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6176B - 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之识别卡 - Google Patents
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之识别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46176B CN105046176B CN201510146076.XA CN201510146076A CN105046176B CN 105046176 B CN105046176 B CN 105046176B CN 201510146076 A CN201510146076 A CN 201510146076A CN 105046176 B CN105046176 B CN 1050461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d
- identification
- conductor electrode
- receiving unit
- rea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70295 Serpent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47 de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06F21/35—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9—Accessories therefor, e.g. mouse pads
- G06F3/0393—Accessories for touch pads or touch screens, e.g. mechanical guides added to touch screens for drawing straight lines, hard keys overlaying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5—Mounting details of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之识别卡。此识别卡包括一卡片壳体、一第一导体电极以及多个第二导体电极。第一导体电极与所述第二导体电极配置在卡片壳体内。至少一个特定第二导体电极与第一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用以读取所述识别卡的读卡装置包括一传送单元、多个接收单元以及控制电路。当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时,传送单元配置于相对于第一导体电极的位置,且所述接收单元配置于相对于第二导体电极的位置。控制电路耦接传送单元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当识别卡接近读卡装置时,传送单元传送一无线信号,控制电路通过所接收到无线信号的接收单元,判定所述识别卡的特定识别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非接触式识别码(identity)辨识的技术,更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之识别卡。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子识别码检测技术的发展,部分的公家机关、办公室、实验室、电梯、汽车等等空间,基于保密以及安全的理由会加装身份辨识的系统,通过卡片检测,让持有正确识别卡的人才可进入。另外,许多商场、游乐场或公共场所内也具有许多深受小朋友所喜爱的游戏机台,需通过游戏的识别卡,让游戏机台将卡片吸入机器并进行辨识之后,确定该卡片的战斗能力之后,再让玩家进行游戏。
目前的电子识别码检测大多用使用于无线射频辨识(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以及磁条等技术。其中,RFID利用无线电波把数据从附着在卡片上的卷标(tag)上传送出去,以进行数据传输与辨识。由于RFID卡片内至少需要线圈以及一颗具有运算功能的芯片来实现,因此,造成卡片本身的制作成本较高。而磁条的辨识技术利用条形磁性材料来存储数据。磁条需要与磁头作物理接触,由磁条滑过磁头进行信息的读写。由于磁条的读取是利用使用者的刷卡动作,刷卡机需要搭配读取数据的磁头以及配合刷卡动作的机构,造成刷卡机的成本过高,并且,当磁条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还可能产生消磁的疑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卡,通过卡片内的多个导体片电连接关系,来储存识别码,以降低卡片的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码辨识系统,通过感测识别卡上的多个导体片电连接的关系,判定上述识别卡的该特定识别码。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卡。此识别卡利用一读卡装置进行识别码辨识,其中,所述读卡装置包括一卡片放置位置、一传送单元、多个接收单元以及一控制电路。传送单元用以输出一传送信号。所述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传送信号。控制电路耦接传送单元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控制传送单元输出传送信号,并且判断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接收到传送信号的接收单元,以判断一识别码。所述识别卡包括一卡片壳体、一第一导体电极以及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第一导体电极被配置在卡片壳体内,其中,当识别卡放置于读卡装置的卡片放置位置时,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传送单元相对应的位置。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被配置在卡片壳体内,其中,至少一个特定第二导体电极与所述第一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其中,当识别卡放置于读卡装置的卡片配置位置时,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被配置于相对应所述接收单元的位置。当识别卡接近读卡装置时,传送单元传送无线信号,控制电路通过所接收到无线信号的接收单元,判定所述识别卡的特定识别码。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识别码辨识系统,此识别码辨识系统包括至少一识别卡以及一读卡装置。所述读卡装置包括一卡片放置位置、一传送单元、多个接收单元以及一控制电路。传送单元用以输出一传送信号。所述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传送信号。控制电路耦接传送单元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控制传送单元输出传送信号,并且判断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接收到传送信号的接收单元,以判断一识别码。所述识别卡包括一卡片壳体、一第一导体电极以及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第一导体电极被配置在卡片壳体内,其中,当识别卡放置于读卡装置的卡片放置位置时,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传送单元相对应的位置。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被配置在卡片壳体内,其中,至少一个特定第二导体电极与该第一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其中,当识别卡放置于读卡装置的卡片配置位置时,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被配置于相对应所述接收单元的位置。当识别卡接近读卡装置时,传送单元传送无线信号,控制电路通过所接收到无线信号的接收单元,判定所述识别卡的特定识别码。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识别码辨识系统,此识别码辨识系统包括至少一识别卡以及一读卡装置。所述读卡装置包括一卡片放置位置、一传送单元、多个接收单元以及一控制电路。传送单元用以输出一传送信号。所述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传送信号。控制电路耦接传送单元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控制传送单元输出传送信号,并且判断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接收到传送信号的接收单元,以判断一识别码。所述识别卡包括一卡片壳体、一第一导体电极以及至少一电极固定位置。第一导体电极被配置在卡片壳体内,当识别卡放置于卡片放置位置时,第一导体电极的位置被配置于传送单元所在的位置。至少一电极固定位置被配置于卡片壳体内,用以配置至少一个第二导体电极,其中,至少一个特定第二导体电极与第一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其中,当识别卡放置于读卡装置时,所述至少一电极固定位置被配置于相对应所述接收单元的位置。当识别卡接近读卡装置时,传送单元传送无线信号,控制电路通过所接收到无线信号的接收单元,判定所述识别卡的特定识别码。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的识别卡,所述识别卡是一主识别卡(Master),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卡片壳体的第一侧,且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配置于卡片壳体的第一侧。另外,所述读卡装置在另一较佳实施例时,更用以读取一从识别卡(Slave),且读卡装置更包括一第二传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接收单元。第二传送单元耦接控制电路,用以输出一第二传送信号。所述多个第二接收单元耦接控制电路,用以接收第二传送信号。且所述从识别卡包括一第二卡片壳体、一第三导体电极以及至少一第四导体电极。第三导体电极被配置在第二卡片壳体内且配置于第二卡片壳体的第二侧,其中,当从识别卡放置于读卡装置的卡片放置位置时,第三导体电极配置于第二传送单元相对应的位置。所述至少一第四导体电极被配置在第二卡片壳体内,且配置于第二卡片壳体的第二侧,其中,至少一个特定第四导体电极与该第三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其中,当从识别卡放置于读卡装置的卡片配置位置时,所述至少一第四导体电极被配置于相对应所述接收单元的位置。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的识别卡,所述识别卡为一圆形识别卡,且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卡片中间,其中,传送单元配置于卡片阅读机的卡片置放位置的中间,且所述多个接收单元围绕传送单元。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识别卡内的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配置于第一导体电极的外围。
本发明的精神在于利用第一导体电极与第二导体电极的连接关系,组合成不同的样式。卡片阅读机仅需要通过卡片放置后,第一导体电极相对位置射出无线信号,并判定那个接收单元收到无线信号,来判断第一导体电极与第二导体电极的连接关系,藉此判断出识别卡所对应的识别码。感应装置可以利用电场脉波发射接收装置或电磁感应装置实施。由于卡片内部仅需要导体片的电连接排列组合,便可以代表识别码,因此,识别卡的制作的成本得以降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主识别卡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从识别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识别卡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识别卡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识别卡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识别卡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1、301、601、901:卡片放置位置
102、302、602、902:控制电路
Tx101:第一传送单元
Tx102:第二传送单元
R101、R301、R601、R901:第一接收单元
R102、R302、R602、R902:第二接收单元
R103、R303、R603、R903:第三接收单元
R104、R304、R604、R904:第四接收单元
R105、R305、R605、R905:第五接收单元
R106、R306、R606、R906:第六接收单元
R107、R307、R607、R907:第七接收单元
R108、R308、R608、R908:第八接收单元
R109、R609、R909:第九接收单元
R110、R610、R910:第十接收单元
R111、R611、R911:第十一接收单元
R112、R612、R912:第十二接收单元
R113、R613:第十三接收单元
R114、R614:第十四接收单元
R115、R615:第十五接收单元
R116、R616:第十六接收单元
201、401、903:卡片壳体
202、402、904:第一导体电极
203、204、205、206、207、208、209、210、403、404、905、906:第二导体电极
Tx301、Tx601、Tx901:传送单元
R617:第十七接收单元
R618:第十八接收单元
R619:第十九接收单元
R620:第二十接收单元
R621:第二十一接收单元
R622:第二十二接收单元
R623:第二十三接收单元
R624:第二十四接收单元
1001:识别卡放置于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时,第二导体电极905与906配置于第四接收单元R904、第五接收单元R905上
1002:识别卡放置于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时,第二导体电极905与906配置于第七接收单元R907、第八接收单元R908、第九接收单元R909上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此卡片阅读机包括卡片放置位置101、控制电路102、第一传送单元Tx101、第二传送单元Tx102、第一接收单元R101、第二接收单元R102、第三接收单元R103、第四接收单元R104、第五接收单元R105、第六接收单元R106、第七接收单元R107、第八接收单元R108、第九接收单元R109、第十接收单元R110、第十一接收单元R111、第十二接收单元R112、第十三接收单元R113、第十四接收单元R114、第十五接收单元R115以及第十六接收单元R116。控制电路102耦接第一传送单元Tx101、第二传送单元Tx102、第一接收单元R101、第二接收单元R102、第三接收单元R103、第四接收单元R104、第五接收单元R105、第六接收单元R106、第七接收单元R107、第八接收单元R108、第九接收单元R109、第十接收单元R110、第十一接收单元R111、第十二接收单元R112、第十三接收单元R113、第十四接收单元R114、第十五接收单元R115以及第十六接收单元R116。
图2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主识别卡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以及图2A,此主识别卡包括一卡片壳体201、一第一导体电极202以及八个第二导体电极203、204、205、206、207、208、209以及210,其中,当此主识别卡放置于第一图的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101时,第一导体电极202的位置对应到第一传送单元Tx101,每一个第二导体电极203、204、205、206、207、208、209以及210的位置分别对应到第一接收单元R101、第二接收单元R102、第三接收单元R103、第四接收单元R104、第五接收单元R105、第六接收单元R106、第七接收单元R107以及第八接收单元R108。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导体电极202电连接第二导体电极205以及209。因此,当上述主识别卡放置于图1的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101时,第一传送单元Tx101送出无线信号,第三接收单元R103以及第七接收单元R107分别会接收到上述无线信号。藉此,控制电路102判定此主识别卡的识别码的原始资料(Raw Data)为“00100010”。另外,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了解,通过第一导体电极202与第二导体电极203、204、205、206、207、208、209以及210的电连接关系,在此实施例,最多可以有C(8,0)+C(8,1)+C(8,2)+C(8,3)+C(8,4)+C(8,5)+C(8,6)+C(8,7)+C(8,8)=1+8+28+56+70+56+28+8+1=256个主识别码(Master ID)。
再者,上述第一导体电极202、每一个第二导体电极203、204、205、206、207、208、209以及210皆配置在卡片的上方。另外,在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101的下方还包括了第二传送单元Tx102、第九接收单元R109、第十接收单元R110、第十一接收单元R111、第十二接收单元R112、第十三接收单元R113、第十四接收单元R114、第十五接收单元R115以及第十六接收单元R116,上述这些单元用以读取从识别卡。
图2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从识别卡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以及图2B,此从识别卡包括一卡片壳体211、一第三导体电极212以及八个第四导体电极213、214、215、216、217、218、219以及220,其中,当此主识别卡放置于第一图的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101时,第三导体电极212的位置对应到第二传送单元Tx102,每一个第四导体电极213、214、215、216、217、218、219以及220的位置分别对应到第九接收单元R109、第十接收单元R110、第十一接收单元R111、第十二接收单元R112、第十三接收单元R113、第十四接收单元R114、第十五接收单元R115以及第十六接收单元R116。
在此实施例中,第三导体电极212电连接第四导体电极213以及216。因此,当上述主识别卡放置于第一图的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101时,第二传送单元Tx102送出无线信号,第九接收单元R109以及第十二接收单元R112分别会接收到上述无线信号。藉此,控制电路102判定此从识别卡的识别码的原始资料(Raw Data)为“10010000”。另外,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了解,通过第三导体电极212与第四导体电极213、214、215、216、217、218、219以及220的电连接关系,在此实施例,最多可以有C(8,0)+C(8,1)+C(8,2)+C(8,3)+C(8,4)+C(8,5)+C(8,6)+C(8,7)+C(8,8)=1+8+28+56+70+56+28+8+1=256个从识别码(Slave ID)。
通过上述主识别卡与从识别卡,上述实施例可以有许多种类的应用,例如卡片电子游戏。假设有一张主识别卡为关羽,另一张主识别卡为张飞。另假设有一张从识别卡为青龙偃月刀,另一张从卡为蛇矛。当关羽的主识别卡配置于游戏机的读卡装置的卡片放置位置101,游戏机会辨识出关羽,另外,若把青龙偃月刀的从识别卡重叠在关羽的主卡上,游戏机会辨识出青龙偃月刀的从识别卡是与关羽的主识别卡配对的卡片,并发出“Power Up』”的命令。然而,若将蛇矛的从识别卡重叠在关羽的主卡上,并放置于游戏机的读卡装置的卡片放置位置101,此时,游戏机会辨识出蛇矛的从识别卡并非是与关羽的主识别卡配对的卡片,因此,游戏机不会发出“Power Up”的命令。然而,若将蛇矛的从识别卡重叠在张飞的主卡上,并放置于游戏机的读卡装置的卡片放置位置101,此时,游戏机会辨识出蛇矛的从识别卡是与张飞的主识别卡配对的卡片,并发出“Power Up”的命令。
上述图2A以及图2B的实施例虽然是以每个第二导体电极以及每个第四导体电极都配置有一导体的实施方式,然而,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当知道,图2A的第二导体电极203、204、206、207、208、210可以不配置导体,另外,图2B的第四导体电极214、215、217、218、219、220可以不配置导体,换句话说,上述图2A以及图2B的识别卡的实施例只要将卡片壳体内部改为插槽型态(Slot Type),例如配置第二导体电极203~210的位置改为插槽(Slot),第2A图的第二导体电极203、204、206、207、208、210便可以不配置导体。同样的道理,配置第四导体电极213~220的位置改为插槽(Slot),第2B图的第四导体电极214、215、217、218、219、220便可以不配置导体。
上述实施例是以卡片阅读机读取主、从识别卡的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则是以旋转可旋转的圆形识别卡作为举例。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此卡片阅读机包括卡片放置位置301、控制电路302、传送单元Tx301、第一接收单元R301、第二接收单元R302、第三接收单元R303、第四接收单元R304、第五接收单元R305、第六接收单元R306、第七接收单元R307以及第八接收单元R308。控制电路302耦接传送单元Tx301、第一接收单元R301、第二接收单元R302、第三接收单元R303、第四接收单元R304、第五接收单元R305、第六接收单元R306、第七接收单元R307以及第八接收单元R308。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识别卡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以及图4,此识别卡包括一卡片壳体401、第一导体电极402以及两个第二导体电极403以及404,其中,当此识别卡放置于图3的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301时,第一导体电极402的位置对应到传送单元Tx301,每一个第二导体电极403、404的位置对应到第一接收单元R301、第二接收单元R302、第三接收单元R303、第四接收单元R304、第五接收单元R305、第六接收单元R306、第七接收单元R307以及第八接收单元R308。
由于此识别卡为圆形,因此,当上述识别卡被放置于图3的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301时,根据放置的角度不同,控制电路所读取出来的原始数据(Raw Data)亦有所不同。图5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5A,当图4的识别卡放置在图3的卡片阅读机上,角度偏22.5度时,由于第二导体电极403、404的位置恰好在第二接收单元R302与第四接收单元R304上,因此,控制电路302读出的原始数据(Raw Data)为“01010000”。
图5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5B,当图4的识别卡放置在图3的卡片阅读机上,角度0度时,由于第二导体电极403的位置在第二接收单元R302与第三接收单元R303之间,且第二导体电极404的位置恰好在第四接收单元R304与第五接收单元R305之间,因此,控制电路302读出的原始数据(Raw Data)为“01111000”。
图5C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5C,当图4的识别卡放置在图3的卡片阅读机上,角度-22.5度时,由于第二导体电极403的位置恰好在第三接收单元R303上,且第二导体电极404的位置恰好在第五接收单元R305上,因此,控制电路302读出的原始数据(Raw Data)为“00101000”。
通过上述图5A、图5B以及图5C的实施例,可以看出,即使被读取出的原始数据(RawData)不同,然而,第二导体电极403以及404的角度相同,因此,即使被读取出的原始数据不同,控制电路302仍可以通过两个逻辑1所间隔的逻辑0的数目,判断出此识别卡的识别码。另外,若此识别码辨识系统作为游戏机时,可以测量识别卡的识别码之外,还可以测量此识别卡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速度。
同样的,利用此种可旋转的圆形识别卡,也可以做到更进一步的应用,譬如时钟教学。
图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的示意图。请参考图6,此卡片阅读机包括卡片放置位置601、控制电路602、传送单元Tx601、第一接收单元R601、第二接收单元R102、第三接收单元R603、第四接收单元R604、第五接收单元R605、第六接收单元R606、第七接收单元R607、第八接收单元R608、第九接收单元R609、第十接收单元R610、第十一接收单元R611、第十二接收单元R612、第十三接收单元R613、第十四接收单元R614、第十五接收单元R615、第十六接收单元R616、第十七接收单元R617、第十八接收单元R618、第十九接收单元R619、第二十接收单元R620、第二十一接收单元R621、第二十二接收单元R622、第二十三接收单元R623以及第二十四接收单元R624。控制电路602耦接传送单元Tx601、第一接收单元R601、第二接收单元R102、第三接收单元R603、第四接收单元R604、第五接收单元R605、第六接收单元R606、第七接收单元R607、第八接收单元R608、第九接收单元R609、第十接收单元R610、第十一接收单元R611、第十二接收单元R612、第十三接收单元R613、第十四接收单元R614、第十五接收单元R615、第十六接收单元R616、第十七接收单元R617、第十八接收单元R618、第十九接收单元R619、第二十接收单元R620、第二十一接收单元R621、第二十二接收单元R622、第二十三接收单元R623以及第二十四接收单元R624。
图7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识别卡的示意图。图7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具有特定识别码的识别卡的示意图。请参考图6、图7A以及图7B,此实施例可以看出,图第7A代表着时钟的分针的识别卡,图7B则代表着时钟的时针的识别卡。
图8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8A,当时针的识别卡与分针的识别卡如图8A放置于图6的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601,控制电路602便可以读取出原始数据(Raw Data)为“000000001001000000000001”。藉此,控制电路便可以判定用户现在以卡片表现出的时间为9:00。
图8B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第8B,当时针的识别卡与分针的识别卡如图第8B放置于图6的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601,控制电路602便可以读取出原始数据(Raw Data)为“000001001100000001000000”。藉此,控制电路便可以判定用户现在以卡片表现出的时间为9:30。
上述实施例是以识别卡进行时钟教学的举例。以下实施例以本发明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提供一种位置识别、滑动方向以及速度的例子。
图9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示意图。请参考图9,此识别码辨识系统包括一卡片阅读机以及至少一识别卡,上述卡片阅读机包括卡片放置位置901、控制电路902、传送单元Tx901、第一接收单元R901、第二接收单元R102、第三接收单元R903、第四接收单元R904、第五接收单元R905、第六接收单元R906、第七接收单元R907、第八接收单元R908、第九接收单元R909、第十接收单元R910、第十一接收单元R911以及第十二接收单元R912。上述识别卡包括卡片壳体903、一第一导体电极904、第二导体电极905以及906。
由于此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为轨道形,且上述识别卡为方形,因此,当上述识别卡被放置于图9的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901时,根据放置的位置不同,控制电路902所读取出来的原始数据(Raw Data)亦有所不同。图10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识别码辨识系统的卡片阅读机读取识别码的原始数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0,情况1001为识别卡放置于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时,第二导体电极905与906配置于第四接收单元R904、第五接收单元R905上。此情况1001,控制电路902所读取出来的原始数据(Raw Data)为“000110000000”。情况1002为识别卡放置于卡片阅读机的卡片放置位置时,第二导体电极905与906配置于第七接收单元R907、第八接收单元R908、第九接收单元R909上。此情况1002,控制电路902所读取出来的原始数据(Raw Data)为“000000111000”。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当上述识别卡在轨道形的卡片放置位置上滑动时,被读取出的识别码会根据移动的位置而有所变动。藉此,控制电路902除了可以读取出识别码之外,还可以读取出识别卡片移动速度、识别卡片位置以及识别卡片滑动方向。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精神在于利用第一导体电极与第二导体电极的连接关系,组合成不同的样式。卡片阅读机仅需要通过卡片放置后,第一导体电极相对位置射出无线信号,并判定那个接收单元收到无线信号,来判断第一导体电极与第二导体电极的连接关系,藉此判断出识别卡所对应的识别码。感应装置可以利用电场脉波发射接收装置或电磁感应装置实施。由于卡片内部仅需要导体片的电连接排列组合,便可以代表识别码,因此,识别卡的制作的成本得以降低。
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方便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非将本发明狭义地限制于上述所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及以下申请专利范围的情况,所做的种种变化实施,皆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9)
1.一种识别卡,其特征在于,利用一读卡装置进行识别码辨识,
所述读卡装置包括:
一卡片放置位置;
一传送单元,用以输出一传送信号;
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传送信号;以及
一控制电路,耦接所述传送单元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传送单元输出所述传送信号,并且判断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接收到所述传送信号的接收单元,以判断一识别码;
所述识别卡包括:
一卡片壳体;
一第一导体电极,配置在所述卡片壳体内,其中,当所述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的所述卡片放置位置时,所述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传送单元相对应的位置;以及
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配置在所述卡片壳体内,其中,至少一个特定第二导体电极与所述第一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其中,当所述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的所述卡片放置位置时,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被配置于相对应所述接收单元的位置;
其中,当所述识别卡接近所述读卡装置时,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无线信号,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接收到所述无线信号的接收单元,判定所述识别卡的所述特定识别码;
其中,所述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卡片壳体的第一侧,且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卡片壳体的第一侧;
所述读卡装置更用以读取一从识别卡,且所述读卡装置更包括:
一第二传送单元,耦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以输出一第二传送信号;以及
多个第二接收单元,耦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以接收所述第二传送信号;
且所述从识别卡包括:
一第二卡片壳体;
一第三导体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二卡片壳体内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卡片壳体的第二侧,其中,当所述从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的所述卡片放置位置时,所述第三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单元相对应的位置;以及
至少一第四导体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二卡片壳体内,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卡片壳体的第二侧,其中,至少一个特定第四导体电极与所述第三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其中,当所述从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的所述卡片放置位置时,所述至少一第四导体电极被配置于相对应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卡为一圆形识别卡,且所述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卡片中间,其中,所述传送单元配置于读卡装置的卡片放置位置的中间,且所述多个接收单元围绕所述传送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卡内的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一导体电极的外围。
4.一种识别码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读卡装置,用以进行一识别码辨识,所述读卡装置包括:
一卡片放置位置;
一传送单元,用以输出一传送信号;
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传送信号;以及
一控制电路,耦接所述传送单元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传送单元输出所述传送信号,并且判断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接收到所述传送信号的接收单元,以判断一识别码;
至少一识别卡,所述识别卡是一主识别卡,每一所述识别卡包括:
一卡片壳体;
一第一导体电极,配置在所述卡片壳体内,其中,当所述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的所述卡片放置位置时,所述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传送单元相对应的位置;以及
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配置在所述卡片壳体内,其中,至少一个特定第二导体电极与所述第一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其中,当所述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的所述卡片放置位置时,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被配置于相对应所述接收单元的位置;所述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卡片壳体的第一侧,且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卡片壳体的第一侧;
其中,当所述识别卡接近所述读卡装置时,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无线信号,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接收到所述无线信号的接收单元,判定所述识别卡的所述特定识别码;
所述读卡装置更用以读取一从识别卡,且所述读卡装置更包括:
一第二传送单元,耦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以输出一第二传送信号;以及
多个第二接收单元,耦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以接收所述第二传送信号;
且所述从识别卡包括:
一第二卡片壳体;
一第三导体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二卡片壳体内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卡片壳体的第二侧,其中,当所述从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的所述卡片放置位置时,所述第三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单元相对应的位置;以及
至少一第四导体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二卡片壳体内,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卡片壳体的第二侧,其中,至少一个特定第四导体电极与所述第三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其中,当所述从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的所述卡片放置位置时,所述至少一第四导体电极被配置于相对应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码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卡系为一圆形识别卡,且所述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卡片中间,其中,所述传送单元配置于所述读卡装置的卡片放置位置的中间,且所述多个接收单元围绕所述传送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识别码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卡内的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一导体电极的外围。
7.一种识别码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读卡装置,用以进行一识别码辨识,所述读卡装置包括:
一卡片放置位置;
一传送单元,用以传送一传送信号;
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接收所述传送信号;以及
一控制电路,耦接所述传送单元与所述多个接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传送单元输出所述传送信号,并且判断所述多个接收单元中,接收到所述传送信号的接收单元,以判断一识别码;
至少一识别卡,所述识别卡是一主识别卡,每一所述识别卡包括:
一卡片壳体;
一第一导体电极,配置在所述卡片壳体内,当所述识别卡放置于所述卡片放置位置时,所述第一导体电极的位置位于所述传送单元;以及
多个电极固定位置,配置于所述卡片壳体内,用以配置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其中,至少一个特定第二导体电极与所述第一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其中,当所述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时,所述多个电极固定位置被配置于相对应所述接收单元的位置;所述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卡片壳体的第一侧,且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固定位置配置于所述卡片壳体的第一侧;
其中,当所述识别卡接近所述读卡装置时,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无线信号,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接收到所述无线信号的接收单元,判定所述识别卡的所述特定识别码;
所述读卡装置更用以读取一从识别卡,且所述读卡装置更包括:
一第二传送单元,耦接所述控制电路;以及
多个第二接收单元,耦接所述控制电路;
且所述从识别卡包括:
一第二卡片壳体;
一第三导体电极,配置并排列在所述第二卡片壳体内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卡片壳体的第二侧;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固定位置,配置并排列在所述第二卡片壳体内,且配置于所述第二卡片壳体的第二侧,用以配置至少一个第四导体电极,其中,至少一个特定第四导体电极与所述第三导体电极进行电连接以表示一特定识别码,
其中,当所述从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时,所述传送单元配置于相对于所述第三导体电极的位置,
其中,当所述从识别卡放置于所述读卡装置时,所述第二接收单元配置于相对于所述第四导体电极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识别码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卡为一圆形识别卡,且所述第一导体电极配置于卡片中间,其中,所述传送单元配置于所述读卡装置的卡片放置位置的中间,且所述多个接收单元围绕所述传送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识别码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卡内的所述至少一第二导体电极配置于所述第一导体电极的外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14257 | 2014-04-18 | ||
TW103114257A TWI482097B (zh) | 2014-04-18 | 2014-04-18 | 識別碼辨識系統以及使用其之識別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46176A CN105046176A (zh) | 2015-11-11 |
CN105046176B true CN105046176B (zh) | 2018-10-30 |
Family
ID=5344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41972.4A Active CN105023035B (zh) | 2014-04-18 | 2014-09-02 | 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的识别卡 |
CN201510146076.XA Active CN105046176B (zh) | 2014-04-18 | 2015-03-31 | 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之识别卡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41972.4A Active CN105023035B (zh) | 2014-04-18 | 2014-09-02 | 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的识别卡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67715B2 (zh) |
JP (1) | JP5787199B1 (zh) |
CN (2) | CN105023035B (zh) |
TW (1) | TWI4820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215983A1 (en) * | 2014-11-07 | 2017-09-13 | T-Touch International S.à.r.l. | Selective dielectric coating |
EP3264946A4 (en) | 2015-03-03 | 2018-08-15 | T+Ink, Inc. |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products |
TWI573077B (zh) * | 2015-03-27 | 2017-03-01 |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印刷品的自動頁面檢測方法以及使用其之電子印刷品 |
US9589161B1 (en) * | 2016-05-13 | 2017-03-07 | Kazoo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 | Substrate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atterns that are readable |
CN106650528B (zh) * | 2016-10-08 | 2023-12-01 | 上海点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识别装置及方法 |
JP6126293B1 (ja) * | 2016-11-11 | 2017-05-10 | 秀邦 平井 | 識別装置 |
US10152616B2 (en) * | 2017-01-24 | 2018-12-11 | Kazoo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 | Card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ints that are readable |
TWI647604B (zh) * | 2017-05-31 | 2019-01-11 |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Touch human-machine interface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CN113632055B (zh) * | 2019-03-26 | 2022-10-18 | 曹卓祺 | 放置在电容式触摸屏上时区分并跟踪多个对象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49060A (en) * | 1996-11-01 | 1999-09-07 | Coincard International, Inc. | High security capacitive card system |
CN101741970A (zh) * | 2008-11-14 | 2010-06-16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 |
CN103577778A (zh) * | 2012-08-02 | 2014-02-12 | 深圳市天行骏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扩展目标物携带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16701A (en) * | 1970-11-09 | 1973-02-13 | D Cohen | Encoded data card system |
US5621200A (en) * | 1994-06-22 | 1997-04-15 | Panda Eng., Inc. | Electronic verification machine for validating a medium having conductive material printed thereon |
JP4810573B2 (ja) * | 2005-08-11 | 2011-11-09 | エヌ−トリグ リミテッド | 対象物情報検出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
JP2009280273A (ja) * | 2008-05-26 | 2009-12-03 | Fujitsu Ltd | 収納容器 |
BR112012031420A2 (pt) * | 2010-06-11 | 2018-03-06 | Printechnologics Gmbh | sistema para a transmissão da informação, uso de um portador de informação e processo para a aquisição de informação |
EP2418607A1 (de) * | 2010-08-05 | 2012-02-15 | Printechnologics GmbH | Kapazitiver Datenträger und System zur Erfassung von Informationen |
US9373007B2 (en) * | 2013-11-21 | 2016-06-21 | Analog Devices Global | Low-cost capacitive sensing decoder |
TWM488061U (zh) * | 2014-04-18 | 2014-10-11 | Generalplus Technology Inc | 識別碼辨識系統以及使用其之識別卡 |
-
2014
- 2014-04-18 TW TW103114257A patent/TWI482097B/zh active
- 2014-08-07 US US14/454,195 patent/US9367715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8-13 JP JP2014164884A patent/JP5787199B1/ja active Active
- 2014-09-02 CN CN201410441972.4A patent/CN105023035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31 CN CN201510146076.XA patent/CN1050461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49060A (en) * | 1996-11-01 | 1999-09-07 | Coincard International, Inc. | High security capacitive card system |
CN101741970A (zh) * | 2008-11-14 | 2010-06-16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 |
CN103577778A (zh) * | 2012-08-02 | 2014-02-12 | 深圳市天行骏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扩展目标物携带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787199B1 (ja) | 2015-09-30 |
CN105023035B (zh) | 2018-06-08 |
US20150302226A1 (en) | 2015-10-22 |
CN105046176A (zh) | 2015-11-11 |
TW201541361A (zh) | 2015-11-01 |
CN105023035A (zh) | 2015-11-04 |
US9367715B2 (en) | 2016-06-14 |
TWI482097B (zh) | 2015-04-21 |
JP2015207267A (ja) | 2015-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46176B (zh) | 识别码辨识系统以及使用其之识别卡 | |
CN109565301A (zh) | 磁通信方法 | |
KR102043055B1 (ko) | 베이스밴드 근접장 자기 스트라이프 데이터 송신기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12159273B2 (en) | Movement feedback based on reader interface | |
US8977200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forming medium detection by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xternal device, and external medium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371745A1 (en) | Non-rotationally symmetric short-range wireless tag | |
EP3191997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ybrid hardware authentication | |
WO2019085869A1 (en) |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card and touchscreen device | |
CN105046177A (zh) | 通信设备的接近检查 | |
US20070070035A1 (en) | Method for pairing 1-way devices without buttons | |
CN103390186A (zh) | 一种解码卡、与其相配合的读卡器、应用系统 | |
KR101570374B1 (ko) | 듀얼 인터페이스 nfc 태그 장치 및 듀얼 인터페이스 nfc 태그를 이용한 결제 정보 공유 방법 | |
CN105514596A (zh) | 一种可任意变形的立体天线 | |
KR20160138288A (ko) | 인덕티브 비접촉 모바일 결제 시스템에서 데드 존을 실질적으로 줄이기 위한 전송기 및 방법 | |
TWI575460B (zh) | 識別碼辨識系統以及使用其之識別卡 | |
US9740277B2 (en) | System for identifying paired ID cards | |
CN206302413U (zh) | 一种音频感应近距离无线通信电路 | |
CN110059510A (zh) | Rfid定向检测 | |
CN203773569U (zh) | 一种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 | |
CN109565776A (zh) | 一种获取位置信息的方法、磁场信标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7959758A (zh) | 一种体感操控式移动终端 | |
CN108885678A (zh) | 票务读取器,相关设备单元和装置 | |
KR101502319B1 (ko) | 오디오 잭을 이용한 휴대용 카드단말기 | |
CN203826709U (zh) | 具有天线模块的电源插座装置 | |
KR101619697B1 (ko) | 해킹방지 장치가 구비된 아이씨 카드 리더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