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2383A - 一种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32383A CN105032383A CN201510455043.3A CN201510455043A CN105032383A CN 105032383 A CN105032383 A CN 105032383A CN 201510455043 A CN201510455043 A CN 201510455043A CN 105032383 A CN105032383 A CN 1050323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mboo
- charcoal
- hydrothermal
- weight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将竹粉加工剩余物粉碎成60-80目竹粉,再对竹粉在路易斯酸环境下进行水热反应制备水热竹炭;将上述得到的水热竹炭用无机碱活化后即得到活化水热竹炭吸附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吸附量大。本方法制得的吸附材料可以应用于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治理,并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本发明不仅实现了竹材加工剩余物资源的回收利用,并且得到了廉价、高效的新型吸附剂,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炭吸附材料制备以及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竹粉为主要材料进行水热炭化制备生物质吸附材料的生产方法,具体是路易斯酸催化水热竹基生物质炭吸附材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显示,我国竹林面积有601万公顷,竹林面积、竹材蓄积、竹制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竹加工技术和竹产品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各种竹板型材的原竹利用率仅为20%~50%,每年有大量的竹材加工剩余物如竹屑、锯末、边角料等一般作燃料使用,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如何提高竹资源的利用率和加工剩余物的经济效益,是从事竹材加工的企业和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性能良好的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包括竹屑、竹片、边角料、竹丝在内的原料粉碎成60-80目竹粉;
(2)水热竹炭制备:将20重量份的60-80目竹粉和4-10重量份路易斯酸置于80-120重量份的水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然后在170-240℃条件下反应8-24小时、自然冷却、抽滤、洗涤至中性后烘干,即得到水热竹炭;
(3)活化水热竹炭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水热竹炭与1-4重量份无机碱和80-120重量份水混合,室温搅拌0.5-3h后,抽滤、洗涤至中性后烘干。
所述的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步骤(2)中所说的路易斯酸为无水氯化铁、无水氯化锌、无水氯化铝路易斯酸中任一种或上述路易斯酸的混合物。
所述的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任一种或两种无机碱的混合物。
本发明采用路易斯酸作为水热炭化的催化剂,使竹粉炭化程度变大,炭化产物密度变小。制取的竹基生物质炭吸附材料比对应的无催化剂制备的竹基生物质炭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可以达到603mg/g以上,对高浓度的500mg/L亚甲基蓝,固液比为1g/L时,脱色率(去除率)可以达98.8%以上,而对应的无催化剂制备的竹基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的饱和吸附容量仅为262mg/g。将作为竹材加工的剩余物、环境污染物改性成吸附率高的水热竹炭吸附材料,对阳离子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有利于应用到工业废水的处理等领域,且变废为宝,极大地提高了竹粉的附加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的样品对亚甲基蓝的等温吸附线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的样品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表1实施例1-8原料配比(重量份)
实施例1(对照上表中对应实施例1与重量份配比值),按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1)将包括竹屑、竹片、边角料、竹丝在内的原料粉碎成60-80目竹粉;
(2)水热竹炭制备:将20重量份的60-80目竹粉和7重量份无水氯化铁置于100重量份的水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然后在180℃条件下反应12h小时、自然冷却、抽滤、洗涤至中性后烘干,即得到水热竹炭;
(3)活化水热竹炭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水热竹炭与2重量份氢氧化钠和100重量份水混合,室温搅拌1h后,抽滤、洗涤至中性后烘干。
需说明的是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其余实施例2-8均各对照表中对应实施例的原料和配比值,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
现以实施例1所得样品为例,对亚甲基蓝吸附情况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样品在室温下吸附亚甲基蓝的量,在平衡时,以吸附容量对平衡浓度作图,得到的等温吸附线,图中的吸附容量表示每克吸附剂吸附亚甲基蓝的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样品在室温下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图,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为500毫克/升、体积为50毫升。
本发明以竹粉为原料将原作废弃物处理的锯竹屑、竹片、边角料、竹丝等粉碎成60-80目粉状物,既有利于堆放,又可使反应更充分,效果更好。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包括竹屑、竹片、边角料、竹丝在内的原料粉碎成60-80目竹粉;
(2)水热竹炭制备:将20重量份的60-80目竹粉和4-10重量份路易斯酸置于80-120重量份的水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然后在170-240℃条件下反应8-24小时、自然冷却、抽滤、洗涤至中性后烘干,即得到水热竹炭;
(3)活化水热竹炭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水热竹炭与1-4重量份无机碱和80-120重量份水混合,室温搅拌0.5-3h后,抽滤、洗涤至中性后烘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说的路易斯酸为无水氯化铁、无水氯化锌、无水氯化铝路易斯酸中任一种或上述路易斯酸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任一种或两种无机碱的混合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55043.3A CN105032383A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一种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55043.3A CN105032383A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一种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32383A true CN105032383A (zh) | 2015-11-11 |
Family
ID=54439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55043.3A Pending CN105032383A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一种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32383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83753A (zh) * | 2016-06-03 | 2016-08-24 | 浙江科技学院 | 一种笋壳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6047384A (zh) * | 2016-06-03 | 2016-10-26 | 浙江科技学院 | 一种利用中药渣制备水热生物炭的方法及其应用 |
CN106065332A (zh) * | 2016-06-03 | 2016-11-02 | 浙江科技学院 | 一种利用柚子皮水热炭化制备生物炭的方法与应用 |
CN106861719A (zh) * | 2017-03-07 | 2017-06-20 | 湖南师范大学 | 一种超高磺酸密度生物质碳固体酸的制备方法 |
CN107081130A (zh) * | 2017-05-12 | 2017-08-22 | 青岛威瑞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竹叶质碳化Cr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CN108262028A (zh) * | 2018-01-19 | 2018-07-10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马来酸酐修饰水热竹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CN108479713A (zh) * | 2018-04-10 | 2018-09-04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氨基羧酸型水热竹炭合成方法 |
CN108499536A (zh) * | 2018-04-10 | 2018-09-07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高效吸附阴离子染料水热竹炭制备方法 |
CN111804274A (zh) * | 2020-07-07 | 2020-10-23 | 江苏理工学院 | 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62889A (ja) * | 2004-08-24 | 2006-03-09 | Rikogaku Shinkokai | 炭素質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4028214A (zh) * | 2014-04-02 | 2014-09-10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农业生物质碳基磁性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4069814A (zh) * | 2014-07-11 | 2014-10-01 | 南开大学 | 一种采用koh改性木屑水热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
CN104445141A (zh) * | 2014-11-07 | 2015-03-25 | 同济大学 | 一种高比表面积氮掺杂改性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649246A (zh) * | 2013-11-18 | 2015-05-27 | 湖南师范大学 | 一种生物质碳微/纳米球的低温水热制备方法 |
CN104724703A (zh) * | 2015-03-20 | 2015-06-24 | 福州大学 | 一种以芭蕉科植物为原料制备具有吸附性能活性炭的方法 |
-
2015
- 2015-07-30 CN CN201510455043.3A patent/CN10503238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62889A (ja) * | 2004-08-24 | 2006-03-09 | Rikogaku Shinkokai | 炭素質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4649246A (zh) * | 2013-11-18 | 2015-05-27 | 湖南师范大学 | 一种生物质碳微/纳米球的低温水热制备方法 |
CN104028214A (zh) * | 2014-04-02 | 2014-09-10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农业生物质碳基磁性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4069814A (zh) * | 2014-07-11 | 2014-10-01 | 南开大学 | 一种采用koh改性木屑水热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
CN104445141A (zh) * | 2014-11-07 | 2015-03-25 | 同济大学 | 一种高比表面积氮掺杂改性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724703A (zh) * | 2015-03-20 | 2015-06-24 | 福州大学 | 一种以芭蕉科植物为原料制备具有吸附性能活性炭的方法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83753A (zh) * | 2016-06-03 | 2016-08-24 | 浙江科技学院 | 一种笋壳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6047384A (zh) * | 2016-06-03 | 2016-10-26 | 浙江科技学院 | 一种利用中药渣制备水热生物炭的方法及其应用 |
CN106065332A (zh) * | 2016-06-03 | 2016-11-02 | 浙江科技学院 | 一种利用柚子皮水热炭化制备生物炭的方法与应用 |
CN106861719A (zh) * | 2017-03-07 | 2017-06-20 | 湖南师范大学 | 一种超高磺酸密度生物质碳固体酸的制备方法 |
CN107081130A (zh) * | 2017-05-12 | 2017-08-22 | 青岛威瑞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竹叶质碳化Cr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CN108262028A (zh) * | 2018-01-19 | 2018-07-10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马来酸酐修饰水热竹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CN108479713A (zh) * | 2018-04-10 | 2018-09-04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氨基羧酸型水热竹炭合成方法 |
CN108499536A (zh) * | 2018-04-10 | 2018-09-07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高效吸附阴离子染料水热竹炭制备方法 |
CN108499536B (zh) * | 2018-04-10 | 2021-02-12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种高效吸附阴离子染料水热竹炭制备方法 |
CN111804274A (zh) * | 2020-07-07 | 2020-10-23 | 江苏理工学院 | 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32383A (zh) | 一种生物质炭染料吸附剂的生产方法 | |
CN104071787B (zh) | 一种生物质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
CN104984734A (zh) | 一种无机强酸催化水热竹基生物质炭吸附材料的生产方法 | |
CN102249228B (zh) | 用松塔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 |
CN106622152A (zh) | 一种腐殖酸‑活性炭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2989433A (zh) | 竹粉氨基羧酸型吸附材料的生产方法 | |
CN106000303A (zh) | 一种利用柚子皮制备的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4998618A (zh) | 一种山核桃壳制备水热生物质炭的方法 | |
CN101654247A (zh) | 柚子皮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
CN103496700B (zh) | 一种将杉木木屑热解残留物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 |
CN104984733A (zh) | 一种废菌棒水热生物质炭吸附材料的生产方法 | |
CN102432004B (zh) | 一种饮用水深度净化专用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86152A (zh) | 一种树叶基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4607144B (zh) | 一种结构自生长水相磷酸根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007893B (zh) | 竹粉季铵盐阳离子型吸附材料的生产方法 | |
CN105080482A (zh) | 一种生物质炭吸附剂的生产方法 | |
CN104326471A (zh) | 一种甘草废渣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 |
CN105502390A (zh) | 一种利用稻壳和污水厂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 |
CN108114690A (zh) | 一种基于贝壳粉的染料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617416A (zh) | 一种可吸附重金属的鮟鱇鱼骨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2416312A (zh) | 一种木质纤维素与钙基蒙脱土复合的染料废水吸附剂 | |
CN108262028A (zh) | 一种马来酸酐修饰水热竹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
CN111644158A (zh) | 一种用于去除溶液中磷酸盐的炭基吸附剂 | |
CN101844071A (zh) | 一种利用造纸污泥制备的吸附材料 | |
CN109821515B (zh) | 基于生物质材料和镁矿石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