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1666B - 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61666B CN105161666B CN201510352363.6A CN201510352363A CN105161666B CN 105161666 B CN105161666 B CN 105161666B CN 201510352363 A CN201510352363 A CN 201510352363A CN 105161666 B CN105161666 B CN 1051616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acelle
- contact
- positive pole
- grafting contact
- negative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舱,电池舱包括舱体,舱体中设置有电池,舱体上设置有或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并联插接部和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一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连接的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与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用于在使用时与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电池组之间并联时需焊接施工而导致电池组之间连接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设备电池有手机电池、对讲机电池组等,这类电池组的一端设置有正极和负极,设置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池组的一端称为供电端,通过该供电端,电池组可以给用电设备供电,当单个电池组的电压或者容量不足驱动设备时,需要考滤多个电池组的并联从而形成电源,现有的电源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组3,各电池组的正极1通过正极导线4连接在一起,各电池组的负极2通过负极导线5连接在一起,其中导线是通过焊接固定于对应电极上的。现有的这种并联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需要焊接施工,因此无法在野外现场连接电池组,只能在工厂就事先完成电池组之间的连接,这样就导致电源的携带很不方便,在野外也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实时调整,同时在电源使用之后,由于采用了焊接结构,电池组之间不易拆解、重组;此外,每个电池组中的各节电池都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电极上连接的正、负电极引线处于裸露状态,易受损伤或误碰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电池组之间并联时需焊接施工而导致电池组之间连接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电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舱,电池舱包括舱体,舱体中设置有电池,舱体上设置有或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并联插接部和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一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连接的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与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用于在使用时与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
第一、第二并联插接部均设置于所述舱体上。
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舱体而构成正极引线连接端,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舱体而构成负极引线连接端。
第一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分别处于所述舱体的左右两端,各插接接触件的插接方向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第一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的左端的朝左凸出的第一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内设置有两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为设置于对应安装孔中的插孔,第二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的右端的第一定位槽,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的插针。
舱体的左端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上方设置有朝左凸出的第二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与第一定位凸起的截面尺寸不一致而构成凸起防错插结构,舱体的右端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上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的截面尺寸不一致而构成定位槽防错插结构。
各定位凸起的左端面均处于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同一平面上,舱体的右端面为一个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
舱体内设置有一端与所述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相连从而实现第一、第二郑家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正极连线;舱体内还设置有一端与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相连的负极连线。
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处于舱体的下端且位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处于舱体的下端且位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每个电池舱中均设置有电池,然后使电池的正极与第一、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电池的负极与第一、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每个电池舱构成一个模块,在需要组装电源时,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分别与其它电池舱上的适配接触件对插电连即可实现电池组之间的并联,电池组之间的连接方便快捷,不需在电池组之间进行焊接,在现场可根据需要选择需要连接的电池舱的个数,使得电源更加多元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两个电池舱的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一电池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图6是图4的左视图;
图7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8是图4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源装置的实施例如图2~8所示:包括第一电池舱16和第二电池舱17,第一、第二电池舱的结构相同,现仅对第一电池舱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第一电池舱包括用于相应电池9放置的舱体8,各电池舱的舱体内均放置有四节电池9,各电池的正极通过正极导线7并连在一起,各电池的负极通过负极导线10并连在一起。舱体包括左侧板5、右侧板和中间筒体,右侧板与中间筒体一体成型,左侧板盖装固定于中间筒体左端。左侧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并联插接部,右侧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一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左侧板上的朝左凸出的第一定位凸起2,第一定位凸起位于左侧板前后方向上的中部,第一定位凸起内设置有两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中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的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6和用于与电池的负极电连接的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18,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均为插孔,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的左端为插接端,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6与正极导线的一端连接;右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右侧板下端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14,第一定位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15和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19,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19与负极导线的一端连接,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均为插针,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的右端为插接端,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的右端、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的左端伸入到舱体中而形成正极引线连接端,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的右端、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的左端伸入到舱体中而形成负极引线连接端,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的正极引线连接端与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的正极引线连接端通过正极连线20电连接,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的负极引线连接端与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的负极引线连接端通过负极连线电连接,正极连线、负极连线均处于舱体内。由于第一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位于舱体的下端且处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因此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处于舱体的下端且位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处于舱体的下端且位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这样各插接接触件就可以为电池的安装预留出安装空间,且不会对电池产生干涉,有利于减小电池舱上下方向上的高度。
在对应两个电池舱对插连接时,第一定位凸起2和第一定位槽14起着定位对插的作用,同时第一定位凸起还能对插孔进行保护,第一定位槽也能对插针进行保护,防止插孔、插针意外磕碰。舱体的左侧板上于第一定位凸起的上方设置有朝左凸出的第二定位凸起3和第三定位凸起4,各定位凸起的截面尺寸不一致而构成凸起防错插结构,本实施例中各定位凸起的截面尺寸不一致体现在各定位凸起的前后方向长度不同,由下至上长度逐渐增加;舱体的右侧板上于第一定位槽的上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槽13和第三定位槽11,各定位槽的截面尺寸不一致而构成定位槽防错插结构,本实施例中各定位槽的截面尺寸不一致体现在各定位槽的前后方向长度不同,由上至下长度逐渐增加。各定位凸起的左端面均处于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同一平面上,舱体的右端面12为一个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通过防错插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误插,接驳具有唯一性,很容易目视识别。
使用时将其中一个电池舱上的各定位凸起插接在另一个电池舱的各定位槽中,同时对应的插针和插孔也电连在一起,只需简单操作就实现了两个电池舱的并联,连接过程简单方便,在使用后,直接一拔即可使两个电池舱分离,由于舱体的左、右端部均为平面,因此可以方便的将舱体置于桌面上,同时插针、插孔也不会受到损坏,电池舱存放空间有限的场合中非常适用,由于电池舱的左端为定位凸起即公端,右端为定位槽即母端,故本电池舱可以称为雌雄同体电池舱。
在本电池舱组的其它实施例中:电池舱的个数还可以是三个、四个或根据需要设置的其它个数;前侧板也可以与中间筒体一体成型,此时需在中间筒体上开设供电池放入的放入口;当然整个电池舱也可以一体注塑成型于电池外围;中间筒体还可以是对扣在一起的分体结构;各接触件上的引线连接端也可以不设,此时电池的电即可以不通过引线与接触件相连,比如在电池舱的左右两端设置弹性导电件,直接将电池的正极、负极顶在弹性导电件上来实现接触件与弹性导电件的连接;第三定位凸起和第三定位槽也可以不设,当然第二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槽也可以不设,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一定位槽也可以不设;第一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也可以不是设置于舱体的相背两侧比如说相邻两侧;当然第一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也可以不设置于舱体上,比如说第一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通过电缆与舱体相连;每个电池舱中能装电池的个数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舱体内空间比较充裕时,正极插接接触件、负极插接接触件还可以设置于其它位置,比如说舱体上下方向的中部,舱体的前端或后端等;定位凸起、定位槽的截面尺寸不一致可以不通过长度体现,比如说通过形状不一致或大小不一致来体现;正极连线、负极连线也可以不作为电池舱的一部分,只是在使用时才将对应的插接接触件相连。
Claims (5)
1.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舱,电池舱包括舱体,舱体中设置有电池,舱体上设置有第一并联插接部和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一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连接的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与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用于在使用时与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一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分别处于所述舱体的左右两端,并位于舱体的下端且处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各插接接触件的插接方向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各插接接触件位于电池下方能够为电池的安装预留出安装空间,第一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的左端的朝左凸出的第一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内设置有两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为设置于对应安装孔中的插孔,第二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的右端的第一定位槽,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的插针,舱体的左端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上方依次设置有朝左凸出的第二定位凸起和第三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三定位凸起与第一定位凸起的截面尺寸不一致而构成凸起防错插结构,各定位凸起的截面尺寸不一致体现在各定位凸起的前后方向长度不同,由下至上长度逐渐增加,舱体的右端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上方依次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的截面尺寸不一致而构成定位槽防错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舱体而构成正极引线连接端,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舱体而构成负极引线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定位凸起的左端面均处于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同一平面上,舱体的右端面为一个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舱体内设置有一端与所述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相连从而实现第一、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正极连线;舱体内还设置有一端与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相连的负极连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处于舱体的下端且位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处于舱体的下端且位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52363.6A CN105161666B (zh) | 2015-06-24 | 2015-06-24 | 电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52363.6A CN105161666B (zh) | 2015-06-24 | 2015-06-24 | 电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61666A CN105161666A (zh) | 2015-12-16 |
CN105161666B true CN105161666B (zh) | 2018-01-16 |
Family
ID=54802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5236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61666B (zh) | 2015-06-24 | 2015-06-24 | 电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61666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22201A (ja) * | 1995-02-14 | 1996-08-30 |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 電 池 |
CN100403217C (zh) * | 2005-01-31 | 2008-07-16 |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插接扩充的电池组件 |
CN201796976U (zh) * | 2010-09-27 | 2011-04-13 | 张卫 | 变压式电池盒 |
-
2015
- 2015-06-24 CN CN201510352363.6A patent/CN10516166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61666A (zh) | 2015-1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07414U (zh)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104953060B (zh) | 电池舱组 | |
CN106848665A (zh) | 正反插usb连接器 | |
CN206610931U (zh) | 正反插usb连接器 | |
CN204424561U (zh) | Rj45模块化分离式组装结构 | |
CN108666462A (zh) | 动力电池模组 | |
CN203491442U (zh) | 一种双向插入的usb插座 | |
CN207149756U (zh) | 连接器 | |
CN105047838B (zh) | 电池舱组 | |
CN201682148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161666B (zh) | 电源装置 | |
CN102324485A (zh) | 一种便携式能量均衡蓄电池 | |
CN105047837B (zh) | 电池舱 | |
CN104851999B (zh) | 一种电池舱 | |
CN207282857U (zh) | 一种充电桩用电源连接器 | |
CN205051081U (zh) | 一种新型插头组件结构 | |
CN210296817U (zh) | 电池包连接组件、电池包模组以及电池包 | |
CN202738338U (zh) | 用于电力仪表内部的电路板模块 | |
CN105576403B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451707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591254B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2695785U (zh) | Sim卡连接器 | |
CN204946967U (zh) | 用于连接多个电池芯的支架和支架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03813090U (zh) | 端子插头 | |
CN202616462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