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3360A -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93360A CN105093360A CN201410213277.2A CN201410213277A CN105093360A CN 105093360 A CN105093360 A CN 105093360A CN 201410213277 A CN201410213277 A CN 201410213277A CN 105093360 A CN105093360 A CN 1050933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dazzle
- blue light
- thermoplastic resin
- res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包括蓝光阻隔基材和防眩光硬化涂层以及在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的保护层,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塑料材质的薄膜,该薄膜通过不同折光度树脂进行层压生产;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材料可以为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抑制蓝光的作用,同时对无害的其它波长的光线具有高透过率,以减少产品色调变化,保持显示器的高亮度;且对产品表面进行硬化处理,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器或光源在使用时发出的光中高能短波蓝光对人的眼睛伤害非常大。短波蓝光是指可见光中波长在380纳米到500纳米之间的光线,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当蓝光照射到视网膜时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而且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
蓝光正是导致产生数码视觉疲劳(DEF)的主要原因,长时间的视觉疲劳会引发其他疲劳症状,因此,时下一些与护眼有关的光学对象如:大楼帷幕的镜片、汽车的挡风镜片、安全帽的护目镜片、眼镜的镜片、计算机银幕的镜片等,除了会有抗紫外线(UV)设计,还具有阻断蓝光的设计。
现有的该些光学对象用于抗紫外线(UV)或阻断蓝光的设计,普遍是采用以颜料的比例调配方式、或是采用以表面镀膜方式,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皆存在各自的瑕疵,即:采用以颜料的比例调配方式,固然能够达到改变光学对象具有过滤紫外线(UV)与蓝光的效果,但是,整体制程烦琐复杂且制程工段不灵活。而若采用以表面镀膜方式,则易因为对光学对象的表面擦拭,而损害镀膜层的表面,导致影响光学对象所预设的阻抗率与透光率,而造成过滤紫外线(UV)与蓝光的预期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抑制蓝光的作用,防止眩光,同时对无害的其它波长的光线具有高透过率,以减少产品色调变化,保持显示器的高亮度;且对产品表面进行硬化处理,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包括蓝光阻隔基材和防眩光硬化涂层以及在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的保护层,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塑料材质的薄膜,该薄膜通过不同折光度树脂进行层压生产;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材料可以为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层压薄膜,由多层热塑性树脂交互合成的结构,且在430~500纳米之间具有至少1个反射峰。
进一步的,所述多层热塑性树脂包括由A层、B层和C层相互交互形成的结构,其中,A层是热塑性树脂A构成的层,B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B构成的层,C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C构成的层。
进一步的,所述A层、B层和C层的总层合数为100层以上;所述A层、B层和C层的厚度比为1:(0.5~10):(0.5~10)。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5~200微米;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厚度为0.1微米~50微米;所述蓝光阻隔基材的厚度为12.5~300微米,表面硬度大于2H。
进一步的,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还包括微粒材料,所述微粒材料可以是丙烯酸树脂微粒、聚氨酯树脂微粒、环氧树脂微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所述微粒粒径选用0.1~4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还可以为通过模具法制得的表面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的涂层。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蓝光阻隔基材对波长430~500纳米内的特定波长范围光线具有抑制作用,抗蓝光效果好,同时对无害的其它波长的光线具有高透过率,以减少产品色调变化,保持显示器的高亮度,从而保证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透过率达到88%以上;且硬化涂层具有防眩光和防反光的作用,更好地防止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保护眼睛。
制备上述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制造上述所述的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将多层的热塑性树脂分别用挤出机在一定温度下成熔融状态,再通过齿轮泵和过滤器,然后用多层层合装置进行合流,最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步骤二、将含有机微粒材料的防眩光硬化涂层涂到蓝光阻隔基材的上表面,再将防眩光硬化涂层进行固化,得到防眩光蓝光阻隔膜;或者,在固化前或固化过程中或固化过程后加装模具使得硬化树脂表面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形成防眩光硬化涂层;
步骤三、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保护层。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微粒法工艺在防眩光硬化涂料加入微粒材料,再将制得的防眩光硬化涂液涂布于蓝光阻隔薄膜上;
硬化涂层通过涂布方式进行涂覆,所述涂布方式可以选用凹版涂布、微凹版涂布、丝网涂布、喷涂;
所述涂层固化可以选用热固化工艺、有溶剂型UV固化工艺、有溶剂型电子束固化工艺、无溶剂型UV固化工艺、无溶剂型电子束固化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凹版涂布选择条件为版孔大小50~150线、英寸,温度50~160℃;步骤二采用中所述UV固化机的功率为3000-5000w,固化时间为10-15s。
本发明制造该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可从下面通过举例来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解释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变得更清楚。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包括蓝光阻隔基材和防眩光硬化涂层以及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的保护层,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塑料材质的薄膜,该薄膜通过不同折光度树脂进行层压生产,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层压薄膜,由多层热塑性树脂交互合成的结构,且在430~500纳米之间具有至少1个反射峰。
所述多层热塑性树脂包括由A层、B层和C层相互交互形成的结构,其中,A层是热塑性树脂A构成的层,B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B构成的层,C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C构成的层。
在本实施例中,热塑性树脂可选择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树脂等,优选聚酯。此外,在各热塑性树脂中还可以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减稠剂、热稳定剂、润滑剂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选材料包括蓝光阻隔薄膜1(picasus)、丙烯酸丁酯 (化学纯)、丙烯酸羟乙酯(化学纯)、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纯)、Darocure4265(ciba)、微粒子(sekisui)、甲苯(工业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由丙烯酸硬化树脂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硬化树脂以1:1.2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并加入微粒材料,所述微粒材料可以是丙烯酸树脂微粒、聚氨酯树脂微粒、环氧树脂微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所述微粒粒径选用0.1~40微米,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聚氨酯树脂微粒,制得的防眩光硬化涂层硬度好,防眩光效果好。
所述A层、B层和C层的总层合数为100层以上,且所述A层、B层和C层的厚度比为1:(0.5~10):(0.5~10)。在本实施例中,包含热塑性树脂A为50层、热塑性树脂B为52层、热塑性树脂C为35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5微米;所述蓝光阻隔基材的厚度为100微米,表面硬度为5H;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厚度为3微米。
制造上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将多层的热塑性树脂分别用挤出机在一定温度下成熔融状态,再通过齿轮泵和过滤器,然后用多层层合装置进行合流,最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步骤二、将含有机微粒材料的防眩光硬化涂层涂到蓝光阻隔基材的上表面,再将防眩光硬化涂层进行固化,得到防眩光蓝光阻隔膜;
步骤三、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保护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一中,热塑性树脂A、B和C,可根据需要,在热风中或真空下预先进行干燥后,供给至各自的挤出机,使得在300°C成熔融状态,通过齿轮泵等使其挤出量均一化,再通过过滤器来除去杂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多层层合装置为进料模头组,通过进料模头组进行合流后,最后在拉伸机上,在100°C的预热后,在长度方向和宽方向拉伸4倍,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上述的步骤二中,防眩光硬化涂层通过涂布方式进行涂覆,通过凹版涂布方式将防眩光硬化涂层涂布于蓝光阻隔薄膜上,可以将很薄(2μ-30μ)的涂层涂到很薄的材料上,可以对进行蓝光阻隔薄膜的全部表面进行满幅涂布,而且表面涂布质量均匀,最大涂布宽度可达1700mm,凹涂布适合涂布的胶的粘度从1cps到300cps;在本实施例中,凹版涂布选择条件为版孔大小80线/英寸,温度为100℃,处于最适宜涂布的条件下,使得硬化涂层涂覆均匀。
在步骤二中,通过有溶剂型UV固化工艺进行固化,且所述UV固化机的功率为4000w,固化时间为12s,检测波长为430~500nm的蓝光阻隔率。
实施例二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包括蓝光阻隔基材和防眩光硬化涂层以及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的保护层,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塑料材质的薄膜,该薄膜通过不同折光度树脂进行层压生产,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层压薄膜,由多层热塑性树脂交互合成的结构,且在430~500纳米之间具有至少1个反射峰。
所述多层热塑性树脂包括由A层、B层和C层相互交互形成的结构,其中,A层是热塑性树脂A构成的层,B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B构成的层,C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C构成的层。
在本实施例中,热塑性树脂可选择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树脂等,优选聚酯。此外,在各热塑性树脂中还可以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减稠剂、热稳定剂、润滑剂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选材料包括蓝光阻隔薄膜2(picasus)、丙烯酸丁酯 (化学纯)、丙烯酸羟乙酯(化学纯)、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纯)、Darocure4265ciba、微粒子(sekisui)和甲苯(工业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由丙烯酸硬化树脂和有机硅树脂以1:1.2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并加入一定的环氧树脂微粒,粘度好,制得的环氧树脂微粒涂层硬度好,防眩光效果好。
所述A层、B层和C层的总层合数为100层以上,且所述A层、B层和C层的厚度比为1:(0.5~10):(0.5~10)。在本实施例中,包含热塑性树脂A为83层、热塑性树脂B为105层、热塑性树脂C为92层。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30微米;所述蓝光阻隔基材的厚度为120微米,表面硬度为3H;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厚度为8微米。
制造上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将多层的热塑性树脂分别用挤出机在一定温度下成熔融状态,再通过齿轮泵和过滤器,然后用多层层合装置进行合流,最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步骤二、将含有机微粒材料的防眩光硬化涂层涂到蓝光阻隔基材的上表面,再将防眩光硬化涂层进行固化,得到防眩光蓝光阻隔膜;
步骤三、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保护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一中,热塑性树脂A、B和C,可根据需要,在热风中或真空下预先进行干燥后,供给至各自的挤出机,使得在300°C成熔融状态,通过齿轮泵等使其挤出量均一化,再通过过滤器来除去杂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多层层合装置为进料模头组,通过进料模头组进行合流后,最后在拉伸机上,在100°C的预热后,在长度方向和宽方向拉伸4倍,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上述的步骤二中,防眩光硬化涂层通过涂布方式进行涂覆,通过微凹版涂布方式将防眩光硬化涂层涂布于蓝光阻隔薄膜上,在本实施例中,微凹版涂布选择条件为版孔大小80线、英寸,温度为100℃。
在步骤二中,通过无溶剂型UV固化工艺进行固化,且所述UV固化机的功率为4200w,固化时间为11s,检测波长为430~500nm的蓝光阻隔率。
实施例三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包括蓝光阻隔基材和防眩光硬化涂层以及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的保护层,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塑料材质的薄膜,该薄膜通过不同折光度树脂进行层压生产,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层压薄膜,由多层热塑性树脂交互合成的结构,且在430~500纳米之间具有至少1个反射峰。
所述多层热塑性树脂包括由A层、B层和C层相互交互形成的结构,其中,A层是热塑性树脂A构成的层,B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B构成的层,C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C构成的层。
在本实施例中,热塑性树脂可选择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树脂等,优选聚酯。此外,在各热塑性树脂中还可以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减稠剂、热稳定剂、润滑剂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选材料包括蓝光阻隔薄膜2(picasus)、丙烯酸丁酯 (化学纯)、丙烯酸羟乙酯(化学纯)、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纯)、Darocure4265(ciba)和甲苯(工业级)。
所述A层、B层和C层的总层合数为100层以上,且所述A层、B层和C层的厚度比为1:(0.5~10):(0.5~10)。在本实施例中,包含热塑性树脂A为95层、热塑性树脂B为63层、热塑性树脂C为72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选择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硬化树脂以1:(0.5~10)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0微米;所述蓝光阻隔基材的厚度为150微米,表面硬度为5H;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厚度为10微米。
制造上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将多层的热塑性树脂分别用挤出机在一定温度下成熔融状态,再通过齿轮泵和过滤器,然后用多层层合装置进行合流,最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步骤二、在固化前或固化过程中或固化过程后加装模具使得硬化树脂表面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形成防眩光硬化涂层;
步骤三、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保护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一中,热塑性树脂A、B和C,可根据需要,在热风中或真空下预先进行干燥后,供给至各自的挤出机,使得在300°C成熔融状态,通过齿轮泵等使其挤出量均一化,再通过过滤器来除去杂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多层层合装置为进料模头组,通过进料模头组进行合流后,最后在拉伸机上,在100°C的预热后,在长度方向和宽方向拉伸4倍,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上述的步骤二中,防眩光硬化涂层通过涂布方式进行涂覆,通过微凹版涂布方式将防眩光硬化涂层涂布于蓝光阻隔薄膜上,在本实施例中,微凹版涂布选择条件为版孔大小100线、英寸,温度为120℃。
在步骤二中,通过无溶剂型电子束固化工艺进行固化,且所述UV固化机的功率为4400w,固化时间为10s,检测波长为430~500nm的蓝光阻隔率。
实施例四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包括蓝光阻隔基材和防眩光硬化涂层以及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的保护层,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塑料材质的薄膜,该薄膜通过不同折光度树脂进行层压生产,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层压薄膜,由多层热塑性树脂交互合成的结构,且在430~500纳米之间具有至少1个反射峰。
所述多层热塑性树脂包括由A层、B层和C层相互交互形成的结构,其中,A层是热塑性树脂A构成的层,B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B构成的层,C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C构成的层。
在本实施例中,热塑性树脂可选择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树脂等,优选聚酯。此外,在各热塑性树脂中还可以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减稠剂、热稳定剂、润滑剂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选材料包括蓝光阻隔薄膜2(picasus)、丙烯酸丁酯 (化学纯)、丙烯酸羟乙酯(化学纯)、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纯)、Darocure4265(ciba)和甲苯(工业级)。
所述A层、B层和C层的总层合数为100层以上,且所述A层、B层和C层的厚度比为1:(0.5~10):(0.5~10)。在本实施例中,包含热塑性树脂A为100层、热塑性树脂B为80层、热塑性树脂C为60层。
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包括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树脂和聚氨酯树脂按1:(0.5~10)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0微米;所述蓝光阻隔基材的厚度为12.5微米,表面硬度为2H;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厚度为20微米。
制造上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将多层的热塑性树脂分别用挤出机在一定温度下成熔融状态,再通过齿轮泵和过滤器,然后用多层层合装置进行合流,最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步骤二、在固化前或固化过程中或固化过程后加装模具使得硬化树脂表面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形成防眩光硬化涂层;
步骤三、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保护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一中,热塑性树脂A、B和C,可根据需要,在热风中或真空下预先进行干燥后,供给至各自的挤出机,使得在300°C成熔融状态,通过齿轮泵等使其挤出量均一化,再通过过滤器来除去杂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多层层合装置为进料模头组,通过进料模头组进行合流后,最后在拉伸机上,在100°C的预热后,在长度方向和宽方向拉伸4倍,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上述的步骤二中,防眩光硬化涂层通过涂布方式进行涂覆,通过凹版涂布方式将防眩光硬化涂层涂布于蓝光阻隔薄膜上,在本实施例中,凹版涂布选择条件为版孔大小50线、英寸,温度为130℃。
在步骤二中,通过有溶剂型电子束固化工艺进行固化,且所述UV固化机的功率为3500w,固化时间为14s,检测波长为430~500nm的蓝光阻隔率。
实施例五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包括蓝光阻隔基材和防眩光硬化涂层以及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的保护层,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塑料材质的薄膜,该薄膜通过不同折光度树脂进行层压生产,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层压薄膜,由多层热塑性树脂交互合成的结构,且在430~500纳米之间具有至少1个反射峰。
所述多层热塑性树脂包括由A层、B层和C层相互交互形成的结构,其中,A层是热塑性树脂A构成的层,B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B构成的层,C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C构成的层。
在本实施例中,热塑性树脂可选择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树脂等,优选聚酯。此外,在各热塑性树脂中还可以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减稠剂、热稳定剂、润滑剂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选材料包括蓝光阻隔薄膜2(picasus)、丙烯酸丁酯 (化学纯)、丙烯酸羟乙酯(化学纯)、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纯)、Darocure4265(ciba)和甲苯(工业级)。
所述A层、B层和C层的总层合数为100层以上,且所述A层、B层和C层的厚度比为1:(0.5~10):(0.5~10)。在本实施例中,包含热塑性树脂A为205层、热塑性树脂B为110层、热塑性树脂C为105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为丙烯酸硬化树脂和聚酯树脂以1:(0.5~10)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50微米;所述蓝光阻隔基材的厚度为200微米,表面硬度为5H;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厚度为30微米。
制造上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将多层的热塑性树脂分别用挤出机在一定温度下成熔融状态,再通过齿轮泵和过滤器,然后用多层层合装置进行合流,最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步骤二、在固化前或固化过程中或固化过程后加装模具使得硬化树脂表面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形成防眩光硬化涂层;
步骤三、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保护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一中,热塑性树脂A、B和C,可根据需要,在热风中或真空下预先进行干燥后,供给至各自的挤出机,使得在300°C成熔融状态,通过齿轮泵等使其挤出量均一化,再通过过滤器来除去杂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多层层合装置为进料模头组,通过进料模头组进行合流后,最后在拉伸机上,在100°C的预热后,在长度方向和宽方向拉伸4倍,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上述的步骤二中,防眩光硬化涂层通过涂布方式进行涂覆,通过凹版涂布方式将防眩光硬化涂层涂布于蓝光阻隔薄膜上,在本实施例中,凹版涂布选择条件为版孔大小100线、英寸,温度为120℃。
在步骤二中,通过热固化工艺进行固化,且所述UV固化机的功率为3000w,固化时间为15s,检测波长为430~500nm的蓝光阻隔率。
实施例1~实施例5制得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各项性能测试指标如下所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蓝光阻隔基材和防眩光硬化涂层以及在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的保护层,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塑料材质的薄膜,该薄膜通过不同折光度树脂进行层压生产;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材料可以为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硬化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阻隔基材为层压薄膜,由多层热塑性树脂交互合成的结构,且在430~500纳米之间具有至少1个反射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热塑性树脂包括由A层、B层和C层相互交互形成的结构,其中,A层是热塑性树脂A构成的层,B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B构成的层,C层是由与热塑性树脂A具有同一基本骨架的热塑性树脂C构成的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B层和C层的总层合数为100层以上;所述A层、B层和C层的厚度比为1:(0.5~10):(0.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5~200微米;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厚度为0.1微米~50微米;所述蓝光阻隔基材的厚度为12.5~300微米,表面硬度大于2H。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还包括微粒材料,所述微粒材料可以是丙烯酸树脂微粒、聚氨酯树脂微粒、环氧树脂微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所述微粒粒径选用0.1~4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还可以为通过模具法制得的表面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的涂层。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将多层的热塑性树脂分别用挤出机在一定温度下成熔融状态,再通过齿轮泵和过滤器,然后用多层层合装置进行合流,最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得到层压薄膜的蓝光阻隔基材;
步骤二、将含有机微粒材料的防眩光硬化涂层涂到蓝光阻隔基材的上表面,再将防眩光硬化涂层进行固化,得到防眩光蓝光阻隔膜;或者,在固化前或固化过程中或固化过程后加装模具使得硬化树脂表面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形成防眩光硬化涂层;
步骤三、在防眩光硬化涂层的上表面覆贴保护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硬化涂层通过涂布方式进行涂覆,所述涂布方式可以选用凹版涂布、微凹版涂布、丝网涂布、喷涂;
所述涂层固化可以选用热固化工艺、有溶剂型UV固化工艺、有溶剂型电子束固化工艺、无溶剂型UV固化工艺、无溶剂型电子束固化工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眩光蓝光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涂布选择条件为版孔大小50~150线、英寸,温度50~160℃;步骤二采用中所述UV固化机的功率为3000-5000w,固化时间为10-15s。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13277.2A CN105093360A (zh) | 2014-05-20 | 2014-05-20 |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13277.2A CN105093360A (zh) | 2014-05-20 | 2014-05-20 |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93360A true CN105093360A (zh) | 2015-11-25 |
Family
ID=54574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13277.2A Pending CN105093360A (zh) | 2014-05-20 | 2014-05-20 |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93360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7380A (zh) * | 2017-01-23 | 2017-06-13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带有抗眩光薄膜的三维工件制作方法 |
CN107353758A (zh) * | 2017-07-05 | 2017-11-17 | 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 钢化膜用水性杀菌抗蓝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10445A (zh) * | 2017-11-29 | 2018-05-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盖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8162518A (zh) * | 2017-12-27 | 2018-06-15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贴膜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CN108761615A (zh) * | 2018-08-28 | 2018-11-06 |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
CN111169056A (zh) * | 2018-11-12 | 2020-05-19 |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光扩散膜的制作方法 |
CN112406207A (zh) * | 2020-10-21 | 2021-02-26 | 河源轩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适用电子显示屏内模组的反射型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384620A (zh) * | 2021-12-15 | 2022-04-22 | 珠海光驭科技有限公司 | 防蓝光光子晶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42727A (zh) * | 2003-06-26 | 2006-10-04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光学层压膜、偏振片及光学制品 |
CN1960859A (zh) * | 2004-03-31 | 2007-05-09 | 东丽株式会社 | 层压薄膜 |
WO2014022049A1 (en) * | 2012-07-30 | 2014-02-06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Uv stable assemblies comprising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
CN204462431U (zh) * | 2014-05-20 | 2015-07-08 | 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 |
-
2014
- 2014-05-20 CN CN201410213277.2A patent/CN10509336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42727A (zh) * | 2003-06-26 | 2006-10-04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光学层压膜、偏振片及光学制品 |
CN1960859A (zh) * | 2004-03-31 | 2007-05-09 | 东丽株式会社 | 层压薄膜 |
WO2014022049A1 (en) * | 2012-07-30 | 2014-02-06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Uv stable assemblies comprising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
CN204462431U (zh) * | 2014-05-20 | 2015-07-08 | 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7380A (zh) * | 2017-01-23 | 2017-06-13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带有抗眩光薄膜的三维工件制作方法 |
CN106827380B (zh) * | 2017-01-23 | 2019-03-15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带有抗眩光薄膜的三维工件制作方法 |
CN107353758A (zh) * | 2017-07-05 | 2017-11-17 | 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 钢化膜用水性杀菌抗蓝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10445A (zh) * | 2017-11-29 | 2018-05-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盖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8162518A (zh) * | 2017-12-27 | 2018-06-15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贴膜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CN108761615A (zh) * | 2018-08-28 | 2018-11-06 |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
CN108761615B (zh) * | 2018-08-28 | 2024-05-07 |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护眼膜、显示屏和显示器 |
CN111169056A (zh) * | 2018-11-12 | 2020-05-19 |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眩光扩散膜的制作方法 |
CN112406207A (zh) * | 2020-10-21 | 2021-02-26 | 河源轩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适用电子显示屏内模组的反射型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384620A (zh) * | 2021-12-15 | 2022-04-22 | 珠海光驭科技有限公司 | 防蓝光光子晶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93360A (zh) |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
JP4987297B2 (ja) | 機能性光学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243872B2 (ja) | 量子ドット含有積層体の製造方法、量子ドット含有積層体、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量子ドット含有組成物 | |
CN108710165A (zh) | 制备局部具有去偏光区域的偏光片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的偏光片和偏光板 | |
CN103552329A (zh) | 一种高性能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87278B (zh) | 液晶显示器保护板的制造方法 | |
CN107710027A (zh) | 硬质涂膜、使用该硬质涂膜的偏光板、显示部件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4932040B (zh) | 一种光学薄膜 | |
CN204462431U (zh) | 一种防眩光蓝光阻隔膜 | |
CN105022104B (zh) | 一种光学薄膜 | |
CN103675965A (zh) | 一种微发泡聚酯反射膜 | |
CN105881797A (zh) | 聚乙烯醇类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及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 |
CN107167857A (zh) | 扩散膜、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
CN204462432U (zh) | 一种蓝光阻隔硬化薄膜 | |
CN103823258A (zh) | 一种阻隔蓝光扩散膜 | |
TW201928485A (zh) | 製造智慧窗的方法以及智慧窗 | |
TW200932524A (en) | A set ofpolarizer, and a liquidcrystal panel and anapparatu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edthereof | |
CN105093370A (zh) | 一种蓝光阻隔硬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JP6488506B2 (ja) | 表面凹凸構造を有する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前記金型を用いる防眩性樹脂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 |
CN204945414U (zh) | 一种光学薄膜 | |
KR20170073918A (ko) | 편광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
CN110291427A (zh) | 功能性光学透镜的制造方法 | |
JP5724251B2 (ja) | 積層体、成形品、眼鏡製品、および防護製品、並びに積層体の着色方法およ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CN110007382A (zh) | 一种抗划伤扩散膜及其加工工艺 | |
KR102532754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