限定。可以首先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首先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也可以同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定。
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指纹信息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该指纹信息为预设的指纹信息库中的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一参数为压力信息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该压力信息的压力值不低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当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为该压力信息的压力值不高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为该压力信息的压力值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第一差值。
当所述第一参数为虹膜信息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该虹膜信息为预设的虹膜信息库中的虹膜信息;
当所述第二参数为字符信息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该字符信息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字符信息。
当然,以上仅仅是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的部分情况,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从本发明中获悉第一参数的参数类型后,就可以设定相应的预设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参数进行验证,在用户输入的两种不同的参数都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相应切换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使用单一参数进行验证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验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本发明可以将两个信息采集单元设置在同一个信息采集设备中,可以使在用户的一次操作中采集上述两个不同的参数,可以使得用户进行操作的次数降低,有效的提高了信息输入的效率。进一步也提高了电子设备状态切换的效率。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状态切换方法中,步骤S200可以包括:
S210、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第二运行状态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可以为多个,如:对于某家庭电脑来说,父亲的指纹、母亲的指纹或孩子的指纹均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指纹。同样,父亲输入的第一字符、母亲输入的第二字符或孩子输入的第三字符也可以均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字符。当字符为密码时,可以设定符合条件的密码有多个,如:“fuqin”、“muqin”、“haizi”,以上这三个密码均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密码。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可以要求用户输入的指纹和用户输入的字符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当对应关系为:父亲的指纹和密码“fuqin”对应、母亲的指纹和密码“muqin”对应、孩子的指纹和密码“haizi”对应时,就不仅需要用户输入的指纹属于“父亲的指纹、母亲的指纹、孩子的指纹”中的一个,而且需要用户输入的字符为“fuqin、muqin、haizi”中的一个,同时,用户输入的指纹需要和该用户输入字符符合该对应关系。如用户输入了父亲的指纹,同时输入了字符“fuqin”,则可以确定二者对应。如用户输入了父亲的指纹,同时输入了字符“muqin”,则可以确定二者不对应。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相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
当然,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相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
当然,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相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
具体的,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可以有多种,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定。
S220、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图4所示的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可以预先设定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之间的参数对应关系,并对用户输入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进行判断。只有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才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因此,图4所示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状态切换方法中,步骤S200可以包括:
S201、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2;
S202、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3;
S203、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其中,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时间为第二时间,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
图5所示实施例可以首先执行耗时较少的判断过程,并在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再执行耗时较多的判断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图5所示实施例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减轻判断过程对电子设备带来的运行负担。
例如:判断字符信息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时间小于判断指纹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时间(可以理解的是,指纹识别技术需要更多的运算过程),因此可以首先执行判断字符信息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过程。这样,在字符信息不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就无需进行另一判断过程。相比于先判断指纹信息的过程来说,能够进一步缩短判断的总时间并减轻电子设备的负担。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参数接收单元100和状态切换单元200,
所述参数接收单元100,用于在第一运行状态下,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输入的第一参数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输入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可以为指纹采集单元、虹膜采集单元或压力采集单元等。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可以为字符采集单元,如触摸屏、实体按键等,当然,也可以为指纹采集单元、虹膜采集单元或压力采集单元等。其中,由于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不同,因此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与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为不同类型的采集单元。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输入的第一参数和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输入的第二参数的先后顺序本发明并不做限定。可以首先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输入的第一参数,也可以首先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输入的第二参数,也可以同时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输入的第一参数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输入的第二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一使用权限,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二使用权限,其中,所述第二使用权限大于所述第一使用权限;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一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三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四数量,所述第四数量大于所述第三数量。
举例来说,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为手机,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用户仅可以使用该手机进行紧急呼叫,而在解锁状态下,用户不仅可以使用该手机进行紧急呼叫,还可以对其他通信终端进行呼叫。可以看出,在解锁状态下,用户的使用权限明显大于锁定状态下用户的使用权限。
再如,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为手机,手机中有部分应用(如查看通讯录、查看存储卡)在第一运行状态下处于不可运行状态,则用户仅可以操控其他的应用,如发送短信。在第二运行状态下,手机中的以上应用可以运行,则用户可以操控的应用数量就将变多,当然,该手机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也会变多。
具体的,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可以为:指纹采集单元、压力采集单元或虹膜采集单元,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为指纹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为压力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压力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为虹膜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虹膜信息。
当然,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可以为字符采集单元,所述第二参数为字符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指纹采集单元可以为指纹识别器,压力采集单元可以为压力传感器,虹膜采集单元可以为照相机或摄像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可以设置在同一信息采集设备中,用户对所述信息采集设备的一次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
例如:当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为压力采集单元,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为字符采集单元时,可以将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设置在同一个键盘中。如,在实体键盘的按键下方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这样在用户的一次按下按键的操作过程中,该实体键盘的按键就将采集到字符信息,同时,按键下方的压力传感器就将采集到用户按下按键的压力信息。当然,该键盘也可以为虚拟键盘,如触摸屏中的虚拟键盘。在触摸屏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或对触摸屏进行改造,使触摸屏具有弹性感应面,那么当用户按下触摸屏的时候,压力传感器或弹性感应面就会接收到用户的压力信号。同时,用户通过对触摸屏上虚拟按键的操作,也输入了字符信息。
再如:当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为指纹采集单元,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为字符采集单元时,可以将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设置在同一个指纹采集器中。具体的,该指纹采集器中具有多个可以识别指纹的按键,并且每一个按键均对应一个字符,那么,当用户按下相应的按键时,该指纹采集器就将同时采集到指纹信息和字符信息。
再如:当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为虹膜采集单元,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为字符采集单元时,可以将第一信息采集单元010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020设置在同一个摄像机中。具体的,如图2所示,对于计算机来说,摄像机001可以设置在显示屏002的上方,这样当用户看着显示屏002进行字符输入(也即“盲打”)的时候,摄像机001就可以采集到用户的虹膜信息003。而对于字符信息,摄像机001可以识别到用户的手指004动作,并根据手指004的位置、动作信息来确定用户所输入的字符信息。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在图3所示的实体键盘上进行操作,该实体键盘无需连接该计算机。当用户按下该键盘上的某个按键时,用户的一个手指就将移动到该按键所在区域,并使该按键处于按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摄像机001就可以采集到该实体键盘的图像和用户手指的图像,该计算机在对图像进行分析后就会得出用户输入的字符信息。
所述状态切换单元200,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先后顺序本发明并不做限定。可以首先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首先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也可以同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定。
当所述第一参数为指纹信息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该指纹信息为预设的指纹信息库中的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一参数为压力信息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该压力信息的压力值不低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当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为该压力信息的压力值不高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为该压力信息的压力值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第一差值。
当所述第一参数为虹膜信息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该虹膜信息为预设的虹膜信息库中的虹膜信息;
当所述第二参数为字符信息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该字符信息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字符信息。
当然,以上仅仅是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的部分情况,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从本发明中获悉第一参数的参数类型后,就可以设定相应的预设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参数进行验证,在用户输入的两种不同的参数都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相应切换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使用单一参数进行验证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验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本发明可以将两个信息采集单元设置在同一个信息采集设备中,可以使在用户的一次操作中采集上述两个不同的参数,可以使得用户进行操作的次数降低,有效的提高了信息输入的效率。进一步也提高了电子设备状态切换的效率。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中,状态切换单元200可以包括:判断子单元210和第一切换子单元220,
所述判断子单元210,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电子设备从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第二运行状态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可以为多个,如:对于某家庭电脑来说,父亲的指纹、母亲的指纹或孩子的指纹均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指纹。同样,父亲输入的第一字符、母亲输入的第二字符或孩子输入的第三字符也可以均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字符。当字符为密码时,可以设定符合条件的密码有多个,如:“fuqin”、“muqin”、“haizi”,以上这三个密码均为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密码。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可以要求用户输入的指纹和用户输入的字符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当对应关系为:父亲的指纹和密码“fuqin”对应、母亲的指纹和密码“muqin”对应、孩子的指纹和密码“haizi”对应时,就不仅需要用户输入的指纹属于“父亲的指纹、母亲的指纹、孩子的指纹”中的一个,而且需要用户输入的字符为“fuqin、muqin、haizi”中的一个,同时,用户输入的指纹需要和该用户输入字符符合该对应关系。如用户输入了父亲的指纹,同时输入了字符“fuqin”,则可以确定二者对应。如用户输入了父亲的指纹,同时输入了字符“muqin”,则可以确定二者不对应。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图7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相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
当然,图7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相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
当然,图7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相应的,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
具体的,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可以有多种,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定。
所述第一切换子单元220,用于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图7所示的一种电子设备,可以预先设定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之间的参数对应关系,并对用户输入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进行判断。只有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才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因此,图7所示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如图8所示,状态切换单元200可以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201、第二判断子单元202和第二切换子单元203,
所述第二判断子单202,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201,其中,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时间为第二时间;
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201,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第二切换子单元203,其中,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
所述第二切换子单元203,用于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图8所示实施例可以首先执行耗时较少的判断过程,并在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再执行耗时较多的判断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图8所示实施例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减轻判断过程对电子设备带来的运行负担。
例如:判断字符信息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时间小于判断指纹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时间(可以理解的是,指纹识别技术需要更多的运算过程),因此可以首先执行判断字符信息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过程。这样,在字符信息不符合第二预设条件时,就无需进行另一判断过程。相比于先判断指纹信息的过程来说,能够进一步缩短判断的总时间并减轻电子设备的负担。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发明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运行状态下,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一参数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不同;
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一使用权限,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二使用权限,其中,所述第二使用权限大于所述第一使用权限;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一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三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四数量,所述第四数量大于所述第三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
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指纹采集单元、压力采集单元或虹膜采集单元,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指纹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压力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压力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虹膜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虹膜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为字符采集单元,所述第二参数为字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设置在同一信息采集设备中,用户对所述信息采集设备的一次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第二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是,则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其中,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时间为第二时间,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和第二信息采集单元,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参数接收单元和状态切换单元,
所述参数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运行状态下,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一参数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输入的第二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不同;
所述状态切换单元,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一使用权限,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具有第二使用权限,其中,所述第二使用权限大于所述第一使用权限;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一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用户可操控的应用数量为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或
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三数量,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处于可执行状态的应用的数量为第四数量,所述第四数量大于所述第三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切换单元,包括:判断子单元和第一切换子单元,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为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为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判断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切换子单元,用于在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为所述第二预设参数组内的参数,且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满足所述预设的参数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指纹采集单元、压力采集单元或虹膜采集单元,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指纹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压力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压力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为虹膜采集单元时,所述第一参数为虹膜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为字符采集单元,所述第二参数为字符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设置在同一信息采集设备中,用户对所述信息采集设备的一次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单元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单元将接收到该次操作过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第二判断子单元和第二切换子单元
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其中,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时间为第二时间;
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第二切换子单元,其中,判断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
所述第二切换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87695.9A CN103902861A (zh) | 2012-12-28 | 2012-12-28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87695.9A CN103902861A (zh) | 2012-12-28 | 2012-12-28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02861A true CN103902861A (zh) | 2014-07-02 |
Family
ID=50994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87695.9A Pending CN103902861A (zh) | 2012-12-28 | 2012-12-28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02861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60227A (zh) * | 2015-08-28 | 2015-12-1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远程指纹验证方法和用户终端及指纹验证系统 |
CN105245346A (zh) * | 2015-10-19 | 2016-01-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
CN105807919A (zh) * | 2016-03-03 | 2016-07-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6169038A (zh) * | 2016-06-30 | 2016-11-3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和切换装置 |
WO2017084501A1 (zh) * | 2015-11-20 | 2017-05-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7145772A (zh) * | 2017-04-12 | 2017-09-0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安全性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2012
- 2012-12-28 CN CN201210587695.9A patent/CN10390286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60227A (zh) * | 2015-08-28 | 2015-12-1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远程指纹验证方法和用户终端及指纹验证系统 |
CN105245346A (zh) * | 2015-10-19 | 2016-01-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
CN105245346B (zh) * | 2015-10-19 | 2019-01-2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
WO2017084501A1 (zh) * | 2015-11-20 | 2017-05-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5807919A (zh) * | 2016-03-03 | 2016-07-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5807919B (zh) * | 2016-03-03 | 2020-01-3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6169038A (zh) * | 2016-06-30 | 2016-11-3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和切换装置 |
CN107145772A (zh) * | 2017-04-12 | 2017-09-0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安全性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CN107145772B (zh) * | 2017-04-12 | 2020-01-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安全性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2861A (zh)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3069363A (zh) | 用于通过在电子装置显示器上方的空中移动物体与电子装置应用程序交互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3268197B (zh) | 一种锁定屏幕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06127003A (zh) | 一种指纹识别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 |
EP3101995A1 (en) | Terminal equipm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equipment | |
CN105068687A (zh) | 触摸屏组件及其控制方法、移动终端 | |
CN104809402A (zh) | 一种信息模糊显示方法及终端 | |
CN105930076B (zh) |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隐藏选中对象的显示方法 | |
CN104615372A (zh) | 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
CN109117619A (zh) | 指纹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6484301A (zh) | 一种隐藏应用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3136462B (zh) | 一种密码验证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6371745A (zh) | 一种界面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354455A (zh) |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3902174A (zh) | 一种显示方法和设备 | |
KR102240546B1 (ko) | 애플리케이션 프로그램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
CN105824534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5260104A (zh) |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117061A (zh) | 一种输入操作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智能终端 | |
CN106227612B (zh) | 一种文字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293184A (zh) | 可侧边触控的终端及其触控方法 | |
CN104750401A (zh) | 一种触控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 |
CN103902139A (zh) | 一种字符输入方法及装置 | |
CN104007916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3729130A (zh) | 触敏设备解锁的方法及触敏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