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6059A - 治疗胃病的中药 - Google Patents
治疗胃病的中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56059A CN105056059A CN201510454555.8A CN201510454555A CN105056059A CN 105056059 A CN105056059 A CN 105056059A CN 201510454555 A CN201510454555 A CN 201510454555A CN 105056059 A CN105056059 A CN 1050560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nese medicine
- rhizoma
- gastropathy
- alpiniae officinarum
- w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50-70份,高良姜30-5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中药中的香附具有治疗消化不良、寒疝腹痛、腹口疼痛、胃溃疡、慢性胃炎、脾胃气滞,胃肚冷痛的作用,香附经酒炒后,其药效更好。将用酒炒过的香附和用醋炒过的高良姜用水煎服,这样香附和高良姜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析出且溶解在水中,酒、香附、醋,高良姜在水煎服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使制得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对寒疝腹痛、腹口疼痛、胃溃疡、慢性胃炎、脾胃气滞等胃病具有治疗作用,且疗效快,毒副作用小,对胃病有根治的疗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由于其比较常见,所以常常会被人们忽视。引起胃病的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弱等,而这些原因往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所引起或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如工作过度紧张、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等引起的。
目前治疗胃痛的药物主要以西药为主,如胃舒平,西药价格比较昂贵,长出现治标不治本,复发率高的现象,而且,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比较大,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中国专利CN103356948A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药物包括高良姜、香附、吴茱萸、陈皮、枳实、神曲、炒白术、佛手、乌贼骨、白芍、白豆蔻、元胡,黄连。该药物使用方便,但其含有的成分较多,制作的时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毒副作用小,疗效快,制作成本低的治疗胃病的中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50-70份,高良姜30-50份。
优选地,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55-65份,高良姜35-45份。
优选地,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60份,高良姜40份。
优选地,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60份,高良姜40份,酒12份,醋8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附用酒进行炒制,将高良姜用醋进行炒制;
(2)将步骤(1)中的香附和高良姜用水煎20-40分钟得治疗胃病的中药。
水煎时先用武火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煮。
优选地,在锅中放入酒,再放入香附进行翻炒,待锅中的酒被炒干后将香附盛出,待香附的温度降到25-35℃时,再重新在锅中放入酒以及降温后的香附继续炒,重复7-8次;在锅中放入醋,再放入高良姜进行翻炒,待锅中的醋被炒干后将高良姜盛出,待高良姜的温度降到25-35℃时,再重新在锅中放入醋以及降温后的高良姜,依次重复7-8次。所用的醋为食用醋。
优选地,每次放入酒的重量为香附的重量的1/5-1/10;每次放入醋的重量为高良姜的重量的1/5-1/10。
优选地,所述酒为度数大于50度的白酒。
香附为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植物界,性微温,味辛。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的作用。主要治疗肝郁气滞、胸、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寒疝腹痛、乳房胀痛、肝炎、胆囊炎、肝胆疾患所致肝气郁滞、肚胀、腹口疼痛、暖气纳差、胃溃疡、慢性胃炎、脾胃气滞,胃肚冷痛等。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属植物界,单子叶植物纲,味辛,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疗胃腹冷痛、喜暖怕寒、腹暖痛和消化不良、反胃、吐清水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中药中的香附具有治疗消化不良、寒疝腹痛、腹口疼痛、胃溃疡、慢性胃炎、脾胃气滞,胃肚冷痛的作用,香附经酒炒后,其药效更好。酒本身具有药的作用,且酒能溶解药材中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物质。而醋也是很好的溶媒,能提高高良姜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析出,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将用酒炒过的香附和用醋炒过的高良姜用水煎服,这样香附和高良姜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析出且溶解在水中,酒、香附、醋、高良姜在水煎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使制得的治疗胃病的中药,对寒疝腹痛、腹口疼痛、胃溃疡、慢性胃炎、脾胃气滞等胃病具有治疗作用,且疗效快,毒副作用小,对胃病有根治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50份,高良姜50份。
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锅中放入1/5香附重量的度数为55度的酒,再放入香附进行翻炒,待锅中的酒被炒干后将香附盛出,待香附的温度降到25℃时,再重新在锅中放入1/5香附重量的度数为55度的酒以及降温后的香附继续炒,重复7次;在锅中放入1/5高良姜重量的醋,再放入高良姜进行翻炒,待锅中的醋被炒干后将高良姜盛出,待高良姜的温度降到25℃时,再重新在锅中放入1/5高良姜重量的醋以及降温后的高良姜,依次重复7次;
(2)将步骤(1)中的炒制完毕的香附和高良姜用水煎20分钟得治疗胃病的中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60份,高良姜40份。
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锅中放入1/7香附重量的度数为60度的酒,再放入香附进行翻炒,待锅中的酒被炒干后将香附盛出,待香附的温度降到30℃时,再重新在锅中放入1/7香附重量的度数为60度的酒以及降温后的香附继续炒,重复7次;在锅中放入1/7高良姜重量的醋,再放入高良姜进行翻炒,待锅中的醋被炒干后将高良姜盛出,待高良姜的温度降到30℃时,再重新在锅中放入放入1/7高良姜重量的醋以及降温后的高良姜,依次重复7次;
(2)将步骤(1)中的香附和高良姜用水煎30分钟得治疗胃病的中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70份,高良姜30份。
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锅中放入1/10香附重量的度数为65度的酒,再放入香附进行翻炒,待锅中的酒被炒干后将香附盛出,待香附的温度降到35℃时,再重新在锅中放入1/10香附重量的度数为65度的酒以及降温后的香附继续炒,重复8次;在锅中放入1/10高良姜重量的醋,再放入高良姜进行翻炒,待锅中的醋被炒干后将高良姜盛出,待高良姜的温度降到35℃时,再重新在锅中放入1/10高良姜重量的醋以及降温后的高良姜,依次重复8次。
(2)将步骤(1)中的香附和高良姜用水煎40分钟得治疗胃病的中药。
实施例2的具体实施案例:
选取300个临床胃病患者,选取150个胃病患者为对照组,另外100个胃病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服用胃舒平,且按照说明书服用;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中药,在饭后服用,一天一次,一次30-50ml,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服用的量,患者病情较轻时;服用30ml,病情较重时服用50ml,七天为一个疗程。服用的时候可以用黄酒或白开水送服,用黄酒送服的效果较佳,无黄酒的情况下可用白开水代替。
四个疗程后,对照组胃病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0%,有效12%,显效8%,痊愈70%;实验组胃病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有效8%,显效10%,痊愈82%。
无效:胃痛的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有效:胃痛的症状和体征出现好转;
显效:胃痛的症状和体征明显出现好转;
痊愈:胃痛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由上述对比数据得:与现有治疗胃病的中药相比本发明胃病治疗的中药对胃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因本发明中药的成分及制作方法均比较简单,其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实施例2的典型案例:
张某,男,28岁,胃痛,无食欲,经常出现消化不良,胃酸,经诊断为胃溃疡。服用本发明胃病治疗的中药2个疗程后,胃痛症状消失,继续服用本发明胃病治疗的中药2个疗程后,胃病的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
李某,女,30岁,常出现胃脘胀满疼痛,恶心,无食欲,服用本发明胃病治疗的中药1个疗程后,疼痛感消失,继续服用本发明胃病治疗的中药1个疗程后,胃病的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
张某,男,25岁,厌食纳差,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食后胃胀,反酸,经检查时胃炎,服用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中药两个疗程后,胃病的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
王某,男,60岁,患有胃病8余年,胃脘部经常疼痛,发作时有针刺的感觉。服用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中药6个疗程后,疼痛感减轻,继续服用本发明症状4个疗程后,疼痛感基本得到控制。
李某,女,58岁,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暖气,经检查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服用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中药两个疗程后,疼痛感消失,继续服用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中药1个疗程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细节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50-70份,高良姜3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55-65份,高良姜35-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香附60份,高良姜40份。
4.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香附用酒进行炒制,将高良姜用醋进行炒制;
(2)将步骤(1)中的香附和高良姜用水煎20-40分钟得治疗胃病的中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锅中放入酒,再放入香附进行翻炒,待锅中的酒被炒干后将香附盛出,待香附的温度降到25-35℃时,再重新在锅中放入酒以及降温后的香附继续炒,重复7-8次;在锅中放入醋,再放入高良姜进行翻炒,待锅中的醋被炒干后将高良姜盛出,待高良姜的温度降到25-35℃时,再重新在锅中放入醋以及降温后的高良姜,依次重复7-8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放入酒的重量为香附的重量的1/5-1/10;每次放入醋的重量为高良姜的重量的1/5-1/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酒为度数大于50度的白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54555.8A CN105056059A (zh) | 2015-07-29 | 2015-07-29 | 治疗胃病的中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54555.8A CN105056059A (zh) | 2015-07-29 | 2015-07-29 | 治疗胃病的中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56059A true CN105056059A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485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54555.8A Pending CN105056059A (zh) | 2015-07-29 | 2015-07-29 | 治疗胃病的中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5605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7038A (zh) * | 2016-03-31 | 2016-07-27 | 徐文利 | 一种健胃散制作方法 |
CN107669962A (zh) * | 2017-08-14 | 2018-02-09 | 孟广千 | 用于泻胃的保健食品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0380A (zh) * | 2005-01-14 | 2005-08-31 | 贵州黄果树立爽药业有限公司 | 良附滴丸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
CN102552781A (zh) * | 2010-12-27 | 2012-07-11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制剂良附模片及其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7-29 CN CN201510454555.8A patent/CN1050560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0380A (zh) * | 2005-01-14 | 2005-08-31 | 贵州黄果树立爽药业有限公司 | 良附滴丸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
CN102552781A (zh) * | 2010-12-27 | 2012-07-11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制剂良附模片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婧等: "良附丸古今研究纵横", 《北京中医药》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7038A (zh) * | 2016-03-31 | 2016-07-27 | 徐文利 | 一种健胃散制作方法 |
CN107669962A (zh) * | 2017-08-14 | 2018-02-09 | 孟广千 | 用于泻胃的保健食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23108A (zh) | 一种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84624A (zh) | 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中药 | |
CN103386037B (zh) | 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 | |
CN105056059A (zh) | 治疗胃病的中药 | |
CN103893613B (zh) |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768457B (zh) |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463588A (zh) | 一种治疗中气下陷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972456B (zh) | 治疗肝胃不和型胸胁胀痛的药物 | |
CN102178866A (zh) | 用于气郁、血瘀体质人袪湿活血、软坚散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188584A (zh) |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352954A (zh) |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复方中药配方 | |
CN103877390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热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432426A (zh) | 一种治疗神经性肌肉萎缩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00042A (zh) | 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 | |
CN103721028B (zh) |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461576B (zh) | 一种清热降血压保健茶 | |
CN103446379A (zh) |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口服汤剂 | |
CN102008603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百日咳痉挛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019966B (zh) | 一种补脑养肢壮阳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25928A (zh) | 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膏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560858A (zh) |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194190A (zh) |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800352A (zh) |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 | |
CN104758620A (zh) | 胆囊炎患者疏肝利胆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367896A (zh) | 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