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118595B - 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8595B
CN105118595B CN201510540034.4A CN201510540034A CN105118595B CN 105118595 B CN105118595 B CN 105118595B CN 201510540034 A CN201510540034 A CN 201510540034A CN 105118595 B CN105118595 B CN 105118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e
earth magnet
magnet
earth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00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8595A (zh
Inventor
永田浩
张建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long Rare Ear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ungst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ungst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ungst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400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8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8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8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8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8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rd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所述稀土磁铁含有R2Fe14B型主相,其包括如下的原料成分:R:28wt%~33wt%,R为至少包括Nd和Gd的稀土元素,其中,Gd含量为0.3wt%~5wt%,B:0.8wt%~1.3wt%,Mn:0.02wt%~0.4wt%,以及余量为T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T为主要包括Fe和18wt%以下Co的元素。该种稀土磁铁通过添加德热纳因子(De Gennes)高的Gd,克服由于Mn进入主相,导致居里温度和磁各向异性降低的缺陷,对于低氧含量、微小结晶的磁铁而言,可更好的发挥添加Mn所带来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铁的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具高方形度和高耐热性的超高性能稀土磁铁。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认为中,添加一定量的Mn,对于烧结磁铁的制造过程来说,可以促进烧结反应,在低温或者短时间内烧结,且由于烧结组织变得匀质化,退磁曲线的方形度有所提高。但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Mn是钢铁材料,与P、S相同,容易向结晶晶界偏析,具体到Nd-Fe-B磁铁,由于Mn向晶界的偏析导致磁铁矫顽力急剧下降的情形也被大家所认识。此外,Mn的添加还会带来磁铁居里点、各向异性场等出现下降的问题。因此,在以往的常用磁铁制造工程中,Mn的添加是不受欢迎的。
近年来,作为考察磁铁稳定耐热性能的指标,对矫顽力、特别是退磁曲线的方形度的要求逐渐提高,由此,做了许多降低氧含量的努力,氧含量在2000ppm以下的高性能磁体的量产成为可能。在氧含量较低的磁铁中,Mn晶界偏析的情形并不容易发生,也就是说,Mn主要往主相中扩散。但是,如果Mn扩散到主相中的话,居里温度会降低,导致耐热性、热减磁性能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通过在原料中复合添加德热纳因子高的Gd和Mn,由于Mn的存在,Gd可以极均匀地分布在磁铁中,从而克服Mn进入主相导致居里温度和磁各向异性同时降低的缺陷,提高居里温度(Tc)、矫顽力和耐温性能,退磁曲线的方形度也有所提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式如下:
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所述稀土磁铁含有R2Fe14B型主相,并包括如下的原料成分:
R:28wt%~33wt%,R为至少包括Nd和Gd的稀土元素,其中,Gd含量为0.3wt%~5wt%,
B:0.8wt%~1.3wt%,
Mn:0.02wt%~0.4wt%,
以及余量为T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T为主要包括Fe和18wt%以下的Co的元素;
所述稀土磁铁的氧含量在2000ppm以下。
本发明中提及的稀土元素包括钇元素在内。
本发明通过在原料中复合添加德热纳因子高的Gd和Mn,由于Mn的存在,Gd可以极均匀地分布在磁铁中,从而克服Mn进入主相导致居里温度和磁各向异性同时降低的缺陷,提高居里温度(Tc)、矫顽力和耐温性能,退磁曲线的方形度也有所提高。亦即,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出添加Mn的潜在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R:28wt%~33wt%、B:0.8wt%~1.3wt%的含量范围为本行业的常规选择。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稀土磁铁的氧含量在1000ppm以下。在氧含量1000ppm以下的磁铁中,Mn更容易向主相中扩散,导致耐热性、热减磁性能变差。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T包括2.0wt%以下的选自Zr、V、Mo、Zn、Ga、Nb、Sn、Sb、Hf、Bi、Ni、Ti、Cr、Si、S或P中的至少一种元素、0.8wt%以下的Cu、0.8wt%以下的Al、以及余量Fe。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稀土磁铁由如下的步骤制得:将所述稀土磁铁原料成分的熔融液制备成稀土磁铁用合金的工序;将所述稀土磁铁用合金粗粉碎后再通过微粉碎制成细粉的工序;将所述细粉用磁场成形法获得成形体,并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中对所述成形体进行烧结,获得氧含量在2000ppm以下的烧结稀土磁铁的工序。
通过向最近的低氧含量磁铁中添加Mn之后,再进一步复合添加德热纳因子(DeGennes)高的Gd,能克服由于Mn进入主相,导致居里温度和磁各向异性两方同时降低的缺陷,得到具有高耐热性的高性能磁铁。
在氧含量小于2000ppm的低氧含量磁铁中,Mn优先向主相中扩散,但有微量Mn还是向晶界中扩散。作为结果,可以防止晶界处的结晶粒生长,晶界处的非磁性化和非晶质化,从而得到对磁铁来说最适的晶界相构造。也就是说,通过微量Mn的晶界偏析结果,使矫顽力向上,方形度提高,耐热性也有改善。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稀土磁铁用合金是将原料合金熔融液用带材铸件法,以102℃/秒以上、104℃/秒以下的冷却速度冷却得到的。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粗粉碎为所述稀土磁铁用合金吸氢破碎、得到粗粉的工序,所述微粉碎为对所述粗粉气流粉碎的工序。
通过上述的工序,可以使得Mn分布均匀,烧结组织变得匀质化,提高退磁曲线的方形度。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稀土磁铁为Nd-Fe-B系烧结磁铁。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Nd-Fe-B系烧结磁铁为具有2~8微米的平均结晶粒径的Nd系烧结磁铁。
结晶晶界中Mn偏析导致的性能低下,对于结晶晶界多的、结晶粒径小的磁铁来说显然更为敏感,这是具有核发生型矫顽力发生机构的Nd系烧结磁铁的不可避免的问题点。具有微小结晶的磁铁的结晶晶界相多,容易受偏析元素的影响,也就是说,Mn元素的偏析带来的矫顽力(耐热性)下降的影响较大。
通常来说,会选用粒径较小的粉末来制得磁铁,烧结时晶粒成长,根据烧结条件和融合程度,常见烧结磁铁的结晶粒径为10~20微米。
制作具有平均结晶粒径不满2微米的细小组织的烧结磁铁非常困难,这是由于,制作Nd系烧结磁铁的细粉粒径在2微米以下,容易形成团聚,粉末成形性差,导致取向度和Br急剧降低。另外,由于未充分提高压胚密度,也会使磁通密度急剧降低,所以无法制出耐热性好的磁铁。而具有平均结晶超过8微米的烧结磁铁的结晶晶界量很少,Gd、Mn的复合添加之后,提升矫顽力、耐热性的效果也并不明显,这是由于Mn偏析导致的矫顽力降低的差值比较少,所以本发明的效果较少。对于具有2~8微米的平均结晶粒径的Nd系烧结磁铁来说,通过Gd、Mn的复合添加,减少Mn的偏析,在提高居里温度(Tc)、磁各向异性、Hcj的同时,提高耐热性能和磁体方形度。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T包括0.1wt%~0.8wt%的Cu,适量Cu改善Mn在主相和晶界的分配系数,使Mn在主相中的分布减少,增加在晶界中的分布,充分发挥Mn改善烧结组织的效用。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T包括0.1wt%~0.8wt%的Al,适量Al可增强烧结组织的匀质化,改善矫顽力和方形度。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T包括0.3wt%~2.0wt%的选自Zr、V、Mo、Zn、Ga、Nb、Sn、Sb、Hf、Bi、Ni、Ti、Cr、Si、S或P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元素。
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B的含量优选为0.8wt%~0.92wt%。B的含量在0.92wt%以下之时,急冷合金片的结晶组织更容易制作,也更容易制作成细粉,然而,在B的含量小于0.8wt%之时,急冷合金片的结晶组织会变得过细,并混入非晶质相,导致磁通密度Br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实施例3的EPMA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所获得的烧结磁铁均使用如下的检测方式测定。
磁性能评价过程:烧结磁铁使用中国计量院的NIM-10000H型BH大块稀土永磁无损测量系统进行磁性能检测。
磁通衰减率的测定:烧结磁铁置于120℃环境中保温30min,然后再自然冷却降温到室温,再测量磁通,测量的结果和加热前的测量数据比较,计算加热前和加热后的磁通衰减率。
磁铁结晶平均粒径测试:磁铁放在激光金相显微镜下放大2000倍进行拍摄,拍摄时检测面与视场下边平行。测量时,在视场中心位置画一长度为146.5μm的直线,通过数出通过直线的主相结晶个数,计算磁铁的平均结晶平均粒径。
实施例一
在原料配制过程:准备纯度99.5%的Nd、纯度99.9%的Gd、工业用Fe-B、工业用纯Fe和纯度99.99%的Mn,以重量百分比wt%配制。
各元素的含量如表1所示:
表1 各元素的配比
各序号组按照表1中元素组成进行配制,分别称量、配制了10Kg的原料。
熔炼过程:每次取1份配制好的原料放入氧化铝制的坩埚中,在真空感应熔炼炉中在10-2Pa的真空中以1500℃以下的温度进行真空熔炼。
铸造过程:在真空熔炼后的熔炼炉中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5.0万Pa后,使用单辊急冷法进行铸造,以102℃/秒~104℃/秒的冷却速度获得急冷合金。
氢破粉碎过程:在室温下将放置急冷合金的氢破用炉抽真空,而后向氢破用炉内通入纯度为99.5%的氢气至压力0.095MPa,放置2小时后,边抽真空边升温,在500℃的温度下抽真空2小时,之后进行冷却,取出氢破粉碎后的粉末。
微粉碎工序:在氧化气体含量100ppm以下的气氛下,在粉碎室压力为0.45Mpa的压力下对氢破粉碎后的试料进行气流磨粉碎,得到细粉,细粉的平均粒径为1.8μm(费氏法)。氧化气体指的是氧或水分。
在气流磨粉碎后的粉末中添加辛酸甲酯,辛酸甲酯的添加量为混合后粉末重量的0.18%,再用V型混料机充分混合。
磁场成形过程:使用直角取向型的磁场成型机,在1.8T的取向磁场中,在0.2ton/cm2的成型压力下,将上述添加了辛酸甲酯的粉末一次成形成边长为25mm的立方体,一次成形后退磁。
为使一次成形后的成形体不接触到空气,将其进行密封,再使用二次成形机(等静压成形机)进行二次成形。
烧结过程:将各成形体搬至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在10-3Pa的真空下,在200℃和600℃的温度下各保持2小时后,以980℃的温度烧结1小时,之后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0.05Mpa后,冷却至室温。
热处理过程:烧结体在高纯度Ar气中,以600℃温度进行1小时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加工过程:经过热处理的烧结体加工成φ15mm、厚度5mm的磁铁,5mm方向为磁场取向方向。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磁铁的评价结果如表2中所示:
表2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磁性能评价情况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将对比例磁铁和实施例磁铁的O含量控制在1000ppm以下。
检测结果和结论: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磁铁经中性盐雾试验48小时,仅在对比例1的磁铁观察到生锈的情形,其余实施例未见生锈的情形。可见,通过在原料中加入Gd,克服了磁铁容易生锈的问题。
Mn的添加使烧结组织变得匀质化,整体提高了退磁曲线的方形度。
从对比例与实施例可以看到,在Gd的含量小于0.3wt%之时,由于德热纳因子高的Gd含量过少,难以发挥作用,磁铁耐温性能低。
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原料中添加Mn和Gd(0.3wt%~5wt%)之后,由于Mn的匀质作用,Gd极均匀地分布在磁铁中,部分Gd更进入主相形成(Nd,Gd)2Fe14B,由于(Nd,Gd)2Fe14B的各向异性场在200℃下具有正的温度系数,磁铁的耐温性能得到提高,从而克服Mn进入主相导致居里温度降低的缺陷,提高居里温度(Tc)和耐温性能。
而在Gd的含量大于5wt%之时,(Nd,Gd)2Fe14B的含有量过高,而由于(Nd,Gd)2Fe14B的各向异性场均劣于Nd2Fe14B的各向异性场,导致磁铁性能下降。
实施例二
在原料配制过程:准备纯度99.5%的Nd、纯度99.5%的PrNd、纯度99.9%的Gd、工业用Fe-B、工业用纯Fe和纯度99.99%的Mn,以重量百分比来配制。
各元素的含量如表3所示:
表3 各元素的配比
各序号组按照表3中元素组成进行配制,分别称量、配制了10Kg的原料。
熔炼过程:每次取1份配制好的原料放入氧化铝制的坩埚中,在真空感应熔炼炉中在10-1Pa的真空中以1520℃以下的温度进行真空熔炼。
铸造过程:在真空熔炼后的熔炼炉中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5.2万Pa后,使用单辊急冷法进行铸造,以102℃/秒~104℃/秒的冷却速度获得急冷合金。
氢破粉碎过程:在室温下将放置急冷合金的氢破用炉抽真空,而后向氢破用炉内通入纯度为99.5%的氢气至压力0.2MPa,放置,充分吸氢后,边抽真空边升温,在520℃的温度下抽真空2小时,之后进行冷却,取出氢破粉碎后的粉末。
微粉碎工序:在氧化气体含量300ppm以下的气氛下,在粉碎室压力为0.5MPa的压力下对氢破粉碎后的试料进行气流磨粉碎,得到细粉,细粉的平均粒径为3.8μm(费氏法)。氧化气体指的是氧或水分。
在气流磨粉碎后的粉末中添加硬脂酸铝,硬脂酸铝的添加量为过筛后粉末重量的0.05%,再用V型混料机充分混合。
磁场成形过程:使用直角取向型的磁场成型机,在1.8T的取向磁场中,在0.2ton/cm2的成型压力下,将上述添加了硬脂酸铝的粉末一次成形成边长为25mm的立方体,一次成形后退磁,将成形体从空间取出,再向成形体施加另一磁场,对附着在成形体表面的磁粉进行第二次退磁处理。
为使一次成形后的成形体不接触到空气,将其进行密封,再使用二次成形机(等静压成形机)进行二次成形。
烧结过程:将各成形体搬至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在10-4Pa的真空下,在300℃和500℃的温度下各保持2小时后,以1020℃的温度烧结,之后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0.08MPa后,冷却至室温。
热处理过程:烧结体在高纯度Ar气中,以550℃温度进行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加工过程:经过热处理的烧结体加工成φ15mm、厚度5mm的磁铁,5mm方向为磁场取向方向。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磁铁的评价结果如表4中所示:
表4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磁性能评价情况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将对比例磁铁和实施例磁铁的O含量控制在1000ppm以下。
检测结果和结论: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磁铁经中性盐雾试验48小时,均未见生锈的情形。可见,通过在原料中加入适量Gd,克服了磁铁容易生锈的问题。
从对比例与实施例可以看到,在Mn的含量小于0.02wt%之时,Mn的匀质化效果有限,Gd不能以极均匀地分布形成了(Nd,Gd)2Fe14B,磁铁方形度下降。
在Mn的添加量在0.02wt%~0.4wt%之时,可使烧结组织变得匀质化,整体提高了退磁曲线的方形度,同时,由于Mn的匀质作用,Gd极均匀地分布在磁铁中,部分Gd更进入主相形成(Nd,Gd)2Fe14B,由于(Nd,Gd)2Fe14B的各向异性场在200℃下具有正的温度系数,磁铁的耐温性能得到提高,从而克服Mn进入主相导致居里温度降低的缺陷,同时提高居里温度(Tc)和耐温性能。
而在Mn的含量大于0.4wt%之时,由于Mn含量过高导致降低Tc,产生Mn向晶界的异常偏析,磁铁矫顽力急剧下降,磁铁耐温性能同时急剧降低。
实施例三
在原料配制过程:准备纯度99.5%的Nd、纯度99.9%的Gd、工业用Fe-B、工业用纯Fe、纯度99.99%的Mn、纯度99.99%的Zr、和纯度99.5%的Cu,以重量百分比来配制。
各元素的含量如表5所示:
表5 各元素的配比
各序号组按照表5中元素组成进行配制,分别称量、配制了10Kg的原料。
熔炼过程:每次取1份配制好的原料放入氧化铝制的坩埚中,在真空感应熔炼炉中在10-2Pa的真空中进行真空熔炼。
铸造过程:在真空熔炼后的熔炼炉中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4.8万Pa后,使用单辊急冷法进行铸造,以102℃/秒~104℃/秒的冷却速度获得急冷合金。
氢破粉碎过程:在室温下将放置急冷合金的氢破用炉抽真空,而后向氢破用炉内通入纯度为99.5%的氢气至压力0.05MPa,放置,充分吸氢后,边抽真空边升温,在500℃的温度下抽真空,之后进行冷却,取出氢破粉碎后的粉末。
微粉碎工序:在氧化气体含量5ppm以下的气氛下,在粉碎室压力为0.4MPa的压力下对氢破粉碎后的试料进行气流磨粉碎,得到细粉,细粉的平均粒径为3.0μm(费氏法)。氧化气体指的是氧或水分。
磁场成形过程:使用直角取向型的磁场成型机,以0.25ton/cm2的成型压力,在取向磁场中将上述添加了辛酸甲酯的粉末一次成形成边长为25mm的立方体,一次成形后退磁,将成形体从空间取出,再向成形体施加另一磁场,对附着在成形体表面的磁粉进行第二次退磁处理。
为使一次成形后的成形体不接触到空气,将其进行密封,再使用二次成形机(等静压成形机)进行二次成形。
烧结过程:将各成形体搬至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在10-3Pa的真空下,在250℃和800℃的温度下各保持1小时后,以980℃的温度烧结2小时,之后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0.09MPa后,冷却至室温。
热处理过程:烧结体在高纯度Ar气中,以500℃温度进行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加工过程:经过热处理的烧结体加工成φ15mm、厚度5mm的磁铁,5mm方向为磁场取向方向。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磁铁的评价结果如表6中所示:
表6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磁性能评价情况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将对比例磁铁和实施例磁铁的O含量控制在1000ppm以下。
检测结果和结论: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磁铁经中性盐雾试验48小时,均未见生锈的情形。可见,通过在原料中加入Gd,克服了磁铁容易生锈的问题。
从对比例与实施例可以看到,在Cu的含量小于0.1wt%之时,Cu在晶界中的分布不足,难以发挥其作用,磁铁方形度低。
0.1wt%~0.8wt%的Cu可改善Mn在主相和晶界的分配系数,使Mn在主相中的分布减少,同时增加在晶界中的分布,充分发挥Mn改善烧结和促进(Nd,Gd)2Fe14B的均匀分布的效用。
而在Cu的含量大于0.8wt%之时,由于Cu是非磁性元素,其含量过高会导致磁铁Br和方形度降低。
实施例四
在原料配制过程:准备纯度99.5%的Nd、纯度99.9%的Gd、工业用Fe-B、工业用纯Fe、纯度99.5%的Al、纯度99.99%的Ga和纯度99.99%的Mn,以重量百分比来配制。
各元素的含量如表7所示:
表7 各元素的配比
各序号组按照表7中元素组成进行配制,分别称量、配制了10Kg的原料。
熔炼过程:每次取1份配制好的原料放入坩埚中,在真空感应熔炼炉中在10-2Pa的真空中进行真空熔炼。
铸造过程:在真空熔炼后的熔炼炉中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6万Pa后,使用单辊急冷法进行铸造,以102℃/秒~104℃/秒的冷却速度获得急冷合金,将急冷合金在700℃进行5小时的保温热处理,然后冷却到室温。
氢破粉碎过程:在室温下将放置急冷合金的氢破用炉抽真空,而后向氢破用炉内通入纯度为99.5%的氢气至压力0.12MPa,放置,充分吸氢后,边抽真空边升温,在540℃的温度下抽真空,之后进行冷却,取出氢破粉碎后的粉末。
微粉碎工序:在氧化气体含量500ppm以下的气氛下,在粉碎室压力为0.5MPa的压力下对氢破粉碎后的试料进行气流磨粉碎,得到细粉,细粉的平均粒径为5.8μm(费氏法)。氧化气体指的是氧或水分。
在气流磨粉碎后的粉末中添加辛酸甲酯,辛酸甲酯的添加量为过筛后粉末重量的0.15%,再用V型混料机充分混合。
磁场成形过程:使用直角取向型的磁场成型机,在1.8T的取向磁场中,在0.2ton/cm2的成型压力下,将上述添加了辛酸甲酯的粉末一次成形成边长为25mm的立方体,一次成形后退磁,将成形体从空间取出,再向成形体施加另一磁场,对附着在成形体表面的磁粉进行第二次退磁处理。
为使一次成形后的成形体不接触到空气,将其进行密封,再使用二次成形机(等静压成形机)进行二次成形。
烧结过程:将各成形体搬至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在10-3Pa的真空下,在300℃和700℃的温度下各保持2小时后,以1020℃的温度烧结,之后通入Ar气体使气压达到0.08MPa后,冷却至室温。
热处理过程:烧结体在高纯度Ar气中,以500℃温度进行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加工过程:经过热处理的烧结体加工成φ15mm、厚度5mm的磁铁,5mm方向为磁场取向方向。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磁铁的评价结果如表8中所示:
表8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磁性能评价情况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将对比例磁铁和实施例磁铁的O含量控制在1000ppm以下。
检测结果和结论: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磁铁经中性盐雾试验48小时,均未见生锈的情形。可见,通过在原料中加入Gd,克服了磁铁容易生锈的问题。
从对比例与实施例可以看到,在Al的含量小于0.1wt%之时,由于Al的含量过少,难以发挥其作用,磁铁方形度低。
0.1wt%~0.8wt%的Al可与Mn协同增强烧结组织的匀质化,并促进(Nd,Gd)2Fe14B的均匀分布,改善烧结磁铁方形度。
而在Al的含量大于0.8wt%之时,过量的Al会导致磁铁Br和方形度急速下降。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所述稀土磁铁含有R2Fe14B型主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原料成分:
R:28wt%~33wt%,R为至少包括Nd和Gd的稀土元素,其中,Gd含量为0.3wt%~5wt%,
B:0.8wt%~1.3wt%,
Mn:0.02wt%~0.2wt%,
以及余量为T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T为主要包括Fe和18wt%以下Co的元素;
所述稀土磁铁由如下的步骤制得:将所述稀土磁铁原料成分的熔融液制备成稀土磁铁用合金的工序;将所述稀土磁铁用合金粗粉碎后再通过微粉碎制成细粉的工序;将所述细粉用磁场成形法获得成形体,并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中对所述成形体进行烧结,获得氧含量在2000ppm以下的烧结稀土磁铁的工序;
所述粗粉碎为所述稀土磁铁用合金吸氢破碎得到粗粉的工序,充分吸氢后,充分吸氢后,边抽真空边升温;所述微粉碎为对所述粗粉进行气流粉碎的工序;
所述稀土磁铁的氧含量在2000pp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磁铁的氧含量在1000pp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其特征在于:T包括2.0wt%以下的选自Zr、V、Mo、Zn、Ga、Nb、Sn、Sb、Hf、Bi、Ni、Ti、Cr、Si、S或P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元素、0.8wt%以下的Cu、0.8wt%以下的Al、以及余量F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磁铁用合金是将原料合金熔融液用带材铸件法,以102℃/秒以上、104℃/秒以下的冷却速度冷却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稀土磁铁为Nd-Fe-B系烧结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Nd-Fe-B系烧结磁铁为具有2~8微米的平均结晶粒径的Nd系烧结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其特征在于:T包括0.1wt%~0.8wt%的Cu。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其特征在于:T包括0.1wt%~0.8wt%的Al。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其特征在于:T包括0.3wt%~2.0wt%的选自Zr、V、Mo、Zn、Ga、Nb、Sn、Sb、Hf、Bi、Ni、Ti、Cr、Si、S或P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元素。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其特征在于:B的含量为0.8wt%~0.92wt%。
CN201510540034.4A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 Active CN105118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0034.4A CN105118595B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0034.4A CN105118595B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8595A CN105118595A (zh) 2015-12-02
CN105118595B true CN105118595B (zh) 2018-02-23

Family

ID=54666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0034.4A Active CN105118595B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85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4338B (zh) * 2017-05-17 2020-06-23 成都银磁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添加锌和钆的钕铁硼粘结磁粉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2060A (zh) * 2008-04-03 2009-10-07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永磁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0182A (zh) * 2011-04-29 2011-12-21 天津天和磁材技术有限公司 低氧含量超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JP5405634B2 (ja) * 2012-09-13 2014-02-05 株式会社ソフテム 永久磁石の防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2060A (zh) * 2008-04-03 2009-10-07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永磁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0182A (zh) * 2011-04-29 2011-12-21 天津天和磁材技术有限公司 低氧含量超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JP5405634B2 (ja) * 2012-09-13 2014-02-05 株式会社ソフテム 永久磁石の防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8595A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1647B (zh) 稀土磁铁用急冷合金和稀土磁铁的制备方法
CN110444386B (zh) 烧结体、烧结永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TWI704238B (zh) 低B含量的R-Fe-B系燒結磁鐵及其製備方法
CN105658835B (zh) 一种低b的稀土磁铁
CN105659336B (zh) 一种含W的R‑Fe‑B‑Cu系烧结磁铁及急冷合金
CN105469973A (zh) 一种r-t-b永磁体的制备方法
EP3686907B1 (en) Composite r-fe-b based rare-earth sintered magnet comprising pr and w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323053A (zh) 一种R-Fe-B系烧结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3776B (zh) 含稀土的合金铸片、其制造方法和烧结磁体
CN103842112B (zh) 用于稀土烧结磁铁的原料合金铸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18595B (zh) 一种复合含有Gd和Mn的稀土磁铁
CN111091945B (zh) 一种r-t-b系永磁材料、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应用
CN104091687B (zh) 稀土磁铁的制造方法、磁铁和异常大晶粒成因的检测方法
US11239011B2 (en) Sintered R-T-B based magnet
US11424056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intered R-T-B based magnet
CN106158202B (zh) 一种含有Ho和W的稀土磁铁
WO2016155674A1 (zh) 一种含有Ho和W的稀土磁铁
JP7380369B2 (ja) R-t-b系焼結磁石の製造方法及び拡散用合金
JP6811120B2 (ja) 希土類コバルト永久磁石の製造方法
JP2023007042A (ja) 永久磁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5

Address after: No. 1005 Anling Road,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Co-patentee after: FUJIAN CHANGTING GOLDEN DRAGON RARE-EARTH Co.,Ltd.

Patentee after: XIAMEN TUNGSTE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005 Anling Road,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before: XIAMEN TUNGST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4

Address after: 366300 new industrial zone, Chang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CHANGTING GOLDEN DRAGON RARE-EARTH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005 Anling Road,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before: XIAMEN TUNGSTEN Co.,Ltd.

Patentee before: FUJIAN CHANGTING GOLDEN DRAGON RARE-EART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6300 new industrial zone, Chang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Jinlong Rare Earth Co.,Ltd.

Address before: 366300 new industrial zone, Chang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CHANGTING GOLDEN DRAGON RARE-EART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