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041074A - 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1074A
CN105041074A CN201510169163.7A CN201510169163A CN105041074A CN 105041074 A CN105041074 A CN 105041074A CN 201510169163 A CN201510169163 A CN 201510169163A CN 105041074 A CN105041074 A CN 105041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r
fenestra
operation unit
latch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91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1074B (zh
Inventor
桑原直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SH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SH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SH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SH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41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1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1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1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为了防止从用于紧急操作的操作用窗孔侵入异物和防盗,虽然将操作用窗孔设为小型,但仍尽可能使紧急操作变得容易。该门闩锁装置包括:使设置于车体的撞针(10)卡扣、脱开的闩锁机构(13);以及打开杆(40),其以能旋转的方式通过轴设置于装置外壳上,通过电动驱动机构(35)而旋转,解除闩锁,其中,沿着用于对上述打开杆(40)进行紧急操作的操作用窗孔(43)形成凹部(37c),可以上述凹部(37c)为引导部而对露出于上述操作用窗孔(43)的打开杆(40)的手动操作部(40a)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车辆的后门保持于关闭位置的门闩锁装置。
背景技术
图7为表示设置于旅行车等汽车中的后门的门闩锁(tailgatelatch)装置的示意图。
另外,该图表示门闩锁装置卡合车身的撞针10而保持后门的关闭位置的状态。
上述门闩锁装置包括由叉体11和卡爪12构成的公知的闩锁机构13。
此外,叉体11通过轴14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基板(图示省略)上,另外该叉体11通过回位弹簧承受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
卡爪12通过轴1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基板上,另外该卡爪12通过回位弹簧承受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在叉体11卡合撞针10的状态下,按照阻止叉体11的回复运动的方式卡扣,由此保持后门的关闭位置。
另一方面,该门闩锁装置为电动解除式门闩锁装置,其包括电动促动器,该电动促动器进行从保持后门的关闭位置的闩锁状态到打开位置的非闩锁的闩锁解除。
即,门闩锁装置为下述结构,其包括电动驱动机构,该电动驱动机构由作为电动促动器的电动机16、设置于该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上的蜗杆17、与该蜗杆17啮合的蜗轮18和小形齿轮(连动齿轮)19构成,该小形齿轮19一体地突出形成于蜗轮18的中间部,其中,通过该电动驱动机构,使打开杆20旋转,从而解除闩锁。
另外,在蜗轮18上设置回位弹簧。
具体来说,电动驱动机构内置于电动机外壳21中,另外打开杆20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电动机外壳21内的轴22上。
在打开杆20中,在轴22的一侧形成圆弧状的齿轮部20a,该齿轮部20a与上述小形齿轮19啮合,另外,其另一侧作为连动部20b,构成从电动机外壳21伸出,通过该连动部20b使卡爪12连动的连动部。
于是,如果在后门保持于关闭位置的图7所示的闩锁状态下,对电动机16进行供电,由于电动机16的旋转驱动力经由蜗杆17、蜗轮18、小形齿轮19传递给打开杆20,该打开杆2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故通过连动部20b推回卡爪12,抵抗回位弹簧的弹力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其结果是,由于解除叉体11的卡扣,叉体11通过回位弹簧的弹力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故如图8所示的那样,解除撞针10的卡合(非闩锁状态)。
由此,可打开后门。
在上述门闩锁装置中,如果解除闩锁,则停止电动机16的供电。
由此,由于蜗轮18通过回位弹簧的弹力沿相反方向旋转,故打开杆20和卡爪12进行回复运动。
另一方面,在上述门闩锁装置中,设置有紧急操作的手动打开杆23。
该手动打开杆23设置于位于车室侧的电动机外壳21之外,其基部支承于突出于电动机外壳21之外的轴22上,并且按照与打开杆20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
上述手动打开杆23在因电动机16、其供电电路等的电动驱动机构的故障、或电池的消耗等原因,电动驱动机构无法进行解除闩锁的异常时,从车室内部操作(紧急操作),从而解除闩锁。
即,在因电动驱动机构的故障,后门被固定于关闭位置而无法打开时,从车室内部接近后门,对手动打开杆23进行操作,从而解除闩锁。
即,在图7中,如果沿逆时针方向对手动打开杆23进行操作,由于打开杆20一体地旋转,故与上述情况相同而解除闩锁,由此可打开后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3-185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现有的门闩锁装置中,由于在位于室内侧的电动机外壳21之外设置手动打开杆23,故使用从后门之外通过门的间隙的细线等,使手动打开杆23旋转而解除闩锁,这样,具有通过不正当行为而打开后门,盗窃车内物品的危险。
另外,为了防止上述那样的盗窃情况,具有下述的类型:在电动机外壳21上设置覆盖手动打开杆23的外盖壳体,并且在该外盖壳体上开设有使手动打开杆23的操作部23a露出的操作用窗孔。
但是,在设置这样的外盖壳体的场合,为了防止盗窃而形成较小的操作用窗孔,手动打开杆23的操作性变差。
此外,在设置覆盖手动打开杆23的外盖壳体的场合,在门闩锁装置的厚度方向的宽度,即位于轴22的轴心方向的宽度增加,并且由于手动打开杆23、外盖壳体使部件数量变多,由此,产生重量以及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
还有,人们还考虑,将手动打开杆23设置于电动机外壳21的内部,使该操作部23a露出的操作用窗孔形成于电动机外壳21中,但是在如此构成的场合,为了防盗,必须形成较小的操作用窗孔,使操作性变差,并且由于异物等从操作用窗孔进入,故具有内部的电动驱动机构的齿轮等动作不良的危险。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为可进行紧急操作的电动解除式门闩锁装置,为了防止异物从操作用窗孔(用于使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露出的窗孔)侵入以及防盗,能尽可能使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的操作变容易,该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能够形成小型的操作用窗孔,并且能使该操作用窗孔露出。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作为第1项发明而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该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包括: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具有叉体和卡爪,该叉体能与设置于车身或车门上的撞针卡扣、脱开,该卡爪将该叉体的移动限制于上述撞针的卡合位置和解除该卡合的解除位置;以及打开杆,该打开杆以可旋转的方式通过轴设置于装置外壳上,通过电动促动器而驱动,由其旋转运动而使上述卡爪动作,将上述叉体的移动限制于开放位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打开杆上设置可从车内操作的手动操作部,在内设有含上述电动促动器的电动驱动机构和上述打开杆的上述装置外壳中设置操作用窗孔和引导部,该操作用窗孔形成为沿上述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的旋转运动的长形,使上述手动操作部露出,该引导部在该操作用窗孔的附近引导操作者的上述手动操作部的操作。
作为第2项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涉及上述第1项发明所述的门闩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部由在操作用窗孔的全周或一部分的周围形成的凹形部构成。
作为第3项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涉及上述第2项发明所述的门闩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上设置突起部,该突起部穿过上述操作用窗孔而向上述引导部的内部突出。
发明的效果
在第1项发明的门闩锁装置中,由于打开杆设置于装置外壳内部,故打开杆不会因来自车外的不正当行为而旋转从而解除闩锁。
因此,形成防盗性优良的可进行紧急操作的电动解除式门闩锁装置。
另外,在使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露出的操作用窗孔的附近设置引导操作者的操作的引导部,故操作者可不使用工具而以手指等直接进行操作。
当然,也可利用改锥等工具进行操作。
第2项发明的门闩锁装置的特征在于,将第1项发明的引导部作为凹形部而形成,可形成通过凹形部来引导操作者的手指等进行操作的结构。
按照第3项发明的门闩锁装置,能够将手指等勾于设置在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的突起部从而进行操作,使打开杆的紧急操作变得更容易。
另外,如此在手动操作部上设置突起部,可使操作用窗孔形成为小宽度形状,有利于防止异物侵入于装置内以及防止闩锁的不正当解除。
也就是说,操作用窗孔可不形成为能使人的手指插入而进行操作的孔宽度,而形成为能使改锥等工具插入而进行操作的小宽度的孔宽度。
如上述那样,本发明的电动解除式门闩锁装置形成下述的结构:在因电动机、其供电电路等电动驱动机构的故障,或电池的消耗等而电动驱动机构没有进行闩锁解除动作的异常时,对打开杆进行紧急操作而解除闩锁,另外,可形成防盗性优良、操作性优良的门闩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门闩锁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取下电动机外壳的外壳盖体而表示内部结构的上述门闩锁装置的简化主视图,该图为表示闩锁状态的图;
图4为表示闩锁的解除动作的与图3相同的门闩锁装置的简化主视图;
图5为设置了关闭使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露出的操作用窗孔的外盖的上述闩锁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表示将外盖旋转到打开操作用窗孔的位置的状态的与图5相同的门闩锁装置的简化主视图;
图7为取下电动机外壳的外壳盖体而表示内部结构的现有的门闩锁装置的简化主视图,该图为表示闩锁状态的图;
图8为表示闩锁解除动作的与图7相同的门闩锁装置的简化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在旅行车等汽车的后门中实施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门闩锁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取下电动机外壳的外壳盖体而表示内部结构的上述门闩锁装置的简化主视图。
另外,闩锁机构、电动驱动机构等与图7、图8所示的现有例的门闩锁装置相比较,为相同的结构,故对于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标号进行说明。
由图1~图3可知,构成闩锁机构13的叉体11和卡爪12通过轴14、15支承于基板31的内部,另外该基板31通过盖板32覆盖。
此外,在基板3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托架33,通过螺纹方式将该安装托架33固定于后门上,从而将门闩锁装置组装于后门上。
还有,在基板31上形成通过关闭后门而进入的撞针的插入槽34。
另外,在上述闩锁机构13上一体安装有电动驱动机构35。
电动驱动机构35与现有例子相同,通过组装于由电动机外壳的外壳主体36和外壳盖体37形成的中空室内部的电动机(电动促动器)16、蜗杆17、蜗轮18、小形齿轮(连动齿轮)19而构成。
此外,蜗杆17固定于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上,另外在与蜗杆17啮合的蜗轮18的中间部设置有小形齿轮19。
由蜗轮18和小形齿轮19构成的齿轮体通过轴杆38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该轴杆38跨于设置在外壳主体36和外壳盖体37上的轴承部36a、37a上,另外在蜗轮18上设置有回复运动旋转到初始位置的回位弹簧39。
此外,关于小形齿轮19,既可一体地突出而形成于蜗轮18的中间部,也可将作为单独件而形成的小形齿轮19固定于蜗轮18上。
另一方面,包括通过上述电动驱动机构35进行电动驱动,从而解除闩锁的打开杆40。
该打开杆40如图2、图5所示,从其一侧设置由凸轴部41a和凹轴部41b构成的轴部41,该凸轴部41a与外壳主体36的凹形轴部36b嵌合,另外,通过使外壳盖体37的凸形轴部37b突入该凹轴部41b中,从而以可旋转的方式通过轴来支承。
上述打开杆40根据图2、图3可知,在轴部41的一侧形成宽度扩大部分,在该宽度扩大部分上形成以轴部41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凹形槽部42,另外在该凹形槽部42的正面侧开设有窗孔42a,并且沿其底面形成有齿轮42b。
还有,构成如下结构:上述小形齿轮19突入上述凹形槽部42中,使该小形齿轮19与齿轮42b啮合。
并且,在上述打开杆40中,位于轴部41的一侧的伸出舌片构成手动操作部40a,在该手动操作部40a上设置有孔部40b和突起部40c。
另外,在该打开杆40的另一侧形成推动卡爪12的连动部40d。
另外,由图3可知,上述打开杆40的连动部40d从电动机外壳伸出,其前端部与卡爪12的推动部12a相对。
另一方面,在上述门闩锁装置的外壳盖体37上形成操作用窗孔43,打开杆40的手动操作部40a从该操作用窗孔43露出,从而可进行紧急操作。
另外,操作用窗孔43形成为将轴部41作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长孔,可沿该操作用窗孔43而对手动操作部40a进行旋转操作。
具体来说,该实施形态中,在外壳盖体37的上方向上形成横长的凹部37c,在该凹部37c的低部设置有操作用窗孔43,另外,设置于打开杆40的手动操作部40a的突起部40c穿过操作用窗孔43而向凹部37c的内部突出(参见图2)。
即,上述横长的凹部37c构成引导对打开杆40的手动操作部40a进行操作的操作者的手指等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门闩锁装置中,在后门位于关闭位置,门闩锁装置处于图3所示的撞针10的卡扣状态的状态(闩锁状态)下,如果对电动机16进行供电操作,则可按照电动驱动机构35的动作来解除闩锁。
即,由于通过电动机16的驱动来联动蜗杆17、蜗轮18,故小形齿轮19与蜗轮18一体旋转。
因此,由于齿轮42b与小形齿轮19啮合的打开杆40同小形齿轮19的旋转联动,沿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故通过该连动部40d,将卡爪12的推动部12a推回。
由此,由于卡爪12对叉体11的阻止被释放,故如图4所示,叉体11通过回位弹簧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释放撞针10的卡合。
可通过上述动作,借助电动驱动机构35来解除闩锁,打开后门。
由于如果解除闩锁,对电动驱动机构35的电动机16进行供电停止控制,故打开杆40承受回位弹簧39的弹力而联动于回复运动的蜗轮18、小形齿轮19,沿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回复到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另外伴随打开杆40的回复旋转,卡爪12通过回位弹簧的弹力,沿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与叉体11接触,通过该动作,保持闩锁解除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因电动机16、其供电电路等的故障、或电池的消耗等,电动驱动机构35不论进行供电操作与否仍不动作的场合,由于无法解除闩锁,故无法打开后门。
在本实施方式的门闩锁装置中,在这样的异常状态的场合,可从车室内部对打开杆40进行手动操作,来解除对门闩锁装置的闩锁(紧急操作解除)。
如此构成的门闩锁装置在图1~图3所示的闩锁状态下,如果手指勾于打开杆40的突起部40c而沿顺时针拖动,则通过打开杆的旋转运动,该连动部40d如图4所示的那样将卡爪12的推动部12a推回,故能够解除闩锁。
因此,在因电动机16、其供电电路等的电动驱动机构35的故障、或电池的消耗等,电动驱动机构35无法进行解除闩锁的异常时,从车内接近后门,能如上述那样对打开杆进行紧急操作而解除闩锁,打开后门。
即,在处于上述那样的异常状态时,从车室内部接近后门,将手指勾于设置于门闩锁装置的打开杆40的手动操作部40a的突起部40c,使手指沿作为引导部的凹部37c而移动,如图4那样使打开杆40旋转。
由此,能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解除闩锁,故能打开后门。
因此,通过紧急操作而解除闩锁的场合,可使勾于突起部40c的人的手指沿凹部37c移动,故可以较窄地设定操作用窗孔43的孔宽度。
也就是说,关于操作用窗孔43,没有必要设定为人的手指插入而对打开杆40的手动操作部40a进行操作程度的孔宽度,可设为能插入改锥等工具而进行操作的细宽度,在手动操作部40a上设置有配合上述孔宽度的突起部40c。
结果是,从操作用窗孔43侵入的异物变少,另外,能够在凹部37c的低部形成操作用窗孔43,故有利于防止从来自于车外的不正当行为造成的闩锁解除。
另外,即使将改锥等工具插入到设置于打开杆40的操作部40a的孔部40b而进行操作,也能够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解除闩锁。
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门闩锁装置能够较窄地形成使打开杆40的手动操作部40a露出的操作用窗孔43的孔宽度,故从该操作用窗孔43侵入异物的情况很少,并且该操作用窗孔43形成于凹部37c的低部,故即使使用从后门的缝隙插入的细线等,也难以对从操作用窗孔43露出的打开杆40的手动操作部40a操作,故几乎不可能有因不正当行为造成闩锁解除的情况。
但是,为了能够提高防止异物的侵入以及因不正当行为造成的闩锁解除的可靠性,优选具备能够关闭操作用窗孔43的外盖。
图5表示具有关闭操作用窗孔43的外盖44的实施方式,图6表示使外盖44旋转而打开操作用窗孔43的实施方式。
关于外盖44,将设置于其一端部的轴孔44a通过轴而以能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设置于外壳盖体37的支轴部45a,另外其另一端部的卡扣舌片44b卡扣于设置于外壳盖体37的卡扣保持部45b,从而保持操作用窗孔43的关闭状态。
另外,突状部45c为保持外盖44的关闭位置的止动件,突状部45d为保持外盖44的开放位置的止动件。
当开放外盖44时,以越过突状部45c的方式将卡扣舌部44b从卡扣保持部45b中拉出而以支轴部45a为支点进行旋转,如图6所示,使其旋转并开放直至外盖44的一部分抵接于突状部45d。
如此,开放外盖44的话,打开杆40的手动操作部40a从操作用窗孔43露出,故如果使该孔部40b、突起部40c旋转的话,则能以上述同样的方式通过紧急操作而解除闩锁。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可适用于门闩锁装置,其设置在旅行车等的车室内与行李箱部没有边界的汽车的后门上。
标号的说明:
标号10表示撞针;
标号13表示闩锁机构;
标号16表示电动机;
标号17表示蜗杆;
标号18表示蜗轮;
标号19表示小形齿轮;
标号35表示电动驱动机构;
标号36表示外壳主体;
标号37表示外壳盖体;
标号37c表示凹部;
标号40表示打开杆;
标号40a表示手动操作部;
标号40b表示孔部;
标号40c表示突起部;
标号40d表示连动部;
标号41表示轴部;
标号42表示凹形槽部;
标号42a表示窗孔;
标号42b表示齿轮;
标号43表示操作用窗孔。

Claims (3)

1.一种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包括:
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具有叉体和卡爪,该叉体能与设置于车身或车门上的撞针卡扣、脱开,该卡爪将该叉体的移动限制于上述撞针的卡合位置和解除该卡合的解除位置;以及
打开杆,该打开杆以能旋转的方式通过轴设置于装置外壳上,通过电动促动器而驱动,由其旋转运动而使上述卡爪动作,将上述叉体的移动限制于开放位置,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打开杆上设置能从车内操作的手动操作部,
在内设有含上述电动促动器的电动驱动机构和上述打开杆的上述装置外壳中设置操作用窗孔和引导部,该操作用窗孔形成为沿上述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的旋转运动的长形,使上述手动操作部露出,该引导部在该操作用窗孔的附近引导操作者的上述手动操作部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部由在操作用窗孔的全周或一部分的周围形成的凹形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打开杆的手动操作部上设置突起部,该突起部穿过上述操作用窗孔而向上述引导部的内部突出。
CN201510169163.7A 2014-04-24 2015-04-10 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 Active CN105041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9793 2014-04-24
JP2014089793A JP6338921B2 (ja) 2014-04-24 2014-04-24 車両用のドアラ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1074A true CN105041074A (zh) 2015-11-11
CN105041074B CN105041074B (zh) 2018-11-20

Family

ID=54448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9163.7A Active CN105041074B (zh) 2014-04-24 2015-04-10 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38921B2 (zh)
CN (1) CN10504107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419A (zh) * 2016-06-15 2017-12-29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后门闩锁设备
CN110053563A (zh) * 2018-01-18 2019-07-2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储物箱
CN113309422A (zh) * 2021-04-25 2021-08-27 浙江世联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摄像功能的尾门开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45522B2 (en) * 2016-06-20 2020-11-2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ight control film, method for driving light control film, light control member, and vehicle
JP6583689B2 (ja) 2016-06-20 2019-10-02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トランクリッド用ラッチ装置
CN109209068B (zh) * 2017-07-07 2023-09-26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互装式车门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3949A (ja) * 1989-11-09 1991-07-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5068722A (ja) * 2003-08-21 2005-03-17 Oi Seisakusho Co Ltd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CN201268990Y (zh) * 2008-07-08 2009-07-08 伟速达(昆山)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电控式汽车后盖锁的释放杆驱动机构改良
CN102472057A (zh) * 2009-07-22 2012-05-23 株式会社安成 车辆用门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4575097A (en) * 1997-06-26 1999-01-19 Hyun Gyu Cho Electric door latch and locking system of automobiles
JP4373886B2 (ja) * 2004-09-30 2009-11-25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引き戸錠の室内側操作装置
JP5977961B2 (ja) * 2012-03-07 2016-08-24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車両のドアラッ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3949A (ja) * 1989-11-09 1991-07-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5068722A (ja) * 2003-08-21 2005-03-17 Oi Seisakusho Co Ltd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CN201268990Y (zh) * 2008-07-08 2009-07-08 伟速达(昆山)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电控式汽车后盖锁的释放杆驱动机构改良
CN102472057A (zh) * 2009-07-22 2012-05-23 株式会社安成 车辆用门锁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419A (zh) * 2016-06-15 2017-12-29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后门闩锁设备
CN110053563A (zh) * 2018-01-18 2019-07-2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储物箱
CN110053563B (zh) * 2018-01-18 2022-02-0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储物箱
CN113309422A (zh) * 2021-04-25 2021-08-27 浙江世联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摄像功能的尾门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38921B2 (ja) 2018-06-06
CN105041074B (zh) 2018-11-20
JP2015209642A (ja) 2015-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1074A (zh) 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
US4735447A (en) Three-part vehicle-door latch
CN104818909A (zh) 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
US20100127511A1 (en) Vehicle door latch having a power lock-unlock mechanism
GB2415995B (en) Latch arrangement
WO2002004771A1 (en) Electrically operated ratcheting pawl latch
WO2010062805A2 (en) Vehicle door latch
GB2458567A (en) Door latch in a motor vehicle
JP2009013639A (ja)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CN101787825B (zh) 枢转闩锁
EP3412852A1 (en)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CN108019102B (zh) 门锁装置
CN104652995B (zh) 车辆用的门闩装置
JP6984101B2 (ja)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CN109281555B (zh) 车辆侧门闩锁设备
CN100449100C (zh) 用于一个汽车车身活动部件如翻盖或车门、尤其是用于后备箱盖的锁闭装置
US20220364396A1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TWI777047B (zh) 車輛用門鎖裝置
WO2008066045A1 (fr) Mécanisme de verrouillage de cabine pour véhicule
US20180252001A1 (en) Spring retaining assembly for vehicle latch actuator mechanism
JP4095543B2 (ja) ドア開閉装置
KR100841555B1 (ko) 데드락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용 사이드 래치
JP4145774B2 (ja) ドア開閉装置
JP4109610B2 (ja) ドア開閉装置
JP2006316415A (ja) ドア開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